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un, Apr 20, 2025 3:30 AM
6
3
刺刺不休
看到最近的臉書事件和 Netflix 的《渾沌少年時》影集後有點感觸。
想到十多年前剛接觸網路,是小學3、4年級辦了 Yahoo! 的帳號,我很清楚記得那時想帳號時,因為不想透漏個人資訊,就拿了當時的英文名字加上隨機數字。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小小年紀的我就如此深思熟慮(?),也許一部分涵蓋了從那時起就有的自我厭惡,而更大一部分大概是,那時網路還沒這麼四通八達,和現實生活有那麼多密切關連,螢幕另一端,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個獨立於現實的虛擬世界,現實的我和網路上的我是不同的個體。
直到最近這幾年,才深刻感受到網路世界已經不同了。它已經和現實生活緊密的結合,成為了現實世界的延伸。
(續)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un, Apr 20, 2025 3:31 AM
不過,我感覺一些人依然認為,電腦、手機、網路只是個單純的機器、工具,是我們在掌控它,就像遙控器、家電,機器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影響。這讓我感到很危險。大人認為小孩子只是在「玩手機」,以為就像玩具一樣單純按按鈕、讓大腦感受聲光刺激,是個單向互動;大人希望小孩能夠「學電腦」、「學AI」,以為就像珠心算、樂器,學了都是加分不會害人。我們承認電腦、手機、網路、AI 這些東西很厲害,但又很少去理解其強大功能的背後,可能有什麼危機和風險。因為我們一直覺得,這些就是螢幕那端的東西,碰不到摸不著,也不會跳出來害人,如果會受影響,那是他自己的問題。
但實際上不是如此。已經有很多研究和證據都指出部分社群媒體企業,試圖用各種手段來影響使用者的行為模式。就算是個人網紅,也可能為了流量、金錢,企圖影響底下的受眾。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un, Apr 20, 2025 3:31 AM
社群媒體的興起,讓我們進入網路世界時不再是創造虛擬腳色登入,而是身心靈的移民。隨著使用人數越來越多,現在的網路,已經不是少數人的獨立於世外的空間,而是和現實相同,甚至是比現實更不受控、更雜亂無章的世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會讓人同情同理,但在網路上遇到挫折,更會被認為是想太多。我們被要求分清現實和網路世界、網路世界都是虛假的,即使我們生活幾乎已經無法脫離網路科技,切斷它就快等於要和時事脫節,網路已經幾乎和現實世界融為一體,兩者互相影響。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un, Apr 20, 2025 3:31 AM
我一直覺得,如果不把網路世界當作現實,這類問題的嚴重性就更容易被輕忽帶過。我們會在網路上更口無遮攔地批評別人,以為犯罪了可以輕易脫身,以為錯了就能刪除,彷彿那一切都不會留下痕跡。但其實,網路世界只是換了一種形態的現實,我們的言語、感受和行為,都真實地發生著,顯現在單調平面的螢幕上的東西,都在影響著現實生活。
摒棄網路科技已經是不可能,兩者密不可分的現在,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而是用對待現實的方式,包含法律、心理層面等等,更認真積極地面對、處理它們。
載入新的回覆
看到最近的臉書事件和 Netflix 的《渾沌少年時》影集後有點感觸。
想到十多年前剛接觸網路,是小學3、4年級辦了 Yahoo! 的帳號,我很清楚記得那時想帳號時,因為不想透漏個人資訊,就拿了當時的英文名字加上隨機數字。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小小年紀的我就如此深思熟慮(?),也許一部分涵蓋了從那時起就有的自我厭惡,而更大一部分大概是,那時網路還沒這麼四通八達,和現實生活有那麼多密切關連,螢幕另一端,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個獨立於現實的虛擬世界,現實的我和網路上的我是不同的個體。
直到最近這幾年,才深刻感受到網路世界已經不同了。它已經和現實生活緊密的結合,成為了現實世界的延伸。
(續)
但實際上不是如此。已經有很多研究和證據都指出部分社群媒體企業,試圖用各種手段來影響使用者的行為模式。就算是個人網紅,也可能為了流量、金錢,企圖影響底下的受眾。
摒棄網路科技已經是不可能,兩者密不可分的現在,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而是用對待現實的方式,包含法律、心理層面等等,更認真積極地面對、處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