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妮·浮離
[Mirror演唱會意外整理噗]
MIRROR演唱會大屏幕突然墮下 兩舞蹈員受傷送院演出腰斬
https://bit.ly/...
本地男團 MIRROR 首個紅館演唱會開鑼後不斷發生意外,今晚第四場演出期間發生恐怖意外,有舞台大型屏幕突然跌落,令2名舞蹈員受傷,需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演唱會亦隨即腰斬,歌迷需立即離場。據悉,2名舞蹈員當中一人頭部受傷,送院時清醒;另一人則情況穩定。

事發在晚上10時許,從網上片段所見,當時成員呂爵安(Edan)與盧瀚霆(Anson Lo)正在舞台上演唱《Elevator》,大批舞蹈員在旁伴舞,一塊懸掛於直中的屏幕突然墜落,壓中一名舞蹈員。屏幕墮地後再側向另一舞蹈員,引起大批歌迷驚恐。兩人躺在台上需等候救護員入場治理,紅館場內作出廣播,演唱會隨即腰斬,著歌迷立即離場。
掰噗~
囧吱吱
艾妮·浮離
MIRROR演唱會意外增至5傷 經理人上台致歉

在紅館舉行的MIRROR演唱會發生意外,舞台的大屏幕突然跌落,5人受傷,其中兩名舞蹈員送伊利沙伯醫院治理。醫管局表示,截至昨晚11時15分,伊利沙伯醫院共接收兩名男傷者,1人嚴重,1人穩定。意外發生在昨晚10時許,根據網上片段,MIRROR成員呂爵安、盧瀚霆與多名舞蹈員在台上又跳又唱,一塊懸在半空的大屏幕,突然垂直跌下,一名舞蹈員被擊中頭部倒地,大屏幕其後再壓住另一名舞蹈員,救護員其後到場,將傷者送院。
艾妮·浮離
MIRROR的經理人「花姐」黃慧君,事後上台向觀眾鞠躬道歉,又說會處理票務等問題,並要求現場人士有秩序離場。有目擊者說,當時呂爵安及盧瀚霆演出了大約10秒左右,已見到其中一塊大屏幕脫落一半,及後整塊跌落。有歌迷表示,事發後情況混亂,大會宣布演唱會腰斬,現場歌迷情緒有些許激動,其後冷靜離場,以免影響救援。她期望往後場次全部取消,檢討這次事件,包括所有安全設施,因為涉及人命。影視評論員游大東表示,本港的製作公司一向專業,無想過會發生今次意外,感到匪夷所思。他估計主辦單位會暫停其後的演唱會場次,因為暫時未知舞蹈員傷勢,歌手和其他舞蹈員的心理狀況亦未必適合繼續演出。

2022-07-28 23:58:51
艾妮·浮離
政府指示MIRROR演唱會暫停舉行 直至舞台結構證實安全
https://bit.ly/...
有網民將意外歸咎負責今次演唱會舞台工程的菱藝廣告製作有限公司 ,該公司在0時56分於 Facebook 專頁發文澄清只負責部分舞台舞美工程,包括 Band Pool 角位搭建、道具製作,以及鋪設台面飾面及鏡面物料。菱藝強調並無參與任何機械工程及導致意外相關工程的製作、運作,與今晚紅館不幸意外無關,先後兩次祝願傷者早日康復,並指如有不實指控,將保留追究權利。
艾妮·浮離
MIRROR 演唱會事故中5人受傷 1人留醫ICU 大會宣布取消餘下所有演出場次
https://bit.ly/...
警方表示,5名傷者年齡介乎16歲至40歲,其中兩人被大螢幕擊中,一人額頭受傷,一人頭和頸受傷;另有一人身體不適,3人均清醒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兩人 身體不適,但毋須送院。
⋯⋯
演唱會主辦方大國文化及MakerVille在凌晨二時多出帖,再次為事故道歉,稱正全面徹查事故原因,會盡快作出公佈。主辦方表示,將會取消餘下所有場次的演出及網上直播,並盡快公佈退票安排,持昨晚(28日)演唱會門票的觀眾亦可退款。
⋯⋯
艾妮·浮離
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則發聲明,嚴正促請有關當局徹查是次工業意外肇事原因,包括活動的所有工程持份者及公司,公開交待事故肇事原因,以及交代舞台裝置及特別效果是否符合康文署、有關舞台安全的各項規定及安全指引。同時亦促請主辦機構大國文化製作有限公司和MakerVille公開交待,受傷員工是否得到應得的保障及其細節。

另外,工會促請相關機構對事件負上全部責任,並指根據《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香港法例第509章),是次事件屬於嚴重工業意外,警方、勞工處及有關當局必須派出調查人員調查是次事件。

工會表示,對受傷舞者致以最深切的慰問,並願意提供一切所需協助。另外亦指希望每個界別合力避免同類型的意外再次發生,每一名舞台從業員都可以在最專業和穩妥的保障下交出最佳的成品。
艾妮·浮離
盧覓雪引述業界 指MIRROR演唱會製作單位為香港公司 每件事做到足「顯然是意外」
https://bit.ly/...
不少網民隨即起底演出製作公司背景,惟盧覓雪籲大家勿遙傳流言,稱經了解後已確認製作公司是香港公司,在行內已做了很多年:「你唔識佢唔等於佢係第二度嘅公司。」她亦引述業界看法,強調演出製作不兒戲,舞台大型機關一定要由註冊工程師事前作檢查,批准後才能演出。她指事件顯然是意外,籲大家勿再遙傳:「無兒戲,每件事都做到足。但意外嘅嘢就係意料之外,大家都唔想發生嘅嘢發生咗。」
艾妮·浮離
工會指演唱會主辦單位難辭其咎 需賠償傷者及生活支援

MIRROR演唱會昨晚表演期間,懸吊在台上中央的大型屏幕突然跌下,擊中兩名舞蹈員,兩人正留醫,一人情況嚴重,另一人情況隱定。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理事張惠婷表示,康文署早前已要求主辦方面加強安全措施,認為主辦單位對事件難辭其咎,需要向受傷的舞蹈員賠償及提供生活支援。她又說,演唱會時間緊湊,難以每日開場前再重新檢查所有機關裝置,特別是吊掛在舞台上方的屏幕,但安裝屏幕的工程公司有責任在首日開演前,確保屏幕在整段演出期間的安全性,包括交由政府認可註冊工程師勘測屏幕狀況,康文署也需要檢視沿用多年的場地指引是否合時。

2022-07-29 11:26:38 (1)
艾妮·浮離
政府初步發現大屏幕一條鋼索斷裂 將徹查料數周有報告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MIRROR演唱會昨晚發生的事故,涉及一塊由兩條鋼索相連的大螢光幕,初步知道,其中一條鋼索折斷。當局會成立專責小組調查事件,初步預計要數星期完成相關工作。楊潤雄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及康文署署長劉明光,早上到紅館視察。
艾妮·浮離
楊潤雄其後會見傳媒表示,政府非常關注事件,亦會由康文署會成立小組,聯同機電工程署及勞工處等相關部門,尋找專家協助找出事故成因,並作出建議,包括制度上及未來工作安排的改善措施等,而小組完成工作前,會特別關注舞台上表演安全,康文署亦會與租賃一方商討,包括避免有太高危的設施。楊潤雄提到,康文署作為場地管理人,會與租場人士會達成協議,列出雙方責任,相關活動是由租場人士負責安全設施,包括建築及找專業合資格工程師,證明相關設施能夠使用,署方會見到相關證明,才會容許節目進行。

2022-07-29 12:10:36 (1)
艾妮·浮離
專家料演唱會意外或涉人為疏忽或控制吊掛屏幕系統等

MIRROR演唱會中途有大型屏幕由高處墮下,香港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及化工分部代表司徒家成估計,意外涉及人為疏忽,或與控制吊掛屏幕的系統有關。他說,相信主辦單位每日都會在啟用固定裝置之前做好檢查,但如果涉及移動式裝置,高度或會配合音樂升降,在輸入系統數據時,有機會輸入錯誤的高度,當機架升至最頂時,但接收到的信號是繼續向上升,便會扯斷鋼索。他又說,人為錯誤很難避免,最重要是做好預檢及覆檢雙重保障,但非每間製作公司會這樣做。
艾妮·浮離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榮休工程師盧覺強認為,今次意外罕見,相信事件涉及人為疏忽,安裝屏幕的人員忽略屏幕的鞏固性。他說,屏幕離地超過10米,跌落地下時撞擊力強,又指屏幕墮落地時一度打斜「卸力」,減輕撞擊力度,但估計產生的力度也強勁,同樣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盧覺強表示,事件與懸吊屏幕的鋼索有關,相信安裝屏幕的人員未有確保鋼索穩固地扣緊屏幕,令演出過程斷裂。

