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at, Mar 29, 2025 2:15 AM
Sat, Mar 29, 2025 2:17 AM
20
【理想的平衡存在嗎?】
刺刺不休
最近能夠感受到腦子都在高速運轉,在每個想做的事情上不停切換思考。
真要說的話我是偏向完美主義的人,我渴望那種完美的理想生活,能面面俱到,包含三餐的營養、環境的整潔、身體的鍛鍊、當然還有我各種想做的事情,例如現在寫的這篇文。我幻想自己未來有一天能夠完全掌控這些事情,達到平衡並能夠從容、又優雅地完成它們。我也一直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總有一天能夠辦到的事情。
不過在前陣子看的書《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中提及一點,給了我一點省思:
「平衡問題是『選擇優先要務』問題,是要排定優先順序。」
也就是說,平衡不是一個蛋糕(時間)切成每一塊都一樣大小給所有人,而要基於一些理由,切成不一樣大小,分給心目中不同地位的人。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at, Mar 29, 2025 2:16 AM
這對我來說很震驚,很違反我對「平衡」的想像。我可以理解平衡是一種動態,需要不停去滾動調整和維持,但我以為終極的目標仍是所有事情都完美地做好。
然而作者提到:「知道何時追求中道,何時訴諸極端,才稱得上是有智慧,才能得到卓越的成果。」
顯然,人生苦短,除非想做和需要做的事真的很少,否則我們一定得要在生活中做出取捨。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at, Mar 29, 2025 2:16 AM
雖然明白了這段話,但是這幾個月下來,我發現實際上要實踐還是很困難。
對我而言,除了本身的好奇心和興趣促使我做各種事情,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是:「我不知道這些事情最後能帶給我什麼成果」。我有目的及目標,然而我無法預測最後是否真的能實現。所謂「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裡」,如果現在花大多數時間投注在這件事上,會不會最後一場空?那麼,是不是多方嘗試會更好一些?
我也意識到這樣的心態,可能陷入一種逃避模式:因為事情變多了,其中一個失敗了可能就顯得無關緊要,反正還有其他備案;而當因為事情變多導致能投入的時間變少,這件事失敗時,就有一個藉口說是自己時間不夠。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at, Mar 29, 2025 2:16 AM
我很難放棄現在在做的每件事情,也想盡可能把它們都做好。我想以目前的我來說,避免陷入這樣的逃避心態,對想做的每件事都更謹慎的規劃,是更適合我的選擇吧。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at, Mar 29, 2025 2:18 AM
==============
赫然發現我上週的刺刺不休沒有更新到噗浪上,有時間再貼上來XDD
習慣用臉書的朋友也可以追蹤這個
Facebook
高高@外商生活第二季熱映中
@miku_1996
Sat, Mar 29, 2025 3:05 AM
高高式平衡:不管怎麼樣睡覺跟吃飯一定最大塊
Sharold♠ㄚ鷹鷲獅
@griffin0330
Sat, Mar 29, 2025 3:12 AM
喜歡看刺刺分享思考的過程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at, Mar 29, 2025 4:54 AM
高高@外商生活第二季熱映中
: 太讚了XDD
其實書裏也有寫到很多人發現事情成效不如預期,就會覺得是做得不夠多,開始給自己加更多工作,壓縮睡眠,最後事情更做不好XDD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at, Mar 29, 2025 4:54 AM
Sharold♠ㄚ鷹鷲獅
: 謝謝ㄚ鷹
!!原來ㄚ鷹都有在看好害羞(
紅玉ⓇⓊⒷⓎ🍎
@RUBYxUwUx
Sat, Mar 29, 2025 6:06 AM
刺刺這次分享的內容很戳心窩,這邊也常常會苦惱於無法放手的事物事項很多,但全都抱個滿懷又容易搞砸
能順應環境、現實條件跟自己的理想中拿捏平衡感覺真的很難,一起加油吧
感謝刺刺常常分享溫暖的文字,有時候從中學習到很多!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Tue, Apr 1, 2025 4:16 PM
紅玉ⓇⓊⒷⓎ🍎
: 謝謝紅玉!!!(好害羞>////<
有讓紅玉感到溫暖跟有共鳴感覺得很開心!!!真的想要的太多又怕最後一個都沒辦法達成,就只能一直糾結⋯⋯希望我們都能一起進步成為更好的人
載入新的回覆
最近能夠感受到腦子都在高速運轉,在每個想做的事情上不停切換思考。
真要說的話我是偏向完美主義的人,我渴望那種完美的理想生活,能面面俱到,包含三餐的營養、環境的整潔、身體的鍛鍊、當然還有我各種想做的事情,例如現在寫的這篇文。我幻想自己未來有一天能夠完全掌控這些事情,達到平衡並能夠從容、又優雅地完成它們。我也一直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總有一天能夠辦到的事情。
不過在前陣子看的書《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中提及一點,給了我一點省思:
「平衡問題是『選擇優先要務』問題,是要排定優先順序。」
也就是說,平衡不是一個蛋糕(時間)切成每一塊都一樣大小給所有人,而要基於一些理由,切成不一樣大小,分給心目中不同地位的人。
然而作者提到:「知道何時追求中道,何時訴諸極端,才稱得上是有智慧,才能得到卓越的成果。」
顯然,人生苦短,除非想做和需要做的事真的很少,否則我們一定得要在生活中做出取捨。
對我而言,除了本身的好奇心和興趣促使我做各種事情,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是:「我不知道這些事情最後能帶給我什麼成果」。我有目的及目標,然而我無法預測最後是否真的能實現。所謂「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裡」,如果現在花大多數時間投注在這件事上,會不會最後一場空?那麼,是不是多方嘗試會更好一些?
我也意識到這樣的心態,可能陷入一種逃避模式:因為事情變多了,其中一個失敗了可能就顯得無關緊要,反正還有其他備案;而當因為事情變多導致能投入的時間變少,這件事失敗時,就有一個藉口說是自己時間不夠。
赫然發現我上週的刺刺不休沒有更新到噗浪上,有時間再貼上來XDD
習慣用臉書的朋友也可以追蹤這個
其實書裏也有寫到很多人發現事情成效不如預期,就會覺得是做得不夠多,開始給自己加更多工作,壓縮睡眠,最後事情更做不好XDD
能順應環境、現實條件跟自己的理想中拿捏平衡感覺真的很難,一起加油吧
有讓紅玉感到溫暖跟有共鳴感覺得很開心!!!真的想要的太多又怕最後一個都沒辦法達成,就只能一直糾結⋯⋯希望我們都能一起進步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