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12:30 PM
Tue, Nov 15, 2022 3:11 PM
1
[Mirror演唱會整理噗2]
監管失當?康文署:我哋信咗佢哋嘅資料 楊潤雄:責任在租用人
https://bit.ly/...
男團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調查報告今日出爐,政府傍晚召開記者會交代,多次批評租用人提供錯誤資料,令康文署結構工程師計算有誤。
多名記者問到康文署是否監管失當或被騙,康文署稱「我哋係信任咗佢哋嗰邊嘅資料」;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則重申責任是租用人身上,
強調「資料提供不準確」是事實,需警方調查是否詐騙,不會有任何揣測。⋯⋯質疑康文署沒有落場,只是橡皮圖章。楊潤雄打斷該記者提問,稱「唔係邊個人做乜嘢嘅問題,而係有冇做嘅問題」,重申已要求合資格人士審查,但會研究日後要求租用人是否需再進行一個獨立審查。
前噗
@ivy_221016 - [Mirror演唱會意外整理噗] MIRROR演唱會大屏幕突然墮下 兩舞蹈員...
掰噗~
@baipu
講
Tue, Nov 15, 2022 12:30 PM
拍拍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2:01 PM
Tue, Nov 15, 2022 3:17 PM
香港體育館 Mirror演唱會事故調查報告全文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06 PM
Tue, Nov 15, 2022 3:10 PM
鏡騷假文件工程師沒簽 專家指漏洞 稱認可人士康署有責質疑 署方:有確認不超負荷 - 20221113 -...
男團MIRROR紅館演唱會墜屏傷人事故的調查報告稱,認可人士(Authorized Person,AP)曾認證涉事屏幕處於良好狀態。警方日前透露總承辦商藝能涉向康文署虛報裝置重量;康文署承認署方「信任」承辦商提交的數據。據悉,該認可人士為結構工程師,但不曾簽署涉虛報文件。
資深結構工程師倪學仁稱,涉事結構工程師和康文署於事故均要承擔責任,兩者在場檢查時須提出質疑,否則署方未經認證、單憑信任而批發許可,造成制度漏洞。康文署稱其工程師負責確認租用人吊掛裝置不會超過紅館樓宇負荷,租用人的專業人士確認搭建物的安裝安全穩固。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08 PM
康文署回應稱,其委約的外判結構工程師主要根據租用人所提交的吊掛裝置重量及位置資料,檢視並確保租用人帶到紅館的懸掛物不會超出場地樓宇的負荷限制,或危害場地樓宇的整體結構。在完成裝置工程後,署方的結構工程師會到場視察,確認繫於場館樓頂屋架的搭建物或器材的位置與之前遞交並經檢視的資料相符,並簽發文件作實。至於確認吊掛裝置安全穩固,那是租用人的責任。
報告透露該認可人士為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的專業人士,據了解,聯和的結構工程師當時簽署演唱會最後結構安全文件,只是負責證明場內結構安全,但未有檢測移動機械裝置;亦無證據顯示其觸犯任何刑事法例,故日前未有拘捕。
……
倪學仁稱,結構工程師雖不涉及簽署虛報文件,惟在場檢查結構安全時一旦察覺異樣,有責任提出質疑,並拒絕簽署結構安全文件;而康文署職員同樣有責任到場巡查。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09 PM
他解釋,結構工程師和機械工程師就對方工作所需知識有基本了解,惟兩者各有專屬範疇。以MIRROR演唱會為例,他說結構工程師負責審核支撐屏幕的鐵架,並計算承載力等安全系數,對條例要求亦較熟悉;相反涉及捲筒、摩打和齒輪等機械裝置,則涉及機械工程師範疇,應安排機械工程師檢查,才能減低意外風險。
資料顯示,康文署現時只要求場地租用人自費聘請認可人士或結構工程師,為署方認為有需要的搭建物提供安全證明。
具監督舞台工程經驗的註冊結構工程師劉志宏認為,現時康文署未有任何作業守則要求結構工程師在檢查演唱會裝置時所需工序,導致不同結構工程師檢查質素和工序各異,造成「程序漏洞」。他以是次事故為例,涉事公司疑意圖盡快獲演出許可而虛報數字,若當局早已制定檢查清單,涉事公司即使趕時間亦無法不跟從程序,才能提高演唱會安全度。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09 PM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康文署責無旁貸,若署方在未有專業人士認證或職員在場檢查下批出演出許可屬實,將會感到非常震驚及憤怒;建議日後超過某個重量的裝置,即使獲專業人士認證,署方亦須安排政府工程人員把關,提升安全系數。
從事工程師十多年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稱,有別於建築地盤工程受《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規管詳細列明相關專業人士的刑責,舞台工程始終不受任何條例規管,故警方只能以「欺詐」等罪名拘捕,惟舞台工程複雜和危險程度並不比工業或建造工程風險低,舉例是次演唱會要吊運5噸多設備,即使部分建築工地亦未必出現如此大型的吊運。他促請當局考慮將舞台工程納入條例規管,否則難以追究負責人刑責,減低阻嚇力。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11 PM
Tue, Nov 15, 2022 3:12 PM
Facebook
報告有幾處關於「檢驗報告」:
第3段:「演唱會... 由藝能工程有限公司出任工程方面的製作總承辦商,並由協興隆舞台製作有限公司出任機械裝置(包括LED屏幕)分判商。至於場地檢驗報告,則由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認證。」
第5段:「製作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聘請了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檢驗場地和發出檢驗報告,確認所有裝置均處於良好操作狀況。康文署經檢視檢驗報告,確認報告涵蓋租用人 在使用場地的建議安排中臚列的建議舞台裝置╱安裝項目 (及其數量)後,才容許演唱會進行。」
第7段:「LED幕牆(可移動), 亦即出事的一塊LED屏幕,臚列在檢驗報告中,並由認可人士認證為「處於良好操作狀況 」。該認可人士為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註冊專業人士。」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13 PM
Tue, Nov 15, 2022 3:13 PM
第13段b:「調查結果顯示,絞車系統的護繩器並非妥當組裝,LED屏幕墮下更足證有關裝置並非「安全穩固」,可見有關人士可能並無在場妥善監督。」
如果記者當時有報告在手,讀了以上幾段,會有很多疑問:
1. 就此次演唱會而言,當局審批所倚靠的檢驗報告,是何時簽發?是舞台布置及調整期間?抑或完成安裝後、真正開show前的最後檢驗?是否就是聯和的認可人士(Authorised Person, AP)簽發?
2. 警方發現有人「嚴重報細數」。據政府報告,聯和負責場地檢驗及「確認所有裝置均處於良好操作狀況」,初步顯示AP對裝置重量所知幾多?還是被誤導?
3. 墜下的LED幕牆,經AP認證處於良好操作狀況,該AP有否透露他的檢驗工作如何進行?是時間太趕只能「目測檢驗」?還是有進行其他工序?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13 PM
4. 政府報告進一步指出,「有關人士可能並無在場妥善監督」,所指的是否AP?還是其他合資格專業人士?如果AP「可能並無在場」、或AP未能確保有專業人士妥善監督下懸掛裝置,則調查小組認為,「場地檢驗報告」是否妥為發出呢?當中有否涉及疏忽?
5. 記者會上康文署助理署長李子俊透露,署方也有本身的結構工程師(這點在報告裡沒有提及),他指承辦商7月中向署方提交文件時,署方工程師主要看懸掛在天花的裝置重量是否可承受,「我們是信任他們(承辦商)的資料,結構工程師亦基於信任,去用佢啲數據計係安全嘅」。換言之,涉及的專業人士至少有兩人(承辦商委聘的、康文署的),制度上兩人的權責有何不同?康文署的結構工程師又有否到場親眼檢視懸掛物?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19 PM
Tue, Nov 15, 2022 3:21 PM
Facebook
勞工處判斷MIRROR演唱會相關舞蹈員以僱員身分參與演出,僱主卻沒為其購買勞工保險、事故後亦沒呈報工傷,處方將嚴肅跟進僱主及承辦商的責任,不排除作出檢控。……無疑是政府向業界發放的清晰訊息:製作單位作為僱主之身份無庸置疑,舞台從業員之合理權益必須得到合理保障!
本會期望勞工處能以「檢控」是次事故的違例僱主作為最終方向,而非透過勞資雙方和解協議作結。檢控有望以儆效尤,迫使其他違例僱主即時停止違法行為,也有助現時舞台從業員爭取合理保障。若非以檢控為目標,只能協助此次的單一個案,並不能讓業界整體受惠。
不過,在檢控冇買勞工保險的程序中,很多時需要僱員擔任證人;過往不少受傷工友卻因面對壓力而放棄,讓無良僱主最終無需負上刑責。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22 PM
Tue, Nov 15, 2022 3:23 PM
主辦方稱有買保險 未提勞保 大狀:暗示沒認舞者為僱員
本報昨引述政府消息報道,勞工處調查後認為受傷舞者李啟言的僱主為舞蹈公司StudioDanz,而前日MIRROR隊長楊樂文被問到舞蹈員負責人是否Rock Sir方家諾時稱「應該係」。根據公司查冊,方家諾是StudioDanz其中一名股東。本報記者昨到該公司,職員稱方很長時間沒去公司。本報曾在方的Instagram查詢,截稿前未獲回覆。
孫玉菡前日稱,參考了2006年終審法院判決,認為舞蹈員是僱員身分演出。該判決裁定一名冷氣技工的身分為僱員,翻查其判決書,當中提出多項理據:業務屬公司擁有,該技工不用承擔財務風險,公司提供大部分生產工具,該技工親自執行獲指派的工作,沒有聘請任何人協助等。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23 PM
大律師吳宗鑾表示,舞蹈員不能分享公司利潤;舞蹈員的服裝、化妝服務、編舞師等額外服務是生產工具,並由招聘者提供,多個因素可判斷舞蹈員是否自僱。他提到,主辦方聲明提及有購買公眾法律責任保險及團體意外保險,暗示自己是負責任公司,但兩者並不等同勞工保險,購買勞工保險等同承認舞蹈員的僱員身分。吳預料日後法庭將會爭議舞蹈員和各公司的僱傭身分,相信公司的聲明已尋求法律意見,現時未承認舞蹈員的僱員責任。
入行多年的舞蹈員陳穎業表示,一般表演合約由私人舞蹈公司或製作公司提供,合約相對簡單,如未列明強積金及年假病假,亦無為舞蹈員購買保險,相反主題樂園的合約較具系統。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23 PM
他稱演唱會多數有合約,「調查一望合約基本就知道誰是僱主」。他說,排練才是最易受傷,但大多數舞蹈員因怕麻煩老闆,或不當自己是僱員,不會要求公司呈報,不少年資較長舞蹈員會自行購買意外保險。
他認為,現時舞蹈行業無工會,沒制定工時、安全指引及合約範本,行業無據可依,應趁機成立工會。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26 PM
千頌C - Mirror紅館騷調查報告出咗,... on Facebook
1:Makerville/大國文化,道德責任就走唔甩;至於Makerville有冇法律責任,今次警方都講得好白,意思係,現階段可以拉嘅都拉晒。既然係咁,Makerville係咪應該係時候,開個記招交代善後工作進展呢?論PR,行出嚟面對公眾,總好過次次都係出新聞稿話「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啦。
2:藝能工程虛報重量,有如草菅人命!最得人驚係個喇叭組合,實際重量是申報的7.65倍,如果跌落嚟,受傷嘅就會係觀眾。次次去紅館睇騷,都見到套咁上下樣嘅喇叭,咁我真係好想知,係咪一直以來,甚至係出事之後嘅紅館騷,佢都係超重?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26 PM
3:今次勞工署係援引參考2006年判案,去判斷Dancers屬於Studiodanz嘅僱員。2006年,終審法院審理一品冷氣技工追討工傷賠償的裁決中曾經指出:「若勞資雙方客觀上存在僱主與僱員的關係,僱主並不能以雙方協議的方式來免除其作為僱主應有的法律責任。」
即係話,就算Dancers係簽自僱約,公司都唔可以利用呢啲合約,去逃避與dancers之間事實上存在嘅僱傭關係。著名排舞老師Rock Sir係呢間公司股東之一,但公司只有一個董事,係本地資深舞蹈藝術家、Studiodanz總監韓錦濤(Angela Hang)。另外,Makerville就特別發聲明,指有為演唱會工作人員買第三保同意外保。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29 PM
Tue, Nov 15, 2022 3:29 PM
【MIRROR演唱會事故】斥演出環環都出錯 舞台專家:「不敢說No」釀悲劇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
1985年入行,Ada最初是做演唱會的燈光師,參與過Beyond、張國榮及梅艷芳等巨星的演唱會製作。她說當時香港的演唱會行業剛起步,需要向日本人學師。踏入90年代之後,本地才慢慢有了自己的演藝工業和從業員。Ada說,近年來在機動裝置方面,本港的設備和技術都未有更新及時,「方法比較土炮、慢人哋10年」。
機動設備不如燈光顯而易見,且價格昂貴,製作公司未必會考慮更新——這或者就是MIRROR演唱會所展現出來的狀態。她又稱,演唱會的效果美輪美奐,包括有威也、升降台、吊橋等設置,但MIRROR 12人加上24位舞蹈演員,無疑增加了風險。
Ada指出,無論是製作、設計及風險管理,都對此有責任。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30 PM
她舉例,12子從天而降畫面十分好看,但技術上來講如果有一人卡住,演唱會都好難進行。「可能性、風險性都高,這些都不是外判承辦商施工人員的權責,監製、創意團隊、技術部門都應該把關。」
回看MIRROR演唱會第一天已經險象環生,升12名成員到高處的吊橋搖搖欲墜,直至有觀眾萬人聯署才取消相關設置,並讓經理人黃慧君(花姐)坐鎮。Ada表示比起現場坐鎮,經理人需要做的是安排足夠的綵排時間,讓藝人熟悉舞台。「兩天綵排是絕對不夠,無時間做唔代表可以唔做。」
事故發生得看似突然,但在Ada眼裏卻恍如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可能出事故。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3:30 PM
Tue, Nov 15, 2022 3:30 PM
她澄清,現有法例已可以確保防止技術事故,問題在於「業界無尊重自己的專業」。她解釋,現時業界之間合作多年且互相熟悉,工作時反而出現「不敢Say No」的惡習,「有時過唔到關就是過唔到,大家要俾人Say No先得」。
Ada呼籲業界引入專業風險管理的行業守則,包括規定監製必須保證演員綵排的時間等,並讓「總綵排」成為強制守則等。演唱會監製以後也須提交專業「風險評估報告」,事故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知道誰是最高層決策者。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6:13 PM
專家稱鋼索抗斷強度依賴主辦方數據 難事前察覺問題
MIRROR演唱會事故調查報告公布,有份參與調查工作的小組成員司徒家成表示,演唱會屏幕的鋼索斷裂,主要因為護繩系統壓得太緊,導致鋼索受壓,變型甚至斷裂。加上鋼索安全系數不足,影響結構工程師評估裝置的安全。他又說,涉事鋼索的抗斷強度亦較正常的低,今次用的鋼索抗斷強度只有1100公斤,標準抗斷強度要有1380公斤才可,而一般來說專業人士亦難以事前發現抗斷強度較弱,因為主要依賴主辦方提供的資料作評估。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6:13 PM
本身是香港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及化工分部前主席的司徒家成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當懸吊物件到達時,專業工程師要再進行負重測試,至於今次事件有否進行有關測試,他說涉及警方調查,不會評論。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泳舜在同一節目表示,事故發生至今已經3個月,對調查報告發現有人虛報感到震驚及憤怒,委員會下午開會時亦加設議程討論事件,他關注虛報情況是否行內的陋習、甚麼原因導致行內出現有關情況以及檢視康文署的監管問題。
2022-11-14 09:35:23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6:19 PM
工會稱舞蹈員多屬自僱 工傷時主辦方先考慮能否演出
政府日前表示,在MIRROR演唱會中的舞蹈員,屬於僱員身分,聘用他們的舞蹈公司並無呈報工傷,亦無購買勞工保險,當局將根據僱員補償條例,檢控有關公司。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秘書張惠婷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舞蹈員一般並非以僱員的身分聘用,而是自僱或自由人的形式演出居多。舞蹈公司一般都是提供編舞等的中介角色,沒有一個很強烈的僱主感覺,大部分演唱會就舞蹈員均沒有簽署僱傭合約,而是只簽非常簡易的合約,例如說明綵排和演出的地點和時間等。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15, 2022 6:19 PM
張惠婷又指出,以往舞蹈員以自僱形式演出,一旦受傷,主辦方或舞蹈公司未必知要報工傷,而是先考慮傷者是否可以繼續演出,或要由他人代替,舞蹈員大多都有買保險。她同意,過往對舞蹈員的保障太少,即使團體意外保險或公眾責任保險,都未能保障舞蹈員因為受傷導致未能繼續工作的損失。如果日後舞蹈員以僱員身分受聘,會增加對他們的保障。
2022-11-14 12:40:28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Wed, Nov 16, 2022 3:47 PM
康文署暫停大國文化租場 楊潤雄:不排除永久停止出租
就MIRROR演唱會事故,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由於演唱會場地租用人「大國文化」明顯違反租用條例,在執法部門完成調查和釐清事實及責任前,康文署會暫停接受「大國文化」租用康文署場地,以舉辦演唱會的申請。他又說當日後完成調查,如發現涉事單位有相關責任,不排除會永久停止向它出租場地。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楊潤雄說康文署在租用條款中,有要求租用人要聘用合資格人士進行裝置工作,以達致認可標準,另外亦有規定合資格人士要以書面形式向署方證實有關事宜。他說,是考慮到康文署職員並非工程人士,不具備專業知識,所以在機制上是由租用人聘用專業的工程師檢查已完成的舞台及設備裝置。
2022-11-14 20:43:37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Wed, Nov 16, 2022 4:00 PM
Wed, Nov 16, 2022 4:01 PM
MIRROR演唱會主辦機構「大國文化」停賽 楊潤雄指不排除永久禁賽
https://bit.ly/...
