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4:12 AM
Wed, Sep 3, 2025 3:36 PM
42
8
「分享我的自律神經失調調整經驗」
我8/27因身體不舒服和ChatGPT討論怎麼辦?
沒想到意外的體驗了「自律神經失調症」從
發覺
到
處理
到
成功舒緩了自律神經
的經驗。
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很多,但是要調回來卻很困難,並不是一次的舒緩成功就是自律神經恢復正常了,但這次的成功對我來講是很寶貴的體驗,我決定將這段和ChatGPT的對話分享出來。
因為原本是純私人的對談,所以有不少錯字和對話跳躍,但不會太影響整體的閱讀理解~
⬇️連結如下⬇️
ChatGPT - 自律神經失調經驗-8/27紀錄
此噗裡的留言也有一些分享,衷心祝福大家都能身心平衡,健健康康
長期過勞
慢性過勞
自律神經失調
發現是康復的第一步
轉噗隨意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4:16 AM
我雖然很久以前就聽過自律神經失調這個症狀,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自己也會有這樣的症狀,直到前陣子才發覺,啊,原來我每天疲憊,原來我心情低落,原來我動不動就感冒和中暑,這些都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而造成的。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4:21 AM
Thu, Sep 4, 2025 3:09 AM
再往前回朔,為什麼我會自律神經失調?
推測應該是長期的身體過勞(被高專注投入型工作性格影響)和心理壓力造成的。
我拖延了這麼多年,到今年才開始逐漸正視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一步一步的慢慢深入了解自己,現在也還在了解的途中,維持身心的平衡這件事出乎意料的困難,才更體悟到「療癒身心/休息放鬆」是如此重要的事情,
是一件不可以把它放在後面才打算去做的事情,是一件感到疲勞或心裡難過就要馬上去做的事情,是一件不需要給自己罪惡感的事情。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4:24 AM
Wed, Sep 3, 2025 4:45 AM
另一個我會決定今天分享這個體驗的原因,是因為我今天又出現了記憶的斷層。
我今天早上打算在家裡走一走運動幾分鐘,再去煮開水,沒想到當我走去瓦斯爐打算煮開水的時候,瓦斯爐的火已經點著了,正在燒開水中。
但
我完全沒有自己將水倒入水壺,再開火煮水的記憶。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4:26 AM
Wed, Sep 3, 2025 7:24 AM
之前和醫生討論記憶斷層這件事,醫生就說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尤其是我又不自覺的過勞讓我的失調症狀加重,所以當我腦子在運轉想著某件事情的時候,身體會自動去做另一件我想做的事情,
但是大腦沒有告訴我,我已經做過了。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4:31 AM
Wed, Sep 3, 2025 6:18 AM
這一篇ChatGPT的對談中,我講的那一些工作,在我還是健康的時候,這些工作量簡直不值一提。
而終於把身體操爆的我,到現在都還沒有準確研究出來,如今的身體能負荷的工作量到哪裡?
於是8/27又發生了不小心過勞的症狀,然後我還疑惑到底這一切發生了什麼??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4:38 AM
Wed, Sep 3, 2025 5:42 AM
今天早上起床又是一個疲憊到難以工作的一天,心裡覺得沮喪到有點生氣,到底這個症狀哪一天才能消失啦??
儘管我心裡知道要多放鬆,但是我已經太多年過勞緊繃不知道什麼叫做放鬆了,導致有點誇張地,我現在居然要從「放鬆」開始學。
啊,這樣一說,難怪我好像常聽到「要學會放鬆」這一句話
沒想到自律神經失調其實離人非常的近,希望大家可以及早發現及早休息,或去找尋專業的心理諮詢/精神科治療,讓身心能盡量維持平衡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5:11 AM
Wed, Sep 3, 2025 6:39 AM
🔔 補充一下
ChatGPT 給的建議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喔!
這次會依照ChatGPT的建議去執行,是因為我從以往查到的資料,判斷他的這些建議應該對我不會有什麼傷害,是可以嘗試看看的。
我也會把談話內容帶去和我的心理醫生討論,醫生再針對我的情況提供專業的建議。
所以我主要還是依照心理醫生的話去執行。
ChatGPT 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方便的工具,但不應該百分之百依賴。
如果各位或身邊的人也有類似的困擾,請務必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精神科醫師的幫助喔!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5:13 AM
臺灣目前有一項由衛生福利部推動的「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每人最多3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旨在協助青壯年族群調適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維護身心健康。 
📌 方案資訊:
• 補助對象:15至45歲之民眾(以接受第1次服務時年齡為準)
• 補助內容:每人最多3次免費心理諮商,每次諮商時間需至少40分鐘以上,單次補助上限為1,600元(不含掛號費及其他行政費用)
• 方案期間: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 如何查詢與預約:
👉
https://sps.mohw.gov.tw/...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5:14 AM
【重要公告】衛生福利部113-114年度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請善加運用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Wed, Sep 3, 2025 5:41 AM
Wed, Sep 3, 2025 1:02 PM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如今我深刻體悟了這句話的含義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Thu, Sep 4, 2025 3:13 AM
Thu, Sep 4, 2025 3:14 AM
之前有分享發現我是「高專注投入型工作性格」的噗,因為這個特性和導致我長期過勞(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之一)有關係,所以也貼在這裡補充~
@wangrongpottery - 我以前一直以為,我是一個很懶惰的人。 每天工作幾個小時就覺得累,不...
