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0:33 AM
4
池上俊一,《歴史学の作法》
套句《莫札特!》的台詞,我在自找苦吃的疆域上也好歹是一位國王了
工作用史料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0:37 AM
歷史學家的任務首先是調查埋藏的歷史事實,這並非指過去實際發生的所有事。這些事不能被孤立地評估,而必須要被放置於相關的語境中,觀察一個單一的歷史事實背後有多少原因和影響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0:45 AM
從個人的歷史到大家的歷史
小林秀夫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一生》中的序文〈論歷史〉,表示史料不過是對自然的反抗、我們所擁有的擬人化能力,以及活人的空殼。活人的空殼意指創造歷史事實的契機,就如同睹物思人之下產生幻象的能力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0:48 AM
小林在與田中美知太郎的對話《我們時代的歷史》中,表示客觀歷史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它怎麼被感受與思考。小林接著痛斥歷史學家卻打著科學的名號、對此無視並聲稱:「貝塚和《萬葉集》是沒什麼兩樣的東西!」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12 PM
科學式歷史理論認為以開放的心胸去閱讀歷史文獻,就能客觀掌握歷史事實,或者闡明因果關係。龜井勝一郎在《昭和史論爭》譴責這樣的歷史是非人性的,只有統計數字和平板的人物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17 PM
另一方是遲塚忠志在《史學概論》表示:「如果我們追求歷史是主觀的,那歷史學無異於文學作品和講故事」,強調阻止歷史繼續轉向後現代主義:一是承認獨立於主觀解釋的客觀事實的真實性,二是將沒有事實支持的事件從歷史學排除,因為它們屬於沒有經驗科學的世界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23 PM
但是歷史本身就是不能用科學方法論證,無法產生恆定的結果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31 PM
即使批評方法相同,產生的「事實」也相同,組合之下的因果還是因人而異。此外還摻雜價值判斷,例如貼上「迫害」或「令人髮指的行為」。總之,歷史是無法確立的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36 PM
也就是說,「歷史」是我眼睛所見、我心所感的歷史,客觀性通過人的主觀性存在。這是理解的先決條件,是理解歷史的框架。歷史學家在此框架下,重溫所理解時代中人們的思想和情感,或以那個時空的價值觀和語法去把握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38 PM
Thu, May 4, 2023 10:15 PM
歷史學家以自己的生活經歷,來決定一件事是否重要,何事將被納入事件
(如果是照我朋友所說,歷史學家越老越有價值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41 PM
歷史是公共事件,不是個人記憶。對公眾帶有意義、非個人的事件,才適合做為歷史學的主題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47 PM
歷史即使是歷史學家一個人的工作,事實上是發生在主體之間的行為,藉野家啓一的話,這種稱作「回憶的共同體」,可以彌補和糾正個人記憶的空白和錯誤,透過合作而獲得超越個人維度的「主體間的有效性」,每個人都只記得一部分,當他們被和諧統一起來,歷史事實就有可能被確立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49 PM
歷史要經過講故事轉化的過程,將記憶結構化和公共化,獲得普遍性和抽象姓,成為「記憶的共同體」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1:53 PM
歷史的脈絡
書寫歷史必須探討「史觀」,在史觀之上,歷史學家取捨無數的歷史事實,也決定歷史學家最初面對史料的姿態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00 PM
當某一歷史見解成為歷史學科所公認的共同觀點,才能稱為史觀,不再是「我自己的歷史」。當然它有可能隨著時間變遷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11 PM
史觀時常被固定為「歷史法則」,例如唯物主義、德意志學派,他們的發展理論都已經喪失信譽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16 PM
如今,年鑑學派拒絕發展階段和進步史觀、歷史人類學否認線性流動、譜系不提整體發展階段、婦女史和大眾史和進步的史觀互不相容,已經告別歷史規律和發展階段,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19 PM
