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7:53 PM
Wed, Sep 20, 2023 4:08 AM
68
11
焦慮世代的安心教養:放下憂懼,陪伴I世代孩子,共同迎接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 - 瑪德琳‧勒文 | Read...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 Ready or Not,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因為大部分的書都是教人怎麼讓小孩準備好,但怎麼樣叫準備好,就是很難的問題啊。
作者是臨床心理師,寫過三本書,BDT投資銀行的顧問,史丹佛教育研究所下Challenge Succeed創辦者。有三個成年子女、及新生孫女。
總之呢,就是對於矽谷生態很熟悉啦。
這本書要討論的,是失控的焦慮—孩子與父母的焦慮如何影響了小孩的幸福、又阻礙了他們發展出健全心理來面臨一個VUCA世界。
V: Volatility
U: Uncertainty
C: Complexity
A: Ambiguity
我為什麼會看這本書呢?那當然是因為我焦慮啊!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焦慮世代安心教養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8:00 PM
Wed, Sep 20, 2023 4:32 AM
最近周遭發生了令人傷心的事,一位關係親近的18歲年輕人,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不是他第一次嘗試,但這次成功了。
在這個例子裡,並不是父母希望小孩如何如何,由於憂鬱症好幾年、也已經休學一陣子了。我想父母只是想要他健康平安的生活就可以了。但小孩可能自己無法接受。
不論如何,沒有人知道了。
總之,讀《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並沒有解決我的疑惑,反而更讓人迷惑了。而且他畢竟是針對一個非常小的族群,特定的時空環境(台灣社會的菁英女校)下的故事,不具備普遍代表性。
不過本來作者也只是拋出問題,沒有打算解惑吧。作為小說創作,解惑並不是作者的職責。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8:34 PM
Wed, Sep 20, 2023 1:04 AM
這本書的作者,在第一章提出來的問題:為什麼家長的心態沒有改變?
她到處演講,本書開頭就以演講開始。
開場從青少年焦慮與憂鬱的統計開始說:
每三個13-18歲的青少年,就有一個患有焦慮症;13%的青少年有符合完整定義的臨床憂鬱症;每一件15-24歲的自殺身亡個案中,都有50-100次不等、幸運被救回的自殺未遂。
然後談及除了課業與運動之外更重要的發展,內在動機、情商等等,要減壓、要有遊戲的時間,等等。
而現場父母則瀰漫起不耐煩。理智上領略這些概念的重要性,和身體力行,是兩回事。
為什麼推廣了這麼久,大家也都認同,但兒童和青少年心理衛生仍然岌岌可危?
所以作者決定突破同溫層,不只找到心理學研究,而是擴及了矽谷的新創創業者、美國海軍上將、發展心理學家、企業執行長、教育現場的老師⋯等等,寫了這本書。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8:44 PM
Tue, Sep 19, 2023 8:59 PM
五個課題:
病態的過度努力—有時候並不是父母想要小孩努力,而是同儕、學校壓力
虛假的做自己—過於依賴外在(同儕、師長、教練)的肯定,不僅在現實生活中創造虛假的自我,還在社交媒體上形塑和本人差距甚大的網路人格。24小時有觀眾的人生,不能行差蹈錯。
社交孤立—社群網路和簡訊、以及忙碌的時間表,使得朋友止於膚淺的交往。現在的青少年鮮少花幾小時親自安慰朋友,很多時候只會用表情符號和貼圖充數。
滿滿的無力感(累積的習得性無助)—父母的微管理會妨礙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以及為自身想法代言的能力。十年前制霸的蠻橫青少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兩手一攤的厭世青少年。
道德觀薄弱—必須要拿高分的壓力,讓作弊變得越來越難抗拒。從幫孩子缺席或遲交作業做偽證,到幫忙編輯小孩的小論文,甚至更高層次違背倫理的詐欺行為等等。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9:48 PM
Wed, Sep 20, 2023 4:33 AM
這本書寫作就是典型的三段式:現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根源、如何根據問題的根源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展望未來的方向。
中間花了相當篇幅從腦神經科學、心理學等等來探討為何父母和子女的焦慮等等,我覺得都是有意義的。如果不能夠從本質上接受,那麼對他提出的解決方案也不會服氣。另外他也處理了常見的矛盾,以免顯得不食人間煙火—是的,作者同理並且理解焦慮是有道理的,但不代表同意。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9:59 PM
Wed, Sep 20, 2023 4:10 AM
如果要解決的最根本的問題根源是保護過度的無能、以及習得性無助的無力感,第二部分就來解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無所畏懼的孩子誕生於無所畏懼的家庭,如何讓自己變強以免傳染焦慮給孩子。
1. 儲備自己的情緒資源:休息、離開焦慮源頭(我所謂的跟錯團)、在孩子挫折的時候說「你現在心情不好我知道,你會沒事的」、睡覺。
2.漸進式的減敏訓練
3. 跟據孩子的年齡給予適當的授權
4. 風險評估—幫助他們進行一個人的冒險。練習過馬路,和朋友一起走路上學,在社區騎車、溜滑板在附近玩,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學開車與朋友出去玩。
如何協助家中兒童和青少年培養出風險觀念?
