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6:00 AM
Tue, Oct 29, 2024 1:11 AM
15
4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關羽:由凡入神的歷史與想像
Guan Yu: The Religious Afterlife of a Failed Hero
關羽:由凡入神的歷史與想像 - 田海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田海(Barend J. ter Haar)/譯者: 王健,尹薇,閆愛萍,屈嘯宇 /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 2024/08/07
原文出版:2017
字數: 235,573
《完讀感言》
很好看!學術性的關公變遷和傳播的信仰研究。有好多民俗小故事,也很有趣。
我覺得信眾可能比較不適合看?但保持開闊心胸可能也還好啦。
每章都有總整理,最後一章又有一個大的總整理,以學術研究的書籍來說,非常親切友善。
最有趣的是發現關公信仰早於三國演義,本書作者經研究認為三國演義對關公信仰傳播之力甚微!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6:13 AM
Sun, Oct 27, 2024 8:45 AM
「我們將逐一討論關公信仰興起的各個階段:剛開始,祂以餓鬼的形象出現,之後在唐代(六一八–九○七)被一位著名的佛教高僧所點化,皈依佛門,成為佛教伽藍神,到了宋代(九六○–一二七六)又被道教張天師招募成為驅魔將軍。緊接著,我們將繼續討論關公作為雨神,作為對抗惡魔、野蠻人的保護神,並最終成為道德典範和萬能救世主的過程。在關公成神的歷程中,關公自身的威力,尤其是關公利用暴力(violent action)去行善,在其形象演變中始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6:56 AM
01神人之間—歷史上的關羽
我覺得每次看西方漢學家的中文譯本,談到的歷史讀起來都會有很微妙的感覺!
比方說關公 Lord Guan 和關帝 Emperor Guan的英譯,讀起來感覺就很奇妙!
然後談陳壽《三國志》的關羽,有很強烈的逸事特色,是口述歷史的特徵。我覺得這個說法也很有趣!
然後介紹劉備,說到「從天命觀的角度來說,劉備和他的隊伍並非漢室政權的忠實擁護者,而僅僅是中國北方諸多割據力量中的一員,希望能夠建功立業,並且經常改換門庭。總之,他們就是一支叛軍。」
「陳壽《三國志》中與關羽相關的核心要素有二:一是極其忠誠,比如他對劉備忠心耿耿;二是非常守信,比如他透過斬殺顏良來表達對曹操寬宏大量的感激之情。作為蜀國舊臣,陳壽並沒有明確指出劉備、關羽和張飛實質上是一個機會主義幫派。」
哈哈哈哈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6:56 AM
01神人之間—聖蹟傳和歷史編纂
這一小節主要是文獻回顧。日本學者認為關公信仰源自佛教信仰興盛。後續zigang研究者也如此假設,作者並不同意。
中文研究者強烈傾向「有一種強烈的傾向認為,是白話文學的流行導致宗教崇拜的流行,這又反映出兩個基本假設:第一,關公崇拜是隨著白話文學傳統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第二,一般民眾(透過閱讀或其他方式)瞭解這些白話文學,並且受到啟發。」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講三國演義?但可能也包含戲曲等。總之他不同意這個說法。
再來19世紀以來西方學者認為關公是「戰神」,但他解釋關公尚武(用martial 來解釋),但不等於戰爭。所以他也不同意關公信仰是戰神信仰。
把關公當成戰神信仰才是超奇怪的,他也沒打贏啊!
我覺得他比較重視日本學者研究,中文研究裡台灣研究品質較佳,中國就不太行。X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6:56 AM
Sun, Oct 27, 2024 7:03 AM
01神人之間—來自地方社會的體驗
「逸聞筆記和碑刻文獻是我使用的兩個最重要的資料來源,前者在幫助我梳理人們的記憶方面更為重要,而後者在重構神祇如何為地方社區甚至特定的個人提供支持方面扮演著更為關鍵的角色。」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7:07 AM
「關公崇拜在中國北方的廣為傳播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和早期這一崇拜所具有的佛教或道教背景關係甚小,與後世類似於《三國演義》這樣的白話敘事傳統更是沒有多大關係。
關於那些據說最早供奉關公的中國神壇和廟宇,我已經蒐集到非常詳細的資料,在第四章中會進一步分析。這些資料使得我們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對關公崇拜的興衰作出較為精確的分析。
如此一來,我們還可以對白話敘事傳統推動關公崇拜這一傳統的說法進行重新考察,這一推斷經常出現在一些二手文獻中,但這僅僅是一個有待驗證的假設,而且事實上並不成立。
在此,石刻文獻以及地方志中對內容的概括(摘要)才是主要的資料來源,這使我們有可能從時序和空間的角度重構信仰的流變。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不會用到戲曲方面的資料,儘管此類資料在其他類似的大型課題中經常會被考慮在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7:14 AM
哇⋯這一節他簡單總結了他接著的章節,然後我就發現很多我不知道的耶,原來關公包山包海有管這麼多啊!
雖然我對關公信仰到底保佑什麼實在也很模糊,反正應該是不管問什麼都可以去拜拜的吧X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7:21 AM
Sun, Oct 27, 2024 7:21 AM
喔,這有講到:
「關於關公崇拜的各個層面,可以也應該有更多的考察,我只能在這一本專著和有限篇幅內對關公崇拜展開有限的討論。
此外,我的討論中並沒有涉及關公崇拜的現狀,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大陸的宗教生活背景發生了巨大變化,材料源頭也出現顯著惡化,使得瞭解真實情況變得非常困難。研究那些困難年代裡宗教生活的壓迫,以及理解一九七六年後有限的復興和額外的變化,需要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包括口述歷史和民族志田野調查。
臺灣的情況也有變化,但總體上宗教生活持續繁榮,關公崇拜在整個二十世紀中一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儘管我在本書的相關部分進行了一些評論,但現代時期的系統性討論被有意地排除在外。」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7:21 AM
Sun, Oct 27, 2024 3:15 PM
02護法惡魔
關公崇拜最早可能起源於在唐朝中葉,在荊州當陽,《三國志》裡說他被砍頭,孫權把他的頭送給曹操,無頭屍身以諸侯禮葬之。傳說裡他的陳屍處,修了墓塚。最早的崇拜起源應該是橫死的餓鬼,需要祭拜血食。
860-874年黃巢之亂,傳說關三郎帶著陰兵入長安。
而在墓塚附近有玉泉寺。本來傳說中建寺有蛟龍作怪,玉泉寺主持智顗伏魔蛟龍。但是後來這個傳說就變了,802年修關羽祠的碑文變成神和智顗會面,並願意捐地建玉泉寺。後來神靈被確認為關三郎,運送木石,建祠以謝之。
再後來的故事就轉成關羽皈依成為伽藍神。
「玉泉山附近關羽崇拜的史料大多反映佛教對這一崇拜的看法,也體現地方僧侶在不同階段對關公崇拜的利用情況。
顯然,他們曾面對的是非常廣泛的地方信仰,儘管在早期他們試圖忽視這一情況,但這些信仰仍然持續存在。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9:13 AM
Sun, Oct 27, 2024 3:17 PM
由智顗嫡傳弟子灌頂所撰寫的《智顗傳》表明,智顗當初在山上遇見的神靈本是一條當地的龍及其屬下,而不是關羽本人,關羽的廟宇位於山谷的另一側。
很久以後,在八○二年和一八○一年記述這一故事的版本中,神靈明確地被確認為是關羽。所有的版本都表明,僧侶們竭力試圖將關公崇拜納入可以感知超自然世界的佛教框架之中。他們不僅將關羽描繪成建造寺廟的幫手,而且在范攄關於地方寺廟的記載中,這個神靈還透過在僧侶和普通人中強制推行相關戒律,以表示對佛教價值觀的支持。
到了一○八○年,寺廟和關公崇拜同時出現衰落,這表明當時兩者已經結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因此關公廟宇的重修有助於寺院的復興。」
後來還出現關公印章(壽亭侯印)的聖物崇拜。故事有拿藥的,有作為個人保護神的,有關公顯靈指揮軍事打跑土匪的,及關公托夢表示祂皈依佛教吃素,祭拜請改素食⋯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3:30 PM
總之,雖然不少人認為關公信仰和佛教興起與傳播有關,但作者並不完全同意,大部分在佛寺的關公傳說或顯靈顯聖都欠缺佛教元素。和其他方式流傳的沒有太大差別。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3:30 PM
Sun, Oct 27, 2024 3:33 PM
03解州驅邪
「歷史上的關羽出生於山西省南部解州(即今天的運城)的一個村莊。
這個村莊靠近傳統中國的一個主要產鹽區。十二世紀上半葉以來,隨著關羽降服邪魔解除解州鹽池災變的故事深入人心,另一種形式的關公崇拜在道教驅邪法師的傳播下來到中國南方。
這個邪魔起初被認定是蛟龍(這一驅邪故事的道教版本把該故事的發生時間放到宋徽宗年間,即一一〇〇年到一一二五年),而之後則轉變為傳說中黃帝的死敵——董尤(北方所流傳的這一驅邪故事則把時間定位到宋真宗年間,即九九七年到一〇二二年)。」
「宋元之間的一個巨大變化,無疑與南方道教驅邪趕鬼儀式影響的日益增強密切相關。作為護法將軍的關公崇拜的流行,正是這一信仰的一部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3:33 PM
Sun, Oct 27, 2024 3:33 PM
「現存的解州驅邪故事非常具象地描述這位神靈執掌武力的能力,徽宗年間的故事版本裡蛟龍不但被殺死,而且化為灰燼;而在真宗年間的版本中,蚩尤在一次激烈的鬥爭中被肢解,鮮血染紅了整個鹽池。
自此,關公不再是前述智顗故事裡那個來自玉泉山並幫助修建寺觀的好神靈,相反地,祂保留了與一位慘遭橫死的將軍相稱的惡魔般的全部能力。正是這一暴力的本質,使祂成為適合在驅邪儀式中召喚出來的神祇,並促使道教儀式專家們將祂的信仰帶到整個南方。」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3:38 PM
看第三章感覺到宋其實也是蠻宗教風的!
