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Sun, Feb 7, 2021 10:34 AM
96
25
真人圖書館
雖然沒有什麼專業或拿得出手的生活與文化背景,但是身邊人說我生命經歷算特別,或許有人會想問問題,所以我也來開一噗ㄌ
噗主是先天聽障重度,左耳助聽器右耳電子耳;
順性別異男,女性主義者;
台大歷史系,一度失學,延畢到七年級,興趣領域是台灣近代史,但學術不精,只能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回答
sushi8798
Sun, Feb 7, 2021 10:35 AM
看到女性主義者的敘述
很好奇女性主義跟女權有什麼區別呢
crepe9588
Sun, Feb 7, 2021 10:38 AM
Sun, Feb 7, 2021 10:38 AM
近代史有什麼你覺得有趣的事件嗎
goat2464
Sun, Feb 7, 2021 10:44 AM
畢業了沒
butter3163
Sun, Feb 7, 2021 10:46 AM
在聽課的時候,聽不清講課內容要怎麼辦呢
lion1481
Sun, Feb 7, 2021 10:50 AM
1.有什麼有趣/困難的課程嗎?
2.上課作筆記有沒有不方便的地方?怎麼克服?
3.最喜歡哪一段歷史?
4.如果穿越最想穿越到哪一個朝代?
5.助聽器和電子耳有什麼不同?價格差異大嗎?
beer6435
Sun, Feb 7, 2021 10:58 AM
好奇左右邊耳朵所感受到的會差別很大嗎?
如果噗主覺得冒犯可以不用回答,不好意思> <
hawk577
Sun, Feb 7, 2021 12:22 PM
為什麼會成為女性主義者
solar6857
Sun, Feb 7, 2021 12:23 PM
為什麼會延畢呢?
carrot7225
Sun, Feb 7, 2021 12:35 PM
敝校有請工讀生陪伴聽障生上課,即時聽打上課內容,不知道台大有這種措施嗎?這樣的作法對你的幫助大嗎?或是會希望學校給予什麼其他的幫助嗎?
ಠ_ಠ
Sun, Feb 7, 2021 12:36 PM
謝謝大家的發問,我需要忙一下會在空檔時間慢慢回答,目前問題我都很樂意回答,不用擔心
donkey2058
Sun, Feb 7, 2021 1:01 PM
喜歡柴犬嗎
ಠ_ಠ
Mon, Feb 8, 2021 1:41 AM
sushi8798: 就我個人的詞義理解,女權可以視作女性主義的一個表現形式,目的在於爭取女性的權利,如工作權、選舉權、夜行權等,而女性主義是一套思想,用性別的角度思考社會的各個面向,如政治、經濟、文化、空間、科技等,其中也有不同的理論流派和主張,如自由主義主張平等論,基進主張壓迫論等,這些也在持續地討論和演變中,我在理論方面還涉獵不夠深,只能先講講前人留下的概念而已。另外補充一點,女性主義的另外一種翻譯「女權主義」是突顯前面提到的爭取女性權利的面向,在中國有其獨特的脈絡(參考曾金燕一文
曾金燕:2015年,該怎麼稱呼feminism?|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在台灣則是基於女權主義的使用易進入政治、法律、體制的框架,以女性主義稱呼可以更廣泛地含括文化、歷史等面向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05 AM
Mon, Feb 8, 2021 2:06 AM
crepe9588: 因為台灣史實在太悲慘ㄌ 一時之間還真難以想到有趣的事件
我覺得有一件滿有趣的,台灣雕塑家黃土水到日本留學時,讀的是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當時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普遍都讀法、商居多,所以看不起整天很少說話、除了吃飯都在角落敲敲打打的黃土水,但是當黃土水畢業的時候,因為不滿意自己只拿九十九分,直接撕掉了畢業證書,讓同一棟宿舍的人都很印象深刻,張深切有寫這段說:「
如果我的記憶沒有錯,他是在我面前撕破了他的畢業證書扔掉的。留學生到東京讀書的唯一目的,是在爭取畢業文憑,而他竟視之如敝屣,棄之而不顧,其實力之大,信念之強,由此可以想像。
」
真的是完全奉獻給藝術的一位奇才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06 AM
Mon, Feb 8, 2021 2:07 AM
goat2464: 還沒,今年終於可以畢業ㄌ......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11 AM
butter3163: 我的作法是用電子耳附的一個叫做迷你麥克風的無線輔具,它可以別在老師的衣領上,讓老師講課的聲音直接傳遞到我的電子耳,讓我聽得比較清楚(下面是使用影片)
如果這個方法還是沒用或是我需要更詳細的講課內容,就是用學校補助身心障礙生的經費請同學幫我抄筆記
Pair your Cochlear Wireless Mini Microphone 2+ with ...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19 AM
lion1481:
1. 我覺得我們系台灣史的課程都滿有趣的,陳翠蓮老師、周婉窈老師、歐素瑛老師、顏杏如老師的課都能很有收穫,另外通識課像張俐璇老師開的性別、歷史與臺灣小說、戰後臺灣短篇小說選讀,或是邱函妮老師開的台灣美術踏查、台灣近代美術史也很有趣,能窺見過去的台灣人是如何生活、有哪些思考和行動等,比起過去教科書局限於政治和經濟史,可以看到更多文化和社會的面向。
至於最困難的課應該還是歐洲史,因為要讀很多英文
(如此現實的理由)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23 AM
2. 最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如果要聽講就無法同時做其他事情,目前已經鍛鍊到如果資訊密度不高可以跟著做筆記,但真的跟不上的話就像前面回答過的請同學幫忙;聽不清楚的應對方法前面也有提過,另外就是做筆記的時候盡量只寫重點,不分掉太多精力在上面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27 AM
Mon, Feb 8, 2021 2:28 AM
3. 日治時期大約1920到1930年代的台灣,倒是沒有特別的原因,只是覺得那時候的文化風景很浪漫(雖然殖民統治的現實一點都不浪漫),例如楊双子老師的花開時節就是用這個時期作為背景,可以看到那時的教育、經濟、物質生活都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還未受到戰爭的摧殘,是日本殖民當中的黃金時代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36 AM
Mon, Feb 8, 2021 2:36 AM
4.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很多次,但我的答案都是哪個都不想去,每每想到生活水準、醫療、飲食、語言等問題,我就會打消想去哪個時代的念頭,我也沒有了解某一時期的歷史到足以在當代成就什麼大事,在當下做個平凡的人就是我最想要的了。
不過可以分享我被問到這個問題的念頭是台灣的日治、清治、鄭治、荷治甚至十六世紀前的原住民這樣想下去,中國的朝代我就比較沒什麼想法了,可能唐朝和宋朝好一點吧。我還一度思考到美國的八十年代這種微妙的時期(?)對我而言,雖然不想要真正在那個時代生活,然而如果可以經歷到那樣的歷史現場,一定是非常珍貴的體驗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43 AM
Mon, Feb 8, 2021 2:44 AM
5. 助聽器和電子耳的原理因為我不是專業,網路上也有資料,就不多講;
價格方面,助聽器的差異非常大,一隻數千元到數十萬元都有,我自己的聽損程度至少需要五六萬的助聽器,兩邊加起來就是十萬左右。電子耳的價格更高,也需要加上開刀和復健等費用,一隻八十萬到一百萬不等,即使有補助也要自費三四十萬左右;
至於感受方面,電子耳比起助聽器可以處理更細緻的聲音,我個人在助聽器和電子耳音域重疊的地方感覺差別不大,但比較高頻的地方就可以感覺電子耳能聽得比較清楚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46 AM