然而視歷史是靜止也是錯的,即使不再預測歷史的未來發展,歷史學家仍需去討論變化的機制、方向和意義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22 PM
越來越重視公平、客觀的實證主義歷史學主流,以「歷史的脈絡」代替「史觀」和「歷史法則」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25 PM
沒有方向感的歷史或史家,不能稱作歷史或史家。沒有視角,歷史毫無意義。有必要闡明每個時空中歷史脈絡的性質、意義、異同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26 PM
(或稱「歷史的途徑」)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30 PM
Jörn Rüsen仔細探究觀點的特性,歷史在任何一點皆充滿巧合,歷史學家卻要感知方向和關聯性,將特定事件和元素串聯,使過去和現在與未來有意義地聯繫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36 PM
「發展」而非「進步」的概念與範疇更適合歷史學家的觀點和脈絡。它不是單一的線索,而是從角度審視事件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不忽視線索在各個階段中的相互關係和聯繫。正確的歷史定位和意義要考慮各種事件的情況,把持堅定觀點看待歷史進程,才能揭示出「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38 PM
隨著時間推移,史觀的評價或關注點會不斷改變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39 PM
歷史是往回看的評論,來回走過過去和現在。歷史的意義不能自行顯露,需在歷史學家的腦中整理為清晰的道路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45 PM
要持有「歷史主義」的態度,十九世紀上半德國歷史學派提到所有現象都是有機、連續歷史發展之下的產物,是動態生成或正在生成的。它們並非個別存在,而是在共同創造精神之下結合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50 PM
根據Wilhelm Dilthey,歷史世界沉浸在意義之中,意義是精神的表達,是生命的外在展現,體現在理解之中。部分的理解只有在整體內才能實現,而整體的歷史則透過部分組裝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53 PM
歷史世界的意義來自國家、時期等交織的更廣泛社會和歷史關係裡,加以綜合,以當下某些共同的精神作為基礎。Wilhelm Dilthey認為就是要去尋找這種重疊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2:56 PM
另有一種說法是歷史不是封閉,向任何時間開放,可被視為無數條發展路徑、因果關係的切入點,但被一些主導力量控制和整合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3:00 PM
Droysen則主張歷史事實是知識建構,不是過去的再現。它是靠歷史材料和經驗性假設和建構的結果,分析人的活動,同時人也可以說一生被歷史因素包圍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3:03 PM
反過來說,歷史舊事人類世界和人類意識的發展,所以研究歷史的人關注的是自己,歷史學家不從外部研究,而是融入它。他可以理解它,在於他歷史知識的媒介也是歷史,而他的研究是在建構觀點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at, Mar 11, 2023 3:06 PM
作者贊同德國歷史主義,認為有助於年鑑學派的心理史和表徵史,也有助於劃分時代,是發展整體史有用的基礎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30 AM
歷史中的概念
歷史研究通過對歷史文獻的解釋分析具體事件,但它並不掌握事物的原始形式,而是通過普遍化或類型化的方式將其分類、概括並與其他事件連繫起來,寫出能被當代讀者理解的敘述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33 AM
因此,歷史學家必須通過尋找、發明、評估他感興趣的時代、地區和主題,這是決定主題和探索史料的階段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41 AM
歷史「概念」:不能過度類型化以突出規律,或者導入當代語境也不合時宜
若僅用。但若僅以客觀性質定義,將失去和其他時期比較的可能性,或容易被官方資料中的立場牽著走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42 AM
因此抽象概念有時因時地改變,仍不得不使用它們來解釋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44 AM
歷史學家會創造不存在的概念,好給歷史事件、關係、制度新的含意,方便讀者理解,例如文藝復興、資本主義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49 AM
