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 台灣公民
[公民漫談235 - 關於空屋稅的一些淺見]
個人要先說明一下,在相對趨近完全競爭市場,或相對有效率的不完全競爭市場,個人是絕對反對市場干預的。

但是,以房地產這種有區域性,偏向壟斷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的市場來說,當市場同時發生大量閒置的供給、卻有大量實際需求,因為壟斷競爭下難以出現價格調整引導市場效率的市場失靈,甚至因為區域空屋過高,引發較嚴重的區域經濟發展衰退的外部成本的情形下,個人有可能思考此種干預手法的合理性。

以加拿大溫哥華作為一種經濟實例來說,是有可能產生一定促進市場效率的干預效果的。
(續回應處)

空屋稅實施一年 溫哥華逾百空房不再空 - 大紀元
掰噗~
哭哭 (p-tears)
James | 台灣公民
空屋稅實施後的現實或許是醬的,在建築法規的搭配,加上建築物這種商品的供給特殊性(由於新建與改建的成本與時間,短期供給缺少彈性),在稅率與避稅成本之間會出現一個經濟理性的考量,也就是說,如果稅率在避稅成本之下,則有可能取得部分稅收,或達至某種市場干預效果。
機器狼🎸吉他生活第1課
可能喔汪 ( ・ิω・ิ)
James | 台灣公民
另外,採取租金收入或房地產交易稅率減免,也是一種可能的引導市場的干預手法。但這也要考慮台灣現實上的相關稅率,是否已經很低,若是那樣,這個手法則不會有效果。
James | 台灣公民
綜上所述,若符合前述各種條件下,採取空屋稅實質上只會提高閒置時的持有成本,相對的也就是製造鼓勵交易的一種減稅誘因,對引導市場效率是有可能產生效果的。
天光已現 | pee
美國用另一種辦法,就是房屋土地稅(他們用財產稅property tax這個名詞)用當時買賣價來課稅,所以最近買賣的房子稅金一定高,二三十年前買的就低很多,有時差好幾倍
轉順~
James | 台灣公民
天光已現 | pee : 午安,2019的世界城市房價收入比排行,美國最高的紐約排名100,但台北排名狂升到第8 (台商回流?) XDD

Property Prices Index 2019
James | 台灣公民
轉順~ : 午安
James | 台灣公民
基於契約自由個人不反對貸款契約的彈性,但若是想要叫政府補貼利差、擔保貸款契約的風險,那不也是一種慷他人之慨的左膠嗎?
回想起美國次貸風暴
回想起金融重建基金
【摘】青年購屋貸款的條件應予放寬,例如貸款年限最長可從30年延長到40年,房貸利率也要從現有約1.5%降到1.2%

幫年輕人買房 開發商全聯會籲房貸延長為40年 | 產經 | 中央社 CNA
James | 台灣公民
有趣的是,內政部的貸款負擔率跟房價所得比數據,在去年第二季之後,就不再發佈惹... XDD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
James | 台灣公民
其實房價在正常市場機制下的漲跌,不是問題,但從前述的統計數據看來,2002~2018的16年間,房價所得比上漲了二倍多,也就是房價與薪資漲幅的差異越拉越大,這確實帶來了一定的『外部性』...
James | 台灣公民
【摘】不過,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倒有不同看法,「我贊成(空店稅)啊,如果房東在銀行沒有貸款,要讓店面空在那裡,那是人家的財產,當然可以自由處分,可是今天很多人是靠著銀行高額貸款取得的,那就等於用銀行的資金在長期養地,這樣的人又沒辦法創造就業機會、營業收入,那很不合理啊。」

柯文哲提「空店稅」救東區?專家:這政府蠢到嚇死我
James | 台灣公民
James | 台灣公民
我試著簡單用「人話」,還原一下財政部的說法,避免大家受到霉體「鬼話」誤導 XD

基於全台的城鄉發展與空屋產生原因的差異,要依據水電使用來制定全台一致的空屋稅是有現實困難的,但內政部支持「各縣市政府」基於對其所在地區的掌握,開徵或提高持有非自用住宅的相關賦稅,以落實居住正義。

重申,針對區域壟斷嚴重市場失靈的情形下,個人支持區域性的空屋稅。

這篇經濟日報的報導,引述了較完整的說法,供參。

提點子建議徵空屋稅 財部:認定有困難 | 稅務法規 | 金融 | 經濟日報
James | 台灣公民
另外,若連自住或出租的持有稅率也大幅拉高的情形下,可以想見不動產只會更加成為只有大財團才能掌控的禁臠,只會讓不動產區域壟斷的情形更加嚴重。

而出租市場則會因為轉嫁而拉高租金。

前述二種結果,對市場的弱勢玩家,只會更加不利。
James | 台灣公民
另外,房價的升降是來自交易的結果,重點應該是交易稅而非全面針對持有稅,而且除非持有稅率高到讓持有者願意賠售的情形下,才可能因此壓低價格,但若是全面實施,則可能帶來全面性的市場崩盤與金融風暴,連一般人都會受害。

但若針對空屋,則反而對整體市場效益可以帶來正面效果,對一般大眾有利。

2016開始實施的房地合一交易稅制,實質上有帶來抑制炒作的效果,供參。

財政部賦稅署
James | 台灣公民
其實他這篇有個重要的前提錯誤,是把提高持有多套房的稅率,跟提高所有房屋持有稅率混為一談了,垃圾進只能垃圾出了 XD

而且,他的文中也提到了持有多套房產者可能因此賣出的情形,而這才是這種稅制的主要政策目標,重點是藉此增加供給,減少閒置以提高房市整體的實際使用效益,並不是壓低房價好嗎?XD

Joe's investment
James | 台灣公民
James | 台灣公民
囤房稅、空屋稅或短線炒作的房地合一稅等降低房地產投資商品性質,降低房地產閒置的稅制,個人可以理解。

但若以為全面提高房產持有稅率,就可以帶來「合理房價」,個人以為該作者可能搞錯一個關鍵,那就是台美房價的差異,有個主因是來自建地數量與人口的密度。

因此,在台灣的情境下,即便全面拉高房地產持有稅率可以降低房地產的投資需求(其實也就是拉高投資門檻),但也會拉高交易成本,結果很可能反而帶來抬高交易房價與租金的結果,而租金上升也會刺激剛性需求的增長。

外國倫看台灣
James | 台灣公民
James | 台灣公民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