beer6435: 延續上面對助聽器和電子耳的回應,只開某一側的時候會覺得助聽器的聲音比較悶、重,電子耳的聲音比較亮、輕,但兩邊都戴著的時候完全不會感覺到左右的差別,聽力師說是在大腦中聲音會自行整合成一體的緣故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56 AM
Mon, Feb 8, 2021 3:46 AM
hawk577: 成為女性主義者的濫觴應該是在太陽花的政治覺醒後,我也進一步關心人權議題,在過程中發現許多女性朋友的成長經驗,和我過去作為異男、獨生子長大的經驗比較,我過得非常舒服且無憂無慮,我想要了解這種差異從何而來,以及有沒有辦法改變,恰好我們學校就有女性主義研究社和性別研究學程,隨著越深入了解就越認同女性主義的理念,確立了女性主義者的身分。
我也認為女性主義是生理男性,尤其是在父權體系下養成的男性必修的一門學科,可以幫助我們更廣闊地看待世界,不淪為父權體制的無意識幫兇,成為更有同理心和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當然不是說不學女性主義就無法做到,而是女性主義的CP值超高,社會思想和為人處世都可以顧到)
這邊也推薦一篇文章,是經歷過類似轉變的朱家安所寫:
朱家安/社會已經很平等了,為什麼還要讀女性主義? | 沃草烙哲學 | 鳴人堂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02 AM
solar6857: 延畢是因為我到三年級都還在一個不斷遭受挫折的狀態,幾乎沒辦法完成課程要求而拿不到學分,中間雖然有嘗試看身心科和諮商,但無法有效解決讀不下書的情形,轉捩點是在三年級決定開電子耳,從改善聽力下手,也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轉折點,完成聽能復健後我才開始慢慢補回之前的學分,直到這個學期終於即將抵達畢業門檻
現在回首那段日子,真的是有如行屍走肉一般,但幸好我秉著還想看到喜歡的作品和我愛的CP的心苟活下來了,也才能有現在站在這裡的我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10 AM
Mon, Feb 8, 2021 3:10 AM
carrot7225: 台大也有這樣的措施!我覺得聽打是近年最有效的幫助措施,因為像我這樣在口語環境長大的聽障者,很多都不懂手語,過去常用的手語翻譯員對於我們形同虛設,有了聽打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講者的內容細節,也可以分擔長時間聽的精力。
不過聽打也有培訓不易、錯漏機率高的問題,我目前修課還是以筆記協助為主,不用逐字聽打,同學可以更好地整理出有用的資訊給我。
未來的展望我希望中文的語音辨識越來越發達,可以藉由AI將聲音轉譯成文字,再經由聽打員糾錯,或許能更完整地傳遞內容給我們聽障同學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10 AM
Mon, Feb 8, 2021 3:10 AM
另外學校有提供其他幫助,例如和老師、助教溝通盡量給予我書面的上課內容,或是安排更靠前的座位、佩戴上面提過的迷你麥克風等,我目前在台大的上課經驗算是受到很充足的幫助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11 AM
Mon, Feb 8, 2021 7:33 AM
donkey2058: 你根本是來認親的wwwwwwwww我愛死柴犬ㄌ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12 AM
Mon, Feb 8, 2021 3:12 AM
目前應該都回答完ㄌ,我要去吃午餐ㄌ
有問題的朋友還可以繼續問!
guava606
Mon, Feb 8, 2021 3:19 AM
Mon, Feb 8, 2021 3:23 AM
想問關於聽力檢測有沒有推薦的醫院?因為我本身雖然聽力正常,可是卻常常耳鳴、會突然聽不清楚別人在說什麼,不知道是耳朵本身的問題,或是腦袋裡分析語言的區域有問題
但是就因為我原則上是屬於聽力正常的人,所以對這方面不是非常了解,也不曉得該從哪著手
pasta958
Mon, Feb 8, 2021 3:35 AM
因為本身有接觸過聾人社群,想請問噗主家是刻意不學手語嗎?(聽說很多認為學手語會學不好口語)
開電子耳之前純口語大概有哪些困難呢?
可以分享一下聽語復健的經驗嗎?謝謝。
cherry1651
Mon, Feb 8, 2021 5:08 AM
噗主對自己是怎麼學習語言的還有印象嗎?
聽說先天的聽障者會因為從小失聰導致不會說話,有點好奇先天重度聽障是否讓噗主在語學(聽說讀)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難?
egg2695
Mon, Feb 8, 2021 5:24 AM
請問噗主是不會手語也不會唇語嗎?
ಠ_ಠ
Mon, Feb 8, 2021 6:27 AM
guava606: 我可能沒有辦法明確說哪家醫院更好,因為我自己先天的緣故,從小到大只有在一兩家看而已,無從比較,但芭樂這樣的情況我覺得還是盡快去任一大醫院看耳鼻喉科門診才能確定,聽力檢測的品質應該不會差太多,我個人是在長庚做,供參考
ಠ_ಠ
Mon, Feb 8, 2021 6:32 AM
pasta958: 我不確定家長是不是這個原因才沒有給我學手語,但我知道的是家裡希望我在聽人環境成長,未來比較好融入社會,加上我生活圈沒有手語對談需求,全副心力都在口語上,自然就全口語了
開電子耳之前的純口語,主要困難是即使戴了助聽器也難以聽清,雖然日常對話不至於有困難,但遇到資訊密集或快速的上課或對談就可能會漏掉一些必要的語句,聽起來就像這張圖所示
@kuantitso - 聽障小劇場來了~ 前陣子某些原因跟際會之下,讓我有一些深刻的感受, 想說我想要...
pomelo4041
Mon, Feb 8, 2021 6:35 AM
想問噗主有沒有因為講話咬字不清而被取笑的困擾?
ಠ_ಠ
Mon, Feb 8, 2021 6:35 AM
至於聽語復健的經驗,我是大三開刀後在科林上了為期一年多的課程,內容包括練習母音發音、聽單字、聽語句練習、和熟人講電話等等,最難的部分是分別ㄔㄕㄘㄙ等氣音,現在也還是很容易聽錯或發音不對,但是比開電子耳之前變更清晰了
ಠ_ಠ
Mon, Feb 8, 2021 6:40 AM
Mon, Feb 8, 2021 6:40 AM
cherry1651: 我知道自己是一歲半開始戴助聽器,在雅文基金會學口語,但是這些都是我長大後媽媽和我說的,我自己完全想不起來了,我運氣比較好,媽媽願意投入很多資源讓我帶輔具、訓練聽說,據媽媽回憶,教我說話真的非常辛苦,比最笨的狗還難帶(
讀的部分倒是沒有太大困擾,我從小就被帶去圖書館養成閱讀習慣,加上我國中小幾乎都是自讀取代老師講課,讀的方面反而是我的優勢,我很慶幸從小的閱讀量奠定我求學歷程的詞彙量和國文科能力
ಠ_ಠ
Mon, Feb 8, 2021 6:42 AM
egg2695: 我完全沒接受過手語和唇語的訓練,不過因為長期的經驗法則,我是可以看嘴型幫助我理解內容的(大部分聽障者也是如此),不過現在大家都戴口罩我很困擾
ಠ_ಠ
Mon, Feb 8, 2021 6:45 AM
Mon, Feb 8, 2021 6:45 AM
pomelo4041: 我運氣很好,講話在同程度的聽障生裡還算標準,也沒有遇過嘲笑甚至霸凌的情形,也可能是我神經太大條,人家在欺負我我都不知道
不過我也從文章和書籍裡其他聽障生的分享看到有不少人是會被取笑、嫌棄而越來越自卑的,我感到很難過,希望若有人遇到類似境遇的聽障朋友可以多一些同理和耐心
crepe9588
Mon, Feb 8, 2021 6:48 AM
未來有什麼規劃ㄋ
?
ಠ_ಠ
Mon, Feb 8, 2021 7:16 AM
Mon, Feb 8, 2021 7:16 AM
crepe9588: 預計今年六月畢業後要準備身心障礙特考,每年十二月報名隔年四月考試,我自己應該會考文化行政或一般行政,還沒決定好要不要報補習班,如果有國考真人圖書館可以問就好ㄌ
(
身心障礙特考時間、考試資格與報考簡章|身障特考
ಠ_ಠ
Mon, Feb 8, 2021 7:18 AM
Mon, Feb 8, 2021 7:18 AM
至於沒考上/考上後怎麼做,現在是覺得還不會想這麼遠,大概分別是先找個餬口的工作然後再準備考一次/祈禱分發到好一點的職場這樣
cod4044
Mon, Feb 8, 2021 7:41 AM
我不需要被修補:障礙、文化與普世人權
有接觸過障礙與多樣性的領域嗎?