雖然我的確知道各朝各代常常都會有地方官建祠修寺之類的,但真的看到宗教信仰的研究從這個角度把這些歸納起來還是很有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以前讀的書有致力去除迷信色彩⋯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4:04 PM
「人們在春天將水流引入附近的地塊,鹽水由清澈變為紅色。其背後的原因在於鹽桿菌(Halobacteriaceae)的存在,這是一種只有在鹽分含量極高的環境中才能存活的微生物,其體內具有長鏈類胡蘿蔔素的菌紅素(bacterioruberin carotenoids),因而顯現出鮮紅色(想想胡蘿蔔!),因此紅色的出現表示此地鹽分極高,否則前述的那些微生物便無法存活。夏秋之交,這個地區就會刮起南風,鹽在一夜之間結成晶體。水分蒸發後,人們就可以採集鹽塊了。」
旱澇都會影響鹽池,但通常是水患比較嚴重。
在解州這裡出現了關公斬蛟龍的傳說。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4:04 PM
Sun, Oct 27, 2024 4:04 PM
鹽商需要北上將穀物和飼料送到邊境,才能換取鹽引。1044年後可以用鹽引在汴京取鹽到指定地方販鹽,獲取巨富。山西商人至明朝成為強大力量,作者推測他們在十一世紀應該也有相當經濟力量支持地方信仰。
他沒有直接說,但他是不是在暗示鹽商傳播了關公(斬蛟龍)的信仰啊?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5:09 PM
他就講了鹽池的關公斬蛟龍的傳説;講了鹽池鹽桿菌會讓池水變紅,以及旱澇都會影響收成,但水災比較難解決;講了鹽商會跑來跑去,講了到明朝山西商人變成一個社會集團認同。
但沒有講一句把這些串起來的結論:
因爲水患和池水變紅引發斬蛟傳說,並因爲鹽商傳播到北方。
他後面就有明確講到宋朝徽宗和真宗年間,官方請天師召關公斬蛟龍治水患的道教科儀,並因此傳播到南方。就前面感覺是提供線索暗示讓讀者自己得到結論,但他沒這麼說,應該是因為欠缺關鍵證據?
欠缺鹽野阿媽「想必」的氣魄XDDDD
畢竟是需要證據的學者!不是可以讓想像力馳騁的業餘人士!而且第一章文獻回顧才剛剛批評了中國學者沒有嚴謹邏輯就隨便亂講的信仰研究!🤣
後面這段他就有直接講出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5:24 PM
Sun, Oct 27, 2024 5:31 PM
總之1105年解州的鹽池有水利工程建成,然後官員祝賀的紀錄。談到神宗、徽宗的時候道教興盛,包含神霄派、天師派的道教信仰也受到國家重視,還有退蠻夷外族的儀式。
然後天師派去鎮水患斬蛟龍的時候的道教科儀都常常召請關公,丟鐵符。
這個符裡的是古體字的關,但是是符,裏面是六個丁字,是輔助戰鬥的神兵。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5:57 PM
還有一個故事是天師召關公見皇帝,皇帝嚇一跳就丟了崇寧錢,因此就變成了崇寧真君。
然後作者解釋宗教儀式仍常出現以錢幣驅邪或辟邪。
我就⋯欸?
為何講著講著關公就從斬蛟變成管晴雨了XDDDD
然後還有辟瘟疫(?),不知道怎麼的就和管瘟疫的溫元帥搭檔起來了。然後也常常和傳說是李冰次子的二郎神(清源真君)一同被崇祀。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5:59 PM
擊敗蚩尤
「十三世紀後期始於北方的敘事傳統,將鹽池除魔的故事移到真宗(九九七-一〇二二在位)年間而非徽宗年間,並將這個邪魔說成蚩尤或黃帝的死敵。這無疑受到真宗獲授「天書」事件、真宗將黃帝認作帝王家族的先祖,以及真宗在泰山封禪等歷史記憶的啟發。這些事件都是真宗為了加強其統治合法性及君權神授的觀念,所做的系列宣傳的一部分,這一宣傳運動始於一OO八年,並且在其剩下的統治時間內得以延續。」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6:02 PM
「最早可以確定具體年代的北方版本的故事,出現在今遼寧宜州的一篇一二九三年的碑文裡。碑文將「宋代鹽州發生的事件」及「蚩尤帶來的災難」視為關羽作為神靈介入的最典型事件。
從碑記內容來看,作者毫不懷疑這一事件的歷史真實性,並且假定讀者也十分熟悉,這意味著相關故事已經流傳了一段時間。
另一篇撰於一三三四年至一三三五年、來自今四川合州的碑文也提及同一個版本的故事。這篇碑文的作者寫道,一〇一四年,鹽池之水乾涸,於是人們找到張天師,後者透過一個護身符下達命令,讓關羽前往此地。幾天後,鹽池之水變紅,神祇帶著怪物的頭現身。除了這個四川的個案外,關於這一敘事傳統的大部分證據都來自華北。」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7:42 PM
Sun, Oct 27, 2024 7:45 PM
因爲黃帝和蚩尤大戰,最後蚩尤的骨肉碾碎加入化苦肉糜,以便天下人都可吸吮。作者指出顯然是鹽化加以保存。
北宋解州鹽池紅鹽被當成蚩尤的血(欸?)
十一世紀真宗有對黃帝的祭祀。
於是蚩尤就和這個真宗祭祀黃帝部分二合一,變成蚩尤很怒真宗祭祀黃帝,所以抽乾鹽池,讓人取不到鹽。
由於蚩尤和旱魃被整合起來了,所以讓這個傳說合理化,鹽池需要的挑戰就變成是旱災(?)
雖然不符合鹽池真正的狀況,也不符合道教關公斬蛟治水患的傳統,但不管了。
所以作者認為這個傳說不是源自道教信仰,而可能是文人對於外患的焦慮所形成的敘事,所以無視道教已經形成的敘事。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Sun, Oct 27, 2024 10:53 PM
Mon, Oct 28, 2024 11:11 PM
——插播日本——
天滿宮菅原道真,大家都知道他是怨靈,不影響法力高強大家繼續拜拜啊,這麼說來為什麼日本的怨靈這麼厲害,都從頭到尾不會被招安納入正神體系。而且當怨靈也可以繼續保佑學問考試這種感覺像正神的業務,是不是日本的宗教觀包容性比較廣,反正八百萬神不需要大家都在體制內,或是根本沒有正邪之分,只有誰法力比較強大的強弱差別。
書友F:
「日本沒有正神陰神的差別,基本上怨靈經由慰靈祭超度後,就是神道教裡的神了。日本嘛比較內涵的對比,是新神和舊神,舊神就是荒神。書裡面寫的關公早期信仰的形成(死後成怨靈散布瘟疫) 比較接近荒神,荒神的特性也是很地區性的。
神和靈的差別,我覺得最簡單的話來說,就在於,人祭拜的靈為神。
其實看看時間,關公崇拜的出現,遠早於這些日本著名的怨靈傳說,東亞宗教還是蠻相近的。」
——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11 PM
我覺得很多人拜的就會得到官方承認變成正神啊,淫祠野祠會被官方取締,但官方也不敢得罪有龐大信眾基礎的神吧。
但變成正神就會幫他重新構建整個來歷和職能,以免妨害善良風俗之類的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12 PM
還有一個故事是天師召關公見皇帝,皇帝嚇一跳就丟了崇寧錢,因此就變成了崇寧真君。
然後作者解釋宗教儀式仍常出現以錢幣驅邪或辟邪。
我就⋯欸?
為何講著講著關公就從斬蛟變成管晴雨了XDDDD
然後還有辟瘟疫(?
呂洞賓也出現了XD
而且這次皇宮鬧鬼,關公除祟怎麼把它吃掉了,這不是鍾馗的事嗎?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14 PM
過五關斬六將
原來過五關斬六將是可以搬演的欸,我覺得這好帥喔!
