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4 AM
Thu, Sep 21, 2023 2:11 AM
20
2
環保戰爭。
我是儘可能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人,去市場買魚買肉買菜也是自備鍋子跟袋子,出遠門還是至少會帶碗、湯匙、水瓶和洗碗精隨身瓶,朋友們也大概都見證過我需要找地方清洗用具、沒環保杯就不喝手搖(即使本就不愛喝)、偏好內用且不太使用外送平臺的那一面XD
之前遇過的環保得意之作大概是去麥當勞點餐後得到了一個完全裸裝的漢堡:
(Sorry 還是有糖醋醬XD)
必須承認使用保鮮盒確實可能添加店家的一點麻煩,但再想人類給地球添了多少麻煩,就決定委屈一下店家繼續使用。
不過這諸多不便中唯獨有一項實在艱難:因為保鮮盒的容器造型和店家熟悉的不同,許多店家抓不準量就會直接裝好裝滿,幫你免費升級加大。
很感激……但……真的……不用……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4 AM
Thu, Sep 21, 2023 2:11 AM
因為總是自備餐具的緣故,我從來不跟部門同事一起訂飲料,看起來確實是不大合群,但我本就夠怪也不差這一點。
(不過如果已經買來了,那麼我還是會喝XD)
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並不會對旁人指指點點施加壓力強迫大家都要跟著自備餐盒餐具,雖然比較要好的親友會被我挖苦說道他們的環保杯使用率也太低,但那也是熟識親友間的玩笑話。
會想特別發一噗是因為昨天遇到的店家裝飯時直接把噗首那個大概一公升容量的餐盒裝滿,我回家打開整個嚇爛思忖要不要回去多付錢(?)
這類故事還真的多,有時因為知曉店家會不小心加量刻意提了要量少,結果店家跟我說:「不要啦,吃不完下一餐繼續吃。」
這種我願尊稱為阿媽型店家,可能很怕顧客吃不飽XDDD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5 AM
Thu, Sep 21, 2023 2:09 AM
也有店家會在我點了杯 500 ml 飲料時很順地把我的 660 ml 環保杯裝滿(即使我幾乎都會在點餐前事先提到我的環保杯容量),這種情況我同樣是會問店家需不需要補價差XDDDD
舉例來說以前住北部時有一個在黑丸嫩仙草購入的環保杯(大概是 1,400 ml):
但這個尺寸在我現居地的黑丸沒有提供,現居地只有賣 1,000 ml 的大小,結果之前點了 1,000 ml 對方還是幫我裝到滿,後來我直接拿一支奇異筆把 1,000 ml 的地方標起來,反正這個杯子多半是黑丸專用杯XD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5 AM
以前寫過紀錄如下:
(前略)尤其是液體,像是湯或飲料,很多店家其實沒有提供容量的標準,往往就是把自己家的外帶紙容器裝滿而已,於是換成環保餐具之後會發生幾種狀況,一種是加好加滿加爆,中杯直接裝成大杯,遇到這種我誠心感謝。
另外幾種都是先用自己店家的紙容器裝好後再倒入我自備的容器中,但後續處理方法略有不同:有些會留下裝過的空杯給接下來的顧客、有些可能因為衛生或品質等等考量選擇丟棄,這種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希望哪天總公司提供一個統一容量規格的參考。
不過某次去早餐店點了外帶的紅茶,詢問可否使用自己的杯子,對方說可以,接著就看見對方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冰箱中拿出分裝好的紅茶再撕掉封膜倒進我的杯子,最後不忘把空杯丟棄至垃圾桶,整個過程是如此的行雲流水我完全找不到阻止的時間點。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5 AM
所幸在調整環保杯折扣優惠政策後,現在的商家多半都配有統一容量的鋼杯等等,這樣的問題是越來越少遇到了,甚是感謝。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5 AM
Thu, Sep 21, 2023 2:13 AM