ಠ_ಠ
Mon, Feb 8, 2021 8:00 AM
cod4044: 文章提到的概念我有接觸過,不過現在才知道專有詞語是障礙與多樣性,過去比較沒有參與到這個領域的論壇和講座,謝謝分享
我個人也支持這樣的觀點,如同我們將同性戀做為人類的一部分,障礙者應該也不強求「矯正」或「修補」,我自己選擇了融入聽人的路,因為那樣對我比較輕鬆,然而有些不願或無法走進這條路的朋友也不代表他們就被社會排除,也不應該必然承擔某些額外的成本才能進入社會
ಠ_ಠ
Mon, Feb 8, 2021 8:02 AM
Mon, Feb 8, 2021 8:04 AM
我也有聽過「出生到老齡,我們都會是障礙者」這個說法,我很喜歡這個標語,當初聽到真的是耳目一新,也對自己在社會的定位多了些釋然和自信
pasta958
Mon, Feb 8, 2021 8:09 AM
推一下這套書也有
背離親緣(兩冊套書):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
在台灣的聾人社群逐漸也有這樣的概念,將「聾」視為一種身份認同、文化,而不一定要從聽人的障礙角度出發
https://youtu.be/...
cod4044
Mon, Feb 8, 2021 8:13 AM
@wyc513 - #讀嘛讀嘛 《人類使用說明書》 神經多樣型人為神經多樣型人寫的「人類說明書」 作者用...
在腦部的方面也有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
趁機推廣
ಠ_ಠ
Mon, Feb 8, 2021 8:19 AM
Mon, Feb 8, 2021 8:20 AM
pasta958: 謝謝分享!!我追蹤的一些聾人協會也會不時看到有人在推廣這種理念,我覺得這很值得發展,弱勢族群往往受到邊緣化,透過重新定義自己是誰找回主體性是很重要的方向,能夠看到台灣有一群人正在如此推動實在是一件激勵人心的事情
ಠ_ಠ
Mon, Feb 8, 2021 8:20 AM
cod4044: 謝謝分享,這對於我也是一個嶄新的領域
pigeon3717
Mon, Feb 8, 2021 8:48 AM
有玩過音樂遊戲嗎?有的話覺得玩起來體驗如何
ಠ_ಠ
Mon, Feb 8, 2021 8:57 AM
Mon, Feb 8, 2021 9:03 AM
pigeon3717: 我對這類遊戲本身興趣不大,所以接觸不多,我有玩過的是比較簡單的色塊畫面那種,我都當成反應遊戲在玩,頂多只能做到卡拍子對節奏(但明顯我連節奏感都很爛
Cytus那類就真的沒有玩過,看人家的攻略影片都會覺得很神奇,這麼快是怎麼跟上的,我可以猜到音樂有一定的預測性,但我還是不太理解玩家的手耳腦是怎麼運作ㄉ
ಠ_ಠ
Mon, Feb 8, 2021 8:58 AM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先好奇一下,音樂遊戲的動作除了節奏的快慢以外還會受到音高或音色影響嗎?如果會的話那真的是我無法感受的領域ㄌ
ಠ_ಠ
Mon, Feb 8, 2021 9:00 AM
另外補充一下我聽音樂無法聽到明確的、一粒粒的音,基本上都是連在一起的一整帶旋律那種感覺,所以有人可以聽出這是什麼和弦,甚至分辨出這可能是什麼音,我覺得非常神奇
hippo3177
Mon, Feb 8, 2021 11:55 AM
想知道噗主喜歡歷史/臺灣近代史的原因或契機
kitty6345
Mon, Feb 8, 2021 12:07 PM
好像有一起上過課~~同推翠蓮老師和俐璇老師<3
好奇噗主吃什麼CP哈哈哈哈
ಠ_ಠ
Mon, Feb 8, 2021 1:54 PM
hippo3177: 說來奇妙,我上歷史系完全是出於當初國文和歷史是我讀得最好的科目以及選志願的巧合,對於歷史是還算喜歡但不到主動挖掘課外知識的程度,後來大學一路的迷茫打轉也釐清了我高中的喜歡不是真正的喜歡,我現在的喜歡已經是基於和過去完全不同的理解,並以身為歷史系為榮。
偏好台灣史的原因是進入歷史系之後接受了不少洗禮,對歷史的觀點可說是整個打掉重練,最衝擊的當屬修了台灣史之後,發現高中課程實在忽略太多重要的細節並且將時間浪費在毫無必要的中國史上,從此我就成為了台灣史狂粉(?)
ಠ_ಠ
Mon, Feb 8, 2021 1:55 PM
Mon, Feb 8, 2021 1:56 PM
至於特別著眼近代,是因為我不太擅長清治之前的台灣史,加上我關注台灣史是出於關心當今台灣人的政治與文化的受壓迫,這種壓迫肇始於日治,勃興於戰後,以近代作為主力就很自然了(當然歷史絕非不同時代劃分得清清楚楚,清治之前的政治和社會也給台灣的此後歷史奠立了重要基礎,只是這就有些超出我的能力範圍ㄌ)
ಠ_ಠ
Mon, Feb 8, 2021 1:59 PM
kitty6345: 翠蓮師和俐璇師都超棒的!!!好奇我們有打過照面還是單純同一門課而已
我主吃的CP有Elsanna、Korrasami、尤赫(尤希)、團兵、EC、Breddy等等
ಠ_ಠ
Mon, Feb 8, 2021 2:31 PM
Mon, Feb 8, 2021 2:32 PM
怎麼62人likeㄌ 救命
lion1481
Mon, Feb 8, 2021 3:01 PM
ಠ_ಠ:
64個囉
我想是因為噗主分享詳細,又上了集中串的緣故吧
其實有幾個公務員/公職開的真人圖書館,也有看過國考生開的!
1.想問噗主對台灣的歷史教育有什麼想法?
2.系上的課程需要的閱讀量是不是很大?要交很多報告?
3.會推薦其他人讀歷史系嗎?
kitty6345
Mon, Feb 8, 2021 3:07 PM
ಠ_ಠ: 我是外系學生因為學程和興趣上過好幾門台灣史相關的課~~看到噗主說上課使用電子耳的方法覺得好像有模糊記憶浮現,但也不那麼確定 是上課或助教課還是根本我記差了
然後 Breddy!!我剛跌坑喔嗚嗚嗚嗚他們真的好治癒!!!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23 PM
lion1481: 太好ㄌ我晚點去翻翻......
