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wayne930242 - 關於定義。定義有兩種常見的方式,一種是外延性的(列舉的),一種是內涵性的(...
理性者

v.s.

@Nick0656 - //...因為她似乎真的相信:只要在辯論中勝利,就能真正勝利。如果某種制度成功,...
//...奧爾加後來說:阿麗薩的辯論風格是激烈的,有點挑釁的味道;但她並不介意,因為充滿激情的論證能給雙方帶來樂趣。顯然,從納博科夫式經驗教育的角度看,正確不正確只是非常次要的問題,重要的收穫在於學會怎樣理解不同觀點。

不過,小理論家阿麗薩的想法大概不是這樣。論證充滿激情,本身就說明發言人把自己的正確性看得極重。//

自由vs武斷 經驗vs理性 未知vs已知
掰噗~
掰噗秀秀 (girlkiss)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奧爾加的哥哥弗拉基米爾也說:在他的家庭教師當中,平民知識分子對自己的論點最熱情、最執著,對觀念播種抱有最大的期望。

原因不難理解:知識和觀念就是游士唯一的資本。只有在這個競技場上,他們才有可能征服現實世界的佔有者。//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並不令人意外,童年時代的阿麗薩就是人們常說的那種「思辨型」或「僧侶型」學生。

他們成績畸高、鶴立雞群,不善交際、形單影隻。他們越是在具體的生活中笨手笨腳,就越是喜愛抽象思維的世界。

在那裡,他們所向無敵,以酣暢淋漓的快感遮蔽了現實的挫敗感。他們不愛野草叢生的達爾文世界,只愛條理分明的柏拉圖世界。他們總想用理想矯正經驗,而不是用經驗修正理想。//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只有兩種知識能教人理解:最重要的知識不可能有邏輯證明;感情和習慣保存了生物演化和社會演化篩選產生的最可能成功路線。

其一是實際政治和社會活動的經驗。其二是歷史先例。//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
如果他說的內容是對的,那我們就來到了一個頗有趣味的問題:
依照他的理論,定義有列舉與闡明兩種寫法。那麼依照他的說法,他「對定義的定義」又是哪種?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很明顯的是闡明式的。

他下意識地否認了列舉式的可能?
//如果我把「TRPG」定義成「最好玩的遊戲」,這不能算成功,即使這確實符合認知。//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既然符合認知,那這樣定義又有何妨?
雖然理性者很直覺地說這「定義」並不全面、並不成功;但依照我的經驗,真正全面而成功的定義從來沒有出現過。換言之,所有闡明式的定義都會失敗、真正有點用處的往往都是列舉式

既然如此,雖然僅有部分正確的列舉式比起闡明式起碼還道出了部分真相;若以我噗文中的觀點,//顯然,從納博科夫式經驗教育的角度看,正確不正確只是非常次要的問題,重要的收穫在於學會怎樣理解不同觀點。//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決定「正確優先」或者「理解不同觀點優先」本身,就是理性者與其他者界線的區別?

檢查自己是混用了列舉與闡明來分析這件事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我記得我有一篇關於定義的文...(翻找
@Nick0656 - //無限旅館悖論 - 傑夫‧德克夫斯基// #無限 #無限旅館 #反直覺 #人類...
喔找到了。

//...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回溯到,對於所有邏輯上可以定義的性質,都存在有這個性質的所有對象的一個集合的想法。但是在康托爾上述論證中,這個想法導致了困難。//

/意即,無法有明確的「定義」?
現實中也有著現成的例子?比如我們不能明確定義一位青年到底還算不算是小孩?這是漸進的?

也正因為沒有「定義」,所以無法依據定義來劃出邊界,從而形成「集合」?/
PSP@純度 有用嗎?
RuS@人不是為安逸而生
PSP@純度 有用嗎? : 這篇文覺得有趣的話可以看;但不是覺得有趣的話就不是很建議了www

這對我個人而言比較像枝微末節的閒聊。真正的主幹晚點談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