然後他還有講一個皮影戲的「過關」儀式,兼具皮影戲的表演加上給小孩「過關」的儀式:
舉行殺雞儀式之後,皮影戲的關公木偶會帶著一個象徵小孩的木偶一起過五關,象徵帶著小孩過人生關卡。我覺得這儀式蠻讚的👍
還有另外一個為了學術研究復興1930年代儀式,在耆老指導下的的表演,是在關帝廟做生日酬神的時候,村莊裡有五個舞台,飾演關公的演員在舞台上斬了守關大將,然後騎馬(象徵赤兔的紅馬)到下一個舞台斬將。
我覺得這個也蠻酷的。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15 PM
Mon, Oct 28, 2024 11:15 PM
關公信仰的女性信眾
台灣版序:
「其中一個未預見的遺漏,也可能根本上就是一個錯誤,就是對女性崇拜關公缺乏足夠的關注。儘管我認為祂的神話中帶有厭女的現象,但祂仍可以被女性崇拜,我在此後也發現了更多這方面的證據。另外還因篇幅、懶惰或是知識不足等原因,在各種層面有所忽略。
對於臺灣來說,恩主公崇拜是特別重要的遺漏。在臺灣背景下,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缺失,儘管當然有足夠的中文資料來討論這個話題。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15 PM
我的書著重於關公崇拜的歷史,直到十九世紀末,而恩主公的崇拜主要是十九世紀末以後的發展。這也說明了,宗教傳統是無限靈活和富有創造力的,但若要加入這個討論,我便需要考量二十世紀甚至二十一世紀的發展,例如祂被納入中國東南部和越南的新興宗教傳統中,或在臺灣關公信仰成為官方認可的宗教。同樣,我還應該更多地著墨在一九四九年之後,關公崇拜在中國大陸的命運。這是一個悲傷、敏感且重要的話題,但我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若要囊括這些,也就意味著對早期歷史的關注會少得多,因為本書大約十五萬字了(不知道翻譯成中文後會有多少),對於一本英文學術書來說已經相當多了。再增加一萬到兩萬字,當時出版商不會樂見這樣的情況。」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0 PM
他後面有一段在講關公神話的厭女傾向:像是傳說和張飛約好互相殺害對方妻子以表忠心(?)他殺了張飛的妻子,但張飛放走關夫人。但他還是遺棄了自己的妻兒。以及護送劉備的兩個夫人時夜讀春秋。
所以說沒有太多女性信眾。
我想這件事應該讓很多女信徒不同意?而且我看行天宮也是蠻多女性義工在幫忙的,不知道恩主公信仰是不是比較和藹可親?
除了一個講到的例子保佑女性免受山魅強姦的故事,故事女性長年齋戒,隨身帶著關公像,信仰的可能是佛教淵源的關公;其他兩三例,他都說關公是站在男子(男性)或年長女子(性別中立)來責怪媳婦。
像有個例子是丈夫要媳婦生女兒就要殺嬰,媳婦問關公,關公說男女一樣好,不要殺。結果生出來是女嬰,最後是在丈夫要求下遺棄。但最後媳婦身體有問題,婆婆叫兒子去關公廟賠罪⋯
這個故事他分析遭受懲罰的是年輕女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0 PM
Mon, Oct 28, 2024 11:21 PM
有鑒於他研究的是(含)19世紀以前,而且用的是書面地方誌、善書這類,我覺得會被留下來的書面紀錄,女信徒都只剩下求婚姻、家宅安寧、夫妻關係和求子的紀錄了吧?
19世紀以前女性求事業或求學問應該無法留下紀錄XD
但是我覺得他這本書的關公信仰和台灣的恩主公信仰感覺是差蠻多的欸!
我覺得台灣恩主公信仰感覺比較和善一點,而且業務包山包海啊,要求婚姻求子應該行天宮也都有陪祀的神明可以保佑,而且感覺恩主公也不會不受理,一條龍服務。
但是和恩主公求雨這件事在台灣有流行嗎?他竟然是華北關公信仰的重要核心之一,我覺得好神奇。
然後我看到關公是龍轉世了,這真的我以前都沒聽過這個傳說。
雖然覺得應該是因為台灣雨很多,但是有時候也是乾旱缺水要求雨建醮之類的吧⋯是說我覺得好像什麼廟都會一起,也不是說恩主公專精這個業務的感覺?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2 PM
書友補充:
果然!我就沒有覺得關公專精下雨!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2 PM
Mon, Oct 28, 2024 11:25 PM
布雲降雨的關公,乃至黑龍轉世
「在湖北省長江沿岸的一個貿易市鎮——沙市,流傳著一則民間故事,故事是這樣解釋雨季的:暫事曹操的關羽決定在五月十三日離開曹營。這就是非常有名的「過五關」故事,全中國的地方賽會經常搬演這一劇碼,在第五章中已經討論過。
神祇的青龍偃月刀只能用天河之水,而不能用普通的水來磨。當時發生乾旱,關羽看不到一絲雲彩,他便用青龍偃月刀威脅東海龍神,警告龍神如果不下「磨刀雨」,他就不讓祂曬乾自己的龍袍。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3 PM
Mon, Oct 28, 2024 11:24 PM
聽到這些,龍神真的害怕了,因為如果祂的龍袍一直是濕的,祂將不得不持續不斷地布雨。因此直到關羽經過一路打鬥,回到劉備陣營為止,龍神持續不斷地提供雨水,以使關羽的大刀在不停的戰鬥中保持鋒利。當關羽回到劉備那裡時,已經是六月十六日。所以,雨季通常會在這一天結束。
這個故事被看作湖北當地一則謠諺的來源:「不借關羽磨刀雨,龍王休想曬龍袍。」」
這個故事我也覺得非常妙,本質上也是威脅恐嚇龍王。
後面有講一開始是說他的青龍偃月刀是條龍,後來說他的鬍鬚是條龍,再後來變成他自己是一條因為不忍心乾旱人民受苦而私自降雨,被玉帝令法曹斬之,把頭丟到地上,有人就把龍頭撿起來,誦經超渡,於是黑龍轉世成關公。
我覺得玉帝在很多故事裡的形象都不怎麼好。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5 PM
「面對不同類別的證據,我們很難作出判定。有充分的證據把關羽崇拜和求雨聯繫在一起,比如他的生日是在五月十三日、民間傳說將他與龍聯繫在一起,以及在大量的個案中,關公崇拜都在地方祈雨中扮演重要角色等。
另一方面,我們在第五章中曾經討論關羽崇拜的傳播與分布情況,結果表明祂是華北地區最為重要的崇拜偶像之一。由於雨水在華北地區和長江中游都是人們關心的重要問題,所以神靈和降雨扯上關係並不令人驚訝。
據我們所知,玉帝和無處不在的龍神也可以帶來雨水,但是另外一些神靈,比如泰山老母和土地公卻並不能。因此,我認為在關羽神祇和降雨之間確實存在某種更為具體的聯繫。」
所以城隍沒被提到欸
台灣為什麼會和城隍求雨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6 PM
鬍鬚是一條龍
原文:
「關雲長公蠍髭髯,內有一鬚尤長,二尺餘,色如漆,索而勁,常自震動,必有大征戰。公在襄陽時,夜夢一青衣神辭曰:我烏龍也,久附君身,以壯威武。今君事去矣,我將先往。語畢,化為烏龍,駕雲而去。
公寤而怪之。至夜,公走麥城,與吳兵對,天曙,將〔捋〕鬚,失其長者。公始悟前夢辭去者是鬚也。歎數已定,將奈之何!」
關公鬍鬚是一條龍。那條龍在他要去當陽之前顯靈自報家門,說我一直住在你鬍鬚上,但你快掛了、我現在要走了。
感覺這條龍不講道義,但不走的話無法解釋鬍鬚上有條龍為何還會敗走麥城。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7 PM
Mon, Oct 28, 2024 11:30 PM
明朝間關公信仰地位在文人間提升
「在一份呈送給皇帝的奏疏中,潘季馴描述大壩最後合龍時面臨的問題。一個當地的農夫報告,最近的雷暴使得堤壩上有了一個很大的缺口,大量的「龍骨」裸露在外。
當地百姓和商人聞訊,運走數十磅的骨頭,因為這些骨頭可以在藥材製造商那裡售得高價。龍骨的形狀像馬頭,質地則堅硬如石。潘季聽說神龍無腦,龍骨黏舌,所以親自進行試驗,結果完全與傳聞相符。
根據潘季馴的說法,屬下曾經告訴他,此地有一水怪,水勢凶險。一五七七年,張真人路過該地,地方官員請求他建祭壇祭祀,真人將製造的五十枚鐵籤擲於水中,以求鎮壓或安撫水怪,但卻沒有成功。
潘季馴認為,是當時的雷暴最終剷除了那條龍,使得大壩的合龍成為可能。他還把一些龍骨,包括龍的頭和腳,送到京城的內閣中。」
這個故事也很妙,作者推測也許挖出了恐龍化石X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7 PM
「天神涉足於對水怪的處理,表明人們將後者視為一種異端邪魔,必須透過驅魔儀式將其消滅。一份由潘季馴撰寫的較早一些的奏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一點。
一五七一年初,在第二任期內,潘季馴請求將邳縣一個水利項目結餘的一部分用於重建當地的一座廟宇。據他所說,這一地區由四條金龍和祂們的將軍監管,包括關公在內。隨後,他強調這些神靈的合法性,至於對關公的祭祀,則是因為祂曾經保衛這片區域。」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8 PM
然後後來有個他捐助的關帝廟的碑
「那方碑刻則由他的朋友董份撰寫,碑刻的相關內容又來自潘季馴本人的經歷。根據董份的說法,潘季曾經夢見獲得關羽神祇的幫助。醒來後,高家壩上的人群正嚷嚷著說有一尊關羽神像從水面向他們漂來,這一場景和他在夢境中所見一模一樣。因此,他下定決心在某一天必須完成大壩的合龍,結果在那天大潮突然快速退去,雲開日現,河水也變得清淺澄澈,他的手下得以一氣呵成地使大壩合龍。潘季馴將此歸因於他曾經對神靈許諾在淮河上為其建造一座廟宇,然而現在他又花錢在家鄉湖州建造另一座神廟。」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28 PM
Mon, Oct 28, 2024 11:29 PM
「十八世紀中葉,王棫寫道,潘季馴是一位虔誠的關公信徒(他以關羽之後的封號「關帝」稱呼神祇),曾經在神前默默地誠心禱告。
有一天,他夢見神祇,後者在夢中解釋有巨蟒作怪。指示潘季馴準備幾百擔石灰,在某個時間點把它們淨在運河中。潘季馴依此而行。
由於資料中說河水像燒開一樣沸騰不已,所以有可能潘季馴讓手下拋灑的是熟石灰,它與河水產生劇烈的反應,並且把所有的生物都燒死了。
無論如何,最後兩條蟒蛇現身,雲層中出現一道白光擊中牠們的頭顱,巨蟒由此斃命,河水完全被染紅了。大壩得以順利完工。
潘季馴回到家鄉後,為了對神靈表示感謝,修建了一座廟宇。」
不過關鍵是關公信仰在文人的地位提升了,前面一直講主要是地方信仰,以及在軍人和行商,在道教科儀是被召來的神將。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32 PM
Mon, Oct 28, 2024 11:32 PM
關公可以驅魔辟邪
房子外面放關帝像瓦當來驅魔,這也太精緻,感覺是大戶人家。
他也討論了一下關公信仰的道德特徵,如正義和忠誠,讓關公信仰得到三合會、香港警察、地方社群和混混們等邊緣團體的歡迎。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34 PM
「當戰無不勝的皇太極將掠奪成性的女真人的金,轉變為具有征服色彩的滿洲人的清時,他也將宣稱自己的父親努爾哈赤是關羽的化身,如此便能表明他的父親與關羽同樣偉大,而他自己身為關羽/努爾哈赤的後人,也幾乎同樣偉大。」
皇太極宣稱努爾哈赤是關公化身????
