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康德提出過由「自由國家聯盟」或憲政共和國的合法聯盟組成全球政府,以法治(rule of law)作為世界政體的終極形式,提供永久和平,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基於康德對純粹理性、實踐理性與判斷力的無與倫比的卓越分析,這一理想也許仍然是關於世界政治統一最有力也最具說服力的推理。然而,即使用康德的語言,世界政府的論點也更偏向理想主義而不是科學結論。康德形而上地詳盡論證了人在認識和推理整體和終極真知方面都是受限的,因此也指明了自由,包括個人道德和各國法律規範的主權和獨立,是無上的價值。
「就我個人為例,其實早在1997年,我自己不僅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出版的《華盛頓季刊》(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上寫了一篇題為〈接納中國:新時代的新政策〉(Incorporate China: A NewPolicy for a New Era)的文章,而且還實際到華盛頓各處廳堂去幫助遊說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惠國」貿易地位,與北京侵犯人權的紀錄脫鉤,希望透過開放和優惠的貿易和交流,和平地接納和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
抉擇世界秩序的全球競爭
The China Race : Global Competition for Alternative World Orders
王飛凌/Fei-Ling Wang/譯者: 蔡丹婷/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 2024/10/02
字數: 266,787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王飛凌中國三部曲 閱讀馬拉松之三!我要完成一週看95.6萬字的壯舉了嗎!?
《中華秩序》
《中國紀錄》
《中華博弈》 看到博弈就知道要講賽局理論
是不是因為富察被關了,八旗自己營運都有點辛苦,所以推不動⋯?
《中國紀錄》在解析中國的整體,並提出中共作為一個政黨最優化,但對於生活其中的中國人民來說是次優化。次優化聽起來有點難懂,但基本上就是不理想不幸福。
但《中華博弈》就開始血淋淋來給你講雖然中共對於中國人很糟糕,但他的確有機會改變世界秩序,所以開始做兵推。
作為一個教過西點軍校的教授,我覺得他精華其實可能是第三本。雖然我現在才看了第一章。
但也許太現實又太尖銳了,大家其實不想看?
我覺得他這三本讀起來各有各的樂趣,還蠻推薦的!
「與過去事實或法律上的西發里亞體系中的其他頂級強權不同,美國是該體系中一個非常不情願的領導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被迫承擔這一角色。此後美國曾有兩次,有能力也有機會將世界變成美利堅世界帝國——一次是二戰結束時,一次是冷戰結束——但美國卻選擇了維護西發里亞體系,使其運作合法化。
無論是出於高尚還是自私,美國始終警惕地珍惜自己和其他國家的主權,將其置於即使不是全部、也是許多其他國際追求之上。
華盛頓執意不肯參與1920年的國際聯盟、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1992年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和1998年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美國也始終對全球氣候控制體系非常警惕,退出了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又退出了2016年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兩年,在2021年才重新加入。
到2023年末本書定稿時,一些美國政客秉持二十多年來的傳統,持續向美國國會提出立法徹底退出聯合國,從而「恢復美國主權」。」
——
