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2:10 PM
6
2
「什麼是口述歷史?這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
工作用史料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2:12 PM
曾冠傑,〈什麼是口述歷史?與相關文類及訪問方法的比較〉
近史所研究員、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2:17 PM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口述歷史實務手冊》:「它保存和解釋有關人、社區、過去事件參與者的回憶與聲音。口述歷史既早於書面文字,亦是可查詢歷史的最古老之類型;也是最先進的」1940年代錄音,21世紀錄影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2:27 PM
歷史學領域:vs.自傳、回憶錄
相同處:主觀性歷史記憶、較通俗
自傳:個人私生活、個人覺得重要的記憶
回憶錄:社會歷史背景、個人覺得重要的記憶
口述歷史:無書寫門檻、訪問者的參與、有助解決非刻意遺忘和刻意遺忘問題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2:43 PM
文學領域:vs.口傳文學(口述傳統)、報導文學、傳記文學
口傳文學:傾向合理化故事、直線敘述、多公式化敘述、會被學者拿來研究(同)
流傳故事、虛構神話、保存族群vs.受訪者生平、追求事實(異)
擴大收藏範圍、集體記憶、工作人員工作日誌(對口述歷史啟發)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2:50 PM
報導文學:1930年代中國左翼報告文學→1930楊逵報告文學→1970美國新新聞>>>社會批判傳統
人文關懷、事實依據、採訪交流(同)
各種形式、文學性取捨、作者存在高vs.避免文字修飾、受訪者最重要(異)
有限度的文學性取捨、社會影響力(啟發)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2:55 PM
傳記文學:民國初年胡適、1962年劉紹唐《傳記文學》雜誌
以人為本、事實依據(同)
文學性技巧、傳主心理瑣事(異)
有限度地文學性、口述歷史可以當傳記材料、傳記可補充私生活(啟發)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02 PM
Fri, May 12, 2023 3:12 PM
傳播學領域:vs.新聞採訪
新聞採訪:初級來源(親自訪問、電話邀訪、記者會)、次及來源(通訊社電訊稿、公關新聞稿、網路資料)
追求事實、來自後現代的懷疑、問答互動(同)
話題時效性、截稿壓力、來源保密(異)
私人交流、新聞倫理、採訪技巧:蛔蟲(深刻問題)、夾藏(訪綱外問題)、年表(受訪者年表與時代背景)、無聲(觀察現場)、敵人(站在受訪者角度思考與側訪)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11 PM
Fri, May 12, 2023 3:12 PM
社會科學領域:vs.訪談研究法
訪談研究法: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結構式(訪綱)、半結構式(彈性調整,口述歷史類似)、無結構式(無訪綱)
訪問、當事人脈絡(同)
不限於歷史記憶、逐字稿需包含說話場景等,便於事後分析、身分可保密(異)
信度(測量工具的可重複性和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效度(測量工具測量到正確答案的程度)、說話場景分析、尊重保密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12 PM
-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13 PM
曾冠傑,〈口述歷史的準備工作與訪談技巧:以臺灣經驗為主的思考〉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28 PM
準備工作:前置作業→尋找受訪者&選擇適合的受訪者→拒絕受訪的處理方式&重複訪談的考量
