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漾
08/05-
https://images.plurk.com/364g6KlgWRvQ6u3leeHrRo.jpg
TDCC的新歌talk每個畫面都是梗。

via
Two Door Cinema Club - Talk (Official Video)
和漾
Ep. 67 - 戴上面具去遊行|特別來賓 Matters 共同創辦人張潔平
其實我是想分享這期的科技島讀podcast,特別來賓是前端傳媒、現在區塊鏈寫作平台Matters的創辦人張潔平,談論香港反送中運動裡如何對抗政府的面部辨識科技、數位金流紀錄如何淪為入罪的證據、抗爭者如何自保隱私等。
和漾
示範用法
UN Women: https://images.plurk.com/3tDBV7200XLsHJqRrCZKS4.jpg
Taiwanese: https://images.plurk.com/enOcDB6eaUU0XQF9aFmMR.jpg
和漾
最近推特的另一個熱門討論:
日本愛知三年展裡有個展區主題是「表現の不自由展」的延續,原本策展是蒐集各地因各種理由被撤下的展品作二次展出,今年新增禁展品的其中一件是韓國藝術家創作的慰安婦少女像,結果收到抗議,名古屋市長甚至表示希望撤除此件。
詳細可見:
這次的愛知三年展當中,有一個叫做「表現的不自由」的展。最一開始是策展人在2015年為了傳達日本在不同層面...
和漾
8/3是歐洲羅姆人(原吉普賽人)大屠殺紀念日。除了猶太人,身體有殘疾、精神疾病患者等族群也在二戰時期遭納粹送入集中營、滅絕營,其中羅姆人約有50萬人喪生,但他們所受的迫害至今仍常被漠視。
Romaphobia: The Invisible Racism I Subs: Ita & Ger
和漾
2020 總統候選人之事實查核計畫 - 讀+READr
打逐字稿其實挺快的,一段只有20秒。行有餘力可以多打幾個影片。
和漾
沒能看林茲舞團改編自李昂〈彩妝血祭〉(出自北港香爐人人插)的舞碼新娘妝,發現中興圖書館有建置文藏館,看揭牌的照片裡面還有設計姑娘廟的籤筒。總之,有線上資源供人免費閱讀: 彩妝血祭 | PDF Flipbook
和漾
可能是昨天睡前讀罷,結果地震來時雖有被搖醒,覺得沒有故事那麼恐怖+還要上班實在太累了所以閉眼又睡
和漾
禁書
一本書,八百萬種死法──那些年,台灣超離奇禁書 | BIOS monthly
上:國家圖書館-館藏政府出版品選輯--查禁圖書目錄
下:國家圖書館-館藏政府出版品選輯--查禁圖書目錄
我記得之前去景美園區看特展時,禁歌的理由也很......政權要禁創作的恐怖之處從來都不是性愛怪力亂神影射或道德,恐怖的地方在於它想禁就禁的權力好嗎(BBC大概在2015年就有一篇特約新聞是在談中國審查電影的標準,現在連讓子彈飛一會的時間都沒有了吧)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1WHK1ThAeZfN9bZWTcSd9P.jpg
找飲料?tri...思樂冰。(誤)
stranger things s3我覺得Max/El不錯呢(電波亂接)
之前看Finn/Millie/Noah(Mike/Will/El)上wired的搜尋排行,發現Noah好尬聊(?)之後看了他自己頻道的影片www
Types of Stranger Things Fans (ft. Lilly Singh) | No...
和漾
This Beautiful Ursula K. Le Guin Documentary Is Comi...
勒瑰恩的紀錄片可在PBS上看,到八月底,但台灣受限制不行看要用VPN。
木馬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說集《風的十二方位》,裡面有收離開奧美拉城的人。
https://images.plurk.com/3KwipfcwiuEHOsQNyUprh6.jpg
和漾
台灣撐香港的台北連儂牆 Lennon Wall在台大正門口附近的那個新生-羅斯福地下道,如果這週末有同好參場經過可以留言,現場有筆跟便利貼,我也有捐一疊便利貼在那裡。
https://images.plurk.com/6mMhoEAI8oQKc5wEcKaHzH.jpg https://images.plurk.com/3a0DASzU71LyRGBNrqMeE2.jpg https://images.plurk.com/1Yg9gNpk2VjCirl3bRzL9h.jpg https://images.plurk.com/3sXHjzcbmLCtS33n51ogKA.jpg
和漾
電影,只是工具?
作者應亮是中國電影導演,現居香港。

