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ecarryrabbit
《海灘的一天》
為了趕稿拉片重看。相比初見,觀感有些下滑跟浮動。可能也因為前陣子耽溺於露小芬和《暗夜》這批片子,體感上讓楊(還有更早的《浮萍》與《指望》)所謂女性成長的命題較勁之下,力道不夠強烈外,還盤繞一股刻薄與絕望的鮑肆餘腥。

剪輯仍是最大殺招。曖昧的主客難分到最後甚至讓片子翩出逼近《漩渦之外》的黑色魅力(當然,主角換成女的),算是預告日後廖慶松在《恐怖分子》的成績吧(跟廖桑聊天時,他也對《恐》顯得很自豪)。
Hey Man BOT
turtlecarryrabbit
可除此之外,視覺經營沒特別說服到我......不是說除了被過量使用的類蘋果光、柔焦的夢幻效果(是杜可風的影響,還是別的考量?)外有什麼重大缺失,而是,它甚至沒有《浮萍》拍攝資源匱乏下勉力維繫的破產風格,就是順順把一個架構完整、層次謹然的劇本交代完。片子來到中後段絕望的婚姻生活,佳莉與德偉的矛盾一開始還有慢火經營的味道,但人物後續愈來愈大段的lament並沒有相應複雜的調度升級(例如,德偉在金融世界的「迷失」,日後的楊應該會對其與都會化生活空間間的關係有更多意見),感覺電影的節奏與人物同等迷失,可以不用這麼長。
turtlecarryrabbit
片子走到佳莉插花昏倒那個money shot前不久,德偉的消失狀態幾乎與倒敘的終點重疊了,結果德偉此際突然冒出來,這是為了讓佳莉再來為自己的生命狀態來一次主觀作文,還是要鋪墊最後那個「她已可以接受德偉就是會突然消失又出現」?
turtlecarryrabbit
電影的收尾值得一說。蔚青(胡茵夢)最後看著佳莉的背影,結論是她已成長為一個成熟得體的貴婦。支撐這段話的,是病床上佳森(或許得視為林家老父、德偉和阿財等憂患或受制於男性權力世界的集合,儘管佳森是不情願入伙的受害者)迴光返照,對死亡中寓有的新生潛力充滿期待。這是否是如片尾氛圍昭示(或我讀錯了?)一般是個樂觀的成長寓言?
turtlecarryrabbit
老實說,我不那麼肯定。從佳莉當時的狀態,要推論她會走上母親的老路,顯然不大合情理。最合情理的倒是顏鳳嬌飾演的小慧,亦即德偉那神秘兮兮的外遇對象。但小慧是商場上進退有據、心中無愛的精幹女子。此處不做道德批判,只是,若把詮釋的時間軸拉遠,從日後造出《青梅竹馬》、《恐怖分子》和《麻將》的楊德昌世界觀來看,這個「成熟」所指向的命運大抵不是什麼好事,而是永遠在槁木死灰的邊際上徘徊的現代人。李昂曾說她欣賞楊德昌,而不滿意但漢章在改編她的《暗夜》時揭示的女性形象和命運宣判,但從《海灘》的收尾而觀,我倒感到楊與但看見的徬徨並無本質區別,只是楊德昌將黑夜偽裝成陰影。

(......and 徐明和張國柱根本是金融渣男角專門户,套用友人的意見,都是那年代的邁克道格拉斯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