- tell me what you know
- tell me what you don’t know
- what do you think?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10:04 PM
Tue, Sep 19, 2023 10:06 PM
4 從悲觀到樂觀:改變解讀事情的風格。
-持續性:是否覺得逆境會一直持續
-擴散性:是否以偏概全,覺得世界末日
-個人性:是否 take it personal
這裡再度提到的是 CBT 認知行為療法。
5. 培養樂觀的態度:ABCDE
A: Adversity
B: Belief
C: Consequences
D: Disputation
E: Energization 6. Fixed mindset to growth mindset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10:12 PM
未來需要的能力:
- 學科能力:數位素養與資料分析、思辨能力
- 基礎能力:好奇心、創意、彈性、有所本的冒險、合作、毅力、自制
-最重要的life skill:希望與樂觀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10:17 PM
Tue, Sep 19, 2023 10:36 PM
最後一章談21世紀的父母—
基本上就是在講
1. 以身作則
2. 自己的終身學習
3. 培養自己的社交圈和興趣嗜好,少管一點。小孩一上小學,就該自己照顧自己的內在成長和社群/社交圈。
4. 倫理教育—建立道德的羅盤
5. 貢獻和回饋社區:
社群需要提供與一群人頻繁的常態性互動、擁有共同的羈絆。但這樣的社群需要投入與參與,學校或和孩子相關的社群都是有保存期限的。
兩種社群活動:
a. 充實道德或精神層面,可以行善:宗教團體或非營利組織。
b.在個人的層次上有所成長收穫,結交新朋友,跳脫家長的身分。 簡單說是貢獻他人和自我成長。 6. 帶小孩一起成為公民,讓世界變得更好。 讓孩子動起來:對於某個關心的議題,建立社群、擔任志工、訴求政治。 大則競選公職,小則一起討論社會議題、投票等。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ue, Sep 19, 2023 10:38 PM
Wed, Sep 20, 2023 4:15 AM
其實除了討論媽媽、除了全職媽媽還有精疲力盡回家還有第二班的上班媽媽,他也討論給爸爸的建議,因為全職爸爸常常覺得在媽媽群裡自己很孤單。
裡面講到全職爸爸比較放鬆,像是洗衣服折衣服這件事,一個討厭折衣服的爸爸乾脆直接給小孩兩個洗衣籃:一個乾淨衣服、一個髒衣服,沒有要疊衣服,小孩需要衣服就自己去挖寶好了。
感覺好有親切感喔,我家就是這樣。因為我並不想幫他們折衣服,所以我都是叫他們自己的髒衣服桶子滿了要自己去洗衣服,洗乾淨自己收衣服。我有建議他們自己折衣服啦,但沒折我也不會幫他們,所以就結果來說都沒有折,需要穿衣服就在乾淨的那個桶子找。
⋯感覺變成也不需要衣櫥啊?😂🤣🤣
Clare
@ClarePlurks
Wed, Sep 20, 2023 12:37 AM
我自己也幾乎沒折衣服,就每個抽屜有自己的分類丟進去。然後我媽就覺得我浪費空間,把折好的衣服按照她覺得可以省空間的方式放,反而造成我困擾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Wed, Sep 20, 2023 1:06 AM
Clare
: 省空間聽起來就塞得緊緊的很難拿啊!