2022-07-29 14:42:56 (2)
艾妮·浮離
李澤楷:高度關注MIRROR演唱會意外 公司會承擔傷者醫療費用
https://bit.ly/...
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事隔18小時後發表90字回應,指高度關注意外,向傷者及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希望傷者早日康復。他亦表明公司會承擔傷者的醫療費用,以及盡力向他們提供協助,嚴肅跟進今次事故。
⋯⋯
兩名受傷舞蹈員分別為COLLAR成員蘇芷晴(SoChing)的男友李啟言(阿MO)與張梓峯。據了解,阿MO送院檢查後,頸椎第四節骨折及腦出血,四肢不能活動,頭部及肺部被重物壓中受傷,亦有肺腫。消息指,他今日接受長約8小時的手術。張梓峯則於下午已出院。MakerVille行政總裁魯庭暉今早凌晨4時於伊院深切治療部外會見傳媒,就事件再次致歉。
艾妮·浮離
馬逢國:或因人材流失致技術生疏 徐英偉:部門「好多嘢需要跟進」
https://bit.ly/...
多名政界人士關注今次嚴重意外,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對意外感遺憾,對傷者表達慰問,指政府須高度關注及查明原因,形容意外在眾目睽睽下發生令人十分震驚。馬逢國指本港過去三年因不同原因,不少演唱會、舞台劇被取消及延期,或令工作人員流失,致令對相關技術生疏。

政府改組前統率康文署的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今日亦在Facebook發帖,指MIRROR演唱會晚晚有意外,相信粉絲和公眾都很難接受,認為政府部門「可能有好多嘢需要跟進」,包括場地管理、舞台結構安全和職業安全等。
艾妮·浮離
工會:屏幕鋼索斷裂罕見 涉人為疏忽機會較大
https://bit.ly/...
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形容,是次鋼索斷裂意外非常罕見,指如有充足安全措施,即便其中一條鋼索斷裂,其他幾條鋼索亦應有足夠力量支撐,未至於整個LED屏幕「free drop」墜下,認為意外涉人為疏忽的機會較大。

有報導指或因演唱會多為聘請散工釀成危險,工會則指行業一向以散工形式合作,不影響專業性。此外,有在紅館工作的消息人士透露,MIRROR演唱會租場時間與普通演唱會無異,惟可能規模較大,舞台工程曾出現落後,準備時間較為緊絀。

次提供舞台機械、舞台工程和視像器材的公司,分別為「菱藝廣告製作」、「In Technical Productions」(ITP),以及「協興隆舞台工程」三間公司
艾妮·浮離
而今日主辦方MakerVille聲明,則確認演唱會製作總承辦商為藝能工程。成立於1985年的藝能工程,是香港著名的演唱會承辦商,近來承辦張敬軒演唱會,而八月舉行的謝安琪及方皓玟演唱會,亦是由藝能承辦。根據其網頁簡介,指公司為本港最大的演唱會製作公司,亦為大中華地區少數能承包巡迴演唱會的公司。

負責MIRROR演唱會結構同機械工程的協興隆舞台工程,由區家鑫創辦,2016年被上市公司「中建富通」收購73%股份,現在是上巿公司「中建富通」旗下的子公司,即麥浚龍父親麥紹棠擔任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的公司,麥紹棠同為公司大股東。
艾妮·浮離
協興隆工程負責的部分包括支撐儀器的鐵架及自動升降台等,該公司曾負責梅艷芳演唱會和何韻詩演唱會的機械工程部份。2016年,「協興隆」承包黎明戶外演唱會,曾因蓋建舞台的中國製帳篷布料不符合消防條例,使演出被迫取消。

協興隆母公司「中建富通」發聲明,指協興隆僅為其間接非全資擁有子公司,它們只屬投資者角色,日常營運由協興隆管理層負責。集團支持演唱會主辦方及政府調查事件,亦會促使協興隆協助調查。

協興隆亦發表聲明,指涉事天空屏幕升降威吔機及鋼纜,由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指定的供應商製造及供應。
艾妮·浮離
有行內人士指,是次負責LED牆的公司ITP,與另一間LED器材公司AVP同屬龍頭,包辦香港多個大型演唱會的巨型LED牆。從ITP Facebook專頁可見,公司曾負責張靚穎、糖兄妹、天貓雙十一開幕盛典音樂會,以及IFC、K11等大型商場展覽。

In Technical Production Holdings Limited晚上以執行董事楊浩廷署名發出聲明,重申公司只負責為MIRROR演唱會提供合適及合規的視訊器材,並安裝到主承辦商提供及指定的結構工程上,沒有參與任何有關放置巨型懸空屏幕的結構和懸掛鋼索的制作及其機械工程的運作。
艾妮·浮離
Facebook
//據曾參與大型演出、演唱會製作的行業人士所指,一個大型演出在安全上要經過多重關卡。

第一道關卡是場地本身的要求,「每個場地都有一套regulation,場地唔會俾你亂咁嚟,本身都有一套基本安全準則。」例如某些支架可以承重的上限等。

在符合場地基本要求之上,就交由舞台設計師,構思舞台設計,但這階段主要是就著美觀、實用方面考慮,再與製作監製構成整個演出流程,「例如 12 人從天而降,大家就要諗,舞台上要做到呢件事,要點執行。」

接下來是現時公眾最關注的執行與及安全等細節,監製會交予承辦商負責,承辦整個工程,「可以叫大判」,亦即在演出 credits 部分會落名的承辦商。
艾妮·浮離
但業內人士指,一場大型演出,「無一個大判可以做晒所有嘢」,例如木工即常見的底台、負責鐵架等的鐵工、升降台的機械部分、燈光、音響都會有各自的分判商,「每個部門都有自己嘅專業同計算,例如燈要點掛、燈架點擺,機械又諗如果要咁多個升降,啲嘢點裝。」在各部門協商後,得出整體舞台設計,定圖然後製造、組裝。

而這些設計、製造後的舞台,需要獲得多個政府部門批核,單計算牌照,已經要獲消防處、機電工程處、建築署等批出牌照。

「例如木、表面用咩物料、易唔易著火,就要過消防處,機械會有機電工程處,布景高過某個高度,就要建築署批,並且有結構工程師簽名。」而在開場前,亦要有工程師到場視察並簽發確認書,場地亦會確保「收齊啲 cert」才會批准開騷。

何以在重重要求下,仍會發生這種意外?
艾妮·浮離
按上述介紹過的設計生產過程去理解,要審視的程序已經有很多個,「係咪個圖有問題?定係無跟足個圖去做,即係施工監工問題?」若是涉及的承重超負荷「就係工程師嘅問題」,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材料本身有缺陷,「係咪條鋼纜有問題?金屬疲勞係睇唔到」。

業內人士指,甚至再根本亦有可能是鋼筋製造時的質素有問題,執行的人就更難以發現,「我相信你嘅產品說明,可以承重幾多,但係原來係條鋼纜出問題。」

「亂咁撞都可以撞到五、六個理由。」

對於坊間出現一些說法,懷疑今次演出承辦商並非熟行,甚至有來歷不明的工作人員,有業內人士認為機會不大,「呢啲工程圈子唔係好大﹐大家講開熟口熟面,其實都識嘅」,亦有業內人士指,今次涉事的承辦商過去都辦過不同演出,一個十二場的大型演唱會,「你會用啲來歷不明嘅公司?」
艾妮·浮離
有業內人士指,昨晚事發後,行內亦有大量討論,因為事態實在太罕見,「掛嘢唔跌落嚟係最最基本底線」,業內人士亦和公眾一樣希望知道事發原因,但因太無前例,目前根本難以猜測甚至下結論,「而家講邊個有問題,其實唔fair。」

「一日個調查 report 未出,都想像唔到點解會發生啲咁嘅事。」//
艾妮·浮離
Facebook
//一個演唱會,一部大電視,一場意外,涉及五個政策局。

發牌當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按:朋友查過條例此局可能法例上轄免紅館發牌,更正)
獲授權處理申請的部門:食物環境衞生署 (under環境及生態局)
舞台機關安全:機電工程署 (under發展局)
紅館 (香港體育館) 管理部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under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有人意外工傷:勞工處(under勞工及福利局)//
艾妮·浮離
Facebook
//什麼是香港製作人精神?說的不是舞台,而是電影。

小編會經做舞台,同韓國人合作過,果時我哋睇唔趄佢哋好野蠻唔理安全,佢哋好唔慣我哋乜都講規矩太保守,但原來,世界不知不覺已經改變佐。響呢個Page,今日唔講舞台,講電影製作。

響香港做製作,成日都會聽到「執生」、「應變」呢啲說法。甚至之前唔準備好,到正式時先搞,都會被美化爲靈活變通嘅「香港製作人精神」。

劇本唔一早搞好,到拍時演員導演編劇先坐埋猜四圈,整體故事會好嗎?
特技電影,同人講搵咗外國團隊籌備半年,但臨拍前先改劇本改鏡頭,之前半年準備功夫白費,出嚟效果一樣山寨。
爆炸場面,第一次爆唔夠大,見住爆破組準備第二次爆,隨手筆多兩殼料磅都無磅,結果個爆好靚,但一晚送咗三個演員武師入急症室。
艾妮·浮離
靈活變通,爲創製帶來生命力,梗係好。但前題係之前準備充足,「執生」只係爲咗應付突如其來嘅不可抗意外,唔係自己製造意外再去救場,且美化爲靈活變通。我梗係知製作有好多變數與局限,但問心,係咪有好多事可以早啲諗多啲諗仔細啲先?

唔少製作人好享受現場執生、大家夾手夾腳搞掂佢嘅熱血moment,但其實,如果有能力,點解唔一早準備好傾好靜靜地赢,唔好要大家最後一刻先爆肝血肉長城呢?需知道唔係次次爆鑊都救到;

而更深一層,係你對自己嘅專業有無負責任過。

更老實,唔少人話荷理活拍嘢燒鵝價錢,我哋用蔗渣都做到,但蔗渣就係蔗渣,你只係利用咗别人嘅血汗/理想/拍硬檔。經過一次兩次三次,之後仲係咪work?