MIRROR 紅館演唱會事故調查報告上周五公布,總承辦商藝能工程和協興隆舞台工程公司均有員工被捕。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立法會上表示,將會暫停演唱會主辦機構「大國文化製作有限公司」租用康文署場地舉辦演淐會,若調查後發現涉及其他責任,不排除永久停賽。但對於康文署是否有責任,楊潤雄就稱康文署沒有工程師,主要負責收齊文件,要由專業工程師判斷和核證,「唔係我去教佢點做。」
⋯⋯
另外涉事的商藝能工程及協興隆舞台工程⋯⋯需要自需聘請獨立第三方去核實
⋯⋯
康文署為何沒有核查懸掛在天花物件的重量,楊潤雄表示核數工作要由專業人士負責,「嗰個係專業人士要去做嘅嘢,唔係我哋去教佢點做。」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hu, Nov 24, 2022 5:11 AM
孫玉菡:嚴肅跟進MIRROR演唱會勞保及職安健事宜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的舞蹈員屬於僱員身份,由於沒有購買勞工保險,當局會考慮檢控。他在節目後被問到,舞蹈公司負責人態度是否合作,以及仍未採取檢控行動是否有阻滯,孫玉菡回應,會按兩項相關法律跟進,包括《僱員補償條例》,涉及沒有按時匯報工傷及沒有買勞保,追討僱主責任;另一項牽涉《職業安全健康局條例》,僱主及場所佔用人要確保僱員有安全的工作環境,重申當局會嚴肅跟進。⋯⋯
2022-11-19 11:12:08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hu, Nov 24, 2022 5:19 AM
李啟言父:兒子可吃切絲的菜和肉 可進一步復康治療
MIRROR演唱會事故,受傷舞蹈員李啟言仍在醫院留醫。他的父親李盛林在代禱信表示,兒子前幾天因尿道感染而發燒,現在穩定下來;又說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可以進一步進行復康治療。李盛林說,兒子已可吃切絲的菜和肉,繼續能按指定方法進食。他希望會有合適中醫與新的醫療團隊磨合,並找到合適護理員協助兒子的生活細節。李盛林形容兒子過去3個多月的進展已是神蹟,復康路可能漫長,並非「吃一粒藥便能藥到病除」般簡單,一個極為輕微的進展,對他們來說已是安慰,亦是邁向復康多一步。
2022-11-19 22:52:01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09 AM
李啟言受創傷4個月來首次洗澡並遠望窗外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說,李啟言在創傷後躺在床上4個月以來首次洗澡,亦是4個月以來首次在治療以外,坐在復康的輪椅上長一點時間,並可以遠望窗外。李盛林表示,李啟言的發燒情況暫時受控,已轉到新的治療病房適應,並每天接受針對肺部、肌肉關節及頸椎脊椎的物理治療,亦同時接受中醫治療。
2022-11-26 21:34:10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16 AM
MIRROR紅館演唱會舞蹈員公開信
https://bit.ly/...
首先,對於政府調查報告的結果,我們感到極度震驚及失望。我們早於演唱會的前期階段便認知到舞台有潛在危險——忘記了從何時開始,我們踏上台板表演之前互相說的不再是「Good Show」,而是「萬事小心」;但現實殘忍地告訴我們,無論再怎麼小心也好,最後也還是躲不過這場毁滅性的災難。更令我們感到絕望和害怕的,是當時所注意到的潛在危險僅是冰山一角,原來舞台早已危機四伏,而我們卻懵然不知。看到虛報數字落差之大,我們禁不住在心中吶喊:為何上天如此的不公⋯⋯為何他人怠忽職守所種下的惡因,卻要賣力演出的我們代其承擔惡果?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出現問題,導致事態發展至如斯田地?
⋯⋯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18 AM
我們當中有部分舞者需要持續尋求心理輔導及接受情緒治療、有部分舞者嘗試克服陰影重拾工作、有部分舞者決定暫別舞台⋯⋯更有舞者至今仍在醫院留醫。大家面對創傷的處理方式或有不同選擇,但我們都沒有選擇地要活在這陰霾之中,沒法真正地從心底開心起來。儘管我們還未能處理好自己的身心狀態,但在生活考量之下亦無可奈何地需要重拾工作;而這一方面我們相信同為受害者的Mirror成員亦是同樣。作為當時和我們一起站在同一個舞台上表演的藝人,他們在身心靈上和我們承擔著同樣的風險。事實上這場災難可以發生在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身上;或許不期而然地留意上空的這個自然反應會從此烙印在我們往後的餘生裡。
⋯⋯
舞者們的僱傭關係由於仍在刑事調查當中,在此我們不方便作出更多回應。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19 AM
此外,我們基於精神、情緒狀況以及個人考量下,就一些事故後的生活補助與主辦方MakerVille和大國文化達成協議。然而,即使雙方已達成基本協議,我們仍然認為整個事故的後續處理需持續進行,有許多安全議題仍有待商榷;我們於上文提及到在演唱會前期已留意到舞台有潛在危險:為了日後表演者能在更安全的環境下工作,我們有責任向公眾披露我們前期所遇到的困難及安全隱憂,從而讓表演者、主辦方甚至社會大眾正視、跟進並處理這些潛在問題,從根本上改善行業生態。
一、表演者、舞台機關及特效綵排時間不足
首先,藝人與舞蹈員只有僅僅兩天時間進入紅館綵排,而每一首表演曲目僅有十五分鐘時間讓表演者踏上台板進行排練,綵排時間嚴重不足。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20 AM
表演者在舞台上傾盡全力表演之前,需要時間熟習舞台和校對表演項目中瞬息萬變的舞台走位;同時舞台上有不少機關如舞台升降、煙花等需要舞蹈員於表演時配合——而以上必要的協調都需要一定時間於舞台上調整。
我們從六月開始日以繼夜地進行排練,準備了共十數首有舞蹈部分的表演曲目,期待屆時為觀眾帶來最好的表演;結果大部分表演曲目連基本順序踩位都不夠時間完成,更遑論完成所有踩位後播放音樂演練一次。苦練近兩個月的成果,卻在最後階段礙於時間不足而無奈草草了事。
其次,於兩天綵排期間並沒有完整進行一次連同燈光、舞台機關(舞台升降、升橋等)及特效(噴火效果、煙花及七彩紙碎等)的Full Dress Rehearsal。因此表演者不能確定表演時舞台的實際情況、不清楚機關特效實際出現的時間和位置。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20 AM
每一個演唱會於實際公演之前都一定會進行一次Full Dress Rehearsal,讓整個表演按著流程預演一次、模擬一次實際情況。Full Dress Rehearsal除了可以給表演者一次實際體驗、能在正式公演前調整狀態外,它更是一個重要的排錯過程。主辦方、製作團隊以及表演者可以藉此機會發現潛在問題並提前處理,降低表演風險。
本來綵排的時間已極度缺乏,再雪上加霜的是連最基本的、完整的Full Dress Rehearsal也沒有。大部分機關、燈光及煙花效果我們都是在演唱會的首場演出才初次看見。例如《Ignited》項目中於全體舞蹈員頭頂上空運作的升橋機關,我們在舞台表演當刻才與觀眾一樣,首次看到其實際運作。我們在不確定舞台安全的情況下,緊張地懷著不安的情緒上台表演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21 AM
——說7月25號公演當天才是真正的Full Dress Rehearsal也毫不為過。
再者,部分煙火特效從未於綵排期間給舞蹈員實際展示,由於沒有進行過一次完整的Full Dress Rehearsal,舞蹈員於7月25號演出當晚才首次親身體驗絕大部分煙火效果:舞蹈員對於其規模、噴發時間、噴發位置等重要安全資訊於上台表演前均無清晰認知。
舞蹈員於演出前僅接收到口述及文字粗略告知大概噴發位置及發生時間;7月28號演出當晚我們於升降台台底準備出場表演《King Kong》項目前才被告知原定噴火效果將會轉為噴發煙花,緊急改動之下卻沒有其類型、噴發時機、噴發位置等重要安全資訊的清晰指引。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23 AM
二、舞台機關於綵排及演出期間屢次出現機械故障、損害及延誤,直接危害演出人員人身安全
第一,原定於7月24號晚上十時開始的Full Dress Rehearsal因舞台機關多次故障而延誤,導致表演者於7月25號凌晨一時半才能開始Full Dress Rehearsal。而在7月25號凌晨的Full Dress Rehearsal演練《All In One》項目時,原定台中降走藝人的升降台於下降後沒有依時上升,直接導致舞蹈員Zisac跌落升降台台底受傷,需要由救護車送院。及後製作團隊並沒有即時暫停所有綵排。在其後的正式表演場次中,舞蹈員Zisac亦因傷未能上台演出。
這個意外除了對我們造成實質身體傷害外,更為我們的士氣帶來沉重打擊。在缺乏充足綵排的情況下,我們本來就已如坐針氈;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24 AM
若舞台早已多次發生故障,為何問題還未處理好就讓我們上台?這個意外難道真的沒辦法避免嗎?就著這些情緒和疑問,我們便在社交平台上發佈了全黑的限時動態作出控訴——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就舞台安全問題公開發聲。
其實我們這二十四位舞蹈員連一次也未試過齊整地上台表演。我們一起苦練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只是希望可以齊齊整整、開開心心地一起享受舞台。我們本來還在期盼在後面的場次中,若Zisac身體許可的話,即使只出場一首歌也好,我們二十四個也可以一起上台表演⋯⋯僅僅四天後,遠遠比這更嚴重的災難便將我們這卑微的心願徹底粉碎。
第二,於7月28號演出期間,舞蹈員在台底準備出場時曾目睹台底升降台台邊附近有一條目測高度約有20至30厘米,並非原定舞台效果的火舌。但未見火勢熄滅時舞蹈員已經被升降台升上台面。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28 AM
Tue, Nov 29, 2022 5:28 AM
第三,於7月28日演出期間,表演曲目《King Kong》尾段原本該降平的升降台出現故障,舞蹈員需要從約兩米的高處跳下升台以走到下個位置繼續演出。
我們此刻選擇向公眾披露這些資訊並不意在針對任何單位,更不希望引起無了期的追究或指責;只是希望表演業界及公眾能引此事為鑑,為表演者提供更多保障及一同改善行內風氣。為了能就這次事故提供更全面妥善的後續處理,我們在此提出訴求:
一、主辦方對外披露其獨立調查報告,增加事故透明度。
二、調查小組同時調查綵排入台等前期狀況,真正了解災難發生的前因後果。
三、藝人管理公司就事故出面回應,承擔媒體位置,不要再讓同為受害者的Mirror成員承受輿論壓力。
四、業界未來為舞台安全議題作出根本性改變。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28 AM
五、邀請表演行業相關人士聯絡我們,共同思考我們在自己的位置上可以有甚麼實質行動帶來改變。
我們為此付上了沉重的代價。我們期盼業界未來有更健康的生態發展,讓每位表演者得到他們應有的尊重,讓悲劇不再重演——希望再也沒有人要經歷我們走過的地獄,沒有人需要體會我們心中的悲痛。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49 PM
舞台新指引 楊潤雄稱擬於大型表演舉行先導計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一直與演唱會業界商討制訂舞台新指引,很多細節仍要詳細討論,尤其是否加入第三方或獨立查核舞台安全,目前打算在某些大型表演舉行先導計劃。楊潤雄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現行制度下,康文署是紅館擁有者,場地本身沒有既定設施,每次都由租用人帶備設施,根據條款要求,租用人必須由業界和專業人士分別安裝和核實設施的安全。他表示,在新建議下,考慮在兩層制度下,增加一層獨立核實,檢視前兩層工作是否依足規矩,康文署本身不是工程部門,即使增加第三層查核工作,都要物色專業人士,但費用是否由署方支付是另一問題。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49 PM
楊潤雄說,新指引建議舞蹈員要有足夠綵排時間,但表演可能複雜、牽涉人數衆多,難以簡單寫成多少個小時或日數完成,希望業界在表述方式更清晰。另外,對於香港欖球隊出席國際賽連番有涉及國歌或區旗出錯,楊潤雄認為,事件性質嚴重,暫時未見到牽涉其他運動,但不會隨便得出結論指是屬於個別事件,一定要搜集證據,嚴肅處理。他表示,與港協暨奧委會制訂的新指引,現場運動員發現問題後將懂得處理,如果賽事轉播出錯,當局會跟進。
2022-11-27 13:10:39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55 PM