以前還有一項容易遇到的問題是抓不準開口時機,可能點完餐遞出餐具時店家表明已經開始製作,或是店家快手快腳地就抓下一個塑膠袋開始盛裝絲毫搶不贏,也有店家會猶豫是否該拒絕這樣有些添麻煩的客製化,甚至曾被說過玻璃保鮮盒太重,建議我換成不鏽鋼的。
但自古人不要臉天下無敵,訓練久了成功率也就高了,近期約莫是達到 100%,常去的店家都有一定的默契,而前往陌生的商家也會先問明可否使用自備餐具。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5 AM
Thu, Sep 21, 2023 2:13 AM
亦留有這樣的紀錄:
前幾天跟新朋友聊天,他問我:「用環保餐具不會覺得很難說出口嗎?有時候就連發票存載具都不太好講。」
一開始會,但漸漸地常去的店家會有固定的講法,以載具來說,某些餐廳的 POS 機在掃描載具條碼前需要輸入結帳方式,於是結帳時講的順序變成「會員、現金、載具」,習慣了就比較輕鬆。
我真正遇過最難的,是在鄉下的傳統市場練習不拿塑膠袋。
傳統市場所有的攤販幾乎是反射性地在拿塑膠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搶在他們之前先說聲「用自己的袋子裝」簡直難如登天。
不過練久了自然搶得贏,自備袋子裝菜、自備鍋子裝魚,雖然成功率不到百分之百,但持續進步中。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5 AM
有這樣的磨練其實到都市很少失敗,不過確實會有店員按得太快而來不及講「發票要存載具」的時候,這種情況一般都笑說沒關係,我下次會提早講,直到昨日我遇到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店員。
她說:「還是我幫妳退掉發票重新開一張?」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5 AM
前幾年則是因為 covid-19 疫情因素全面改成一次性餐具(不分內用外帶),為避免傳染風險也不接受自備餐具,雖多自炊,有些不得已的情況下仍得使用一次性餐具,只是次數得壓得很少很少。
最近有一家常去外帶的店家,在等餐的過程中會跟老闆娘聊上幾句,她也總會多送我一些東西,例如在挑食的、不吃洋蔥的我請她去除洋蔥後另外送我洋蔥圈,或是在我用全套自備餐具時還是多用紙碗裝了一小碗湯給我,為了避免得到多餘的紙碗,後來點餐時總是要多點一碗湯,總之能避免得到紙碗為第一優先,至於吃不吃得下、需不需要留到下一餐就是自己的造化了XD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5 AM
Thu, Sep 21, 2023 4:35 AM
搬回家住之後,家人也被我影響到會跟著自備餐具,自此擺脫沖洗沾油紙餐盒的苦差,玻璃保鮮盒相當好清洗(缺點是比紙餐盒重很多),又不像紙餐盒一樣要等著丟、即使洗了還是可能會發臭等等,我媽說自從我搬回家之後現在一週只倒一兩天垃圾,跟以前大相逕庭XD
我的用具雖多,不過都是我自己考量過實用程度才購入,例如我以前一個人住的時候,自炊正是直接煮好放進保鮮盒,沒有一般的盤子,我也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自備湯匙筷子吸管跟提袋是幼幼班,真正的環保人士是直接帶鍋子去市場買菜,全套俱備XD
所以意外地是我手邊的環保吸管跟提袋都是別人送的,自己不曾添購。
目前在一個自己很滿意的平衡之中,大概只有真正用得壞了才會再買入新的,這才不愧自己原先的目的。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05 AM
Thu, Sep 21, 2023 4:35 AM
如果所有店家在接過環保杯的時候都不會抓住杯口的話,這世界就更美好了……
(正是因為我沒有用吸管的習慣,環保杯都是直接就口喝,杯緣被店員摸過還是會介意QQ)
補充一點:噗首這個麥當勞的例子其實有人會詬病並不環保,因為麥當勞的 SOP 似乎是接觸環保餐具需要換手套,所以自己的環保能有幾分果效可能需要打個折扣,不過光是擺脫油膩紙餐盒的日常,我就願意繼續使用保鮮盒。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2:17 AM
Thu, Sep 21, 2023 2:18 AM
之前在 MOD 上跟家人一起再看一次《花樣年華》,我很興奮地跟他們說:你們看張曼玉都是自備餐具去買麵XDDDDD
每次看到都覺得好開心(?)