如果大家眞係愛一個行業,眞係想爲佢做啲事、爲佢未來好,請唔好再殺雞取卵,由今日起,好好對得住自己嘅專業,唔啱就屌。//
艾妮·浮離
【更新】MIRROR演唱會舞蹈員受傷,有什麼法律保障和申索機制?|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工會成員張小姐向端傳媒指出,絕大多數情況下,演唱會的伴舞員都是自由工作者,以自僱形式「接Job」,變相沒有勞工法例的保障,「一般都是談好價錢,靠人介紹就接了工作,簽約也都是Service agreement(服務協議,只代表雙方同意合作),而不是僱傭合約」。

在官方定義上,自僱人士是為自己工作,而非以「僱員身分」受僱,這樣的工作模式對舞蹈員的時間安排上更有彈性,但同時也可能衍生工作保障問題。她曾收過一些求助個案,舞蹈員在綵排時受傷,導致不能演出,但不知應追究何方責任,或者演出突然間腰斬了,排舞數月卻沒有工資。

「大部份舞蹈員或者舞台工作者、台前幕後都沒有簽合約的習慣,以前大家不太注重那一份合約。」
艾妮·浮離
她指舞台行業內願意提供合約的公司並不多,而舞蹈員很多時也沒意識保障個人權益,所以一直以來只要沒出問題,就沒人去理。直到疫情爆發,演出場館經常突然關閉,不少舞台工作者排練多月,甚至只演出到一半,就突然沒了工資,才發現合約的重要性。

至於舞台上機關重重,張小姐指行內甚少有安全指引文件,「除非真的去到馬戲程度那一種,才會有(安全指引文件),但普通這樣的舞台演出,通常也不會再去簽什麼」。

張小姐說,一般演唱會在場地佈置至真正演出會有4至5天的時間,裝台、燈光、音響等設定會用2至3天,其餘則會有大部分時間讓伴舞團隊「踩台」,之後才會加上藝人一起綵排,有時更要通宵排練。她認為這對需要高體力應付表演的伴舞團隊而言,是精神上、心理上的負擔,卻無奈是行內約定俗成的時間表。
艾妮·浮離
康文署有規定主辦方須在演出前、舞台建設完工後,提交一份由工程師簽署的報告,確認工程符合規格。據張小姐悉,今次同樣有簽署的報告,但在首兩天開場後,康文署和勞工處有要求加強安全,主辦方也另加訂紅館通宵時段,相信是與處理安全情況有關。

誰要負上最終責任仍未有定案,有待調查報告的結果,但對於事故之前已出現伴舞綵排受傷、藝人踩空的問題,張小姐認為不能歸咎於表演者舞台經驗,確保在舞台上安全是幕後團隊的責任,而不是表演者,她指出表演者在台上不會看着地面,幕後團隊須考慮不同風險。她又指有關舞台設計是否有問題、工程是否有錯漏等,須要待調查報告才可定奪。
……
長期處理勞工權益及工傷索償的律師林洋鋐認為,受傷的舞蹈員有兩個法律上的訴因(Cause of action),若然傷者屬僱員,可以根據《僱員補償條例》追討工傷賠償
艾妮·浮離
……
其次,傷者亦可進行疏忽索償,有關索償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首先意外或風險是合理地可遇見、有些事(例如安全措施)應做而沒有做,及因第二個條件而造成受傷。賠償項目包括視乎傷勢而訂的傷痛賠償、無法工作期間的工資、將來收入損失及醫療開支。而疏忽索償是不需要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僱傭關係,換言之,即使傷者是自僱人士亦可獲得疏忽索償。
……
至於誰要為今次意外負上法律責任,林洋鋐初步推測,僱主、設置螢幕的人士、總承辦商都有機會要負上法律責任。他指出在普通法的疏忽法例中,僱主的責任是非常高,需要評估僱員工作的風險、確保工作地方是安全、是否有給予足夠的支援,例如人手、時間安排、設備等;總承辦商的責任在於挑選次承辦商的準則、有否監督現場是否有足夠安全措施等。//
艾妮·浮離
//但在演唱會開始前一日,其中一位舞蹈員便因受傷入院。當時有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是次MIRROR表演的舞台機關眾多,眾人需等所有機關搭好才能開始綵排。加上演唱會的流程仍有更改,一眾表演人員的綵排時間其實不多。

傳媒亦報導,由於有在場工作人員大意,機關常有開錯掣的情況,導致意外頻生,也令綵排多次中斷。有份參與表演的工作人員坦言「簡直害怕機關會弄到再有人出事。」此擔憂不久成真。演唱會連日舉辦以來,已屢屢發生升降台、舞台裝置等大小意外。27日,有粉絲發起「關注MIRROR演唱會安全問題」聯署,截至發稿前已獲近13000人聯署。

在25日首場,12位成員從天而降開場時,先是跟台上的煙火爆破位置十分接近。其後,江熚生在沒有圍欄或安全帶的巡遊車跳舞時,升降機關升至高點後突然劇震,讓他一度失去平衡險跌倒。
艾妮·浮離
更讓一眾觀眾感到擔心的是,眾人在群舞獻唱歌曲《IGNITED》時,分站於兩座升降天橋上,但由於天橋對接位高低不平,部份位置更有下陷情況,不少粉絲拍攝到天橋不斷晃動。而在這過程中,12人均沒有繫上安全帶。有關天橋在第二場演出時已被收起。

至於演唱會第二場,成員Frankie在個人秀進行演講時,因為未留意到舞台邊緣而失足跌到台下。幸好舞台高度未算太高,他其後迅即站起來,向觀眾表示沒事。

經過連日來粉絲的批評,主辦單位從第三場開始也改動多個舞台環節,包括取消多個高空及吊橋環節,改在平台上演出;經理人花姐也親自上場,兼任演唱會監製控台。但未料昨晚再發生倘大事故。
……
艾妮·浮離
曾在紅館表演和工作的資深音樂人阿贊(化名)向端傳媒表示,一般而言娛樂公司會先找總監製負責整個演唱會流程,監製會與公司訂立演唱會主題,再分派工作,例如找音樂總監和舞台公司負責所屬部分,「通常先做好音樂、與舞蹈員溝通,然後再設計燈光。」

關於由綵排到演出接連發生上述事故,他認為綵排時間不足有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以前市道暢旺,公司願意投放更多資金和資源,相對上綵排時間會更多,表演者和工作人員會更熟習舞台設計。「近年演唱會最惹人詬病的是Cut Budget(刪減預算),常常都說Budget不夠,比起市道最好的時候,現在刪減了約一半。以音樂人為例,會有基本收費和逐個小時收費去計算,減綵排時數就可省錢。我們被剝削得很厲害。」阿贊說。//
艾妮·浮離
//紅館自1983年啟用以來,曾發生過大大小小的意外。

2003年,林子祥在紅館為汪明荃擔任表演嘉賓時,因為舞台中間的圓形升降台出現問題提早降落,形成一個洞,令林子祥意外跌進8呎高的台底受傷,一度昏迷送院。此事亦令他其中一邊耳朵聽力永久受損,長期耳鳴兼無法聽到立體聲。

2009年,台灣組合飛輪海成員吳尊用單手「吊威吔(吊鋼線)」入場時,因衝力太大而中途跌在舞台上致骨裂。2017年,林敏驄在綵排期間舞台突然傾斜,樂壇組合草蜢成員及6名女舞蹈員從台上跌落約10呎高深坑,造成10多人受傷。

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在紅館跳舞時也曾遇到升降台鋼絲突然斷裂,以及在綵排時吊臂台突然倒塌的狀況。//
艾妮·浮離
特寫|工作流程文件證螢幕安裝涉 2 公司 MIRROR 演唱會幕後人員觀察:是意外還是製作問題? | W...
//《Wave.》記者取得今次演唱會完整製作流程表,當中顯示 LED 螢幕的裝置程序,是由 HHL(協興隆)及 ITP 負責,於開騷前六天,即 19/7 上午 9 時至凌晨零時進行。今年 5 月張敬軒於紅館舉行《THE NEXT 20 演唱會》,舞台上空同樣設有巨型 LED 螢幕,其中一部分亦是由協興隆及 ITP 負責,安裝程序同樣在演唱會開騷前六天進行。
……
除了螢幕急墜致舞蹈員受傷,今次 MIRROR 演唱會由綵排到正式演出都多次出現驚險場面,多次有人受傷。外界有聲音質疑,連串事故與製作團隊準備演唱會時間不足,導致演出者不夠時間「踩台」綵排有關。
艾妮·浮離
根據上述流程表,今次演唱會早於開騷前一星期的 7 月 18 日早上「入台」,換言之有七天時間組裝舞台、處理技術問題及進行排練。七天準備時間屬於長或短?有業內人士透露,大部分紅館演唱會的「入台」時間都是開騷前 4 至 5 日。近月在紅館開演唱會的,入台時間最早的是張敬軒團隊,跟 MIRROR 一樣預留了七天。至於欣宜演唱會則最遲,於開騷前 3 日才入台,不過這是因為部分舞台設備沿用上一演出,而且在第一日零時已開始 set up。

該業內人士表示,今次 MIRROR 演唱會舞台設計雖然較繁複,但七天前「入台」應已是預留了較複雜舞台所需的額外組裝時間。

即使如此,有參與今次演出的工作人員觀察到,MIRROR 演唱會的升降台較一般演唱會為多,估計因組裝所需時間較原定流程多,而令演出者較遲才能上台綵排。
艾妮·浮離
原定計劃是 7 月 23 日(即演唱會前兩日)早上及下午讓舞蹈員「行台」綵排,該晚到 MIRROR 成員「行台」,24 日繼續在台面綵排,當晚進行總綵排(full dress rehearsal)。

