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Lab裡的 阿伊
@ianblogger
Tue, Nov 15, 2022 12:32 PM
Tue, Nov 15, 2022 12:33 PM
9
3
以前分組做團體作業總有幾個永遠不會來參加、漠不關心的人。但他們突然在成果發表的前夕出現並且開始批這評那,這樣的「貢獻」往往只會搞砸最後的結果而已。
擴大郵寄投票的精髓就是如此。Tim Pool 的觀察有點道理,郵寄投票會讓原本對政治漠不關心的群體也被納入。這些人本來會是棄權的,卻因種種門檻降低而被納入政策決定過程裡。
總是在Lab裡的 阿伊
@ianblogger
Tue, Nov 15, 2022 12:33 PM
Tue, Nov 15, 2022 12:33 PM
那這群人有什麼特質?因為漠不關心,這群人可能會更容易被家人耳語與媒體宣傳所左右,也就是所謂的低資訊選民。確定自己是「哪邊」人,可能比確定這個候選人有怎樣的政策或過去表現更重要。
總是在Lab裡的 阿伊
@ianblogger
Tue, Nov 15, 2022 12:34 PM
事實上因為根本沒在關切,所以更容易因為片面資訊而投票。
總是在Lab裡的 阿伊
@ianblogger
Tue, Nov 15, 2022 12:36 PM
Tue, Nov 15, 2022 12:40 PM
如果再加上選票可以由人代收,那這個門檻降得更低,會納入更多這類人的選票,甚至衍生弊端。
總是在Lab裡的 阿伊
@ianblogger
Tue, Nov 15, 2022 12:39 PM
Tue, Nov 15, 2022 3:09 PM
我絕對沒有指稱驢黨選民多為低資訊選民的意思
XD
很多米國都市選民明顯無法把現狀與自己的投票結果相連結,讓人覺得低資訊選民似乎言之成理。
沃夫☆別再當年剿匪不力了
@wolfgangc
Tue, Nov 15, 2022 12:40 PM
紅脖子其實也有被視為低資訊的刻板印象
總是在Lab裡的 阿伊
@ianblogger
Tue, Nov 15, 2022 1:21 PM
沃夫☆別再當年剿匪不力了
: 紅脖子會親自投票
總是在Lab裡的 阿伊
@ianblogger
Tue, Nov 15, 2022 1:28 PM
年輕一輩的低資訊選民也會成為一個問題。未來...10年吧?
總是在Lab裡的 阿伊
@ianblogger
Tue, Nov 15, 2022 1:31 PM
讓每天只盯著螢幕不工作不出門刷抖音的尼特族參與政治決定,會比較像災難還是福音?
沃夫☆別再當年剿匪不力了
@wolfgangc
Tue, Nov 15, 2022 3:20 PM
real
投票才能擁護制度
沃夫☆別再當年剿匪不力了
@wolfgangc
Tue, Nov 15, 2022 3:22 PM
一方面希望年輕一輩能看清現實,另一方面希望他們能夠理解自己用生命保護的事物是怎樣的吧
載入新的回覆
擴大郵寄投票的精髓就是如此。Tim Pool 的觀察有點道理,郵寄投票會讓原本對政治漠不關心的群體也被納入。這些人本來會是棄權的,卻因種種門檻降低而被納入政策決定過程裡。
我絕對沒有指稱驢黨選民多為低資訊選民的意思XD很多米國都市選民明顯無法把現狀與自己的投票結果相連結,讓人覺得低資訊選民似乎言之成理。
投票才能擁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