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Sun, Feb 25, 2024 4:32 AM
Sun, Feb 25, 2024 12:11 PM
45
18
原本想把《1624》的黑特寫進日常雜噗內,最後還是覺得它值得我為它多發一噗。
總之在看直播的時候就相當無言,跟著批踢踢 TWopera 板眾一起邊看邊罵:
批踢踢實業坊 - TWopera
後來這篇匿名偷偷說是我:
ಠ_ಠ - 施如芳可不可以放過傳統戲曲界= = 《1624》浪費一群敬業的戲曲演員,演施大編劇編出來的爛...
黑特劇場這篇不巧也是我:
Facebook
我是真的很氣才會跑到各平臺都發文……
批踢踢 TWopera 板的大家都是資深劇迷,看到自己追星許久的天王天后們演出這樣的內容,真的是氣慨難平rrr
但開罵前先稱讚一下音樂設計:
像是〈青蚵仔嫂〉的是【台東調】,源自平埔調,而陳第福建人唱南管,有這種細節值得稱讚。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Sun, Feb 25, 2024 4:39 AM
從《見城》、《船愛》到《1624》,開始會擔心高層是不是對這種大型製作上癮了。
其實《船愛》我大抵覺得是好的,不同團隊的融合一起做好一臺戲的感覺很好。
甚至看了邱校長的專欄會覺得他是不是太苛刻:
邱坤良專欄:愛在船過水無痕─高雄燈會大戲《船愛》之我思-風傳媒
然而到《1624》再回頭看,確實是感受到這種大型製作的走火入魔。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Sun, Feb 25, 2024 4:45 AM
首先是,這樣的環境其實對於演出人員來說是不舒服的,像是 2022 演出《船愛》的第二天,高雄下雨,那時候空拍畫面就有照到演出人員跌倒。
《1624》臺上的風也不小,這些國寶們年紀也都有了,臺上的受傷、感冒,還是拖著病體演出,抱病也要參加大製作,真的很敬業也太過辛苦。
再回頭看邱校長的文章,提到
讓觀眾好好看一齣戲,而不是只看「感覺」
,這大概是這次最有感的地方了。
可能外行人看熱鬧,覺得歌仔戲熱熱鬧鬧得很棒,原來可以這麼創新等等,當然這樣推廣是好的,但一方面我也很質疑這樣的觀看數實際上能夠轉換成多少進劇場的動力。
(其實現在的內臺新編戲都有很多創新了,好劇本也非常多,希望大家真的能走入劇場看戲)
然而,內行人看到的是支離破碎的劇本,只能當天王天后演唱會聽,而不能當成一齣完整的歌仔戲來看,本末倒置。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Sun, Feb 25, 2024 4:46 AM
Sun, Feb 25, 2024 10:18 AM
當你要邀請這麼多天王天后來演出,勢必要給每個人都有發展的空間(更別提這次《1624》眾星雲集的程度更勝《見城》和《船愛》),想讓每個人都是主角就已經夠混亂了,其實戲份被稀釋這可以忍,但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劇本要用這種方式呈現。
《見城》和《船愛》雖然主線說書人的部分仍有點抽象,但至少整體敘事是直線,但《1624》是東一塊西一塊的碎片化,前面一小時彷彿在看角色介紹,每個人登場、唱完、下去,對於劇情推動沒什麼幫助,想要靠 gameboy 這個局外人角色去把人物串在一起 + 推動劇情,問題是根本串不起來,笑死。
編劇耽溺的狀況跟《鯨之嶋》如出一轍,拋出很多名詞(鯨之嶋是地理地科名詞、1624 則是歷史人物跟歷史事件),問題是拋出來了要處理啊,不是只要講出來證明你有做功課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的欸。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Sun, Feb 25, 2024 4:54 AM
Sun, Feb 25, 2024 6:46 AM
要讓每個天王天后都有自己可以發揮的空間這我可以理解,但能不能至少最基本的是把一個故事說完啊(我也不求說好,只求說完)
你要讓小生小旦談戀愛就把它放在故事裏啊,而不是莫名其妙 cue 一個年輕人說「所以 1624 是殺戮的故事嗎?」然後就開啟一個亂七八糟支線突然沒頭沒尾的演一段婚禮。
而且,而且,裏面的原住民描述有夠去脈絡化的,像是檳榔、原住民的分居文化這些就是很粗糙完全沒有消化的拋出來,編劇彷彿在跟我說:「你們看!我知道這些名詞喔!我有做功課喔!快稱讚我我很棒吧!」
一點也不。
這個粗糙到我都可以替原住民族群想到五個要炎上它的理由欸。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Sun, Feb 25, 2024 4:56 AM
Mon, Feb 26, 2024 3:47 AM
