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264-西元前130年 Punic War I: 264BC - 241 BC Punic War II (1): 219BC - 216BC Punic War II (2): 215 BC - 211BC Punic War II (3): 210 BC - 206BC 馬其頓滅亡 179BC - 167BC 迦太基滅亡 149BC - 146BC
漢尼拔他們部隊加加減減,大概都處於3萬-4萬人左右。羅馬執政官的軍隊也差不多。 Inherent Military Probability: IMP has formulated many ideas over time, based on numerous sources that without telegraphs, radios or very huge staff corps, one man will have difficulty commanding more than 30,000 men, which is about the size of a Roman Consular army, and also about the same as Napoleonic Army Corps.
西元前264-西元前130年 Punic War I: 264BC - 241 BC Punic War II (1): 219BC - 216BC Punic War II (2): 215 BC - 211BC Punic War II (3): 210 BC - 206BC 馬其頓滅亡 179BC - 167BC 迦太基滅亡 149BC - 146BC
羅馬人的故事 Ⅱ:漢尼拔戰記
譯者: 張惠君
出版日期: 2022/08/31
西元前264-西元前130年
Punic War I: 264BC - 241 BC
Punic War II (1): 219BC - 216BC
Punic War II (2): 215 BC - 211BC
Punic War II (3): 210 BC - 206BC
馬其頓滅亡 179BC - 167BC
迦太基滅亡 149BC - 146BC
Recap
「但是要獲得並維持制海權,沒有海軍是無法實現的。當時羅馬連一艘能與迦太基匹敵的五層軍艦也沒有。加盟「羅馬聯盟」的海港城市,頂多擁有三層軍艦。因為希臘人的軍艦,連全盛期的雅典也只有三層。划船手一人一支槳,坐在船艙內平行的三層階梯上,因此稱為三層,所謂五層軍艦則有五層階梯。」
「雖然是同類型的有槳帆船(Galley,古希臘羅馬的軍艦),古代的軍艦也與中世紀的軍艦不同。
第一,古代的划船手為一人一支槳,而中世紀軍艦的划船手則是三人一支槳。
第二,古代的划船手坐在甲板下,但中世紀的划船手並排坐在甲板上。人手不多的中世紀軍艦當兩軍接近時,划船手便捨槳加入戰鬥。中世紀軍艦的戰鬥人員數目,每艘船至多四十人。
古代並未要求划船手參加戰鬥,因此搭乘軍艦的戰鬥要員人數較多。
三層軍艦需要一百位划船手。加長船身及船高的大型五層軍艦,需要三百位划船手,戰鬥要員的人數則有三百人。
迎太基擁有一百二十艘五層軍艦,當然是地中海的海軍第一強國。」
找了一下圖
所以就比例上來說,其實他們古代的船很高耶!
「第一,聯盟的盟主是羅馬。
在該國的居民,如果是自由民,則無貴族與平民的區別,兩者都擁有公民權,同時也有納稅及從軍的義務。擁有羅馬公民權者有投票權,也有被選舉權以及參加國政的權利。此外,所謂的無產階級者,則免除納稅及服役的義務。但是他們可以行使選舉權,也是羅馬公民。