它應該在所研究的時代和地區的文化和社會語境中揭示其輪廓和性質。這些概念是「理想類型」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52 AM
這樣概念要求的是能代表過去的現象,同時又與現在的情況有內在聯繫,必須具有這種雙重性歷史才能發展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55 AM
要用一種解釋性概念說明歷史變化,歷史學家時常使用傳統、影響、發展、演變、增長、原因、結果、傳播、習慣、先驅、殘餘來形容。傅柯說這些概念須受到質疑,但沒有這些概念歷史不能存在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57 AM
德國概念史學科就是意識到概念為歷史研究重點。Brunner、Conze、Koselleck便以此編了一本八十七萬頁的著作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07 AM
因果關係和比較歷史
尋找因果關係多被認為是重要的歷史解釋方法,十七世紀在歐洲出現,十八世紀由孟德斯鳩說明
但因果關係只能推斷概率,歷史敘事在於估計許多嚼建地重要性,讓它們互相關聯,並收束到結果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10 AM
Max Weber認為尋找因果關係不是尋找規律,而是提取原因,單獨分別將事件分類歸因,讓人們可以解釋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15 AM
Émile Durkheim則提出「共變法」,當兩個現象共存,一個現象不一定被另一個引起,但兩個現象可能出於同一原因,甚至中間有第三者。透過經驗,找出兩者是否存在引起的因果,但是如果找不到直接關係,或者這種關係與已被證明的規律矛盾,那麼將追求第三種現象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19 AM
所有事實由一組「條件」決定,「原因」是歷史學家用來代稱的字眼。歷史是尋找條件、建立聯繫,而不是闡明因果。因為歷史不是因果關係的發展,而是多條因素的匯合,再加上機會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21 AM
歷史學家必須看透歷史世界的結構和轉變,澄清事件和行動的意義。澄清因果很重要,但那只是歷史學其中之一的任務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23 AM
研究因果鏈時,有一個有用的方法是「比較歷史」:通過比較和類比從已知推導出未知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27 AM
布洛克表示比較歷史有澄清因果關係的效用,理解一現象和它原因之間的關係。通過各種議會進行比較,我們才有可能從中提取普遍影響的原因,尋找共通點、揭示社會獨特之處,如此才能將普遍原因和個別因素分別開來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31 AM
時代劃分理論
歷史學的基礎是確定的年代,時間起算是「現在」,再讓「數字」和「現在」結合。「現在」是衡量時間的座標,「現在」也是不斷前進、更新的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36 AM
時間應該切在哪裡?
歷史學家使用分期是為了能夠思考歷史事實,描述一種主導思想在某一時間內是連貫、統一的現象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42 AM
社會史和經濟史削弱時代劃分理論,認為每個領域有自己的節奏,應該按性質劃分。能一把抓的同質時代不存在,新事物的出現是來自節奏差異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45 AM
反對時代劃分論在七零年代越來越興盛,提倡它只是框架,再說歷史事件不是按年齡和種族組織的,而是觀念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50 AM
Jacques Le Goff認為歷史首先是連續體,但也是由變化組成,歷史學家的工作建立在打破連續性,把歷史分為時代,只有當一個時代凝聚各種領域,才能確定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的變化。總之,是歷史的工具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53 AM
劃分是為了方便,還是因為它也是途徑、視角,並且有歷史主義的思維。分段重要,因為事件並不是一發生就是歷史,而是被放置於一個時間段內,透過劃分區分先後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54 AM
時代劃分反映歷史學家的史觀,但這也不能只存於自己腦海,須被學界內共享、被公眾理解(就像前面提到的史觀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6:56 AM
對時代劃分的懷疑也帶來新的名詞和新的意義,表示時代劃分還是陰魂不散且被使用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28 AM
國家史、區域史、全球史