2017年3月,《中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以下簡稱《電影法)生效後,第一個被開刀的是香港國際電影節。當年共有四部未取得放映許可證的中國電影,臨場撤片。只有幾部沒有發行商或資本包袱的獨立紀錄片,留了下來。翻看2018年和2019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場刊,已看不到任何一部無龍標(龍標指由電影局批給的放映許可證)的劇情片。2019年的紀錄片節目,除了一部作者為美國背景的中國題材紀錄片以外,沒有一部中國紀錄片。這很可能是,九十年代初香港國際電影節介紹吳文光的《流浪北京》後,近三十年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首次缺席。
和漾
(中略)
電影或電影活動,從來只是中共對內外的管治工具,參加、暫停、永不參加,或為打擊對手,或為整肅內裡,邏輯來自「政治正確」或「黨性」。近七八年,中國電影產業以億元為單位計數,「黨性」有所鬆動,把錢掙夠,也讓你先把錢掙夠。待2018年,中宣部掌管電影局後,掙錢工具又變回政治工具。早在數年前,絕對權力已掃平了所有的獨立電影活動,那麼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體制內的電影和電影人了。禁止參與公信力全華語地區最高的金馬影展和金馬獎,當然也是內部整肅的手法之一。
和漾
我可以同理損失了展示舞台的優秀中國電影工作者的處境,也可以明白中小公司紛紛倒閉的寒冬之痛,亦可以想象華誼兄弟的深度無奈,他們因撤片風潮而不得不高調成立黨委……但是,當獨立電影人被屠殺時,你們並沒有出聲,且不斷擁抱絕對權力的裙角;如今,當你們成了過去的我們(獨立電影人),開始被屠殺時,已不會有人再為你們說話了。
和漾
【2019第16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首獎】重慶印象 | 聯合新聞網
擔任這次台積電文學獎評審的麗群推薦了散文首獎這篇〈重慶印象〉,作者藉造訪重慶與台商的父親見面,娓娓低述父親出軌、父母離異的多年傷痛,筆調冷靜、不渲染,卻讓人感同身受。
和漾
「住這裡是挺方便,但偶爾還是會想家,妳和阿公阿嬤最近還好吧?有沒有聽話?」

把「我以為這裡才是你家」給哽了回去,我答了聲「都很好」,彼此都陷入一潭沉默,我們待在陽台上吹了一陣子的風,直到細雨終於停下,空氣頓時清爽不少,雨水淨洗過後的山城宛若一盒珠寶在夜裡熠熠生輝,這城市的天際線,到了此時才漸漸分明了起來。