除了羅馬以外,在敘述西元前四世紀中葉時的第I冊中,第二項提到的是各部族。
各部族在經過一百年之後,也幾乎都擁有羅馬公民權,所以至今沒有分裂的情形。
所謂羅馬,是指王政時代的「拉丁同盟」加盟國。在西元前三九〇年因克爾特族來襲,脫離羅馬,然後又敗給羅馬的各部族。如歷史學家普魯塔克所說,由於羅馬人同化敗戰者的想法,使得一世紀後的各部族都擁有完全的羅馬公民權。
換句話說,除了沒有羅馬國政的選舉權及被選舉權之外,其餘權利與羅馬人完全相同。私有財產也受到羅馬法的保護,也承認該國國內的自治。對現在的義大利而言,幕尼奇比是地方自治體的意思。
第三,現代人將殖民地譯為“Colonya”。
在戰略地位重要的地區,多者殖民六千名男子,也有全家一起殖民。但多數是單身,與當地女子結婚,形成混血的情形,這當然不需要法律明文規定。
「羅馬聯盟」加盟國的第四種,是歷史學上稱同盟城市、同盟國的城市國家通稱。但是羅馬人稱為「索奇」(Sochi),在拉丁語是長女的意思,現代義大利語的意思則為共同經營者。
這些「索奇」與其他同盟部族不同的是,他們在西元前四世紀中葉時並非戰敗者,但之後是戰敗者。義大利半島中部到南部的城市都屬於「索奇」,他們也是緣起於希臘人的建設。
這些「幕尼奇比」、“Colonya”、「索奇」等,都不必向羅馬支付進貢費用或租稅,但是羅馬會要求這些城市提供兵力。
古希臘、羅馬是西歐思想的源頭,他們不要求資金而要求兵力,實是追求名譽及合作的作法。
羅馬與各同盟國建立個別的關係,而這個「個別關係」是「有所區別」,並非「有所歧視」。阿庇亞大道就是最好的例證。
阿庇亞大道原本由羅馬鋪設到「羅馬殖民地」拉提那,又延長到「索奇」加普亞,再延伸到「拉丁殖民地」維努吉亞。當塔蘭托加入羅馬旗下時,再延長到這個「索奇」,而後又進行「拉丁殖民地」的建設布林迪西,至此,全線完成。」
「這條像「高速公路」一般的大道,顯示羅馬人所希望達成的網路並以軍事目的為第一考量。這麼好的系統可發揮多項功能,羅馬大道不收費,誰都可以使用。有軍團行軍、載著葡萄酒的馬車、載著薪柴的驢馬等,同時也減少了被山賊襲擊的危險。軍隊往來頻繁,山賊當然不敢出沒。」
「居住在羅馬統治範圍內的人可分為兩種:有公民權及無公民權。無公民權者只要是同盟國的一份子,同樣須負擔稅負及軍務。但在第一次布尼克戰役結束後,新增了一種身份—屬省民。」
「羅馬派遣一名相當於執政官地位的法務官,擔任屬省的最高統治者。執政官是兩名,而法務官只有一名。其下設審計官等事務官,每年由羅馬的公民大會選出,派遣到屬省。
統治西西里屬省的法務官,駐守地點在位於西西里西邊的馬爾沙拉,這是面對強國迦太基的最前線,也是最靠近迦太基的海港城市。
屬省法僅適用於西西里土地的二分之一以及薩丁尼亞島、科西嘉島等地。
屬省的最大特色是接受羅馬直接統治,而且全境都屬於羅馬的直接管轄領地。居民租借被沒收的公有土地,從事農牧,須支付租金給地主羅馬。
同樣的,羅馬公民如有需要可向羅馬政府租借土地,經營農牧業,而且不能自行挑選土地。連元老院的議員都不能租借超過一百二十五公頃。除間接稅是羅馬國庫的主要收入來源外,公有地的租金也是一項收入。
屬省的第三特色,正如屬省省民的別名為「支付租稅的義務負擔者」,只有屬省省民須繳納直接稅。
屬省省民須繳納收入或收成的百分之十作為租稅,農牧者可以只繳納物產。這項直接稅又稱「十分之一稅」。
另外還有百分之五的間接稅,這是羅馬公民、同盟國民都須繳納的稅金。」
咦,我以為什一稅是教會的,結果原來是羅馬留下來的!
