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_
慣例寫一點用藥小常識:
 
a. 盡量固定看同一個醫師,每一次吃藥至少三個月,讓藥効慢慢拉長時間。
 
b. 不要在短時間內同時看A與B醫師,也不要自己加藥減藥,有一些精神科藥物是不能混用的(會導致身心病況加重)信任醫師非常重要!題外,健保控管的關係,醫師看得到你上次在哪間診所領什麼藥 XDDD
 
c. 所有精神科藥物最終治療都要半年~1年以上,換藥通常有幾種情況:
i. 服藥當下的副作用太過劇烈到身體不能承受。
ii. 服藥之後出現併發症(譬如說本來是鬱症、後來併發躁鬱和強迫症)需要調整藥物種類與劑量。
iii. 有些精神科藥物不可長時間使用,醫師會幫你間斷開藥或找替代方案。
iv. 你好轉了!醫師覺得棒棒!! 幫你開低劑量或換成輕度的藥物。
Fe_
d. 如果開始覺得藥物對自己沒有什麼效力,雖然不像以前突然低落到死掉,但整體還是有慢性的負面情緒,希望可以換藥提振精神 or 乾脆停藥--
千萬不要換藥或自己停藥。

會有這種「好像不上不下」的感覺,正是在好轉的徵兆!
代表藥物已經幫你脫離精神和生理最危險的時期,但你的心跟肉體仍然是有點虛脫的狀態,需要慢慢生活、養心養身、持續服藥並且調養自己的人生。這時候真的要慢慢慢慢慢下來,堅持住。
Fe_
e. 有興趣的病友可以查查藥典,雖然會看到一堆可怕的副作用,但能夠有效保護自己。上面說到有些精神科藥物不可混用,也是查詢多方才學到的。
查完藥典,通常會發現醫師判斷蠻正確,只是有些醫師喜歡用重藥或特定廠牌,算是作風不同、並非醫德高低問題;你同樣可以轉換診所找自己喜歡的醫師。

找到自己喜歡的醫師超重要&切記不要同時看兩個醫師同時吃兩種不同處方簽。

在年幼無知斷斷續續吃藥的日子,我曾經換過診所的理由:
由於該診所的病人以老年人為主,該診所醫師喜歡開的副廠藥都是研發給年紀較大的病患,副作用通常有「容易想睡」......
對於有嗜睡症的人來說這真的不是什麼好狀況 不過我也是吃了三個月以上、確定這間診所真的母湯才換醫師。
Fe_
--
慣例寫寫諮商分享:
 
諮商很貴,但真的有效。
 
我目前待的診所相信諮商療效>>>>>服用藥物,是非常難得的精神科診所。醫師不喜歡開重藥,只給我最低程度的血清素,但書是我必須定時看諮商。

轉來這間這所診所之後,我持續看了一年個人諮商,一度因為狀況得到改善停止諮商 還有為了省錢 ,不過這個夏天家庭出狀況、小小復發之後重回諮商,今年進行的是家族多人諮商,獲得「諮商能夠改善人與人關係」的新體驗。
Fe_
諮商和精神科藥物一樣,同樣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治癒,但諮商的好處是 能夠加速心靈與肉體恢復的速度。
 
譬如最初進入診所,我是由於重鬱症無法開口說話
→ 事發第二個月才正式看病,進行藥物治療,獲得基本表達能力和行走能力(能夠吃飯睡覺表達需求)
→ 第三個月進入諮商,在兩三次諮商恢復普通行動力(能夠出門見朋友,恢復工作)

假設當初沒有就診、沒有諮商,我想自己破碎的狀況可能要一年才能恢復,但透過諮商師協助,在數月間就恢復能夠外出與他人交談的能力,恢復正常生活。
 
今年夏天的復發,也讓我再一次體驗到諮商的力量--這次不只自己、家人也一同參與其中。
透過諮商、我們整理人生過去至今的傷痛,釐清事件對自己和家人往後的決策有什麼影響,雙方也意識到我們生命中各有課題需要獨立面對,讓本來停滯的家族關係漸漸好轉。
Fe_
關於諮商費用:

說這麼多,來談談最可怕的部分。
青春時期到現在看過各種諮商,價錢從輔導室免費諮詢~6000元一小時都有,個人覺得最有用的諮商絕對不是最高價,然而通常也不會是免費的。
 
身在物價水平較低的台灣南部,我看的諮商費用是 1800/1H

請到的諮商師屬於教授等級,這樣的費用真的算便宜,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樣難以負擔,因為諮商通常一個月要做1~2次,每次通常要一小時半到兩小時。

aka 每月做好做滿的花銷就要 NTD.7200
最少花銷也要 NTD.2700 (一個月看一次/1.5H)
Fe_
上次家庭兩人諮商,我們的費用則是 NTD.4500/2.5H

