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網易雲的性格主導色「心理測驗」
1.宣稱根據Tom maddron的著作《最准确的性格色彩测量工具》,但只有結果描述跟理論有沾上邊
2.Tom maddron的理論雖是簡易的人格測量,但並無實證
3.基本上就是網易雲的社群行銷手段,之前的「你的榮格心理原型」也是如此。
4.在微博上很紅,還出了很多惡搞,然後就被微信「屏蔽」了
5.巴納姆效應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才是心理學》 是否會覺得研究論文有些艱澀,但又害怕多數心理勵志文章流...
川口月
1.宣稱根據Tom maddron的著作《最准确的性格色彩测量工具》,但只有結果描述跟理論有沾上邊:
該書的測驗內容是給十題問題,每題各有四組(abcd)人格特質描述,按最不符合到最符合的選項給1~4分,將十題中的abcd所得分數各自加總,來得出自己是金、藍、綠、橘哪一種人。
第一題:
https://images.plurk.com/5Nphkoe4i6zr2yL3M53IcB.png
其餘可見:
Living Your Colors
川口月
而網易雲的題目則是藉由音樂聯想來得出特質傾向,這可說是對心理學實驗投射技術的模仿,與其他大眾心理測驗無異。
→大眾心理測驗吸收、模仿了心理學實驗的投射技術,來增添可信度: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才是心理學》 是否會覺得研究論文有些艱澀,但又害怕多數心理勵志文章流...
川口月
網易雲的測驗基本上就是設定參數,但懶得自己想結果,所以拿Tom maddron的內容來抄。
川口月
2.該理論雖是簡易的人格測量,但並無實證:
Tom maddron的著作《最准确的性格色彩测量工具 Living Your Colors
Practical Wisdom for Life, Love, Work, and Play》不是嚴謹的心理學實驗,沒有效度
就個人而言,我覺得這種透過自我認知的人格特質來測量的實驗方式,過於仰賴主觀想法,很難達到客觀有效。
川口月
3.基本上就是網易雲的社群行銷手段,之前的「你的榮格心理原型」也是如此:
//这不是网易云音乐第一次搞这样的测试了。2018年,网易云音乐人格测试同样刷屏朋友圈。
一个基于“荣格心理学”的人格测试,通过回答几道很简单的题目,就能测试出你的外在人格和内在人格分别是什么。//
朋友圈被五颜六色刷屏了!结局早已料到..._手机搜狐网
川口月
中國網友的分析:
「你的性格主导色」是怎么测出来的?有哪些依据? - 知乎
//结论1:从美国的标准来看,Tom Maddron不是一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Tom Maddron”这个称呼站不住脚。他本人也不是一位具有心理测量或人格测量背景的研究者。//
川口月
4.在微博上很紅,還出了很多惡搞,然後就被微信「屏蔽」了:
//新浪科技讯 5月26日午间消息,今日在朋友圈中刷屏的网易云人格主导色链接遭到微信屏蔽,提示网页包含游戏、互动测试内容,被多人投诉,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已停止访问。//
网易云人格主导色遭微信屏蔽:因包含互动测试内容
惡搞:
被網易雲的測試刷屏後,我發現我的朋友們都是樂色。 | 尋夢科技
川口月
5..巴納姆效應
//其實,在陳述時若能運用比較含糊、普遍的描述,就能廣泛地使人們認為,這和自身的情況十分貼切,就像是在說自己一樣,接著就對號入座了,這就是所謂的巴納姆效應。//
https://helloyishi.com.tw/...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才是心理學》 是否會覺得研究論文有些艱澀,但又害怕多數心理勵志文章流...
川口月
-
川口月
「呂歇爾顏色與性格測試」也是利用顏色來分類人格,但也同樣不具效度:
你喜歡的顏色說明什麼性格? 顏色的讀心術「色彩心理學」!【生活】 | 維思維
「颜色的感官感受是客观的,普遍被所有人共享,但是颜色偏好是主观的,并且这种区分允许通过使用测试颜色客观地测量主观状态。吕歇尔认为,因为颜色选择是以无意识的方式引导的,所以它们将人揭示为真实,而不是因为他们感知到自己或想被感知。」
吕歇尔色彩测试
→模糊刺激下的反應,代表深藏內心的價值嗎?
→顏色有基本屬性嗎?顏色的意義是否跟人身處的社會、文化較為相關?
Lüscher color test - Wikipedia
Cross-cultural validity, reliability, and stimulus c...