thehell
@thehell666
Thu, Sep 21, 2023 4:45 AM
推垃圾減量才是治本之道,回收跟可分解材質能有的效果有限(也在努力減塑生活中)
thehell
@thehell666
Thu, Sep 21, 2023 4:47 AM
現在用環保餐具的人很多,其實客氣請問店家方便嗎,都不太會被拒絕。最近在嘗試的是塑膠袋重新使用,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自備塑膠袋,一般店家也都蠻自然的就接受了
希西卡
@wickedwitch
Thu, Sep 21, 2023 5:17 AM
買便當我一律用玻璃便當盒,但其他的像是鹹酥雞、漢堡、湯類我都用矽膠食物袋,很好用又輕便!
只是常常遇到店家裝完不知怎麼包起來,要趕快接手自己包裝(超害怕他們不耐煩)
矽膠食物袋的缺點應該就是很吸味道會染色,而且如果不是外帶回家的話覺得很煩,滿腦子都想著要趕快洗乾淨不然不自在~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6:09 AM
Thu, Sep 21, 2023 6:14 AM
thehell
: 推推!看到同溫層的留言豪開心!
之前看了臺灣回收產業的一些相關報導,我自己對於回收能達到的效果也是抱持著一點遲疑,能從根本減少用量真的是更好的做法,大家一起量力而為來實踐~
※量力而為的部分在於,我也有很多沒辦法捨棄的地方,例如沒辦法取得真的零包裝的物品,但盡量選大容量補充包、不過度包裝的品項是現階段能做到的事!
我也會把一些不得不拿的塑膠袋洗一洗瀝乾重複利用,大的塑膠袋買菜真的很方便>////<
我自己比較常去傳統市場,雖然菜販們都很樂意配合,但他們也總是很順手地會本能抓塑膠袋來裝,我現在會是結帳的第一瞬間就馬上塞塑膠袋給老闆(或直接講我要用提袋裝),有抓到搶話的時間點好開心,攤販們也常常跟我說這樣自備很好,聽了覺得被認同(且他們並不覺得我很麻煩在找碴)很開心~~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6:09 AM
Thu, Sep 21, 2023 6:15 AM
垃圾減量除了對地球友善以外,自己也輕鬆很多,心情豪好XD
我家現在要倒的多半是生廚餘,不然單看可燃垃圾的話可能兩週(或更久)倒一次就好XD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6:09 AM
Thu, Sep 21, 2023 6:15 AM
希西卡
: 你回這個我才想到漏提了一件事!