1. 我想這題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一是中小學的義務教育,二是包括展覽和演講在內的終身教育。
前者我其實已經不太了解現在的教育現場狀況,就我過去的經驗我會認為太過注重於單元式、斷代式的教學和評量方式,很難給予學生一個整體性的歷史思考,但我認為這是不只歷史,是台灣許多文科都面臨的問題,關乎整個教育體制,作為教育專業的大外行,也很難給出什麼具體和可行的改革方向,但我之前曾給學測考生建議說準備歷史考科時,要有縱向和橫向的聯結,拋棄上下學期或一二三章的概念,嘗試整合不同時間、空間、事件的彼此關聯和前因後果,老師如何教學可能會受限於學制的安排,但如何融會貫通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29 PM
Mon, Feb 8, 2021 3:29 PM
另外就是台灣史太少、中國史太多,以及中華民國史觀陰魂不散的問題了,我個人希望有朝一日台灣能建構出屬於台灣人自己的歷史課,認清我們是海上的一頭鯨魚,不是帝國邊陲的一顆番薯。從課綱改革可以看出來有志者正在努力,但也面臨政治角力的問題,台灣民主化後盤根錯結的威權餘緒和黨國餘孽也在不斷拖累台灣主體性的發展,只能說理想豐美,現實骨感,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35 PM
Mon, Feb 8, 2021 3:36 PM
後者的話我覺得現在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台灣文學館還有各基金會等組織都推出了滿多不錯的展演活動,加上人權促進會和轉型正義促進委員會等的努力,可以看到近幾年台灣意識的提升和歷史真相的揭露有在加緊進行,只是整體來說我們和時間賽跑的進度並不樂觀,台灣社會仍然有很大部分在忽視並漸漸遺忘了那些曾被掩藏的台灣歷史,教育者和運動者都在進行「記憶與遺忘的鬥爭」,目前只能期望有越來越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39 PM
Mon, Feb 8, 2021 3:40 PM
2. 我們系的課程閱讀量我覺得還好,跟其他文學院的科系比,甚至和一些需要精讀論文專著的理法商科系比,都不算多,報告也是很基本的一些小作業配期中期末大考或報告而已,也沒有實習課之類的,算很涼了,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我習慣本系課程又很少修外系的課,主觀認知已經有偏差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51 PM
Mon, Feb 8, 2021 3:51 PM
3. 這個問題我沒有一定的答案,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劃和想像,我只能說如果要讀歷史系,需要先知道自己想要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什麼,如果需要讓你比較好找工作的大學文憑,歷史系可能不太適合;如果你已經對某個領域有所渴望,也理解歷史系相對低薪和學不一定致用的現實,那麼就會是一條可以嘗試的路。
我認為歷史系最實用的知識技能往往不是對某某史的深度認識,而是在反覆和史料的對話中培養出的資料搜尋與整合、脈絡化的思考視野等能力,有一說是歷史系畢業什麼都可以做,各行各業都有我們的系友,除了因為歷史系本來就很少有直接對應的職業,也是因為歷史系的技能可以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
總之,推不推薦,就看當事人看完我和其他系友的分享之後還想不想走這條路ㄌ
ಠ_ಠ
Mon, Feb 8, 2021 3:53 PM
kitty6345: 如果你有在這幾門課看到老師或助教戴迷你麥克風的印象,那應該只會是我用的了XDDDDDD
嗚哇太開心了......我的同校居然有Breddy同好
......
sushi2583
Mon, Feb 8, 2021 4:27 PM
如果遇到對話時重複一兩遍還是聽不清楚的狀況,會希望對方再說得更清楚,還是直接改用手機/紙筆對談呢?
以前碰到這種狀況就開始覺得尷尬,卻又不知道怎麼做才不失禮,如果直接改用手機/紙筆會不會讓自己顯得不耐煩呢
ಠ_ಠ
Mon, Feb 8, 2021 4:36 PM
sushi2583: 我個人會認為口語溝通不順利的時候主動用手機打字/筆談輔助是一個讓人感到窩心的舉動,真正的失禮是直接放棄對話的那種人,你願意換一個可能效率比較低的溝通方式也要和我們對話,感謝都來不及了
我想有一個細節可以注意:我自己對話中聽不到的往往是句子裡的某些關鍵字,如果要打字的話可以不用整句打出來,把剛剛可能重複好幾次沒有聽出來的那個關鍵字拼出來就好!
ಠ_ಠ
Mon, Feb 8, 2021 4:38 PM
Mon, Feb 8, 2021 4:38 PM
不過我也理解朋友有時候先放棄對話是因為沒有重要到當下要馬上說完,可能之後到比較安靜的地方再慢慢說,看到這噗的熟人先別怕(?)
sushi2583
Mon, Feb 8, 2021 5:07 PM
ಠ_ಠ: 其實以前曾經放棄和聽障朋友繼續對話,原因就是怕自己讓對方覺得挫折、尷尬或失禮,所以不知道該怎麼進行下去就逃走了
這樣看起來好像最後我的做法反而才失禮呢
ಠ_ಠ
Mon, Feb 8, 2021 5:17 PM
Mon, Feb 8, 2021 5:17 PM
sushi2583: 嗚哇真的有些可惜,或許你可以拿著這則噗,鼓起勇氣再問問那位朋友希望你用怎麼樣的溝通方式,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期望和感受喔
然後如果是那種尷尬結束話題的情況,我不會怪對方,因為我也是瞻前顧後又在意他人感受的人,很能理解不知道如何繼續的窘迫,希望你朋友也沒有太介意,再次好好跟他聊聊就好
ಠ_ಠ
Tue, Feb 9, 2021 3:09 AM
持續徵集問題中
sushi2583
Tue, Feb 9, 2021 5:01 AM
謝謝噗主,以後知道怎麼辦了
bun7292
Tue, Feb 9, 2021 8:58 AM
有甚麼被人歧視/讓你感到不舒服的經歷嗎?
ಠ_ಠ
Tue, Feb 9, 2021 12:38 PM
bun7292: 歧視到目前是沒有明顯感受到,我比較幸運,遇到的人幾乎都是出於善心想協助我,雖然每次都需要重覆解釋自己的狀況是一項消耗心力的行為,但當前來說有人願意聽我解釋就很感恩了,希望未來大家能對聽障者愈來愈了解
至於不舒服的經歷,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團體中常常跟不上話,尤其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大笑,當下會有點在陪笑的感覺,久而久之也有點孤立感,現實中比較喜歡一對一的聊天,如果去聚會沒有人可以聊天就會感到無聊;還有就是不知為何發言經常被人無視,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和我對話就裝作沒聽到,說實話還滿受傷的,不過也慢慢習慣了
ಠ_ಠ
Tue, Feb 9, 2021 12:43 PM
其實在生活中還是會面臨不少聽人預設環境的困難,比如說團體對話和講電話等事情,對聽人來說會是很平常的事情,對於我們卻是難以跨越的高牆,可以參考這些作家的創作
ABA聽障小劇場
Aba的異想空間 - 聽障小劇場來了~ 前陣子某些原因跟際會之下,讓我有一些深刻的感受, 想說我想要用這...
Aba的異想空間 - 聽障小劇場之番外篇 沒想到上一篇#01竟然獲得這麼多回響,為了感謝大家,決定在#0...
Nuomi諾米是一位聽障
Nuomi 諾米 - #Nuomi諾米是一位聽障 若我沒說,也許大家都認為我是正常人,但其實我是一位聽障...
ಠ_ಠ
Tue, Feb 9, 2021 12:47 PM
Tue, Feb 9, 2021 12:48 PM
每當遇到有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們戴上輔具就可以做到這些,心裡是會有點不舒服的,就像拄拐杖的人被問說你為什麼不能跑步,然而腳上的不便肉眼可見,我們的不便是隱形不可見的,自然也難以像前者那樣容易在第一時間理解,還是需要不斷去溝通
ಠ_ಠ
Tue, Feb 9, 2021 12:53 PM
順便一提,如果對我身邊的聽人平時怎麼和我相處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去我女友的真人聊天室發問
ಠ_ಠ - 資歷不夠開真人圖書館,但還是想跟大家聊聊天問問題 加幾個標籤供大家參考:共感強、私校歷史系畢...
sushi1571
Tue, Feb 9, 2021 3:07 PM
想問一個思考了很久的問題
請問比較偏向是被看成有障礙人士而特別照顧還是被看成是普通人般對待呢?
總是會擔心有障礙人士被特別照顧時會不爽,所以想說如果以普通人看待的話,對方應該也會覺得被尊重到了吧,就是一種「我沒有以你的不便而把你看成異常的人」的意思
但是很多時候身體上的不便其實還是會存在,那時候就又應該以對方是身體有不便的人而去改變對應方法...
lion1481
Tue, Feb 9, 2021 3:24 PM
感謝詳盡的回覆,對於歷史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想問如果和聽障人士一起分組報告或工作,需要注意什麼?
例如調整說話語速之類的?還是自然地相處就好?
主動提供幫助,會不會反而讓對方有點不舒服呢?