此刻的這座城市誰也不像,如同一個全知者以慈悲的姿態凝視漫步在她身上的行人,市民的祕密在她體內蒸發,凝結成霧露飄下,怪不得這座城市美得那麼神祕,因為無論是誰,江河和山脊都會接納他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他大概是不會回來了,我是知道的,過去曾錯過的和將來即將錯過的,都不會回來了。
和漾
PeakyBlinders
Peaky Blinders Series 5 Trailer - BBC
8/25就會在iPlayers上S5。
不知道有沒有提過,其實我對這部影集很糾結XD
癥結點是我覺得Steven Knight在有些地方沒有寫好,像是賽馬日Lizzy幾乎遭強暴的後續(之前寫文時重看發現John有察覺到不對勁,但也只是點到)、Polly用性與敵方交易後Michael的反應、想要帶入一戰後婦女運動崛起卻只是過場、Jessie Eden就這樣被Tommy征服 what a dick。多是女性的戲碼。至於IRA,可能還是英國定義的角度吧?
和漾
anyway,歷史部分我我還是好奇S5在法西斯崛起劇本是怎麼寫的,Sam Claflin飾演的Oswald Mosley是真有其人,在當時組織了一個極右的British Union of Fascists(名字就)
之前發現專門分享歷史紀錄片或經典電影的youtube頻道British Pathé,釋出1936年黑衣黨員遊行且行舉手禮的片段,真是各種(扶額):
Blackshirts March - Mosley (1936)
而且遊行的地點在倫敦東區(不少猶太族群的居所),仇猶的黨員有跟居民起衝突,造成不少人受傷。
和漾
Max Mosley’s half-forgotten far-right past catches u...
然後他的兒子Max也是差不多的爭議性人物(曾任主辦F1賽車的國際汽車聯會主席)除了早年與父親同一陣線外,也支持爭議性的新聞監管機構impress。不過我不知道Daily mails在1930年代也支持過法西斯,只知道它現在的立場右傾。
和漾
會說到PB批評是因為Cilly這篇採訪裡,記者拿學者的討論問他的看法,他只說最好回答這題的人是Knight本人這樣:
Cillian Murphy: ‘I think James Bond should be a woma...
和漾
和漾
放一下Jupee臉書
朱疋就無須多言了,從Cicada的專輯到去年村上春樹重版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裝幀設計獨到的沉舟記至麗群今年的新書我與貍奴不出門。她的最新封設應該是石黑一雄的浮世畫家(前幾天去書店拿起來看時發現的)
【書設計】用一本書帶你橫跨「時間」──《沉舟記:消逝的字典》設計概念
【書設計】脆弱與騷動不安的寧靜大體──《我死去的摯友》
浮世畫家(諾貝爾獎得主石黑一雄名作)
和漾
覺得很可愛的地方是問及未來對自己的期許或計劃,Jupee說找人包養XDDD
對,很誠實跟實際,我欣賞這答案XDD
和漾
「轉型正義」提出者璐蒂泰鐸訪台:臺灣獨裁時期很久,不追究過去責任會有問題/沃草國會無雙
璐蒂泰鐸也說明,阿根廷民主化之後,軍政府力量弱,所以可以進行審判,但一樣是在南美洲的智利,民主化後軍政府力量就還很強,轉型正義的工作面向就以和解為主,後來這樣的方式被南非學去,因為他們有屠圖主教,形象比較鮮明,就變成所謂的「南非模式」,特色就是「交出真相給你豁免」。轉型正義也漸漸變成有兩種模式,一個是透過司法追究責任,一個是用豁免追求社會和解。

她表示,各個國家對於要如何面對加害者會有不同的決定,都會從各自的政治背景去畫這條線,對民主轉型的觀念、國家機構的強弱都會去影響這條線。但無論如何,各國真相委員會的報告都要告訴一個大家一個重要的事實「過去的事情是一個人禍」。
和漾
西班牙民主化後朝野有個默契是都不要談,但在三十年之後他們通過一個重要法律,規定所有公共空間必須移除佛朗哥紀念物。在臺灣,我們在市中心還在用國家的資源紀念獨裁者。有些東西當時(剛民主化後)無法處理,但只要這個社會有心邁向民主的話,機會還是都存在。

黃長玲也強調,威權體制之下有人得到利益,有人得到傷害,臺灣有一個現象是其他國家不會發生的,就是我們有國家認同的問題,西班牙人對佛朗哥認同有不同,但是他們對於自己是西班牙人不會有疑問,也不會有其它國家告訴他們「你們不是西班牙人」(語畢哄堂大笑)。

😭😭😭
和漾
想到當初看BrBa時,Gus記得角色的背景設定有為智利軍政府Pinochet政權效力過,當初翻譯這篇同人時作者也有特別寫到:
Sangre Por Sangre,西班牙語的「血債血還」。

關於轉型正義的困難,前陣子看蔡慶樺的《美茵河畔思索德國:從法蘭克福看見德意志的文明與哀愁》,1986年的青年那種無力是針對父母輩世代的噤聲,最終沉默被槍響劃破,憤怒猛地衝出裂隙,湧上街頭和學殿。
和漾
Lessing《金色筆記》:
「但理想上,在孩子接受學校教育的全程中,有必要反覆向他們強調如下觀念:
 
