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21 AM
Wed, Nov 25, 2020 4:23 AM
23
2
ಠ_ಠ - 有人可以分享一下父權紅利有哪些嗎?我想清點一下作為一個台男我享受過什麼,沒享受過什麼,或是我...
男性獲利的形式,以「沒有障礙」的方式呈現。
因此噗中多是以「
不會
因上空、激凸被說是不檢點」、「
不會
被預設要照顧家庭而損失錄取、晉升機會」的負面表列呈現。
但對男性來說,生活在父權社會中,雖然因為比女性少了很多障礙而較沒有改革的動力,但也非全然享受好處。待在父權社會中,就會持續受到父權的資格審查,需「展現男子氣概」。
此時男性感受到的困境,通常是為了符合父權的要求而需要犧牲的東西,像是對男性情緒素養的不重視,導致更為嚴重的求偶焦慮;雖然被預設是家庭、情緒的受照顧者,但也導致被控制、不自由。
認同父權標準,而無能從陷阱中逃脫:
@wyc513 - 我覺得這篇文的主要問題倒是認同父權標準,而無能從陷阱中逃脫。 「接受命令,執行任務,...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23 AM
父權紅利定義釐清:
父權紅利 (Plurk Paste)
//Connell將這種多出來的盈餘,稱之為父權紅利:即男性整體藉由維繫不平等的性別秩序所獲得利益。而此處所指的利益,並
不是單指金錢上的利益,其他包括權威、尊重、服務、安全、房舍供給、進入體制權力的門路、掌控自己生活的權力等也都是「紅利」的展現形式
。
//但是這些改革派人士卻低估了父權紅利,忽略男人可以從現行的性別配置中在權力、經濟利益和特權等各方面獲得利益,因此他們也就忽略了大部分男人保持與捍衛現行性別配置可以得到的利益。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23 AM
//Connell指出:製造出父權紅利的社會體系會產生出一個弊端,就是會造成性別傷害(harm of gender)。女性身體容易淪為受虐和攻擊的目標,這就是一種性別傷害;而
男性因為要展現陽剛氣概而浮誇競爭或是逞兇鬥狠,以致危及生命健康與安全,這也是一種性別傷害
。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23 AM
-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26 AM
舉「買PS5要跟妻子諜對諜」為例。
地方老公「想買PS5」怕被罵 P成「各種家電」老婆秒說好!
父權社會預設女性是家庭的管理者,雖然男性在此預設下,比較不會被要求為家事負責,但家庭內的行動皆由管理者把關。
雖然只要等著接收指示、完成任務就好,但完成家事的標準、時程,皆不由自己認定,而要符合管理者的標準。所謂的「老婆說的都是對的」。
個人興趣看似跟其他人無關,但因為父權社會將男性置於家庭的受照顧者,所以也被剝奪發展興趣的自主性,買PS5還要經過老婆的同意。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26 AM
從新聞討論上看來,多是以「笑談」的方式呈現,是因為到頭來好處(等著被照顧)多過壞處(被他人控制)。
但長期而言仍是對於自己能力的閹割,且自己待著舒適,他人不一定會願意待著。日本流行的「卒婚」即是一例://女人這時候會開始思考:「天啊,難道到死為止,都要照顧這個男人嗎?」也會開始自我懷疑:「為什麼當初要跟這個人結婚啊?」//
林秀姿:日本卒婚風潮 離婚之外的選擇|天下雜誌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27 AM
-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35 AM
情緒管理也是一樣。
找一個伴侶來承接自己的情緒看似便利,但也導致嚴重求偶焦慮。
以父權的規則來建立關係,其一舉一動都會受到父權審查。
追求的規則:男追女、男性要顯示自己是
最有資格
的佼佼者(身高、資源、身家)
關係的規則:關係中持續給女方資源(男生要供給女生資源,包包、名車、名貴禮物、請客等)
找到伴侶看似不用承擔自己的情感、生活,但也讓情緒紓解、生活品質成為被綁架的籌碼。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35 AM
-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37 AM
但「自由」不表示「不用承擔責任」。
自由指的是,
需為自己
負責,但也
只為自己
負責。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4:39 AM
任何決定都有好處和壞處,皆要一併承擔。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5:48 AM
-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5:54 AM
我覺得《這是厭女》提到的建議,也很適合男性:
//關鍵在於,「自我」要能從容地回應或反駁他人的眼光與評價,然後說明其中的謬誤與誤認,當他人仍然堅持己見時,得以簡單說一句,「那就是你的問題了」,然後離開。真真正正地離開,毋需在乎,然後好好活下去。//(P147,〈女性主義為何漏接了房思琪?〉)
好好練習長出自我,當有人跟你說,「你展露脆弱很娘」、「你不請客不像個男人」、「你不會電腦、修繕,沒有身為男性的價值」時,能指出其中謬誤,並在他人堅持己見時,得以說「那就是你的事了」而轉身離開,毋需在乎、好好活下去。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5:55 AM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 關於台灣厭女現象的專書,上篇剖析台灣各種厭女現象...