這太神奇了,我也沒聽過這個八卦!
然後義和團原來也是拜關公的!
後面會講到關公是庚子年生的,所以義和團的庚子拳亂為什麼是在庚子年,可能也有象徵意義。也和當時流行的重整道德、末劫救世論有關。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35 PM
講到一點點的國民黨政府:
「一九一四年,袁世凱試圖將關公和岳飛樹立為國家級的偶像崇拜。十二年後,新的國民黨政權則試圖融合關羽崇拜和岳飛崇拜,為此對所有的關公廟進行改造。
在關羽被認定為戰爭之神的前提下,通常由軍事將領舉行祭祀儀式。他們將關公和岳飛視為國家的象徵,希望人們能夠在兩位神靈的感召下團結起來,但是這一舉動卻完全忽視兩者背後巨大的文化根源差異,關公崇拜蘊含著豐富的信仰資源,而岳飛崇拜所包含的思規資源卻極其有限。
這一誤解源於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傳統而言,針對關羽的國家祭祀通常由更受尊敬的地方文官而非武官來主持,這提高了關羽的聲望。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35 PM
Mon, Oct 28, 2024 11:35 PM
從地方社會的角度看,由武官主持的祭祀只能被視為一種降級。將關羽視為戰爭之神的觀點,可能受到西方人將祂等同於戰神(Mars)觀念的影響。
在民間社會,人們將關羽視為武聖(Martial Saint)而非戰神(God of War),因為祂對暴力的使用是符合道德原則的,人們從來不會純粹將其作為軍事性神靈來加以崇拜。
民國年間,與帝國時代相比,「戰爭」這個名詞的意涵在意識型態層面似乎變得更為積極了,這使得關公在國家層面被實質性地改造為戰爭之神,但是這一形象並未真正在民眾信仰中扎根。」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35 PM
「崇寧年間的「真君」封號是道教驅魔專家創造的,它是神祇擊敗解州鹽池神龍(此後被說成是蚩尤)相關敘述的一部分。「關聖帝君」以及「三界伏魔大帝」這一封號則在一六一四年由宦官創造——有可能是在萬曆皇帝的授意下,但沒有經過禮部。」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37 PM
Mon, Oct 28, 2024 11:38 PM
關公作為軍神
「晚明蔡獻臣在約一六一五年至一六一七年撰寫的筆記中提到,這座關帝廟緣於關公在明初對皇室的幾次裏助。
無論是否確有其事,這一說法本身無疑為這座廟宇如此顯赫給出一種被人廣為接受的解釋。據蔡獻臣所言,朱明王朝早在鼎定之初,尚未結束征伐之時,就已經得到關公的護佑。
儘管明初史料並未言及此事,但在蔡獻臣的時代,關公護佑王朝鼎定江山卻是一個常識。
而且,蔡獻臣此處還提到一五五〇年發生的「虜薄都城」一事,應指俺答汗在這一年成功侵襲到北京周圍。大軍壓境時,人們「夢君將天兵大戰,盡殲之」
次日,「胡虜」撤退,京城得以解圍。蔡獻臣談道,包括這件事在內,關公一連串的顯應神蹟讓皇帝深感其神威之盛,因此賜予關帝一個新的封號,故事裡的這位皇帝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萬曆皇帝。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37 PM
但正陽門邊的這座小關帝廟之所以最終成為整個關羽崇祀網絡的關鍵中心之一,或許更是因為它的位置實在太過重要了。各路精英天天從這座城門下穿行,也經常壅堵在小小的甕城裡。不難想像他們因此成為關羽的信眾,進而成為神廟各路信眾中最為重要的群體。
正陽門關帝廟的靈籤也非常出名。我們可以想見,人們從正陽門穿入,準備進入內城的時刻,往往也是面臨人生重大轉折的時刻,可能是科舉高中,也可能是名落孫山,可能是新官上任,也可能馬上就要得見天顏,他們因此更加希望得到神靈的啟示。
儘管甕城已經在二十世紀初被拆毀,但這座關帝廟及相鄰的觀音廟卻保存到一九六〇年代,直到那個時代的政治動亂將其徹底吞沒。」
萬曆皇帝出現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39 PM
關公讀春秋的形象應該是明末清初的事情。
然後這有個1584年記載的小故事:
江西有個小男孩自稱被關公附身,大家考他春秋他都應答如流,長於預言,信眾日多。
有一天高官到他面前,小男孩就突然撲倒,附身神靈跑了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神靈不是關公,只是個招搖撞騙的橫死的書生鬼魂,看到高官來就不敢繼續行騙而遁走。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39 PM
Mon, Oct 28, 2024 11:40 PM
為了怕露馬腳先跑掉,和被識破跑掉,結果不是一樣嗎?幹嘛要先跑?而且官員可以對他幹嘛,都是個鬼了。
可見我的思考邏輯和當時社會文化格格不入?
還是如果是個高官的官員,真的可以對鬼怎麼樣?像是官威之類的會讓鬼陰氣受損?
但是包公這樣日判人夜審鬼的應該是少數天賦異稟的官員吧?
好像是有軍人和官員身上陽氣比較重不怕鬼的說法之類的。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3 PM
這本書還有講求靈籤和扶乩的過程。讓我覺得我以前解籤都解的好隨意啊!
像裡面講有個人要買塊地,求籤,然後看不懂又求了第二隻籤。
他的籤詩我讀了,就覺得意思想買哪塊地就買哪塊地,不用管別人說什麼。反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好事。
詩曰:「事端百出慮雞長,莫聽人言自主張。一著先機君記取,紛紛鬧裏更思量。」
得第二籤。詩曰:「盈虛消息總天時,自此君當百事宜。若問前程歸縮地,更須方寸好修為。」
結果他解籤的方式和我完全不一樣🤣
還要拆字,寸是十一,他的內兄性方,所以他的內兄叫他拜拜他就頓悟原來籤詩應驗在這裡。
我:?!
後來客人和他說這塊地前面山比較小,所以他就頓悟是縮地。
我:??
難怪關帝廟只有一百隻籤就夠了,反正每個人解讀的方式是會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情況做出不一樣的判斷和行為,所以叫做冥冥中自有天意!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3 PM
善書也會被當成蒙學教材欸。讓學童背誦《覺世真經》的道德故事,先生再講解
還有清朝的時候,在村里宣講康熙《聖諭》,還會加上大量善書小故事做補充。
(這一段我覺得是不是之前有討論過?忘記是哪本書了)
日本學者直江廣治的《中國民族學》還有提到到1940年的時候,宣講還是村里的娛樂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4 PM
Mon, Oct 28, 2024 11:44 PM
我找到了!