川口月
-
希望大家對於這種大眾心理測驗就保持著玩玩、拿來開啟聊天話題就好的心態,不要太過認真看待,也請注意測驗網站的個資洩漏風險。
即使是MBTI,也不過是幫助自己理解性格而已,不代表個性有好壞之分。
與其說是要跟哪些性格保持距離,不如說是理解某些人跟自己經驗差異很大,更需留意溝通,以免產生誤解。
川口月
機器狼🌐AI搜尋全攻略
原來是這樣啊汪 (((゚д゚)))
機器狼🌐AI搜尋全攻略
(✪ω✪)(看得很專心)
川口月
-
[標籤化、社會比較論]
「我的性格主導色是」:你有玩最近很火的顏色心理測驗嗎?這有讓你更了解自己嗎?|端圓桌|端傳媒 Initi...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的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即每個個體在缺乏客觀評判標準的情況下,會利用他人作為比較標尺。//
川口月
這是我沒有注意到的需求。
也讓我想到很多噗浪的跟風話題,也是基於「想要透過他人眼光來了解自己」這樣的共通需求才會大為流行吧。
川口月
很久之前的「#說一件不符合人設的事」讓我看到很多討論。
有的著眼於「人設」是為了方便行銷、說故事所做,認為套用在人的性格上會有片面標籤問題;有的則是討論「曾經以為自己的人設是⋯⋯」,覺察自己所欲望的形象。
川口月
為何明星po文都像在演戲,一個比一個還做作?先別開酸,這種「人設」經營你自己也在做-風傳媒
//Tedeschi將印象管理策略分為獲得性印象管理和保護性印象管理。恰當的印象管理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與人相處,給他人留下好印象。
獲得性印象管理的主要目的,往往是為了獲得讚賞表揚。//
//另一方面,當我們也會藉由道歉、藉口、迴避等方式,保護自我形象,避免他人對自己的負面態度,這就是「保護性印象管理」。//
//⋯⋯當美化過的人設與真實自我的差距越來越大,就會不斷拉大了「理想自我」和「真實自我」的差距。在拉開差距的過程中,我們很可能會沉浸在過度表演中,而越來越厭惡真實自我。此時,距離人設崩塌很可能也已經不遠了。換句通俗的話,就是「演不下去了」。//
川口月
「曾經以為自己的人設是⋯⋯」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討論,要能意識到自己對自我形象有什麼期待,並坦誠看待現實與期待的落差、不感到失落與羞恥,我覺得還滿難的。
川口月
我目前比較可以持平看待的形象期待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是厲害的人」。
以前會希望自己是很有品味的人,然後在一次次的流行中,發現自己喜好非常大眾,覺得失落。在認識這樣的落差之後,我比較能接受自己喜歡很大眾、會被取笑為basic的東西,而不用彆扭不看,畢竟我就是受眾啊。也能提醒自己,我的「想買」有多少出自於品牌行銷、大眾氛圍,而不是真正的喜歡,以免造成衝動購物與後悔。
以前也會為了某種厲害的形象,而做出符合刻板中形象但實質很刻意、彆扭的舉動。簡單來說就是中二時期的黑歷史。
倒不是為了自己以前的舉動感到羞恥,而是在做出這些言不由衷的言行時,會導致傷害、無法與人真心交流。
過於將焦點放在「想像中的人家會怎麼看我」,而讓我錯失了很多享受當下的機會。更何況大家都在意他們自己怎樣,沒那麼有興趣管他人如何。
川口月
最有趣的例子,大概是小時候看惠能與神秀的故事時,因為敘事將惠能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描述地像是「正解」,所以我因著自己跟神秀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想法較為接近,而為了自己不是像惠能大師那樣的覺悟者,感到失落、想要硬改自己的想法吧。
後來雖然能比較接受自己就是跟惠能大師的想法不同、就不是「人上人」,但總是很困惑自己要怎麼覺悟。即使寬慰自己「去認真的煩惱以後,那些煩惱會漸漸地不像煩惱,就越來越接近『無煩惱』、『本來無一物』的狀態了」,但還是有點疑惑。
直到看了《神秀禪師:北宗禪之祖》,才意識到要先注意敘事者的主觀詮釋。
神秀禪師:北宗禪之祖
川口月
更何況對佛法來說,沒有唯一、至上的修行辦法,就是選擇能夠對應自己需求的修行方式罷了。
如果自認比他人有覺悟而生輕慢,反而是對超脫的阻礙。(卑下心)
這本書有詳盡的說明:
如觀自在:千手觀音與大悲咒的實修心要(增訂典藏版)
需求放在「成為人上人」,就會無止境地比較,但需求放在「我如何」,才能將焦點放回自己身上,而無論他人好壞接不受影響。
川口月
(不過我能在噗浪上自我揭露,是因為我在噗浪上是半匿名,沒有現實中認識的人。
且我辦噗浪的目的本來就是練習使用文字、練習覺察,所以沒有他人看法的壓力。
川口月
回到認識自我,我覺得可以跟朋友們玩「周哈里之窗」。
突破心牆,促進關係更快樂:在我心開一扇「周哈里窗」 | 雞湯來了
有效的人際溝通,從自我揭露與他人回饋開始|經理人
可以去理解自己的言行在他人眼中的解讀,認知到解讀與實際作為的差異。
→例如我從小覺得坐直比較舒服,但被他人解讀為「有精神、自律」,產生「嚴肅」的形象,以至於他們發現我很懶的時候感到形象破滅。
或是興趣因大眾評價而產生高低之分(閱讀vs追星),但出發點其實相同,就是喜歡而已。
(順帶一提我的愛團是SHINee和Seventeen,但我佛系追星
川口月
不過因為某個小事,而讓別人對我產生正面評價,卻也在我非常低落的時候救了我。
因為是小事、因為不是我刻意為之,卻被他人記得的,而跨越了「但這是我故意的,所以不是真的」的自我懷疑,增添了我對自我本質的信心、價值感。
川口月
認知到行為與自我解讀、他人解讀的差距,讓我能練習將行為與附加其上的想法與評價分開。
他人對我行為的想法不一定是真的,因為他的想法可能添加了他的想像與主觀色彩。
我對我行為的想法也不一定是真的,畢竟行為在不同人的想法裡有著不同詮釋,我的想法也可能出自於我的刻板印象與預設立場。
川口月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