Clare
@ClarePlurks
Wed, Sep 20, 2023 2:24 AM
不是很難拿的問題是本來的分類方式都被搞亂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Wed, Sep 20, 2023 2:40 AM
Clare
: 這就沒辦法,每個人分類方法不一樣。只能溝通讓他別管了。
crosswalk
@crosswalk
Wed, Sep 20, 2023 3:04 AM
好像值得一看!我覺得從腦神經科學或生理學來了解情緒很有幫助,比較不會覺得被不能掌控的情緒淹沒逃不出來
Clare
@ClarePlurks
Wed, Sep 20, 2023 3:28 AM
有時覺得好像要讓小孩對接觸不同生活型態的人,雖然父母都有自己認為最後的生活型態選擇,但太單一的生活圈可能也會讓小孩子覺得在父母加諸的價值觀外毫無其他選擇,如果達不到父母的標準就有深深的無力感
Clare
@ClarePlurks
Wed, Sep 20, 2023 3:28 AM
*自己認為最好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Wed, Sep 20, 2023 4:20 AM
Wed, Sep 20, 2023 4:30 AM
crosswalk
: 現在心理學的書,至少我讀的啦,大部分都會搭配至少一章講腦神經科學和各種激素(多巴胺啦、皮質醇啦、血清素啦、催產素啦)的作用。
我都覺得很常態了,以至於我上次看 Coursera 的心理學課程,想說他幹嘛花一整節的時間來討論心理學和生理的關係⋯後來想想也許所以很多人來說,還是覺得這是靈魂、而非腦這樣的器官 aka 生理/身體的領域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Wed, Sep 20, 2023 4:31 AM
這本書我還蠻推薦的,我個人比較喜歡這類型的作者(臨床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有較為嚴謹的大量臨床經驗或學術研究支持)的書,勝過某個教出出色小孩的網紅媽媽根據他家自己的個人經驗和個案寫的教養書。
總之我可能是那種就算要算命,也希望是科學算命的人吧⋯
crosswalk
@crosswalk
Wed, Sep 20, 2023 6:04 AM
了解,我好像也是耶,有科學根據,就覺得最起碼學到了一點科學知識,不是全然在浪費時間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Wed, Sep 20, 2023 6:11 AM
Wed, Sep 20, 2023 6:11 AM
crosswalk
: 就雖然在我家不一定適用但至少學到了一些現在的研究成果 XDDDD
也不一定科學新知啦,社會學或心理學或哲學也都可以
crosswalk
@crosswalk
Wed, Sep 20, 2023 6:13 AM
「讀《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並沒有解決我的疑惑,反而更讓人迷惑了。而且他畢竟是針對一個非常小的族群,特定的時空環境(台灣社會的菁英女校)下的故事,不具備普遍代表性。」<= 我想說,我覺得並不是那樣,她們只是普通的少女,把她們當作特定的小眾,會製造更多迷惘。不管她們有多聰明,在某些領域表現有多優秀,青春期就是青春期,她們並不特別孤獨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Wed, Sep 20, 2023 6:23 AM
Wed, Sep 20, 2023 6:23 AM
crosswalk
: 嗯⋯我覺得他們面臨的某些面向,比如說好好念書、沒有念到好大學好像世界末日的單一價值觀、時時刻刻面臨社群媒體上其他人的評斷和觀看的壓力,這些的確是現代的青少年普遍會面對的。
但我覺得某些氛圍,真的是女校才有的;某些家長的反應,則是很台灣社會中上階層家庭的反應。
所以的確我還是感覺到他這本書處理的是特定族群。
並沒有覺得這樣的安排不好,也不是說這些壓力和憂鬱只有這些少女才有,或是因為他們早慧才會如此敏感。我覺得作為小說來說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crosswalk
@crosswalk
Wed, Sep 20, 2023 4:34 PM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嗯嗯,沒有要批判這部作品,我的觀點比較是在接續前面對科學或其他研究理論的想法。
我覺得對於一則事件,總是會同時有理性客觀的角度,也會有浪漫情緒化的感性角度。把那個族群分割出來單獨處理,是符合大眾的好奇和期待的,但那是感性的角度。每個族群都有每個族群的文化背景,一定都包含了好的面向跟不好的面向,那些不好的面向透過青春期的敏感呈現出來,就放大成為無解的痛苦。那種「世界就是這樣,我就是這樣,沒有別的出路」是一種致命的誤解。我覺得如果青少年能夠理解,世界可以是任何樣子,他們的苦悶主要還是來自於正常的生理機制,而這機制會隨著年齡改變,這樣說不定會比較容易度過那一關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Wed, Sep 20, 2023 8:13 PM
Wed, Sep 20, 2023 8:13 PM
crosswalk
: 我覺得那就需要別的書了,《那些少女沒有抵達》這本書我覺得不見得能讓廣大青少年共鳴,但應該可以深深打中這個小圈子的心。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jeanylin
Thu, Sep 21, 2023 3:48 AM
咦,等一下,這個噗竟然有67個like!