訪談技巧:做好認識受訪者的功課、訪談大綱與問題意識、口述歷史與檔案的結合運用、多元的問題意識、引導訪談的能力
訪談後工作:撰寫工作紀錄與保存相關資料、與受訪者保持聯繫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37 PM
前置作業:
建議練習自己動手記錄和整稿
建議多人以上(主訪者、陪訪者、記錄者)
類型有個人訪談(受訪者生平)、專題訪問(親歷重大事件)、座談會(邀約幾位關係人,針對某一題目座談)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38 PM
尋找受訪者:
網路搜尋、關係人牽線、社團(但要避免同溫層)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43 PM
Fri, May 12, 2023 3:44 PM
選擇適合的受訪者:
受訪者代表性與多樣性、對立面受訪者
篩選:不誇大、記憶力佳、健談、年紀大
避免:預設立場、一面之詞、難纏的受訪者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45 PM
拒絕受訪的處理方式:
耐心
醞釀
誠意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48 PM
重複訪談的考量:
1.補訪:針對過去未論述部分再做訪談
2.被訪問過部分再做訪談
內容有出入是正常現象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51 PM
做好認識受訪者的功課:
受訪者背景生平,有助訪綱與現場互動
若缺乏資料:蒐集受訪者同代共同時代經驗、專題式興趣,要對該行職業工作內容和用語有認識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3:58 PM
Fri, May 12, 2023 3:59 PM
訪談大綱與問題意識:
已有些現成參考範本
訪綱:兼顧微觀的受訪者個人史+宏觀的歷史變遷(如機構史或制度史)
歷史意識:把社會現象中的一切行為及現象都加上時間的性質
拿重要事件做時間架構上的座標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4:07 PM
Fri, May 12, 2023 4:07 PM
口述歷史與檔案的結合運用:
認識受訪者+訪談大綱的準備要以相關檔案為史料基礎
檔案也有局限性:不清楚背後的運作和協調
書信、日記、剪報、照片、地圖,訪談時輔助有助於喚起回憶
結合運用:尋求共說、相互補充、以考證解決衝突
訪談過程要向受訪者蒐集資料,以及採集地方文獻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4:14 PM
Fri, May 12, 2023 4:16 PM
多元的問題意識:
日常生活:容易切入,個體經驗和總體結構關係,食衣住行、娛樂(旅遊/攝影/雜誌/植栽等)、重要機構和商業活動、節慶習俗、治安/病院/結婚/菜店/講古。注意普遍現象、受訪者家庭或所在地特殊現象
性別意識:對性別所牽涉的不同價值的敏感;或者對原先性別結構不滿,要來改變社會處境
地方感:對一個空間的感情和記憶,任何「地方」可以挖掘感情和記憶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4:25 PM
引導訪談的能力:
留意時間、安靜地點、能壯膽或熟悉主題且不會遲到的陪訪者,確保訪談品質
讓受訪者暢所欲言
追問細節:事件過程、簡稱、行話
現場觀察或適度引導:虛實難辨時
破冰可問童年生活和家世背景
甜點式問題:受訪者有興趣,但不宜太多
受訪者說出制式答案時,建議多訪問幾位立場不同的受訪者
敏感問題:訪綱外隱藏版問題、展示相關資料、多次訪談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4:28 PM
撰寫工作紀錄與保存相關資料:
表格呈現,所有人員的姓名、聯絡方式、訪談時間、地點、主題
妥善保存受訪者相關資料、聯絡受訪者信件複本、訪談過程筆記、授權書
留下工作日誌和訪談側記
訪談後自行檢討改進之處
以上有助於與受訪者有爭議或訴訟時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Fri, May 12, 2023 4:32 PM
與受訪者保持聯繫:
1.非單向消費或剝削,應寄感謝函、寄賀卡、打電話關懷、餐敘