上次在講功過格,善書,寶卷,還有康熙的聖諭會下鄉宣講的這件事,是在杜正勝主編的《中國文化史》。
@jeanylin -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中國文化史 (第四版) 作者: 杜正勝,王健文,...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5 PM
Mon, Oct 28, 2024 11:47 PM
—插播筆記—
宗教
「中國自宋代以後,出現大量的新教派。以道教而言,魏晉以來有天師道、五斗米道、茅山道,南宋以後,又有太一教、全真教、淨明道、真大道教等新興教派。」具有強烈三教合一的色彩。
「真大道以道家清淨無為為基礎結合儒家倫理;淨明道特別強調儒家的忠孝觀念,有些學說也建立於與道合一的理學基礎之上,並接受了大乘佛教的一些教理;全真教的經典也以《孝經》、《般若心經》和《道德經》並重,都顯示了三教合一的民間宗教性格。」
勸善書
「這些新道教所發展出來的勸善書,重要的包括:《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赤松子中誡經》、《信心應驗錄》等,其內容大半認為人的一切行為,甚至是念頭,都會有因果報應,因此勸人行善事、存善念,戒惡事、去惡念;當中也包含儒家倫理與佛教的輪迴轉世說法。」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5 PM
Mon, Oct 28, 2024 11:47 PM
「明代中葉以後,王陽明學說盛行,地方上出現大量的「講會」,不論士大夫或平民都可參加;與此同時,鄉間的「鄉約」也大為發展;士人的詩社、文社亦流行開來。在這些聚會當中,善書的內容也成為講論的主題,透過宣講,善書的影響於是及於不識字的階層。
後來,士大夫結合志同道合的一些人,更組織了「同善會」以共同行善。入會者繳納會費,定期辦理善舉,救濟貧民、寡婦,或施藥、醫病、施棺,另外又設置固定場所如「育嬰堂」、「清節堂」等,收容棄嬰、節婦。
這些同善會會員也會定期宣講,或在鄉約上受邀主講,所講的如《孝順事實》、《為善陰騭》、《太上感應篇直講》之外,又有《濟急救危講話》、《戒溺女講語》、《戒點淫戲講話》等等。
這類的同善會與善堂首先出現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江南,後來擴大到中國的各大城鎮中,直至清末民初仍然不衰」
—筆記結束—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6 PM
本書作者認為善書是信仰快速傳播的原因之一:
「背誦經文也好,刊刻善書也罷,這些活動的動機與其他崇祀活動是一致的,所引發的也是同一類神蹟。在這些故事裡,我們能一如既往地看到同一類強烈的感官體驗,這也說明它們都屬於同一種宗教文化。
這帶來一個問題,人們一開始為何大費周章地選擇誦經刻書這種方式?相較於崇祀神明和扮演戲劇,或者類似的「還願」活動,誦經刻書又有哪些額外的價值?這些致力刻書之人的社會身分與職業背景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線索。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6 PM
在善書的扉頁和附言中可見,參與刻書活動的不只官員及正準備赴考的士子,事實上,從大商人到小商販和普通店員,各色人都參與其中,他們的水準有高有低,卻都通曉一些文字。而且這些人此時都是背井離鄉之人,無論是向神明獻祭還是搬演神戲,那些活動都只有在家鄉才能引起眾人關注。
相較之下,捐款刻書、背誦經文卻與這些人的羈旅生涯高度契合,而且也符合他們對書面文字的濃厚興趣。隨著人們不斷製造出與關帝相關的乩書、不斷重印善書,傳統上對關公的寺廟崇拜也開始完美超越最初的地域保護神的意涵。由於關帝這一新的角色定位,以祂為中心的一種新的救世神學發展起來,能夠適用於每一個人,而不再局限於地方性社區。」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7 PM
Mon, Oct 28, 2024 11:47 PM
所以他這裡主要是認為酬神戲的傳播,沒有捐助善書的大範圍傳播流動性來得好。
當然戲班也是會到處演出,但可能也是比較屬於地方性的巡迴,不像善書可能會因為行商大江南北的流通。
有個例子是某個滿族官員德壽,從北方搭乘火車和輪船到蘇州赴任。
一路上當然也是受到關公保佑,他歸功於時時念誦《明聖經》的幫助。
到了蘇州發現這個城市都沒有《明聖經》,於是發願捐印善書。
我覺得這個例子,可能他一跑就跑的超遠,戲班無法跟得上,地方戲曲傳播沒有辦法這麼迅速快捷XDDDD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8 PM
恩主公信仰出現了!這大概是全書唯一提到台灣恩主公信仰的地方。
「關羽以暴力捍衛倫常的形象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和二十世紀上半葉得到進一步發展。
這一時期,神明逐漸被視為一股對抗人類逐漸墮落之勢的力量。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關羽不僅請求玉帝下旨讓自己拯救世人,更是取代玉帝成為至高神明。
眾多新興宗教運動十分推崇這個故事,其中就包括同善社和德教,兩者都從創教之地出發,最終遠播域外。
在臺灣,關羽救劫這一主題被「恩主公」扶乩運動吸收,由此發展出最為流行的地方關公崇祀。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8 PM
Mon, Oct 28, 2024 11:49 PM
當然,相信關羽為了人性之善對抗玉帝的觀念並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我在第六章分析了一則傳說:不遵玉帝號令,拒絕懲罰叛神村落的神龍被玉帝懲罰,轉世為關羽。
這則故事的源頭能一直追溯至十七世紀中期。十九世紀晚期的扶乩傳統進一步發展這則傳說,為其賦予近乎彌賽亞式的內涵,而它的主人公也就自然扮演起救世主的角色。」
後面講到末劫,關公要救世,需要重振道德,感覺這也是滿熟悉的。
然後玉帝當了七千多年已經累了,要換關帝當下任玉帝,1924年就要開始了⋯
我覺得恩主公信仰應該是最後這個讀春秋的關公,扶乩和鑾書,面臨玉帝降下的末劫、關公要救世,讓人間重整道德。
祈雨降雨這件事,反正大家現在看衛星雲圖就好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Mon, Oct 28, 2024 11:49 PM
Mon, Oct 28, 2024 11:51 PM
我看完了,他這本書真的超級親切,最後一章又整理了一遍!
他後面還有講一段我覺得蠻有趣的,就是說,台灣的每個關帝廟都號稱東照山來的,但其實應該不是。
然後1949之後中國地區信仰都已經被瓦解了,解州祖廟復興其實只是觀光化套裝行程,給海外華人參訪祖廟觀光用。
⋯只差沒講統戰用XD
而且關公子嗣全部都被殺了,所以幾百年都沒有人號稱關家子嗣後裔,但現在解州關帝廟行程有包含關家村。但這個關家村是有七八戶關家人家被遷過來當關家後裔的⋯XD
載入新的回覆
關羽:由凡入神的歷史與想像
Guan Yu: The Religious Afterlife of a Failed Hero
出版日期: 2024/08/07
原文出版:2017
字數: 235,573
《完讀感言》
很好看!學術性的關公變遷和傳播的信仰研究。有好多民俗小故事,也很有趣。
我覺得信眾可能比較不適合看?但保持開闊心胸可能也還好啦。
每章都有總整理,最後一章又有一個大的總整理,以學術研究的書籍來說,非常親切友善。
最有趣的是發現關公信仰早於三國演義,本書作者經研究認為三國演義對關公信仰傳播之力甚微!
我覺得每次看西方漢學家的中文譯本,談到的歷史讀起來都會有很微妙的感覺!
比方說關公 Lord Guan 和關帝 Emperor Guan的英譯,讀起來感覺就很奇妙!
然後談陳壽《三國志》的關羽,有很強烈的逸事特色,是口述歷史的特徵。我覺得這個說法也很有趣!
然後介紹劉備,說到「從天命觀的角度來說,劉備和他的隊伍並非漢室政權的忠實擁護者,而僅僅是中國北方諸多割據力量中的一員,希望能夠建功立業,並且經常改換門庭。總之,他們就是一支叛軍。」
「陳壽《三國志》中與關羽相關的核心要素有二:一是極其忠誠,比如他對劉備忠心耿耿;二是非常守信,比如他透過斬殺顏良來表達對曹操寬宏大量的感激之情。作為蜀國舊臣,陳壽並沒有明確指出劉備、關羽和張飛實質上是一個機會主義幫派。」
哈哈哈哈
這一小節主要是文獻回顧。日本學者認為關公信仰源自佛教信仰興盛。後續zigang研究者也如此假設,作者並不同意。
中文研究者強烈傾向「有一種強烈的傾向認為,是白話文學的流行導致宗教崇拜的流行,這又反映出兩個基本假設:第一,關公崇拜是隨著白話文學傳統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第二,一般民眾(透過閱讀或其他方式)瞭解這些白話文學,並且受到啟發。」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講三國演義?但可能也包含戲曲等。總之他不同意這個說法。
再來19世紀以來西方學者認為關公是「戰神」,但他解釋關公尚武(用martial 來解釋),但不等於戰爭。所以他也不同意關公信仰是戰神信仰。
把關公當成戰神信仰才是超奇怪的,他也沒打贏啊!
