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14, 2023 1:49 AM
Thu, Dec 14, 2023 1:54 AM
19
4
轉
最近看什麼
保守黨靈魂之戰?英國內閣改組,首相無力駕馭的「文化戰爭」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乍看之下,文化戰爭似乎只是保守派與進步派間由來已久的爭辯,只不過更為激化。實際上,文化戰爭派的政治人物
不僅有立場,而是主動尋找可能分化社會的議題
,在爭論中宣稱自己站在「常識」那邊,代表「沉默大多數」,批評提出其他考量的人都是不接地氣的「某某膠」。
因為文化戰爭派的
重點是區分敵我而非推進政策,常拋出立場鮮明但不具體或不可能執行的主張。
換言之,真正的麻煩不在立場,而在於身為政治人物「是否嚴肅對待問題」。
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14, 2023 1:50 AM
這一切是否都只是短期吵鬧,並無影響?其實不然,因為政治不只關乎政策和人事而已,態度、言詞等「做政治的方法」也會帶來長期影響。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每位有意角逐黨領導人的政治人物,選後也可能高喊要退出ECHR,甚至要對警察、法官、媒體宣戰,並破壞各種他們不喜愛的法律以爭取基層支持。
畢竟,當不負責任、反體制成為黨內論述的新常態,認真談政策也得不到好處,自然造成劣幣驅逐良幣。
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14, 2023 1:51 AM
(整篇都蠻好看的)
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14, 2023 1:51 AM
@Wi1dmoon - #本日隨手看 #25% 在如今的世界,是非對錯的細節,似乎只有被傳達一次的價值。...
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14, 2023 1:51 AM
在如今的世界,是非對錯的細節,似乎只有被傳達一次的價值。想知道的人會自己去找到,而不想知道的人,需要的只是持續看到生活中25%無理取鬧「這是對的」、「這是錯的」,最後看哪邊更占上風,西瓜偎大邊。
其實這幾年一直在想,
到底還能說/做些什麼,才能讓那些不斷散發惡意的東西稍微變小一點點。看完這一篇之後我想,可能答案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去當另一個25%」吧
。
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14, 2023 1:52 AM
@xerses_s - #閒聊 超級行銷術:認知作戰 最近看了《引領瘋潮》這本書,裡面有些東西實在很有趣...
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14, 2023 1:53 AM
Thu, Dec 14, 2023 1:53 AM
引爆點這種東西的特色,就是全有和全無,21%挑戰者和25%挑戰者看起來差不多,但21%挑戰者的社會反應就是跟17%、10%、2%挑戰者沒有差別。
要改變一種社會文化,只需要有25%的人大聲倡議,規範就有可能鬆動。(當然我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為此數字背書,畢竟,冒著被罰錢的風險換猜一個新名字,跟改換整套社會體系難度相差很多,也許數字會有變動,不過整體來說,我認同這種趨勢是存在的。)
反過來說,這個25%也能倒打一耙,熄滅煙火。
新新
@haruspring
Thu, Dec 14, 2023 1:54 AM
(好像可以放在一起看)
載入新的回覆
乍看之下,文化戰爭似乎只是保守派與進步派間由來已久的爭辯,只不過更為激化。實際上,文化戰爭派的政治人物不僅有立場,而是主動尋找可能分化社會的議題,在爭論中宣稱自己站在「常識」那邊,代表「沉默大多數」,批評提出其他考量的人都是不接地氣的「某某膠」。
因為文化戰爭派的重點是區分敵我而非推進政策,常拋出立場鮮明但不具體或不可能執行的主張。換言之,真正的麻煩不在立場,而在於身為政治人物「是否嚴肅對待問題」。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每位有意角逐黨領導人的政治人物,選後也可能高喊要退出ECHR,甚至要對警察、法官、媒體宣戰,並破壞各種他們不喜愛的法律以爭取基層支持。畢竟,當不負責任、反體制成為黨內論述的新常態,認真談政策也得不到好處,自然造成劣幣驅逐良幣。
其實這幾年一直在想,到底還能說/做些什麼,才能讓那些不斷散發惡意的東西稍微變小一點點。看完這一篇之後我想,可能答案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去當另一個25%」吧。
要改變一種社會文化,只需要有25%的人大聲倡議,規範就有可能鬆動。(當然我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為此數字背書,畢竟,冒著被罰錢的風險換猜一個新名字,跟改換整套社會體系難度相差很多,也許數字會有變動,不過整體來說,我認同這種趨勢是存在的。)
反過來說,這個25%也能倒打一耙,熄滅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