我偶爾也會遇到店家試圖在盛裝好食物後拿塑膠袋裝我的保鮮盒,可能是怕我不好提,我也是連忙拿出我手上的提袋阻止(而且保鮮盒真的不輕,用塑膠袋裝看起來好抖)XDD
不過有時候裝熱湯確實因為底部沒隔熱,也怕燙到店家(雖然他們感覺身經百戰,所以常常是他們端給我的時候提醒我小心燙),願意幫忙使用保鮮盒的店家都是天使
但因為要拿保鮮盒過去,不能預先訂餐直接過去拿也是比較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惹。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6:09 AM
Mon, Aug 12, 2024 12:57 AM
我從來沒用過食物袋或矽膠材質的環保用具,正是因為我超討厭很難洗的東西,加上我洗碗潔癖超嚴重,一定要洗到有摩擦聲才甘願(塑膠也是),導致我連環保杯都拒絕找有膠條的,不然每天拆下來洗就飽惹,我唯一有次想買食物袋是因為去買一個不能切的超長蛋捲結果我最長的保鮮盒裝不下,只好
很屈辱的(不要瞎掰好嗎)
用了店家提供的紙袋裝XDD
每次有親朋好友用他們自己的環保餐具裝食物來我家,我都會幫他們洗到超乾淨,然後一邊洗一邊碎念XDDD 很多人似乎從來沒有把保鮮盒或環保容器蓋子上的膠條拆下來洗過,常常都是油漬,黏到不行,我不能接受RRRRRRRRRR
我有專門刷細縫的刷子,我樂意推薦
希西卡
@wickedwitch
Thu, Sep 21, 2023 6:18 AM
我超討厭膠條!!!我偶然買到無膠條玻璃便當盒真是開心到爆,但還是會怕不夠牢固所以用一個帶子綁住(類似小朋友的便當綁帶),從此以後不用洗膠條人生好快樂~
一拿到便當馬上裝在大小符合的保溫環保袋中才有安全感
台北有一些鼓勵使用自備盒的便當店我都很喜歡(大多以健康便當為主),好溝通多了~但不能先預訂真的很不便,排隊排好久......
翾刖🖋️
@xuanyue2
Thu, Sep 21, 2023 6:21 AM
雖然沒做到那麼徹底,目前我只有在「稍微麻煩自己一點點」的範圍內努力,例如飲料用環保杯、不拿一次性餐具、在傳統市場儘量自備袋子(但很多攤販都事先分裝好了),不過每做一點就感覺自己在對地球贖罪XDDDDDD
尤其在台灣不拿塑膠袋習慣了,上個月去日本感到非常痛苦。跟幾年前去相比好一些了,年輕的店員多半會問一聲要不要塑膠袋,年紀較長的店員通常手腳迅速裝好之外,還會用膠帶貼起來,連反悔的機會都沒有⋯⋯
說到食物袋,我學弟曾經拿食物袋買早餐,最終獲得一個裝在塑膠袋裡外面又套食物袋的三明治,阿姨還說這樣就不擔心弄髒了喔XDDDDD
thehell
@thehell666
Thu, Sep 21, 2023 6:23 AM
二維資料框
: 我也是 看到有共同努力目標的人忍不住要留言互相鼓勵一下!
thehell
@thehell666
Thu, Sep 21, 2023 6:26 AM
不知道這討論串的人會不會跟我有一樣的心態問題。我剛開始決定要垃圾減量的時候把自己壓力搞得很大,因為認真開始留意之後,就會發現生活中產生的垃圾真不少,覺得減量好難好辛苦。
thehell
@thehell666
Thu, Sep 21, 2023 6:30 AM
我後來決定改換思考心態之後就好很多:只要我今天的決定能幫地球減少一件垃圾(譬如說少拿一次塑膠袋,或少使用一次拋棄式餐具),就算是一個很值得開心的事情,畢竟塑膠垃圾是要花上幾百年才有可能分解的,就算只是減少一件,也是減輕地球一個負擔。
thehell
@thehell666
Thu, Sep 21, 2023 6:32 AM
這樣想就容易很多,後來也用這種方法鼓勵身邊原本沒有這個習慣的家人或朋友。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6:50 AM
翾刖🖋️
: 你也很棒ㄌ!
來分享我很久以前在日本鬧過的笑話(?)