我覺得他比較重視日本學者研究,中文研究裡台灣研究品質較佳,中國就不太行。XD
「逸聞筆記和碑刻文獻是我使用的兩個最重要的資料來源,前者在幫助我梳理人們的記憶方面更為重要,而後者在重構神祇如何為地方社區甚至特定的個人提供支持方面扮演著更為關鍵的角色。」
關於那些據說最早供奉關公的中國神壇和廟宇,我已經蒐集到非常詳細的資料,在第四章中會進一步分析。這些資料使得我們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對關公崇拜的興衰作出較為精確的分析。
如此一來,我們還可以對白話敘事傳統推動關公崇拜這一傳統的說法進行重新考察,這一推斷經常出現在一些二手文獻中,但這僅僅是一個有待驗證的假設,而且事實上並不成立。
在此,石刻文獻以及地方志中對內容的概括(摘要)才是主要的資料來源,這使我們有可能從時序和空間的角度重構信仰的流變。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不會用到戲曲方面的資料,儘管此類資料在其他類似的大型課題中經常會被考慮在內。」
雖然我對關公信仰到底保佑什麼實在也很模糊,反正應該是不管問什麼都可以去拜拜的吧XD
「關於關公崇拜的各個層面,可以也應該有更多的考察,我只能在這一本專著和有限篇幅內對關公崇拜展開有限的討論。
此外,我的討論中並沒有涉及關公崇拜的現狀,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大陸的宗教生活背景發生了巨大變化,材料源頭也出現顯著惡化,使得瞭解真實情況變得非常困難。研究那些困難年代裡宗教生活的壓迫,以及理解一九七六年後有限的復興和額外的變化,需要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包括口述歷史和民族志田野調查。
臺灣的情況也有變化,但總體上宗教生活持續繁榮,關公崇拜在整個二十世紀中一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儘管我在本書的相關部分進行了一些評論,但現代時期的系統性討論被有意地排除在外。」
關公崇拜最早可能起源於在唐朝中葉,在荊州當陽,《三國志》裡說他被砍頭,孫權把他的頭送給曹操,無頭屍身以諸侯禮葬之。傳說裡他的陳屍處,修了墓塚。最早的崇拜起源應該是橫死的餓鬼,需要祭拜血食。
860-874年黃巢之亂,傳說關三郎帶著陰兵入長安。
而在墓塚附近有玉泉寺。本來傳說中建寺有蛟龍作怪,玉泉寺主持智顗伏魔蛟龍。但是後來這個傳說就變了,802年修關羽祠的碑文變成神和智顗會面,並願意捐地建玉泉寺。後來神靈被確認為關三郎,運送木石,建祠以謝之。
再後來的故事就轉成關羽皈依成為伽藍神。
「玉泉山附近關羽崇拜的史料大多反映佛教對這一崇拜的看法,也體現地方僧侶在不同階段對關公崇拜的利用情況。
顯然,他們曾面對的是非常廣泛的地方信仰,儘管在早期他們試圖忽視這一情況,但這些信仰仍然持續存在。
很久以後,在八○二年和一八○一年記述這一故事的版本中,神靈明確地被確認為是關羽。所有的版本都表明,僧侶們竭力試圖將關公崇拜納入可以感知超自然世界的佛教框架之中。他們不僅將關羽描繪成建造寺廟的幫手,而且在范攄關於地方寺廟的記載中,這個神靈還透過在僧侶和普通人中強制推行相關戒律,以表示對佛教價值觀的支持。
到了一○八○年,寺廟和關公崇拜同時出現衰落,這表明當時兩者已經結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因此關公廟宇的重修有助於寺院的復興。」
後來還出現關公印章(壽亭侯印)的聖物崇拜。故事有拿藥的,有作為個人保護神的,有關公顯靈指揮軍事打跑土匪的,及關公托夢表示祂皈依佛教吃素,祭拜請改素食⋯
「歷史上的關羽出生於山西省南部解州(即今天的運城)的一個村莊。
這個村莊靠近傳統中國的一個主要產鹽區。十二世紀上半葉以來,隨著關羽降服邪魔解除解州鹽池災變的故事深入人心,另一種形式的關公崇拜在道教驅邪法師的傳播下來到中國南方。
這個邪魔起初被認定是蛟龍(這一驅邪故事的道教版本把該故事的發生時間放到宋徽宗年間,即一一〇〇年到一一二五年),而之後則轉變為傳說中黃帝的死敵——董尤(北方所流傳的這一驅邪故事則把時間定位到宋真宗年間,即九九七年到一〇二二年)。」
「宋元之間的一個巨大變化,無疑與南方道教驅邪趕鬼儀式影響的日益增強密切相關。作為護法將軍的關公崇拜的流行,正是這一信仰的一部分。」
自此,關公不再是前述智顗故事裡那個來自玉泉山並幫助修建寺觀的好神靈,相反地,祂保留了與一位慘遭橫死的將軍相稱的惡魔般的全部能力。正是這一暴力的本質,使祂成為適合在驅邪儀式中召喚出來的神祇,並促使道教儀式專家們將祂的信仰帶到整個南方。」
雖然我的確知道各朝各代常常都會有地方官建祠修寺之類的,但真的看到宗教信仰的研究從這個角度把這些歸納起來還是很有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以前讀的書有致力去除迷信色彩⋯
旱澇都會影響鹽池,但通常是水患比較嚴重。
在解州這裡出現了關公斬蛟龍的傳說。
他沒有直接說,但他是不是在暗示鹽商傳播了關公(斬蛟龍)的信仰啊?
但沒有講一句把這些串起來的結論:
因爲水患和池水變紅引發斬蛟傳說,並因爲鹽商傳播到北方。
他後面就有明確講到宋朝徽宗和真宗年間,官方請天師召關公斬蛟龍治水患的道教科儀,並因此傳播到南方。就前面感覺是提供線索暗示讓讀者自己得到結論,但他沒這麼說,應該是因為欠缺關鍵證據?
欠缺鹽野阿媽「想必」的氣魄XDDDD
畢竟是需要證據的學者!不是可以讓想像力馳騁的業餘人士!而且第一章文獻回顧才剛剛批評了中國學者沒有嚴謹邏輯就隨便亂講的信仰研究!🤣
後面這段他就有直接講出來
然後天師派去鎮水患斬蛟龍的時候的道教科儀都常常召請關公,丟鐵符。
這個符裡的是古體字的關,但是是符,裏面是六個丁字,是輔助戰鬥的神兵。
然後作者解釋宗教儀式仍常出現以錢幣驅邪或辟邪。
我就⋯欸?
為何講著講著關公就從斬蛟變成管晴雨了XDDDD
然後還有辟瘟疫(?),不知道怎麼的就和管瘟疫的溫元帥搭檔起來了。然後也常常和傳說是李冰次子的二郎神(清源真君)一同被崇祀。
「十三世紀後期始於北方的敘事傳統,將鹽池除魔的故事移到真宗(九九七-一〇二二在位)年間而非徽宗年間,並將這個邪魔說成蚩尤或黃帝的死敵。這無疑受到真宗獲授「天書」事件、真宗將黃帝認作帝王家族的先祖,以及真宗在泰山封禪等歷史記憶的啟發。這些事件都是真宗為了加強其統治合法性及君權神授的觀念,所做的系列宣傳的一部分,這一宣傳運動始於一OO八年,並且在其剩下的統治時間內得以延續。」
從碑記內容來看,作者毫不懷疑這一事件的歷史真實性,並且假定讀者也十分熟悉,這意味著相關故事已經流傳了一段時間。
另一篇撰於一三三四年至一三三五年、來自今四川合州的碑文也提及同一個版本的故事。這篇碑文的作者寫道,一〇一四年,鹽池之水乾涸,於是人們找到張天師,後者透過一個護身符下達命令,讓關羽前往此地。幾天後,鹽池之水變紅,神祇帶著怪物的頭現身。除了這個四川的個案外,關於這一敘事傳統的大部分證據都來自華北。」
北宋解州鹽池紅鹽被當成蚩尤的血(欸?)
十一世紀真宗有對黃帝的祭祀。
於是蚩尤就和這個真宗祭祀黃帝部分二合一,變成蚩尤很怒真宗祭祀黃帝,所以抽乾鹽池,讓人取不到鹽。
由於蚩尤和旱魃被整合起來了,所以讓這個傳說合理化,鹽池需要的挑戰就變成是旱災(?)
雖然不符合鹽池真正的狀況,也不符合道教關公斬蛟治水患的傳統,但不管了。
所以作者認為這個傳說不是源自道教信仰,而可能是文人對於外患的焦慮所形成的敘事,所以無視道教已經形成的敘事。
天滿宮菅原道真,大家都知道他是怨靈,不影響法力高強大家繼續拜拜啊,這麼說來為什麼日本的怨靈這麼厲害,都從頭到尾不會被招安納入正神體系。而且當怨靈也可以繼續保佑學問考試這種感覺像正神的業務,是不是日本的宗教觀包容性比較廣,反正八百萬神不需要大家都在體制內,或是根本沒有正邪之分,只有誰法力比較強大的強弱差別。
書友F:
「日本沒有正神陰神的差別,基本上怨靈經由慰靈祭超度後,就是神道教裡的神了。日本嘛比較內涵的對比,是新神和舊神,舊神就是荒神。書裡面寫的關公早期信仰的形成(死後成怨靈散布瘟疫) 比較接近荒神,荒神的特性也是很地區性的。
神和靈的差別,我覺得最簡單的話來說,就在於,人祭拜的靈為神。
其實看看時間,關公崇拜的出現,遠早於這些日本著名的怨靈傳說,東亞宗教還是蠻相近的。」
——
但變成正神就會幫他重新構建整個來歷和職能,以免妨害善良風俗之類的
然後作者解釋宗教儀式仍常出現以錢幣驅邪或辟邪。
我就⋯欸?
為何講著講著關公就從斬蛟變成管晴雨了XDDDD
然後還有辟瘟疫(?
呂洞賓也出現了XD
而且這次皇宮鬧鬼,關公除祟怎麼把它吃掉了,這不是鍾馗的事嗎?
原來過五關斬六將是可以搬演的欸,我覺得這好帥喔!
