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月
情緒教育、身心容納之窗、創傷知情

情緒教育:
情緒教育與教養:5大迷思、6大NG說法-未來Family
-壞情緒是警報器,提醒人們「該注意的事」
-情緒是自我的一部分,否定情緒,就等於否定了部分自我,大人要尊重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
-了解行為下的情緒跟脈絡
-情緒管理要從小慢慢練習,言教以外,還要提供方法與身教

-正確處理情緒步驟:同理、接納情緒→幫助孩子冷靜→幫助孩子啟動前額葉思考
→延伸,〈是「上層腦」還是「下層腦」行為?〉:
【創傷知情學校系列Part 4】是「上層腦」還是「下層腦」行為?
//美國精神科醫師布魯斯‧佩里(Dr. Bruce Perry)提出了面對孩子「由下往上」的三個步驟:調節(Regulate)、同理(Relate)、再說理(Reason),當孩子感受到安全、被同理了,他的上層腦才能開始運用,這時說理才會有用。
川口月
-在身心容納之窗內,雖然還是會有情緒起伏,但自己仍有辦法調節

-若情緒過於劇烈壓迫,升高至「過高激發」狀態的「戰或逃」機制;若無法戰或逃、求助也無效,則進入身心癱瘓關閉的「過低激發」狀態。

-若有機會安全地練習調節情緒、身心,身心容納之窗就會越寬,越能應付壓力;長期處於受創高壓環境的孩子,身體會被訓練得快速進入「過高激發」或「過低激發」狀態,容納之窗非常窄,而難以調節身心
川口月
→延伸,心傷與創傷的區別:
把身心逼出容納之窗的創傷 VS 強烈負向情緒的心傷
心傷://事過多年,講到這次環島旅行,還會想起彼此最後滿頭大汗的糗樣,以及好不容易有水喝的爽快。也因為這次經驗,讓你下次出門旅行隨身必定攜帶小餅乾跟一瓶水。這是一個充滿情緒經驗的記憶,也一個讓你有所學習的經驗。
創傷://之後,即便是獲救,身體需求有被照顧到了,但這樣的創傷經驗,有可能並無法被完整的整合吸收。有可能未來一感到肚子餓,就莫名其妙的恐慌了起來。
川口月
川口月
創傷是主觀感受,重點在孩童對該事件的解讀、體會,而非客觀事情經過:
//創傷是一個很主觀的感受,任何一件讓你感受到生命有危險、受威脅的事情都有可能讓人受創。對於許多孩子來說,他們每天生活的環境就像是戰爭──像是大衛,每天媽媽與繼父的爭吵就像是活在戰場,除此之外,各種虐待與疏忽,對孩子來說就像是戰場、讓許多孩子受創。
【創傷知情學校系列Part 1】 邀請你一起成為創傷知情者
川口月
-
川口月
創傷殘遺:

-創傷經歷會改變孩子看待世界與解讀事情的眼光:
//許多孩子是戴著這樣的創傷鏡片過生活,他們心中的模板說:「我就是壞、沒價值」、「不會有人關心我」、「大人都不能信任」、「大家都要傷害我」。這些孩子依據著這個藍圖做反應,做出的行為讓學校老師覺得困惑,於是把這些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創傷知情學校系列Part 3】帶著「創傷殘遺」的孩子:創傷結束後,留下什麼?
川口月
-創傷會影響人的大腦和身體壓力系統,讓人把根本沒有威脅的東西視為危險:

//對於這些生活在創傷和逆境中的孩子,他們的杏仁核警報器每天都在逼逼作響,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的確無時無刻充滿著危險。而在這樣的壓力下,你可以想像這個警報器可能會壞掉或失調,這些孩子可能把任何事情都視為危險、無時無刻都處在「攻擊─逃跑─凍結」模式中。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無法把創傷留在校門外,因為這些創傷成為了他們的一部分──他們的大腦和身體如何解讀訊息和做反應。
【創傷知情學校系列Part 1】 邀請你一起成為創傷知情者
川口月
//這部紀錄片中一位老師說的話讓我很印象深刻,他說:「對於這些長期在毒性壓力中成長的孩子,『紙老虎』就和真的老虎一樣可怕。」這句話解釋了創傷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大腦和身體壓力系統,讓這些孩子把根本沒有威脅的東西視為危險。
於是我瞭解麥可了──對於麥可來說,他無法分辨紙老虎和真的老虎,老師一句嚴厲話語、提高音量、同學嘻笑聲,對他而言都是「攸關生死」的危險,讓他身體進入「攻擊─逃跑」反應,做出劇烈行為。
【創傷知情學校系列Part 2】用創傷知情眼光理解孩子
川口月
-
川口月
創傷知情:理解大腦發展、創傷、創傷的影響,並「有效」調節:
【創傷知情學校系列Part 4】是「上層腦」還是「下層腦」行為?
川口月
-大腦發育步驟:由下往上
腦幹(基本生存機能)→邊緣系統(包含杏仁核,掌管情緒、偵測危險。偵測到危險就要立刻傳遞訊息給腦幹,啟動生理反應,以便反擊或逃跑。)→大腦皮質區(負責思考、語言、調節情緒。科學家甚至提出大腦前額葉要到二十五歲才會發育成熟。)

-「上層腦」或「下層腦」行為:
上層腦行為:由大腦皮質區所主導的行為──那些經歷精密思考後做出的行為。
下層腦行為:由腦幹所掌控的行為。
川口月
-傳統管教方法的無效與加重創傷:
//傳統的管教方法都是建立在認定孩子所有的「問題行為」都是上層腦行為──出現這些行為都是故意的、刻意的。於是老師和家長們也採用對付上層腦的策略──懲罰與獎勵,假設孩子能夠思考行為的後果。
很顯然吉姆出現的是下層腦行為,但是老師、學校諮商師、和副校長都把吉姆的行為當作上層腦行為來對待,認為他這麼做是故意的、是自己掌控的,然後想要利用威脅或是懲罰方式讓吉姆修正行為。
如果孩子出現下層腦行為,那麼獎勵或懲罰就一點效用都沒有,因為下層腦行為所透露的是孩子感受到威脅後身體求生存的機制
川口月
-創傷知情模式,「由下往上」的安撫步驟:
//當孩子神經覺感到危險、出現下層腦行為,這時候我們需要使用「由下往上」的方式來處理,因為我們要安撫的是孩子的下層腦。美國精神科醫師布魯斯‧佩里(Bruce Perry)提出了面對孩子「由下往上」的三個步驟:調節(Regulate)、同理(Relate)、再說理(Reason)。