但由於舞台設計及組裝時間較預期長,現場人員一直忙於處理不同技術問題,結果總綵排推遲了 5 小時,即 25 日凌晨才能舉行。「不過這個情況都幾常見,明明安排 8 點開始 dress rehearsal,結果最後好夜先開始到。」

有線新聞今日訪問一名演唱會幕後人員的說法亦吻合。該幕後稱,正式綵排是開騷前一天,本身預計晚上 9 時許開始,接著不斷延誤到凌晨 1 時半,又指今次機關很複雜,所有東西都是總綵排才第一次見。
艾妮·浮離
一位有出席 24 日綵排的工作人員則形容,當日晚上許多環節的細節仍未確定,例如舞台升高與否等,團隊成員都仍在商量。他又觀察到,許多舞蹈員似乎都是當日才第一次「行台」試走位。「有幾 part 舞都係即時同 dancer 講,你上到嚟就行去呢度,然後走位去呢一度,感覺是第一次 brief 佢哋走位。」

舞蹈員「行台」時間被延遲,7 月 24 日舞台上亦曾發生意外。多間傳媒均有報道,當日其中一名舞者受傷,個別媒體指疑似有人將責任推在舞蹈員身上,多名舞蹈員事後都在 IG 限時動態中表達不滿,「其實執生真係唔係無敵,執到可以笑下,執唔到呢 ?咩都唔知,我都唔知點執」、「用我哋條命去滿足你哋嘅自私自利,一次事故睇清人性醜惡」。於第四場被巨型螢幕擊中重傷的李啟言(阿 Mo)亦以全黑 IG 限時動態作抗議。
艾妮·浮離
有目擊者表示,當日發生的舞台事故不止一宗,總綵排亦因而中止。事發後,舞蹈員出身的 MIRROR 成員 Anson Kong 的 IG 限時動態似是對事件的間接回應:「第一次係意外,第二次係大意,第三次係疏忽。」
……
有報道指,今次 MIRROR 開騷前只是低調地進行拜神儀式;而據當時在紅館內的工作人員事後說法,25 日傍晚六時,當一些鏡粉在行人天橋遠眺時, MIRROR 其實仍在舞台進行綵排。到近七時,團隊仍在商量一些舞台的細節,例如台的升降。工作人員稱,期間試過有人「嗌咪」,稱升降台因為按得太多次而 overload,不能即時反應,「所以有一 part,MIRROR 淨係排練走位,等升降台一陣才可操作。」
艾妮·浮離
另一名熟悉演唱會流程的工作人員則稱,演出當日仍在趕忙進行 rehearsal 其實很常見,演出者通常會在開騷前再試某些環節,而舞蹈員亦會試位。然而,他表示當日看 MIRROR 綵排過程,似乎更多是因為前一日未完成「dress run」,於是直至開騷前仍在趕,甚至似乎仍未完成綵排。「你見第一日由《Boss》開始,台燈聲都全部未 ready,夾 band 部分的樂器無咩時間校好 balance。」
……
熟悉演唱會製作流程的人士則估計,今次 MIRROR 演唱會因升降台數量特別多,工程公司或低估搭建舞台的時間, 導致演出者綵排時間減少,而為令他們盡快可以綵排,就可能沒時間仔細technical check。
艾妮·浮離
他表示,雖然不知道這次演唱會是否有成本不足等問題,但單從負責的製作單位名單來看,今次主辦方找了「一班一直做開演唱會的班底,用一個一直做開的 schedule」,「有可能這些 mon 一直都係咁吊,但偏偏今次跌落嚟。」
……
熟悉演唱會製作流程的人士則強調,上述製作問題其實不單在 MIRROR 演唱會出現,「我只能話演唱會生態一直係咁,其實一直有安全問題,及 schedule 好趕,只是唔知點解一次過在呢個 show 爆哂出嚟。」

他又指,無論如何,今次意外主辦方都需負上責任,「責任在於當 1st show 前試唔哂機關,就應該唔用住,用簡單版演出先。又或直接延遲開 show,make sure 所有東西都 ready 先。 當年《風雲 5D 音樂劇》就係咁。」//
艾妮·浮離
我猜暫時事實方面的討論先整理成這樣,雖然人人群起而攻擊MakerVille,但我個人更想關注(一)政府應該要QC和發牌但說得疑似毫無責任;(二)除了MakerVille公司本身問題,其實這會不會是香港製作界陋習,只是這次意外而為大眾所見。

以下是延伸討論。
艾妮·浮離
ReNews on Facebook
//MIRROR演唱會嚴重意外,片段隨即瘋傳,引發了一場片段應否廣傳的討論。似乎討論兩極,是:唔好傳啦會令人不安 vs 唔傳出去就係掩飾真相

但事實上這當中有不少概念要講清楚,單純二元思考只會各說各話。首先提出前設,就是片段本身,「會」帶來不安和二次傷害的,同時,片段的傳播「有助」製造輿論壓力,促使官方正視問題,這兩點都是肯定而並存的。

那要思考的問題就要再細分成兩個:
其一,「完整」片段是否「必要」。
要提出的重點,在於「完整」及「必要」,簡單而言,若站在讓不知情得悉事發經過的出發點,大型屏幕砸中舞蹈員的「那一刻」完整的呈現甚至放大,對於公眾知悉、理解事件是否有必要?
若否,加入警告字句、模糊化以至剪走最後部分,是否可以考慮的處理方式?
艾妮·浮離
其二,凌駕性的公眾利益。
這點的考慮是,若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即使明知相對完整的片段必然會帶來不安,涉及凌駕性公眾利益下,相對完整地播出,仍然是必要之惡。

例子有很多,911、波士頓馬拉松爆炸、安倍晉三受傷,以至有人提出的 721、831,都是凌駕性公眾利益的事例。但,也只是「相對完整」,例如 911、波士頓馬拉松死者血肉模糊的屍體之類,同樣不會播出。

今次的意外,公眾關注度確實極端高,但以一宗工業意外而言,不斷重複播送類似、相同的片段且不加修整,涉及的公眾利益與其帶來的恐慌與二次傷害又是否相稱?
艾妮·浮離
結合上述有關「完整」的討論,顯而易見的是,後期處理以令片段引發的不安減低,以符合其牽涉的公眾利益相稱性的方法相當多,不重複。

可惜的是,目前在網上廣泛流傳的,大多是未經處理的完整片段,而且涉及廣傳與否的討論,不少均停留在好驚與掩蓋真相的兩極矛盾,在每個人都已經是一個傳播媒介的當下,這種現況殊不理想。//
艾妮·浮離
心理學家籲因演唱會意外片段而持續情緒反應需尋求協助

有臨床心理學家表示,昨晚於MIRROR演唱會中目睹大型屏幕跌下的觀眾,以及傳閱片段的巿民,可能會有心理上的震撼,精神會出現應急壓力症,應留意受影響的時間,又呼籲巿民如感到焦慮不安,盡量不要再看相關片段。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張傳義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演唱會現場觀眾或有看過片段的人士,如果出現情緒波動、不開心、焦慮、抑鬱狀況、發惡夢或容易想起事件的情況,很多時都是因為突如期來的事故,造成情緒反應;只要維持不超過一、兩個星期,或不影響日常生活,仍是可以接受。但如果情緒影響到工作或學業,打擾到日常生活,就需要尋求如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學家的協助。
艾妮·浮離
他說現場觀眾能夠看到事件的細節不多,但當時場館的尖叫聲及當刻的情緒等,震撼性更大。而看相關片段的最大問題,是有人會逐格重播、甚至放大來看,將事件看得更仔細,對情緒健康未必太好。他建議如果已有不安及焦處,盡量不要再看相關片段,亦應考慮傳閱對像是否想看到有關片段,如果有小童看到事件,家長可留意他們會否變得異常沉默或不開心,以至出現不安等,家長應安撫他們,如果情況持續多個星期,就可能要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2022-07-29 11:07:33
艾妮·浮離
李家超:受傷舞蹈員家屬抵港後可到醫院探望
https://bit.ly/...
MIRROR 演唱會昨晚發生嚴重事故,懸空屏幕墮下並砸中舞台上兩名舞蹈員。傷勢較嚴重的李啟言(阿MO)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其家人正身處海外。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午見記者時,向傷者致以深切慰問,並稱醫務及衞生局已主動聯絡傷者家人,提出抵港後將獲安排到醫院探望傷者。醫衞局回覆《獨媒》查詢指,衞生署獲授權人員可在特定情況下,批准受檢疫人士暫時離開檢疫地點,探望危重的親屬。
……
艾妮·浮離
醫衞局回覆本網查詢指,據現行措施,衞生署獲授權人員可在特定情況下,批准受檢疫人士暫時離開檢疫地點,探望危重的親屬。局方亦表示,傷者家屬已順利預約指定檢疫酒店房間,將盡力提供協助,讓家屬在抵港完成「必須的入境檢疫程序」後,盡快到醫院探望傷者。

據了解,「必須的入境檢疫程序」包括抵港後在機場接受快速測試,以及核酸檢測,並不包括等候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亦不包括酒店檢疫7日。
艾妮·浮離
當局說檢疫人士獲准探望危重家屬須提供醫院信函等文件

