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en
引自哈利波特小說的疑問from蕭詒徽FB:
https://images.plurk.com/4i5rF2L3xXRYCJho7atREt.jpg
比方我想要問 J.K 羅琳,「《哈利波特》第一集第一章寫『我們的故事開始於一個晦暗、陰沉的星期二』,可是第一章所描述的 1981 年 10 月 31 日明明是個星期六,為什麼呢?」
哈利波特 日期問題
小說創作 文手 原創
Laven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先講我個人的結論:因為JK羅琳那時還沒想到那麼多,而且她其實也不太在乎。以下來寫原因。
Laven
哈利波特小說不太常明確提到西元年份和日期。第一集第一章提到,「我們的故事開始在陰沉灰暗的星期二」,接著提到哈利的姨丈威農上班路上看到一堆奇怪的人在狂歡,而麥教授變成貓,在德思禮家外面從早到晚坐了一整天。將近午夜,鄧不利多來了,和麥教授短暫交談。麥教授說大家都說「昨天晚上佛地魔出現在高錐客洞,莉莉和詹姆死了」,問鄧不利多這是否是真的。鄧不利多表示沒錯。
Laven
從這一段看來,噗首的蕭說「第一章所描述的1981年10月31日明明是個星期六」有兩個問題。第一,第一集的第一章沒有明確描述當時是哪一天,甚至沒有描述是哪一年。第二,第一集第一章寫的是案發後的第二天,而不是寫案發當天。蕭之所以會認為是描述1981年10月31日,應該是因為第七集第十六章「高錐客洞」寫到詹姆和莉莉的墓碑上標示死亡日期是1981年10月31日。如果這樣推算,第一集的第一章描述的也應該是隔天,也就是11月1日的事。
Laven
很多人開始比較確定哈利波特小說描述的年份,其實是因為第二集。第二集第八章「忌日宴會」,提到葛來分多駐塔幽靈差點沒頭的尼克要在當年萬聖節舉辦他的第五百年忌日宴會,宴會的蛋糕上寫著尼可拉斯德敏西(差點沒頭的尼克的本名)死於1492年10月31日。讀者從這時開始才比較能確定小說描述的年份,並反推其他事件的年份。我認為羅琳也是從第二集開始,才比較確定故事的年份。
Laven
根據維基百科,JK羅琳的故事靈感起源於1990年時的某次火車誤點,1993年11月羅琳離婚,12月時帶著女兒回英國,行李箱裡有三章完成的第一集手稿。羅琳曾於受訪時表示經紀人花了一年,直到1996年8月才找到出版商,代表第一集完全寫完最晚是1995年的事,羅琳密集寫作的主要時期應該是1994和1995年。我們打開手機日曆看一眼,就會發現1994年10月31日的隔天,的確是星期二。
Laven
到了第三集第六章「獸爪與茶葉」,占卜學教授崔老妮在第一堂課上對文妲說:「你最害怕的那件事,將會在10月16日星期五發生。」根據版權頁,第三集的英文出版年份是1999年,完成的年份可能是1998到1999年。打開手機日曆看一眼,我們會發現1998年10月16日也的確是星期五。因此到了這裡,我們暫時可以得出一個推論,那就是書中的日期和星期與其說是按照書中設定的年份,還不如說是現實世界羅琳寫書時的年份。第四集第十五章「波巴洞與德姆蘭」裡,有告示寫道:「波巴洞與德姆蘭的代表團將於10月30日星期五下午六點抵達此地」。檢查一下發現從1994年到2008年間,只有1998年的10月30日是星期五。考量第四集的出版日期是2000年,我推測這依然是羅琳寫作時的年份導致。
Laven
題外一下。在第三集第八章「胖女士的逃亡」提到,為了準備魁地奇賽,葛來分多隊開始在每週三晚上練球。某天哈利練完球回到交誼廳,不多久榮恩和妙麗就因為妙麗的貓歪腿追殺榮恩的老鼠斑斑而吵架。下一段寫「榮恩直到隔天還在生妙麗的氣」,可是這一天他們上完藥草學,要去上變形學時,看到文妲因為今天早上收到的壞消息而哭泣。按照描述,這一天才週四,而根據第七章「衣櫥裡的幻形怪」,週四中午前葛來分多是和史萊哲林一起上雙堂魔藥學,下午也只有一堂黑魔法防禦術。如果週四的課表其實是藥草學加變形學加雙堂魔藥學,那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早上的課程是九點開始,不太可能在中午前硬塞四堂課,下午卻只有一堂或兩堂。從這裡可以推測,藥草學加變形學是週五早上的課,這裡的「直到隔天」如非翻譯有誤,就是羅琳自己也寫錯了。
Laven
不是所有作者都會詳盡規劃小說中的年月日時。如果寫作時沒有規劃,自然就很容易發生前後矛盾,只是矛盾是大是小的差別。舉個例子。小說中霍格華茲都是九月一日開學,學生在九月一日當天出發去學校,隔天就開始上課,從一到六集都是如此。但是考量每年的日數差不多都是固定的,理論上連續六年,總會有至少一年的九月二日會是週六或週日,不必上課吧?1995年的九月二日就是星期六,這一年是理論上第五集故事的發生年,但是書裡也是到校隔天就開始上課了。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其實就是羅琳沒特別在乎這點。關於霍格華茲的課表,記得也曾經有人研究過霍格華茲的老師們有多血汗,看了也是滿心驚的。
Laven
最後要提的是,雖然哈利波特小說裡有這些日期和星期的不合,但它們在小說裡倒也沒造成嚴重的問題。比起這些,在意魔法強度、魔法使用設定的讀者還更多一些。這代表羅琳輕輕放過日期這一塊的決定──即使她沒有意識到──還是有其道理。長篇小說要考量到多細,其實依作品類型、對現實的依賴度而定,不能一概而論。然而如果想避免漏洞,還是得有比較嚴謹的規劃。這樣一想,就覺得角色的課表、房子的室內平面圖、人物所在城市的大致規劃、計算人物每個時期的歲數、經歷每件人生大事時的年紀等等,忽然都變得很重要。長篇作家們真的辛苦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