Lupins
@Lupins
說
Sun, Sep 7, 2025 5:26 AM
我覺得你可以試試放鬆的方法~
Lupins
@Lupins
說
Sun, Sep 7, 2025 5:27 AM
睡眠品質也很重要~
睡不飽,其實你正在缺氧!1動作讓你改善睡眠|功操大全
Lupins
@Lupins
說
Sun, Sep 7, 2025 5:28 AM
身心諮詢之外,也可以試著去調理身體結構,
讓裡外的身心可以平衡。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Sun, Sep 7, 2025 1:38 PM
Lupins
: 感想分享
我今年有嘗試不少調適身心的事情,等體悟深入一些再來給大家分享
請問可以問你貼的書的書名嗎?我覺得裡面有話打動了我,想買來閱讀
Lupins
@Lupins
說
Sun, Sep 7, 2025 1:56 PM
王榕手作陶
:
這本是林兩傳醫師談自己的「結構調理」治療方式,一大半是在講解調理原則及手法喔~😆
摘錄的文字是他的個人心路歷程,只約占全書前70頁。
不妨跟圖書館借來看看即可?
《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
王榕手作陶
@wangrongpottery
Sun, Sep 7, 2025 2:04 PM
Lupins
: 好的,非常感謝!
Lupins
@Lupins
說
Sun, Sep 7, 2025 3:19 PM
您可以先看看章節目次~
兩傳醫師前面分享的內容,其實也有忙於工作,疏於照料與覺察自己的體驗。
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一個結構治療科醫師的筆記
載入新的回覆
我8/27因身體不舒服和ChatGPT討論怎麼辦?
沒想到意外的體驗了「自律神經失調症」從發覺到處理到成功舒緩了自律神經的經驗。
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很多,但是要調回來卻很困難,並不是一次的舒緩成功就是自律神經恢復正常了,但這次的成功對我來講是很寶貴的體驗,我決定將這段和ChatGPT的對話分享出來。
因為原本是純私人的對談,所以有不少錯字和對話跳躍,但不會太影響整體的閱讀理解~
⬇️連結如下⬇️
此噗裡的留言也有一些分享,衷心祝福大家都能身心平衡,健健康康
長期過勞 慢性過勞 自律神經失調 發現是康復的第一步 轉噗隨意
推測應該是長期的身體過勞(被高專注投入型工作性格影響)和心理壓力造成的。
我拖延了這麼多年,到今年才開始逐漸正視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一步一步的慢慢深入了解自己,現在也還在了解的途中,維持身心的平衡這件事出乎意料的困難,才更體悟到「療癒身心/休息放鬆」是如此重要的事情,是一件不可以把它放在後面才打算去做的事情,是一件感到疲勞或心裡難過就要馬上去做的事情,是一件不需要給自己罪惡感的事情。
我今天早上打算在家裡走一走運動幾分鐘,再去煮開水,沒想到當我走去瓦斯爐打算煮開水的時候,瓦斯爐的火已經點著了,正在燒開水中。
但我完全沒有自己將水倒入水壺,再開火煮水的記憶。
而終於把身體操爆的我,到現在都還沒有準確研究出來,如今的身體能負荷的工作量到哪裡?
於是8/27又發生了不小心過勞的症狀,然後我還疑惑到底這一切發生了什麼??
儘管我心裡知道要多放鬆,但是我已經太多年過勞緊繃不知道什麼叫做放鬆了,導致有點誇張地,我現在居然要從「放鬆」開始學。
啊,這樣一說,難怪我好像常聽到「要學會放鬆」這一句話
沒想到自律神經失調其實離人非常的近,希望大家可以及早發現及早休息,或去找尋專業的心理諮詢/精神科治療,讓身心能盡量維持平衡
ChatGPT 給的建議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喔!
這次會依照ChatGPT的建議去執行,是因為我從以往查到的資料,判斷他的這些建議應該對我不會有什麼傷害,是可以嘗試看看的。
我也會把談話內容帶去和我的心理醫生討論,醫生再針對我的情況提供專業的建議。
所以我主要還是依照心理醫生的話去執行。
ChatGPT 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方便的工具,但不應該百分之百依賴。
如果各位或身邊的人也有類似的困擾,請務必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精神科醫師的幫助喔!
📌 方案資訊:
• 補助對象:15至45歲之民眾(以接受第1次服務時年齡為準)
• 補助內容:每人最多3次免費心理諮商,每次諮商時間需至少40分鐘以上,單次補助上限為1,600元(不含掛號費及其他行政費用)
• 方案期間: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 如何查詢與預約:
👉https://sps.mohw.gov.tw/...
如今我深刻體悟了這句話的含義
讓裡外的身心可以平衡。
我今年有嘗試不少調適身心的事情,等體悟深入一些再來給大家分享
請問可以問你貼的書的書名嗎?我覺得裡面有話打動了我,想買來閱讀
這本是林兩傳醫師談自己的「結構調理」治療方式,一大半是在講解調理原則及手法喔~😆
摘錄的文字是他的個人心路歷程,只約占全書前70頁。
不妨跟圖書館借來看看即可?
《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
兩傳醫師前面分享的內容,其實也有忙於工作,疏於照料與覺察自己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