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把以前的心得放過來一下。

明日城市
Cities of Tomorrow
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https://images.plurk.com/5p0W1PT5RqvIRn7edcUUqV.jpg

其實這本書是柏克萊教授寫的都市規劃史教科書,因為要介紹各種理念的脈絡和歷史,所以就超級厚一本的。

聽說是都市規劃史的經典教科書,很好看耶!可惜他這大部頭感覺應該會很難賣,遲早要絕版的樣子⋯⋯

這本書的譯者一開始和國科會拿了一年錢,結果根本不夠,還是靠哈爾濱大學資助,才終於艱難地翻完。感覺好慘。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有一陣子讀了大量都市規劃的書。

因為同主題大量閱讀,到後面會越讀越快,而且相互印證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所以就算後來 move on 了開始忘掉也會有一個架構在,就算需要回想也可以很快找到答案。

不過話說回來我現在已經冷靜了。 我果然是個興趣一來就大量閱讀某個主題,然後求知慾滿足了就會很快 move on 的人 ⋯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19、20世紀初,當時農業經濟嚴重衰退,大量失業農民移居城市裡,聚集在大都市裡廣大貧民窟裡,有數百萬貧困者,治安極差,時有暴動。各大都市都有,但倫敦在1880中期最為明顯。

當時各個領域的人都想解決這個問題。都市規劃來說,有三個流派試著解決:

第一個流派是以霍德爾試著提出的花園都市的概念:

他在1898年提出《明日:一條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增修內容後,1902年以《明日的花園城市》重新發行。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那本書的中文版。他提出了一個自己自足的城鎮,把花園、住宅區、工業區分得好好的,井然有序。

第二個流派是區域都市的流派;第三個流派是回歸羅馬時期都市規劃的公共紀念建物設置的傳統,彰顯城市的光輝。

柯比意混合一和三,提出拆遷舊城市、重新用更高密度的高樓城市以及紀念性建築、和外環綠帶來取代。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不過因為這本書比較厚,加上我看一看又會把原來的原著拿起來看,所以這本書之前讀完了第四章花園城市,就跳去看了首先提出的原著《明日的花園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這本書也有中文翻譯本,我猜銷量可能也不會太好,也是屬於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儘早珍藏以免絕版的系列之一。

我覺得這還蠻有趣的對照經驗,因為寫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時,作者只是提出了他想像中的理論,但在這本《明日城市》裡,已經提到了之後實踐的結果和難點。都市規劃果然是一個現實和理想會偏離很多的課題呀!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其實像花園城市,就算到現在也還是會被不斷提到的理想,尤其是很多市郊的建案,常常都打造成有綠帶、低密度、生活品質很放鬆的住宅區。

但這樣的市郊住宅區,自己常常沒有辦法自給自足,需要依靠大城市才能夠滿足居民工作機會、生活機能的需要。

不過其實霍德爾本人當初設計的花園都市,是可以自己自足的,但其實要達到這樣的規模,都市密度必須要更高,並不是市郊規模可以滿足的。後來實踐的部分也偏離了霍德爾原來的想法。
黃菀 ❦ 是一種植物
封面還不錯,但看起來是一本名字很科幻的認真版「建築學概論」<---絕對不是那種假建築學之名行談戀愛之實的作品
只可惜對我這種「建築只看好看,要不然就只看室內擺設」的讀者而言,可能太硬了點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黃菀 ❦ 是一種植物 : 哈哈哈,這本真的有點硬喔,雖然還蠻有趣的。其實也不是硬,就是太厚了,資訊量爆炸。但其實一次看一兩章可能還好。

⋯所以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本書中文版應該遲早會絕版的⋯

不過他也不是講建築設計的,而是講都市規劃,所以其實討論的是如何規劃一個城市的問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