ಠ_ಠ
Tue, Feb 9, 2021 3:33 PM
sushi1571: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謝謝你的發問
我個人來說,會比較希望對方把我當作普通人對待,這樣會更有親近感。我能理解那種被特別照顧反而會不爽的心理,我自己應對其他障礙者時,也確實感到這些尺度不易拿捏,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當成普通人一般對待。
ಠ_ಠ
Tue, Feb 9, 2021 3:33 PM
Tue, Feb 9, 2021 3:34 PM
同時因應對方的情況去改變一些做法是難以避免的,若要和前面的普通應對法一起達到,我想最保險的就是遇到對方可能不方便的場合,再問對方需不需要幫忙,如果需要就會說,沒問題的話就不用再特別關注,並且在相處中能給予對方一種「有任何問題都會認真以對」的氛圍,避免對方擔心造成你的困擾就默默隱忍。適時提問,若對方沒有說要就不用主動去做,我想這就是最安全的做法。
我也認為這些應對是需要彼此在相處中去磨合,不可能一時就找到平衡的相處模式,只要先表現出尊重和同理就是很好的開端了
ಠ_ಠ
Tue, Feb 9, 2021 3:40 PM
Tue, Feb 9, 2021 3:40 PM
lion1481: 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大致上和前一樓類似,盡量表現出有任何問題都樂意協助的氛圍,有些聽障人士可能會比較內向不敢表達,需要適時去問他們才敢說出需求,例如希望你再說一遍或是換一種說法比較聽得懂等,除此之外自然地相處就可以了。
主動提供幫助只要遵循一個前提,事先確認過對方這樣做是不是OK,如果不確定就先不要做,就能避免大多數讓對方不舒服的情況了
ಠ_ಠ
Tue, Feb 9, 2021 3:44 PM
這邊也分享一些我在分組時的正面經驗,上面有提到我有一個迷你麥克風,它除了別在老師衣領上,也可以在討論課用手拿著講話,但我大多時候容易不好意思主動拿出來,不過有遇過幾次助教或同學主動問我要不要用那個輔具,我就可以順勢拿給大家了。
另外一個是每個組員要講話之前都會記得先接過迷你麥克風才開始講,讓我感覺很窩心
jaguar1310
Tue, Feb 9, 2021 4:16 PM
先接過才說感覺真的好窩心。看到上面樓主推薦的歷史系教授,想起最近陳文成廣場國家暴力碑文要撤下的事件周婉窈教授也有發文,想問樓主對此(不一定是撤碑文這件事,包括廣場花了非常久才建成等等)什麼看法~另外有一個比較私人的問題,我也是台大文組休學+延畢,無論是面臨就業or考研或求學階段過程中都有蠻多焦慮的,常常會有種是不是要被退學ㄌ的GG感,想知道樓主是如何調適這種心情
ಠ_ಠ
Tue, Feb 9, 2021 4:56 PM
Tue, Feb 9, 2021 4:57 PM
jaguar1310: 關於陳文成廣場的碑文,我的看法是無法接受校方的說詞,雖然事後說明是需要經過校內程序申請才能長期設置,但我所知一開始的說詞是「對『國家暴力』一詞有意見」,顯然不是程序問題那麼簡單。這句碑文是陳文成先生的數學系老師,楊維哲教授提出來的,於情於理都非常適切,儘管陳文成事件沒有得到國家直接承認,但種種證據都指向國家暴力也是事實,我不認為中間有什麼模稜兩可的爭議空間。
至於花了很久才建成,實在是陳文成基金會和各方志士的努力不懈,同時又面對校方長期杯葛下才好不容易完成,我沒記錯的話,設置廣場一事從我剛入學就在不斷呼籲和推動了,能夠在畢業前一睹它的落成,心裡既是欣慰又感嘆,這件事本不應如此曲折
ಠ_ಠ
Tue, Feb 9, 2021 4:57 PM
隔壁的綜合大樓都平地起到用了一學期多ㄌ......(
ಠ_ಠ
Tue, Feb 9, 2021 5:06 PM
Tue, Feb 9, 2021 5:08 PM
第二個問題我可能給不了太具體的回答,因為我自己也不敢說有真的調適好這種心情XDDDDD
如同我前面一再強調的,我很幸運,遇到很多貴人,我的媽媽、女友、系辦助教和導師、課輔學長和生活助理同學、課程老師和助教等,加上台大規定特殊生免受二一的保護制度,提供了我很充足的空間可以掙扎、糾結、跌倒再站起來。
但我或許還是能分享一些我面對焦慮的應對方式:陷入自我價值低落的時候盡可能離開那個空間,去吃點奢侈的食物、出去戶外吹吹風、去洗個熱水澡等等,對於整理和轉換心情會起到比想像中還大的作用;另外就是真的不行的時候,一定要找人訴說或求助,說不出來的時候,最不濟就多吸一點愛的CP、作品,跟同好分享愛,補充一些能量,暫時脫離讓自己焦慮的事物
ಠ_ಠ
Tue, Feb 9, 2021 5:13 PM
Tue, Feb 9, 2021 5:13 PM
若是對未來的茫然和龐然不知何解,我自己是選擇專注當下事情,比如我這幾個學期都會在午夜夢迴擔心很多遙遠的事,但思緒都會努力拉回讓現在的修課好好通過再說,另外著手做事的時候,專注和產出的成就感也會幫助我遠離那樣的情緒
ಠ_ಠ
Tue, Feb 9, 2021 5:18 PM
Tue, Feb 9, 2021 5:20 PM
休學和延畢想必也給了你很大的壓力,但我們能想想,台大這麼大的地方,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路上踽踽前行,我不會是唯一因此受苦的人,系辦助教、導師和資源教室老師也告訴過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大學不會因此判你失格,給了我很大的安定感
ಠ_ಠ
Tue, Feb 9, 2021 5:23 PM
Tue, Feb 9, 2021 5:36 PM
總之我能給的最大感想就是停在這裡不代表力不如人,大學不是競爭的地方,是探索自己的地方,能夠找到自己的鍾愛和志向比什麼都重要太多了
jaguar1310
Tue, Feb 9, 2021 6:09 PM
ಠ_ಠ: 凡是大事皆各種曲折⋯⋯包括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人文大樓建好
jaguar1310
Tue, Feb 9, 2021 6:16 PM
Tue, Feb 9, 2021 6:17 PM
謝謝樓主,樓主真的好溫柔QQ設立短期可見的目標似乎是很有效的方式,目前我也是以畢業為前提瘋狂修學分中XDD自己出現問題之後,會發現這裡面臨困難的人比想像中還多,之前有看到有人提議取消退學的規定或拉長修業年限?希望大家都可以過得快樂就好了
也祝樓主畢業順利~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5:23 AM
jaguar1310: 人文大樓也是等得有夠久ㄟ 我等到七年級連粗略的建築樣貌都還沒見到
......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5:28 AM
jaguar1310: 有幫助到你太好了!我還怕自己言不及義
這些制度上的改革我有印象看到學生會在推動,我很開心看到校園的安全網越來越完善,而且最近在推的學習調整制度也是我覺得很棒的設計,可惜我最需要它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希望將來能幫助到更多深陷困境的學弟妹
臺大學生會 NTUSA - 【學習調整制度 問卷調查結果公布】 學生會將於本周六(1/9日)於校務...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5:30 AM
Wed, Feb 10, 2021 5:31 AM
怎麼有人送噗幣給我......!真是意外之喜,謝謝這位旅人,這噗若能帶給你一些收穫就很開心了
人生第一次偷偷說被投幣的成就達成
bat8046
Wed, Feb 10, 2021 1:41 PM
請問噗主後來決定要開電子耳的部分是因為覺得助聽器的效果有限嗎?
家中的姪女出生後不久就被診斷為重度(有極重度嗎)
目前跟雅文跟至德的聽語師都有評估&等待排課中
因為年紀很小所以電子耳開刀至少也要等到一歲之後!
不過兩間的聽語師給的建議就不太一樣,雅文給的比較保守,覺得在評估上姪女應該可以先使用助聽器即可(戴上後大概50分貝會有反應),不過至德會覺得電子耳的效果比較好,還是建議體重到了的話就可以動手術
電子耳跟助聽器聽到的音頻好像各有優缺點
所以是否像噗主一樣各一邊最好呢?