噗浪上有這麼多焦慮的父母嗎XDDDD
我以為噗浪大部分人都很青春⋯😂🤣🤣
載入新的回覆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 Ready or Not,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因為大部分的書都是教人怎麼讓小孩準備好,但怎麼樣叫準備好,就是很難的問題啊。
作者是臨床心理師,寫過三本書,BDT投資銀行的顧問,史丹佛教育研究所下Challenge Succeed創辦者。有三個成年子女、及新生孫女。
總之呢,就是對於矽谷生態很熟悉啦。
這本書要討論的,是失控的焦慮—孩子與父母的焦慮如何影響了小孩的幸福、又阻礙了他們發展出健全心理來面臨一個VUCA世界。
V: Volatility
U: Uncertainty
C: Complexity
A: Ambiguity
我為什麼會看這本書呢?那當然是因為我焦慮啊!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焦慮世代安心教養
這不是他第一次嘗試,但這次成功了。
在這個例子裡,並不是父母希望小孩如何如何,由於憂鬱症好幾年、也已經休學一陣子了。我想父母只是想要他健康平安的生活就可以了。但小孩可能自己無法接受。
不論如何,沒有人知道了。
總之,讀《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並沒有解決我的疑惑,反而更讓人迷惑了。而且他畢竟是針對一個非常小的族群,特定的時空環境(台灣社會的菁英女校)下的故事,不具備普遍代表性。
不過本來作者也只是拋出問題,沒有打算解惑吧。作為小說創作,解惑並不是作者的職責。
她到處演講,本書開頭就以演講開始。
開場從青少年焦慮與憂鬱的統計開始說:
每三個13-18歲的青少年,就有一個患有焦慮症;13%的青少年有符合完整定義的臨床憂鬱症;每一件15-24歲的自殺身亡個案中,都有50-100次不等、幸運被救回的自殺未遂。
然後談及除了課業與運動之外更重要的發展,內在動機、情商等等,要減壓、要有遊戲的時間,等等。
而現場父母則瀰漫起不耐煩。理智上領略這些概念的重要性,和身體力行,是兩回事。
為什麼推廣了這麼久,大家也都認同,但兒童和青少年心理衛生仍然岌岌可危?
所以作者決定突破同溫層,不只找到心理學研究,而是擴及了矽谷的新創創業者、美國海軍上將、發展心理學家、企業執行長、教育現場的老師⋯等等,寫了這本書。
病態的過度努力—有時候並不是父母想要小孩努力,而是同儕、學校壓力
虛假的做自己—過於依賴外在(同儕、師長、教練)的肯定,不僅在現實生活中創造虛假的自我,還在社交媒體上形塑和本人差距甚大的網路人格。24小時有觀眾的人生,不能行差蹈錯。
社交孤立—社群網路和簡訊、以及忙碌的時間表,使得朋友止於膚淺的交往。現在的青少年鮮少花幾小時親自安慰朋友,很多時候只會用表情符號和貼圖充數。
滿滿的無力感(累積的習得性無助)—父母的微管理會妨礙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以及為自身想法代言的能力。十年前制霸的蠻橫青少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兩手一攤的厭世青少年。
道德觀薄弱—必須要拿高分的壓力,讓作弊變得越來越難抗拒。從幫孩子缺席或遲交作業做偽證,到幫忙編輯小孩的小論文,甚至更高層次違背倫理的詐欺行為等等。
中間花了相當篇幅從腦神經科學、心理學等等來探討為何父母和子女的焦慮等等,我覺得都是有意義的。如果不能夠從本質上接受,那麼對他提出的解決方案也不會服氣。另外他也處理了常見的矛盾,以免顯得不食人間煙火—是的,作者同理並且理解焦慮是有道理的,但不代表同意。
無所畏懼的孩子誕生於無所畏懼的家庭,如何讓自己變強以免傳染焦慮給孩子。
1. 儲備自己的情緒資源:休息、離開焦慮源頭(我所謂的跟錯團)、在孩子挫折的時候說「你現在心情不好我知道,你會沒事的」、睡覺。
2.漸進式的減敏訓練
3. 跟據孩子的年齡給予適當的授權
4. 風險評估—幫助他們進行一個人的冒險。練習過馬路,和朋友一起走路上學,在社區騎車、溜滑板在附近玩,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學開車與朋友出去玩。
如何協助家中兒童和青少年培養出風險觀念?
