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圖書館排隊排到了,所以現在在看鱸魚這本。
我失敗的美式生活:鱸魚的三十年日常觀察與非典型剖析
我失敗的美式生活:鱸魚的三十年日常觀察與非典型剖析 - 鱸魚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鱸魚 / 時報出版/出版日期: 2024/01/23 /字數: 99,024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這本書的文章很多都是他的臉書或部落格的文章集結起來。雖然我沒有認真追他,但常常被轉發,所以很多也看過。

出書收的文章,有些有重寫過、有些沒有,所以整本書的文章有長有短,有點零散。前面很負面,最後幾篇比較正面,編排上是先抑後揚的策略。

但整體上來講,體感八九成都是負面,一兩成正面,所以這本書還蠻負面的。

我不是太同意他的觀察,他描寫的美國我覺得真的還蠻偏頗的。

建議作者練習每天寫感恩日記,可能人生會比較開心一點。🍵

畢竟寫感恩日記也很美式!

(下收)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首先,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每個地方都不一樣,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美國如何如何,一定是會有以偏概全的問題。你自己如何如何,你身邊的鄰居如何如何,不代表美國就如何如何啊。

再來,經過上一本書,我覺得他也算是沒有題材所以努力在生活中壓榨出題材,有些不免流於極端。但寫在書裡,就會讓人覺得這些極端是美國的日常。於是再度地,充滿刻板印象。

另外我覺得他是不是疫情加上疫情後太多怒氣有點壞掉,整個很負面,讀完真是會讓我覺得,那你幹嘛還留在美國啊?

生活中總是有好有壞,生活的決定都是綜合衡量得失的結果。

留下來有留下來的原因,離開有離開的理由。如果讓人離開的理由超過留下來的原因,那自然就離開了;若是留下的原因還是多於離開的理由,那麼自然就留下了。

這麼多負面情緒還得不停重溫努力寫下來,卻偏偏繼續留在這裡,何苦來哉。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哪怕我也住在灣區,我體驗到的就和你體驗到的不一樣,更何況有許多還是你自己的個人選擇,自己給自己找的。

像吃比較好的餐廳必須點酒——是的,好餐廳酒單比菜單還長,這我同意;客人很多都點酒,這我也同意。

但不想喝就不要喝啊。我吃飯就從不喝酒。

沒有人說你吃飯不點酒就不行好嗎?

美國這麼自由散漫充滿個人主義的地方,不喝酒人家也不會強迫你喝,你自己想要融入想喝酒,那是你自己的決定啊。不喝酒點水就點水,不好意思點水就點個氣泡水,也可以。氣泡水餐廳不會有多少個種類,了不起就一兩種,哪裏像他書裡寫的讓人選擇障礙。

而不點酒也沒什麼好寒酸啊,我雖然不喝酒,點的菜也是滿滿,消費金額比點酒的人還高。

餐廳吃飯,當然點自己順口的想吃的,在一個崇尚個人主義的國家還覺得被迫吃一些不想吃的菜、點一些不想喝的酒,真是太奇妙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總之我覺得他這裡面,處處有他所謂的「正確的美式生活」,而他的「失敗的美式生活」正是因為他覺得他做起來滿心不甘願而無法正確。

美國很大,所以我也不能說如果住在一個美國封閉小鎮是不是就是沒有融入「正確的美式生活」就是失敗。

但至少以我和作者同住的21世紀此時的舊金山灣區 aka 矽谷,就沒什麼叫做「正確的美式生活」⋯移民太多,每個人都帶著他原生國的標記,像蔬菜沙拉一樣的住在一起,蕃茄是蕃茄,橄欖是橄欖,洋蔥也沒有要去冒充是生菜。混在一起很好吃,你要挑出來單吃也都有原本的滋味,有足夠的空間和彈性讓你做自己。

沒有所謂的民族大熔爐要把各色金屬熔鑄成一塊美國人的合金。

你可以選擇做75%、50%、或是各種比例的自己。要100%做自己,哪裡都不容易;選擇0%做自己,哪裡都很痛苦。

也許這是為什麼我住在這裡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還有,我覺得很多根本不是人家美國人怎麼樣,像他講的職場難題,手下的白人如何如何,其實是他自己溝通有問題吧。

這時候就應該入境隨俗去上一下美國人最喜歡的自我成長課程,培養一下溝通技巧啊!

怎麼這時候又不像吃飯都要喝酒一般的入鄉隨俗了。
愛湊熱鬧的 array
我沒看過書,他的網路文章很常看,就是覺得很負面,很侷限。
感覺他的 target customer 是在台灣的人,在一片說矽谷好中,很多人愛看矽谷不好,不知道算不算是仇富?心理平衡?
他一些文章,在美國的台灣社團(尤其加州人多的),都是一片罵聲。但台灣出版社還是幫他出書,邀請演講,上排行榜,表示台灣人愛看啊。
Clare
愛湊熱鬧的 array : 台灣人眼中只有矽谷,其他地方都太鄉下了不值得一提🤣
愛湊熱鬧的 array
人性吧,就是喜歡看八卦,爆黑料。說美國不好,說矽谷不好,才有觀眾。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愛湊熱鬧的 array : Clare : 他不是說矽谷不好,他說的是美國。

但很明顯他主要生活經驗是矽谷,矽谷和加州,加州和和美國,那當然就已經差了非常多,更不要說他的矽谷經驗還有很多讓我挑眉的地方,很想說這是你自己個人經驗,而且沒人逼你好嗎,不代表矽谷經驗更不要說加州經驗美國經驗⋯從這裡引申出的結論很有問題啊⋯🤨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愛湊熱鬧的 array : 然後我覺得他以前好像沒那麼負面,大部分集結成上一本書。但很多年的部落格出了第一本書,才兩三年就得擠出第二本書,不免有拿著放大鏡找題材的感覺了。
愛湊熱鬧的 array
加州非常不能代表美國,矽谷更不能代表加州,就像紐約市就是紐約市,跟紐約州大不同,美國其他城市也跟紐約不同。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會不會是出版社分析,發現負面說壞話的文章比較受歡迎,所以鼓勵他多寫這些批判「美國」的文章?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愛湊熱鬧的 array : 搞不好喔,哈哈哈哈哈!因爲我發現有一大堆矽谷XX的網紅們,都是喜歡看衰矽谷的,有些都搬走了還繼續矽谷XX。要綁著矽谷衝流量還天天繼續說矽谷壞話 XDDD

可能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美國吧!

而且這本書我是在這裡的圖書館看到的時候順手排的,也是排很久喔、排到我都忘記有排了。

所以我猜可能不止在台灣受歡迎,在這裡也受歡迎吧!也許是在新移民之間特別受歡迎?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好啦,看完了。最後幾篇倒是比較正面一點,我覺得之前有些看過,似乎是更早之前發的。

(我真心覺得鱸魚在疫情間和疫情後都蠻負面,希望他現在好一點了。)

總之編輯在編排的時候應該不是照時間順序,大概走一個先抑後揚的策略,但不知道讀者有沒有都看到最後。

整體上來講,體感八九成都是負面,一兩成正面,所以這本書還蠻負面的啦。我不是太推薦,而且我覺得他描寫的美國也還蠻偏頗的。

建議作者練習每天寫感恩日記,可能人生會比較開心一點。🍵

目前我覺得想了解美國社會和美國人,其實最適合還是《美國法律史》。😂

固然一半是玩笑,會去看的人大概不多,但認真說起來,美國法其實很多是一個個判例累積出來的,所以真的是可以看民情的轉變。

@jeanylin -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美國法律史 A History of Ameri...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