某次我跟日本朋友去購物,果不其然在結帳後得到了一個塑膠袋,結果當我把袋子還給店員的時候,店員跟我朋友都傻眼,我朋友趕快把我拉走跟我說:「他們會覺得袋子已經碰過你的東西了,所以拿回去他們也不能給其他顧客使用,這樣退給他們只能丟掉,會有點困擾。」
體驗到文化衝擊的 me: 抱歉我白目仔OAO
反觀之下,臺灣直接拿紙杯倒進環保杯之後留下紙杯繼續等下一個人來裝顯得非常親切XDD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6:51 AM
thehell
: 我也會陷入這種心情!像是商品的外包裝、保養品的罐子、廢棄的 3C 零件,以前每次製造出垃圾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夠。
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很特別,我以前住的城市每週會有一天是倒塑膠的日子,回臺灣之後大概因此看到塑膠就會特別在意(神奇的記憶連結XD),每次自己製造出塑膠外包裝這類垃圾也會覺得滿焦慮的。
謝謝
thehell
在這邊分享自己的想法,我同為減塑生活的實踐者,也覺得很被激勵!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6:51 AM
我自己的想法是一種重要程度的選擇,不能割捨的習慣可能有其他因素,我也會去承認這樣的存在,像是我可以承認我到現在還有用拋棄式食物濾水網的習慣,因為我碰到食物殘渣會有很嚴重的噁心感,是會直接乾嘔出聲的那種反應,這是我還不能捨棄的部分,但要我揹著一公斤的餐具出遊,這個我完全可以接受。
我自知自己極限在這邊,可能無法做到像無包裝商店經營者這樣把生活的所有拋棄式東西都幾乎換掉(例如使用布衛生棉等等),但把「每製造一個垃圾就是在扣分」的觀念改成「每漸少一個垃圾就是在加分」的想法,真的會舒服很多~
如果要直接從零到一大概很多人會受不了而排斥,期待更多人跟我們一起,一次一點點,越來越適應也越來越好>/////<
我們都很棒了!希望這噗跟下面的討論可以激勵到一些和我們一樣的朋友們~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Thu, Sep 21, 2023 7:04 AM
食物袋和矽膠保鮮盒超不推薦,我是負責洗碗的,這種碰到油超難洗。
我是普通環保員,非常少外食,喜歡用紙餐具的店家,偶爾喝飲料的話不會特別用環保杯(對我來說大容量環保杯平常用不到反而是廢物),開會訂便當一定會給筷子比較讓我困擾,就算留下來也只是佔位置;我媽沒特別環保只是覺得有些錢沒必要花,所以她會用菜市場袋子和各種包裝袋子來裝垃圾(台北好像有規定所以沒辦法)XDD
題外話,我討厭包裹包的包材太多,雖然有些藏書人在意書況到毫釐的地步所以賣家也沒辦法,但我拆包裹都會拆到火大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7:17 AM
好好笑,大家真的差好多,我的角度是:500 ml 以下的環保杯裝超商咖啡會容易漏出來的保溫杯才是廢物XDDD
只要有人裝超油的東西碰到保鮮盒塑膠蓋我也是洗到崩潰^^
我之前去朋友家幫他洗碗洗了超過半小時,結果我回家之後我朋友傳訊息說:「天啊你洗碗真的超乾淨,我剛剛看連水痕都沒有,超級乾淨!」
沒水痕不是基本要求嗎,他從來沒洗乾淨過耶^^
(※註:遇到朋友的時候比較浮誇,並沒有要貶低別人生活方式的意思)
我家也會把大塑膠袋重複利用最終當垃圾袋~
像我是計畫性出門(?),出門前會先估要做些什麼、需要帶什麼出門,但像我媽有時候一時興起決定去買菜自然是不會帶到塑膠袋,於是這種大塑膠袋就是洗了重複裝,真的太髒就退下來當垃圾袋~平常沒有自備提袋習慣的話,做到重複利用也值得很多掌聲,感謝省錢這項誘因XDD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Thu, Sep 21, 2023 7:19 AM