十九世紀近代史學:國力的加強、民族主義的興起(民族國家)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33 AM
區域史:規模觀點,從前是以行政單位為框架,屬於民族國家的內部單位
但不應是國家的附屬品,如今需要的是揭示那些社群做為區域內主要行動者而發展,如何積極與外部世界採取行動,以及變化。這可以突破民族國家的限制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33 AM
民族國家本身業可以當作區域史來看待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35 AM
與區域史相反的是全球史,興起於七零年代
早期不是對歐洲中心主義的批判,而是歐洲征服世界的批判。「世界體系理論」認為現代化不是以國家為單位,而是以廣泛區域集團和體系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43 AM
後來世界體系受到批評,歐洲率先受到正常發展的理論遭到否定
趨勢為擺脫歐洲中心主義,去中心化和多極化,在全球不同地區落地,轉變視角。也可以說是一種新的區域歷史,沒有固定國家和帝國的框架。為多背景的研究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43 AM
海洋史:交流、連接、網絡、溝通、對關聯社會的影響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47 AM
連接史:相遇和階段性情況,在全球之下帶給地區轉變,對立歐洲中心主義(目前看不太懂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51 AM
以殖民地出發,著眼於讓歐洲人進入當地所處的複雜政治,說明殖民地國如何得到當地的線人與支持。歐洲人的存在是寄生與縫隙式的,最初是與當地社會的政治與意識妥協之下的產物。不只是西方的成就,關注歐洲之外人民的活力、主動性、相互依賴性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55 AM
也採用跨國視角,不僅是領土和其他預設單位,關注網絡、動態聯繫和雙方轉變,試圖更好理解變化。是種關係理論,研究交集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9:58 AM
全球史:有許多支持者,但不知道是否能被稱作歷史學,因為它在沒有中心的情況下講述歷史,而研究者很少具備歷史學家的研究技能。全球史學家不發現事實,或從事時建構原始歷史,也沒有書面紀錄、實物資料、人的證詞用於研究,而是使用其他歷史學家的工作進行比較,確定廣泛的模式,並提出理解變化的方法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10:02 AM
全球史就像最大化「規模」的方法,如同大歷史、深度歷史,與我們描述「歷史的脈絡」的方式不相容,對活生生的人的揭示更少,人的位置被大規模流動給抹去。歷史現實扁平化、標準化、變成抽象的人與空間的遊戲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2:19 PM
全球史如果是用來創造「世界公民身分」,如同對國家和民族的歸屬感,對歷史學來說,那還真有點沒必要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2:20 PM
-
後現代基督徒生存指南
@Promare451
Sun, Mar 12, 2023 2:20 PM
Q1. 作者看起來對全球史很有意見
載入新的回覆
套句《莫札特!》的台詞,我在自找苦吃的疆域上也好歹是一位國王了
工作用史料
小林秀夫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一生》中的序文〈論歷史〉,表示史料不過是對自然的反抗、我們所擁有的擬人化能力,以及活人的空殼。活人的空殼意指創造歷史事實的契機,就如同睹物思人之下產生幻象的能力
(如果是照我朋友所說,歷史學家越老越有價值
書寫歷史必須探討「史觀」,在史觀之上,歷史學家取捨無數的歷史事實,也決定歷史學家最初面對史料的姿態
歷史研究通過對歷史文獻的解釋分析具體事件,但它並不掌握事物的原始形式,而是通過普遍化或類型化的方式將其分類、概括並與其他事件連繫起來,寫出能被當代讀者理解的敘述
若僅用。但若僅以客觀性質定義,將失去和其他時期比較的可能性,或容易被官方資料中的立場牽著走
尋找因果關係多被認為是重要的歷史解釋方法,十七世紀在歐洲出現,十八世紀由孟德斯鳩說明
但因果關係只能推斷概率,歷史敘事在於估計許多嚼建地重要性,讓它們互相關聯,並收束到結果
歷史學的基礎是確定的年代,時間起算是「現在」,再讓「數字」和「現在」結合。「現在」是衡量時間的座標,「現在」也是不斷前進、更新的
歷史學家使用分期是為了能夠思考歷史事實,描述一種主導思想在某一時間內是連貫、統一的現象
十九世紀近代史學:國力的加強、民族主義的興起(民族國家)
但不應是國家的附屬品,如今需要的是揭示那些社群做為區域內主要行動者而發展,如何積極與外部世界採取行動,以及變化。這可以突破民族國家的限制
早期不是對歐洲中心主義的批判,而是歐洲征服世界的批判。「世界體系理論」認為現代化不是以國家為單位,而是以廣泛區域集團和體系
趨勢為擺脫歐洲中心主義,去中心化和多極化,在全球不同地區落地,轉變視角。也可以說是一種新的區域歷史,沒有固定國家和帝國的框架。為多背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