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The Reporter
@twreporter
Tue, Jun 24, 2025 11:07 AM
52
43
追蹤報導
【瑠公圳迫遷案:人瑞阿媽長眠後,老宅也將倒數計時?纏訟11年,還在找正確答案的行政、法律與文資資格論辯】
11年走遍民事、行政、憲法和國際法庭,新店瑠公圳老宅命運將倒數計時? - 報導者 The Reporte...
今年6月4日,賴碧珍收到法院通知,將在26日強制執行「拆屋」;17日再收到通知提早到6點半,座落於新店瑠公圳逾80年的老宅,這一次可能真的留不住了。
瑠公圳迫遷案除了走遍國內民事、行政、憲法法庭外,也得到國際反迫遷法庭的關注。《報導者》2017年即曾報導瑠公圳迫遷案,如今在這可能是最後之際再次造訪,因為這不只是一般人與建商的對抗,而是一起歷史與政治的共業,但政府未能以國家高度妥善處理歷史結構的非正式住居問題,反而透過售賣土地後將問題「化公為私」,把拆遷或保存的爭議留給建商與原住戶解決⋯⋯
掰噗~
@baipu
覺得
Tue, Jun 24, 2025 11:10 AM
真是一個富有哲理的問題
張阿鳥
@birdieccy
Tue, Jun 24, 2025 2:36 PM
2020年以前的農田水利會以公務預算運作,卻不受審計法、採購法、公務人員服務法、行政程序法等約束,每年向自來水公司收取數十億原水費、租地賣地收入都是「員工福利」,「考試」競爭(員工裙帶關係密切)、會長選舉動用的資源也都不受監督。
轉機關算是政府收了一個超大的爛攤子,可惜因為影響太多既得利益,只能低調處理。
載入新的回覆
今年6月4日,賴碧珍收到法院通知,將在26日強制執行「拆屋」;17日再收到通知提早到6點半,座落於新店瑠公圳逾80年的老宅,這一次可能真的留不住了。
瑠公圳迫遷案除了走遍國內民事、行政、憲法法庭外,也得到國際反迫遷法庭的關注。《報導者》2017年即曾報導瑠公圳迫遷案,如今在這可能是最後之際再次造訪,因為這不只是一般人與建商的對抗,而是一起歷史與政治的共業,但政府未能以國家高度妥善處理歷史結構的非正式住居問題,反而透過售賣土地後將問題「化公為私」,把拆遷或保存的爭議留給建商與原住戶解決⋯⋯
轉機關算是政府收了一個超大的爛攤子,可惜因為影響太多既得利益,只能低調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