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服飾誌
@taiwancostume0707
Sat, Feb 15, 2025 9:23 AM
129
52
【古早的拼布──百衲衣】
去年年底,服飾誌收到這本巴巴文化出版的繪本《縫衣福》推薦邀約。
因為「百衲衣」的題材真的很有趣,我們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百衲衣 」就是用多件舊衣物製成拼布,重新裁製成一件新的衣服的傳統工藝。
在現在成衣產業發達、童衣選擇多元的時代,我們可能很難想像,為什麼要讓小孩子穿多件舊衣拼布製成的服裝?
不能讓小孩子穿新的就好嗎?
這要從兩個部分說起。
台灣服飾誌
@taiwancostume0707
Sat, Feb 15, 2025 9:24 AM
在過往成衣產業不發達的時候,所謂的「新衣服」,並不是去市場買一件「現成的衣物」來穿著,而是去量身、裁布、製作,最後才擁有一件屬於你的新衣服。
這種現在被稱為「訂製」的衣服,在當時才是服裝的常態,再加上物質條件不如現在富裕,因此每件衣服的成本、價錢、耗時都比現在來的高昂。
但相對的是,因為沒有像現在要快速地跟隨流行的需求,所以每件衣物都是以最耐用、最舒適、美觀為目的,所以用料和花色都比如今成衣來的精緻。
台灣服飾誌
@taiwancostume0707
Sat, Feb 15, 2025 9:24 AM
第二是,
在傳統台灣的民俗觀念裡,讓小孩子穿其他人的舊衣,是讓小孩繼承前一個人的「平安」、「福氣」。
過往醫療技術不發達,幼兒夭折的狀況並不罕見。比如,在早期臺灣習俗中,嬰兒剛出生時,會刻意先用其他人以前的舊衣服包裹起來,等到三天後才可以換上給嬰兒的產衣。
讓嬰兒穿家族其他已經平安健康長大的人的舊衣服,是讓上一個人的「福氣」透過衣服的傳承,來保護新生兒。
台灣服飾誌
@taiwancostume0707
Sat, Feb 15, 2025 9:25 AM
而「百衲衣」,就結合了以上兩件事。
透過多件舊衣拼布,就算本來的衣服已經不能穿了,這些好布料仍然可以重新再利用。
由多件舊衣構成的拼布服裝,更是集合了許多人對新生幼童的祝福與傳承。
就像是這本繪本的名稱:《縫衣福》。
故事開始時,主角找到小時候的一件百衲衣,而母親娓娓道來每塊布頭分別是誰贈送的,又匯聚了誰的祝福。
其實當這本繪本送到主編家中時,主編的媽媽也說,主編小時候也有一件來自親人贈與的百衲衣。
衣服不只是衣服,更是一種祝福。時代在變,對新生命的祝福卻不曾改變。
推薦大家都可以來看看這溫暖、又介紹了民俗的美麗繪本。
台灣服飾誌
@taiwancostume0707
Sat, Feb 15, 2025 9:25 AM
📖📖購書連結🖍🖍
博客來|
縫衣福
誠品|
縫衣福 | 誠品線上
金石堂|
縫衣福 -金石堂
詳細書訊,請點巴巴文化官網👇
巴巴文化
作者 / 陳素宜
繪者/曾湘玲
載入新的回覆
去年年底,服飾誌收到這本巴巴文化出版的繪本《縫衣福》推薦邀約。
因為「百衲衣」的題材真的很有趣,我們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百衲衣 」就是用多件舊衣物製成拼布,重新裁製成一件新的衣服的傳統工藝。
在現在成衣產業發達、童衣選擇多元的時代,我們可能很難想像,為什麼要讓小孩子穿多件舊衣拼布製成的服裝?
不能讓小孩子穿新的就好嗎?
這要從兩個部分說起。
這種現在被稱為「訂製」的衣服,在當時才是服裝的常態,再加上物質條件不如現在富裕,因此每件衣服的成本、價錢、耗時都比現在來的高昂。
但相對的是,因為沒有像現在要快速地跟隨流行的需求,所以每件衣物都是以最耐用、最舒適、美觀為目的,所以用料和花色都比如今成衣來的精緻。
在傳統台灣的民俗觀念裡,讓小孩子穿其他人的舊衣,是讓小孩繼承前一個人的「平安」、「福氣」。
過往醫療技術不發達,幼兒夭折的狀況並不罕見。比如,在早期臺灣習俗中,嬰兒剛出生時,會刻意先用其他人以前的舊衣服包裹起來,等到三天後才可以換上給嬰兒的產衣。
讓嬰兒穿家族其他已經平安健康長大的人的舊衣服,是讓上一個人的「福氣」透過衣服的傳承,來保護新生兒。
透過多件舊衣拼布,就算本來的衣服已經不能穿了,這些好布料仍然可以重新再利用。
由多件舊衣構成的拼布服裝,更是集合了許多人對新生幼童的祝福與傳承。
就像是這本繪本的名稱:《縫衣福》。
故事開始時,主角找到小時候的一件百衲衣,而母親娓娓道來每塊布頭分別是誰贈送的,又匯聚了誰的祝福。
其實當這本繪本送到主編家中時,主編的媽媽也說,主編小時候也有一件來自親人贈與的百衲衣。
衣服不只是衣服,更是一種祝福。時代在變,對新生命的祝福卻不曾改變。
推薦大家都可以來看看這溫暖、又介紹了民俗的美麗繪本。
博客來|
詳細書訊,請點巴巴文化官網👇
繪者/曾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