總之我小時候就常常聽說美國世界霸權啊,世界警察啊,之類的,所以一直覺得美國很愛管閒事。(而且臺灣就是各種角度來說,都深深受到美國影響的地區嘛)。
讀了《美國法律史》,《二戰》,以及更多關於美國政治和歷史的書,就發現美國孤立主義才是常態,國際主義才是突變⋯XDDD
所以常態性地、美國國內都會有美國人幹嘛去別的地方幫別人打仗的抱怨~
所以他提出3個假設,然後在這三個假設裡提出3個選擇(或者要說是雙方的選擇而產生的 scenarios 也可以)。
每個選擇則在其中提出最高優先目標,和次級目標。其中固然有零和遊戲,但也有正和遊戲(也就是一般說的雙贏)。
但我今天看得斷斷續續,以至於我現在已經忘記前兩個選擇是什麼了XDDD
需要重新整理一下XDDD
3項假設:
1. 「比起所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西發里亞體系已被證明是一個更少不可取性(less undesirable)的世界秩序。」
2. 「與西發里亞體系下過去和未來可能的其他領導大國相比,內部超級多元化、政治上具有良好分權制衡的美國,在結構、意識型態和法律上,都是迄今為止最不可能推翻西發里亞世界秩序的一個大國。」
3. 中國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
「現在驅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挑戰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的,是其秦漢政體的威權主義和極權主義基因,而不是中國作為一個國家的國力崛起的必然,也不是中國人民的什麼宏願。」
「因此,這次僅是限制中共來維持現狀的守勢,看來是既不可行也不充分。 正如一些人所說,在西方與中國的競爭中,圍堵遏制可能已經變得「不可行」。
與中國保持距離和脫鉤,也許在戰略上是明智的,在戰術上是有效的,但對西方民主國家來說,可能會帶來經濟痛苦和政治代價。在沒有珍珠港式襲擊的情況下,西方民主國家裡各種利益集團和分歧意見自然而然地會分散了注意力和從中作梗。
同樣必要的是以最小的成本去遏制中共,最理想的是透過促進其統治漸進但不可避免的終結來實現。
這需要一種更全面的策略,我將其稱為「遏轉」(堅定遏制並與明智交往相結合,以實現轉型和整合接納)。這是一項多方面的努力,透過對抗、限制、重塑和改造中共,明智地從中華博弈中受益,並最終為西方和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世界贏得勝利。
過轉的概念,比已經使用了二十多年的「圍觸」(congagement,圍堵和接觸)更廣泛也更尖銳。遏轉是一種堅定而有意識的策略,而不是一種模糊而權宜的對沖政策。」
對於中共政權(也對於西方領導的世界秩序)來說,中華博弈確實足以決定其生存延續,接近零和。但中美競爭本質上早已是不可避免,也完全可以是非零和;中華博弈勢將促進中國的社會政治轉型,導致中國更全面、更平和、更深入地融入國際社會,從而決定性地形成更多的正和競爭(positive-sum competition),即一個理想的新中華博弈。圍堵遏制和接觸交往都只是實現堅定、合理目標的主要手段。我將在本書後續詳細聞述遏轉思維。」
最高層次上的選擇一:
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避免世界政治統一和中華秩序(或世界共產主義或任何其他名稱)旗號下的政治集權。
這意味著,要麼必須遏制、圍堵、超越、削弱和壓制正在崛起的中國力量,要麼必須改造和取代中共暨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兩者並行,這個目標極為值得,但也是恰如其分的非常艱鉅。」
一個不再是秦漢式獨裁、轉變後的中國,即使不一定是完備的西式自由民主國家,也應該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個重要成員而受到歡迎。只要北京在法律上、意識型態上和制度上,放棄其重定世界中心、重整世界秩序的野心,並受到可靠的約束,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那麼它就應該被接受為一個內部獨特、具有實驗性、次優化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和關鍵基準是,中國人民在一個多元化思想和開放資訊的可行市場中,對自己的歷史進行徹底、深思熟慮的再檢視。」