『你們正處在一個被灌輸的階段,我們的教育制度還不夠完善,除了灌輸,我們還沒有別的好辦法。很抱歉,這也是我們現在所能做的一切了。你們在這裡學到的只是現行的偏見與我們這特定文化所推崇的價值取向的混合體。稍微了解一點歷史就能知道,這些東西肯定不能持久。你們所受教育由那些墨守成規的人所施行,他們只懂得如何去適應前輩留下的那套思想體系。這是自學的辦法,學會做出評判。留下來的人一定要記住,時時刻刻都記住:他們正在被模式化、規範化,以適應我們這個特定社會既狹隘又特殊的需要。』」
和漾
是說購入這本時發現寶瓶在今年五月出了她的《第五個孩子》(應該是跟《祖母,親愛的》同時?感覺就跟我上次買胡遷的《牛蛙》時,寶瓶也出了《遠處的拉莫》一樣)不太懂出版的運作,總之是比誰簽書快嗎?XD
和漾
然後金色筆記......我不懂永真大大的設計XD(但我覺得印刷燙箔的校色很驚人)
另一件最近關注書市的困惑,應該說我知道即便是同出版社,不同責編選書的考量不同,但出版許多女性主義相關的書籍,旁邊放著Jordan Peterson的勵志書籍(齊澤克有罵過第一章是偽科學我記得)總有點兒怪。
和漾
類比來說的話,之前看到一位推特KOL,說自己喜歡的書是Primo Levi的《如果這是一個人》,但他素來支持共和黨和對Trump推崇有加(確實他的對中貿易戰之於台灣和香港而言是助攻)......呃但你知道他對邊境做了什麼嗎。
和漾
The1619Project
The 1619 Project
美國奴隸史的開端迄今400週年(1619年8月,販奴船載著滿船黑人在維吉尼亞州靠岸),NYTimes做了一個大型專題1619 project,爬梳這段血淚。
和漾
有個企劃是邀請16位作家/寫手以詩文創作表現不同的年代,其中有Moonlight、If Beatle St. Could Talk的導演Barry Jenkins:
https://images.plurk.com/1Qd31RLXcJ8Je9q97hSiuW.png https://images.plurk.com/4kitHlx6uLk7Dnsl4PGQhL.png https://images.plurk.com/3Ctzu8ZIlSwoSKvPTAsZwT.png https://images.plurk.com/6PMNuwnVYE2VTze3QDsWzR.png
和漾
賴香吟分享了前幾天過世的 Toni Morrison諾貝爾文學獎感言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93
講詞以一個素有智慧之名的盲婦開場,幾位青年來訪想測試她是真有智慧或徒有虛名,他們向婦人發問:“我手裡握著一隻鳥,告訴我它是活的還是死的?“

這能怎麼答?盲婦連青年什麼膚色都看不見,她知道的只是他們的動機。

盲婦沈思一會,說:“我不知道鳥是死是活,我知道的是它在你的手裡,它在你的手裡。“

如果它是死的,之前你已經殺死了它。如果它是活的,你可能在我回答之後殺死它。她講了兩遍。
和漾
和漾
There’s a War Between “Stans” of Ted Bundy and Charl...
我最近也跟朋友討論過為什麼Manson今年特別多,Bundy也是(那個Netflix的紀錄片......)但其實這一篇也只是說到有這樣的現象而已。
和漾
BlackSails (咦)
Luke Arnold on Instagram: “It’s real! #thelastsmilei...