然後他還有講一個皮影戲的「過關」儀式,兼具皮影戲的表演加上給小孩「過關」的儀式:
舉行殺雞儀式之後,皮影戲的關公木偶會帶著一個象徵小孩的木偶一起過五關,象徵帶著小孩過人生關卡。我覺得這儀式蠻讚的👍
還有另外一個為了學術研究復興1930年代儀式,在耆老指導下的的表演,是在關帝廟做生日酬神的時候,村莊裡有五個舞台,飾演關公的演員在舞台上斬了守關大將,然後騎馬(象徵赤兔的紅馬)到下一個舞台斬將。
我覺得這個也蠻酷的。
台灣版序:
「其中一個未預見的遺漏,也可能根本上就是一個錯誤,就是對女性崇拜關公缺乏足夠的關注。儘管我認為祂的神話中帶有厭女的現象,但祂仍可以被女性崇拜,我在此後也發現了更多這方面的證據。另外還因篇幅、懶惰或是知識不足等原因,在各種層面有所忽略。
對於臺灣來說,恩主公崇拜是特別重要的遺漏。在臺灣背景下,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缺失,儘管當然有足夠的中文資料來討論這個話題。
若要囊括這些,也就意味著對早期歷史的關注會少得多,因為本書大約十五萬字了(不知道翻譯成中文後會有多少),對於一本英文學術書來說已經相當多了。再增加一萬到兩萬字,當時出版商不會樂見這樣的情況。」
所以說沒有太多女性信眾。
我想這件事應該讓很多女信徒不同意?而且我看行天宮也是蠻多女性義工在幫忙的,不知道恩主公信仰是不是比較和藹可親?
除了一個講到的例子保佑女性免受山魅強姦的故事,故事女性長年齋戒,隨身帶著關公像,信仰的可能是佛教淵源的關公;其他兩三例,他都說關公是站在男子(男性)或年長女子(性別中立)來責怪媳婦。
像有個例子是丈夫要媳婦生女兒就要殺嬰,媳婦問關公,關公說男女一樣好,不要殺。結果生出來是女嬰,最後是在丈夫要求下遺棄。但最後媳婦身體有問題,婆婆叫兒子去關公廟賠罪⋯
這個故事他分析遭受懲罰的是年輕女性。
19世紀以前女性求事業或求學問應該無法留下紀錄XD
但是我覺得他這本書的關公信仰和台灣的恩主公信仰感覺是差蠻多的欸!
我覺得台灣恩主公信仰感覺比較和善一點,而且業務包山包海啊,要求婚姻求子應該行天宮也都有陪祀的神明可以保佑,而且感覺恩主公也不會不受理,一條龍服務。
但是和恩主公求雨這件事在台灣有流行嗎?他竟然是華北關公信仰的重要核心之一,我覺得好神奇。
然後我看到關公是龍轉世了,這真的我以前都沒聽過這個傳說。
雖然覺得應該是因為台灣雨很多,但是有時候也是乾旱缺水要求雨建醮之類的吧⋯是說我覺得好像什麼廟都會一起,也不是說恩主公專精這個業務的感覺?
果然!我就沒有覺得關公專精下雨!
「在湖北省長江沿岸的一個貿易市鎮——沙市,流傳著一則民間故事,故事是這樣解釋雨季的:暫事曹操的關羽決定在五月十三日離開曹營。這就是非常有名的「過五關」故事,全中國的地方賽會經常搬演這一劇碼,在第五章中已經討論過。
神祇的青龍偃月刀只能用天河之水,而不能用普通的水來磨。當時發生乾旱,關羽看不到一絲雲彩,他便用青龍偃月刀威脅東海龍神,警告龍神如果不下「磨刀雨」,他就不讓祂曬乾自己的龍袍。
這個故事被看作湖北當地一則謠諺的來源:「不借關羽磨刀雨,龍王休想曬龍袍。」」
這個故事我也覺得非常妙,本質上也是威脅恐嚇龍王。
後面有講一開始是說他的青龍偃月刀是條龍,後來說他的鬍鬚是條龍,再後來變成他自己是一條因為不忍心乾旱人民受苦而私自降雨,被玉帝令法曹斬之,把頭丟到地上,有人就把龍頭撿起來,誦經超渡,於是黑龍轉世成關公。
我覺得玉帝在很多故事裡的形象都不怎麼好。
另一方面,我們在第五章中曾經討論關羽崇拜的傳播與分布情況,結果表明祂是華北地區最為重要的崇拜偶像之一。由於雨水在華北地區和長江中游都是人們關心的重要問題,所以神靈和降雨扯上關係並不令人驚訝。
據我們所知,玉帝和無處不在的龍神也可以帶來雨水,但是另外一些神靈,比如泰山老母和土地公卻並不能。因此,我認為在關羽神祇和降雨之間確實存在某種更為具體的聯繫。」
所以城隍沒被提到欸
台灣為什麼會和城隍求雨
原文:
「關雲長公蠍髭髯,內有一鬚尤長,二尺餘,色如漆,索而勁,常自震動,必有大征戰。公在襄陽時,夜夢一青衣神辭曰:我烏龍也,久附君身,以壯威武。今君事去矣,我將先往。語畢,化為烏龍,駕雲而去。
公寤而怪之。至夜,公走麥城,與吳兵對,天曙,將〔捋〕鬚,失其長者。公始悟前夢辭去者是鬚也。歎數已定,將奈之何!」
關公鬍鬚是一條龍。那條龍在他要去當陽之前顯靈自報家門,說我一直住在你鬍鬚上,但你快掛了、我現在要走了。
感覺這條龍不講道義,但不走的話無法解釋鬍鬚上有條龍為何還會敗走麥城。
「在一份呈送給皇帝的奏疏中,潘季馴描述大壩最後合龍時面臨的問題。一個當地的農夫報告,最近的雷暴使得堤壩上有了一個很大的缺口,大量的「龍骨」裸露在外。
當地百姓和商人聞訊,運走數十磅的骨頭,因為這些骨頭可以在藥材製造商那裡售得高價。龍骨的形狀像馬頭,質地則堅硬如石。潘季聽說神龍無腦,龍骨黏舌,所以親自進行試驗,結果完全與傳聞相符。
根據潘季馴的說法,屬下曾經告訴他,此地有一水怪,水勢凶險。一五七七年,張真人路過該地,地方官員請求他建祭壇祭祀,真人將製造的五十枚鐵籤擲於水中,以求鎮壓或安撫水怪,但卻沒有成功。
潘季馴認為,是當時的雷暴最終剷除了那條龍,使得大壩的合龍成為可能。他還把一些龍骨,包括龍的頭和腳,送到京城的內閣中。」
這個故事也很妙,作者推測也許挖出了恐龍化石XD
一五七一年初,在第二任期內,潘季馴請求將邳縣一個水利項目結餘的一部分用於重建當地的一座廟宇。據他所說,這一地區由四條金龍和祂們的將軍監管,包括關公在內。隨後,他強調這些神靈的合法性,至於對關公的祭祀,則是因為祂曾經保衛這片區域。」
「那方碑刻則由他的朋友董份撰寫,碑刻的相關內容又來自潘季馴本人的經歷。根據董份的說法,潘季曾經夢見獲得關羽神祇的幫助。醒來後,高家壩上的人群正嚷嚷著說有一尊關羽神像從水面向他們漂來,這一場景和他在夢境中所見一模一樣。因此,他下定決心在某一天必須完成大壩的合龍,結果在那天大潮突然快速退去,雲開日現,河水也變得清淺澄澈,他的手下得以一氣呵成地使大壩合龍。潘季馴將此歸因於他曾經對神靈許諾在淮河上為其建造一座廟宇,然而現在他又花錢在家鄉湖州建造另一座神廟。」
有一天,他夢見神祇,後者在夢中解釋有巨蟒作怪。指示潘季馴準備幾百擔石灰,在某個時間點把它們淨在運河中。潘季馴依此而行。
由於資料中說河水像燒開一樣沸騰不已,所以有可能潘季馴讓手下拋灑的是熟石灰,它與河水產生劇烈的反應,並且把所有的生物都燒死了。
無論如何,最後兩條蟒蛇現身,雲層中出現一道白光擊中牠們的頭顱,巨蟒由此斃命,河水完全被染紅了。大壩得以順利完工。
潘季馴回到家鄉後,為了對神靈表示感謝,修建了一座廟宇。」
不過關鍵是關公信仰在文人的地位提升了,前面一直講主要是地方信仰,以及在軍人和行商,在道教科儀是被召來的神將。
房子外面放關帝像瓦當來驅魔,這也太精緻,感覺是大戶人家。
他也討論了一下關公信仰的道德特徵,如正義和忠誠,讓關公信仰得到三合會、香港警察、地方社群和混混們等邊緣團體的歡迎。
皇太極宣稱努爾哈赤是關公化身????
這太神奇了,我也沒聽過這個八卦!
然後義和團原來也是拜關公的!