擬引入第三方查核舞台工程 卜國明稱政府諮詢業界意見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正計劃引入先導計劃,由獨立第三方查核舞台安裝工程,理論上或會選擇在大型演唱會試行,會再與工程師學會及專業機構等商討細節。工程師學會會長卜國明說,政府有諮詢學會意見,目前處於初步階段。他相信,當局稍後與學會及業界商討後,將制定相關指引,希望可保障表演者安全之餘,亦不會扼殺業界創意空間或造成過份監管。卜國明相信,有關指引或涵蓋風險評估要求,無論是否屬於大型演唱會,若經評估後發現,有關表演使用到較高風險的起吊或機械升降裝置等,需要進一步小心核查。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Nov 29, 2022 5:55 PM
他認為,如果加入第三方查核舞台安全,相信會由機械或輪機造船界別註冊工程師負責檢查及簽署驗收,並由認可技術員協助。他相信,未必會由工程師每天核查,因為涉及成本較高,或會由持有專業院校高級文憑及5年相關經驗的認可技術員負責每天檢查機械裝置,確保安全才可表演。
2022-11-27 19:35:45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at, Dec 10, 2022 5:36 PM
李啟言父親稱兒子接受新中醫療程 冀對調理有正面作用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表示,李啟言新一個中醫療程已經過了一星期,希望能配合整體康復,對身體的調理和神經產生正面作用。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中又說,新的醫護團隊在復康治療的方案中,能彼此配合,兒子也能適應,同時已開始日夜間的護理員跟進照顧,希望彼此能繼續適應。
2022-12-03 21:38:35 (1)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at, Dec 10, 2022 5:37 PM
明報網站
MIRROR演唱會墜屏事故調查報告指租用人違反紅館《租用條款》,未確保懸掛裝置穩妥。據康文署向本報提供的《租用條款》中文版,以索具裝配或懸掛裝置須由「署方經理或經理委派人士」確保穩妥,而非調查報告所指由租用人負責。署方引條款英文版解釋,確保裝置穩妥責任在於租用人,將修改中文版以免誤會,但強調有在工作會議上確保租用人明白條款及場地要求。
本報向康文署查詢後獲《租用條款》的中、英文版本,當中未有列明以中文或英文為準。政府跨部門小組上月發表MIRROR事故調查報告,指租用人大國文化違反條款內第15(
(2)條及第16(d)款。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at, Dec 10, 2022 5:38 PM
報告引述16(d)款規定「由租用人聘請合適的合資格專業人士……每項用索具裝配或懸掛的裝置均由該合資格專業人士(包括但不限於由其委聘的認可人士) 檢查妥當」,即確保懸掛裝置穩妥責任由租用人委聘人士負責。
不過,條款16(d)(4)中文版原文為,「每項用索具裝配或懸掛的裝置均由經理(包括但不限於經任何由經理委聘的認可人士)……證實妥當」,
意味有關責任由署方職員(及其委聘人士)負責。
對於署方稱中英翻譯有異、已在會議上向租用人解釋,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如中英版本不一,「租用人一定係揀自己有利嗰份,衰咗(康文署)就要揹飛」,「一係就淨係出一個版本,另一個淨係參考」。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指要視乎署方在會議上如何解說租用人責任,但相信大部分租用人都是香港人,看中文版本為主,兩版本有異並不理想,應該盡快更正。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Fri, Dec 16, 2022 6:05 PM
李啟言正接受多項復康治療盼強化機能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說,兒子正接受針對胸肺、脊椎神經、各關節肌肉及身體調理的復康治療,希望能強化機能和體能。李盛林說,回顧過去20個星期,由危殆轉為嚴重,再由嚴重轉為穩定,相對來說都是那麼快速,他說這是大眾的打氣和禱告,也是神的恩典。而從要用胃喉進食,到口部糊狀進食,到軟性食物,到切絲菜肉,到現在可以按指示方法吞嚥一般食物,快速的進度是不敢想像。信中又提到,李啟言間中因為不知等候到何時而感到忐忑鬱悶,他的心願是希望有更大的耐心和投入為康復而戰。李盛林說,兒子已很「叻仔」,比常人更有能耐。代禱信提到,仍受演唱會事故而影響的舞蹈員,還未能走出傷痛,不少仍需要接受心理及精神的治療,這樣的身心靈創傷實在是太大,祈願他們也得到醫治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Jan 2, 2023 12:53 PM
李盛林感恩兒子仍生存惟亦感痛心 相信會有神蹟
MIRROR演唱會事故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本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表示,過去幾十年一直與面對傷患和痛苦的人士過聖誕節,但今年自己有切身的經歷,形容是一個不一樣的聖誕。他說,醫生曾經診斷兒子有95%機會不能完全康復,但他自己則看餘下的5%,認為有很多事情,醫生和科學數據都不能解釋,相信會有神蹟。李盛林又指,兒子入手術室前,醫院安排家人與他視像見面鼓勵他,其後醫生亦曾向家人表示,李啟言事發後沒有哭過,亦無怨天尤人,鎮定地配合醫生指示。李盛林憶述,事發後看到新聞報道和相關片段時心情激動,完全無想像過首次舞台意外會發生在兒子身上。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Jan 2, 2023 12:53 PM
他說,兒子一直以來都很活潑,事後他回港在醫院首次見到兒子,當時李啟言除了雙眼,全身未能郁動,嘴巴要插喉,未能表達自己,李盛林指自己當時心情矛盾,一方面感恩兒子仍然生存,但另一方面感到痛心。李盛林表示,當時初步了解兒子的情況,獲悉他頸椎骨第三和第四節爆裂,又說只差大約一吋,在舞台跳舞的兒子就有可能即場破頭,事隔一秒,兒子就可能變成另一個人,在另一個世界。
2022-12-25 10:51:34 (1)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Jan 2, 2023 1:03 PM
李盛林稱李澤楷曾探望兒子 對方提及過醫藥費安排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本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說,主辦單位MakerVille母公司、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有去醫院探望過兒子,並與家人有短時間交談,期間對方談及醫藥費方面的安排。李盛林說,當時自己無作回應,其後外界亦有提出關於金錢、物資和醫療等協助,他認為當時並非最適合的時間,希望待事故調查報告公布後再處理。 李盛林又說,事發後初期,部分傳媒報道內容並不正確,亦有傳媒追訪他,但他認為自己未必控制到情緒,因此決定自己寫代禱信,並交由認識幾十年的好友在公眾平台發布。
2022-12-25 12:30:52 (1)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hu, Jan 5, 2023 5:36 PM
李啟言父親稱兒子可透過語音控制電話
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表示,兒子的基本維生指數及身體機能已大致上穩定,可以開始藉著科技,透過語音Siri來控制電話,以及對媒體的運作掌握操控平板電腦功能,與家人溝通和與外界接觸,在病床上重新擴闊自己的世界。李盛林說,醫護人員每晚大約有一至兩次要弄醒睡夢中的兒子,幫助他轉換睡姿,以免出現褥瘡,期望兒子的感官及活動神經,能夠按時復生,期望新一年兒子可以站起來。
2022-12-31 22:33:54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Jan 15, 2023 4:48 AM
父親透露李啟言全新醫療方案將配合運用復康器材
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透露,已制定了下星期開始,運用各項先進復康器材,配合全新的醫療方案。李盛林表示,在新醫療方案下,醫療團隊也稍作調動,期望李啟言在體能和意志上能配合新安排,並有更突破性的進度。他又呼籲,繼續為李啟言每一組相關神經和肌肉禱告,盼能在治療中被強化和復甦,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至於李啟言的褥瘡部位並沒有感染,已漸漸癒合。李盛林說,在這黃金復康的一年遇見有很多有心人,最後定出了一個全方位的治療方案,令全家人仍看到前路,李啟言也雀躍地全力以赴。
2023-01-14 22:44:15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Jan 15, 2023 4:51 AM
大圍八爪魚天橋駁商場拆舊路 街坊:要兜個大圈真係激死人
https://bit.ly/...
港鐵大圍站上蓋新商場「圍方」去年12月尾開放,俗稱「八爪魚天橋」的美田路和車公廟路行人天橋北端,本來可以直通地面。不過該處行人及單車通道已被圍封並將被拆卸,天橋駁入商場第二層,市民出入迂迴。有街坊投訴新設計帶來麻煩:「拆嚟做咩?呢邊咁方便點解要拆?要兜個大圈真係激死人。」有地區關注組促請保留;港鐵則表示,早於2010年諮詢沙田區議會,將按刊憲內容及地契條款,於期限內拆卸上述行人天橋部分。
港鐵於2010年開始發展大圍站上蓋項目柏傲莊,項目包括港鐵商場「圍方」。港鐵向路政署建議拆除八爪魚天橋北端有蓋行人天橋、自動扶手電梯、樓梯、單車徑、行人斜路及單車斜道等,並於2010年11月向沙田區議會提交文件。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Jan 15, 2023 4:51 AM
行人天橋將接駁今稱「圍方」的商場二樓。政府刊憲時,曾收到逾1,300份反對意見書。
據傳媒報導,時任沙田區議員梁永雄、沙田居民權益會代表李世鴻及環保觸覺質疑有關規劃涉及「官商勾結」,強迫市民進入港鐵商場才可到達大圍站,明益港鐵將來以人流數據來增加商場租值。
民建聯大圍社區主任董健莉今年曾向建制媒體表示,多年來有不少居民反映八爪魚天橋連接港鐵站的出入口,缺少升降機對行動不便人士造成困擾,如今以公私營合作形式增建無障礙升降機便利出入,相信新安排符合公眾利益。惟據《獨媒》記者現場視察,八爪魚天橋其餘三端均已設有升降機,近「圍方」的一端疑因早已計劃接駁,無額外興建升降機連接地面。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Jan 15, 2023 4:55 AM
最低工資低過綜援 孫玉菡稱不能比較:不少人「返工唔係為咗搵錢」
https://bit.ly/...
行政會議早前通過法定最低工資由時薪37.5元升至40元,最快5月生效,但有聲音質疑增幅。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通脹並非唯一考慮因素,亦要考慮工種流失及本港競爭力等,而過去多年,最低工資水平增幅亦有跑贏通脹,今年的增幅是「跑贏少少通脹嘅」。
至於有團體指,最低工資水平較二人家庭綜援水平低。孫玉菡認為綜援是社會保障系統,兩者不能比較,加上社會福利足以維持市民生活。他又提到,「其實返工唔係為咗搵錢㗎嘛,即返工係對人精神面貌、健康都重要⋯⋯咁更有人生價值,貢獻更大,所以兩者之間不能咁比,一個係工資,一個係工作」。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Jan 23, 2023 1:39 PM
紅館演唱會事故三男女串謀詐騙提堂 另兩男無條件獲釋
MIRROR演唱會去年發生大型屏幕墜下事故,警方去年11月拘捕5人,經進一步調查及諮詢法律意見後,其中3人今日已被控合共一項串謀詐騙罪,下月2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他們為2男1女,年齡介乎41至60歲,至於另外2名被捕人士已獲無條件釋放。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Jan 23, 2023 1:39 PM
消息指,被控的3人,分別是總承辦商藝能工程的項目經理和技術統籌,警方相信他們有份準備及發出虛假文件予康文署。消息又說,被無條件釋放的兩人分別來自藝能工程和次承辦商協興隆,他們獲釋主要因為律政司進一步研究後,認為證據不足。消息人士說,隨著今次落案,案件調查工作已結束,除非將來再有新證據出現。警方是在去年採取拘捕行動,被捕5人有4人涉及藝能工程,1人來自次承辦商協興隆。警方早前說,藝能工程虛報一批裝置及機械組件的重量,而且申報及實質重量相差非常大,有理由相信並非手民之誤。
2023-01-20 15:30:06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Jan 23, 2023 1:41 PM
MIRROR演唱會事故|勞工處申傳票控處所佔用人、舞蹈員僱主 涉違職安健及僱員補償條例 (18:56) ...
