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數據的假象 讀嘛讀嘛 Jeany讀書
讀完了《數據的假象:數據識讀是深度偽造時代最重要的思辨素養,聰明決策不被操弄》
Calling Bullshit: The Art of Skepticism in a Data-Driven World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整本都在講引用統計或數據的常見謬誤,像是取樣沒有代表性有偏誤啊,把相關性當成因果,呈現數據的方式故意誤導,或是假消息等等。用了很多例子來舉例說明,還蠻有趣的。

不過我猜這本書讀得完的人應該不多,看得完的本就對機率統計有基本了解,而且會讀這本書的人,本就對假資訊相當有警覺。

所以如果說看完本書會讓人有更能辨識數據呈現的假訊息的能力,其實應該只能說有相關性,但不能說有因果關係⋯

出版本書希望能增進大眾辨識謬誤能力,效果可能應該不怎麼樣吧!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話說加州 matth framework 建議將統計取代微積分,我覺得是蠻好的。我覺得統計和機率應該是現代人判斷資訊的基本能力才對。

但後來一想,覺得人就是這麼懶惰思考的生物,學了統計和機率,不會應用也沒用啊!

我覺得對我幫助最大的是以前準備 GMAT 的 critical thinking 的題目,做很多題目來歸納出常見邏輯謬誤和統計推導的謬誤,這個過程還是幫助蠻大的。

所以應該叫大家都去做題目拼 GMAT?😂🤣🤣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然後這本書翻譯不是很順,尤其他在講運用說話的藝來暗示、混淆與誤導聽眾,就讓我很想看看原來的英文是寫什麼。不過中文電子書坐個飛機就不小心讀完了,蠻省時間也不錯啦。

我覺得這類型的書我很推薦另一本《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FACTFULNESS: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一樣講 critical thinking 和統計偏誤這些,看了心情會比較好。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這本書就是他講得符合標題有點太過 skeptical,人生也沒辦法什麼事情都要這樣字斟句酌,而且有些不精確地表達只是要化簡概念,什麼事都要去檢驗和查證,日子就沒辦法過啦!

不過他其實是要講如何檢驗,所以也不能說不行啦。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而且畢竟現在假消息和認識作戰這麼多,他舉的俄羅斯在臉書上散播假消息的例子也是歷歷在目。一般人還是要學會判斷啊!

不過現在真的難度越來越高 😂🤣🤣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他裡面有個還蠻有趣的,就是新聞標題現在不摘要事實、而是訴諸感覺,讓人更想看來騙點閱率。

覺得蠻有趣的!學起來!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然後他裡面還講了棉花糖實驗的延遲性滿足。這個實驗超有名的,我隨便看哪本心理相關的科普書都會遇到它。
棉花糖實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總之呢,很多引用這個實驗的時候,結論都是自制力高能忍受延遲性滿足的人,成就較高。

但其實由於影響SAT成績的因素很多,也許是因為較富裕家庭資源較多所以小孩比較容易拿到較高分數,而較富裕家庭兒童也許常常有機會吃到棉花糖,所以棉花糖誘惑力比較低。又或是由於周遭的大人說話算話,所以小孩對大人指令的信任度較高,讓這樣充滿安全和信任感的家庭,小孩長大可能也會SAT表現比較好,⋯等等。

所以其實因果關係很難建立,只能說延遲滿足的自制力對於SAT 表現有相關性,但無法確認有因果關係。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另一個例子是 Zillow 提出房價和生育率的相關性,房價越高的地方,主要是大都市,女性生育率越低。

Zillow 本身提出了幾個可能,除了房價高造成年輕人不想生育之外,也提出了包含樣本偏差的可能性,如本來就不想生小孩的單身男女會受到都市的lifestyle的吸引,從而使得平均生育率降低。

但報章雜誌引用這個資料的時候,都大幅報導是高昂房價造成年輕人不想生育。

這也是一個相關性被改成因果關係的誤用。
嘻嘻羊 ✿
台灣都流行房價高生不起這種說法,真的是因果隨人說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嘻嘻羊 ✿ : 其實台灣租金和房價相比超低的,完全可以租房子生小孩😂🤣🤣
Clare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 但長輩會狂念,租金拿去給人付房貸😆
Jeany|來非虛構小火堆玩吧
Clare : 是啊。這就看個人承受度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