「這樣的選擇意味著中華博弈有利於世界和中國人民的結束,但它處於次要層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由中國人民自己來選定。」
在中華博弈中,美國及其盟國應盡可能避免與中國發生高強度的「全面」戰爭。然而,與遏制、改造和整合接納中國這些高度值得的目標相比,如何進行中華博弈的方法選擇是次一級層次上的價值考量,必須從屬於維護由美國和西方領導的西發里亞世界秩序這一不可談判的最高目標。」
「這裡需要對世界秩序與世界和平之間的關係做一些進一步的思考。
實現永久和平、人人平等幸福的願望,是一種理想,一個崇高而古老的意圖;它不斷促發各種偉大的主張和努力,力圖透過國家行動、國際競爭與合作來改善人類文明。
《神曲》(Divine Comedy)的作者但丁(Dante)就曾主張建立單一的世界帝國來統治整個地球,以實現永久的和平與幸福,甚至不受教皇領導的精神世界帝國的影響。
二十世紀政治哲學家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也費了許多力氣駁斥歷史目的論(teleological historicism)的謬誤,並論證了人類文明中不確定性的中心地位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無休止且自由的實驗和證偽來實現變化和改進。
一個透過競爭和試錯建構來促成開放、持續探索及實驗的系統,遠遠優於任何在某一特定時期看似最好且最具說服力的定理或理念系統。關於民族國家之上應設立分權、分立和競爭性人類政體的主張和推論,也許能被視為解決霍布斯式「循環推理」(circular reasoning)的補救措施:即如何在需要主權政治權威的「利雅坦」(the Leviathan)與最小化且最優化該權力的必要性之間取得平衡,以確保除了秩序和安全之外,其他多樣且不斷變化的人權和需求也得到保障。
然而,本書認為,世界政府或世界國家,即使有最深思熟慮的契約安排(事實上或法律上的盧梭式「社會契約」),最佳地執行「民意」,並最大限度地實現團體法治與自我約束下的個人自由,仍然不如以比較和競爭乃至對抗為特徵的分立分權政體;後者方能確保人類「對外部世界的理解」能夠動態擴展、不斷改進。
因此,就理性、善良、自由與和平等價值的最大化而言,世界政治統一必然地比世界政治分權更次優也更不可取。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戰爭,即群體和國際辦爭間確實沉童但偶爾的代價,一個世界政府很難比不斷改善的國家政治和國際互動做得更多更好,但卻得冒結構性堵塞甚至熄滅推動人類文明之引擎的巨大風險。」
所以其實王飛凌支持民主,也是站在一個多元競爭可以更好因應外在變化的原因。
他在別的地方講到支持世界政府也許有好處的時機可能只發生在有外星人來和地球文明互動的時候吧!
我就,冷不防沒有心理準備突然在一本地緣政治的書看到外星人🤣
我覺得王飛凌本人應該蠻有趣的,大概腦洞很大+看了很多星際爭霸的故事和遊戲XD
人們觀察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寡頭政治鐵律」與「威權偏好」將不可避免地使包括自由民主在內的政治組織走向威權獨裁。
——
這裡我就想要說人類學家最愛舉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說好的Bonobo 呢~~
畢竟,正如一位中國歷史學家和一位歐洲心理學家都看到的,專制暴政本質上是不可取且災難性的,只是「一個非常低級的社會政治組織」,但它簡單而自然,只需要一些動物本能、「乏味遲鈍的行政和技術官僚」的能力就能運作和持續。
中華秩序(以及其他真實且極具鴻圖的世界帝國)的歷史已充分告知了這一點。
把希望寄託在世界政府統治者的內在品格上,即使是一群有能力、有道德、自制、理智的立憲共和國組成的主權聯邦的領導人,無異於認為一個開明獨裁者在政治上優於混亂的民主制度,一兩個商業天才在經濟中更勝於競爭性市場,幾個超級明星學者就強過競爭性學術界裡無數成員不受侷限的研究。」
中國的轉型、跨太平洋和平,以及許多其他崇高理想和偉大價值,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目標,但必須在清晰的主次結構中被視為次要賽道、手段或捷徑。