- tell me what you know
- tell me what you don’t know
- what do you think?
-持續性:是否覺得逆境會一直持續
-擴散性:是否以偏概全,覺得世界末日
-個人性:是否 take it personal
這裡再度提到的是 CBT 認知行為療法。
5. 培養樂觀的態度:ABCDE
A: Adversity
B: Belief
C: Consequences
D: Disputation
E: Energization 6. Fixed mindset to growth mindset
- 學科能力:數位素養與資料分析、思辨能力
- 基礎能力:好奇心、創意、彈性、有所本的冒險、合作、毅力、自制
-最重要的life skill:希望與樂觀
基本上就是在講
1. 以身作則
2. 自己的終身學習
3. 培養自己的社交圈和興趣嗜好,少管一點。小孩一上小學,就該自己照顧自己的內在成長和社群/社交圈。
4. 倫理教育—建立道德的羅盤
5. 貢獻和回饋社區:
社群需要提供與一群人頻繁的常態性互動、擁有共同的羈絆。但這樣的社群需要投入與參與,學校或和孩子相關的社群都是有保存期限的。
兩種社群活動:
a. 充實道德或精神層面,可以行善:宗教團體或非營利組織。
b.在個人的層次上有所成長收穫,結交新朋友,跳脫家長的身分。 簡單說是貢獻他人和自我成長。 6. 帶小孩一起成為公民,讓世界變得更好。 讓孩子動起來:對於某個關心的議題,建立社群、擔任志工、訴求政治。 大則競選公職,小則一起討論社會議題、投票等。
裡面講到全職爸爸比較放鬆,像是洗衣服折衣服這件事,一個討厭折衣服的爸爸乾脆直接給小孩兩個洗衣籃:一個乾淨衣服、一個髒衣服,沒有要疊衣服,小孩需要衣服就自己去挖寶好了。
感覺好有親切感喔,我家就是這樣。因為我並不想幫他們折衣服,所以我都是叫他們自己的髒衣服桶子滿了要自己去洗衣服,洗乾淨自己收衣服。我有建議他們自己折衣服啦,但沒折我也不會幫他們,所以就結果來說都沒有折,需要穿衣服就在乾淨的那個桶子找。
⋯感覺變成也不需要衣櫥啊?😂🤣🤣
我都覺得很常態了,以至於我上次看 Coursera 的心理學課程,想說他幹嘛花一整節的時間來討論心理學和生理的關係⋯後來想想也許所以很多人來說,還是覺得這是靈魂、而非腦這樣的器官 aka 生理/身體的領域吧。
總之我可能是那種就算要算命,也希望是科學算命的人吧⋯
也不一定科學新知啦,社會學或心理學或哲學也都可以
但我覺得某些氛圍,真的是女校才有的;某些家長的反應,則是很台灣社會中上階層家庭的反應。
所以的確我還是感覺到他這本書處理的是特定族群。
並沒有覺得這樣的安排不好,也不是說這些壓力和憂鬱只有這些少女才有,或是因為他們早慧才會如此敏感。我覺得作為小說來說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我覺得對於一則事件,總是會同時有理性客觀的角度,也會有浪漫情緒化的感性角度。把那個族群分割出來單獨處理,是符合大眾的好奇和期待的,但那是感性的角度。每個族群都有每個族群的文化背景,一定都包含了好的面向跟不好的面向,那些不好的面向透過青春期的敏感呈現出來,就放大成為無解的痛苦。那種「世界就是這樣,我就是這樣,沒有別的出路」是一種致命的誤解。我覺得如果青少年能夠理解,世界可以是任何樣子,他們的苦悶主要還是來自於正常的生理機制,而這機制會隨著年齡改變,這樣說不定會比較容易度過那一關
噗浪上有這麼多焦慮的父母嗎XDDDD
我以為噗浪大部分人都很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