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20 天前
24
8
書
讀嘛讀嘛
《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阮津玫博士
【無氟牙膏】
「無氟牙膏效果好嗎?簡單說,實在不怎麼樣。這類牙膏以氫氧磷灰石成分亦即琺瑯質成分來取代氟化物。基本的想法就是:琺瑯質會受損,所以幫它補充一下。但無氟牙膏並沒有辦法在琺瑯質表面形成保護層,牙齒依舊會被酸蝕,蛀牙就來報到。」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牙齒琺瑯質表面存在著一種被稱為『氫氧離子』或『氫氧基』(Hydroxid ion)的陰離子。刷牙時,牙膏裡的氟化物轉化成帶負電且極小的氟離子,它們幾乎無孔不入,因此能進入琺瑯質之內,取代會與酸性物質作用之負價氫氧基。」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這聽起來很劇烈,卻是一件好事,因為經過這個取代過程之後,牙齒表面能夠形成一層超薄卻極其堅硬穩固的氟磷灰石層(Fluorapatite),就不用擔心酸性物質侵蝕了。順帶一提,鯊魚超級尖銳的牙齒幾乎百分之一百都是由氟磷灰石構成,難怪鯊魚咬人特別痛。」
如果有小孩子不喜歡刷牙,可以跟他們說,刷牙可以讓牙齒變得跟鯊魚一樣厲害
———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褪黑激素】
「很明顯的,支持這些論點的前提在於:我們假設褪黑激素等於睡眠荷爾蒙。但如果褪黑激素與睡眠之間根本毫無關聯呢?科學家發現某些夜行動物體內的褪黑激素濃度在晚上也會上升。但牠們主要的活動時間在晚上,如此一來,褪黑激素在夜行動物身上不就變成了『清醒荷爾蒙』?」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另一些生物學研究刻意讓實驗鼠負責分泌褪黑激素的基因產生突變,導致其褪黑激素分泌失靈。但基因突變鼠到了晚上仍然正常地呼呼大睡。哎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褪黑激素真的和疲倦感有關嗎?這個謎團迄今尚未解開。不過,倒是有許多研究已經證實:褪黑激素能夠有效治療失眠。睡眠科學家目前仍在努力釐清睡眠行為與褪黑激素之間的真正關聯。」
———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咖啡與皮質醇】
「理想情況下,我們應該在起床一小時之後才享受美味的咖啡。為什麼呢?因為剛剛起床的時候,體內的皮質醇濃度高,讓人清醒。而咖啡因也有利於促進身體分泌皮質醇。你可能會想:『原來如此,那麼起床後立刻喝咖啡,不就可以讓體內的皮質醇濃度升高對倍!這樣不是很完美嗎?』」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唉,可惜(或說,幸好)人體的生理作用喜歡維持不偏不倚的平衡。一旦大腦習慣你每天都會喝咖啡,它就自動減少早晨的皮質醇分泌量。所以,起床後最好等一個小時,等到體內皮質醇濃度逐漸自然下降的時候,再來享受咖啡,如此方可繼續維持清醒。」
———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安慰劑效應】
「在臨床醫療狀況下,例如使用止痛藥物、抗敏藥物或抗高血壓藥物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安慰劑效應。事實上,我們應該隨身攜帶一些安慰劑小藥丸,當成『萬靈丹』提供給臨時出現健康狀況的朋友。假設朋友突然覺得頭痛欲裂,那麼你就可以給他一份安慰劑,並宣稱:『我剛好有頭痛止痛藥。你拿去吃吧!』安慰劑當然對所有的毛病都有效。你可以說:『我這裡湊巧有一包胃藥』,或是『這是植物成分的鎮定劑,還蠻有效的!』」
安慰劑效應還可以這樣用的嗎!?
———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20 天前
【原子的質量】
「原子的質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亦即原子的質量取決於質子及中子的數目。電子幾乎沒有重量,因此可以忽略不計其質量。這有點像是在替大象秤重,完全不必去考慮落在大象身上幾根羽毛的重量。」
這個比喻不錯!
