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男女主角的配對即是典型的「冤家情人」(Enemies to Lovers)模式。然而,薇奧蕾與男主角薩登之間,並非互看不順眼的冤家這麼簡單。多年前,薇奧蕾的兄長布瑞南死於薩登父親主導的叛變,後續薇奧蕾的將軍母親抓獲叛變的將領,其中就包括薩登的父親。至親皆死於對方親人之手,薇奧蕾與薩登可說是隔著血海深仇,但照理來說要恨之入骨的對象,每一次的爭鋒相對,卻暗藏難以抵擋的性感火花,挑動層層防衛的心。因此,男女主角如何從不共戴天的仇敵,到四濺的火花燃燒成燎原大火,成為情意繾綣的戀人,便是本作愛情線吸睛之處。
📖《第四翼》(Fourth Wing)‖ 瑞貝卡.亞羅斯(Rebecca Yarros)
「無論敵人有多麼凶猛,妳總是勇敢地保護弱小。我覺得勇氣比體力還重要。」
薇奧蕾出身自納瓦爾王國的軍人世家,母親是位高權重的將軍,兄姊皆是騎士菁英,唯有自幼體弱多病的薇奧蕾是家族的異類。薇奧蕾本想追隨已故父親的腳步,成為專職史料記載及情報傳遞的抄寫士,卻不敵強勢母親的命令,參加巴斯蓋亞戰爭學校的龍騎士徵選,被迫從文職轉軍職。在競爭激烈的騎士學院,學員折損率極高,身分特殊又孱弱的薇奧蕾更成為其他學員的眼中釘,她該如何在險象環生的學院中生存呢…?
綜觀情節,《第四翼》的設定不算新穎,充斥著類型作品的影子,例如《哈利波特》式的暗黑學院(dark academia)美學、宛若《飢餓遊戲》的競賽生死鬥。然而,老梗之所以是老梗,在於永遠管用,《第四翼》即是藉由讀者熟悉的公式,創造引人入勝的世界觀。即使情節大多很好預期,緊湊的情節與張力十足的戰鬥場面,仍具有讓人欲罷不能的魔力。幾處轉折頗為驚喜,細讀會發現先前劇情的細微處已埋下伏筆,不得不讚賞作者情節鋪陳之巧妙。
「一個世代的人改變文本,一個世代的人教授這些文本,等下一代開始成長,謊言就會變成歷史。」
另外,在一部充斥著龍、魔法與戰鬥的作品,《第四翼》反倒強調文人的重要性,以及文史傳承的力量。英勇的騎士,是王國最受敬重的人生勝利組(先不論崇高的地位是用命換來的),可管理文獻、傳遞情報的抄寫士,才是真正掌握權力的族群。智識是無形的浩瀚之力,而擁有「說故事」的話語權,即能翻天覆地,甚至能竄改歷史、抹滅曾經存在的一切。「文字」是歷史記載、知識傳遞和信念傳承,是世上最堅韌的魔法,遠比鋼鐵兵器堅固,鋒利勝過刀刃。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男女主角的配對即是典型的「冤家情人」(Enemies to Lovers)模式。然而,薇奧蕾與男主角薩登之間,並非互看不順眼的冤家這麼簡單。多年前,薇奧蕾的兄長布瑞南死於薩登父親主導的叛變,後續薇奧蕾的將軍母親抓獲叛變的將領,其中就包括薩登的父親。至親皆死於對方親人之手,薇奧蕾與薩登可說是隔著血海深仇,但照理來說要恨之入骨的對象,每一次的爭鋒相對,卻暗藏難以抵擋的性感火花,挑動層層防衛的心。因此,男女主角如何從不共戴天的仇敵,到四濺的火花燃燒成燎原大火,成為情意繾綣的戀人,便是本作愛情線吸睛之處。
男女主角的設定雖有大灑狗血的潛力,《第四翼》不走曲折虐戀路線(至少第一集是如此),文本依舊緊貼現代羅曼史崇尚的精神 - 一對愛侶如何卸下心房建立信任,締結關係對等的良緣。「信任」即是本作愛情故事的母題,學習拋下自尊與武裝的薇奧蕾與薩登,欣然擁抱火熱的致命吸引力,卻又能視對方為獨立個體。無條件的信任與付出,才是這對愛侶為彼此傾倒的真正因素。
閱讀《第四翼》的過程,我可以挑出諸多描寫細緻不足之處(比如薇奧蕾毫無修飾的慾念,我向來欣賞羅曼史的「女性凝視」力量,年輕妹妹在苦悶學院生活中,意淫帥氣學長的肉體絕對沒有問題,但還是希望她能克制一下
因為我的nerd魂大爆發,所以文章字數整個大爆炸,這邊節錄閱評的一部分,有興趣歡迎參考噗首連結
看社群評論,有些人表示不愛這類奇幻+羅曼史的類型,所以如果本身對異性戀羅曼史、YA敘事、王道老梗(?)接受不能,這本書就不是你的那杯茶了
尤其體弱的薇奧蕾為了在體能訓練不被打慘,乾脆直接搞蒐集情報,然後在對手的食物下毒的招數,看到真的
「劍太重了,但我用匕首攻擊的速度很快。」真的超爆快,快得像閃電一樣。我力氣不夠,就用速度來補。
如果讀完小說再回頭看這句,就會懂那種恍然大悟的觸電感。
上面忘了放上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薇奧蕾姊姊給她的忠告,雖然簡短,卻為羅曼史文本的權力對弈下了註腳。再怎麼愛,都不能完全失去自我。
男女主角是暗影與閃電(光)的互補,薇奧蕾用熱情照亮了彼此,關係更進一步,可若不慎便可能被愛人的暗影吞噬。
這篇專文梳理「浪漫奇幻」的流變,但與其說是解析Romantasy的定義,更像是一篇關於Romance genre的演進史。
《第四翼》被我形容地越來越子供向了(童心未泯的我,每看《E.T.外星人》都會哭,類似設定的《星際寶貝》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