MIRROR紅館演唱會大屏幕突然由高處墮下事件,其中1名受傷舞蹈員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嚴重。醫務衞生局就有關家屬探望安排回應傳媒查詢,表示如有特殊情況,衞生署獲授權人員可以批准受檢疫人士短暫離開檢疫地點,探望危重的親屬等。受檢疫人士需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例如醫院信函等。當局表示,評估受檢疫人士申請時,衞生署會考慮有關申請對公共衞生帶來的風險。受檢疫人士如到訪醫院,亦要先得到醫院負責人批准。   當局表示,據與相關人士了解,傷者家屬已順利預約到港航班及指定檢疫酒店房間,會盡力按機制提供協助,讓家屬抵港後完成必須入境檢疫程序,包括取得陰性檢測結果及檢疫令後,盡快到醫院探望傷者。

2022-07-29 20:20:04
艾妮·浮離
這與傷者無關,但之前香港不少人因種種政策無法照病重家人,甚至未能與家人見最後一面,如此特事特辦,是因為李盛林牧師是知名人物,而政府又想營造寬容的形象嗎?
八十八位資深教牧及信徒聯署登報 指締造復和全港基督徒有責
艾妮·浮離
Facebook
//今日得知因為CUT文化藝術的Budget,紅館已經cut咗RSM(中文大概是駐場舞台監督),件事簡直離譜。

冇咗RSM,好似仲冇埋RTM (駐場技術總監),唔怪得近幾年啲紅館Show越來越大龍鳳,危險程度難以置信,原來而家冇王管。

工程公司只需要有結構工程師的Cert,康文署就會收貨,中間究竟有幾多古靈精怪野,Well,今時今日嘅香港乜都有可能

我喺普通康文署場地,兩米高度都需要有扶手,紅館show喺冇王管之下任意玩大龍鳳,有cert 有保險加埋其他古靈精怪野就乜都得//
艾妮·浮離
娛壹 on Facebook
//幕後A先生稱,3次意外都跟舞台升降台機關有關:
1、開場MIRROR唱完團歌後,工作人員為Tiger 及Jeremy 除下威吔,有dancer跌入舞台巨窿,「有少少皮外傷同傷到關節」,最終該名dancer要退出表演;

2、Stanley、Frankie、Jeremy及Jer綵排《狂人日記》加《九》,4位成員仍在台上時,台中間升降台已降下,巨窿再次出現,萬幸沒有人跌下巨窿,但已嚇親在場視察的經理人花姐;
艾妮·浮離
3、AK綵排《信之卷》,當時樂隊在台中間升降台演奏,但其中一側突然半降下,令鼓手連人帶鼓、結他手Jason Kui都跌落台底,兩人都有皮外傷,因疼痛而影響演奏,AK戥他們擔心,#花姐 最終按捺不住,向Fran9提出:「不如我哋搞掂啲機動先,聽日先再開始Full Run,如果唔係搞唔掂,我唔知會發生幾多次意外。」從幕後人員提供意外相片可見,當時台中間升降台出現半邊大窿,半套鼓亦丟落台下。

幕後A先生不滿監製Fran9及導演Mark在綵排時一問三不知,包括不熟舞台機關操作、沒有清晰操作指示,連有舞蹈員跌落台,Fran9稱「睇唔到、唔知道」!至於dancers在黑圖中提到的「執生說」,幕後A先生稱,曾聽到Fran9向眾人稱:「呢啲嘢執生㗎嘛,你哋唔係啊嘛?」
艾妮·浮離
【花姐在總綵排提出質疑】
由於踩台僅有2日時間,24日總綵排時意外頻生,至25日演出前仍要進行綵排,幕後A先生指因為舞台機關問題而不斷延遲,要到凌晨1點才開始總綵排,其間花姐也有提出質疑,指出舞台機關「呢樣嘢其實好危險喎!點解Artists未去到升降台,你就降個台?」A先生不滿Fran9:「點解咁不負責任!」

而演唱會必備環節——尾聲的鳴謝部份,A先生指由於時間不足,第1場並未有在螢幕顯示鳴謝名單,到第2場名單有顯示Fran9擔任監製、Mark擔任導演。第3場花姐加入panel操作,A先生稱懷疑有人不滿,故意刪去監製及導演名字。他又提到:「好多演唱會都聽到啲artist多謝production,邊個導演、邊個監製,但呢幾場MIRROR都冇。」
艾妮·浮離
他又稱:「呢一樣嘢就係令我最睇唔過眼,其實當日花姐都只係負責提醒12個artist小心。」

對於網上流傳舞台搭建時,有好多大陸人或南亞工人,A先生指無論協興隆及ITP都是一些熟口熟面的工程公司,該說法未必屬實,但他指:「因為疫情,有啲好資深嘅工程人員喺呢一行搵唔到食,已經轉咗行或者移咗民,的確係有新血,但未必係大陸人或者南亞人。」

A先生認為,「我會話ViuTV、MakerVille 同花姐都可能有不足,但有時production嘅責任好大。」、「監製真係應該要負上責任,呢part好緊要,就算搵到邊一間工程有問題,但明明最應該發聲代表團隊,應該係監製。」他又指,現場目擊到嚴重意外發生一刻,內心非常不好受:「就算我哋呢啲幕後,個心都好唔舒服,好似半個殺人兇手咁。」
……
艾妮·浮離
網上現時仍有MIRROR演唱會各場表演片段流傳,A先生指,若細心比較不同場次的同一環節,可以發現舞台機關操作略有不同,如電視巨幕有否升降等等,他說:「其實留意吓fans拍嘅片,佢有啲位係撞歪咗㗎,因為都幾明顯。佢哋每一場使用個wall嘅程度都唔同,因為第一場未ready,所以用少咗,第二場熟咗用多啲,第三場熟咗再用多啲。」
……
Fran9是TVB導演出身,離職後曾跟林嘉欣導演老公袁劍偉合組公司,其後擔任演唱會導演,先後為鄭秀文、陳奕迅、郭富城、達明一派、容祖兒等演唱會擔任監製。//
艾妮·浮離
工會批楊潤雄靜態表演論 斥卸責舞蹈員
https://bit.ly/...
MIRROR周四(7月28日)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事故,懸空屏幕墮下並砸中兩名舞蹈員。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今早(30日)表示,紅館可續辦較靜態、舞台設計簡單的表演,「企喺度、坐喺度唱吓歌」。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隨即發聲明,指事故源於監管漏洞,斥責政府將責任推卸給舞蹈員,又舉例駁斥指如若工廠發生工業意外,政府應監管工廠,而非「一刀切」移除所有機械。
⋯⋯
如若政府只讓表演者作靜態演出,變相將責任推卸給舞蹈員,亦「承認政府沒有能力對於場館作出有效的監管」。
艾妮·浮離
J A S O N K U I (@jkui) • Instagram photo
吉他手澄清自己沒跌落台底
艾妮·浮離
【#本周新聞焦點— MIRROR演唱會巨屏倒下事件 調查報告足以彰顯公義?】

【全文】 MIRROR演唱會巨屏倒下事件 調查報告足以彰顯公義? – 誌 HK FEATURE

提供威吔機及鋼纜的總承辦商是藝能工程,藝能工程發聲明指舞台設計和製作涉及不同單位,暫不便發放任何信息,以免引起外界誤會或猜測。另一有機會安裝巨屏的公司是In Technical Productions,該公司稱他們是負責提供視訊器材並安裝到主承辦商提供及指定的結構工程上。

目前為止,不論官方、承辦商及工程公司,亦沒有交待由哪一方負責安裝巨型屏幕的部份。

政府成立專責小組撰寫報告,其作用大概可分為兩個方向。一是交待始末,並向政府作出詳細的建議。其二是循司法途逕向負責人作出檢控,檢控權則交由律政司決定。
艾妮·浮離
近年涉及結構倒塌事故,可追溯城大胡法光運動中心屋頂倒塌事件。事件發生在2016年5月,面積達1,400 平方米的綠化石屎天台連金屬支架突然塌下,造成3人受傷。

屋宇署在13個月之後公布調查結果,律政司考慮過報告之後,決定不會向涉事者作出檢控。

當時城大天台綠化工程的威華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對此不作回應,而負責為綠化設施加設水箱的結構工程師亦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報告中亦未有提及城大的刑責。當時城大在事後曾自組調查委員會,涉事的主管亦沒有受到處分。

無論是城大塌屋頂事件,抑或是2010年馬頭圍道塌唐樓事件,律政司除了考慮警方的調查結果,政府的調查報告亦是檢控的重要根據。

但是,司法只是彰顯公義其中之一的手段,調查報告能否在陽光下進行也是重點。
艾妮·浮離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稱成立跨部門小組,但未有確切地公開「跨部門」小組是涉及哪一個部門?當中有沒有非官方的結構工程師成員?有沒有舞台工程師成員在調查小組內?勞福局在小組是什麼角色?
⋯⋯
在演唱會巨屏墮下的事件,主辦及官方發出資訊有限,而且透明度極低。事隔兩日才發現監製是Fran9 ,而不是⋯「花姐」黃慧君。製作單位的名稱也是靠傳媒在演唱會落幕之後鳴謝Credit及綵排流程中努力搜尋得來,之後冒出來的製作單位名字愈來愈多,但仍未交待哪一方負責安裝懸掛的巨型屏幕?每間公司僅透過聲明,向傳媒發出文字訊息,稱等待調查報告,不發出任何資訊,不想引起公眾錯誤揣測。