———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熱傳導】
「降溫其實就是透過熱傳導。在熱能從高溫向低溫轉移的過程中,分子必須撞擊其他分子,傳遞振動能給其他的分子。彼此接觸的分子數目越多越好,因為這代表著:參與撞擊的分子數目越多,熱傳導的作用就越好。」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20 天前
「例如臨時想喝冰可樂,放在冰水桶裡的效果會比放在冰塊裡好。因為冰水裡是水分子,冰塊與冰塊中間則是空氣分子;和水相比,空氣裡的分子數量較少,發生碰撞傳遞能量的機會也較少。順帶一提,如果家裡臨時來了不速之客,把可樂放入冰水桶裡的這一招很好用,讓主人很快就可以幫客人奉上冷飲。千萬不要直接把可樂放進冰箱裡,這樣需要的降溫時間最久,因為空氣的熱傳導效果很差。」
「冰塊與冰塊中間則是空氣分子」、「空氣的熱傳導效果很差」從沒想過這件事!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在外太空的真空環境裡,熱傳導的能力更差。因為缺少能夠傳遞熱能的載體分子,僅可透過熱輻射(Thermal radiation)來改變溫度狀態,但過程緩慢。也就是說:雖然外太空裡的溫度接近絕對零度,並無法讓人體瞬間凍結。」
———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咖啡因與腺苷】
「大腦神經元不僅有能夠接收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也有接收咖啡因的受體。不過,事實上後者是腺苷(Adenosine)的受體,它只不過是『看走了眼』,誤將咖啡分子當作人體自身分泌的腺苷分子,因為這兩種分子的結構非常相似。」
越來越多的腺苷分子和受體崁合後,我們就會越來越睏,所以如果咖啡因佔走受體的位置,我們就會持續保持清醒。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20 天前
「為什麼可可鹼不像咖啡因那麼醒腦呢?答案是可可鹼和腺苷受體的密合度不如咖啡因來得好,因此無法大幅阻礙腺苷與腺苷受體的結合。巧克力裡面的可可鹼濃度不會讓人晚上失眠。」
— end —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說
20 天前
20 天前
尼洛 📚
: 這個安慰劑效應好好用!原來可以這樣!🤣🤣🤣
然後原來如此!以後我要改成晚一點喝咖啡⋯(其實是早一點起床XD)
尼洛 📚
@MUS2001147
20 天前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讀到那段直接笑出來XDDD 安慰劑效應變得像什麼生活小技巧XDDD
我有試!但不太確定要感受到什麼差異
倒是知道了即使晚一個小時再喝咖啡也不至於精神不濟,不過拖更晚的話好像就會開始狂打呵欠了X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說
19 天前
尼洛 📚
: 真的,我都開始懷疑我以前認識的小叮噹朋友們,出外旅行每次都可以變出什麼什麼藥,莫非都是安慰劑?🤣
尼洛 📚
@MUS2001147
19 天前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糟糕那這樣說破了以後會不會失效 🤣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說
19 天前
尼洛 📚
: 但我從以前就不相信他們不知道哪裡來的奇怪小藥丸🤣
尼洛 📚
@MUS2001147
19 天前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不過安慰劑效應即使當事人知道還是可能發揮作用,所以說不定還是偷偷有點用
載入新的回覆
《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阮津玫博士
【無氟牙膏】
「無氟牙膏效果好嗎?簡單說,實在不怎麼樣。這類牙膏以氫氧磷灰石成分亦即琺瑯質成分來取代氟化物。基本的想法就是:琺瑯質會受損,所以幫它補充一下。但無氟牙膏並沒有辦法在琺瑯質表面形成保護層,牙齒依舊會被酸蝕,蛀牙就來報到。」
如果有小孩子不喜歡刷牙,可以跟他們說,刷牙可以讓牙齒變得跟鯊魚一樣厲害
———
「很明顯的,支持這些論點的前提在於:我們假設褪黑激素等於睡眠荷爾蒙。但如果褪黑激素與睡眠之間根本毫無關聯呢?科學家發現某些夜行動物體內的褪黑激素濃度在晚上也會上升。但牠們主要的活動時間在晚上,如此一來,褪黑激素在夜行動物身上不就變成了『清醒荷爾蒙』?」
———
「理想情況下,我們應該在起床一小時之後才享受美味的咖啡。為什麼呢?因為剛剛起床的時候,體內的皮質醇濃度高,讓人清醒。而咖啡因也有利於促進身體分泌皮質醇。你可能會想:『原來如此,那麼起床後立刻喝咖啡,不就可以讓體內的皮質醇濃度升高對倍!這樣不是很完美嗎?』」
———
「在臨床醫療狀況下,例如使用止痛藥物、抗敏藥物或抗高血壓藥物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安慰劑效應。事實上,我們應該隨身攜帶一些安慰劑小藥丸,當成『萬靈丹』提供給臨時出現健康狀況的朋友。假設朋友突然覺得頭痛欲裂,那麼你就可以給他一份安慰劑,並宣稱:『我剛好有頭痛止痛藥。你拿去吃吧!』安慰劑當然對所有的毛病都有效。你可以說:『我這裡湊巧有一包胃藥』,或是『這是植物成分的鎮定劑,還蠻有效的!』」
安慰劑效應還可以這樣用的嗎!?
———
「原子的質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亦即原子的質量取決於質子及中子的數目。電子幾乎沒有重量,因此可以忽略不計其質量。這有點像是在替大象秤重,完全不必去考慮落在大象身上幾根羽毛的重量。」
這個比喻不錯!
———
「降溫其實就是透過熱傳導。在熱能從高溫向低溫轉移的過程中,分子必須撞擊其他分子,傳遞振動能給其他的分子。彼此接觸的分子數目越多越好,因為這代表著:參與撞擊的分子數目越多,熱傳導的作用就越好。」
「冰塊與冰塊中間則是空氣分子」、「空氣的熱傳導效果很差」從沒想過這件事!
———
「大腦神經元不僅有能夠接收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也有接收咖啡因的受體。不過,事實上後者是腺苷(Adenosine)的受體,它只不過是『看走了眼』,誤將咖啡分子當作人體自身分泌的腺苷分子,因為這兩種分子的結構非常相似。」
越來越多的腺苷分子和受體崁合後,我們就會越來越睏,所以如果咖啡因佔走受體的位置,我們就會持續保持清醒。
— end —
然後原來如此!以後我要改成晚一點喝咖啡⋯(其實是早一點起床XD)
我有試!但不太確定要感受到什麼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