中華博弈是一場激烈而全面的競賽,包括軍備競賽、經濟競賽、對抗、結盟、重組聯盟等等。也會存在武裝衝突的風險。
和平對人類來說具有至高價值,但人類文明是透過無數值得的戰鬥或所謂的「正義戰爭」才取得進步的。」
(1)奴役共產黨,脅迫人民進行一場看似永恆的鬥爭,不惜一切代價征服西方(特別是美國)。
(2) 追求與外界隔絕,假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人間天堂,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外國影響並遏制背信棄義的叛逃;但這必須冒著技術停滯、經濟失敗和民眾不滿的風險。
(3)改變中共政治體制、價值觀與世界觀,從根本上平息其建立世界帝國的衝動。」
1. 有效性與公平性
2. 效率與創新
3.國家最優化VS世界最優化
沒想到《中華博弈》裡面竟然討論了平等和自由,尤其是平等,還順便的介紹了《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平等的反思》,並且表達了一下不贊同🤣
這一整段關於平等和自由,common good,效率、創新、成本、必要之惡,等等的論述,我覺得他共和黨挺川普(再度貼標籤)
「在世界舞台上,中共黨國受雙重觀念的力量所控制:一是其秦漢政體固有的傳統和理念,旨在為整個已知世界建立一個單一的帝國,即「天下」;另一是舶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意識型態之「科學」和「現代」的推論,旨在建立一個世界共產主義。」
「中共看來是一直在努力透過走兩條路徑,以實現其中華秩序的夢想,確保其政權的終極安全:接管和取代。首先,中共打算奪取並接管現有的國際秩序,即當前由西方/美國領導的自由國際秩序,透過武力、詭計或聯盟來成為新的世界領導者,取代美國和西方;正如印度前任駐華大使所說的,北京打算奪取當前世界秩序的領導地位,而且不論當前的秩序是什麼。」
然而,作為這種所謂「天然且無限」聯盟的一個實際考驗卻是,俄羅斯向新德里出售的軍事技術始終比向北京出售的更為先進。
2020年6月中印邊境衝突後,俄羅斯還是迅速支援印度、提供了更多武器。」
——
咦,這麼奇妙的中俄情誼
作者抱怨最多的是這些被建設國家減免了債務,當地居民也許或多或少得到了一點也許能用也許不能用的公共建設,中共高層中飽了私囊。
但中國人民必須買單⋯
我看完就想說,要建立天下體制/朝貢系統,好花錢啊。
並且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大國席位還是中華民國給他掙到的,整體國際地位七十幾年來提升有限
🤣🤣🤣🤣
並且中國護照驚人的不受歡迎,對比之下幾乎沒有幾個邦交國承認的台灣護照免簽待遇高很多。
總之我看了也覺得蠻好笑的,還好臺灣現在沒有要和他們競爭花錢買外交。
而且王飛凌做了各種功課,還列舉了各種民調數據說大家多討厭中國人XD
結論是中國老百姓就是冤大頭,自己還沒脫貧,中共就天天對外大撒幣,再次印證了中共最優化、中國人民次優化。
前面有說到,這種次優化,也包含中共高層,一旦倒台就萬劫不復,所以每個人都失眠,所以安眠藥進口量很大(這是毛澤東的私人醫生回憶錄說的)
中國崛起,成為一個富裕、發達、先進和令人嚮往的國家,充其量只能說是一個仍在進行中的工程,而且這一進程在2020年代已進入了一個更加因難的階段。
但中共黨國崛起,成為一股世界級強大力量,傾力去影響全球、重定世界中心和重整世界秩序,已經是一個確鑿且不斷明顯的事實。
儘管在資源和能力的國際比較中,中共黨國幾乎在各方面都落後於西方和美國,但它仍然有機會在政治和戰略上勝過美國一籌,贏得中華博弈。
就此目標而言,北京擁有從世界上最大(2024年以前)人口和第二大經濟體極度汲取海量資源的非凡能力,基本上不受監督和制約的行動自由,以及無窮無盡各種不擇手段的方法。」
他很有趣,一般把中共和中國分開的,我覺得大概是「中國政權雖然不好,但人民是無辜的」
他則是說,大家不要把中國=中共,因為中共可以不擇手段剝削中國(及其人民),所以和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需要維持國內人民生活的各種開支,是不一樣的。
也許詭異的是,一個次優化的政體會產生一股強大甚至優越的國家力量,憑藉其集中使用的武力、可行的詭計以及足夠的運氣,在世界地緣政治中進行最優競爭,並有可能壓倒其更富有、更先進、治理更完善的對手;而其對手還會因為自己那些過度、昂貴的國內外政策而造成倒戈、失敗主義或自毀長城。