公眾欠缺資訊,自然引來不必要的揣測,只有真相才會讓事件愈辯愈明,而公義不止單靠司法去彰顯,一個健全的社會需要公眾共同監察,才可防微杜漸,創造更完善的制度。
艾妮·浮離
有資深舞蹈員稱簽約演唱會表演後可能臨時加插危險動作

紅館演唱會發生大屏幕墜下事故後,舞蹈員的安全及待遇引起關注。有資深舞蹈員表示,舞蹈員大多以自僱形式簽約在演唱會表演,但合約條款比較簡陋,工時可能超出合約要求,或臨時要求加插危險動作。有16年跳舞經驗的香港舞台藝術從業員工會副主席陳穎業說,舞蹈員參與演唱會,每場收入可能3千至4千元,排練費用就按大約50至100元時薪、或500元日薪計算。他說即使有工時要求,都不會嚴格執行,舞蹈員很多時候亦會配合製作公司要求,如果未能超時工作,有機會影響工作機會,或被人認為不合作。陳穎業說,舞蹈員抵達舞台排練,有時會被要求加插合約無提及的動作,例如被要求吊鋼索,舞蹈員一般為了糊口,難以拒絕或投訴。

2022-07-31 21:52:55
艾妮·浮離
演唱會調查小組首次開會 楊潤雄冀一至兩周有初步原因

調查MIRROR演場會事故的小組將於今日首次開會,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調查由康文署助理署長領導,將分階段進行,期望一至兩星期可以有初步事故原因,亦會與警方互相支援。楊潤雄於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工作會由不同部門,包括康文署、勞工處等根據自己部門負責的法例跟進,亦會有機電署及結構工程等專家參與,希望分階段找出事實及原因、引致事故的最大問題等,亦不排除在調查中,當引伸出其他問題時,尋求其他業界人士協助。他說,關注紅館已舉行表演數十年,為何今次發生重大意外,涉及人為還是機件因素,知道問題後再跟進,決定表演如何能繼續舉行。
艾妮·浮離
他又說,明白許多巿民心急想知道事故原因,但亦要根據事實與科學,完成調查後再決定責任誰屬。被問到小組會否同時調查及檢討康文署的責任,楊潤雄表示,會先檢視整件事故,制度上是否做得足夠等,有需要便會更改,重申自己會親自過問。被問到2008之前,康文署曾經有駐場舞台監督一職,後來改為其他職位,楊潤雄表示,有關職位並非註冊工程師,認為由主辦機構找合資格的專業人士去檢視舞台設施,會更安全有效。

2022-08-01 09:31:00
艾妮·浮離
康文署場地表演活動行短期措施 亞博館稱亦採相關要求

康文署轄下表演場地的演出活動今日起實施短期措施,亞博館表示,亦會要求場館舉行的活動符合相關要求,如暫停使用懸吊在高空用作擺動或旋轉或乘載人員的機械裝置,亦會要求合資格人士每日檢查由租用人加設的舞台機械裝置,以確保安全。亞博館說,一直有專責部門及既定程序協助主辦單位檢視活動,以確保符合安全規例,亦會在活動舉行前就活動及場地安全檢查相關文件及牌照,如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必須由註冊結構工程師提交的結構數據及有關監督報告等。亞博館說,所有在亞博館舉行的公眾活動,活動主辦單位必需持有有效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該牌照由食環署聯同相關政府部門審批,其中相關的臨時構築物必須經由註冊結構工程師核證。

2022-08-02 20:32:39
艾妮·浮離
調查紅館演唱會事故小組相信鋼索斷裂可能因為金屬疲勞

調查MIRROR紅館演唱會屏幕墜下事故的工作小組,下午舉行第二次會議,領導工作小組的康文署助理署長李子俊表示,根據現場用顯微鏡就鋼索斷口所做的檢測,有跡象顯示,相信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由於鋼索出現金屬疲勞引致斷裂,但仍要進行測試才能確認最後結論,但現階段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亦不能總結事件或推斷成因,仍要循多方面調查,包括裝置、負重及物料等,工作小組希望盡快完成調查。
艾妮·浮離
李子俊說,過去幾日工作小組已聯繫不同政府部門及專家,除了審視由主辦方提交的圖則及文件,亦在實地做檢測,包括用顯微鏡檢視斷裂鋼索的斷口,亦取走部分鋼索樣本做化驗,工作小組亦委託私人化驗所做檢測,以加快調查進度。他提到,在調查過程中工作小組面對不同困難,例如專家希望在高位檢視仍然懸掛在舞台的鋼索、裝置等,需要清拆部分舞台及座椅,讓當局安排高空工程車到現場,讓專家近距離視察。

2022-08-05 17:55:03
艾妮·浮離
孫玉菡稱紅館事故仍在搜證階段 難斷定調查需時多久

調查紅館演唱會大屏幕墜落事故的小組昨日舉行第二次會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勞工處代表的主要工作是檢視在《職安健條例》下,有無人要為事件負責、當中的成因,以及是否有進一步行動包括檢控,目前仍在搜證階段,難以斷定調查工作需時多久。孫玉菡在本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表示,根據《職安健條例》,可要求僱主提供安全適切的工作環境,修例後有關最高罰款已加至300萬元。至於有工會要求參考工地吊船等,為舞台工作提供更詳細指引,他說工地的環境較固定,可以有具體要求,但舞台變化較多,兩者不能完全類比。
艾妮·浮離
孫玉菡透露,勞工處正積極協助紅館事故的舞蹈員釐清其僱傭關係,強調即使有簽訂自僱合約,都未必代表一定是「自僱」,要視乎相關人士是否有自主經營權力、是否可自行請幫工等。他說,一般而言,如果工業意外涉及司法程序,都要等法庭有判決後,才能公布當局的調查結果。

2022-08-06 08:56:42 (1)
艾妮·浮離
據了解專家及警方代表透過升降台視察紅館降落屏幕裝置

調查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的工作小組,下午2時許完成今日的實地調查工作,明天會繼續進行。據了解,專家及警方代表透過升降台,高空視察降落屏幕的裝置,不過由於舞台未清拆,仍未能近距離視察。消息指出目前最重要是等待有關鋼索及零件化驗結果,除了政府化驗所負責化驗,當局同時外聘私人化驗所參與,會比較兩者化驗結果。領導工作小組的康文署助理署長李子俊昨日說,相信事故其中原因,可能是懸掛屏幕的鋼索出現金屬疲勞引致斷裂。
艾妮·浮離
消息指出,金屬疲勞可由多個原因造成,要了解是否製造質量問題、原材料不符標準、操作問題及有否做安全負重測試等。工作小組仍朝著金屬疲勞方向調查,同時不排除有其他因素造成意外。據了解,工作小組目前未能掌握還要多少時間完成調查,小組知悉紅館本月19日會舉行另一個演唱會,因此已盡量加緊工作,但仍要查出真相為目標。

2022-08-06 16:56:05
艾妮·浮離
Stay Simple (@staysimple.0609) • Instagram photo
好討厭IG不能複製,直接截圖
https://images.plurk.com/52lguBC1JBLE47fmCHegAv.png https://images.plurk.com/4WVv3LNI6JnqnxFzrR1JB8.png https://images.plurk.com/5nkWNNsuGanD7xIs2C3bV9.png
艾妮·浮離
康文署稱紅館屬多用途場地不設舞台故無駐場舞台監督

就傳媒查詢紅磡香港體育館不設駐場舞台監督職位,康文署表示,紅館是多用途場地,供租用人士舉辦體育活動、大型演唱會及其他節目,按不同需要設計場地,並不設有舞台,所以並無安排駐場舞台監督負責舞台設施管理。康文署說,在體育館表演所用的整個舞台及其他裝置均由租用者設置。主辦機構需自行委聘「合資格專業人士」在工程完成後,以書面向署方證實所搭建、安裝的舞台搭建物或器材工程安全穩妥。
艾妮·浮離
康文署提到,轄下的表演場地例如文化中心及大會堂等設有舞台,並提供舞台設施和裝置,因此安排駐場舞台監督執行日常舞台運作及提供舞台服務、監督舞台技工,而這些舞台監督並非擁有註冊工程師資格或負責審批舞台結構安全的人員。如租用人在這些表演場地的舞台加設大型構建物或機械裝置,仍然需要聘請「合資格專業人士」向署方證實所搭建的舞台和裝置是安全穩妥,與紅館安排相似。

2022-08-11 19:45:37
艾妮·浮離
康文署:屏幕懸掛系統裝置和裝工均可能致紅館屏幕下墜

康文署統籌的工作小組今日舉行第三次會議,討論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的成因。工作小組仔細研究現時所掌握的調查發現,根據實驗室檢驗結果,鋼索斷裂是由金屬疲勞引致,但工作小組須進一步調查其成因。屏幕懸掛系統的裝置和裝工均可能是引致LED屏幕下墜嚴重事故的原因,工作小組正循這方面作進一步調查。工作小組早前安排高空工程車,讓專家在高位近距離檢查懸掛在舞台頂部的裝置。而因應舞台已清拆,工作小組亦已安排對所有已放下的懸掛裝置進行檢查和化驗。康文署將會在明天如期將表演場地交給下一個租用人進行演唱會。
艾妮·浮離
租用人亦同意遵守及配合日前公布的三項短期措施,包括重新檢視舞台設計和由租用人加設的機械裝置,確保安全性;暫停使用懸吊於高空用作擺動或旋轉或乘載人員的機械裝置;以及每日必須由康文署同意的合資格人士檢查機械裝置以確保安全性。

