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豐富多彩的台灣:林媽利醫師談台灣特有血型及血緣研究 - 林媽利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豐富多彩的台灣
林媽利醫師談台灣特有血型及血緣研究
Abundant and colorful Taiwan : blood groups, heritage and ups and downs of life
林媽利/前衛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5/05/20
字數: 71,599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其實林媽利之前研究的爭議蠻大的,包含 葉高華《臺灣族群史解謎》 都有特別針對林媽利之前的研究推論提出反駁。

但是看到他這本新書是2025/5/20出的,現在都不到兩週,就蠻想看看他的最新進展如何。然後看目錄他還有收錄之前爭議大家的意見往返⋯

對,我就是帶著八卦的心讀本書❤️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我們著名的發現之一,是分泌型亞孟買血型,這血型讓親子間ABO血型不配合。如1985年馬偕醫院的嬰兒室,發生一對0型的父母親生出一個B型的男嬰而引起家庭糾紛,我們很快地證明,嬰兒的父親是帶B基因的亞孟買血型者,而他給男嬰的B基因,經過嬰兒母親所帶正常的工基因傳給嬰兒而表現出來,而生出B型的小孩。原來
AB0血型的表現,必須有兩個基因,一個是ABO血型的基因,另外一個是為要表現ABO基因,須要有的另一個T基因。亞孟買血型的人並沒有正常的工基因,所以沒有辦法表現他的Z或者是B的基因,因此表現成O血型。在台灣,每8,000個人有一個是屬於亞孟買血型,所以全台應該至少有3,000個亞孟買血型的人。」
——
咦,哈哈,我的血型還停留在小時候唸的。原來一對O型父母竟然可以生出表現型為B型的小孩欸。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亞孟買血型我完全都沒聽過,還有什麼米田堡血型,白人幾乎沒有,但台灣人4.5%有這個血型。

「後來證明,這個血型在台灣是繼ABO血型之後,最重要的血型,因為米田堡血型抗體危險,可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及新生兒溶血症,而我們的病人有2%帶這個抗體,所幸全台血庫在1990年就開始做輸血前米田堡血型抗體的篩檢。很快的,東南亞國家也發現這是最重要的抗體,所以紛紛學習台灣的作業。」

總之被他講了一下,發現台灣(以及東南亞)很多血液長得和歐美人不一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馬偕醫院許淳欣發現,米田堡血型使CO~較易跑出血球,使帶這血型的人較能容忍較耗氣的工作,阿美族米田堡陽性率高達88%到95%等,所以許多著名的運動選手是阿美族人,如楊傳廣、古金水及陽岱鋼等。」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然後他很不會寫科普書欸,寫得好像他的研究成果總結摘要。然後其實現在的科普書感覺不會寫血型了,都會寫是什麼什麼基因的關係。他也會寫,但就還是很強調血型。
所以看他這本書有點奇妙的感覺。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林媽利這本書⋯完全不行啊⋯
根本像是他的研究摘要網頁,沒有重新好好寫一本書的誠意啊!!!
這會不會有點太混啊!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一本書長得不像一本書,像是研究成果網站集合成書⋯

這應該算作者的問題,編輯的問題,還是兩邊都有問題?

雖然有可能是作者不給人家改啦!

但前衛出版社也不是自出版啊,怎麼會這樣啊!

他這本書寫的比張忠謀自傳上冊還少欸!

字數: 71,599
這裡面還有一大堆附錄,而且他還附了一個英文附錄介紹他的研究成果,有點類似CV的東西,其中另一個附錄是他的演講場次表⋯我看這個幹嘛?都還不是演講稿欸?

前面附了一大堆照片,搞得我還以為他要寫回憶錄呢!感覺編輯為了增加書的厚度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了。

還有他這本作者寫林媽利,結果裡面台灣血緣的部分全部是人家代筆的(有標注作者名字)。那既然都代筆了,不能寫好看一點嗎,搞得像論文剪貼出來的。

所以到底為什麼要出這本書?