後面會講到關公是庚子年生的,所以義和團的庚子拳亂為什麼是在庚子年,可能也有象徵意義。也和當時流行的重整道德、末劫救世論有關。
「一九一四年,袁世凱試圖將關公和岳飛樹立為國家級的偶像崇拜。十二年後,新的國民黨政權則試圖融合關羽崇拜和岳飛崇拜,為此對所有的關公廟進行改造。
在關羽被認定為戰爭之神的前提下,通常由軍事將領舉行祭祀儀式。他們將關公和岳飛視為國家的象徵,希望人們能夠在兩位神靈的感召下團結起來,但是這一舉動卻完全忽視兩者背後巨大的文化根源差異,關公崇拜蘊含著豐富的信仰資源,而岳飛崇拜所包含的思規資源卻極其有限。
這一誤解源於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傳統而言,針對關羽的國家祭祀通常由更受尊敬的地方文官而非武官來主持,這提高了關羽的聲望。
在民間社會,人們將關羽視為武聖(Martial Saint)而非戰神(God of War),因為祂對暴力的使用是符合道德原則的,人們從來不會純粹將其作為軍事性神靈來加以崇拜。
民國年間,與帝國時代相比,「戰爭」這個名詞的意涵在意識型態層面似乎變得更為積極了,這使得關公在國家層面被實質性地改造為戰爭之神,但是這一形象並未真正在民眾信仰中扎根。」
「晚明蔡獻臣在約一六一五年至一六一七年撰寫的筆記中提到,這座關帝廟緣於關公在明初對皇室的幾次裏助。
無論是否確有其事,這一說法本身無疑為這座廟宇如此顯赫給出一種被人廣為接受的解釋。據蔡獻臣所言,朱明王朝早在鼎定之初,尚未結束征伐之時,就已經得到關公的護佑。
儘管明初史料並未言及此事,但在蔡獻臣的時代,關公護佑王朝鼎定江山卻是一個常識。
而且,蔡獻臣此處還提到一五五〇年發生的「虜薄都城」一事,應指俺答汗在這一年成功侵襲到北京周圍。大軍壓境時,人們「夢君將天兵大戰,盡殲之」
次日,「胡虜」撤退,京城得以解圍。蔡獻臣談道,包括這件事在內,關公一連串的顯應神蹟讓皇帝深感其神威之盛,因此賜予關帝一個新的封號,故事裡的這位皇帝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萬曆皇帝。
正陽門關帝廟的靈籤也非常出名。我們可以想見,人們從正陽門穿入,準備進入內城的時刻,往往也是面臨人生重大轉折的時刻,可能是科舉高中,也可能是名落孫山,可能是新官上任,也可能馬上就要得見天顏,他們因此更加希望得到神靈的啟示。
儘管甕城已經在二十世紀初被拆毀,但這座關帝廟及相鄰的觀音廟卻保存到一九六〇年代,直到那個時代的政治動亂將其徹底吞沒。」
萬曆皇帝出現了!
然後這有個1584年記載的小故事:
江西有個小男孩自稱被關公附身,大家考他春秋他都應答如流,長於預言,信眾日多。
有一天高官到他面前,小男孩就突然撲倒,附身神靈跑了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神靈不是關公,只是個招搖撞騙的橫死的書生鬼魂,看到高官來就不敢繼續行騙而遁走。
可見我的思考邏輯和當時社會文化格格不入?
還是如果是個高官的官員,真的可以對鬼怎麼樣?像是官威之類的會讓鬼陰氣受損?
但是包公這樣日判人夜審鬼的應該是少數天賦異稟的官員吧?
好像是有軍人和官員身上陽氣比較重不怕鬼的說法之類的。
像裡面講有個人要買塊地,求籤,然後看不懂又求了第二隻籤。
他的籤詩我讀了,就覺得意思想買哪塊地就買哪塊地,不用管別人說什麼。反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好事。
詩曰:「事端百出慮雞長,莫聽人言自主張。一著先機君記取,紛紛鬧裏更思量。」
得第二籤。詩曰:「盈虛消息總天時,自此君當百事宜。若問前程歸縮地,更須方寸好修為。」
結果他解籤的方式和我完全不一樣🤣
還要拆字,寸是十一,他的內兄性方,所以他的內兄叫他拜拜他就頓悟原來籤詩應驗在這裡。
我:?!
後來客人和他說這塊地前面山比較小,所以他就頓悟是縮地。
我:??
難怪關帝廟只有一百隻籤就夠了,反正每個人解讀的方式是會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情況做出不一樣的判斷和行為,所以叫做冥冥中自有天意!
還有清朝的時候,在村里宣講康熙《聖諭》,還會加上大量善書小故事做補充。
(這一段我覺得是不是之前有討論過?忘記是哪本書了)
日本學者直江廣治的《中國民族學》還有提到到1940年的時候,宣講還是村里的娛樂
上次在講功過格,善書,寶卷,還有康熙的聖諭會下鄉宣講的這件事,是在杜正勝主編的《中國文化史》。
宗教
「中國自宋代以後,出現大量的新教派。以道教而言,魏晉以來有天師道、五斗米道、茅山道,南宋以後,又有太一教、全真教、淨明道、真大道教等新興教派。」具有強烈三教合一的色彩。
「真大道以道家清淨無為為基礎結合儒家倫理;淨明道特別強調儒家的忠孝觀念,有些學說也建立於與道合一的理學基礎之上,並接受了大乘佛教的一些教理;全真教的經典也以《孝經》、《般若心經》和《道德經》並重,都顯示了三教合一的民間宗教性格。」
勸善書
「這些新道教所發展出來的勸善書,重要的包括:《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赤松子中誡經》、《信心應驗錄》等,其內容大半認為人的一切行為,甚至是念頭,都會有因果報應,因此勸人行善事、存善念,戒惡事、去惡念;當中也包含儒家倫理與佛教的輪迴轉世說法。」
後來,士大夫結合志同道合的一些人,更組織了「同善會」以共同行善。入會者繳納會費,定期辦理善舉,救濟貧民、寡婦,或施藥、醫病、施棺,另外又設置固定場所如「育嬰堂」、「清節堂」等,收容棄嬰、節婦。
這些同善會會員也會定期宣講,或在鄉約上受邀主講,所講的如《孝順事實》、《為善陰騭》、《太上感應篇直講》之外,又有《濟急救危講話》、《戒溺女講語》、《戒點淫戲講話》等等。
這類的同善會與善堂首先出現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江南,後來擴大到中國的各大城鎮中,直至清末民初仍然不衰」
—筆記結束—
「背誦經文也好,刊刻善書也罷,這些活動的動機與其他崇祀活動是一致的,所引發的也是同一類神蹟。在這些故事裡,我們能一如既往地看到同一類強烈的感官體驗,這也說明它們都屬於同一種宗教文化。
這帶來一個問題,人們一開始為何大費周章地選擇誦經刻書這種方式?相較於崇祀神明和扮演戲劇,或者類似的「還願」活動,誦經刻書又有哪些額外的價值?這些致力刻書之人的社會身分與職業背景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線索。
相較之下,捐款刻書、背誦經文卻與這些人的羈旅生涯高度契合,而且也符合他們對書面文字的濃厚興趣。隨著人們不斷製造出與關帝相關的乩書、不斷重印善書,傳統上對關公的寺廟崇拜也開始完美超越最初的地域保護神的意涵。由於關帝這一新的角色定位,以祂為中心的一種新的救世神學發展起來,能夠適用於每一個人,而不再局限於地方性社區。」
當然戲班也是會到處演出,但可能也是比較屬於地方性的巡迴,不像善書可能會因為行商大江南北的流通。
有個例子是某個滿族官員德壽,從北方搭乘火車和輪船到蘇州赴任。
一路上當然也是受到關公保佑,他歸功於時時念誦《明聖經》的幫助。
到了蘇州發現這個城市都沒有《明聖經》,於是發願捐印善書。
我覺得這個例子,可能他一跑就跑的超遠,戲班無法跟得上,地方戲曲傳播沒有辦法這麼迅速快捷XDDDD
「關羽以暴力捍衛倫常的形象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和二十世紀上半葉得到進一步發展。
這一時期,神明逐漸被視為一股對抗人類逐漸墮落之勢的力量。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關羽不僅請求玉帝下旨讓自己拯救世人,更是取代玉帝成為至高神明。
眾多新興宗教運動十分推崇這個故事,其中就包括同善社和德教,兩者都從創教之地出發,最終遠播域外。
在臺灣,關羽救劫這一主題被「恩主公」扶乩運動吸收,由此發展出最為流行的地方關公崇祀。
這則故事的源頭能一直追溯至十七世紀中期。十九世紀晚期的扶乩傳統進一步發展這則傳說,為其賦予近乎彌賽亞式的內涵,而它的主人公也就自然扮演起救世主的角色。」
後面講到末劫,關公要救世,需要重振道德,感覺這也是滿熟悉的。
然後玉帝當了七千多年已經累了,要換關帝當下任玉帝,1924年就要開始了⋯
我覺得恩主公信仰應該是最後這個讀春秋的關公,扶乩和鑾書,面臨玉帝降下的末劫、關公要救世,讓人間重整道德。
祈雨降雨這件事,反正大家現在看衛星雲圖就好了。
他後面還有講一段我覺得蠻有趣的,就是說,台灣的每個關帝廟都號稱東照山來的,但其實應該不是。
然後1949之後中國地區信仰都已經被瓦解了,解州祖廟復興其實只是觀光化套裝行程,給海外華人參訪祖廟觀光用。
⋯只差沒講統戰用XD
而且關公子嗣全部都被殺了,所以幾百年都沒有人號稱關家子嗣後裔,但現在解州關帝廟行程有包含關家村。但這個關家村是有七八戶關家人家被遷過來當關家後裔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