(奇怪的問題,又說了一堆自己的事情不好意思)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2:39 PM
bat8046: 不用不好意思,資訊越多我越好想要怎麼回答
首先我是因為助聽器的效果有限才開電子耳沒錯,其實我的聽損原本就是建議開電子耳的程度,從小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加上還能正常生活就沒有開,大學後遇到困難才決定砸下去開。理論上如果經濟狀況允許的話,兩邊都用電子耳的效果還是最好的,我之所以各一邊只是成本上的考量而已。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2:39 PM
Wed, Feb 10, 2021 2:47 PM
由於每人狀況不同,我也無法判斷說姪女聽從哪一邊的建議會更好,不過我想電子耳做為一個不可逆且昂貴的手術,是一個至關重大的決定,雅文可能認為還有觀察空間,助聽器效果不好的話再考慮電子耳也行;至德可能認為早一點給他最好的聽能,學習聽說的效果會更好,我想這兩個建議都有其道理。
我這邊只能分享說我自己各一邊並不是基於效能的最佳化,而是在經濟條件下的遷就而已,關於姪女的輔具要如何選擇,我還是建議家人要和專業人員多方評估和討論,來決定你們認為最好的方案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2:45 PM
真要說的話,現在電子耳的硬體和技術比我那一代好很多,如果從小就開電子耳的話,學習語學的過程或許會順利一些,但輔具終究只是一個因素,聽語訓練課程、家人的陪伴、學校與同儕的支持等等都是一個聽障兒童能否融入聽人社會的關鍵,所以即使最終沒有選擇電子耳也不用太擔心會影響結果,像我雖然是重度但雙耳戴助聽器還是好好地長大ㄌ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2:47 PM
另外我印象中現在聽覺障礙的分級最高就是重度(90分貝以上),沒有極重度的樣子
bat8046
Wed, Feb 10, 2021 3:14 PM
謝謝噗主細心的回覆!我們家本來已經做好要雙耳一起開的打算了,不過雅文的建議讓我們又重新思考了!
以父母的想法是如果雙耳一起開的好處大概就是能夠一次痛完而不是以後長大還需要經歷一次開刀的記憶(而且嬰兒也不會有太多的記憶)
不過也是有 因為科技一直在進步,也許另一耳在10幾20年後又出現更好的硬體,那麼那時候再開另一耳也不遲的考量...!
在姪女滿一歲前會好好思考的
順便想問噗主也是SLC26A4變異型的聽損嗎?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3:25 PM
Wed, Feb 10, 2021 3:26 PM
bat8046: 原來如此!確實可以理解這樣的考量,希望你們能做出最好的決定
我的聽損成因是LVAS(前庭導水管擴大症候群,如下文),你提到的類型是第一次聽說,剛剛查了一下似乎是源於基因突變的遺傳性聽損,和我的不太一樣
LVAS的診斷、特徵、治療、預防和療育(呂文琬) - 舒帆の阿公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bat8046
Wed, Feb 10, 2021 3:46 PM
姪女也是主要會是前庭導水管擴大症沒錯(然後造成原因是隱性基因變異)噗主有因為感冒或是不小心的頭部撞擊造成聽力下降的經驗嗎(看資料部分有提到)或是有因為這樣小時候有被限制了許多運動之類的?(抱歉我問題好多哦...平常沒有跟姪女一起生活,身邊也沒有認識聽損的同輩人士)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4:06 PM
Wed, Feb 10, 2021 4:07 PM
bat8046: 真人圖書館就是要給平時接觸不到的人讀的,不用擔心問題太多
原來因果關係是這樣(我反而不清楚自己的LVAS是基因變異還是其他原因),這樣看來姪女的狀況和我滿類似的!我還真有過這種經驗,那次是在國小一年級時運動會跑步被肘擊頭部,造成聽力明顯下掉,後來的成長過程就比較小心,沒有再發生類似的撞擊,聽力也基本上平穩維持住了。另外我以前身體不好常常感冒發燒併發暈眩,但似乎都沒有明顯影響聽力。
成長過程中我也經常被家人提醒要避免頭部撞擊,因此我都會自主避開像是籃球、排球等運動,但沒有特別感覺到家人限制我運動,是我自己本來就比較喜歡室內活動(我就宅)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4:06 PM
順便一提,我大學加入系羽之後才開始有運動的興趣,選擇羽球也因為是撞擊風險最低的運動,後來就真的越打越喜歡ㄌ
ಠ_ಠ
Wed, Feb 10, 2021 4:10 PM
不過聽障者從小參與運動的例子也滿多的,像是我們的聽奧國手有不少都是從小訓練,另外我在LVAS群組也看過家長討論會讓LVAS小孩盡可能參與運動,我想只要有足夠的保護措施,基本上還是可以普通地參加各種活動
bat8046
Fri, Feb 12, 2021 4:50 AM
謝謝噗主的經驗分享//
最後今天起床突然想到,在睡覺的時候會把助聽器跟電子耳摘下,請問起床的話是使用震動型鬧鐘嗎?平時是除了洗澡跟睡覺會摘下來其他時間都會戴著嗎?
ಠ_ಠ
Fri, Feb 12, 2021 5:03 AM
Fri, Feb 12, 2021 5:05 AM
bat8046: 首先我的確除了洗澡(或遇水)和睡覺之外都戴著,然後我以前曾經使用過不同的起床辦法,就依次分享好ㄌ
小時候是家人直接叫我起床,中學之後是用那時的直立式手機開震動,高中和大學前期有買了要價兩千的震動型鬧鐘(如下圖)圓圓的部分會瘋狂震動,但其實手機和這個鬧鐘在我睡很死的時候都沒什麼效果(
尤其床鋪和枕頭是軟質的又會吸掉不少震動
我後來就不太用震動型鬧鐘了,還是用手機比較方便,從前年我開始用小米運動手環,發現這類直接戴在身上的裝置效果最好,就一直用手環當起床鬧鐘了
ಠ_ಠ
Fri, Feb 12, 2021 5:12 AM
Fri, Feb 12, 2021 5:13 AM
之前也發生過不少次睡過頭叫不起來的慘案,之前會拜託女友到時間就連環call給我(只開震動沒有開鈴聲)但後來又發現震動頻率太密集我反而會習慣而無法叫醒,直到用手環的中間這段期間真的是歷經了不少波折,每次睡過頭都會感覺想殺了自己
ಠ_ಠ
Fri, Feb 12, 2021 5:14 AM
Fri, Feb 12, 2021 5:15 AM
目前大部分時間和女友同居,所以平日有女友當人體鬧鐘也多了一層保險,只是據他所說,我實在是靠北難叫醒的,怎麼揍我都不會醒,大概敲鑼擊鼓天打雷劈都處之泰然
bat8046
Fri, Feb 12, 2021 5:20 AM
謝謝!剛剛也是有先查到震動型鬧鐘,不過也是考慮到很多人其實可以睡超熟,感覺震動真的效果有限...感謝時代的進步有穿戴式的裝置xD!
ಠ_ಠ
Fri, Feb 12, 2021 6:56 AM
Fri, Feb 12, 2021 6:57 AM
bat8046: 震動對於我這類人效果真的很有限
zzZZ
生活在科技進步的現代真是太好了
miso8609
說
Fri, Feb 12, 2021 7:33 AM
推推可愛學弟!新年快樂!
ಠ_ಠ
Fri, Feb 12, 2021 7:36 AM
miso8609: 是我的親友ㄇ!新年快樂!
miso8609
說
Fri, Feb 12, 2021 7:37 AM
ಠ_ಠ: 4der~
ಠ_ಠ
Fri, Feb 12, 2021 11:37 AM
這個噗可以當作分流,覺得原串太長的話可以移步過去
ಠ_ಠ - 真人圖書館持續開放中,過年無事歡迎聊聊 關鍵字:聽障/歷史系/女性主義
guava1448
Sat, Jun 26, 2021 12:30 PM
bat8046: 我就是SLC26A4隱形基因突變喔,家人皆為聽人,只有我是聽障。
從小到大發生過兩次我有印象的聽力明顯下降,一次在小二,當時早上起床戴上助聽器就發現聽力變差,原因不明。第二次是高一,懷疑是前一天晚上努力上大號(便秘)而導致的聽力下降,但查了聽力下降成因很少提到便秘,當時醫生好像也不太相信我的說法(?)Orz。
確實要避免頭部撞擊(直到現在醫生還是有提醒這點),小時候家人會限制躲避球這項運動,其他運動倒是還好,如果為了保護頭部而限制從事各式各樣的運動,個人是覺得沒那麼必要。
ಠ_ಠ
Sat, Jun 26, 2021 12:33 PM
guava1448: 謝謝補充!!