例如二十一世紀初期美國和西方那所謂的「全球反恐戰爭」,就很類似嚴重的過敏反應,對自身造成了遠大於過敏原所能造成的損害。
利用自由秩序來摧毀自由制度的能力,構成了中共獨特的一大力量來源,形成對美國和西方的非凡挑戰。」
他第三章整理了一下中共軍事力量,數量看起來還是蠻可觀的。
「在1995年的第一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白皮書以及隨後的1998年和2000年的版本中,中共始終重申其數十年來「絕不在任何外國駐軍」的「莊嚴承諾」。
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用滿口承諾(現在看來它從未打算遵守)成功抵消了美國的貿易審查,加入世貿組織。
其後,加上多年的大量軍事建設,這一絕不在外國駐軍的「莊嚴承諾」在該年的第四份國防白皮書中被毫不在意地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積極主動的防禦」策略和「不在國外部署任何核武」的新「莊嚴承諾」。
在兩年後的2004年國防白皮書(以及隨後的2006年、2008 年和2010年版本)中,中共呼籲解放軍要「跨越並突破」,以「打得贏」針對日益增多的具體威脅和敵人的戰爭。
2017年,解放軍在吉布地正式開設聯合基地,作為其「大國國際責任」的一部分。
2019年,人民解放軍在白皮書中宣布了新的使命:要為其他國家「提供國際安全公共產品」,以「保障世界和平」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至少,看來中共是在它所宣示的目標上砸下了重金: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認真地競爭,有條不紊地推進,伺機反超,以一個相當傳統的方式,即透過獲取在世界上的軍事優勢來提升其國際實力。」
所以簡單歸納一下:
作者指出西方以為中國:
(1)僅僅只是另一個在同一個遊戲規則(西發里亞體系)下想要競爭強權的一個國家
(2)西方劃分中國還是以為是基於民族、文化(漢族、中華中心)或是歐洲意識形態(自由VS國家資本主義)
作者花了兩本半的篇幅來告訴你,天下觀的秦漢—毛列政體只有一個世界政府,沒有諸國共存的意圖
或是幻想著
(3)只是習近平的領導、而不是共產黨的問題,而指望中共內部權力鬥爭、發動政變(如李克強鬥倒習近平),便可以解決問題——作者指出這是中共黨國的本質,換一個人也沒用。中共的執政方針從毛、鄧、江、胡、習,其實一直是一致的。
並且中共治理績效很差,這對全世界人民都是很爛的選擇
但是雖然中共治理績效很差,作為一個專制政權還是很厲害的
這種情況讓人想起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所描述過的「屠龍者」的可怕重生。64
人們應該記取喬治•歐威爾的傑作《動物農莊》中的寓意,以及緬甸傳說所描繪的悲劇:勇敢的年輕英雄們為村民而殺死惡龍,但最終自己卻總是變成了惡龍。65」
我以為主流意見已經改變,但看來至少在2023年底他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和許成鋼的意見還是蠻非主流的
對長達四十年之久的標準對華「接觸」政策提出直言不諱的批評者,通常是較不著名、非主流、非典型的,甚至是被邊緣化了的中國觀察人士,包括一些前軍官、前情報官員和記者,以及之前未受矚目的專家。」
2021年底,正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似乎開始將崛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共同的「全球挑戰」時,兩名美國學者在兩個最具影響力的論壇上發表了基本相同的文章,繼續淡化對北京全球野心和能力的擔憂,呼籲更多理解和適應那緊張不安的中共領導層(其權力可能已經「達到頂峰」),並採取措施來「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絕望而發動熱戰。」
事實上他接著就批評中國漢學家和中國研究專家長期把中國=中共黨國=中國人民,並因此提出的各種基於人道也好、基於一個正常國家(他花很多篇幅指出中共黨國不是一個正常國家)應有的正當利益、正常崛起。
我猜建構出的中國是幻想中的個儒家中國?
