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表現在實驗性質的動畫、實驗漫畫中,會比較容易出現。另一種是既有作品IP翻轉,藉由改變角色一致性或是摧毀反轉形象與特質來賺錢。近期的迪士尼對於自家卡通角色的再改造的電視動畫《米奇老鼠歡笑多》、《Chip 'n' Dale: Park Life》,長久以來(20年以上)粉絲對此改變,表情都很不妙。而台灣布袋戲圈的編劇與人物設計,也常見對於角色一致性的毀滅性打擊,雖然這麼做有可能另外走出窠臼,然而台灣的案例指出,往往只會氣走粉絲讓人不敢入坑直接變成票房毒藥
離題,在二次創作的作品中,二次創作者引用原作角色來跑自己的二創劇情,若引用的角色行為想法甚至長相跟原作人設八竿子打不著,這時候才能說「Out Of Character」,也就是OOC。原作作者的原創角色實際上就是他的原創,我們可以說「角色不宜智不一致」、「動機薄弱」、「敘述觀點不佳」但我們不能說他的角色OOC,因為作者就是原創的情況,除非有好理由跟證據說他是照抄或致敬其他已有角色,否則指稱作者不懂該角色不是污辱而是批評者自己搞不清楚亂罵
首先要區分出「解讀、評價、喜好的差別」
一般在分析作品的時候,喜歡不喜歡並不是「客觀評判」的標準,因此「不爽/不喜歡不要看」才會被稱作「無效的大絕」
(其他分析技巧下收)
以分析歌詞好壞為例子:
「並不是把白話文的手腳砍斷,就會有古典詩的質感」
以分析動漫作品為例子:
「並不是把老哏砍掉,就會有反套路的效果」
比方迪士尼最近的經典系列動畫電影、比方JUMP最近強調反套路的異色連載作品
以分析歌詞為例子:
「同學,你的文字邏輯出連環車禍了」
以分析動漫作品為例子:
「你的劇情/角色邏輯出連環車禍了」
比方DC跟漫威的超級英雄改編電影、比方中國有陣子的反套路英雄電影
簡單來說,我們在觀看一個故事的時候,會固定一個角色、或是「附身」在這個角色身上,以方便感受這個角色的想法與跟這個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朱宥勳提出初學者很容易在「資訊控制」、「鎖定」、「認同」上出問題
屍袋失敗」之間的差異......因為反套路本身自己也發展出自己的系列(反套路也是套路),想問問看您的定義是哪一種套路:英雄救美
反套路:美救英雄、英雄死掉救援失敗、美人死掉救援失敗、英雄不救美、美不給英雄救
套路失敗:英雄救美但描寫得太爛所以大家不喜歡
是這樣嗎?
身為助手指導的漫畫家老師,會因為劇情違反道德而憤怒,身為讀者/觀眾的生氣更可以理解,這不是因為這是虛構的作品,而是創作出這虛構的作品的人會被質疑人性層面是否有問題
寺御園飼育員身分或想法在戰鬥或是詛咒中有發揮什麼效果嗎?我真的沒有印象,然後園長有很認真要回復身體嗎?他的動機跟他的行為又彷彿互相衝突,在這些狀況下你就覺得???就會出現雖然很有趣,但是看不下去的結果弱智化兒童作品定位的緣故,而變得說服力不足,比方莫娜如果是大海帶走她的摯愛(但大家只是在島上等死)、或是他曾經有出海的美好經驗(結果是敲一敲木鼓看到的彩繪+自行想象)、或是他被詛咒不出海拿海洋之心七天後就會死掉的體質(但其實大家只是過得很痛苦但還是活得下去?),可能都還比較有說服力身為創作者萬一設計得好好的然後自己違反這些設計或違反常理,或是「啪!」的一聲就全盤翻桌說這個角色的設定都是錯的哈哈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都會被評價為「作者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拙劣行為
摧毀反轉形象與特質來賺錢。近期的迪士尼對於自家卡通角色的再改造的電視動畫《米奇老鼠歡笑多》、《Chip 'n' Dale: Park Life》,長久以來(20年以上)粉絲對此改變,表情都很不妙。而台灣布袋戲圈的編劇與人物設計,也常見對於角色一致性的毀滅性打擊,雖然這麼做有可能另外走出窠臼,然而台灣的案例指出,往往只會氣走粉絲讓人不敢入坑直接變成票房毒藥不宜智不一致」、「動機薄弱」、「敘述觀點不佳」但我們不能說他的角色OOC,因為作者就是原創的情況,除非有好理由跟證據說他是照抄或致敬其他已有角色,否則指稱作者不懂該角色不是污辱而是批評者自己搞不清楚亂罵這種吃老本讓人感受到嚴重的劇本荒抄襲大師的洞見跟分析,才能理解評論也有高低上下之分。有些評論讓人如沐春風醍醐灌頂、讓人認為寫得恰到好處、有些評論卻讓人莫名奇妙或氣急攻心,覺得胡說八道傷髮商法,只要後續能夠翻轉人們的印象,就能夠在最小成本下達到最大的廣告宣傳效果,就算核心粉絲被氣走、顧客流失,只要後來補進來的新粉絲或是完全不懂來湊熱鬧圈外人,留下來的人數夠多,這種操作就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斷重複使用,也就是俗稱的「黑紅也是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