載入新的回覆
雖然沒有什麼專業或拿得出手的生活與文化背景,但是身邊人說我生命經歷算特別,或許有人會想問問題,所以我也來開一噗ㄌ
噗主是先天聽障重度,左耳助聽器右耳電子耳;
順性別異男,女性主義者;
台大歷史系,一度失學,延畢到七年級,興趣領域是台灣近代史,但學術不精,只能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回答
很好奇女性主義跟女權有什麼區別呢
2.上課作筆記有沒有不方便的地方?怎麼克服?
3.最喜歡哪一段歷史?
4.如果穿越最想穿越到哪一個朝代?
5.助聽器和電子耳有什麼不同?價格差異大嗎?
如果噗主覺得冒犯可以不用回答,不好意思> <
我覺得有一件滿有趣的,台灣雕塑家黃土水到日本留學時,讀的是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當時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普遍都讀法、商居多,所以看不起整天很少說話、除了吃飯都在角落敲敲打打的黃土水,但是當黃土水畢業的時候,因為不滿意自己只拿九十九分,直接撕掉了畢業證書,讓同一棟宿舍的人都很印象深刻,張深切有寫這段說:「如果我的記憶沒有錯,他是在我面前撕破了他的畢業證書扔掉的。留學生到東京讀書的唯一目的,是在爭取畢業文憑,而他竟視之如敝屣,棄之而不顧,其實力之大,信念之強,由此可以想像。」
真的是完全奉獻給藝術的一位奇才
如果這個方法還是沒用或是我需要更詳細的講課內容,就是用學校補助身心障礙生的經費請同學幫我抄筆記
1. 我覺得我們系台灣史的課程都滿有趣的,陳翠蓮老師、周婉窈老師、歐素瑛老師、顏杏如老師的課都能很有收穫,另外通識課像張俐璇老師開的性別、歷史與臺灣小說、戰後臺灣短篇小說選讀,或是邱函妮老師開的台灣美術踏查、台灣近代美術史也很有趣,能窺見過去的台灣人是如何生活、有哪些思考和行動等,比起過去教科書局限於政治和經濟史,可以看到更多文化和社會的面向。
至於最困難的課應該還是歐洲史,因為要讀很多英文 (如此現實的理由)
不過可以分享我被問到這個問題的念頭是台灣的日治、清治、鄭治、荷治甚至十六世紀前的原住民這樣想下去,中國的朝代我就比較沒什麼想法了,可能唐朝和宋朝好一點吧。我還一度思考到美國的八十年代這種微妙的時期(?)對我而言,雖然不想要真正在那個時代生活,然而如果可以經歷到那樣的歷史現場,一定是非常珍貴的體驗
價格方面,助聽器的差異非常大,一隻數千元到數十萬元都有,我自己的聽損程度至少需要五六萬的助聽器,兩邊加起來就是十萬左右。電子耳的價格更高,也需要加上開刀和復健等費用,一隻八十萬到一百萬不等,即使有補助也要自費三四十萬左右;
至於感受方面,電子耳比起助聽器可以處理更細緻的聲音,我個人在助聽器和電子耳音域重疊的地方感覺差別不大,但比較高頻的地方就可以感覺電子耳能聽得比較清楚
我也認為女性主義是生理男性,尤其是在父權體系下養成的男性必修的一門學科,可以幫助我們更廣闊地看待世界,不淪為父權體制的無意識幫兇,成為更有同理心和懂得尊重他人的人(當然不是說不學女性主義就無法做到,而是女性主義的CP值超高,社會思想和為人處世都可以顧到)
這邊也推薦一篇文章,是經歷過類似轉變的朱家安所寫:
現在回首那段日子,真的是有如行屍走肉一般,但幸好我秉著還想看到喜歡的作品和我愛的CP的心苟活下來了,也才能有現在站在這裡的我
不過聽打也有培訓不易、錯漏機率高的問題,我目前修課還是以筆記協助為主,不用逐字聽打,同學可以更好地整理出有用的資訊給我。
未來的展望我希望中文的語音辨識越來越發達,可以藉由AI將聲音轉譯成文字,再經由聽打員糾錯,或許能更完整地傳遞內容給我們聽障同學
有問題的朋友還可以繼續問!
但是就因為我原則上是屬於聽力正常的人,所以對這方面不是非常了解,也不曉得該從哪著手
開電子耳之前純口語大概有哪些困難呢?
可以分享一下聽語復健的經驗嗎?謝謝。
聽說先天的聽障者會因為從小失聰導致不會說話,有點好奇先天重度聽障是否讓噗主在語學(聽說讀)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難?
開電子耳之前的純口語,主要困難是即使戴了助聽器也難以聽清,雖然日常對話不至於有困難,但遇到資訊密集或快速的上課或對談就可能會漏掉一些必要的語句,聽起來就像這張圖所示
讀的部分倒是沒有太大困擾,我從小就被帶去圖書館養成閱讀習慣,加上我國中小幾乎都是自讀取代老師講課,讀的方面反而是我的優勢,我很慶幸從小的閱讀量奠定我求學歷程的詞彙量和國文科能力
不過我也從文章和書籍裡其他聽障生的分享看到有不少人是會被取笑、嫌棄而越來越自卑的,我感到很難過,希望若有人遇到類似境遇的聽障朋友可以多一些同理和耐心
有接觸過障礙與多樣性的領域嗎?
我個人也支持這樣的觀點,如同我們將同性戀做為人類的一部分,障礙者應該也不強求「矯正」或「修補」,我自己選擇了融入聽人的路,因為那樣對我比較輕鬆,然而有些不願或無法走進這條路的朋友也不代表他們就被社會排除,也不應該必然承擔某些額外的成本才能進入社會
https://youtu.be/...
在腦部的方面也有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
趁機推廣Cytus那類就真的沒有玩過,看人家的攻略影片都會覺得很神奇,這麼快是怎麼跟上的,我可以猜到音樂有一定的預測性,但我還是不太理解玩家的手耳腦是怎麼運作ㄉ
好奇噗主吃什麼CP哈哈哈哈
偏好台灣史的原因是進入歷史系之後接受了不少洗禮,對歷史的觀點可說是整個打掉重練,最衝擊的當屬修了台灣史之後,發現高中課程實在忽略太多重要的細節並且將時間浪費在毫無必要的中國史上,從此我就成為了台灣史狂粉(?)
我主吃的CP有Elsanna、Korrasami、尤赫(尤希)、團兵、EC、Breddy等等
64個囉
我想是因為噗主分享詳細,又上了集中串的緣故吧其實有幾個公務員/公職開的真人圖書館,也有看過國考生開的!
1.想問噗主對台灣的歷史教育有什麼想法?
2.系上的課程需要的閱讀量是不是很大?要交很多報告?
3.會推薦其他人讀歷史系嗎?
然後 Breddy!!我剛跌坑喔嗚嗚嗚嗚他們真的好治癒!!!
1. 我想這題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一是中小學的義務教育,二是包括展覽和演講在內的終身教育。
前者我其實已經不太了解現在的教育現場狀況,就我過去的經驗我會認為太過注重於單元式、斷代式的教學和評量方式,很難給予學生一個整體性的歷史思考,但我認為這是不只歷史,是台灣許多文科都面臨的問題,關乎整個教育體制,作為教育專業的大外行,也很難給出什麼具體和可行的改革方向,但我之前曾給學測考生建議說準備歷史考科時,要有縱向和橫向的聯結,拋棄上下學期或一二三章的概念,嘗試整合不同時間、空間、事件的彼此關聯和前因後果,老師如何教學可能會受限於學制的安排,但如何融會貫通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我認為歷史系最實用的知識技能往往不是對某某史的深度認識,而是在反覆和史料的對話中培養出的資料搜尋與整合、脈絡化的思考視野等能力,有一說是歷史系畢業什麼都可以做,各行各業都有我們的系友,除了因為歷史系本來就很少有直接對應的職業,也是因為歷史系的技能可以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
總之,推不推薦,就看當事人看完我和其他系友的分享之後還想不想走這條路ㄌ
嗚哇太開心了......我的同校居然有Breddy同好 ......
