阿甄Panay►燈下黑
朋友給了我這個偷偷說,來喇賽吧
ಠ_ಠ - 請問阿美族的這種禮服是從什麼時候發展出來的?因為我看很多老照片裡的造型,都和她們的服飾相差甚...
前陣子剛好講到我朋友做七腳川阿美族服飾的研究:
@achenpanay - 前陣子朋友給我看了寶貝,一個一百多年歷史的硨磲貝項鍊,連線都是一百多年前的。...
在之前也有寫了這個關於阿美族服飾的文章:
https://vocus.cc/...
怎麼說呢?首先大家要搞清楚一件事情,阿美族的審美也是會往前改變的,並且在《頭飾篇》我有提到:「大家對所謂的「族服」有很大的誤解,覺得一個族群統一一個穿著,那不叫族群服裝,叫做制服,而真正的族群服飾指的是:同個地區的人,他們在共同的美感認知下,穿著相似的服裝,卻也能看到個人、家族、身份地位的差別及獨特性。

Pangcah 原住民 衣飾文化
阿甄Panay►燈下黑
首先為什麼會是紅色?很多人提到各種傳說,我本人聽過有跡可循的是當初日本想要做殖民統治的成果報告,所以希望阿美族一改黑色服裝,用鮮豔的,後來延續到國民政府來台,看到日本人使用這顏色覺得很不錯,所以才延續下去。

可是無論紅色如何而來,有人提到,既然是殖民統治下而改變的衣著,就應該改回來啊~喔、很抱歉,歷史上似乎是這樣,可是選擇權在誰那?本族人手上。

並且我這裡還想糾正一個觀念,阿美族雖然被「你們」通稱為阿美族,但其實一個部落即是一個國家,也就是有人接受就繼續用,有的部落也繼續保持黑色,有的部落比如南方國家的阿美族跟卑南族、布農族、排灣族等互相影響,服裝顏色更加華麗,還真不是一個日本改的,而且當初日本有選出模範部落,不是所有部落都「有幸」能穿到紅色。
阿甄Panay►燈下黑
後來顏色多樣被廣泛使用,早在日本來前就有,不少紀錄和口傳顯示,阿美族會拿貝珠跟泰雅族交換漂亮的織布,排灣族拿清朝銅幣縫在衣服上以作裝飾,簡單來說比起什麼被殖民者強迫換裝,我聽到和看到更多的是族人追求美。

好看,用,美麗,用,貴,用!北中南(此處指得是以花東地區為主)地區阿美族喜歡的顏色大致都很鮮豔,當然也有不喜歡鮮豔的,反正各有所愛。
阿甄Panay►燈下黑
https://images.plurk.com/1p4ykAxE1TFPtSc7EhtMtK.png
這塊布是我和朋友在討論七腳川復刻以前老人家服裝時,該用什麼紅,請問,難道我們也要跟老人家講說,你的服裝顏色因為是殖民統治時期改的,所以我們不想復刻你的紅色,請問有沒有黑色?

如果是這樣,我也可以對喜歡穿日本和服的人講說,日本曾經統治台灣實行皇民化政策,強迫台灣人穿和服,你幹嘛還穿!難道懷念被統治的時候!

我覺得都還挺能討論的。
阿甄Panay►燈下黑
以及回應一下偷偷說裡提到「巫師穿黑色」,這點也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是「以前衣服不是純色白(應該說偏灰)就是黑」,因為黑色方便農耕工作,而且有時候還不是自己染,是直接跟客家人、閩南人換衣服,所以你會看到有阿美族的照片是穿漢服斜邊,後來排灣族一些部落還仿照清朝的漢族官袍等其他服飾做斜邊釦,那請問,也要請他們不要再使用?
阿甄Panay►燈下黑
其實給個建議,如果要叫原住民「恢復」傳統服裝,直接讓我們穿樹皮布就穩了,真的有夠傳統,雖然阿美族的織布技術早在兩百多年前就已經失傳,樹皮不倒是有人在恢復
阿甄Panay►燈下黑
其他原住民相關分享:
@achenpanay - 原住民相關分享集中

阿甄Panay►燈下黑
錯字等等改,現在我快餓死了(誒
Cysela☆葉子是隻草履蟲
記得以前出田野時,當地人跟我說衣服上面超亮的螢光跟亮片是看到後覺得超讚超美,跟人家交換加上去的~其實也是近半世紀的事情
樹皮布打起來!
阿甄Panay►燈下黑
Cysela☆葉子是隻草履蟲 : 以前根本沒螢光這色,所以一直跟泰雅族等紋面民族去換美麗的染布,後來化學染進來,長輩們整個都高興,我後來跟長輩講說以後族服刺繡我要自己做,他們整個???亮片不好嗎(不,不了
隔幾天山上的樹都沒有皮了(誒
阿甄Panay►燈下黑
我覺得林務局會先大豐收(?)
阿甄Panay►燈下黑
不過我還是要補充,現在年輕人仍然在復刻很久以前的服飾(樹皮以後化學布料以前),但是他們仍然加入現代的材料和自身美感,所以過幾年大家可能就會看到阿甄族服上的電繡全部是自己手繡的。
阿甄Panay►燈下黑
日治時代宣傳片《南進台灣》007
關於日本人的殖民成果發表會(?)東部篇
Cysela☆葉子是隻草履蟲
林務局:最近餐餐都可以加一包鹹酥雞,胖了五公斤
覺得很麻煩的是常常在研究傳統時都會有人忘記只要人還在,傳統就隨時會增添新東西或有所改變,不是板上釘釘鐵板一塊,反而限縮傳統的可能,其實挺可惜的
珞雨谷女巫
就是有這種人很喜歡指點別的族群美感這回事
但,就算自己爸媽美感也很可能跟孩子不一樣,憑什麼指點一個族群所有人的衣服好不好看、對不對、傳不傳統
阿甄Panay►燈下黑
Cysela☆葉子是隻草履蟲 : 對啊,我還設計要把情人袋改成放棉花娃的袋子(還是保留裝檳榔的功用),可能下次就設計成有水杯架(小姐太誇張
阿甄Panay►燈下黑
珞雨谷女巫 : 因為我們沒有活成他們想像中的樣子,動搖了他們的世界觀
★雷文過勞的高端戰士★紫藤
應該頂多年紀可以做樹皮布的樹都拿來當材料了,不會全部樹都沒有皮啦XD

