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un, Feb 2, 2025 5:12 AM
21
1
【閱讀心得】12週做完一年工作
刺刺不休
我覺得中文書名有誤導之嫌,以為作者要分享什麼絕技可以讓人在12周內做完一整年份量的工作,其實原名「The 12 Week Year」指的是「把12周當成一年來規劃」。
人們總是習慣在12月31日這天衡量自己一整年的成功或失敗,但作者認為,這天其實只是人們任意指定的日期,其實一年任何一天都可以變成12月31日,來審視自己的成果。同時他認為,一年的時間太長,會讓人們誤以為時間還很多,進而推遲,直到年末意識到那個年度截止日要到了,才快馬加鞭。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un, Feb 2, 2025 5:12 AM
因此他建議,不該以「年度」作為目標規劃的單位,而是把「12週」當成完整獨立的一年。這聽起來很像把「年計畫」改成「季計畫」而已不是嗎?但它不是把年計劃分階段拆解成四個季計劃,然後慢慢跑進度。
作者提議的12週一年的計畫有各自獨立的目標,或者在完成「第一年(12週)」過完之後,再去規畫下一年的目標,就像我們一直做的那樣。另外作者建議在12週計畫下,再規劃每週要做的任務,並在每週回顧時,確認自己的執行率。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un, Feb 2, 2025 5:12 AM
如同書中所提的:「#有效的執行發生在每一天和每一週。」
其實12週一年的做法,就是讓自己更積極並專注在重要任務上的一個策略,不能讓自己有太多時間的錯覺,導致拖延或是投入到不必要的工作上。
我本來就很喜歡東摸摸西摸摸,也喜歡臨時起意做各種想做的事,但成果就不怎麼樣。看完書後,我意識到我確實都把一年想得很長,好像可以做很多事,但就像一隻沒有計畫哪裡好玩就往哪裡跑的小狗,最後只是跑得很累,沒有到達任何目的地,也不知道跑了多遠。
Aci @刺刺不休
@kupo000
Sun, Feb 2, 2025 5:12 AM
看完書後,我試著在今年前三個月設立一些目標(其中也包含了每週寫一篇文章這件事)。雖然我還是會臨時興起做一些事,不過我盡可能執行我的12週計畫。
雖然這些任務和目標不一定能順利達成我想要的成果,但至少回顧這12週,我可以更明確知道我有執行過哪些事,帶來了哪些成效,雖然不一定會到達目的地,但至少知道跑了多遠。
(PS. 我覺得本書前面篇章算有趣,但後面提案的一些時間運用策略就比較無趣一點 XD)
載入新的回覆
我覺得中文書名有誤導之嫌,以為作者要分享什麼絕技可以讓人在12周內做完一整年份量的工作,其實原名「The 12 Week Year」指的是「把12周當成一年來規劃」。
人們總是習慣在12月31日這天衡量自己一整年的成功或失敗,但作者認為,這天其實只是人們任意指定的日期,其實一年任何一天都可以變成12月31日,來審視自己的成果。同時他認為,一年的時間太長,會讓人們誤以為時間還很多,進而推遲,直到年末意識到那個年度截止日要到了,才快馬加鞭。
作者提議的12週一年的計畫有各自獨立的目標,或者在完成「第一年(12週)」過完之後,再去規畫下一年的目標,就像我們一直做的那樣。另外作者建議在12週計畫下,再規劃每週要做的任務,並在每週回顧時,確認自己的執行率。
其實12週一年的做法,就是讓自己更積極並專注在重要任務上的一個策略,不能讓自己有太多時間的錯覺,導致拖延或是投入到不必要的工作上。
我本來就很喜歡東摸摸西摸摸,也喜歡臨時起意做各種想做的事,但成果就不怎麼樣。看完書後,我意識到我確實都把一年想得很長,好像可以做很多事,但就像一隻沒有計畫哪裡好玩就往哪裡跑的小狗,最後只是跑得很累,沒有到達任何目的地,也不知道跑了多遠。
雖然這些任務和目標不一定能順利達成我想要的成果,但至少回顧這12週,我可以更明確知道我有執行過哪些事,帶來了哪些成效,雖然不一定會到達目的地,但至少知道跑了多遠。
(PS. 我覺得本書前面篇章算有趣,但後面提案的一些時間運用策略就比較無趣一點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