//而處理這一切的過程,大人需要讓自己平靜, 因為當我們自己穩定了,這樣平靜的狀態就能夠影響孩子,幫助孩子感受到安全。孩子能夠從大人身上散發出來的訊息來判斷是否有危險,當你很焦躁,你的臉部表情、說話語氣、聲音音調、肢體動作都會散發出焦慮氣息;但如果你本身很平靜,你的聲音、表情、肢體訊息都能夠幫助孩子感到安全、調節情緒。
川口月
→延伸,從兒童發展的角度瞭解創傷預防與治療的重點:
//使用言語進行抽象思考並不是兒童認識世界的方式。兒童是透過感官、動作、生活儀式來認識這個世界的。
//對於兒童青少年提供創傷預防與治療時,很需要帶著他們直接從身體經驗中學習,例如,孩子與青少年需要透過實際的反覆練習才能培養出對身體界線的了解,以及在有人侵犯身體界線時要如何同時用動作加上語言表達來回應。
從了解身體壓力反應來重新認識創傷
川口月
川口月
〈心傷與創傷〉底下作者補充的介入技巧:
把身心逼出容納之窗的創傷 VS 強烈負向情緒的心傷
川口月
→「心傷」的介入技巧,「澄心聚焦(focusing)」:
//澄心聚焦(Focusing)是一種幫助你聆聽身體智慧的歷程。當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時,你能往自身內在尋求解答;或者,在未來的生命之路上,你能保持直達內在智慧的暢通途徑
隨時隨地,你的身體都在傳遞訊息給你。我們大部分的人還不知道如何開啟心智來接收這些訊息,因為那跟我們邏輯思考的運作方式截然不同。
我們內在擁有了知的源泉,比我們所能意識到的還深。澄心聚焦能協助我們去造訪它們。
澄心是個可以自助與助人的方法,引領我們從身體出發,不帶批判地往內專注,親身感受「深感經驗」(felt sense)所帶來的領悟。澄心和深感連結創造內在的空間 - 澄心空間
川口月
-與「正念(mindfulness)」有別:
Where mindfulness is about letting go and non-attachment, focusing is about going deeper and exploring.  It is a way of interacting with ourselves in a new way which frequently incorporates a felt sense and intui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ndfulness and Focusing and ...
川口月
通常在正念練習時,情緒是我們要放下的東西。專注在呼吸上,當某種情緒升起,不帶評判的觀察它、放置它,重新專注在呼吸上,任情緒自然消失。
即使在「召喚痛苦情緒的靜心」中,召喚負面情緒後,主要還是在練習觀察被情緒籠罩之下的身體各部位的感覺。抽絲剝繭,讓看似難解、劫持人身的情緒拆解成小塊,並讓我們理解負面情緒不過是「當下所有」之中的一小部分。當我們專注在其他地方,就能讓負面情緒在缺乏關注的狀況下自然消失。(相較於想著「不要難過」,卻更聚焦在「難過」上面
川口月
而澄心聚焦則是//看著自己身體中感覺到情緒存在的部位,你就可以很容易找到需要處理的地方。然後你就專注的去內觀那個部位,這麼做會喚醒某些東西,帶來一些影像、認知、情緒或曾經發生的事件看情況。這些東西存在於那些細胞之中,而你與他們重新連結。這麼做的目的,是去感覺存在那裡的一切。當這些情感開始流動,你的身體也會開始扭動。
//我們的身體很聰明,當我們在療癒的過程中將身體納入其中,奇蹟就會發生。情感是流動的能量,需要自由移動。當他們無法自由流動、受到壓抑或控制時,就會在我們的細胞和脈輪中形成結晶體。藉由內觀遭受凍結的情感和情緒,米凱拉釋放了它們。當她的身體扭曲時,那些情感掙脫了束縛,重新開始流動起來。她的心智意向和注意力,加上身體本身的智慧,形成了療癒的最佳夥伴。
【澄心】讓體內的情緒流動而療癒
川口月
-澄心技巧可能在創傷壓力的個案中無法使用:
澄心時可能無法觀看內在,空椅對話可能會卡住,甚至引爆創傷,引出驚恐與暴怒等情緒。這時候,就很需要踩煞車的技巧,簡單地找到一個可以重新穩定身心安全感的方式,例如,解凍 3-3-3,專注在描述此時此刻的外在簡單事物。
川口月
→澄心聚焦十法:
https://bit.ly/...
川口月
-
川口月
幫助孩童調節身心:

//雖然創傷經驗會影響孩童的大腦,腦神經科學家的研究顯示了大腦的可塑性(Neuroplasticity)──人的大腦一生都會改變,我們有辦法改變自己大腦。許多事情也都會正面的影響大腦像是心理諮商(是的,研究顯示counseling可以改變人的大腦唷!)、運動、良好的飲食、正面思考、良好的人際關係等等。給孩子充足的愛和關懷,讓孩子知道他被愛、他是重要的,看起來很簡單,卻可以給孩子很大的正面影響。
ACE研究: 受了傷的童年告訴我們什麼?
川口月
//因為大人們活在這個充滿毒性壓力的社會,已經過度疲勞,累到自己失去了可以容納高能量快樂的身心容納之窗。於是,在公園的遊樂場,我們看見的是大人疲累的坐在旁邊,看著手機,偶而提醒孩子們不要玩過頭。
這樣一來,我們的孩子們就跟我們一樣,身心記得的就是無法容納內在這些如小蜜蜂般亂闖亂撞的高度身心能量。當身體的激發程度變高時,我們感受到的只剩下焦慮、生氣、恐懼,而不再是興奮、期待、好玩、刺激、爽快。
身心需要從玩樂中學會容納以上這些正向的感受,才能更有抗逆復原力!
系統改變 | Peace Body Mind
川口月
//為什麼有時候哭點變得很低?
交感神經不只是戰與逃,也對於日常生活中的運動、尋求刺激的活動有所幫助。只是超過了容納之窗時,會進入戰與逃的狀態,情緒上也會比較容易波動。這個時候,可能就會有不自主流累的情況。像是最近在看復仇者聯盟4,情緒在三個小時的觀影時間中隨著劇情起伏,到英雄做出犧牲時,不禁跟著流淚。可能在劇情充滿張力時,稍稍超過了容納之窗。
為什麼有時候哭點變得很低 -- 自律神經與內在小孩
川口月
川口月
川口月
給陪伴者、助人者的提醒:
「我想忘了創傷,創傷卻不想忘了我」,這不只是文學語言,也是科學真實──七月選書《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她〔病人〕的自責開始加劇,不到幾分鐘就開始說自己遭受性虐待是咎由自取。她說:「這是我自找的,那時候我才七歲,我很愛我爸爸,我希望他愛我,所以就做了他要我做的事,這是我自己的錯。」我在那時候介入了,向她安慰說:「不對,妳當時只是小女孩,妳父親有責任要維持界限。」
川口月
//凱西轉頭看著我說:「你知道的,貝塞爾,我知道當個好的治療師對你而言有多重要,所以當你說出這種愚蠢的言論時,我通常由衷感謝你。但經過這兩年,我對你已經有足夠的信任,我要告訴你,你的那些言論讓我很痛苦。沒錯,你說的都對,我下意識就把身邊人碰上的所有壞事都怪在自己身上,我知道這樣不理性,也覺得這種感覺真的很蠢,但我就是會這樣。你試圖叫我理性一些的時候,我只會覺得自己更孤單,更孤立,這會讓我更加覺得世上沒有任何人能了解我的感受。」
川口月
川口月
家暴、虐待、司法系統的創傷不知情:
川口月
-家暴受害者的「凍結」反應與司法漏接:
不堪家暴40年 法國殺夫婦女獲特赦 | DQ 地球圖輯隊
//法官質疑索瓦吉為什麼這 47年來,對自己或孩子的處境完全不吭一聲,直到最後才槍殺馬洛,認為這樣的舉動不僅不能接受,也不符合正當防衛的原則,因此判處索瓦吉 10年有期徒刑。
//對於她們當年的默不作聲,專門研究創傷的精神病理專家薩蒙娜(Muriel Salmona)表示,許多受暴者都會有個「臨界點」,她說道:「當你成為定期虐待的受害者時,你的大腦彷彿會停止運作一般沒辦法感受到任何情緒、苦痛。你會需要有人把你敲醒,而有的時候,這會有著非常暴力的結果。」
川口月
//專門研究女性暴力的瑪古蕾斯(Catherine Le Magueresse)則表示:「司法體系對於這樣的案件並沒有足夠訓練,會選擇保留住(家暴情形)的現象並不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川口月
-
川口月
-虐待、創傷羈絆:
@wyc513 - #讀嘛讀嘛 《他為什麼這麼做?》 //本書是美國家暴領域的經典之作。作者朗迪.班克羅...
//其他可能導致被害人「愛」上老師的因素:
▶︎創傷羈絆://受虐者逐漸在情緒上依賴加害者。/事實上,比起不會施虐的父母,兒童反倒更加依賴會施虐的家長。/這種斷斷續續(而且通常無法預測)的溫柔是造成創傷依附的關鍵。不論男女,若遭遇長期慘重、痛苦的對待,只要有人為她/他帶來任何緩解,他們自然報以澎湃的愛。(209)/「他真的很了解我。」或許沒錯,但他之所以了解妳,是因為他要研究該怎麼操縱妳的情緒、控制妳的反應。他似乎能夠理解他傷妳傷得多重,這樣或許讓妳覺得他很親近。(210)