《打樹成衣》我沒買,現在想不起來會不會太老的樹不能用,有沒有構樹以外的樹可以做樹皮布……
路人 🌈
總覺得這種問題每隔一陣子就有人來問,不過可以理解為什麼有這個問題,我小時候也有類似的問題,不過在了解到服裝演變,題外話很討厭國小社會課要連哪個族是穿什麼衣服的考試,完全不了解族群,去調服裝演變的脈絡。
阿甄Panay►燈下黑
★雷文過勞的高端戰士★紫藤 :
獨樹依織 unique tapa/樹皮布創作工作室
可以問問我學姊,她是阿美族做樹皮布的藝術家
阿甄Panay►燈下黑
路人 🌈 : 我覺得問這個問題很正常,但是指導棋的就真的不必了www
我朋友答應論文結束後可以被我訪問,到時候跟大家分享七腳川阿美族服飾重置的事情~
路人 🌈
期待分享
★雷文過勞的高端戰士★紫藤
期待+1 雖然那時候就是好奇樹皮布是什麼,然後去聽聽講座,沒有很認真記住全部的東西XD
阿甄Panay►燈下黑
睡了一覺起來覺得還可以再補充,留言底下有人提到「多少被華化了,反正文化會變遷」的觀念危險,其實這也挺好解決,首先得知道服裝的變遷和其意義,這點現在不少部落已經在做,而且傳統文化中,如同我噗首講的,即使穿著的衣服相似,也可以看到差異,而且這些差異是有原因的,這絕對不是華化、日化、西式化可以輕易取代。

所以要搞清楚這件事情的應該不是已經活在文化中的人,而是同樣跟我們人生活在這片土地,卻仍然對我們所知甚少的人,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會說,是身為族人的我們沒有去宣導、傳播自己文化,我也聽過有人抱怨類似「你們都說我們做的都錯的,誰還想了解去碰?」,關於這點我也解釋很多遍,總體而言就是資源一直有,宣傳也努力在做,除我以外不少青年一直在努力用各種方式介紹自己族群的文化。
阿甄Panay►燈下黑
之後來分享我跟中國交換生,在文化介紹和互動上的小事情。
小仙夢
覺得長輩們的問號好可愛XDD
各個時代的審美觀不同,但是了解服裝的意義,其他都是額外加上去的(這樣講對嗎?)

不過這麼鮮豔的紅色,是怎麼染出來的啊?最近在看人講染布,顏色要鮮豔,還不能曬個太陽就褪色了,工序有夠多
阿甄Panay►燈下黑
小仙夢 : 總算找到資料wwww
傳統染料
這個,正確來說是磚紅色,但是更多是用草木灰或檳榔染出咖啡色,只是有深淺變化~
珞雨谷女巫
睡不著爬出來)染布如果在噗上看到,大概是我的營業噗

原住民的染色我沒有查很多資料,我的手法幾乎都是漢人的技術。薯榔是最常聽到的原住民染料,咖啡色~黑色有些可能是先用薯榔染後再加工(媒染)的。

例如噗主說的草木灰就是加工的一個手段,利用灰裡面植物含的鉀、鋁或鐵離子讓薯榔染過的布顏色變深。
珞雨谷女巫
很鮮豔的紅首先要確認時代和來源,才能猜測大概是什麼染法。

例如說是清領時代的大紅,那應該是漢人的植物染;若時代換成日治時代,化學染劑的機會也不小。
阿甄Panay►燈下黑
珞雨谷女巫 : 忘記回了wwww我有找到一個論文,在民國八十六年就整理出南勢阿美染布的方法,很全面~我之後看要怎麼整理出來
珞雨谷女巫
阿甄Panay►燈下黑 : 啊啊……感覺是很棒的資料
現在台灣染色的資料還是以漢人的資料為主,有教學原住民染色的老師不多,教的內容也大多是薯榔(好像有聽說過檳榔?)

老師們可能都是直接學技術,很少看到深入解釋背景或者傳統用法內容。

有些資料的原理或理論也不太確定,我自己看起來是覺得有點霧裡看花
阿甄Panay►燈下黑
珞雨谷女巫 : 我發現集中研究阿美族研究都是二十年前的資料,那時候論文並沒有做電子化,我拿到這個資料也是朋友剛好在中研院找到特地給我,否則我覺得普通人基本不會去找。

會用薯榔是因為實用性,用薯榔染過的布料耐髒,甚至可以變成漁網的保護膜,因此比較常用,還有阿美族染布其實有點各自為政,去除材料大同小異,剩下的技術什麼很看個人。
珞雨谷女巫
阿甄Panay►燈下黑 : 真的去找也是碰運氣,我光是找漢人的染色資料,有時候翻半天才發現不需要;原住民的就更無從找起了

各自為政其實蠻合理的,因為即使是有算是明確配方的漢人傳統染色,同樣顏色不同老師配方也有差異,我覺得多少跟每個人的實驗小迷信或者植物色素含量差異有關。
阿甄Panay►燈下黑
meizi19: 我習慣會轉一些可以討論的文,覺得這個討論很有趣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