(1) 不同於蘇聯研究,母語專家(第一代移民和流亡者)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第一代移民學者地位低下、不受重視,語言隔閡不利於在社科人文和政策的出版和推廣
(2)「二戰以來美國的移民漢學家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他們之中的許多人,經常表現出以前在共產黨主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程度較輕地在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中所受教育的強烈痕跡。
這種教育通常會導致科學方法論的實踐不足,自由和獨立探究精神比較受限,以及在閱讀歷史和觀察事實時,大量持有大中華中心沙文主義價值觀和概念,即使是一些最知名、成功的移民漢學家也是如此。
一些在美國智庫工作的人還公開宣稱,他們的使命就是「用美國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從中國的角度公平地解釋中國的外交政策」。」
哈哈哈哈
他還特別指出本來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的學者,近三十年來無縫接軌為支持中共XD
「這種典範改變很可能已經以強大的殺傷力擊中了中共的致命弱點,北京方面對這一訊息及其呼籲者的異常情怒和恐懼反應就證明了這一點。
例如,北京稱當時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為「人類公敵」,而不只是傳統上最糟糕的罪名,即所謂「人民公敵」(或階級、革命或中國公敵),又稱其為「反世界」的「政治病毒」,只因為他將中共與中國人民區分開來的言論。
2021年7月,習近平主席對此的特別抗議,就像是被砸到痛處一般,完美詮釋了一句中國諺語「此地無銀三百兩」(透露出真相的蹩腳謊言),他公開宣稱:「任何想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企圖,都絕對不會得逞的!九千五百多萬中國共產黨人不答應!十四億中國人民也不答應(這種嘗試)!」」
「就我個人為例,其實早在1997年,我自己不僅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出版的《華盛頓季刊》(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上寫了一篇題為〈接納中國:新時代的新政策〉(Incorporate China: A NewPolicy for a New Era)的文章,而且還實際到華盛頓各處廳堂去幫助遊說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惠國」貿易地位,與北京侵犯人權的紀錄脫鉤,希望透過開放和優惠的貿易和交流,和平地接納和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
2017年,我出版了《中華秩序》,即本書的第一部前傳,也是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了中國共產黨與西方在制度和意識型態上深刻的不相容。2023年,我出版了本書的第二部前傳《中國紀錄》,報告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替代性世界領導人的可行性(feasibility)和不可取性(undesirability) 。」
王飛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0年的一次網路洩密顯示,普林斯頓大學的知名社會學教授謝宇,多年來一直擔任北京一家「研究」實體的「首席學術顧問」,為中共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透過審查制度和虛假訊息進行輿論監測和社會控制提供建議;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該實體就如何應付舉報人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網路輿論向中國政府提出過「內部」報告。
該實體似乎還與中共密切合作,抹黑滴滴(Uber的中國山寨版)的「美國關係」。」
謝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章將不謙遜地概述一個我簡稱之為「遏轉」(堅定遏制和明智接觸相結合以促成轉型和整合)的戰略框架,以實現美國為首的西方和世界在中華博弈中三個層次的目標(以下按其重要性排列)