其實一樣是 1800/1H,但諮商師要同時處理兩個人,花費時間一定會比單人諮商來得長;實話也是,依照諮商師的經驗與等級,收一小時一千八算便宜ㄌ... 只是... 付錢還是會心痛... You Know........
Fe_
以前和朋友討論過,諮商真的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如果你可以看到諮商,就代表你的生存條件已經大過世界上許多人,更多憂鬱症患者是沒有這個能力進行諮商。

然而這種慶幸並不是不看諮商,或要求自己不看諮商也要自我治癒的理由。

憂鬱症就像感冒等生理疾病一樣,如果今天有能力買藥或打針讓身體好起來,為什麼不看病?諮商和醫療資源一樣,能取得當然是正向與善的,重點只在自己有沒有好好發揮這項資源。
假設我是マック小躁期公主
請問一下可以轉嗎~(斷樓的話晚點自刪
Fe_
假設我是マック小躁期公主 : 可以~但怕貼到最下面,可能不是大家會愛看的內容哈哈哈 XDDD 下面會說一點自己對於鬱症相處的看法。
Fe_
那麼,如果沒有錢看私人收費諮商呢?
 
a. 公立醫院備有公立諮商師,可以透過精神科醫師轉介與約診,健保收費相當低廉。

由於健保約診的關係(aka 國家補助病患看諮商,這是一種社會福利,而非諮商師專業所得)必須要排很長的隊。
盡早找醫師治療與卡位諮商,以及在看諮商之前之後做好心理調整,把握諮商時間,都是我們能做的。

公私立大學大半也有諮商師駐診 ,好好把握這份資源,這是學子權利也能幫助你的課業。

國高中的輔導室沒有諮商師、同時也很看輔導老師與你的電波是否相合;但在高中時期的輔導老師給予初病的我超多幫助,真的很謝謝輔導老師當時幫我和校方、導師、家人溝通,甚至幫我做簡易諮商。
Fe_
b. 好好吃藥,保持良好的交友圈,以肉體影響心理的方式嘗試治癒自己。
先說運動這招我做不到。真的沒有很喜歡運動... 運完獲得的成就感很少,也不喜歡在大太陽下面散步對ㄅ起嗚嗚嗚。
但是有幾點是可以保持的:

i. 定量吃原型食物。譬如蔬菜水果,多吃真的會讓身體負擔比較輕,維生素充滿身體會讓沉鬱的感覺減少。

ii. 緊急時刻吃點B群!B群對提振精神和心情真的有效。 還可以驅魔

iii. 遠離你覺得負擔的圈子。
譬如工作上面有煩心事情,盡量以最快速度處理完就遠離 下班就把LINE關了吧
譬如哪些交友圈是你相處不舒服、也怕自己狀態不好影響別人,那就不需要勉強;通常真正的好朋友是可以理解你的身體狀態暫時離席。
Fe_
--
下半段來寫寫自己對噗串的感想。
以下內容極其個人,與噗串內文和任何人的立場都無關,也沒有批判噗串內文的意思,還請包容。
Fe_
最初看到噗首寫『得憂鬱症唯一的好處大概是有機會幫助同樣生病的人』,其實我是懷疑的。

雖然上面寫了許多關於藥物和諮商的分享,但我並不覺得自己的經驗可以套用在其他人身上--諸如用藥體驗,對諮商的信任程度,對治療方式和價錢的接受度等等。
另一方面,對我來說,沒有自癒意識(沒有病識感/就算有病識感也沒有想要好起來)的病友混在一起,通常只是人際關係和心靈的死胡同,狀況只會越來越壞,絕對不會變得更好。
Fe_
亞斯柏格成人量表
不清楚是經歷長年鬱症治療,還是自己真的有點亞斯傾向(做成人量表剛剛好得到32分... 的程度)
在很多段治療過程之中,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從『分享並要求他人共感我』這件事情獲得治癒,因為我難以判斷別人流露的情緒是否和自己一樣(一定是不一樣的吧,堅信這個世界每個人的情感都是獨一無二)