當局續跟進MIRROR演唱會事故,繼演唱會總承辦商藝能三名職員今被控串謀詐騙後,勞工處今日(20日)傍晚回覆本報稱,徵詢律政司意見後,勞工處向有關處所佔用人及僱主就違反香港法例第509章《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及第282章《僱員補償條例》相關條例及規例共提出15項檢控,並已於周二(17日)向法庭申請傳票。
翻查資料,MIRROR演唱會處所租用人為大國文化製作有限公司;本報早前引述政府消息稱,勞工處調查後認為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阿Mo的僱主為舞蹈公司StudioDanz。本報正向該兩機構查詢。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Jan 23, 2023 1:41 PM
勞工處稱,就事件已完成職業安全及健康,以及僱員補償方面的調查。調查發現涉及的違例事項包括有關處所佔用人及僱主沒有為僱員提供安全作業裝置及安全工作系統,以及沒有向勞工處處長發出意外通知及沒有為僱員投購僱員補償保險。
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今午較早前表示,勞工處已完成搜證工作,會短時間內採取法律行動。孫早前稱,確認相關舞蹈員是以僱員身分參與演出,勞工處會考慮檢控其僱主,即舞蹈公司,及演唱會處所佔用人,包括承辦商及製作公司;又指舞蹈公司沒為舞蹈員買勞工保險及沒呈報工傷,會按法例採取行動。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Wed, Jan 25, 2023 6:10 PM
李啟言父親稱兒子在儀器刺激下 肢體神經初步有反應
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最新的代禱信表示,兒子身上的幾處褥瘡腐肉,經醫療團隊悉心處理,大致已清理並正在復原;又指在儀器刺激下,兒子肢體神經初步有反應。他說,兒子各組肌肉和關節正接受焦點操練,希望藉著復康器材及技術幫助,能協助他站立,走出第一步,亦希望兒子有足夠抵抗力抵禦嚴峻疫情。李盛林提到,相隔半年後,再與舞者重聚,部分仍未走出陰霾;雖然事件調查告一段落,希望對兒子及家人的漫長與嚴重創傷能有合理跟進。
2023-01-21 22:50:16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at, Jan 28, 2023 6:17 PM
勞工處就紅館事故向藝能、協興隆及舞館公司提15檢控
MIRROR演唱會大型屏幕墜下事故,勞工處表示,調查發現有關處所佔用人及僱主,即藝能工程有限公司、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和舞館有限公司,涉嫌違反《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涉及的違例事項包括沒有為僱員提供安全作業裝置及安全工作系統、沒有向勞工處處長發出意外通知,以及為僱員投購僱員補償保險等。 處方經徵詢律政司意見後,向上述公司共提出15項檢控,並已於本月17日向法庭申請傳票。案件排期3月27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進行首次聆訊。勞工處又說,絕不容忍有關違法行為,定必嚴厲執法,竭盡所能保障僱員的職安健及法定權益。
2023-01-27 16:26:02 (2)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Jan 29, 2023 6:36 AM
李啟言父親稱兒子上星期曾返居所數小時 將重新學走路
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最新的代禱信表示,兒子上星期曾返回居所數小時,並將要重新學走路,下月第二周會進入另一階段,利用「外骨架」訓練腦部接收和發放行路指令的訊號習慣,並同時強化腳部肌肉的協調。李盛林表示,兒子每天能夠操練肋腱的柔韌和關節的鬆弛,身體的平衡和站立時,有穩定的血壓。而血含氧量雖然正常,但胸肌仍未能幫助正常咳嗽。李盛林又感謝醫護人員在過去一星期的農曆年假期,仍用心為兒子編排每天的治療日程。
2023-01-28 21:47:22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hu, Feb 2, 2023 3:50 PM
藝能工程三員工今早提堂
男子組合MIRROR去年7月在紅館舉行演唱會,第四場時懸掛在舞台上的巨型屏幕突然墮下,擊傷2名舞蹈員,其中李啟言重傷。演唱會總承辦商藝能工程2名項目經理及1名技術統籌涉案被捕,同被控1項串謀欺詐及1項交替欺詐罪,今早於九龍城裁判法院首次提堂。被告暫時毋須答辯,押後至下月30日上午再訊,以待控方準備轉介區域法院的文件,期間3人獲准保釋候訊。案中共7名控方證人為被告工作伙伴。3名被告依次為藝能工程40歲項目經理吳凱瑩、59歲技術統籌林志華及48歲項目經理梁耀祖,3人獲准以1萬元現金保釋,期間不准離港,須交出旅遊證件,居於報稱住址,每星期一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向紅磡警署報到,不得直接或間接與控方證人討論案情。吳凱瑩和林志華獲准於4月1日至20日和5月1日至18日,分別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工作。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Feb 6, 2023 5:33 AM
李盛林稱李啟言將重新學走路 盼下周進入外骨架治療
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最新的代禱信表示,醫生正考慮幫助兒子拆除尿喉,使他能在外骨架的活動中更方便,並能夠減少尿道感染,但若在拆除過程中,血壓比平常高或不穩定就不能進行。李盛林又說,兒子將重新學走路,期待能於下星期按醫療計劃進入「外骨架」治療。李盛林感謝醫護對兒子悉心照顧,特別在病床、輪椅、醫療器材的轉移和定位上花了不少耐性和時間,使兒子能夠在治療和休息上到位。
2023-02-04 21:50:46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Feb 13, 2023 5:18 AM
李啟言父親稱兒子在外骨骼控制模式下踏出一步
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舞蹈員李啟言,目前仍然留醫。他的父親李盛林表示,兒子在外骨骼的控制模式下,踏出了過去半年以來的第一步,並能行完整個走廊,他形容是不可能中出現的可能。李盛林在代禱信中表示,當家人和醫療團隊看著兒子在走廊完成最後一步,都不禁泛著淚光,父母亦激動得哭出來,認為是難以形容的喜悅,之後將進入下一階段的外骨骼治療,需要在適當及安全的情況下拆除尿喉。
2023-02-11 22:24:17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Feb 20, 2023 5:16 AM
李啟言父親稱兒子有超越決心 達標見其臉上笑容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最新的代禱信表示,在新一階段的治療,看到兒子每一次操練都有超越自己的決心,過程雖然艱辛,但當能夠達標的時候,更是看到他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與喜悅。再次感謝非常用心的團隊為兒子設想到位的治療,形容就像種植的澆灌,也感謝神叫他各身體機能漸漸的生長,這兩者缺一不可。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Feb 20, 2023 5:16 AM
李盛林說,這幾次的外骨骼步行都是靠機械控制模式,但在最近一次最後的幾步,教授讓兒子嘗試自行控制步伐,希望兒子除了能用腰部少許平衡動力控制外,上肢也盡快能回復動力,帶動外骨骼更暢順的移動。李盛林期望每天的強化關節、肌肉、肋腱、平衡力、觸覺,和動力神經、膀胱感覺控制的強化操練,以及進食的安全和吸收,能夠更好的配合外骨骼的運用和操練,並盼望幾種刺激神經的治療能產生上傳下達的果效禱告,使沉睡的神經復甦過來。
2023-02-18 22:56:30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Wed, Mar 1, 2023 3:14 PM
楊潤雄稱旅遊業邁向復蘇階段 冀貸款擔保協助業界
預算案提出,向合資格的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旅遊業邁向復蘇階段,期間會遇到磨合問題,當局期望透過百分百貸款擔保協助業界面對資源壓力,包括人手和生意調動,加強接待能力,業界可以選擇長時間還款。他提到,本港與內地通關後,每日約有4萬名內地人來港,周六、日更有6至7萬人。另外,楊潤雄說,正跟進及落實MIRROR演唱會報告的建議,早前已在部分規模較細的紅館演唱會試驗,由工程師學會派員擔任第三方評核,確保演唱會的安全,目前正物色規模較大的演唱會,期望累積更多經驗,從而找出方案再與業界商討,包括要考慮第三方評核需時多久、對演唱會運作有多大影響,以及牽涉的成本。
2023-02-24 11:29:23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at, Mar 4, 2023 7:01 PM
李盛林再發代禱信 稱李啟言靠外骨骼步行步數增多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父親李盛林再發出代禱信,表示兒子的褥瘡已經全部癒合,能配合使用各種復康器材,並且在過去幾次的外骨骼步行學習中,無論是在血壓、肌肉、關節和步伐都能適應配合外骨骼,靠著外骨骼步行的步數增多。李盛林表示,現時李啟言已開始每天夾尿喉兩小時,並以磁場刺激膀胱部位,初步觀察有自主神經反應,但帶來全身冒汗,感到非常難受。李盛林說,兒子的女友已復工一段時間,但仍能每星期花不少時間陪伴對方,分享、鼓勵及分擔照顧,是患難見真情。
2023-02-25 22:58:15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Mar 12, 2023 2:40 AM
李盛林指李啟言完成9次使用外骨骼步行 身體適應了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父親李盛林再發出代禱信。他表示,李啟言接受的顱外磁刺激術,對四肢的活動刺激,神經、肌肉、關節都產生明顯反應,沒有任何萎縮現象,李啟言完成9次使用外骨骼步行,身體多方面都適應了。李盛林說,李啟言本月中將開始使用「傾斜床踏步訓練機械人系統」(Erigo),進一步幫助強化神經、肌肉和關節的活動能力,會先轉移躺在儀器上,後漸企立運作。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Mar 12, 2023 2:40 AM
策劃康復治療的教授正調較腦電波傳遞活動神經訊號,針對各關節、肌肉的活動及身體平衡的治療,配合外骨骼和斜床踏步機械人的操練,加上針灸直接刺激頭、手、腳、肚及脊柱不同的穴位,盼能刺激不同的身體器官及神經功能回歸常態。李盛林又說,雖然過了7個月,在過床,輪椅或器材的配合上大致暢順,李啟言的治療上雖有進展,但想起一個本來活動自如的孩子,現在要面對每天各式各樣的治療,做父母的仍有心酸的感覺。
2023-03-04 22:56:15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Wed, Mar 15, 2023 5:02 AM
李啟言接受6種治療增強四肢力量 李父:看到一線生機
MIRROR演唱會受傷舞蹈員李啟言繼續接受治療。李啟言父親李盛林說,兒子現時每天花4至6小時接受6種不同治療,增強身體和四肢肌肉力量,待活動神經恢復後能立刻有所反應;每天膀肛儲尿 2小時左右,讓腦部適應排尿神經訊號,為拔除尿喉做準備;目前亦已聘得專職照顧員,期望在短期內與現時的護理員交接。李盛林形容,8個月前兒子生命「懸於一線」,現時看到「一線生機」。
2023-03-11 22:40:25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Wed, Mar 29, 2023 5:35 AM
父親稱李啟言近日發抖和不斷出汗 影響原定治療安排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父親李盛林再發出代禱信,表示李啟言這兩天出現發抖和不斷出汗的情況,也有尿道發炎的現象,影響了原定治療安排。李盛林表示,兒子每次都能藉外骨骼,行超過400多步,而且漸趨穩定適應。另外,傾斜床踏步訓練機械人系統已安裝及經過檢測運作,下星期開始正式使用。他又透露,兒子正接受中西保健治療,這些藥物能促進新陳代謝,活血化瘀,息風通絡,補氣養血及有助神經活動。但李盛林指,每天的梳洗對於兒子的照顧者是一個挑戰,因細微的不當動作,都可能會使李啟言受傷或痛,令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很大。
2023-03-18 22:48:08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Apr 2, 2023 4:45 PM
李啟言父稱兒子已作22次外骨骼步行 步伐已加大加快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舞蹈員李啟言的父親李盛林,發出代禱信表示,直至過去的星期,李啟言已做了22次外骨骼的步行,現在藉外骨骼的步伐已經加大及加快,同時藉左右搖擺去控制外骨骼亦更明顯。李盛林表示,在10星期密集的治療中,李啟言肩部的斜方肌、三角肌都有明顯進步。兒子的出汗和發抖在過去的星期已漸好轉。「傾斜床踏步訓練機械人系統」初試大致順利,他與各運作操控的物理治療師都能人機配合。
2023-03-26 09:37:56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Apr 2, 2023 5:37 PM
多間公司涉演唱會事故共15項傳票控罪 案件5月答辯
男子組合MIRROR紅館演唱會屏幕墮下導致有舞蹈員受傷,勞工處事後檢控多間公司,包括藝能工程有限公司、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及舞館有限公司,共涉15項傳票控罪,案件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被告暫時毋須答辯,待辯方考慮控方文件及提供法律意見,案件押後至5月25日答辯。藝能工程有限公司被控兩項沒有確保存放於處所的作業裝置式物質是安全的、1項沒有在24小時內將嚴重意外事件通知職業安全主任,以及1項沒有就意外發出通知。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被控2項沒有確保僱員的安全及健康、2項沒有確保存放於處所的作業裝置式物質是安全的、1項沒有在24小時內將嚴重意外事件通知職業安全主任及1項沒有就意外發出通告。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Apr 2, 2023 5:37 PM
舞館有限公司被控1項沒有確保僱員的安全及健康、2項沒有為僱員的意外發出通告及2項沒有為僱員購買保險。傳票控罪指,舞館於2022年7月25日至28日期間,身為李啟言、張梓峯等23名舞蹈員的僱主,沒有確保僱員於綵排及表演工作時的安全及健康;協興隆於同年7月18日至22日期間,沒有確保僱員於安裝懸吊LED顯示屏、及在顯示屏下工作時的安全及健康;藝能於同年7月20日至28日,身為香港體育館的佔用人,沒有確保懸吊LED顯示屏的系統是安全和不會危害健康。其餘傳票則控告3名被告沒有在意外發生後的限時內,通知職業安全主任。舞館另外被控沒有就2022年7月25日及28日發生的意外,為向勞工處處長發出意外通知;及沒有為李啟言、張梓峯和羅德智等24名僱員,購買有效及不少於適用款額的保險。
2023-03-27 17:17:49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Apr 9, 2023 5:05 AM
【MIRROR演唱會】 阿MO可透過機械手控制手指開合 盼進一步控制肘部
https://bit.ly/...
MIRROR 紅館演唱會事故發生逾8個月,嚴重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阿MO)仍在留醫,現正接受康復治療。其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指,阿MO現可透過機械手控制手指開合,祈盼可進一步控制肘部。李父又嘆在梳洗遇上不少困難,如剪髮時需在三人協助下,花逾一小時才能為阿MO剪一個「陸軍裝」,祈盼他和家人能學習忍耐。
阿MO 現正接受人機介面系統(BCI)治療。信中指,阿MO成功透過BCI的腦電波,操控機械手來控制手指開合,祈盼可進一步控制肘部,並盼阿MO的大腦神經可解讀這些動作。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Apr 9, 2023 5:06 AM
信中提到,醫護努力將阿MO每一寸的肌肉和筋骨關節保持在正常狀態,現時只待脊椎神經的指揮時間來到,將其接駁和連繫,啟動身體的肌肉和筋骨,祈盼阿MO的第四頸神經(C4) 對下所有神經盡快恢復有反應。
李盛林又嘆在梳洗上面對不少困難。他指,阿MO除了每周洗澡和剃鬚一次,隔三至四星期需剪髮一次,但每次剪髮需動用三個人,「一面剪一面用小型吸塵機同步吸髮」,歷時超過一小時才能在輪椅有限的角度為阿MO剪一個「陸軍裝」。
李盛林祈盼他和家人能在漫長的治療中學習忍耐,「不至喪膽,卻是堅強膽壯,心被堅固過來」。他亦感謝外界對阿MO的關注,「使我常想起神在天上垂聽眾人齊心的禱告」,又感謝阿MO兩位摯友過去兩星期的補位和照顧,及聆聽他分享在過去35週的信仰心路歷程。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Apr 11, 2023 11:52 AM
父親指李啟言整體治療反應向上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說,兒子腳部肌肉在機械訓練下,大致已回復基本彈性,並在針對治療中,二頭肌開始有少許反應,手腳感覺漸明顯,整體治療反應向上。對於有部分人誤會李啟言現時能夠自主走路,李盛林表示,撇除所有儀器的幫助,兒子現時除肩頸胸腹可自主控制活動外,仍未能自主控制四肢活動。他又說,期望治療能激發兒子二頭肌的活動反應,並配合斜方肌和三角肌的治療,盼望能使兒子右手先活動起來。另外,李盛林表示,兒子因兩週前出現的發炎、出汗和發抖情況,現時需要進一步觀察膀胱的反應,再決定拔除尿喉的安排。
2023-04-08 21:24:21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Wed, Apr 19, 2023 4:34 AM
李盛林稱復活節期間醫護仍為李啟言安排連串治療
MIRROR演唱會意外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父親李盛林牧師發出新一封代禱信。他表示,醫護過去一周的復活節期間,仍為李啟言安排了早上連串的治療及每日不可缺少的項目配合,包括四肢的神經接收及肌肉的強化。他表示,醫護藉復康機械令到李啟言手腳關節可保持靈活正常功能,能在坐立時學習掌握平衡,利用磁場波、電激、腦電波及針灸,保持神經及肌肉的活動不至萎縮,多次不同時段的拉筋以防筋腱收縮痙攣。李盛林說,李啟言需要坐姿睡姿不時的轉換,包括晚間入睡時,以防出現褥瘡,又要留意個人護理衛生,以防細菌病毒從不同途徑入侵感染,李啟言需要飲食均衡,令身體維持健康及各機能正常狀態,並透過中西藥物,針對神經與身體,作出調理。
2023-04-15 21:45:51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hu, Apr 20, 2023 4:26 PM
紅館事故承辦商3職員被控欺詐 案件6月15日再訊
去年MIRROR紅館演唱會嚴重意外,兩名舞蹈員遭下墜的大屏幕壓傷。演唱會總承辦商藝能工程三名職員,涉嫌虛報屏幕重量,各被控一項串謀欺詐罪及欺詐交替控罪。案件在區域法院提訊,法官彭中屏批准案件押後至6月15日再訊,以待辯方索取進一步法律意見,另外批准次被告林志華,在指定日子因公務短暫離港,三名被告續獲准保釋外出候訊。三名被告依次為藝能工程項目經理吳凱瑩、技術統籌林志華以及項目經理梁耀祖。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hu, Apr 20, 2023 4:27 PM
三人涉嫌於去年5月及7月期間,串謀欺詐康文署經理,即不誠實地虛報兩個負重表內註明的各項設備重量為實際重量,從而誘使康文署經理允許相關演唱會進行。三人另被控虛假地表示兩個負重表內註明的多項設備的重量,為該設備的實際重量,並意圖詐騙誘使康文署經理作出一連串作為,允許演唱會進行,而導致「藝能工程有限公司」獲得利益,或導致康文署蒙受不利。
2023-04-20 12:21:13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ue, May 2, 2023 5:28 AM
【MIRROR演唱會】阿MO靠儀器操練肌肉 醫生正研頸椎素描定治療方向
https://bit.ly/...