川口月
@wyc513
Wed, Nov 25, 2020 3:43 PM
-
載入新的回覆
男性獲利的形式,以「沒有障礙」的方式呈現。
因此噗中多是以「不會因上空、激凸被說是不檢點」、「不會被預設要照顧家庭而損失錄取、晉升機會」的負面表列呈現。
但對男性來說,生活在父權社會中,雖然因為比女性少了很多障礙而較沒有改革的動力,但也非全然享受好處。待在父權社會中,就會持續受到父權的資格審查,需「展現男子氣概」。
此時男性感受到的困境,通常是為了符合父權的要求而需要犧牲的東西,像是對男性情緒素養的不重視,導致更為嚴重的求偶焦慮;雖然被預設是家庭、情緒的受照顧者,但也導致被控制、不自由。
認同父權標準,而無能從陷阱中逃脫:
父權紅利 (Plurk Paste)
//Connell將這種多出來的盈餘,稱之為父權紅利:即男性整體藉由維繫不平等的性別秩序所獲得利益。而此處所指的利益,並不是單指金錢上的利益,其他包括權威、尊重、服務、安全、房舍供給、進入體制權力的門路、掌控自己生活的權力等也都是「紅利」的展現形式。
//但是這些改革派人士卻低估了父權紅利,忽略男人可以從現行的性別配置中在權力、經濟利益和特權等各方面獲得利益,因此他們也就忽略了大部分男人保持與捍衛現行性別配置可以得到的利益。
雖然只要等著接收指示、完成任務就好,但完成家事的標準、時程,皆不由自己認定,而要符合管理者的標準。所謂的「老婆說的都是對的」。
個人興趣看似跟其他人無關,但因為父權社會將男性置於家庭的受照顧者,所以也被剝奪發展興趣的自主性,買PS5還要經過老婆的同意。
但長期而言仍是對於自己能力的閹割,且自己待著舒適,他人不一定會願意待著。日本流行的「卒婚」即是一例://女人這時候會開始思考:「天啊,難道到死為止,都要照顧這個男人嗎?」也會開始自我懷疑:「為什麼當初要跟這個人結婚啊?」//
找一個伴侶來承接自己的情緒看似便利,但也導致嚴重求偶焦慮。
以父權的規則來建立關係,其一舉一動都會受到父權審查。
追求的規則:男追女、男性要顯示自己是最有資格的佼佼者(身高、資源、身家)
關係的規則:關係中持續給女方資源(男生要供給女生資源,包包、名車、名貴禮物、請客等)
找到伴侶看似不用承擔自己的情感、生活,但也讓情緒紓解、生活品質成為被綁架的籌碼。
自由指的是,需為自己負責,但也只為自己負責。
//關鍵在於,「自我」要能從容地回應或反駁他人的眼光與評價,然後說明其中的謬誤與誤認,當他人仍然堅持己見時,得以簡單說一句,「那就是你的問題了」,然後離開。真真正正地離開,毋需在乎,然後好好活下去。//(P147,〈女性主義為何漏接了房思琪?〉)
好好練習長出自我,當有人跟你說,「你展露脆弱很娘」、「你不請客不像個男人」、「你不會電腦、修繕,沒有身為男性的價值」時,能指出其中謬誤,並在他人堅持己見時,得以說「那就是你的事了」而轉身離開,毋需在乎、好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