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台灣服飾誌
二二八時的台灣人們,是怎麽穿著的?1989年電影《悲情城市》是台灣第一部描述二二八事件的電影。關於電影裡的自我認同、族群衝突與時代悲劇,相信已經有多篇影評提過,「咱本島人最可憐,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國人,眾人吃、眾人騎,沒人疼。」那麼回到服飾誌的主題,1940 年代的台灣人──或換句話說,二二八時的台灣人們,是怎麼穿著,怎麼生活的?觀看全文⬇️
台灣服飾誌
【古早的拼布──百衲衣】 去年年底,服飾誌收到這本巴巴文化出版的繪本《縫衣福》推薦邀約。因為「百衲衣」的題材真的很有趣,我們很快就答應了下來。「百衲衣 」就是用多件舊衣物製成拼布,重新裁製成一件新的衣服的傳統工藝。在現在成衣產業發達、童衣選擇多元的時代,我們可能很難想像,為什麼要讓小孩子穿多件舊衣拼布製成的服裝?不能讓小孩子穿新的就好嗎?這要從兩個部分說起。
台灣服飾誌
🤴【雜談】──帝國的土皇帝「通事 」🤴我們的書《福爾摩沙時尚圖鑑》裡,有件稱不上太帥氣的衣服,很少登上我們的宣傳頁面,但不管是服飾誌初期還是出版,我們都有把它收錄進去。這是一件有意義的服裝,它畫的是一個清朝臺灣的官職:「通事」,出自清朝繪製的臺灣原住民風俗圖《番社采風圖》中。但「通事」其實是一個漢人的職位,為什麼漢人會出現在一卷原住民的圖畫裡呢?
台灣服飾誌
【雜談】──日治台灣警察的六套服裝,打仗的時候竟然更華麗?2019年時,台灣的警察制服宣布全面改版,上一次則是在1987年,睽違32年,警察們才終於迎來新的藏青色新式制服。而早在一百多年前,台灣警察制服就跟如今一樣,會定期更新、換裝。日治時期的台灣,第一次引入了「西式制服」這個觀念。然而「制服」在當時不只是學生的制服,還有政府機關的制服「官員服制」。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