Luke的出道作冒險小說The Last Smile in Sunder City明年出版,看了一下大綱覺得???原來他喜歡海妖跟吸血鬼的這類奇幻素材嗎
Welcome to Sunder City
和漾
另一個有關黑帆的是今年怪獸之王(讓我跟Hover看完在路邊笑了一兩個小時的程度)的配樂是Bear McCreary操刀,選用人聲合唱的編排很適合。
Godzilla KOTM - Making the Music - Bear McCreary (of...
感謝AmigoZ分享他在SDCC講座的影片(叩謝):
The Music of Monsters: Kaiju Concerto with Composer ...
ridgeline
和漾 : Mansun可能是因为去年死了,当时开始筹划+拍的话,差不多就是这两年上映。
和漾
ridgeline : 說的也是呢。不過感覺Mindhunter S2跟Tarantino應該一開始就決定好了?雖然改編Mansun的影視本來挺多的。這兩個都等我看完後再想XD
和漾
Cilly
Cillian Murphy - Cillian Murphy’s Music Mixtape: Vol...
先前radio 6辦了個投票,問大家希望再聽到哪個代班DJ的節目,結果是他勝出許多,所以他們決定今天(正在)重播他的mixtape第一集。
和漾
原本想翻譯Nerdwriter七分鐘談論殭屍的起源,都引言到海地的巫毒跟奴隸上了,提到活死人之夜卻沒帶到它的經典在於種族議題,而是側重在它裡頭的殭屍不同於以往影視的窠臼,實在有點可惜。
說到殭屍,我還是很喜歡被腰斬的影集in the flesh
Where Zombies Come From
len(羅雁)
我也對那部好怨念,以前還會想是不是有可能被復活,後來就TT
和漾
len(羅雁) : 才正要展開的故事嚶嚶
和漾
https://images.plurk.com/3J8cIF9UDMHeVwV1Kk66hU.jpg https://images.plurk.com/HSaFkjZNq7XitKTXA1ZPp.jpg
這大概是我2019年截至目前的狀態。
和漾
雖然不餓,但我還是在瞇了20分鐘後剛剛煮了晚餐,現在吃飽血糖比較回升,來整理一下最近的思緒。
除卻社會時事的變化,今年發生了不少事讓我疲於應付,也不是磨耗到底的心累,而是可以有反應、可以有功能、可以有效率的毫無感覺,相關從業的緣故,我也知道這是負向症狀的警訊,不是很好的狀態,像是來得快去得快的怠惰跟憂鬱,因此前陣子使用SNS的傾向越來越內化跟隱私,由於工作很少跟文字相處的機會,有刻意逼迫自己利用瑣碎時間攝取不少好的創作,但往往思考完一輪就罷,輸出成心得自己看的慾望也很低落。
和漾
另一個我覺得不太好的循環是因為毫無感覺,讓我會想去增強振作的強度,有點像是在擂台上被揍個眼冒金星,正掛在角落喘氣,教練衝過來拍打臉頰要你撐到下個回合,但你只想趁對手一拳飛來時假裝躺在地上等讀秒?
以前跟朋友討論過創作不是我的全部,沒有那麼迫切,可以暫時走開,但我會覺得留著沒收好的尾是件殘念的事,今年一度以為掌握到我手寫我心的訣竅,不過重看之後覺得,嘛,這就是tricky的地方不是嗎,與其說創作,不如說是寫字匠,更像是把合適的字擺到恰當的結構跟位置上,所以未來永遠在下一篇,回頭看沒什麼意思。
和漾
寫字對我來說是摸索價值觀的作用,之前在友噗裡面討論到詩,延伸的想法是我也讀了一些目前線上詩人的作品,但處在網路緊密連結,作者除了經營作品,也經營公開日記般的親近,更容易就字面上去劃分是否處在同溫層,有好有壞,好是有趨近作者的錯覺(錯覺是指,文字是可以修飾的化妝術,不能把文字等同於了解那個人,儘管他再怎麼誠實以對),壞是太容易就一件時事馬上打了分數。這也是我後來有意疏遠這方面閱讀的原因,一是我會把主觀意識強加於人、因人廢言;二來是當我可以從文字裡讀到作者跟平時倡議的落差,我會很失望XD
和漾
也問過朋友如果他的教授要在課堂上教授一個該領域的名家,但已知個人價值極具爭議,教授會怎麼引導。朋友說看課堂時數、比例以及教學方式吧,如果教授覺得這是你本來就該知道的那也無須特別提點。
(說起來我受過的生命科學教育很少時間會介紹科學家是怎麼發想、時代背景,儘管我覺得這對於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都留到研討會上去看別人怎麼演繹邏輯吧,會有失敗的例子,但絕大多數都是奠基前人經驗、歌詠科學的正向與光明)
總之,我只是想說,如果是已故的作者我會比較有心理準備XD"
和漾
6/4除了六四,我記得也是Chernobyl影集完結的日子,我有找一下中文圈的同人(因為追蹤的作者有寫),從tag裡隨意找到一篇文的前言是「不包含任何政治因素」只有「純粹的抗爭跟難以啟齒的愛」,我看到的當下覺得前言十分荒謬,只有怒不可遏能形容吧我想。
我的失望在於我認為文學是具有承載的能力,它可以曖昧、可以含糊,但它仍是可以像個加密訊息寄託著作者希望表達的信念,先不論觀影者是否只看到英雄主義跟集體共存,什麼叫寫政要卻不涉及政治,什麼又是純粹的抗爭,生活何以不政治,如果文字審查禁了政治的批判,代表審查者也有能力禁止同性愛或其他可以羅織入罪的字詞,正因為知道他的難處,卻難辭這個但書反而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唉。
和漾
跟在海外求學、前陣子回台的朋友吃飯,他提起長佩上有篇很驚人的長篇連載(我們還討論了文學網的後台是否很硬XD),閱者如果有讀出作者想說的事應該會起雞皮疙瘩的地步,但如果只掠過表層,那這個密碼就變成了死語。