MIRROR演唱會事故發生逾9個月,被墮下巨型屏幕擊中、嚴重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阿MO)正接受復康治療。其父親李盛林牧師在最新代禱信中指,雖然阿MO的肢體暫時仍未能自主動彈,但能透過儀器操練肌肉和筋骨。李父又指,醫療團隊正對比阿MO在事發初期、中段和現在的頸椎電腦素描,研究治療方向。
代禱信指,自從新的醫療團隊在15週前接手,阿MO能透過儀器操練肌肉和筋骨,且血壓沒有太大波動,能承受各式操練。不過,信中亦指阿MO近幾天有冒汗和疲累情況,可能是因為尿喉影響,祈願醫生教授找出原因。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May 7, 2023 5:13 AM
MIRROR演唱會明年1月亞博館補場
MIRROR 紅館演唱會屏幕墜下事故,主辦單位MakerVille在社交網頁公布,將於明年1月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補場,截至明日持有合資格演唱會門票人士可兌換補場門票,公司將於 1個月內公布相關補場門票兌換詳情安排。MIRROR 紅館演唱會原定去年7月底至8月初舉行,一共12場,但其中一場有大型屏幕從高處墜下,導致有舞蹈員受傷,主辦單位其後宣布取消餘下所有場次的演出。
2023-05-02 21:15:02 (1)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May 14, 2023 6:44 AM
【MIRROR演唱會】阿MO受創頸椎以下頸髓神經沒有明顯萎縮
https://bit.ly/...
MIRROR演唱會事故發生逾9個月,被墮下巨型屏幕擊中、嚴重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阿MO)正接受復康治療。其父親李盛林牧師在最新代禱信中指,最新的電腦素描顯示阿MO受創傷頸椎以下的頸髓神經,並沒有明顯萎縮。他又指,雖然已踏進第41週,看到阿MO每天付出配合治療的努力,心中仍難以平伏。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Mon, Jun 26, 2023 7:38 PM
MIRROR演唱會意外藝能三職員再訊 押後至八月底
MIRROR紅館演唱會去年發生嚴重意外,總承辦商藝能工程三名職員涉嫌虛報屏幕重量,被控串謀欺詐等罪名,案件在區域法院再訊,法官將案押後至8月29日處理,以便辯方提供進一步法律意見,期間各被告繼續獲准保釋。控罪指,三名被告於去年5月至7月期間,向康文署經理訛稱兩個負重表內註明的各項設備的重量為實際重量,從而誘使對方允許演唱會繼續舉行。 三人同時面對交替控罪,即被控於同時間、同地點,虛報兩個負重表內註明的各項設備的重量為實際重量,意圖詐騙,導致藝能工程獲得利益,或導致康文署蒙受不利。
2023-06-15 13:47:46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Wed, Jun 28, 2023 11:04 AM
李啟言開始查看社交媒體信息 感謝外界鼓勵支持
去年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康復有進展。他的父親李盛林發表代禱信,提到兒子今個星期開始有尿急的感覺,下星期會正式開始膀胱的伸張力訓練和測試,盼能有正面的反應和進展。李盛林引述李啟言說,感謝各界鼓勵,兒子最近開始逐一查看外界在社交媒體傳給他的信息,又指這些鼓勵一直帶給他繼續前行的動力。雖然自己暫時未能親手回覆,但大家的每一個代禱、每一句支持都對他十分重要。
2023-06-17 22:05:27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Fri, Jul 7, 2023 5:21 AM
受傷舞蹈員李啟言二頭肌活動指數上升
在去年MIRROR演唱會意外中嚴重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二頭肌的活動指數上升。李啟言父親李盛林在代禱信表示,相關指數從事發時的0,上升至現時的1.5,而正常指數是5,雖然李啟言仍未有能力提起手肘,但已是一大進步,期望能繼續提升反應和活動能力,配合其他肩肘肌肉,令右手可以先活動起來。李盛林又說,李啟言上星期的膀胱伸張力測試仍未達標,再需要藉著夾尿喉令膀胱肌肉適應漲縮,期望下月再測試時能成功達標,得以拔除尿喉。李盛林又提到,編排人手和跟進面對很大壓力,自己和太太要補位充當護理,壓力差點「爆燈」,現時已穩定下來。
2023-06-24 22:06:46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Aug 6, 2023 12:09 PM
【MIRROR演唱會】阿MO頸部可有限度轉動、四肢恢復一些感覺 李父:一年走過的路不容易
https://tinyurl.com/...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本月28日一周年,被大型屏幕壓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至今仍在留醫。其父親李盛林牧師昨(22日)發出第52封代禱信,稱阿MO至今前後接受近10項復康治療,由躺在床上只能看到天花板,其頸部現時能有限度左右轉動,看到窗外的事物;其四肢由不能郁動,現能籍機械輔助移動並恢復一些感覺,「一年走過的路不容易啊!」
⋯⋯
阿MO大小便的分泌近幾個星期,已沒有不良反應,希望可能通過8月初的測試,順利摘除尿袋。另外,將再為阿MO的頸椎照磁力共振,再定出新的治療方案,9月將有多一部儀器,治療上肢肌肉、關節和神經的復康儀器,希望能帶來果效。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hu, Aug 10, 2023 6:58 PM
據悉舞台工程獨立第三方審核擬於複雜及十場以上等表演
MIRROR演唱會巨型屏幕墜下事故發生一年,據了解,康文署擬就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分為四級,正諮詢業界意見。根據本台取得的擬備守則,署方建議將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分為A,B,C,C+四個類別。至於獨立第三方審核的要求,僅限於場次在10場以上,以及採取C+類別的製作、即非常複雜及飛人高空表演。根據守則,C+類別的工程,需經註冊專業結構工程師、機械工程師、輪機、造船工程師驗證,而獨立第三方的審核內容包括技術資料與相關文件,抽查物料及設備樣本,建造及組裝方式等,審核範圍包括照掛設備及機械裝置,構築物穩固性及平面負載能力,豎立構築物支撐,驗證負荷測試等。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Thu, Aug 10, 2023 6:58 PM
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內務副主席陳力恒表示,有出席署方安排的簡介會,協會對於將場地工程分為四級有保留,認為是本末倒置,因做法太過著重工程師的認證和審核,忽略了業界本身的專業水平。陳力恒表示,業界在執行守則方面存在困難,包括自從MIRROR演唱會事故發生後,聘請工程師做驗證的價錢大幅上升,令劇團難以負擔,一旦嚴格執行相關守則,未來可能只有大型劇團能夠營運,至於小型戲團如要生存,可能就要從劇目,舞台設計上作出更改,不再有飛人演出,或者外置懸掛布景,長遠更可能導致本港能夠承造大型表演的人才愈來愈少。
2023-07-28 13:41:09 (1)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Aug 13, 2023 1:15 PM
康文署擬就舞台工程分級 工程師學會稱藉溝通尋方向
康文署擬就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分為四級,正諮詢業界意見。署方建議將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分為A,B,C,C+四個類別。至於獨立第三方審核的要求,僅限於場次在10場以上,以及採取C+類別的製作、即非常複雜及飛人高空表演。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化工部前主席司徒家成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相信署方今次做法是希望「投石問路」,拋出理念引發業界,工程師學會及康文署,透過溝通尋找方向。他認為署方現時定在10場或以上,就要獨立第三方審核,只是一個想法,並非劃線位,最重要還是達到盡可能移除安全隱患,提高安全性,而又了解用者困難的目的。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Aug 13, 2023 1:16 PM
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內務副主席陳力恒在同一節目表示,根據署方的守則,B,C及C+類別的舞台設計,已經要不同程度的工程師認證,其中若要滿足C及C+類別的認證要求,聘請工程師已需要5位數字的預算,相當於中小型劇團整個表演的預算費用,實在是難以負擔。他又說,署方現時的做法是以行外專業規管舞台專業,他說舞台設計有其獨特性,並無太多專業工程師了解舞台設計要顧及藝術和觀眾體驗。
2023-07-31 10:14:52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un, Aug 13, 2023 2:56 PM
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內務副主席陳力恒在同一節目表示,根據署方的守則,B,C及C+類別的舞台設計,已經要不同程度的工程師認證,其中若要滿足C及C+類別的認證要求,聘請工程師已需要5位數字的預算,相當於中小型劇團整個表演的預算費用,實在是難以負擔。他又說,署方現時的做法是以行外專業規管舞台專業,他說舞台設計有其獨特性,並無太多專業工程師了解舞台設計要顧及藝術和觀眾體驗。
2023-07-31 10:14:52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at, Aug 26, 2023 6:19 PM
康文署擬設舞台工程「四級制」 業界指「錯把舞台當建樓」扼殺劇團
https://bit.ly/...
MIRROR演唱會墮屏事故一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上月就加強舞台安全,會見本地部分藝術團體,交代依工程師學會建議及不同地區安全指引所制定的新政策,擬在第四季度施行。
香港戲劇協會(劇協)周一在社交媒體刊文,批評署方未與大部分劇場持分者達成共識,將劇場和演唱會混為一談,推卸責任予主辦單位。文章又指,若「一刀切」強推「四級制」,則是「置業界生死於不顧」。
⋯⋯
近日,康文署就此諮詢部分業界,根據舞台的懸掛系統設計、懸空高度和負載,擬將舞台工程由簡單至複雜分為A、B、C、C+四級。除A級演出外,其餘均須經不同工程師認證。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at, Aug 26, 2023 6:21 PM
C級以上則涉移動或加建懸掛系統,以及飛人高空表演,需符合多種驗證要求,包括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機械工程師、註冊輪機及造船工程師等。
此外,如演出採用C+級別舞台工程,且涉場次達10場或以上,則另需安排第三方獨立審查人員。署方計劃在今年第四季修訂「租用條款」,並考慮引入機制加強對違反條例的監管。
⋯⋯
劇協在文中指出,新政策若強加於劇場界,將增加戲劇製作的認證成本、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讓本地大小劇團的壓力百上加斤。另一方面,劇協憂「四級制」亦限制外國藝團來港演出,形容修訂或嚴重窒礙香港藝術發展。
劇協亦批評署方僅因一次意外即改變劇場運作,「實屬無稽之至」。文章指出,劇場置景人員相對經驗豐富,甚少通宵工作;而演唱會置景人員來自五湖四海,未必清楚知道演出內容,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Sat, Aug 26, 2023 6:21 PM
恐怕新政策實施後,主辦方為降低成本,或要求通宵置景或減少採排次數,反而增加安全風險。文章強調,劇場和演唱會的運作和規模不同,不應混為一談。
劇協認為康文署未有進行足夠徵詢,劇場表演場地並非地盤,不應將工程師學會在建築方面的專業意見強加在舞台設計上。劇協對康文署有意加強培訓及推廣舞台技術專業表示認可,但亦批評其將舞台安全的「把關」責任推卸給主辦單位。
本地藝團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亦在兩日前透過藝團YouTube頻道中談及「四級制」。他批評政府錯誤地以建樓的標準看待舞台,指舞台技術是一個專門,恰如醫生可分為牙科、心臟科,耳鼻喉科等類別。
艾妮·浮離
@ivy_221016
Fri, Sep 8, 2023 6:34 PM
【MIRROR演唱會】阿MO二頭肌和三頭肌反應增多 李父盼上肢可活動起來
https://tinyurl.com/...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發生至今逾一年,嚴重受傷舞者李啟言(阿MO)仍在醫院留醫,接受康復治療。其父親李盛林新一封代禱信指,阿MO的二頭肌和三頭肌對肌電圖作出多一點反應,盼他的上肢可以先活動起來。此外,阿MO的膀胱及腎臟沒有異常,亦能正常排便,盼括約肌能回復過來。李父希望明天進行的聆訊,能彰顯事實真相和各方責任。
早前阿MO的二頭肌和三頭肌對肌電圖「開始有些反應」,腦神經可以通到C6和C7的頸椎神經。李父指,阿MO的二頭肌和三頭肌對肌電圖「持續多了一點點反應」,盼肌電圖能繼續為阿MO訓練大腦神經,重拾二頭肌和三頭肌的活動模式,讓阿MO的上肢可以先活動起來。
載入新的回覆
監管失當?康文署:我哋信咗佢哋嘅資料 楊潤雄:責任在租用人
https://bit.ly/...
男團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調查報告今日出爐,政府傍晚召開記者會交代,多次批評租用人提供錯誤資料,令康文署結構工程師計算有誤。多名記者問到康文署是否監管失當或被騙,康文署稱「我哋係信任咗佢哋嗰邊嘅資料」;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則重申責任是租用人身上,強調「資料提供不準確」是事實,需警方調查是否詐騙,不會有任何揣測。⋯⋯質疑康文署沒有落場,只是橡皮圖章。楊潤雄打斷該記者提問,稱「唔係邊個人做乜嘢嘅問題,而係有冇做嘅問題」,重申已要求合資格人士審查,但會研究日後要求租用人是否需再進行一個獨立審查。
前噗
報告透露該認可人士為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的專業人士,據了解,聯和的結構工程師當時簽署演唱會最後結構安全文件,只是負責證明場內結構安全,但未有檢測移動機械裝置;亦無證據顯示其觸犯任何刑事法例,故日前未有拘捕。
……
倪學仁稱,結構工程師雖不涉及簽署虛報文件,惟在場檢查結構安全時一旦察覺異樣,有責任提出質疑,並拒絕簽署結構安全文件;而康文署職員同樣有責任到場巡查。
資料顯示,康文署現時只要求場地租用人自費聘請認可人士或結構工程師,為署方認為有需要的搭建物提供安全證明。
具監督舞台工程經驗的註冊結構工程師劉志宏認為,現時康文署未有任何作業守則要求結構工程師在檢查演唱會裝置時所需工序,導致不同結構工程師檢查質素和工序各異,造成「程序漏洞」。他以是次事故為例,涉事公司疑意圖盡快獲演出許可而虛報數字,若當局早已制定檢查清單,涉事公司即使趕時間亦無法不跟從程序,才能提高演唱會安全度。
從事工程師十多年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稱,有別於建築地盤工程受《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規管詳細列明相關專業人士的刑責,舞台工程始終不受任何條例規管,故警方只能以「欺詐」等罪名拘捕,惟舞台工程複雜和危險程度並不比工業或建造工程風險低,舉例是次演唱會要吊運5噸多設備,即使部分建築工地亦未必出現如此大型的吊運。他促請當局考慮將舞台工程納入條例規管,否則難以追究負責人刑責,減低阻嚇力。
第3段:「演唱會... 由藝能工程有限公司出任工程方面的製作總承辦商,並由協興隆舞台製作有限公司出任機械裝置(包括LED屏幕)分判商。至於場地檢驗報告,則由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認證。」
第5段:「製作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聘請了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檢驗場地和發出檢驗報告,確認所有裝置均處於良好操作狀況。康文署經檢視檢驗報告,確認報告涵蓋租用人 在使用場地的建議安排中臚列的建議舞台裝置╱安裝項目 (及其數量)後,才容許演唱會進行。」
第7段:「LED幕牆(可移動), 亦即出事的一塊LED屏幕,臚列在檢驗報告中,並由認可人士認證為「處於良好操作狀況 」。該認可人士為聯和專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註冊專業人士。」
如果記者當時有報告在手,讀了以上幾段,會有很多疑問:
1. 就此次演唱會而言,當局審批所倚靠的檢驗報告,是何時簽發?是舞台布置及調整期間?抑或完成安裝後、真正開show前的最後檢驗?是否就是聯和的認可人士(Authorised Person, AP)簽發?