早在迦太基統治西西里的時代,凡是非洲的屬地皆須課以百分之二十五到五十的重稅,但對西西里特別優惠,沿用對手敘拉古的百分之十稅率,所以羅馬也意識到迦太基及敘拉古所立下的原則。
雖然屬省省民須繳納百分之十的稅金,但不像羅馬公民或同盟國的公民,沒有軍務的負擔。換句話說,羅馬公民及同盟國公民不必繳納直接稅,但須負擔「血稅」。」
咦,這個好像荷蘭在台灣的贌社制度(應該說荷蘭這個制度竟然可以上溯到羅馬)
「古代的羅馬人連國稅局都是民營,叫做「普布利加努斯」,意思是「公務代理人」。他們每年根據前一年的收穫量,定出今年的預定收穫量,參加徵稅權的投標。如果得標者收不到當初提出的金額,可能導致自己破產,因此一般都會在適當的標準下得標。「公務代理人」可以獲得十分之一稅金的十分之一,同時必須向屬省統治官提出徵稅的相關文件資料。」
在第二次布尼克戰役發生時,羅馬面臨空前的危機,臨時將十分之一的稅提高到五分之一。但是當時的情況仍是繳納十分之一的稅,另外十分之一是繳交農產品,由羅馬政府收購下來。
這樣的屬省統治,使得西西里變成羅馬的穀倉。光是當作繳稅用的小麥,每年就有二百萬「模底」(相當於一千八百萬公升)。在繳納稅金後,剩餘的小麥可自由買賣,而當然是賣給羅馬。」
「在希臘最盛時期,仍有像伊利利亞這種未開發民族。」
「這個高盧民族也是個未開發民族,人口增加卻不知道如何增加生產。」人家遊牧民族好不好
他真的不知道哪來的羅馬民族優越感XD
人家 oversimplified Punic war 1 第一集的一開始就是羅馬小孩說羅馬人怎麼這麼 uncivilized XDDDD
——算了,改革好多,跳過。主要是軍事。
這是哪來的說法
真想要求這句話的source XD
從整個軍團中,每十個人抽籤出一個人,作為犧牲者。該名犧牲者背負所有人的罪行,經嚴厲的鞭刑後,加以斬首。這項刑罰通稱為「十分之一刑」,這是羅馬軍隊中的最極刑。自己同樣有罪卻讓同僚受刑,精神上也受到極為殘酷的處罰。」
😱
連坐的方式竟然是抽籤
未開發民族說法又出現了
渡過隆河時,連同騎兵和步兵共有四萬六千人,越過阿爾卑斯山所犧牲的步兵及騎兵加起來共有二萬名。與越過庇里牛斯山時相較,共有三萬三千名犧牲者。雖說這是前無古人的偉業,但犧牲也達到空前的規模。」
為什麼大家都這麼愛翻越阿爾卑斯山,他還順便講了一下拿破崙XD
搞奇襲就是要翻山越嶺!
「漢尼拔的二萬六千名兵力,在越過庇里牛斯山、橫渡法國,歷經與高盧人對戰、渡河及翻越阿爾卑斯山等重重考驗後,剩下的都是最精良的士兵。」
這句話完全可以換成「剩下的都是極其疲倦虛弱的士兵。」欸
這整句話完全沒有邏輯啊!
「五個月以來,大家吃同一鍋飯,雖然其中有西班牙人、利比亞人、努米底亞人等各色人種,但已經產生連帶感,加上一位天才型的統御者,可說是一支銳不可當的軍隊。
反觀羅馬軍,從軍官到士兵每年都輪流替換,所以就戰力來看,雖然漢尼拔的軍隊只有羅馬軍一半的人數,但實際的戰力卻毫不遜色。」
哪來的就戰力來看毫不遜色?
兵乏馬疲,在很辛苦的狀況下、出奇制勝,所以才說漢尼拔很厲害,這樣不是比較有說服力嗎?是否比這樣硬說他們銳不可當要來的合理?
從西班牙一路趕著象兵跑到義大利,中間還在冬天翻越阿爾卑斯山,問過生長在非洲的大象的心情了嗎XD
第一次戰爭後,他們本來簽了互不侵犯和約,但現在羅馬派兵宣戰了,就可以撕毀和約了。漢尼拔就偷偷跑去羅馬北邊入侵,因為羅馬北邊是高盧人,和他們沒有很麻吉,而且他還吸收了一萬人的高盧傭兵。
作者在這裡的想必我覺得蠻有道理的啦,他覺得那個同盟城市漢尼拔不應該需要打八個月,所以他覺得他是故意拖延讓羅馬不得不主動宣戰。
