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克特.md
ಠ_ಠ - 整理一下雷亞是如何一路從英文圈燒進韓國 #rayark #Sdorica #Cytus #D...

撇開遊戲產業的部分,既然有人以AI 在藝術展賣得好不好這一點來為AI美學在藝術業界的接受度護航,那我就稍微講一下我的想法好了。
海克特.md
先說,我個人不討厭AI,也會在推特上追蹤AI技術的演進
海克特.md
但是以AI藝術展賣畫賣得好不好與「大家其實很接受AI美學」的說詞連結,我覺得是無效的論點。
海克特.md
因為:早在好幾個是世紀以前,畫作在藝術市場裡賣得好不好,已經和美感欣賞沒有直接相關了,當代藝術更是如此。

以當代作品本身來說,這個作品的論述有沒有有趣,提出的論點有沒有讓藝術界人士覺得有新意,或讓藏家覺得有趣,才是重要的。

其實就像講笑話一樣,有人get 到樂趣,有的人無法。
那個有趣的點可以是美感、技法所致,也可以是概念所致,或是這個創作的時空背景很有意義,讓人覺得有其價值。
海克特.md
我覺得目前AI 藝術在展覽會賣得好,有部分原因是懂在這個科技奇點的時機炒作,將來再賣出的時候可以打著「時代脈絡」轉賣為藏家賣得到更好的價錢。以後如果AI展會頻繁,如果這些畫本身沒有有趣的概念,又吃不到時代脈絡的紅利,那應該會變得越來越難賣。
海克特.md
藝術學院接受AI 不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攝影術剛發明的時候藝術界就經歷靈光的辯證,電子音樂等概念在上個世紀80年代興起,甚至還不普遍被音樂學院所接受。如今攝影術、現成物等媒材都已經被學院接受,音樂系所也會開設電子音樂的課程。然而傳統的藝術實踐方式與媒材都還存在且有需求,因為這些看似古板的學院的學問,最有價值之處是玩概念,怎麼在現有的理論或媒材的特性中找到有趣的點。

藝術學院使用AI或許有時候不是美感需求,而是挑戰藝術既有概念的辯證,或當成現成物使用。
能不能被賞識,能不能得到展出機會和資源,拼得還是論述、有趣的點、和背後有沒有人脈靠山。
海克特.md
最後,我認為想要證明AI可以取代哪些職業的人之前,建議先充實自己,多讀點書,以知識服人,而不是在匿名討論串裡貶低專業人士。

我不懂這是到底圖什麼?在匿名討論串裡實現自我價值咪?不是吧
海克特.md
而且不排除使用人力繪畫的服務會越來越走向稀缺化與精緻化呢。既然現有「擁戴與使用AI 」的陣營,也會有「不喜AI」的陣營。後者若一直存在,則有需求就有供給,如果時代演進後,AI人才橫行至過多,能供給人力繪畫服務的人變得相對少,那他們在「不喜AI」的市場上就顯得有稀缺性,搞不好工作起來能夠得到比AI 詠唱師更高的pay 。
海克特.md
喔,然後我覺得在這種轉捩點越能看清人的本性。小心那些一直嚷嚷著「取代你」並以此得意的人。他們的認同感從來不來自自身技藝的專精,而是從貶低他人得到那一咪咪存在價值。

以我爸為例。他是讀工設並在相關系所任教,大概是一直不爽樓下遊戲科系的「陰暗宅宅」們,在台灣元宇宙和顯卡科技起飛後能主打電競遊戲,招生比自己系來得華麗而積怨已久,又看不起樓上做服裝設計和視覺傳達的科系,於是AI 一出來之後,他整個人簡直樂的。

「終於!寫程式的、畫圖的會被取代,我們工設還有3維世界的業務!還不會被取代!」

這個人生中從未寫過一行程式,對機器學習如何運作與web3.0概念認識大概率來自農場文的50+歲男人歡呼著。連自己不看好的感性工學也跟著AI詠唱逆天高飛。
海克特.md
他真的是太開心了,甚至打電話跟我說「欸你們做二維美術、寫程式的要被取代了,你還是乖乖聽我的話南下回老家,然後去我介紹的機構工作bla bla bla....」

我,一個讀科技藝術,會寫程式、對物聯網與機器學習有概念的人:「喔,好喔,讚喔。」

對他人領域一知半解又嚷著取代的人真的很討厭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