2. 警方發現有人「嚴重報細數」。據政府報告,聯和負責場地檢驗及「確認所有裝置均處於良好操作狀況」,初步顯示AP對裝置重量所知幾多?還是被誤導?
3. 墜下的LED幕牆,經AP認證處於良好操作狀況,該AP有否透露他的檢驗工作如何進行?是時間太趕只能「目測檢驗」?還是有進行其他工序?
5. 記者會上康文署助理署長李子俊透露,署方也有本身的結構工程師(這點在報告裡沒有提及),他指承辦商7月中向署方提交文件時,署方工程師主要看懸掛在天花的裝置重量是否可承受,「我們是信任他們(承辦商)的資料,結構工程師亦基於信任,去用佢啲數據計係安全嘅」。換言之,涉及的專業人士至少有兩人(承辦商委聘的、康文署的),制度上兩人的權責有何不同?康文署的結構工程師又有否到場親眼檢視懸掛物?
本會期望勞工處能以「檢控」是次事故的違例僱主作為最終方向,而非透過勞資雙方和解協議作結。檢控有望以儆效尤,迫使其他違例僱主即時停止違法行為,也有助現時舞台從業員爭取合理保障。若非以檢控為目標,只能協助此次的單一個案,並不能讓業界整體受惠。
不過,在檢控冇買勞工保險的程序中,很多時需要僱員擔任證人;過往不少受傷工友卻因面對壓力而放棄,讓無良僱主最終無需負上刑責。
孫玉菡前日稱,參考了2006年終審法院判決,認為舞蹈員是僱員身分演出。該判決裁定一名冷氣技工的身分為僱員,翻查其判決書,當中提出多項理據:業務屬公司擁有,該技工不用承擔財務風險,公司提供大部分生產工具,該技工親自執行獲指派的工作,沒有聘請任何人協助等。
入行多年的舞蹈員陳穎業表示,一般表演合約由私人舞蹈公司或製作公司提供,合約相對簡單,如未列明強積金及年假病假,亦無為舞蹈員購買保險,相反主題樂園的合約較具系統。
2:藝能工程虛報重量,有如草菅人命!最得人驚係個喇叭組合,實際重量是申報的7.65倍,如果跌落嚟,受傷嘅就會係觀眾。次次去紅館睇騷,都見到套咁上下樣嘅喇叭,咁我真係好想知,係咪一直以來,甚至係出事之後嘅紅館騷,佢都係超重?
即係話,就算Dancers係簽自僱約,公司都唔可以利用呢啲合約,去逃避與dancers之間事實上存在嘅僱傭關係。著名排舞老師Rock Sir係呢間公司股東之一,但公司只有一個董事,係本地資深舞蹈藝術家、Studiodanz總監韓錦濤(Angela Hang)。另外,Makerville就特別發聲明,指有為演唱會工作人員買第三保同意外保。
機動設備不如燈光顯而易見,且價格昂貴,製作公司未必會考慮更新——這或者就是MIRROR演唱會所展現出來的狀態。她又稱,演唱會的效果美輪美奐,包括有威也、升降台、吊橋等設置,但MIRROR 12人加上24位舞蹈演員,無疑增加了風險。
Ada指出,無論是製作、設計及風險管理,都對此有責任。
回看MIRROR演唱會第一天已經險象環生,升12名成員到高處的吊橋搖搖欲墜,直至有觀眾萬人聯署才取消相關設置,並讓經理人黃慧君(花姐)坐鎮。Ada表示比起現場坐鎮,經理人需要做的是安排足夠的綵排時間,讓藝人熟悉舞台。「兩天綵排是絕對不夠,無時間做唔代表可以唔做。」
事故發生得看似突然,但在Ada眼裏卻恍如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可能出事故。
Ada呼籲業界引入專業風險管理的行業守則,包括規定監製必須保證演員綵排的時間等,並讓「總綵排」成為強制守則等。演唱會監製以後也須提交專業「風險評估報告」,事故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知道誰是最高層決策者。
MIRROR演唱會事故調查報告公布,有份參與調查工作的小組成員司徒家成表示,演唱會屏幕的鋼索斷裂,主要因為護繩系統壓得太緊,導致鋼索受壓,變型甚至斷裂。加上鋼索安全系數不足,影響結構工程師評估裝置的安全。他又說,涉事鋼索的抗斷強度亦較正常的低,今次用的鋼索抗斷強度只有1100公斤,標準抗斷強度要有1380公斤才可,而一般來說專業人士亦難以事前發現抗斷強度較弱,因為主要依賴主辦方提供的資料作評估。
2022-11-14 09:35:23
政府日前表示,在MIRROR演唱會中的舞蹈員,屬於僱員身分,聘用他們的舞蹈公司並無呈報工傷,亦無購買勞工保險,當局將根據僱員補償條例,檢控有關公司。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秘書張惠婷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舞蹈員一般並非以僱員的身分聘用,而是自僱或自由人的形式演出居多。舞蹈公司一般都是提供編舞等的中介角色,沒有一個很強烈的僱主感覺,大部分演唱會就舞蹈員均沒有簽署僱傭合約,而是只簽非常簡易的合約,例如說明綵排和演出的地點和時間等。
2022-11-14 12:40:28
就MIRROR演唱會事故,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由於演唱會場地租用人「大國文化」明顯違反租用條例,在執法部門完成調查和釐清事實及責任前,康文署會暫停接受「大國文化」租用康文署場地,以舉辦演唱會的申請。他又說當日後完成調查,如發現涉事單位有相關責任,不排除會永久停止向它出租場地。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楊潤雄說康文署在租用條款中,有要求租用人要聘用合資格人士進行裝置工作,以達致認可標準,另外亦有規定合資格人士要以書面形式向署方證實有關事宜。他說,是考慮到康文署職員並非工程人士,不具備專業知識,所以在機制上是由租用人聘用專業的工程師檢查已完成的舞台及設備裝置。
2022-11-14 20:43:37
https://bit.ly/...
MIRROR 紅館演唱會事故調查報告上周五公布,總承辦商藝能工程和協興隆舞台工程公司均有員工被捕。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立法會上表示,將會暫停演唱會主辦機構「大國文化製作有限公司」租用康文署場地舉辦演淐會,若調查後發現涉及其他責任,不排除永久停賽。但對於康文署是否有責任,楊潤雄就稱康文署沒有工程師,主要負責收齊文件,要由專業工程師判斷和核證,「唔係我去教佢點做。」
⋯⋯
另外涉事的商藝能工程及協興隆舞台工程⋯⋯需要自需聘請獨立第三方去核實
⋯⋯
康文署為何沒有核查懸掛在天花物件的重量,楊潤雄表示核數工作要由專業人士負責,「嗰個係專業人士要去做嘅嘢,唔係我哋去教佢點做。」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的舞蹈員屬於僱員身份,由於沒有購買勞工保險,當局會考慮檢控。他在節目後被問到,舞蹈公司負責人態度是否合作,以及仍未採取檢控行動是否有阻滯,孫玉菡回應,會按兩項相關法律跟進,包括《僱員補償條例》,涉及沒有按時匯報工傷及沒有買勞保,追討僱主責任;另一項牽涉《職業安全健康局條例》,僱主及場所佔用人要確保僱員有安全的工作環境,重申當局會嚴肅跟進。⋯⋯
2022-11-19 11:12:08
MIRROR演唱會事故,受傷舞蹈員李啟言仍在醫院留醫。他的父親李盛林在代禱信表示,兒子前幾天因尿道感染而發燒,現在穩定下來;又說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可以進一步進行復康治療。李盛林說,兒子已可吃切絲的菜和肉,繼續能按指定方法進食。他希望會有合適中醫與新的醫療團隊磨合,並找到合適護理員協助兒子的生活細節。李盛林形容兒子過去3個多月的進展已是神蹟,復康路可能漫長,並非「吃一粒藥便能藥到病除」般簡單,一個極為輕微的進展,對他們來說已是安慰,亦是邁向復康多一步。
2022-11-19 22:52:01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說,李啟言在創傷後躺在床上4個月以來首次洗澡,亦是4個月以來首次在治療以外,坐在復康的輪椅上長一點時間,並可以遠望窗外。李盛林表示,李啟言的發燒情況暫時受控,已轉到新的治療病房適應,並每天接受針對肺部、肌肉關節及頸椎脊椎的物理治療,亦同時接受中醫治療。
2022-11-26 21:34:10
https://bit.ly/...
首先,對於政府調查報告的結果,我們感到極度震驚及失望。我們早於演唱會的前期階段便認知到舞台有潛在危險——忘記了從何時開始,我們踏上台板表演之前互相說的不再是「Good Show」,而是「萬事小心」;但現實殘忍地告訴我們,無論再怎麼小心也好,最後也還是躲不過這場毁滅性的災難。更令我們感到絕望和害怕的,是當時所注意到的潛在危險僅是冰山一角,原來舞台早已危機四伏,而我們卻懵然不知。看到虛報數字落差之大,我們禁不住在心中吶喊:為何上天如此的不公⋯⋯為何他人怠忽職守所種下的惡因,卻要賣力演出的我們代其承擔惡果?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出現問題,導致事態發展至如斯田地?
⋯⋯
⋯⋯
舞者們的僱傭關係由於仍在刑事調查當中,在此我們不方便作出更多回應。
一、表演者、舞台機關及特效綵排時間不足
首先,藝人與舞蹈員只有僅僅兩天時間進入紅館綵排,而每一首表演曲目僅有十五分鐘時間讓表演者踏上台板進行排練,綵排時間嚴重不足。
我們從六月開始日以繼夜地進行排練,準備了共十數首有舞蹈部分的表演曲目,期待屆時為觀眾帶來最好的表演;結果大部分表演曲目連基本順序踩位都不夠時間完成,更遑論完成所有踩位後播放音樂演練一次。苦練近兩個月的成果,卻在最後階段礙於時間不足而無奈草草了事。
其次,於兩天綵排期間並沒有完整進行一次連同燈光、舞台機關(舞台升降、升橋等)及特效(噴火效果、煙花及七彩紙碎等)的Full Dress Rehearsal。因此表演者不能確定表演時舞台的實際情況、不清楚機關特效實際出現的時間和位置。
本來綵排的時間已極度缺乏,再雪上加霜的是連最基本的、完整的Full Dress Rehearsal也沒有。大部分機關、燈光及煙花效果我們都是在演唱會的首場演出才初次看見。例如《Ignited》項目中於全體舞蹈員頭頂上空運作的升橋機關,我們在舞台表演當刻才與觀眾一樣,首次看到其實際運作。我們在不確定舞台安全的情況下,緊張地懷著不安的情緒上台表演
再者,部分煙火特效從未於綵排期間給舞蹈員實際展示,由於沒有進行過一次完整的Full Dress Rehearsal,舞蹈員於7月25號演出當晚才首次親身體驗絕大部分煙火效果:舞蹈員對於其規模、噴發時間、噴發位置等重要安全資訊於上台表演前均無清晰認知。
舞蹈員於演出前僅接收到口述及文字粗略告知大概噴發位置及發生時間;7月28號演出當晚我們於升降台台底準備出場表演《King Kong》項目前才被告知原定噴火效果將會轉為噴發煙花,緊急改動之下卻沒有其類型、噴發時機、噴發位置等重要安全資訊的清晰指引。
第一,原定於7月24號晚上十時開始的Full Dress Rehearsal因舞台機關多次故障而延誤,導致表演者於7月25號凌晨一時半才能開始Full Dress Rehearsal。而在7月25號凌晨的Full Dress Rehearsal演練《All In One》項目時,原定台中降走藝人的升降台於下降後沒有依時上升,直接導致舞蹈員Zisac跌落升降台台底受傷,需要由救護車送院。及後製作團隊並沒有即時暫停所有綵排。在其後的正式表演場次中,舞蹈員Zisac亦因傷未能上台演出。
這個意外除了對我們造成實質身體傷害外,更為我們的士氣帶來沉重打擊。在缺乏充足綵排的情況下,我們本來就已如坐針氈;
其實我們這二十四位舞蹈員連一次也未試過齊整地上台表演。我們一起苦練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只是希望可以齊齊整整、開開心心地一起享受舞台。我們本來還在期盼在後面的場次中,若Zisac身體許可的話,即使只出場一首歌也好,我們二十四個也可以一起上台表演⋯⋯僅僅四天後,遠遠比這更嚴重的災難便將我們這卑微的心願徹底粉碎。
第二,於7月28號演出期間,舞蹈員在台底準備出場時曾目睹台底升降台台邊附近有一條目測高度約有20至30厘米,並非原定舞台效果的火舌。但未見火勢熄滅時舞蹈員已經被升降台升上台面。
我們此刻選擇向公眾披露這些資訊並不意在針對任何單位,更不希望引起無了期的追究或指責;只是希望表演業界及公眾能引此事為鑑,為表演者提供更多保障及一同改善行內風氣。為了能就這次事故提供更全面妥善的後續處理,我們在此提出訴求:
一、主辦方對外披露其獨立調查報告,增加事故透明度。
二、調查小組同時調查綵排入台等前期狀況,真正了解災難發生的前因後果。
三、藝人管理公司就事故出面回應,承擔媒體位置,不要再讓同為受害者的Mirror成員承受輿論壓力。
四、業界未來為舞台安全議題作出根本性改變。
我們為此付上了沉重的代價。我們期盼業界未來有更健康的生態發展,讓每位表演者得到他們應有的尊重,讓悲劇不再重演——希望再也沒有人要經歷我們走過的地獄,沒有人需要體會我們心中的悲痛。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一直與演唱會業界商討制訂舞台新指引,很多細節仍要詳細討論,尤其是否加入第三方或獨立查核舞台安全,目前打算在某些大型表演舉行先導計劃。楊潤雄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現行制度下,康文署是紅館擁有者,場地本身沒有既定設施,每次都由租用人帶備設施,根據條款要求,租用人必須由業界和專業人士分別安裝和核實設施的安全。他表示,在新建議下,考慮在兩層制度下,增加一層獨立核實,檢視前兩層工作是否依足規矩,康文署本身不是工程部門,即使增加第三層查核工作,都要物色專業人士,但費用是否由署方支付是另一問題。
2022-11-27 13:10:39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正計劃引入先導計劃,由獨立第三方查核舞台安裝工程,理論上或會選擇在大型演唱會試行,會再與工程師學會及專業機構等商討細節。工程師學會會長卜國明說,政府有諮詢學會意見,目前處於初步階段。他相信,當局稍後與學會及業界商討後,將制定相關指引,希望可保障表演者安全之餘,亦不會扼殺業界創意空間或造成過份監管。卜國明相信,有關指引或涵蓋風險評估要求,無論是否屬於大型演唱會,若經評估後發現,有關表演使用到較高風險的起吊或機械升降裝置等,需要進一步小心核查。
2022-11-27 19:35:45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表示,李啟言新一個中醫療程已經過了一星期,希望能配合整體康復,對身體的調理和神經產生正面作用。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中又說,新的醫護團隊在復康治療的方案中,能彼此配合,兒子也能適應,同時已開始日夜間的護理員跟進照顧,希望彼此能繼續適應。
2022-12-03 21:38:35 (1)
MIRROR演唱會墜屏事故調查報告指租用人違反紅館《租用條款》,未確保懸掛裝置穩妥。據康文署向本報提供的《租用條款》中文版,以索具裝配或懸掛裝置須由「署方經理或經理委派人士」確保穩妥,而非調查報告所指由租用人負責。署方引條款英文版解釋,確保裝置穩妥責任在於租用人,將修改中文版以免誤會,但強調有在工作會議上確保租用人明白條款及場地要求。
本報向康文署查詢後獲《租用條款》的中、英文版本,當中未有列明以中文或英文為準。政府跨部門小組上月發表MIRROR事故調查報告,指租用人大國文化違反條款內第15(
不過,條款16(d)(4)中文版原文為,「每項用索具裝配或懸掛的裝置均由經理(包括但不限於經任何由經理委聘的認可人士)……證實妥當」,意味有關責任由署方職員(及其委聘人士)負責。
對於署方稱中英翻譯有異、已在會議上向租用人解釋,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如中英版本不一,「租用人一定係揀自己有利嗰份,衰咗(康文署)就要揹飛」,「一係就淨係出一個版本,另一個淨係參考」。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指要視乎署方在會議上如何解說租用人責任,但相信大部分租用人都是香港人,看中文版本為主,兩版本有異並不理想,應該盡快更正。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說,兒子正接受針對胸肺、脊椎神經、各關節肌肉及身體調理的復康治療,希望能強化機能和體能。李盛林說,回顧過去20個星期,由危殆轉為嚴重,再由嚴重轉為穩定,相對來說都是那麼快速,他說這是大眾的打氣和禱告,也是神的恩典。而從要用胃喉進食,到口部糊狀進食,到軟性食物,到切絲菜肉,到現在可以按指示方法吞嚥一般食物,快速的進度是不敢想像。信中又提到,李啟言間中因為不知等候到何時而感到忐忑鬱悶,他的心願是希望有更大的耐心和投入為康復而戰。李盛林說,兒子已很「叻仔」,比常人更有能耐。代禱信提到,仍受演唱會事故而影響的舞蹈員,還未能走出傷痛,不少仍需要接受心理及精神的治療,這樣的身心靈創傷實在是太大,祈願他們也得到醫治