找個ghost writer好好寫不行嗎? 🤣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張忠謀上冊還自己寫了很多,文筆也很流暢,雖然也許只有三四萬字,不得不用他小時候的文章充數,但林媽利這本書連這個誠意都沒有。

而且張忠謀的初三作文和大學作文的附錄,是不是比什麼演講表場次時間表有誠意一百倍啊!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我現在整個有看完了整本書覺得好像根本沒看到書的空虛寂寞⋯

而且也沒看到什麼八卦⋯太空虛了⋯(app-hittable)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南島語族研究—
A. 南島語族母系血緣(mtDNA)B4ala遷移的研究,顯示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族的故鄉

2005
「2005年我發表台灣九族南島語族(高山原住民)640人母系血緣研究的結果,發現南島語族和非南島語族台灣人的母系血緣差異很大,南島語族有不少古老的血緣[137],其中B4a1a血緣主要出現在阿美族(45%)。這個血緣在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也出現,因為在中國找不到,推測B4a1a遷移是從台灣出發,經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過程中,加上14022的變異,成B4a1a1血緣,到新幾內亞再增加16247變異,成波里尼西亞人的特徵血緣B4a1ala,這特徵血緣佔波里尼西亞人80%的母系血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2011
「2011年我們和英國的Richards
等合作,繼續做B4a1a血緣的研究,發現台灣沒有B4a1a1血緣,菲律賓少,B4a1a1主要在印尼及新幾內亞出現[278],所以「台灣是南島語族的故鄉」好像有一點問題。然而,Richards團隊用的方法,是採用固定式粒線體DNA的突變率去算每個粒線體DNA基因型的分布年紀,有其科學論證的缺失,若佐以古代DNA的結果(有考古年紀及粒線體DNA的定序資料),結果可能大大不同。」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2014,2020
「事實上,我們的論點再經過Reich團隊分別以全基因體鹼基多樣性(SNP)資料及波里尼西亞人古代DNA的資料證實,證明台灣是南島語族的故鄉假說(Nat Commun. 5: 4689, 2014; Current Biology 30: 4846, 2020) •」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B.台灣南島語族群和南北亞洲的族群共有相同的HLA haplotypes
2000
「HLA haplotypes(組織抗原單倍型)是由幾個基因的組合而成的,如HLA-A24-B48 haplotype,相同的組織抗原單倍型在不同族群出現,被認為是有共同的祖先,有血緣的關連,而組織抗原比父母系血緣顯示更古老的血緣關係。」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台灣南島語族群不少HLA haplotypes是和南北亞洲的族群共有,包含Maori(毛利人)、Highlanders(新幾內亞高地人)、Archons(鄂倫春人)、Mongolians(蒙古人)、Inuit(愛斯基摩人)、Japanese(日本人)、滿族、Buryat
(布里亞特人)、American Indian-Tlingit(特林吉特人,北美洲太平洋西北海岸原住民),表示這些族群和台灣的南島語族群有古老的血緣關係,顯示可能在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後期(冰河時期),當時台灣海峽是陸地,台灣陸連到歐亞大陸,人類的遷徙可能是從南亞到北亞(可能雙向),沿著歐亞大陸東邊沿海的東亞大陸棚遷徙(當時也是沿海陸地),台灣古代剛好位於遷移路線的中間,以致於台灣南島語族帶有南北亞洲的血緣[89]。」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台灣非南島語族(台灣人)的研究(2000-2023年)