Thu, Sep 21, 2023 7:20 AM
我家現在幾乎沒有橡皮筋或免洗筷、免洗吸管,但因為我們家有親戚是做餐飲業的,所以如果是乾淨的免洗餐具會收集起來給他們這樣~
以前外宿時則是丟在研究室、社團辦公室讓有需要免洗餐具的學弟妹去拿XD
載入新的回覆
我是儘可能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人,去市場買魚買肉買菜也是自備鍋子跟袋子,出遠門還是至少會帶碗、湯匙、水瓶和洗碗精隨身瓶,朋友們也大概都見證過我需要找地方清洗用具、沒環保杯就不喝手搖(即使本就不愛喝)、偏好內用且不太使用外送平臺的那一面XD
之前遇過的環保得意之作大概是去麥當勞點餐後得到了一個完全裸裝的漢堡:
(Sorry 還是有糖醋醬XD)
必須承認使用保鮮盒確實可能添加店家的一點麻煩,但再想人類給地球添了多少麻煩,就決定委屈一下店家繼續使用。
不過這諸多不便中唯獨有一項實在艱難:因為保鮮盒的容器造型和店家熟悉的不同,許多店家抓不準量就會直接裝好裝滿,幫你免費升級加大。
很感激……但……真的……不用……
(不過如果已經買來了,那麼我還是會喝XD)
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並不會對旁人指指點點施加壓力強迫大家都要跟著自備餐盒餐具,雖然比較要好的親友會被我挖苦說道他們的環保杯使用率也太低,但那也是熟識親友間的玩笑話。
會想特別發一噗是因為昨天遇到的店家裝飯時直接把噗首那個大概一公升容量的餐盒裝滿,我回家打開整個嚇爛思忖要不要回去多付錢(?)
這類故事還真的多,有時因為知曉店家會不小心加量刻意提了要量少,結果店家跟我說:「不要啦,吃不完下一餐繼續吃。」
這種我願尊稱為阿媽型店家,可能很怕顧客吃不飽XDDD
舉例來說以前住北部時有一個在黑丸嫩仙草購入的環保杯(大概是 1,400 ml):
但這個尺寸在我現居地的黑丸沒有提供,現居地只有賣 1,000 ml 的大小,結果之前點了 1,000 ml 對方還是幫我裝到滿,後來我直接拿一支奇異筆把 1,000 ml 的地方標起來,反正這個杯子多半是黑丸專用杯XD
(前略)尤其是液體,像是湯或飲料,很多店家其實沒有提供容量的標準,往往就是把自己家的外帶紙容器裝滿而已,於是換成環保餐具之後會發生幾種狀況,一種是加好加滿加爆,中杯直接裝成大杯,遇到這種我誠心感謝。
另外幾種都是先用自己店家的紙容器裝好後再倒入我自備的容器中,但後續處理方法略有不同:有些會留下裝過的空杯給接下來的顧客、有些可能因為衛生或品質等等考量選擇丟棄,這種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希望哪天總公司提供一個統一容量規格的參考。
不過某次去早餐店點了外帶的紅茶,詢問可否使用自己的杯子,對方說可以,接著就看見對方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冰箱中拿出分裝好的紅茶再撕掉封膜倒進我的杯子,最後不忘把空杯丟棄至垃圾桶,整個過程是如此的行雲流水我完全找不到阻止的時間點。
但自古人不要臉天下無敵,訓練久了成功率也就高了,近期約莫是達到 100%,常去的店家都有一定的默契,而前往陌生的商家也會先問明可否使用自備餐具。
前幾天跟新朋友聊天,他問我:「用環保餐具不會覺得很難說出口嗎?有時候就連發票存載具都不太好講。」
一開始會,但漸漸地常去的店家會有固定的講法,以載具來說,某些餐廳的 POS 機在掃描載具條碼前需要輸入結帳方式,於是結帳時講的順序變成「會員、現金、載具」,習慣了就比較輕鬆。
我真正遇過最難的,是在鄉下的傳統市場練習不拿塑膠袋。