2.受訪者可能失聯、改變心意、失智、死亡、繼承人想法不同,難以取得授權
3.有機會接觸更多受訪者
載入新的回覆
工作用史料
近史所研究員、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相同處:主觀性歷史記憶、較通俗
自傳:個人私生活、個人覺得重要的記憶
回憶錄:社會歷史背景、個人覺得重要的記憶
口述歷史:無書寫門檻、訪問者的參與、有助解決非刻意遺忘和刻意遺忘問題
口傳文學:傾向合理化故事、直線敘述、多公式化敘述、會被學者拿來研究(同)
流傳故事、虛構神話、保存族群vs.受訪者生平、追求事實(異)
擴大收藏範圍、集體記憶、工作人員工作日誌(對口述歷史啟發)
人文關懷、事實依據、採訪交流(同)
各種形式、文學性取捨、作者存在高vs.避免文字修飾、受訪者最重要(異)
有限度的文學性取捨、社會影響力(啟發)
以人為本、事實依據(同)
文學性技巧、傳主心理瑣事(異)
有限度地文學性、口述歷史可以當傳記材料、傳記可補充私生活(啟發)
新聞採訪:初級來源(親自訪問、電話邀訪、記者會)、次及來源(通訊社電訊稿、公關新聞稿、網路資料)
追求事實、來自後現代的懷疑、問答互動(同)
話題時效性、截稿壓力、來源保密(異)
私人交流、新聞倫理、採訪技巧:蛔蟲(深刻問題)、夾藏(訪綱外問題)、年表(受訪者年表與時代背景)、無聲(觀察現場)、敵人(站在受訪者角度思考與側訪)
訪談研究法: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結構式(訪綱)、半結構式(彈性調整,口述歷史類似)、無結構式(無訪綱)
訪問、當事人脈絡(同)
不限於歷史記憶、逐字稿需包含說話場景等,便於事後分析、身分可保密(異)
信度(測量工具的可重複性和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效度(測量工具測量到正確答案的程度)、說話場景分析、尊重保密
訪談技巧:做好認識受訪者的功課、訪談大綱與問題意識、口述歷史與檔案的結合運用、多元的問題意識、引導訪談的能力
訪談後工作:撰寫工作紀錄與保存相關資料、與受訪者保持聯繫
建議練習自己動手記錄和整稿
建議多人以上(主訪者、陪訪者、記錄者)
類型有個人訪談(受訪者生平)、專題訪問(親歷重大事件)、座談會(邀約幾位關係人,針對某一題目座談)
網路搜尋、關係人牽線、社團(但要避免同溫層)
受訪者代表性與多樣性、對立面受訪者
篩選:不誇大、記憶力佳、健談、年紀大
避免:預設立場、一面之詞、難纏的受訪者
耐心
醞釀
誠意
1.補訪:針對過去未論述部分再做訪談
2.被訪問過部分再做訪談
內容有出入是正常現象
受訪者背景生平,有助訪綱與現場互動
若缺乏資料:蒐集受訪者同代共同時代經驗、專題式興趣,要對該行職業工作內容和用語有認識
已有些現成參考範本
訪綱:兼顧微觀的受訪者個人史+宏觀的歷史變遷(如機構史或制度史)
歷史意識:把社會現象中的一切行為及現象都加上時間的性質
拿重要事件做時間架構上的座標
認識受訪者+訪談大綱的準備要以相關檔案為史料基礎
檔案也有局限性:不清楚背後的運作和協調
書信、日記、剪報、照片、地圖,訪談時輔助有助於喚起回憶
結合運用:尋求共說、相互補充、以考證解決衝突
訪談過程要向受訪者蒐集資料,以及採集地方文獻
日常生活:容易切入,個體經驗和總體結構關係,食衣住行、娛樂(旅遊/攝影/雜誌/植栽等)、重要機構和商業活動、節慶習俗、治安/病院/結婚/菜店/講古。注意普遍現象、受訪者家庭或所在地特殊現象
性別意識:對性別所牽涉的不同價值的敏感;或者對原先性別結構不滿,要來改變社會處境
地方感:對一個空間的感情和記憶,任何「地方」可以挖掘感情和記憶
留意時間、安靜地點、能壯膽或熟悉主題且不會遲到的陪訪者,確保訪談品質
讓受訪者暢所欲言
追問細節:事件過程、簡稱、行話
現場觀察或適度引導:虛實難辨時
破冰可問童年生活和家世背景
甜點式問題:受訪者有興趣,但不宜太多
受訪者說出制式答案時,建議多訪問幾位立場不同的受訪者
敏感問題:訪綱外隱藏版問題、展示相關資料、多次訪談
表格呈現,所有人員的姓名、聯絡方式、訪談時間、地點、主題
妥善保存受訪者相關資料、聯絡受訪者信件複本、訪談過程筆記、授權書
留下工作日誌和訪談側記
訪談後自行檢討改進之處
以上有助於與受訪者有爭議或訴訟時
1.非單向消費或剝削,應寄感謝函、寄賀卡、打電話關懷、餐敘
2.受訪者可能失聯、改變心意、失智、死亡、繼承人想法不同,難以取得授權
3.有機會接觸更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