MIRROR演唱會事故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本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表示,過去幾十年一直與面對傷患和痛苦的人士過聖誕節,但今年自己有切身的經歷,形容是一個不一樣的聖誕。他說,醫生曾經診斷兒子有95%機會不能完全康復,但他自己則看餘下的5%,認為有很多事情,醫生和科學數據都不能解釋,相信會有神蹟。李盛林又指,兒子入手術室前,醫院安排家人與他視像見面鼓勵他,其後醫生亦曾向家人表示,李啟言事發後沒有哭過,亦無怨天尤人,鎮定地配合醫生指示。李盛林憶述,事發後看到新聞報道和相關片段時心情激動,完全無想像過首次舞台意外會發生在兒子身上。
2022-12-25 10:51:34 (1)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本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說,主辦單位MakerVille母公司、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有去醫院探望過兒子,並與家人有短時間交談,期間對方談及醫藥費方面的安排。李盛林說,當時自己無作回應,其後外界亦有提出關於金錢、物資和醫療等協助,他認為當時並非最適合的時間,希望待事故調查報告公布後再處理。 李盛林又說,事發後初期,部分傳媒報道內容並不正確,亦有傳媒追訪他,但他認為自己未必控制到情緒,因此決定自己寫代禱信,並交由認識幾十年的好友在公眾平台發布。
2022-12-25 12:30:52 (1)
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表示,兒子的基本維生指數及身體機能已大致上穩定,可以開始藉著科技,透過語音Siri來控制電話,以及對媒體的運作掌握操控平板電腦功能,與家人溝通和與外界接觸,在病床上重新擴闊自己的世界。李盛林說,醫護人員每晚大約有一至兩次要弄醒睡夢中的兒子,幫助他轉換睡姿,以免出現褥瘡,期望兒子的感官及活動神經,能夠按時復生,期望新一年兒子可以站起來。
2022-12-31 22:33:54
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透露,已制定了下星期開始,運用各項先進復康器材,配合全新的醫療方案。李盛林表示,在新醫療方案下,醫療團隊也稍作調動,期望李啟言在體能和意志上能配合新安排,並有更突破性的進度。他又呼籲,繼續為李啟言每一組相關神經和肌肉禱告,盼能在治療中被強化和復甦,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至於李啟言的褥瘡部位並沒有感染,已漸漸癒合。李盛林說,在這黃金復康的一年遇見有很多有心人,最後定出了一個全方位的治療方案,令全家人仍看到前路,李啟言也雀躍地全力以赴。
2023-01-14 22:44:15
https://bit.ly/...
港鐵大圍站上蓋新商場「圍方」去年12月尾開放,俗稱「八爪魚天橋」的美田路和車公廟路行人天橋北端,本來可以直通地面。不過該處行人及單車通道已被圍封並將被拆卸,天橋駁入商場第二層,市民出入迂迴。有街坊投訴新設計帶來麻煩:「拆嚟做咩?呢邊咁方便點解要拆?要兜個大圈真係激死人。」有地區關注組促請保留;港鐵則表示,早於2010年諮詢沙田區議會,將按刊憲內容及地契條款,於期限內拆卸上述行人天橋部分。
港鐵於2010年開始發展大圍站上蓋項目柏傲莊,項目包括港鐵商場「圍方」。港鐵向路政署建議拆除八爪魚天橋北端有蓋行人天橋、自動扶手電梯、樓梯、單車徑、行人斜路及單車斜道等,並於2010年11月向沙田區議會提交文件。
據傳媒報導,時任沙田區議員梁永雄、沙田居民權益會代表李世鴻及環保觸覺質疑有關規劃涉及「官商勾結」,強迫市民進入港鐵商場才可到達大圍站,明益港鐵將來以人流數據來增加商場租值。
民建聯大圍社區主任董健莉今年曾向建制媒體表示,多年來有不少居民反映八爪魚天橋連接港鐵站的出入口,缺少升降機對行動不便人士造成困擾,如今以公私營合作形式增建無障礙升降機便利出入,相信新安排符合公眾利益。惟據《獨媒》記者現場視察,八爪魚天橋其餘三端均已設有升降機,近「圍方」的一端疑因早已計劃接駁,無額外興建升降機連接地面。
https://bit.ly/...
行政會議早前通過法定最低工資由時薪37.5元升至40元,最快5月生效,但有聲音質疑增幅。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通脹並非唯一考慮因素,亦要考慮工種流失及本港競爭力等,而過去多年,最低工資水平增幅亦有跑贏通脹,今年的增幅是「跑贏少少通脹嘅」。
至於有團體指,最低工資水平較二人家庭綜援水平低。孫玉菡認為綜援是社會保障系統,兩者不能比較,加上社會福利足以維持市民生活。他又提到,「其實返工唔係為咗搵錢㗎嘛,即返工係對人精神面貌、健康都重要⋯⋯咁更有人生價值,貢獻更大,所以兩者之間不能咁比,一個係工資,一個係工作」。
MIRROR演唱會去年發生大型屏幕墜下事故,警方去年11月拘捕5人,經進一步調查及諮詢法律意見後,其中3人今日已被控合共一項串謀詐騙罪,下月2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他們為2男1女,年齡介乎41至60歲,至於另外2名被捕人士已獲無條件釋放。
2023-01-20 15:30:06
翻查資料,MIRROR演唱會處所租用人為大國文化製作有限公司;本報早前引述政府消息稱,勞工處調查後認為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阿Mo的僱主為舞蹈公司StudioDanz。本報正向該兩機構查詢。
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今午較早前表示,勞工處已完成搜證工作,會短時間內採取法律行動。孫早前稱,確認相關舞蹈員是以僱員身分參與演出,勞工處會考慮檢控其僱主,即舞蹈公司,及演唱會處所佔用人,包括承辦商及製作公司;又指舞蹈公司沒為舞蹈員買勞工保險及沒呈報工傷,會按法例採取行動。
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最新的代禱信表示,兒子身上的幾處褥瘡腐肉,經醫療團隊悉心處理,大致已清理並正在復原;又指在儀器刺激下,兒子肢體神經初步有反應。他說,兒子各組肌肉和關節正接受焦點操練,希望藉著復康器材及技術幫助,能協助他站立,走出第一步,亦希望兒子有足夠抵抗力抵禦嚴峻疫情。李盛林提到,相隔半年後,再與舞者重聚,部分仍未走出陰霾;雖然事件調查告一段落,希望對兒子及家人的漫長與嚴重創傷能有合理跟進。
2023-01-21 22:50:16
MIRROR演唱會大型屏幕墜下事故,勞工處表示,調查發現有關處所佔用人及僱主,即藝能工程有限公司、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和舞館有限公司,涉嫌違反《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涉及的違例事項包括沒有為僱員提供安全作業裝置及安全工作系統、沒有向勞工處處長發出意外通知,以及為僱員投購僱員補償保險等。 處方經徵詢律政司意見後,向上述公司共提出15項檢控,並已於本月17日向法庭申請傳票。案件排期3月27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進行首次聆訊。勞工處又說,絕不容忍有關違法行為,定必嚴厲執法,竭盡所能保障僱員的職安健及法定權益。
2023-01-27 16:26:02 (2)
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最新的代禱信表示,兒子上星期曾返回居所數小時,並將要重新學走路,下月第二周會進入另一階段,利用「外骨架」訓練腦部接收和發放行路指令的訊號習慣,並同時強化腳部肌肉的協調。李盛林表示,兒子每天能夠操練肋腱的柔韌和關節的鬆弛,身體的平衡和站立時,有穩定的血壓。而血含氧量雖然正常,但胸肌仍未能幫助正常咳嗽。李盛林又感謝醫護人員在過去一星期的農曆年假期,仍用心為兒子編排每天的治療日程。
2023-01-28 21:47:22
男子組合MIRROR去年7月在紅館舉行演唱會,第四場時懸掛在舞台上的巨型屏幕突然墮下,擊傷2名舞蹈員,其中李啟言重傷。演唱會總承辦商藝能工程2名項目經理及1名技術統籌涉案被捕,同被控1項串謀欺詐及1項交替欺詐罪,今早於九龍城裁判法院首次提堂。被告暫時毋須答辯,押後至下月30日上午再訊,以待控方準備轉介區域法院的文件,期間3人獲准保釋候訊。案中共7名控方證人為被告工作伙伴。3名被告依次為藝能工程40歲項目經理吳凱瑩、59歲技術統籌林志華及48歲項目經理梁耀祖,3人獲准以1萬元現金保釋,期間不准離港,須交出旅遊證件,居於報稱住址,每星期一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向紅磡警署報到,不得直接或間接與控方證人討論案情。吳凱瑩和林志華獲准於4月1日至20日和5月1日至18日,分別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工作。
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最新的代禱信表示,醫生正考慮幫助兒子拆除尿喉,使他能在外骨架的活動中更方便,並能夠減少尿道感染,但若在拆除過程中,血壓比平常高或不穩定就不能進行。李盛林又說,兒子將重新學走路,期待能於下星期按醫療計劃進入「外骨架」治療。李盛林感謝醫護對兒子悉心照顧,特別在病床、輪椅、醫療器材的轉移和定位上花了不少耐性和時間,使兒子能夠在治療和休息上到位。
2023-02-04 21:50:46
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舞蹈員李啟言,目前仍然留醫。他的父親李盛林表示,兒子在外骨骼的控制模式下,踏出了過去半年以來的第一步,並能行完整個走廊,他形容是不可能中出現的可能。李盛林在代禱信中表示,當家人和醫療團隊看著兒子在走廊完成最後一步,都不禁泛著淚光,父母亦激動得哭出來,認為是難以形容的喜悅,之後將進入下一階段的外骨骼治療,需要在適當及安全的情況下拆除尿喉。
2023-02-11 22:24:17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最新的代禱信表示,在新一階段的治療,看到兒子每一次操練都有超越自己的決心,過程雖然艱辛,但當能夠達標的時候,更是看到他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與喜悅。再次感謝非常用心的團隊為兒子設想到位的治療,形容就像種植的澆灌,也感謝神叫他各身體機能漸漸的生長,這兩者缺一不可。
2023-02-18 22:56:30
預算案提出,向合資格的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旅遊業邁向復蘇階段,期間會遇到磨合問題,當局期望透過百分百貸款擔保協助業界面對資源壓力,包括人手和生意調動,加強接待能力,業界可以選擇長時間還款。他提到,本港與內地通關後,每日約有4萬名內地人來港,周六、日更有6至7萬人。另外,楊潤雄說,正跟進及落實MIRROR演唱會報告的建議,早前已在部分規模較細的紅館演唱會試驗,由工程師學會派員擔任第三方評核,確保演唱會的安全,目前正物色規模較大的演唱會,期望累積更多經驗,從而找出方案再與業界商討,包括要考慮第三方評核需時多久、對演唱會運作有多大影響,以及牽涉的成本。
2023-02-24 11:29:23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父親李盛林再發出代禱信,表示兒子的褥瘡已經全部癒合,能配合使用各種復康器材,並且在過去幾次的外骨骼步行學習中,無論是在血壓、肌肉、關節和步伐都能適應配合外骨骼,靠著外骨骼步行的步數增多。李盛林表示,現時李啟言已開始每天夾尿喉兩小時,並以磁場刺激膀胱部位,初步觀察有自主神經反應,但帶來全身冒汗,感到非常難受。李盛林說,兒子的女友已復工一段時間,但仍能每星期花不少時間陪伴對方,分享、鼓勵及分擔照顧,是患難見真情。
2023-02-25 22:58:15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父親李盛林再發出代禱信。他表示,李啟言接受的顱外磁刺激術,對四肢的活動刺激,神經、肌肉、關節都產生明顯反應,沒有任何萎縮現象,李啟言完成9次使用外骨骼步行,身體多方面都適應了。李盛林說,李啟言本月中將開始使用「傾斜床踏步訓練機械人系統」(Erigo),進一步幫助強化神經、肌肉和關節的活動能力,會先轉移躺在儀器上,後漸企立運作。
2023-03-04 22:56:15
MIRROR演唱會受傷舞蹈員李啟言繼續接受治療。李啟言父親李盛林說,兒子現時每天花4至6小時接受6種不同治療,增強身體和四肢肌肉力量,待活動神經恢復後能立刻有所反應;每天膀肛儲尿 2小時左右,讓腦部適應排尿神經訊號,為拔除尿喉做準備;目前亦已聘得專職照顧員,期望在短期內與現時的護理員交接。李盛林形容,8個月前兒子生命「懸於一線」,現時看到「一線生機」。
2023-03-11 22:40:25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父親李盛林再發出代禱信,表示李啟言這兩天出現發抖和不斷出汗的情況,也有尿道發炎的現象,影響了原定治療安排。李盛林表示,兒子每次都能藉外骨骼,行超過400多步,而且漸趨穩定適應。另外,傾斜床踏步訓練機械人系統已安裝及經過檢測運作,下星期開始正式使用。他又透露,兒子正接受中西保健治療,這些藥物能促進新陳代謝,活血化瘀,息風通絡,補氣養血及有助神經活動。但李盛林指,每天的梳洗對於兒子的照顧者是一個挑戰,因細微的不當動作,都可能會使李啟言受傷或痛,令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很大。
2023-03-18 22:48:08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中受傷舞蹈員李啟言的父親李盛林,發出代禱信表示,直至過去的星期,李啟言已做了22次外骨骼的步行,現在藉外骨骼的步伐已經加大及加快,同時藉左右搖擺去控制外骨骼亦更明顯。李盛林表示,在10星期密集的治療中,李啟言肩部的斜方肌、三角肌都有明顯進步。兒子的出汗和發抖在過去的星期已漸好轉。「傾斜床踏步訓練機械人系統」初試大致順利,他與各運作操控的物理治療師都能人機配合。
2023-03-26 09:37:56
男子組合MIRROR紅館演唱會屏幕墮下導致有舞蹈員受傷,勞工處事後檢控多間公司,包括藝能工程有限公司、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及舞館有限公司,共涉15項傳票控罪,案件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被告暫時毋須答辯,待辯方考慮控方文件及提供法律意見,案件押後至5月25日答辯。藝能工程有限公司被控兩項沒有確保存放於處所的作業裝置式物質是安全的、1項沒有在24小時內將嚴重意外事件通知職業安全主任,以及1項沒有就意外發出通知。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被控2項沒有確保僱員的安全及健康、2項沒有確保存放於處所的作業裝置式物質是安全的、1項沒有在24小時內將嚴重意外事件通知職業安全主任及1項沒有就意外發出通告。
2023-03-27 17:17:49
https://bit.ly/...