目標一,這是不容妥協的首要目標。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全力阻止中共黨國透過接管世界領導權來重定世界中心、重整世界秩序。
目標二,美國應充分備戰,但也要盡最大努力阻止並避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全面戰爭。
目標三,西方應尋求中共的社會政治和意識型態轉型,從而促使中國真正成為在國際社會中有貢獻、有建設性且完全融合的同伴。」
中華博弈本質上是關於世界政體或世界秩序,也就是人類的政治組織,這對
所有人來說將是一個共好或共壞的問題。
這是關於相互競爭的政治體系中,哪一方應該成為主權國家、國際社會的中心和領導者:到底是威權主義極權主義之黨國/黨政版的秦漢政體,還是西方式民主法治。歸根究柢這場博弈是要決定,中華秩序式世界帝國與西發里亞國際關係體系這兩大相互競爭的世界秩序中,到底哪一個應成為人類民族國家之上的組織體系。管理好中華博弈並取得勝利的首要目標,是防止中共黨國成為世界領導者。更廣泛地說,中華博弈是為了保住西發里亞主權國家體系的世界秩序,反對世界的政治統一和中央集權。」
我已經試圖在《中華秩序》和本書中展示了世界帝國和國際關係,這兩種提供世界秩序和世界和平模式的關鍵差異,其規範性中心觀點是:世界政治統一在實現其他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價值上具有明確無誤的不可取性。
當然,中華博弈不僅影響世界和平,更重要的是它將決定世界和平的形式,由誰以及如何提供這種和平,並將會以人類哪些價值和追求作為代價。保留西發里亞體系,以及迄今為止最可取的西方/美國在其中的領導地位,理應壓倒對真實或想像中戰爭怪獸的恐懼。和平與如何提供和平是相互交織的價值觀,往往必須優先考慮後者,才能實現真正、公正並持久的和平。正如馬丁•路德.金恩的名言:「沒有和平就沒有正義,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如何提供和維護政治秩序是實現和平與正義最大化的關鍵。」
以最小的成本在中華博弈中取得勝利的一大關鍵,是要聚焦於真正的競爭對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內外的一大力量來源,就是中共政權有意或無意地將自身與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混為一談。」
「聚焦打擊中共黨國在中華博弈中的力量,特別是其政治制度和意識型態,是明智、道德、務實且高效的。一場包含兩個層面的角力似乎勢在必行。
在另一層面,一個關鍵戰略兼明智戰術,就是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區分開來,發掘中共的追求與中國人民的利益之間的深刻差距,從而剝去北京打著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幌子的力量。」
北京的「政權更迭」也許確實勢在必行,也有可能實現,但中國人民應該獲得機會解放自己,成為自己國家的主人。他們完全有權利追求真正的民族主義目標,而不是中共偽裝成國家利益的議程。與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將是西方和世界在中華博弈中迅疾獲勝的重要捷徑。」
這場中華博弈的賭注極高。事實上,中共幾十年來一直在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不擇手段、無限制的全面戰爭,即所謂的「人民戰爭」和「超限戰」,將中美競爭當成一場生死搏鬥。因此中華博弈不應被視為一場有賽事規則和裁判的公平賽馬、年度選美或商業競標。這是兩種政治制度(以及各自統治下的人民)之間的全面競爭,以決定整個人類的組織和治理方式,從而決定人類文明的命運和未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治理和社會制度充滿缺陷和不公正,這些也可有效地加以利用,實現一石二鳥:既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和權利,也遏止和削弱中共政權。如本書前述,即使僅就維護中共政權的狹隘目的而言,其外交政策仍是非常不符成本效益。協調一致、有針對性、精準的反制,將有力地鞏固和提高西方的地位和力量,同時消耗和約束中共的力量,消弭北京在國內外的地位和影響力。
——
我看了半天覺得他要講的就是間諜、滲透、宣傳、資訊、之類?
中華博弈是一場全面、高風險、艱鉅的競賽,而且可能會相當漫長。不管是否一廂情願和自命不凡,中共一直堅持宣稱,它的任務和使命將持續數十代人或幾個世紀之久。
