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
標題:
對「兩面宿儺 和服」的全方位探討(3)

前言:
全靠google翻譯,本人沒半點日語能力。
所有的參考資料及解析會在全部完成後附上。
一樣是在資料未整理完的情況下寫的,因為這兩天過的很不好,我決定任性一下。

玩法: 基於(2)的其中一個結論——因為沒有穿長襦袢,所以宿儺穿的是浴衣。 我希望能改變自己的想法,認為宿儺穿的至少是和服的「着流し」風格。 所以我跑去研究長襦袢的歷史。

本次只討論 💜💚問題1.和服還是浴衣? 💜💚問題3.有可能是和服中的「着流し」嗎?

直接說結論: 定義什麼的都是隨時代改變。 兩面宿儺最早的傳說來源還是西元399年呢! 現代和服的原型都還沒出來! 不管了,爺爺穿的就是古今風格混搭的和服!

以下簡單介紹。

咒術迴戰
路人
男性着物基礎介紹(不談礼装,男性の第一礼装)

1.和装下着(上下內衣)
2.和装肌着:
肌襦袢或下半身的肌着、
半或長襦袢、
半衿(半或長襦袢的配件,縫在半或長襦袢的衣領上)
3.長着(和服/着物本體)
4.袴
5.帯
6.腰紐(帯底下的固定帯)
7.足袋 8.履物 9.不一定要:羽織、羽織紐(羽織的配件)
路人
「襦袢じゅばん」是外來語,一定要與長着一起使用,最早的時候,襦袢只是襦袢,被用作和服的最裡層(直接接觸皮膚),現在有半襦袢或長襦袢用作分層的內層,通常不會在公眾場合脫掉長着露出底下的半襦袢或長襦袢的全貌。
路人
1.肌襦袢(はだじゅばん):穿在半襦袢或長襦袢底下,雖然外型類似半襦袢,但它不是半襦袢,不同之處在袖子的形狀和衣領的寬度,舉例來說,半襦袢有半衿(はんえり),肌襦袢沒有半衿,且肌襦袢隱藏在半襦袢或長襦袢底下。

2.半襦袢(はんじゅばん):通常夏天用,顧名思義,它大約是長襦袢的一半,大約到腰部的長度,形狀像長襦袢的上半部。
僅上半身,下半身搭配裾除け,與長襦袢一樣,在衣領處縫上半衿,然後穿在肌襦袢上。
先流行半襦袢,之後才長襦袢。

3.長襦袢(ながじゅばん): 遊女發明的,「遊女」是日本幕府時代開始的妓女的統稱。
路人
半襦袢或長襦袢與長着的區別在於,半襦袢或長襦袢的衣領上有用不同於主體的布縫製的半衿,最初,半衿是為防止汗漬和衣領磨損,如今,半衿具有很強的時尚元素,因為可以從長着的領口處看到半衿。

現代穿半襦袢或長襦袢的理由:
分層保護皮膚、防止皮膚直接接觸長着、保護長着免受汗漬的污染,您在長着下面穿長襦袢,則長着的大多數面積都由長襦袢保護著,您的皮膚僅在下擺或手腕的一部分有碰到長着;要是只有穿內衣和內褲,包括汗濕的衣領和胸部在內的大部分肢體都會碰到長着。
還有一種說法是,長着太貴了,穿半襦袢或長襦袢避免任何可能需要清洗長着的機會,無論多有錢,都很難經常因為汗漬清洗長着,所以人們通過穿半襦袢或長襦袢使長着盡可能保持清潔。
這是到目前為止所做的總結,當你穿昂貴的長着時,使用長襦袢作為「隱藏的」時尚。
路人
長襦袢的歷史:
長襦袢(ながじゅばん)穿在肌襦袢上的衣服,材質主要是絲綢,外型和長着非常像,不會被完全蓋在長着底下,可以從長着的領口和袖擺處看到長襦袢的衣領(半衿),長襦袢的袖長比長着短不到1厘米,長襦袢具有「分層」的作用——從穿和服的外觀上來看,長襦袢的袖子微微露出,看不到長襦袢的下擺,長襦袢的衣領上縫著半衿。
最初(室町時代前),襦袢作為小袖(着物)內的半身無袖內衣而存在。
*現在的和服就是從小袖(着物)演變而來。
之後,襦袢裝上袖子變成半襦袢,人們流行在上身穿半襦袢,下身搭配裾除け。更之後才是長襦袢。
路人
日本的歷史時代
https://images.plurk.com/50p8z1VsM2TKHTita22U3D.jpg
路人
長襦袢的開始可追朔到1590年代,始於遊女,作為“決勝服”,所以長襦袢的面料及質地比半襦袢更高價也更華麗,脫掉遊女的最後一件衣服變得有趣了。
由於它的絢麗感,有人開始模仿它,隨著長襦袢逐漸流行,半襦袢+裾被穿在更裡面,發展到現代成了二部式的肌着→半襦袢+裾+長襦袢。
一直到江戸時代中期,長襦袢就是着物(和服本體)。
由於長襦袢始於遊女,在長襦袢發明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江戶時代中期前),上流階級/宮女/男性仍使用半襦袢,而不是長襦袢,原因大概是人們認為長襦袢是「從妓女開始穿的那一刻 流行起來的衣服」。
路人
直到江戶時代的後半期,人們決定“礼服・晴着の装いには長襦袢を用い,普段には半襦袢を用いる”,於是男姓也開始穿長襦袢。
我們可以在江戶時代的浮世繪中看到長襦袢,着物和長襦袢的區別與現在幾乎相同——除了游女的帯の位置比現在低、衣服比現在寬鬆。
路人
等我研究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來玩進階的看圖說故事了( ´▽` )ノ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