2022-08-12 19:17:08
艾妮·浮離
MIRROR演唱會下周公布退款安排 主辦單位致歉

MIRROR紅館演唱會主辦單位大國文化及MakerVille發聲明表示,下星期會公布門票退款安排,受影響場次包括7月28日至31日以及8月2日至6日。聲明說,與MIRROR溝通及討論後,理解各成員需時和空間調整身心及疏理情緒,因此,決定暫停MIRROR在8月及9月的公開活動,並不代表各成員會就此停下來,他們會按自己的情況善用時間,有的休息,有的學習,有的進行訓練及參與其他形式的工作,務求以更好的狀態一起出現。
艾妮·浮離
聲明表示,公司一直心繫傷者,對他們的關顧和支持是當務之急,事後一直與傷者及其家人保持聯繫及會面,為尊重私隱,不便透露詳情,公司亦有主動與舞者多次會面,了解他們的狀況,提供切實幫助。聲明亦提到,對今次事故為表演者、參與演唱會的工作團隊、觀眾以至市民帶來不安及影響,深感抱歉,正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工作小組及協助警方的調查,提供相關資料,徹查事故原因。由於事故仍在調查中,未能評論,若發現任何人或單位涉及疏忽而導致今次事故,會嚴肅跟進,定必追究。

2022-08-12 19:23:30
艾妮·浮離
工會指今年夏天9人工業意外亡 「急」「趕」成催命符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表示,本港今年夏天發生多宗嚴重工業意外,共造成9名工人喪生,14人受傷。工會指出大部分工業意外,是由於工人在無充足時間配戴安全設備情況下,進行高風險工序而發生。建議當局設合理施工期,當工程因疫情或惡劣天氣被迫停工,就順延完成工程項目日期,以防止意外發生。工會表示,香港建造業近年因新冠病毒以至不確定天氣等不同原因,而出現工期延誤,導致工人面對急趕的情況,為追趕延誤的日子,承建商要求工人在惡劣天氣下施工。前線工人亦為生計而冒險工作,形容「急」和「趕」成為工人的「催命符」。工會認為,政府相關部門,包括屋宇署及建築署有責任定時審視及監督公共及私人發展項目的施工期,是否有足夠時間給予前線工人合理地安全施工。

2022-08-15 19:09:24
艾妮·浮離
霍啟剛與業界晤康文署署長 倡紅館伊館聘安全主任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說,演出業界一致認為政府有必要在紅館及伊館聘請安全主任,負責監督舞台上所有機動裝置的運行安全,監督技術排練執行,以及就有關裝置對表演者的人身安全,作出風險評估。就MIRROR演唱會屏幕墜下事故,霍啟剛與前線舞台技術人員、舞蹈從業員、主辦方等多位業界代表會見康文署署長劉明光,並建議康文署更新演出場地的使用及安全守則。霍啟剛說,香港的演出業界向來非常專業,十分重視舞台安全,但今次事件暴露了行業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業界代表都認為要提升舞台安全,保障所有舞台工作者安全。

2022-08-17 21:34:41
艾妮·浮離
林家謙在紅館舉行演唱會 舞台重新作出調整及安排

歌手林家謙今晚在紅館舉行演唱會,是MIRROR演唱會巨型螢幕墮下壓傷舞蹈員的事故後,首個在紅館的表演活動。大會發言人表示,為全面配合政府要求的「短期措施」,舞台已重新作出調整及安排,刪減不少升降台設計,亦刪走使用懸吊於高空用作擺動旋轉或乘載人員的機械裝置。發言人強調每一次演唱會,都做足百分百安全措施,確保台前幕後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安全,並非今次才加強有關工作。

2022-08-19 23:22:06 (2)
艾妮·浮離
紅館調查小組指護繩器夾著鋼索 使其轉動時被壓傷磨損

調查紅館嚴重事故工作小組召開第四次會議後見記者,小組專家顧問林超雄解釋,小組初步評估屏幕墮下的原因。林超雄說,檢查吊起屏幕的斷裂鋼索,在放大5000倍的顯微鏡下,確認鋼索斷裂時是受到金屬疲勞現象影響。專家又發現該條斷裂的鋼索的鋼絲,可承受的力度較市面同款少20%。林超雄又提到,鋼索安裝時有護繩器固定位置,但相關的護繩器安裝後夾著鋼索,使其轉動時被壓傷,表面出現磨損。而主辦機構提供的屏幕重量就遠低於現場量度,多重問題令鋼索在很短時間內出現金屬疲勞,最終斷裂。
艾妮·浮離
但林超雄說,調查工作未完成,包括要以實驗確認鋼索螺絲切斷的原因。他說,涉及承載他人的大型機械如昂坪360,會定期以機器檢查鋼索有否出現金屬疲勞,但坊間其他的吊重裝置,就未必可以簡單檢查出金屬疲勞的情況,目前難以簡單判斷事件是否涉及人為失誤。工作小組委員及工程師學會代表司徒家成說,負責為舞台工程簽紙的工程師是否失職,仍需進一步調查。如確認有責任,工程師註冊局會作紀律處分。工作小組主席李子俊希望在下月完成調查。他說不同部門正進行調查,不便透露太多細節。

2022-08-24 18:46:45
艾妮·浮離
司徒家成:紅館事故 下一步調查為何螺絲會斷

調查紅館嚴重事故工作小組委員、工程師學會代表司徒家成表示,小組量度墜下的電子屏幕有500公斤至520公斤,據說主辧單位交給康文署文件,寫上屏幕重500磅,不過要有證書才能證實,由於警方仍在調查,文件在警方手上,現時不便發放。司徒家成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屏幕重量未必是今次事故很重要因素,視乎設計者設定的安全系數。工作小組就斷裂的鋼索進行拉力測試,發現與標準相差兩成,從表面痕跡來看,證明鋼索運作時受到某一種壓力,加速損壞,導致金屬疲勞。
艾妮·浮離
他說,滾筒有一條保護鋼索的橫條,以防鋼索彈出,但橫條與滾筒接觸面距離太貼,引致好像「渣蔗汁」般,鋼絲經過滾筒後變型,除了要升起屏幕重量,還要跟保護橫條鬥拉力,好像拔河般,加重鋼索勞損。司徒家成說,吊著屏幕的兩條鋼索,一條斷了,另一條無斷,而是螺絲斷了,下一步是調查為何螺絲會斷,而現時螺絲由警方保管,暫未做到化驗室的剪力及拉力測試。

2022-08-25 11:33:00
艾妮·浮離
Facebook
MIRROR紅館演唱會 調查小組未交代的細節
康文署意外前曾巡查 查了甚麼?
舞者揭第三日有專家再做安全檢查 檢了甚麼?

//昨日(24日)調查嚴重事故工作小組下午舉行第四次會議,會後工作小組主席、康文署助理署長李子俊,聯同工程師學會代表司徒家成和專家顧問林超雄舉行記者會,講解調查最新進展。小組於8月5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會後公佈實驗室檢驗結果證實鋼索斷裂是由金屬疲勞引致,估計屏幕懸掛系統的裝置和裝工均可能是事故原因。昨日記者會上,小組專家顧問及工程師學會再講解引發 金屬疲勞 初步原因,並謂需要進行更多實驗測試。

調查小組記者會報道: Log into Facebook
艾妮·浮離
惟今次記者會,仍有多個未解疑團:
1.涉事鋼絲本身質量可以承受的重力,比一般同樣結構的鋼絲繩少兩成。惟專家顧問林超雄指不清楚出事鋼索是否已重用多次及來源,亦未能回應使用多次重用的鋼索是否不符合規定:「我到而家都唔可以好確切咁講到俾你聽,因為呢個都要搵番真係裝嗰個人,先可以講返俾你聽佢嗰來源喺邊度。」

2.護繩器(rope guard)不斷壓傷及磨損鋼絲,令其很短時間出現「 塑性變形 」(Plastic deformation)。專家指慣常用的護繩器能轉動,免鋼絲受拖壓損害,惟今次不是,主辦機構委聘、經康文署核准的合資格專業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監工期間,以及簽發RSE Report時是否知情?
艾妮·浮離
3.專家指鋼索所承受的力,比正常估計所需受的力大很多;而主辦機構提供之吊掛LED屏幕重量,比小組現場量度的重量「爭咗一個大嘅百份比」; MakerVille 指其提交調查小組的資料當中,「包括 總承辦商向演唱會場地及向我們提交的數據和資料 」總承辦商藝能、註冊結構工程師及MakerVille事前是否知悉重量不符?哪方決定「加重」?有否相應措施以確保安全

4.上月29日,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會見傳媒時,被問及演唱會舉行前及首兩場已發生多次意外,他指:「我哋康文署嘅同事係知道嘅,亦都曾經同勞工處嘅同事做過一啲檢視,向主辦單位提出咗一啲要改善嘅意見。」又指26日晚表演部份安排與頭場不同,是主辦方「聽取署方意見後改善」。惟康文署檢視期間有否發現上述問題?或曾否檢視鋼索及整個吊掛組裝?所謂「檢視」,當日檢視了甚麼
艾妮·浮離
5.演唱會第三場開始,巨型LED屏幕增加升降效果,改動前曾否徵詢註冊結構工程師意見?有否向康文署入紙提出有關改動?主辦機構及署方是否知情?改動前,人員有否再檢查鋼索是否安全?

