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小黛

複利效應
是成功學,還是無意義的捲?
https://images.plurk.com/4nDIE2MbhtmNAKevtvlriT.jpg
跟《請問財富》一起帶的二手書,放了幾個月,在寫那個「世界是對數構成」(韋伯費希納定律探討)的噗時,不由自主就想起標題。
@ashley92090 - #Weber-FechnerLaw韋伯費希納定律 #BenfortLaw班...
本來以為是講投資理財的書,結果哇靠原來是行為訓練
Dian・小黛
一開始會帶這本書,本來是想補在看《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裡面提到,定存利率其實是用來「抵銷長期通膨對存款被動實際縮水」的影響
Dian・小黛
雖然這麼說,但書中的這段:

隨著科技進步、生活變得愈來愈富裕,美國人似乎已經不了解、不重視敬業精神的價值。有兩、三個世代的美國人,生來就享有繁榮、富裕和舒適、安逸。我們對創造持久成功所需的要素—一恆毅力、努力、堅忍等——期望不高,甚至已經大致遺忘了這些要素。父執輩們的努力競爭與奮鬥,我們不再敬重;他們辛勤培養出紀律,雕塑出品格,鍛鍊開疆關士的勇敢精神。
Dian・小黛
翻閱史頁,古埃及、希臘、羅馬、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等,所有偉大帝國都受到自滿的影響。為什麼?因為沒有什麼比成功更容易導致衰弱,曾經制霸一方的帝國就是因此衰敗。人只要達到相當成就之後,很容易就會變得太安逸。

歷經長期的繁榮、健康和富庶之後,我們變得自滿了起來,不再做那些引領我們達到目前如此境界的事。我們就像溫水鍋裡的青蛙,不會跳出鍋子,邁向自由。水溫加熱緩慢持續,使人不知不覺,沒有注意到自己正被煮熟當中!
Dian・小黛
讓我想到兩個最近trigger的reference,一個講的是康波週期的挑戰:
@ashley92090 - #經濟學理論 #康波周期 #周期論 #三週期嵌套模式 #RayDalio ...
Dian・小黛
另一個是超級歪一年前出的影片,在討論「經濟大環境差異」,與各世代對於工作和生活態度的不同。
低薪、加班、高壓、過勞,四成台灣年輕人想躺平!內卷化?中國失業率破20%,躺平即是正義?資本主義惡化,年...

這本書的原文在2010年出版,大概就是影片裡提到,賈伯斯2005年那場「你該做你熱愛做的工作」演講,所影射出加班「是應該的」過勞文化。
Dian・小黛
如果加上韋伯費希納定律的統計數據呈現,那其實可以讓我們在(甚至開始看書之前)知道一件事

選擇複利效應走鋼鐵自律的人,他們選擇的是「對數長尾分佈」的賽道

而這個賽道的特徵就是捲、極度捲,確實能出極其特出之幾筆數據,
但在長尾分佈的模型裡,大多數落點都仍待在靠近起始線處

要選擇這條賽道,就得理解這是一輩子都得爭分奪秒的這麼捲。
Dian・小黛
當然,複利效應要告訴我們的,

其實是「可以透過一系列微小的良好習慣 原則和養成,讓捲起來不會除了痛苦外還經常半途而廢」,這部分我也是同意的
Dian・小黛
在看書之前,我先給自己提出的問題,會是:

那在一個客觀條件「靠極度個人努力,也無法抵抗財富和機會流動不順、財富分佈固化」的時代區域內,

複利效應對個體能夠起到的作用,還剩下多少?
東亞青年的困境:從躺平到絕望,一整個世代如何被體制壓垮|躺平,爛尾娃,全職兒女,四不青年,三拋世代,N拋...
Dian・小黛
Dian・小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