想要引韓麗珠的這篇:
韓麗珠專欄:揹着城巿到異地
和漾
關於對於阿中哥哥的性凌虐,因為已經在別處討論過,在此我只想引述一段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裡的〈隱匿的城市之五〉,這段是馬可波羅跟忽必烈講述遊歷事蹟時,提起一個遠方的不義城市貝瑞尼斯:

在公義之城的種籽中,也藏了一顆有害的種籽:對於身處正義一方的肯定與自豪——認為自己比起許多自稱比正義本身還要正義的人,還要具備正義。這顆種籽在悲苦、敵對、憤恨之中發芽;而且報復不公不義的自然慾望,沾染了想佔有不義者的位置,而且像他們那樣子行動的渴望。另一個不義的城市,雖然和前一個不一樣,在不義和正義的貝瑞尼斯雙重鞘葉裡,正挖掘著自己的空間。
和漾
說了這些,我並不希望你的眼睛看到一個扭曲的影像,所以,我必須轉移你的注意力,關注從秘密的正義之城內部,秘密地成長的不義之城的一個內在的特質:這是一種可能的覺醒——就像是滿懷興奮地打開窗子一般——對正義的遲來之愛的覺醒——它還沒有屈服於統治,可以重組一個成為比起不義的容器之前的正義城市,還更具正義的城市。但是,如果你深入細究這個新的正義胚芽,你可以辨識出一個微小的點,正在以增加的趨勢擴散,它藉由不義來安置正義,而它或許是一個巨大都會的胚芽。
和漾
從我的話裡,你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真實的貝瑞尼斯,是不同城市在時序上的繼承,正義與不義的交替輪流。但是,我要警告你的是另一件事情:一切未來的貝瑞尼斯,都已經在此刻出現,一層層包裹在一起,拘限、填塞在一起,無法脫身。
和漾
摘錄《美茵河畔思索德國》:
「說故事是在找尋事物的意義、事物的真實模樣,但卻不可能找得到最終的意義;說故事不是去定義一個單一、固定的世界,而是提出一種新的詮釋世界的方式;說故事不是給出唯一的答案,而是讓聆聽者在聽故事中,找出自己的答案。故事中可能帶有真理,但你必須自己去尋找那最後的話語,沒有任何人能夠指示你。」
老王,保持真誠
說故事這一段好棒
席尼↳Air Giant
很有意思呢!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歷史視域,讀者有、作者有、故事自身也有,尋覓的過程是一種視野上的交流,最終只有自己能夠在詮釋與理解的空間中,決定意義的去留和終始。反過來說,喜歡那些能提供場地讓聆聽者尋思的故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