在某些地方和時刻,西方和世界可以而且應該採取一些合理、有益的停頓與暫歇。
牢記中華博弈的主要目標,美國在努力阻止中共的過程中,應該還要注意防止那些可能損害甚至毀滅西發里亞體系的過度行為,儘管正如本書第一章所分析的,美國一直是,以後也將會是最不可能顛覆西發里亞體系的世界強國。
然而,西方仍應提高警惕,在全球主義下追求超越民族國家的普遍權利和平等的許多自然衝動,很容易被北京利用來掩飾和協助其對世界的重定中心和重整秩序。權利平等的崇高理想應該主要是一種國家內部現象。
促進各國走向更妥善治理的民族建設和國家建設,最終應是各國人民的責任。」
「在一個可能規模較小、全球化程度較低的改良版自由國際秩序下,美國及其盟國可以繼續自然地追求各自的相對利益,條件是要盡量減少因無意中援助所謂「門外野蠻人」而損害自由國際秩序。套用中共的戰術,西方必須努力「組建民主國家甚至所有意趣相投國家的統一戰線」,抵抗北京的「分而治之」。」
適時準確評估中華博弈的一大關鍵,是要充分認識威權極權政體與多元民主法治之間的一些根本差異。西方必須根據北京的本質和所作所為來解讀和對待之,而不是根據它的言論、承諾或信號,也不是根據西方的假設和願望。
將中共黨國視為與西方一樣,會努力或被迫去開放,實行多元化、法治和遵守規則,並據此判斷去對待該國,是一個基本但常見的錯誤。
中共黨國的本質和傳統是遮遮掩掩和不擇手段,擅長玩弄數字遊戲,對法律、規則、合約和承諾始終是不屑和敷衍。北京看似真誠的承諾和協議,就像其激烈的警告和威脅一樣,對中共領導人來說大多既不是法律義務,更不是道德約束。
最近的例子則是2017年,當時原訂為期五十年的《中英聯合聲明》才過了不到二十年,就被北京貶斥為「只是一份歷史文件,如今不再適用」,隨後在2019-2020年更實際踐踏了《中英聯合聲明》中所規定的條約義務,但當英國隨後以向部分香港人提供居留權作為回應時,中共卻憤怒地指責倫敦「公然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所規定的法律義務」。
因此,可驗證的是行為和事實,而不是言語或願望,這是衡量中共黨國任何變化以及中華博弈進展的唯一方法。」
(一)對中共黨國力量的堅決遏制和有效限制;
(二)與中國人民的明智接觸和充分交往與溝通,以促進中共黨國的轉型及整合。
重點之一是認知作戰,拆掉中國防火牆,給中國人民做思想改造XD
「中共一直用盡方法來利用這些學生,由此在獲取技術方面非常有成效。
對於中國學生、美國和廣大中國人民來說,一項真正三贏的簡單額外規定,就是要求所有中國學生,特別是高中以上並主修STEM的學生,要修讀或重修足夠數量的、由有認證資格的美國教育機構開設的歷史(特別是中國歷史)、公民與邏輯、哲學與倫理、社會科學(尤其是政治學)以及其他人文學科課程,這些可以是現有課程或專門製作的單元或模組課程。
不涵蓋充分的美國/西方社會人文教育的美國/西方高等教育學位是不完整且不合格的,等於是虧待了該學生,而且會帶來嚴重後果。學到了西方的技術,卻不學習那些產生、延續和規範、尤其是應用這些技術的社會政治框架和行為價值觀念,是懶惰、愚蠢而且危險,會害人害己,猶如授人最快的跑車卻不教好交通規則。
由於課程的不完整,一些來自穆斯林世界的受過西方教育的工程師們,據報導「不成比例地」成為了反西方的激進聖戰分子。」
一條是支持台灣,甚至支持台灣獨立
一條是支持兩岸和平統一,讓台灣去當間諜內部分化?
🤣🤣🤣
幹嘛不乾脆也提出51州,或52州 🤣
「另一個想法是投資建設台灣使之具有更好、更充分的影響力。台灣愈來愈追求掌控自己的命運,成為對國際社會和集體安全有充分貢獻的一員。
中華博弈的這條賽道類似於改善與華籍政治流亡人士、藏人和維吾爾人的關係,保護他們並與之合作,將他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戰略收縮和社會轉型的催化劑和管道。
關於所謂「一個中國」政策,被許多人視為過時。華盛頓可以繼續其「一個中國政策」(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台灣),甚至升級其與台北的外交關係,在必要時支持一個完整的、法律上的台灣獨立,使之成為經過典範轉移的新的民族國家。
事實上,就連中共本身對於台灣的合法地位觀點也是前後不一致。台灣最早是被滿清帝國征服,只有在1945年到1949年四年間,被中華民國的國民政府「合法」占領(中華民國自1949年後繼續統治該島,但基本是「難民」與「本地人」的政府),台灣從未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
和平解決北京與台北之間的爭端,現在或許已經成為一個「日益遙遠的夢想」。
還蠻有趣的,最後一章的兵推,大前提就是美國的利益=西發里亞體系的利益=全世界人民包含中國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