更多時候,有效的做法是『太痛苦了,能不能變成一個更漂亮的形體』。
我希望看到「分享」的人並不是感受自己在病中掙扎有多麼絕望,而是希望看到這些訊息的人能夠知道,泥濘處也有荷瓣綻放的可能,創作由此而生。
Fe_
因此,所謂 『有機會幫助』 並不是把這份痛苦毫無法則的倒出來,同等於把痛苦丟到別人身上。而是有計畫性的變體,透過創作,透過自我反芻,透過諮商釐清,自己真正渴求或痛苦的事物是什麼。
對我來說這些過程是最正向的... 非常慶幸,我能夠和大多數朋友分享私密的想法,前提都是這些朋友傾向互相幫助,以及樂意解析情緒。
Fe_
但每個鬱症患者探索自己、或著看待自己的方式都不同。
我可能已經放棄/或已經成功治療,知道自己生而為人有無法迴避的弱點,還留在潛意識不能夠一次打開的創痛記憶,以及很容易破碎、同時也能夠透過努力慢慢黏合的心。
對現在的自己還是有很多不滿意與厭惡,但比起『告訴對方我是這麼破爛』不如好好與自身相處,希望在意識清醒時分,能夠給朋友和家人自己盡善的一面……渴望「一切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心情是最強烈的。
Fe_
另外,很多人探討 「憂鬱症患者如何跟家人相處」

實話是憂鬱症十之八九都跟家庭環境有關係;如果你很確信自己的憂鬱症不是因為家人引起,通常你的家人也會正面看待你的病情。

不過大多數情況,鬱症患者有一定病因是出在從小生長在高壓、不平衡、無法說真話、或著過度不安的家庭情境,這樣的家庭成員當然很難用正向態度面對患者。
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把家庭成員一起拉下來諮商,但這實~在~是~太~難~了~~~(我們家是努力了十幾年才走到這步)最好的方法果然還是留給自己和對方一定安全距離吧。越靠近,不代表越安穩。
Fe_
至於 「如何與憂鬱症患者相處」

非常感謝自己從小到大擁有一群好朋友,經常聽我訴說;不僅僅是分享心情,也願意點醒我。
他們從來不說「加油」,而是提出真實解決方案--「這真的很棘手,如果我是你,我會OOXX」是朋友們教我放下一些應放下之事。常常覺得自己被朋友們寵慣了 qwq
 
當然朋友也遭遇一些困難:他們給出意見,我也想聽這些意見,但後來的反應是綜合自己的A意見+朋友的B意見,最後做出完全不在範圍的C意見作法 ← ☆朋☆友☆大☆崩☆潰☆
不太清楚這是哪一方面影響的原因(跟諮商師/朋友都討論過,原因有點複雜)總之意識到自己在人與人關係的處理方法最好都先問過人,現在我超乖 (ry 謝謝朋友們當我的老師 orz
Fe_
對了,有人說「靜靜聽憂鬱症患者訴說,不要干涉他」這件事也是... 看人。

有過一任類似作法的前男友,我們的確相處得很好也交往很長一段時間,但最後分手的理由是,我發現該任男友並不清楚『鬱症』是一種心傷,這種心傷會塑造一些碰觸到我就會直接爆炸的逆鱗,也讓我意識到自始至終我們的心靈交流可能都在淺層,和交往時間的長度幾乎不成比例。
Fe_
最後寫寫「透露憂鬱症」對人生到底是好或壞。
 
我認為壞絕對大於好。

即便在這個現代,有極大量城市人在吃藥解決自己的心理與生理狀態,然而鬱症患者百百種,他人的目光也是千萬種,很難預料別人會怎麼看待你是憂鬱症患者。

能夠在這個噗浪公開,是因為自己的這個ID已經多次分享憂鬱症相關訊息,現在也透過諮商和人際安全網擁有強力的後盾。
不過面對長輩圈或不熟的圈子, 預防長輩或不認識的人碎碎念,通常保持成一個優良地球人的樣貌是上策... 畢竟我的工作能力和臨場反應不會因為鬱症減弱。
只要我注意自己的拖延症和精神狀態,讓自己維持在能夠完成任務的狀況,接下工作也會告誡自己「盡工作義務」是最大守則,那麼鬱症完全無關於人生他者。
Fe_
好處是,憂鬱症患者能夠輕易辨別誰是你此生必須珍惜的朋友與家人。

即便極其稀少、你能夠獲得一些電波相通的朋友。他們能夠理解你在鬱症發作,心靈整個破掉的模樣並不是『你真正的樣子』--他們會告訴你、你真正的模樣是那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試圖站起來、試圖保護自身的你。

我的自我人格建構有一部分是基於朋友給我的自信,也有一部分是因為這些自信、漸漸培養出「我擁有可以拒絕和接受」的守則。這些都是人生難得的經驗,也是這些朋友/家人/諮商師不可替代的原因。
Fe_
--
耶寫完了,再次強調以上都是一己之見,沒有任何批判,也請把意見當作參考就好。希望對這方面有興趣的人能夠起到一點點幫助。
即便誠如上面說的,你我必當是不同的靈魂,我們一定有不同作法,希望大家都可以得到最舒適的解,一切往好的方向轉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