總之,帶兵的執政官發現漢尼拔偷跑,他就趕快把軍隊交給他弟弟指揮,自己帶著親衛隊坐船趕回去羅馬指揮北方的戰爭,然後漢尼拔吸收了一萬的高盧傭兵,所以後來變成36000人的軍隊。
「我們將要對抗的敵人不是新敵人,早在二十三年前,他們就已經被我們擊敗,剩下的是敗者的餘黨。那次勝戰之後,我們取得西西里及薩丁尼亞。因此我們和他們不是同等的戰士,而是勝者與敗者間的戰鬥。
敵人越過阿爾卑斯山,兵力損失了三分之二。而且士兵飢寒交迫,傷痕累累,手腳凍傷,肌肉僵硬。人和馬都十分消沉,近乎幽靈一般。
二十三年來,迦太基人並未改變。這些敵人是曾經被我們趕出西西里的人,我們還是可以像以前一樣,打倒迦太基人。
現在,迎太基人入侵義大利。所以這次的戰爭並非為了西西里的霸權,而是為義大利本土上的每一人而戰。各位的奮戰將決定國人的命運。神明保佑著我們。 」
「漢尼拔命令士兵們圍成一個圓圈,將翻越阿爾卑斯山時俘虜的高盧人置於圓圈中。高盧人被沉重的枷鎖鎖住,他們自從被俘虜後就未曾進食,顯得十分瘦弱;因為沒有衣物遮蔽,沿途也因寒冷而被凍傷,連站著都有困難。
漢尼拔命令部下把枷鎖解開,並透過翻譯說:
「准許自願者,進行決鬥。勝者馬上給予自由、武器和馬。」
衰弱的高盧人都希望參加決鬥,隨即展開激烈的格鬥,在一旁觀看的士兵固然為勝者拍手鼓掌,但對那些敗陣迎死的高盧人,更報以熱烈的鼓掌。」
「各位如果和今天的高盧人一樣,以求生存的意志來戰鬥,那我們就是勝者。今天的戰鬥正是反映各位現況的一面鏡子。
我們的東、西兩邊都是海,即使從這裡逃出去也沒有船。眼前的波河比隆河大得多,水流也更湍急。後面是阿爾卑斯山,各位好不容易才翻山越嶺過來,大概也不會有人想要重走一趟。
眼前我們的選擇只有戰勝羅馬軍或是戰敗死亡,如果戰勝了,將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報酬。只要戰勝羅馬軍,不要說西西里或是薩丁尼亞,羅馬人所擁有的東西都是你們的,羅馬所統治的土地都變成各位的。
各位已經充分休息了,從現在起,與之前走出西班牙、翻越阿爾卑斯山的旅程完全不同,辛勞也許一樣,但報酬大不相同。
這一戰我們必勝,戰爭結束後,無論各位想要迦太基、西班牙或義大利的土地,都可以給你,直到你們的兒子那一代均免徵租稅。想要金錢的,也會給你們等值的金幣,想要迦太基公民權的也會給你們。」
「此外,漢尼拔也下令,自願的奴隸可以參加決鬥,勝者給予自由。另外,為了讓士兵不會因為沒有奴隸而感到不便,並答應將來配給每位士兵兩個羅馬人奴隸。總司令向士兵們傳達了強烈的自信,士兵們也熱烈回應漢尼拔的演說。」
PS 兩方人馬都有隨軍記者報導紀錄,雖然後來遺失了,但希臘羅馬的司馬遷們寫作文時有參考引用了一下。
大內宣很重要‼️
「兩軍交戰,羅馬的高盧兵被迦太基軍兩翼的努米底亞軍殺得片甲不留。努米底亞騎兵擊破羅馬前衛隊伍,逼近羅馬中心隊伍。羅馬軍的騎兵被敵軍包圍,亂了陣腳。執政官的周圍形成空虛,迦太基騎兵趁機包圍羅馬執政官;後來,才由打頭陣的年輕騎兵把受傷而且被包圍的執政官救出。」
「那一天,漢尼拔十分惋惜讓執政官被救走,但事實上讓救人的騎士逃走更可惜。他是執政官的兒子,與父親同名為普布里斯•柯爾涅留斯•西比奧。他在十六年後率領羅馬軍隊,在扎馬的戰場上與漢尼拔對決。」
小本本趕快拿出來(X
我覺得跟隨漢尼拔的士兵很倒霉欸,雖然他是名將,但不代表跟著他會存活!
然後經過沼澤又死一批!
接著在義大利打來打去流浪了總共15年
最後才因為 Scipio 打迦太基於是回到了非洲。
但有鑑於西班牙帶出來的軍隊未必是北非迦太基的人,所以他們就是一直到處打來打去沒回過家的軍隊啊⋯整個 odyssey啊?
我真好奇還跟著他的有多少人是當初從西班牙出發的?