傳統市場所有的攤販幾乎是反射性地在拿塑膠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搶在他們之前先說聲「用自己的袋子裝」簡直難如登天。
不過練久了自然搶得贏,自備袋子裝菜、自備鍋子裝魚,雖然成功率不到百分之百,但持續進步中。
她說:「還是我幫妳退掉發票重新開一張?」
最近有一家常去外帶的店家,在等餐的過程中會跟老闆娘聊上幾句,她也總會多送我一些東西,例如在挑食的、不吃洋蔥的我請她去除洋蔥後另外送我洋蔥圈,或是在我用全套自備餐具時還是多用紙碗裝了一小碗湯給我,為了避免得到多餘的紙碗,後來點餐時總是要多點一碗湯,總之能避免得到紙碗為第一優先,至於吃不吃得下、需不需要留到下一餐就是自己的造化了XD
我的用具雖多,不過都是我自己考量過實用程度才購入,例如我以前一個人住的時候,自炊正是直接煮好放進保鮮盒,沒有一般的盤子,我也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自備湯匙筷子吸管跟提袋是幼幼班,真正的環保人士是直接帶鍋子去市場買菜,全套俱備XD
所以意外地是我手邊的環保吸管跟提袋都是別人送的,自己不曾添購。
目前在一個自己很滿意的平衡之中,大概只有真正用得壞了才會再買入新的,這才不愧自己原先的目的。
(正是因為我沒有用吸管的習慣,環保杯都是直接就口喝,杯緣被店員摸過還是會介意QQ)
補充一點:噗首這個麥當勞的例子其實有人會詬病並不環保,因為麥當勞的 SOP 似乎是接觸環保餐具需要換手套,所以自己的環保能有幾分果效可能需要打個折扣,不過光是擺脫油膩紙餐盒的日常,我就願意繼續使用保鮮盒。
每次看到都覺得好開心(?)
只是常常遇到店家裝完不知怎麼包起來,要趕快接手自己包裝(超害怕他們不耐煩)
矽膠食物袋的缺點應該就是很吸味道會染色,而且如果不是外帶回家的話覺得很煩,滿腦子都想著要趕快洗乾淨不然不自在~
之前看了臺灣回收產業的一些相關報導,我自己對於回收能達到的效果也是抱持著一點遲疑,能從根本減少用量真的是更好的做法,大家一起量力而為來實踐~
※量力而為的部分在於,我也有很多沒辦法捨棄的地方,例如沒辦法取得真的零包裝的物品,但盡量選大容量補充包、不過度包裝的品項是現階段能做到的事!
我也會把一些不得不拿的塑膠袋洗一洗瀝乾重複利用,大的塑膠袋買菜真的很方便>////<
我自己比較常去傳統市場,雖然菜販們都很樂意配合,但他們也總是很順手地會本能抓塑膠袋來裝,我現在會是結帳的第一瞬間就馬上塞塑膠袋給老闆(或直接講我要用提袋裝),有抓到搶話的時間點好開心,攤販們也常常跟我說這樣自備很好,聽了覺得被認同(且他們並不覺得我很麻煩在找碴)很開心~~
我家現在要倒的多半是生廚餘,不然單看可燃垃圾的話可能兩週(或更久)倒一次就好XD
我偶爾也會遇到店家試圖在盛裝好食物後拿塑膠袋裝我的保鮮盒,可能是怕我不好提,我也是連忙拿出我手上的提袋阻止(而且保鮮盒真的不輕,用塑膠袋裝看起來好抖)XDD
不過有時候裝熱湯確實因為底部沒隔熱,也怕燙到店家(雖然他們感覺身經百戰,所以常常是他們端給我的時候提醒我小心燙),願意幫忙使用保鮮盒的店家都是天使
但因為要拿保鮮盒過去,不能預先訂餐直接過去拿也是比較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惹。
很屈辱的(不要瞎掰好嗎)用了店家提供的紙袋裝XDD每次有親朋好友用他們自己的環保餐具裝食物來我家,我都會幫他們洗到超乾淨,然後一邊洗一邊碎念XDDD 很多人似乎從來沒有把保鮮盒或環保容器蓋子上的膠條拆下來洗過,常常都是油漬,黏到不行,我不能接受RRRRRRRRRR
我有專門刷細縫的刷子,我樂意推薦一拿到便當馬上裝在大小符合的保溫環保袋中才有安全感
台北有一些鼓勵使用自備盒的便當店我都很喜歡(大多以健康便當為主),好溝通多了~但不能先預訂真的很不便,排隊排好久......