MIRROR 紅館演唱會事故發生逾8個月,嚴重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阿MO)仍在留醫,現正接受康復治療。其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指,阿MO現可透過機械手控制手指開合,祈盼可進一步控制肘部。李父又嘆在梳洗遇上不少困難,如剪髮時需在三人協助下,花逾一小時才能為阿MO剪一個「陸軍裝」,祈盼他和家人能學習忍耐。
阿MO 現正接受人機介面系統(BCI)治療。信中指,阿MO成功透過BCI的腦電波,操控機械手來控制手指開合,祈盼可進一步控制肘部,並盼阿MO的大腦神經可解讀這些動作。
李盛林又嘆在梳洗上面對不少困難。他指,阿MO除了每周洗澡和剃鬚一次,隔三至四星期需剪髮一次,但每次剪髮需動用三個人,「一面剪一面用小型吸塵機同步吸髮」,歷時超過一小時才能在輪椅有限的角度為阿MO剪一個「陸軍裝」。
李盛林祈盼他和家人能在漫長的治療中學習忍耐,「不至喪膽,卻是堅強膽壯,心被堅固過來」。他亦感謝外界對阿MO的關注,「使我常想起神在天上垂聽眾人齊心的禱告」,又感謝阿MO兩位摯友過去兩星期的補位和照顧,及聆聽他分享在過去35週的信仰心路歷程。
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在新一封代禱信說,兒子腳部肌肉在機械訓練下,大致已回復基本彈性,並在針對治療中,二頭肌開始有少許反應,手腳感覺漸明顯,整體治療反應向上。對於有部分人誤會李啟言現時能夠自主走路,李盛林表示,撇除所有儀器的幫助,兒子現時除肩頸胸腹可自主控制活動外,仍未能自主控制四肢活動。他又說,期望治療能激發兒子二頭肌的活動反應,並配合斜方肌和三角肌的治療,盼望能使兒子右手先活動起來。另外,李盛林表示,兒子因兩週前出現的發炎、出汗和發抖情況,現時需要進一步觀察膀胱的反應,再決定拔除尿喉的安排。
2023-04-08 21:24:21
MIRROR演唱會意外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父親李盛林牧師發出新一封代禱信。他表示,醫護過去一周的復活節期間,仍為李啟言安排了早上連串的治療及每日不可缺少的項目配合,包括四肢的神經接收及肌肉的強化。他表示,醫護藉復康機械令到李啟言手腳關節可保持靈活正常功能,能在坐立時學習掌握平衡,利用磁場波、電激、腦電波及針灸,保持神經及肌肉的活動不至萎縮,多次不同時段的拉筋以防筋腱收縮痙攣。李盛林說,李啟言需要坐姿睡姿不時的轉換,包括晚間入睡時,以防出現褥瘡,又要留意個人護理衛生,以防細菌病毒從不同途徑入侵感染,李啟言需要飲食均衡,令身體維持健康及各機能正常狀態,並透過中西藥物,針對神經與身體,作出調理。
2023-04-15 21:45:51
去年MIRROR紅館演唱會嚴重意外,兩名舞蹈員遭下墜的大屏幕壓傷。演唱會總承辦商藝能工程三名職員,涉嫌虛報屏幕重量,各被控一項串謀欺詐罪及欺詐交替控罪。案件在區域法院提訊,法官彭中屏批准案件押後至6月15日再訊,以待辯方索取進一步法律意見,另外批准次被告林志華,在指定日子因公務短暫離港,三名被告續獲准保釋外出候訊。三名被告依次為藝能工程項目經理吳凱瑩、技術統籌林志華以及項目經理梁耀祖。
2023-04-20 12:21:13
https://bit.ly/...
MIRROR演唱會事故發生逾9個月,被墮下巨型屏幕擊中、嚴重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阿MO)正接受復康治療。其父親李盛林牧師在最新代禱信中指,雖然阿MO的肢體暫時仍未能自主動彈,但能透過儀器操練肌肉和筋骨。李父又指,醫療團隊正對比阿MO在事發初期、中段和現在的頸椎電腦素描,研究治療方向。
代禱信指,自從新的醫療團隊在15週前接手,阿MO能透過儀器操練肌肉和筋骨,且血壓沒有太大波動,能承受各式操練。不過,信中亦指阿MO近幾天有冒汗和疲累情況,可能是因為尿喉影響,祈願醫生教授找出原因。
MIRROR 紅館演唱會屏幕墜下事故,主辦單位MakerVille在社交網頁公布,將於明年1月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補場,截至明日持有合資格演唱會門票人士可兌換補場門票,公司將於 1個月內公布相關補場門票兌換詳情安排。MIRROR 紅館演唱會原定去年7月底至8月初舉行,一共12場,但其中一場有大型屏幕從高處墜下,導致有舞蹈員受傷,主辦單位其後宣布取消餘下所有場次的演出。
2023-05-02 21:15:02 (1)
https://bit.ly/...
MIRROR演唱會事故發生逾9個月,被墮下巨型屏幕擊中、嚴重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阿MO)正接受復康治療。其父親李盛林牧師在最新代禱信中指,最新的電腦素描顯示阿MO受創傷頸椎以下的頸髓神經,並沒有明顯萎縮。他又指,雖然已踏進第41週,看到阿MO每天付出配合治療的努力,心中仍難以平伏。
MIRROR紅館演唱會去年發生嚴重意外,總承辦商藝能工程三名職員涉嫌虛報屏幕重量,被控串謀欺詐等罪名,案件在區域法院再訊,法官將案押後至8月29日處理,以便辯方提供進一步法律意見,期間各被告繼續獲准保釋。控罪指,三名被告於去年5月至7月期間,向康文署經理訛稱兩個負重表內註明的各項設備的重量為實際重量,從而誘使對方允許演唱會繼續舉行。 三人同時面對交替控罪,即被控於同時間、同地點,虛報兩個負重表內註明的各項設備的重量為實際重量,意圖詐騙,導致藝能工程獲得利益,或導致康文署蒙受不利。
2023-06-15 13:47:46
去年MIRROR演唱會事故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康復有進展。他的父親李盛林發表代禱信,提到兒子今個星期開始有尿急的感覺,下星期會正式開始膀胱的伸張力訓練和測試,盼能有正面的反應和進展。李盛林引述李啟言說,感謝各界鼓勵,兒子最近開始逐一查看外界在社交媒體傳給他的信息,又指這些鼓勵一直帶給他繼續前行的動力。雖然自己暫時未能親手回覆,但大家的每一個代禱、每一句支持都對他十分重要。
2023-06-17 22:05:27
在去年MIRROR演唱會意外中嚴重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二頭肌的活動指數上升。李啟言父親李盛林在代禱信表示,相關指數從事發時的0,上升至現時的1.5,而正常指數是5,雖然李啟言仍未有能力提起手肘,但已是一大進步,期望能繼續提升反應和活動能力,配合其他肩肘肌肉,令右手可以先活動起來。李盛林又說,李啟言上星期的膀胱伸張力測試仍未達標,再需要藉著夾尿喉令膀胱肌肉適應漲縮,期望下月再測試時能成功達標,得以拔除尿喉。李盛林又提到,編排人手和跟進面對很大壓力,自己和太太要補位充當護理,壓力差點「爆燈」,現時已穩定下來。
2023-06-24 22:06:46
https://tinyurl.com/...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本月28日一周年,被大型屏幕壓中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至今仍在留醫。其父親李盛林牧師昨(22日)發出第52封代禱信,稱阿MO至今前後接受近10項復康治療,由躺在床上只能看到天花板,其頸部現時能有限度左右轉動,看到窗外的事物;其四肢由不能郁動,現能籍機械輔助移動並恢復一些感覺,「一年走過的路不容易啊!」
⋯⋯
阿MO大小便的分泌近幾個星期,已沒有不良反應,希望可能通過8月初的測試,順利摘除尿袋。另外,將再為阿MO的頸椎照磁力共振,再定出新的治療方案,9月將有多一部儀器,治療上肢肌肉、關節和神經的復康儀器,希望能帶來果效。
MIRROR演唱會巨型屏幕墜下事故發生一年,據了解,康文署擬就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分為四級,正諮詢業界意見。根據本台取得的擬備守則,署方建議將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分為A,B,C,C+四個類別。至於獨立第三方審核的要求,僅限於場次在10場以上,以及採取C+類別的製作、即非常複雜及飛人高空表演。根據守則,C+類別的工程,需經註冊專業結構工程師、機械工程師、輪機、造船工程師驗證,而獨立第三方的審核內容包括技術資料與相關文件,抽查物料及設備樣本,建造及組裝方式等,審核範圍包括照掛設備及機械裝置,構築物穩固性及平面負載能力,豎立構築物支撐,驗證負荷測試等。
2023-07-28 13:41:09 (1)
康文署擬就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分為四級,正諮詢業界意見。署方建議將轄下場地的舞台工程分為A,B,C,C+四個類別。至於獨立第三方審核的要求,僅限於場次在10場以上,以及採取C+類別的製作、即非常複雜及飛人高空表演。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化工部前主席司徒家成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相信署方今次做法是希望「投石問路」,拋出理念引發業界,工程師學會及康文署,透過溝通尋找方向。他認為署方現時定在10場或以上,就要獨立第三方審核,只是一個想法,並非劃線位,最重要還是達到盡可能移除安全隱患,提高安全性,而又了解用者困難的目的。
2023-07-31 10:14:52
2023-07-31 10:14:52
https://bit.ly/...
MIRROR演唱會墮屏事故一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上月就加強舞台安全,會見本地部分藝術團體,交代依工程師學會建議及不同地區安全指引所制定的新政策,擬在第四季度施行。
香港戲劇協會(劇協)周一在社交媒體刊文,批評署方未與大部分劇場持分者達成共識,將劇場和演唱會混為一談,推卸責任予主辦單位。文章又指,若「一刀切」強推「四級制」,則是「置業界生死於不顧」。
⋯⋯
近日,康文署就此諮詢部分業界,根據舞台的懸掛系統設計、懸空高度和負載,擬將舞台工程由簡單至複雜分為A、B、C、C+四級。除A級演出外,其餘均須經不同工程師認證。
此外,如演出採用C+級別舞台工程,且涉場次達10場或以上,則另需安排第三方獨立審查人員。署方計劃在今年第四季修訂「租用條款」,並考慮引入機制加強對違反條例的監管。
⋯⋯
劇協在文中指出,新政策若強加於劇場界,將增加戲劇製作的認證成本、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讓本地大小劇團的壓力百上加斤。另一方面,劇協憂「四級制」亦限制外國藝團來港演出,形容修訂或嚴重窒礙香港藝術發展。
劇協亦批評署方僅因一次意外即改變劇場運作,「實屬無稽之至」。文章指出,劇場置景人員相對經驗豐富,甚少通宵工作;而演唱會置景人員來自五湖四海,未必清楚知道演出內容,
劇協認為康文署未有進行足夠徵詢,劇場表演場地並非地盤,不應將工程師學會在建築方面的專業意見強加在舞台設計上。劇協對康文署有意加強培訓及推廣舞台技術專業表示認可,但亦批評其將舞台安全的「把關」責任推卸給主辦單位。
本地藝團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亦在兩日前透過藝團YouTube頻道中談及「四級制」。他批評政府錯誤地以建樓的標準看待舞台,指舞台技術是一個專門,恰如醫生可分為牙科、心臟科,耳鼻喉科等類別。
https://tinyurl.com/...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發生至今逾一年,嚴重受傷舞者李啟言(阿MO)仍在醫院留醫,接受康復治療。其父親李盛林新一封代禱信指,阿MO的二頭肌和三頭肌對肌電圖作出多一點反應,盼他的上肢可以先活動起來。此外,阿MO的膀胱及腎臟沒有異常,亦能正常排便,盼括約肌能回復過來。李父希望明天進行的聆訊,能彰顯事實真相和各方責任。
早前阿MO的二頭肌和三頭肌對肌電圖「開始有些反應」,腦神經可以通到C6和C7的頸椎神經。李父指,阿MO的二頭肌和三頭肌對肌電圖「持續多了一點點反應」,盼肌電圖能繼續為阿MO訓練大腦神經,重拾二頭肌和三頭肌的活動模式,讓阿MO的上肢可以先活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