2001 HLA基因的研究
https://images.plurk.com/2eZOttqiwCJCxW9PNq4Oj8.jpg

這就是當時引起軒然大波的爭議了。

「但我2001年當時錯誤的認為,HLA基因上屬東南亞的台灣人,是屬於百越族「唐山公」的後代,因為當時台灣看不到台灣近代史,只有社會的共識,就是台灣人是近400年來自中國福建、廣東移民「唐山公」的後代。這一篇「台灣人不是北方漢人」,曾引起一陣譁然,中國強烈反對。實際上,後來從台灣近代史(清朝康熙時期的記錄)漸漸發現,台灣人大部分應該是平埔族的後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另外,根據荷蘭人《熱遮城日誌》的記載,1624年當荷蘭人到達台灣時,台灣沿海已居住許多平地的原住民「平埔族」。因平埔族在血緣上主要也是屬南方的亞洲人,平埔族基因資料和唐山公發生部分重疊,在血緣關係樹上分不出來,所以我在2001年誤認為血緣樹上的閩南人、客家人是唐山公的後代。近年來,台灣才逐漸有台灣近代史,明顯看到「平埔族」。」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B.2010年代台灣母系血緣的研究
「有些台灣人的母系血緣是獨特的,只發現在台灣,屬於台灣人(及平埔族)特有的母系血緣,我們稱它為台灣特有的母系血緣或「TW血緣」。TW血緣在台灣以外的地方沒有,包括中國,表示TW血緣是台灣人的祖先到達台灣以後,才發展出來的血緣,也就是從移民到達台灣以後,母系血緣粒線體DNA發生的變異所形成台灣人特有的母系血緣。我們用粒線體DNA所新發生的鹼基的變異,來計算這些血緣可能發生的年代,以推測帶這個血緣的祖先到達台灣的時間。」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C. 2023年台灣母系血缘的研究

「結論:歷史記載唐山公是在近代400年從中國東南沿海移民來台,但實際上,在近代移民之前,可能遠到5,000年前,台灣人的祖先就陸續從亞洲北部、中部、南部,主要從東南亞,在不同的時間來到台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D.談台灣的父系血缘:「平埔公」並沒有消失,而是意氣風發的生活著,「唐山公」的後代恐怕只佔部分的台灣男性人口
2014
「台灣主要的父系血緣,是屬於Y染色體O-M175血緣(Y-SNP單倍群)的分枝01-M119 01a1*血緣及03-M122的03a1c1及03a2c1a血緣(見表4)。」
https://images.plurk.com/74Z9wSBChJh8k8s4wABN4L.jpg

「0血緣(Y染色體O單倍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5萬年到3萬年前,起源於亞洲的南方,主要分布在東亞及東南亞。O血緣的分枝01-M119血緣(01a1*血緣),主要分布在南島語族(台灣原住民、東南亞島嶼族群)及傣語族群(百越族),01-M119血緣在18,000-16,000年前可能起源於台灣或亞洲西南方,然後再向南擴散到東南亞島嶼[188]。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在台灣,父系血緣的分布如表4所示:台灣人(14%)、平埔族(34%)、高山原住民(60%)及福建(22%)。台灣人的O1a1和高山原住民的O1a1,大部分可以經由Y-STR分開,平埔族的O1a1*分布在台灣人,同時也分布在原住民中。」

這裡有講到福建的樣本,因此提到百越:

「所以古代的百越族,並沒有因為漢武帝的南征,而從福建、廣東消失,所謂的「百越族的男性全部被消滅,且被漢人的03-M122血緣所取代」的傳說,看起來是有問題的。

真實的情況可能是,百越族的父系血緣,應該還是存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台灣人的01a1*血緣,最有可能是台灣原本擁有的血緣,萬年前從01-M175演化出來的分枝01-
M119的01a1血緣,所以大部分的「平埔公」應該是帶有台灣原有的台灣先民的01a1血緣。

另外,台灣的 01a1 血緣的來源,尚有400年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移民的 01a1a 血緣的「唐山公」,還須要考慮來自東南亞島嶼國家菲律賓及印尼的 01a1 血緣,這兩個東南亞島嶼國家和台灣一樣,有高頻率的01a1(14-16%)。」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這麼講到一個案例:

「圖8,大圓圈中的左邊括弧12人的第4人AD179,是高雄湖內人,被家中長輩告知(也看到族譜),他的祖先是跟隨鄭成功400年前從福建遷移來台,自認是唐山公的後代,但血緣演化關係圖顯示,他的祖先可能早在距今約700年前,因演化而與第5人(AD612)及第6人(KH24)的祖先分開(小圓圈),演化而分開時間約為700年前(利用星號點的時間約3,200年,推測小圓點的時間為700年左右),約比鄭成功來台的時間提早300年,所以AD179照理說應該是「平埔公」的後代。因此,從這個案看到,當人們自稱為唐山公的後代時,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可能是平埔公的後代,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總之他的結論就是,有些人父系血緣是唐山公(北方漢人),有些可能是「平埔公」(百越)。

百越的基因並沒有被北方漢人取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3. 古代DNA(Ancient DNA,aDNA)的研究
2005-2008
「綜合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可以證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來自東北亞、東亞大陸、東南亞大陸和東南亞島嶼的血緣已經進入台灣,並與台灣原住民共居。這些發現顯示,台灣的先民在3,000多年前,已經有來自不同的地區的混合及混居,也可能代表當時社會階級的存在。此外,某些墓葬的特殊結構(如石板棺),表明當時可能已經存在社會分層。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台灣過去人群的遷移史,還提供了關於台灣原住民及其與鄰近地區的血緣關係的寶貴資訊。」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綜合以上我摘要書裡的摘要,我的結論是:

1. 葉高華好像反對的部分有微妙的落差?

他的論點是林媽利認為沒有「唐山公」,真的是不可能的,因為清朝以來還是有漢人會到台灣。但其實看林媽利這本書,他說的是台灣人的父系血緣很多不是北方漢人03-M122,而是01a1a* ,而提出了源自「百越」的「平埔公」假說。

由於 01a1a* 也存在在福建人的樣本裡。也就是說,就算林媽利還沒有承認其實果然也有唐山公的年代,百越的血緣也有可能是福建人、廣東人等東南一帶的漢人跑來台灣留下的啊。這感覺也是蠻合理的。

(但後來發現還是有唐山公的基因啦。)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2. 這本書的資料很舊了,應該要看新的論文比較準。目前看來,除了南島語族研究合作者英國人Richard 還繼續做研究(2023),林媽利這裏自己最新的也就是2014左右。

3. 台灣這塊領域沒落了,他很希望後繼有人。

然後我還去對照他的參考文獻是哪一年的論文⋯

他這應該在本文就要寫清楚這些研究和結論是哪一年的啊!真是的!

然後幫她剪貼論文的人一定不是專業人士,所以不知道怎麼總結,所以可能論文裡面本來有總結的就把總結貼上翻譯,沒總結的就不總結了。

所以他剪貼出來的論文摘要格式都還長得不一樣,真的覺得這本書到底有沒有編輯啊!

好的我現在覺得我讀完了。
我的空虛感在幫他重新總結了一遍論文摘要的摘要後被填滿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其實他本來應該有很好的故事可以說,但實在寫的太糟糕了。整本書像大學生交作業去Google 上東拼西湊的等級。

找AI整理一次可能還比較好一點⋯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所以總之,臺灣是南島語族的起始這個假說:2005提出,2011推翻(2014、2020再度同意。

然後人類在亞洲的擴散假說,2020的時候是南北同時擴散,往南的到了台灣,再往外擴散,也就是南島語族。

不過現在2025了,也不知道有沒有新的假說。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話說講到南島語族的擴散,還有構樹的DNA研究!這也好酷啊
構樹 DNA 竟記載著南島語族遷徙史!賭上歲月的研究歷程
「鍾國芳坦承,如果南島語族在數千年前攜帶的構樹不屬於臺灣獨有的基因單倍型,而是臺灣、中國大陸區域皆有的其他單倍型,那麼這個研究的成果雖仍是重要的學術發現,但或許就不會有那麼高的新聞價值。「南島語族攜帶 cp-17 的構樹,對後來的我們是非常幸運的巧合。科學工作重視的,是嚴謹的研究和推論過程,不論結果如何,用平常心接受就好。」」

這真的運氣欸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