尤其在台灣不拿塑膠袋習慣了,上個月去日本感到非常痛苦。跟幾年前去相比好一些了,年輕的店員多半會問一聲要不要塑膠袋,年紀較長的店員通常手腳迅速裝好之外,還會用膠帶貼起來,連反悔的機會都沒有⋯⋯
說到食物袋,我學弟曾經拿食物袋買早餐,最終獲得一個裝在塑膠袋裡外面又套食物袋的三明治,阿姨還說這樣就不擔心弄髒了喔XDDDDD
來分享我很久以前在日本鬧過的笑話(?)
某次我跟日本朋友去購物,果不其然在結帳後得到了一個塑膠袋,結果當我把袋子還給店員的時候,店員跟我朋友都傻眼,我朋友趕快把我拉走跟我說:「他們會覺得袋子已經碰過你的東西了,所以拿回去他們也不能給其他顧客使用,這樣退給他們只能丟掉,會有點困擾。」
體驗到文化衝擊的 me: 抱歉我白目仔OAO
反觀之下,臺灣直接拿紙杯倒進環保杯之後留下紙杯繼續等下一個人來裝顯得非常親切XDD
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很特別,我以前住的城市每週會有一天是倒塑膠的日子,回臺灣之後大概因此看到塑膠就會特別在意(神奇的記憶連結XD),每次自己製造出塑膠外包裝這類垃圾也會覺得滿焦慮的。
謝謝 thehell 在這邊分享自己的想法,我同為減塑生活的實踐者,也覺得很被激勵!
我自知自己極限在這邊,可能無法做到像無包裝商店經營者這樣把生活的所有拋棄式東西都幾乎換掉(例如使用布衛生棉等等),但把「每製造一個垃圾就是在扣分」的觀念改成「每漸少一個垃圾就是在加分」的想法,真的會舒服很多~
如果要直接從零到一大概很多人會受不了而排斥,期待更多人跟我們一起,一次一點點,越來越適應也越來越好>/////<
我們都很棒了!希望這噗跟下面的討論可以激勵到一些和我們一樣的朋友們~
我是普通環保員,非常少外食,喜歡用紙餐具的店家,偶爾喝飲料的話不會特別用環保杯(對我來說大容量環保杯平常用不到反而是廢物),開會訂便當一定會給筷子比較讓我困擾,就算留下來也只是佔位置;我媽沒特別環保只是覺得有些錢沒必要花,所以她會用菜市場袋子和各種包裝袋子來裝垃圾(台北好像有規定所以沒辦法)XDD
題外話,我討厭包裹包的包材太多,雖然有些藏書人在意書況到毫釐的地步所以賣家也沒辦法,但我拆包裹都會拆到火大
只要有人裝超油的東西碰到保鮮盒塑膠蓋我也是洗到崩潰^^
我之前去朋友家幫他洗碗洗了超過半小時,結果我回家之後我朋友傳訊息說:「天啊你洗碗真的超乾淨,我剛剛看連水痕都沒有,超級乾淨!」
沒水痕不是基本要求嗎,他從來沒洗乾淨過耶^^
(※註:遇到朋友的時候比較浮誇,並沒有要貶低別人生活方式的意思)
我家也會把大塑膠袋重複利用最終當垃圾袋~
像我是計畫性出門(?),出門前會先估要做些什麼、需要帶什麼出門,但像我媽有時候一時興起決定去買菜自然是不會帶到塑膠袋,於是這種大塑膠袋就是洗了重複裝,真的太髒就退下來當垃圾袋~平常沒有自備提袋習慣的話,做到重複利用也值得很多掌聲,感謝省錢這項誘因XDD
以前外宿時則是丟在研究室、社團辦公室讓有需要免洗餐具的學弟妹去拿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