煩躁的旁白跟鯨之嶋的 hashtag 一樣是一脈相承,唯一一個可能帶來感動的地方或許是「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原住民代表臺灣……」
先不管那段演那個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但至少是有碰觸到民族議題的切入點,結果累積起來的情緒還被 gameboy 打斷,我真的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資深劇迷我 & 我媽的對話 like: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Sun, Feb 25, 2024 4:56 AM
Sun, Feb 25, 2024 10:19 AM
順帶一提我原本是要為了保留席買高鐵假期的套裝活動衝下去看的,當時讓我有點保留的正是因為編劇是施如芳,現在看起來也真的好在沒有殺下去看,不然可能恨意會直接爆炸多發十個噗。
我還漏講大場地的現場技術問題,回音有夠重,看演員在臺上調整麥克風、演起來被技術問題影響;而公視專心備戰轉播結果運鏡還是亂七八糟。
好ㄌ不說ㄌ,吃飯吃飯。
把壓在箱底已久的《歌唱臺灣》心得寫完,有種封印解除的爽感,終於可以發其他噗ㄌ……
▲pey
@ptes1222
Sun, Feb 25, 2024 5:02 AM
史哲真的很喜歡這種大拜拜,從高雄文化局到文化部都這樣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Sun, Feb 25, 2024 5:08 AM
Mon, Feb 26, 2024 3:49 AM
文化部真的要負很大的責任。
一個月前就先複習一次邱校長的文的 me 是先知ㄅ
要求一群國寶演員 & 大劇團演超大製作的大戲,最大的問題就是彈性很低,所以大家都有不得不發的巨大壓力,孫翠鳳的嗓子、孫詩詠的腳傷、米雪從新加坡飛回來,這些因素都不能停止他們登臺演戲,真的非常危險。
如果只是一個劇團,主演真的有問題要取消都有彈性,但你從活動前兩三個月就在大肆宣傳「唐、孫兩大天王同臺」,孫翠鳳根本別無選擇,連我不看明華園都覺得孫翠鳳有夠敬業,更氣了。
元宵節這種還有點冷的日子,對演員、工作人員、觀眾而言坐在那裏 150 分鐘都是在消耗。
前面也講了,大拜拜還會稀釋大家的戲分,劇本本來就很不好寫了,然後搞成這樣東拼西湊的成果,真的是謝ㄌ。
愛斯基毛兔❀水晶心肝玻璃骨♬
@perhaps11011
Mon, Feb 26, 2024 3:45 AM
完完全全同意,二維請受我一拜~我週六吃春酒才當眾在大圓桌上跟友人說「你別管它想要建立什麼1624的論述啦,當成台南400年眾星雲集大拜拜再去看爽的就可以了」
身為偶爾進劇場的戲迷、身為認識多位工作人員的民間友人,實在是為被動員的各方人們感到不值啊🥲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Mon, Feb 26, 2024 3:55 AM
Mon, Feb 26, 2024 3:56 AM
愛斯基毛兔❀水晶心肝玻璃骨♬
: 我愛你~(不要到處告白
噗首放的那個匿名噗,今天有一位 lion 講了一句「煙火放完大家就散場吧,不用想太多」完全我心聲!
看完整部戲不會了解濱田彌兵衛事件,而且這個事件甚至不是發生在 1624
我有看了編劇在劇本書上寫的序文,也是先被文化部委創 1624,他才去找自己知道的歷史事件硬套,根本沒有要建立 1624 的論述,想要表示「史觀不同看法不同」剩下一句膚淺的「1624 不是選好人的遊戲」,留下一句句煩躁洗腦的「請選擇!請選擇!」,戲迷觀眾只好安慰自己要把這個演出當大神現場音樂會,實在很可悲🥲
愛斯基毛兔❀水晶心肝玻璃骨♬
@perhaps11011
Mon, Feb 26, 2024 5:06 AM
啊,因為友人是個性安靜認真的歷史系所曾任教職員,對她頂真tíng-tsin的提問我選擇以同樣的高度快速回敬XD
那看起來不就是文化部自己沒什麼文化嗎難怪點戲點成這樣還濫用公家資源廣召戲班進自家大觀園的水池旁邊吹風搬演真是嘖嘖嘖嘖啊然後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科根本教不了歷史那遑論史觀了哎呀哎呀歷史共業歷史共業、歷史共業~~~
愛斯基毛兔❀水晶心肝玻璃骨♬
@perhaps11011
Mon, Feb 26, 2024 5:10 AM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雖~然一切攏是 環境來造成,對你的感情也是無~變~~🎤
我也永~遠~期待~著~~咱的幸~福的~前程🎶
載入新的回覆
總之在看直播的時候就相當無言,跟著批踢踢 TWopera 板眾一起邊看邊罵:
後來這篇匿名偷偷說是我:
我是真的很氣才會跑到各平臺都發文……
批踢踢 TWopera 板的大家都是資深劇迷,看到自己追星許久的天王天后們演出這樣的內容,真的是氣慨難平rrr
但開罵前先稱讚一下音樂設計:
像是〈青蚵仔嫂〉的是【台東調】,源自平埔調,而陳第福建人唱南管,有這種細節值得稱讚。
其實《船愛》我大抵覺得是好的,不同團隊的融合一起做好一臺戲的感覺很好。
甚至看了邱校長的專欄會覺得他是不是太苛刻:
然而到《1624》再回頭看,確實是感受到這種大型製作的走火入魔。
《1624》臺上的風也不小,這些國寶們年紀也都有了,臺上的受傷、感冒,還是拖著病體演出,抱病也要參加大製作,真的很敬業也太過辛苦。
再回頭看邱校長的文章,提到讓觀眾好好看一齣戲,而不是只看「感覺」,這大概是這次最有感的地方了。
可能外行人看熱鬧,覺得歌仔戲熱熱鬧鬧得很棒,原來可以這麼創新等等,當然這樣推廣是好的,但一方面我也很質疑這樣的觀看數實際上能夠轉換成多少進劇場的動力。
(其實現在的內臺新編戲都有很多創新了,好劇本也非常多,希望大家真的能走入劇場看戲)
然而,內行人看到的是支離破碎的劇本,只能當天王天后演唱會聽,而不能當成一齣完整的歌仔戲來看,本末倒置。
《見城》和《船愛》雖然主線說書人的部分仍有點抽象,但至少整體敘事是直線,但《1624》是東一塊西一塊的碎片化,前面一小時彷彿在看角色介紹,每個人登場、唱完、下去,對於劇情推動沒什麼幫助,想要靠 gameboy 這個局外人角色去把人物串在一起 + 推動劇情,問題是根本串不起來,笑死。
編劇耽溺的狀況跟《鯨之嶋》如出一轍,拋出很多名詞(鯨之嶋是地理地科名詞、1624 則是歷史人物跟歷史事件),問題是拋出來了要處理啊,不是只要講出來證明你有做功課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的欸。
你要讓小生小旦談戀愛就把它放在故事裏啊,而不是莫名其妙 cue 一個年輕人說「所以 1624 是殺戮的故事嗎?」然後就開啟一個亂七八糟支線突然沒頭沒尾的演一段婚禮。
而且,而且,裏面的原住民描述有夠去脈絡化的,像是檳榔、原住民的分居文化這些就是很粗糙完全沒有消化的拋出來,編劇彷彿在跟我說:「你們看!我知道這些名詞喔!我有做功課喔!快稱讚我我很棒吧!」
一點也不。
這個粗糙到我都可以替原住民族群想到五個要炎上它的理由欸。
先不管那段演那個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但至少是有碰觸到民族議題的切入點,結果累積起來的情緒還被 gameboy 打斷,我真的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資深劇迷我 & 我媽的對話 like:
我還漏講大場地的現場技術問題,回音有夠重,看演員在臺上調整麥克風、演起來被技術問題影響;而公視專心備戰轉播結果運鏡還是亂七八糟。
好ㄌ不說ㄌ,吃飯吃飯。
把壓在箱底已久的《歌唱臺灣》心得寫完,有種封印解除的爽感,終於可以發其他噗ㄌ……
一個月前就先複習一次邱校長的文的 me 是先知ㄅ要求一群國寶演員 & 大劇團演超大製作的大戲,最大的問題就是彈性很低,所以大家都有不得不發的巨大壓力,孫翠鳳的嗓子、孫詩詠的腳傷、米雪從新加坡飛回來,這些因素都不能停止他們登臺演戲,真的非常危險。
如果只是一個劇團,主演真的有問題要取消都有彈性,但你從活動前兩三個月就在大肆宣傳「唐、孫兩大天王同臺」,孫翠鳳根本別無選擇,連我不看明華園都覺得孫翠鳳有夠敬業,更氣了。
元宵節這種還有點冷的日子,對演員、工作人員、觀眾而言坐在那裏 150 分鐘都是在消耗。
前面也講了,大拜拜還會稀釋大家的戲分,劇本本來就很不好寫了,然後搞成這樣東拼西湊的成果,真的是謝ㄌ。
身為偶爾進劇場的戲迷、身為認識多位工作人員的民間友人,實在是為被動員的各方人們感到不值啊🥲
噗首放的那個匿名噗,今天有一位 lion 講了一句「煙火放完大家就散場吧,不用想太多」完全我心聲!
看完整部戲不會了解濱田彌兵衛事件,而且這個事件甚至不是發生在 1624
我有看了編劇在劇本書上寫的序文,也是先被文化部委創 1624,他才去找自己知道的歷史事件硬套,根本沒有要建立 1624 的論述,想要表示「史觀不同看法不同」剩下一句膚淺的「1624 不是選好人的遊戲」,留下一句句煩躁洗腦的「請選擇!請選擇!」,戲迷觀眾只好安慰自己要把這個演出當大神現場音樂會,實在很可悲🥲
那看起來不就是文化部自己沒什麼文化嗎難怪點戲點成這樣還濫用公家資源廣召戲班進自家大觀園的水池旁邊吹風搬演真是嘖嘖嘖嘖啊然後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科根本教不了歷史那遑論史觀了哎呀哎呀歷史共業歷史共業、歷史共業~~~我也永~遠~期待~著~~咱的幸~福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