@sleepatease - #家庭暴力 #受虐婦女 #心理諮商 - 「我從受虐婦女身上學到第一件事是:...
川口月
-
川口月
-性暴力受害者的「凍結」反應、創傷後症候群;司法系統的創傷不知情導致「被害人失語」:
@wyc513 - #讀嘛讀嘛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 關於台灣厭女現象的專書,上篇剖析台灣各種厭女現象...
川口月
//被害人的墜落、註定無法成功的自救,使其落入了「野地世界」,經歷雙重失落(橫向的師生倫理、友情、親情的信任破滅;縱向的成長秩序混亂)
→經歷性侵害的受害者,往往會有創傷後症候群的症狀,並轉化為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即使藉由治療而得以控制,未能追溯PTSD的源頭,還是讓受害者無法痊癒。
川口月
//法官如何判斷「違反被害人意願」的「經驗法則」中,隱含著社會偏見:
→以被害人反抗行動取代加害人主觀認定的判決心證:
被害人有反抗為典型,無反抗為例外:「抵抗的有無,仍是判決論述中是否違反被害人意願的主要標準。這樣的標準,牽涉法官對被害人的身心狀態認定與類型化。一般女性被害人被期待要有較高的反抗能力,並在事後能夠證明。此論述方式忽略在性侵當下,被害人因個人性格、當時情狀、與加害人關係等複雜社會情狀而有不同反應
→對真實被害人處境的貧乏認知:
》「被害人應對加害人避之唯恐不及」vs熟識者性侵的權力關係
》「被害人應在案發後儘速報案、保全證據」vs被害人的「失語」可能
》「被害人應有的劇烈創傷反應」vs支持系統相異的個人社會背景
川口月
川口月
川口月
【來稿】深度的喪失:逐漸消逝的生命意義
// 這當中缺少了些什麼?無非是人性所需的深層經驗。此中道理不難理解:目前主流的科學理性追求實證,而嚴格的「實證」是排除意義賦予的純粹經驗之歸納;經濟理性追求價格,而價格卻不等同於價值;技術理性追求實效,而追求實效到一定程度,就不等待。
然而,任何深刻的事物都需要等待,這種等待,甚至大多時候是一種在現世具有意義卻不會有實際效用產出的投注(宗教、藝術、哲學,以及具有高理想性的政治主張都不適用實效的標準)。
//如此,原先人類語言的複雜度與多元性(如宗教語言和藝術語言)被削弱,而原先重視給出意義秩序的文化活動被推擠到邊緣,不再具備複雜度與多元性,甚至不再重視意義問題的社會組織型態,恰正是我們現代文明的難關。
川口月
川口月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情感性營養不良」的孩子,無法安全長大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隨著大腦的發育,你會從慈愛的照顧者身上學習並建立人際關係的模板,這時,依附性即為人際關係的記憶模板。這個模板會塑造你對人際關係的主要「世界觀」。無論你經歷溫暖、富同理心的教養,還是受到不一致、經常中斷、虐待性或疏忽的「照顧」,都會對這個模板造成深刻的影響。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正常依附的發展是否像語言和視覺一樣,具有固定的「關鍵時期」,但的確有研究顯示,像維吉妮亞那樣,在3歲以前沒有機會與1-2位主要照顧者發展永久關係,會長久影響他們與他人建立正常、親密連結的能力。未能得到一致、肢體上的接觸,或者沒有機會建立親密關係的孩子,就不會接收到必要的模式固定、不斷重複的刺激,以適當建立可以連結回饋、愉悅感與人際互動的腦部系統。
川口月
//大腦裡調解關係與愉悅的神經系統皆與壓力反應系統相連,因此與親愛的人互動,會是我們緩解壓力的主要機制。起初,寶寶必須依賴周遭的人紓解沒有吃東西的飢餓感以及獨處的焦慮和恐懼感。他們從照顧者的身上,學習回應這些感覺與需求。如果他們餓的時候有父母餵食,害怕的時候得到安撫,情感與肢體上的需求也獲得滿足,最終便會建立起自我調適的能力,以順利面對往後人生的高低起伏。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