古希臘也有個類似的例子
傭兵的歷史真是源遠流長。
Inherent Military Probability: IMP has formulated many ideas over time, based on numerous sources that without telegraphs, radios or very huge staff corps, one man will have difficulty commanding more than 30,000 men, which is about the size of a Roman Consular army, and also about the same as Napoleonic Army Corps.
「在這種勤務方面,照我看似乎是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一種是舊式的方法,那就是每一天都對軍隊的行動,加以詳細的指示;另外一種就是拿破崙所採用的方法,他對於他的部將照例只指示他這一部分應該如何的行動以及周圍必要的情況,至於整個軍隊的行動卻秘而不宣。」
「腓特烈大帝曾經說過,假使他的睡帽若是能夠曉得他頭腦中是在想些什麼,那麼他就一定會把它丟到火堆去。這種保密的方式,在腓特烈的時代是可以行得通的,因為當時他的全部單隊都是集中在他的身邊。可是到拿破崙的時代,戰爭的範圍已經日益擴大,若是部將們對於周圍的情況一點都不知那麼在戰爭中當然很難有互相合作的可能。
「三、軍隊在集中之後,就可以準備實行某種形式的作戰,此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行動盡可能的保持著鳖齊劃一的標準。
對於前進的路線,應該獲得一切可靠的情報,並且對於部壓的行動,應有徹底的掩護。
不管是前進還是後退,一切的行軍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不給敵人看見的行軍;一種是當著敵人面前的行軍。
在最近這些年來,這一方面已經有了許多新的變化。從前,軍隊常常在彼此見面後幾天,才開始交戰。
在現代的行軍中,時間和距離的計算變得比較複雜。每一個縱隊都有不同的距離要經過,所以對於他們的行軍應有不同的指示,其決定的條件有如下述:
(一)所經過的距離;(二)每一個縱列所需構帶的物資數量;(三)當地地形的情況;(四)敵人在前路上所布置的障礙物;因這一次行軍是否一定需要掩蔽,還是可以公開的行動。」
不過卻應該讓他們知道上級希望他們在什麼時候,可以準確的到達什麼地方。
只要告訴他們應該到達的地點,和應該達到的目的,以及應該採取什麼路線,和應該在什麼時候到什麼地方等等,也就夠了。
此外還應該告訴他們,哪一軍是和他們在同一條路上行動,哪一軍在他們的左邊或是在右邊,這樣就可以使他們自己去發生配合的作用。同時還要把敵情的變化隨時通知他們,並且為他們指定一條退卻的路線。
(譯註:拿破崙卻從來不這樣做,因為他害怕會使都下在心理上發生了動搖,他認為將軍們是不應該想到他們有被敵人擊敗的可能。)」
然後我剛剛在看這個的時候突然想到為什麼練習步伐整齊一致,是不是才能夠計算到達目標的時間,才能夠會合成功。
但這是有鐘錶的時代吧!那沒有鐘錶的時代又是怎麼會合,還是就是一直等到人出現在眼前?
總之像 Punic War 2裡面漢尼拔設陷阱,尤其和八萬羅馬士兵打的Cannae 戰役,那麼多人鬧哄哄的怎麼指令,怎麼知道自己已經跑到哪裡了?真的好神奇!
如果是我一定迷失方向感不知道要往哪裡跑的⋯
總不會是大家事先講好怎麼樣,但開打之後就鬧哄哄自己亂跑,希望沒跑錯?
「法比烏斯•馬克西姆斯(貴族)—西元前二一五年時,正值六十歲,有個綽號叫做「義大利之盾」,取代原本「堅持的男兒」這個綽號。」
「克勞狄斯•馬爾喀斯(平民)—两別二一五年時,正值五十五歲,他主張積極戰法,有「義大利之劍」的稱號。」
我總感覺好像無縫接軌
帝國之刃
帝國之壁
帝國雙璧
之類的
不過銀英傳帝國都日耳曼風就是了
華雷利烏斯.瑞維努斯(Varelius Revinus)(貴族)——當時五十歲左右,雖是武將,但具有外交及行政長才。元老院賦予他與他國交涉參戰的任務。」
這一年還在繼續 Fabian Strategy,羅馬繼續拖台,漢尼拔想弄垮羅馬聯盟
西班牙方面,漢尼拔的兩個弟弟與柯爾涅留斯兄弟纏鬥,無法抽身支援在義大利的哥哥。
一心想戰勝羅馬人的高盧人,在坎尼之役後,也一直被擋在盧比孔河以北。
馬其頓王菲力普五世也想登陸義大利,但受到羅馬、阿耶多利亞、婆高蒙三方攻擊,只能停留在馬其頓領地內。
元老院想把漢尼拔孤立在義大利之內的戰略,雖然沒有顯著的戰果,但也發揮了一定的效用。」
感覺漢尼拔被丟掉了吧XD
迦太基這時候在幹嘛啊?