以前碰到這種狀況就開始覺得尷尬,卻又不知道怎麼做才不失禮,如果直接改用手機/紙筆會不會讓自己顯得不耐煩呢
我想有一個細節可以注意:我自己對話中聽不到的往往是句子裡的某些關鍵字,如果要打字的話可以不用整句打出來,把剛剛可能重複好幾次沒有聽出來的那個關鍵字拼出來就好!
這樣看起來好像最後我的做法反而才失禮呢
然後如果是那種尷尬結束話題的情況,我不會怪對方,因為我也是瞻前顧後又在意他人感受的人,很能理解不知道如何繼續的窘迫,希望你朋友也沒有太介意,再次好好跟他聊聊就好
至於不舒服的經歷,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團體中常常跟不上話,尤其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大笑,當下會有點在陪笑的感覺,久而久之也有點孤立感,現實中比較喜歡一對一的聊天,如果去聚會沒有人可以聊天就會感到無聊;還有就是不知為何發言經常被人無視,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和我對話就裝作沒聽到,說實話還滿受傷的,不過也慢慢習慣了
ABA聽障小劇場
請問比較偏向是被看成有障礙人士而特別照顧還是被看成是普通人般對待呢?
總是會擔心有障礙人士被特別照顧時會不爽,所以想說如果以普通人看待的話,對方應該也會覺得被尊重到了吧,就是一種「我沒有以你的不便而把你看成異常的人」的意思
但是很多時候身體上的不便其實還是會存在,那時候就又應該以對方是身體有不便的人而去改變對應方法...
想問如果和聽障人士一起分組報告或工作,需要注意什麼?
例如調整說話語速之類的?還是自然地相處就好?
主動提供幫助,會不會反而讓對方有點不舒服呢?
我個人來說,會比較希望對方把我當作普通人對待,這樣會更有親近感。我能理解那種被特別照顧反而會不爽的心理,我自己應對其他障礙者時,也確實感到這些尺度不易拿捏,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當成普通人一般對待。
我也認為這些應對是需要彼此在相處中去磨合,不可能一時就找到平衡的相處模式,只要先表現出尊重和同理就是很好的開端了
主動提供幫助只要遵循一個前提,事先確認過對方這樣做是不是OK,如果不確定就先不要做,就能避免大多數讓對方不舒服的情況了
另外一個是每個組員要講話之前都會記得先接過迷你麥克風才開始講,讓我感覺很窩心
至於花了很久才建成,實在是陳文成基金會和各方志士的努力不懈,同時又面對校方長期杯葛下才好不容易完成,我沒記錯的話,設置廣場一事從我剛入學就在不斷呼籲和推動了,能夠在畢業前一睹它的落成,心裡既是欣慰又感嘆,這件事本不應如此曲折
如同我前面一再強調的,我很幸運,遇到很多貴人,我的媽媽、女友、系辦助教和導師、課輔學長和生活助理同學、課程老師和助教等,加上台大規定特殊生免受二一的保護制度,提供了我很充足的空間可以掙扎、糾結、跌倒再站起來。
但我或許還是能分享一些我面對焦慮的應對方式:陷入自我價值低落的時候盡可能離開那個空間,去吃點奢侈的食物、出去戶外吹吹風、去洗個熱水澡等等,對於整理和轉換心情會起到比想像中還大的作用;另外就是真的不行的時候,一定要找人訴說或求助,說不出來的時候,最不濟就多吸一點愛的CP、作品,跟同好分享愛,補充一些能量,暫時脫離讓自己焦慮的事物
這些制度上的改革我有印象看到學生會在推動,我很開心看到校園的安全網越來越完善,而且最近在推的學習調整制度也是我覺得很棒的設計,可惜我最需要它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希望將來能幫助到更多深陷困境的學弟妹
人生第一次偷偷說被投幣的成就達成
家中的姪女出生後不久就被診斷為重度(有極重度嗎)
目前跟雅文跟至德的聽語師都有評估&等待排課中
因為年紀很小所以電子耳開刀至少也要等到一歲之後!
不過兩間的聽語師給的建議就不太一樣,雅文給的比較保守,覺得在評估上姪女應該可以先使用助聽器即可(戴上後大概50分貝會有反應),不過至德會覺得電子耳的效果比較好,還是建議體重到了的話就可以動手術
電子耳跟助聽器聽到的音頻好像各有優缺點
所以是否像噗主一樣各一邊最好呢?
(奇怪的問題,又說了一堆自己的事情不好意思)
首先我是因為助聽器的效果有限才開電子耳沒錯,其實我的聽損原本就是建議開電子耳的程度,從小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加上還能正常生活就沒有開,大學後遇到困難才決定砸下去開。理論上如果經濟狀況允許的話,兩邊都用電子耳的效果還是最好的,我之所以各一邊只是成本上的考量而已。
我這邊只能分享說我自己各一邊並不是基於效能的最佳化,而是在經濟條件下的遷就而已,關於姪女的輔具要如何選擇,我還是建議家人要和專業人員多方評估和討論,來決定你們認為最好的方案
以父母的想法是如果雙耳一起開的好處大概就是能夠一次痛完而不是以後長大還需要經歷一次開刀的記憶(而且嬰兒也不會有太多的記憶)
不過也是有 因為科技一直在進步,也許另一耳在10幾20年後又出現更好的硬體,那麼那時候再開另一耳也不遲的考量...!
在姪女滿一歲前會好好思考的
順便想問噗主也是SLC26A4變異型的聽損嗎?
我的聽損成因是LVAS(前庭導水管擴大症候群,如下文),你提到的類型是第一次聽說,剛剛查了一下似乎是源於基因突變的遺傳性聽損,和我的不太一樣
原來因果關係是這樣(我反而不清楚自己的LVAS是基因變異還是其他原因),這樣看來姪女的狀況和我滿類似的!我還真有過這種經驗,那次是在國小一年級時運動會跑步被肘擊頭部,造成聽力明顯下掉,後來的成長過程就比較小心,沒有再發生類似的撞擊,聽力也基本上平穩維持住了。另外我以前身體不好常常感冒發燒併發暈眩,但似乎都沒有明顯影響聽力。
成長過程中我也經常被家人提醒要避免頭部撞擊,因此我都會自主避開像是籃球、排球等運動,但沒有特別感覺到家人限制我運動,是我自己本來就比較喜歡室內活動(我就宅)
最後今天起床突然想到,在睡覺的時候會把助聽器跟電子耳摘下,請問起床的話是使用震動型鬧鐘嗎?平時是除了洗澡跟睡覺會摘下來其他時間都會戴著嗎?
小時候是家人直接叫我起床,中學之後是用那時的直立式手機開震動,高中和大學前期有買了要價兩千的震動型鬧鐘(如下圖)圓圓的部分會瘋狂震動,但其實手機和這個鬧鐘在我睡很死的時候都沒什麼效果(
尤其床鋪和枕頭是軟質的又會吸掉不少震動
我後來就不太用震動型鬧鐘了,還是用手機比較方便,從前年我開始用小米運動手環,發現這類直接戴在身上的裝置效果最好,就一直用手環當起床鬧鐘了
生活在科技進步的現代真是太好了
從小到大發生過兩次我有印象的聽力明顯下降,一次在小二,當時早上起床戴上助聽器就發現聽力變差,原因不明。第二次是高一,懷疑是前一天晚上努力上大號(便秘)而導致的聽力下降,但查了聽力下降成因很少提到便秘,當時醫生好像也不太相信我的說法(?)Orz。
確實要避免頭部撞擊(直到現在醫生還是有提醒這點),小時候家人會限制躲避球這項運動,其他運動倒是還好,如果為了保護頭部而限制從事各式各樣的運動,個人是覺得沒那麼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