「漢尼拔在義大利孤立無援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實際上,迦太基雖然與羅馬進行海戰,但始終無法奪回制海權。而迦太基本國屢次派遣船隊前去支援漢尼拔,只成功過一、二次,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羅馬軍海路作戰成功的緣故。
支援敘拉古的海路距離是支援塔蘭托的二分之一,而一支船隊遭遇羅馬海軍阻撓的比率也與海路的距離成正比,因此支援敘拉古的行動得到迦太基國內派的支持。事實上,在坎尼會戰的第二年,敘拉古向迦太基輸誠時,迦太基就已經立即派兵前去支援。」
所以迦太基在打西西里島和西班牙(漢尼拔的弟弟、本來是要去義大利支援漢尼拔)
「負責西西里戰線的馬爾喀斯從義大利本土帶去兩個軍團,加上屯駐在西西里的「坎尼軍團」(由坎尼敗戰bJ殘兵所組成),一共四個軍團,共有三萬名兵。
總之就是那個洗澡的阿基米德,開發了各種新式武器,最後莫名死在羅馬士兵的手上。
而柯爾涅留斯家族又是羅馬的名門貴族,與華雷利烏斯、克勞狄斯、艾米里斯、法比烏斯等家族相比較,柯爾涅留斯家族出任執政官等重要官職的人數,名列第一。」
禿頭以後就不能是美男子了嗎?XD
所以還留了八千名!
包括波力比維斯在內的希臘高官,被視為危險人物,送至羅馬,寄放在羅馬境內有力人士的家中,過著人質生活,而波力比維斯被寄放在艾米里斯家中。」
所以他是羅馬滅馬其頓後被送去當人質的
Punic War I: 264BC - 241 BC
Punic War II (1): 219BC - 216BC
Punic War II (2): 215 BC - 211BC
Punic War II (3): 210 BC - 206BC
馬其頓滅亡 179BC - 167BC
迦太基滅亡 149BC - 146BC
羅馬聯盟裡面的同盟國,很多他打了也不駐軍也不收稅,還幫你蓋基礎設施像是大馬路開到你家,但你就是打仗要有出兵的義務,並且主帥是羅馬。所以就是羅馬公民 + 同盟國士兵。最多可以動用的軍隊在 Punic War I 的時候到達75萬人,後來羅馬在打仗的時候投入的軍團每年約在18-25個軍團,冬季換防。
但自從漢尼拔不講道義都不照常理來之後,西比奧以後的羅馬新一批將領也不講道義了XDDDD
像在人家冬日女神慶典喝到大醉的晚上去偷襲之類的XDDDD
但是希臘人(還不是馬其頓人)就想要獨立,跑去跟馬其頓說他們當馬其頓小弟好了,羅馬一怒就再打一次,順便把馬其頓滅了。滅了就不讓他當同盟國了,把它變成 province。
迦太基其實也沒有要和羅馬唱反調,他們是因為非洲另外一個羅馬同盟國努比西亞坐大想要叫他們不准擠過來,羅馬叫小朋友們不准打架,但還是打架了。
迦太基跑去打努比西亞,羅馬跟迦太基說你們挪個位子,海岸線往後退15公里重新蓋迦太基城,迦太基人說不行。羅馬一怒把迦太基也滅了。作者覺得迦太基被希臘人陷害的,希臘搞得羅馬人現在不想走同盟模式了。
總之到西天前三世紀末,羅馬人開始從同盟走上更直接統治的帝國路線。
話說 Alexander 有帶隨軍記者,Hannibal也有,Scipio也有。而且這些人都希臘人記者,也都用希臘文寫的。
但這些人的紀錄都不見了,但有被其他司馬遷們讀到,所以後來大家知道有帶隨軍記者紀錄。或甚至有一些陣前講話講的是什麼的內容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