6. 今次涉事的LED屏幕吊掛工程,提供組件及安裝之涉事工程公司為何?(包括「大判」藝能、#ITP、及 協興隆 等)他們在今次的角色為何?

【舞者怒轟:罪孽深重,唔係一句「我唔知唔關我事」就得】
MIRROR演唱會24位舞者,阿Mo仍然危殆,女友 SoChing及 Rorrmi 多位成員亦於社交平台轉發有關昨日記者會之報道,Rorrmi 大隊長Saiter質疑:「我記得,第三日(即27日,意外前一日)係有所謂專家嚟重新check一次個舞台安全,先批准繼續進行表演,咁究竟又check咗啲咩?」
艾妮·浮離
Fong Fong在IG Story post:「先唔講前期計算錯誤問題,Day3有重新安全檢查,咁嚴重嘅損耗唔知?檢查咩?護繩器唔係護住條威吔,又夾住又磨損,安檢又睇唔到?帶班友嚟巡一圈又收工?金屬疲勞,真係意外?」「連安裝同原件都有問題,加埋舞台效果,吊上吊落又識轉又剩,邊個話OK可以咁樣用?個mon嘅使用程度又係邊個決定?開個show,主辦/承建商,連機械嘅安全情況都可以唔知,即係掉我哋幾十個表演者上台每晚同你搵命博一舖?」

該帖文最後寫道:「罪孽深重,唔係一句『我唔知唔關我事』就得。正正就係點解你會唔知?」ManC也repost有關調查重點,反問:「責任誰負?」LapYin寫道:「『金屬疲勞』所以沒有人需要負責嗎?甚麼原因讓它發生?有可能是使用不當嗎?是天災還是人禍?」
艾妮·浮離
家琪對於LED屏幕重量與提交文件所列重量相差很大,問道:「我唔明,咁多問題,咁究竟邊個負責?」Terry也追問:「咁而家解釋咗咁多,請問又邊個負責呢?」Canny亦不滿︰「係咪吊啲咩上去都唔洗了解?係咪鍾意吊幾重就吊幾重?依啲嘢係咪又冇人要付(負)責」「人命嚟,點解可以咁兒戲,點解可以咁荒謬,責任何在?!」

【註冊結構工程師若失職 紀律處分處理?】
記者會上,昨日有傳媒問及今次負責的註冊結構工程師 是否需負責任或刑責,李子俊以「其他部門仲調查緊」為由不回應;司徒家成則指若有失職,工程師註冊管理局將對其紀律處分。另有傳媒向署方查詢,問及獲委聘為「合資格人士」的註冊專業工程師需具備哪些資格,以及若出現疏忽、瀆職會有何罰則,署方僅稱對紅館租用人進行舞台裝置一直有「適切的監管」,並將「檢視如何加強對租用人的監管」//
艾妮·浮離
演唱會墮屏幕 專家指註冊結構工程師無資格就起重裝置簽紙
https://bit.ly/...
調查MIRROR紅館演唱會嚴重意外的工作小組昨日公布進一步調查結果,指出吊掛LED屏幕的鋼索,質料比一般市面上買到同款直徑鋼索較差。有報導指主辦單位申報的屏幕重量,比實際重量相差兩成,專家司徒家成澄清兩者單位有別,申報用「市斤」,但實際是「公斤」,差異原因有待警方調查。他又稱,註冊結構工程師不能簽發起重裝置的安全證明,因為要由熟悉「機械輪機造船」的註冊專業工程師才能簽紙。他表示業界一向有指引,但是否清楚則視乎溝通。
艾妮·浮離
李啟言父親發信稱醫生評估兒子頸椎神經95%不能復原

在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牧師發出第六封代禱信,信中透露,中西醫在事發後一個月評估,醫生說,李啟言頸椎神經「95%都不能復原」,會嘗試針灸,但中醫仍未能有絕對把握李啟言能完全康復。信中又指,因疫情影響,李啟言須轉至另一深切治療病房,另需要長期配戴頸箍,以致後腦感到痛楚影響睡眠,現時仍未能完全脫離呼吸機。信中再次提到,祈求政府成立的「跨部門工作小組」能清楚找出是次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作出適當的處理和跟進。

2022-09-04 02:49:46 (2)
艾妮·浮離
楊潤雄:希望李啟言早日康復 刑事調查需要非常仔細

在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的父親李盛林牧師在代禱信透露,中西醫在事發後一個月評估,李啟言的頸椎神經「95%都不能復原」,會嘗試針灸,但中醫仍未能有絕對把握李啟言能完全康復。信中亦提到,希望政府成立的「跨部門工作小組」能清楚找出是次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作出適當的處理和跟進。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一直以來關注舞蹈員的身體情況,希望李啟言早日康復,又指當局一直有就事件調查作出交代,包括勞工處及警方從法例上進行調查,需要多些時間;康文署亦成立了一個小組,主要就技術問題找出原因,從而看看未來工作怎樣可以預防、減少或防止危害從業員安全的情況再次發生,多方面工作仍在進行。
艾妮·浮離
楊潤雄又說,康文署最近交代了署方與專家討論的技術原因,現正與業界商討未來的改善措施,至於刑事調查需要非常仔細,包括與很多人士見面,執法部門要慢慢做,希望公眾多給一點時間。他又透露,過去部分業界提出過「炒飛」問題,強調當局正初步構想,研究將「炒飛」刑事化。另外,對於有政府專家顧問表示可以視乎疫情發展,考慮取消酒店檢疫安排。楊潤雄認為,政府在防疫抗疫措施上要做一個整體平衡,包括保障高危群組的生命安全,也會考慮整體經濟發展、對市民的影響,從而作出最好的決定。他強調,整個社會希望可以早日復常,重申接種疫苗是預防重症的最好方法,加上與人接觸時盡量保持社交距離,是能令香港早日復常的舉措。

2022-09-04 11:11:49
艾妮·浮離
李啟言父親再發代禱信 兒子稱會安然面對長時間治療

在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目前仍然留醫。他的父親李盛林發出代禱信,指李啟言向家人說,已經接受自己將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在醫院治療,會安然面對,信中提到,作為父母很痛心和無奈,但總算也感到欣慰。信中說,經過5個星期的艱辛努力,李啟言現時可以脫離呼吸機,情況由危殆轉為嚴重,不過在沒有呼吸機輔助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痰液積聚而出現併發症。代禱信又指,李啟言過去一星期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治療與復康,作為父母會擔心他的身體負荷不到,希望專家的先進醫療方案能夠改善李啟言的狀態,又祈願特區政府成立的「跨部門工作小組」調查報告,能清楚找出是次事件的來龍去脈,並作出合理的處理和跟進。

2022-09-10 23:05:03
艾妮·浮離
李澤楷探望演唱會傷者李啟言 個人名義提供1千萬支援

MIRROR紅館演唱會主辦單位MakerVille母公司、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表示,對傷者李啟言(阿Mo)及其家人的憂慮及傷痛,他一直深感沉重,他上星期曾與阿Mo家人一起到醫院探訪及慰問時,重申他對事故的關注,並承諾會盡力提供協助。李澤楷發聲明表示,明白公司正全力配合政府及警方的調查,但過程需時,在釐清事故原因及責任問題前,為了能盡快及切實地為阿Mo及其家人提供幫助,除了公司承諾負責阿Mo的醫療費外,他會以個人名義向其家人提供1千萬港元的經濟支持。
艾妮·浮離
他指出,明白財務上的援助不能減低傷痛,但希望出一分力提供幫助,而無論政府及警方調查後有任何結論,也不會影響他此次所作的經濟支援。聲明又提到,他們有討論阿Mo的情況和醫療選項,以及與家人分享搜集到的各地專家資料、最新的醫療技術及其他支援等,以供考慮,務求可以聯同本地的專業醫療團隊,一起找到幫助阿Mo的方案。李澤楷說,得知阿Mo的情況改善,亦繼續從其父親的代禱信感受到阿Mo和家人的勇敢和堅毅,他希望可以透過各種實際行動,為他們提供所需支援。

2022-09-12 18:15:50
艾妮·浮離
李盛林謝卻捐贈 稱責任人未妥善處理前為時過早

MIRROR紅館演唱會主辦單位母公司、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提出,以個人名義向演唱會傷者李啟言的家人捐出一千萬。李啟言父親李盛林在社交網站發表聲明表示,謝卻所有捐贈的好意,認為在責任人未有妥善處理之前,所有捐贈都為時過早。聲明指出,有待政府的「跨部門工作小組」最後調查結果公布後,才能作出妥善處理責任問題,還李啟言及其他受傷的舞者一份尊嚴和公道,給予演藝行業一個安全的保障,並期望涉事單位能負上相關責任。 聲明又說,對於一個20多歲的青年人來說,前路本應是一片光明。現時李啟言生活上每一個最基本的舉動和細節,都只能靠別人照顧,雖然他的心理素質漸趨正面,但往後的人生如何,作為年老的父母都很擔心。若現況真的不能改善,將來有一天他們安息主懷,將懷著遺憾和難過而離開。
艾妮·浮離
調查演唱會事故 警方帶走多箱證物及兩職員助查

負責調查MIRROR演唱會事故的警方西九龍總區探員,下午到有份參與製作的兩間公司「協興隆」和「藝能工程」共五個地址搜查,其中在位於紅磡駿昇中心,警員搜查至晚上8時許,將多箱證物搬上客貨車,之後離開。西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警司鍾雅倫表示,在涉事公司帶走部分文件及電腦,有兩名職員協助調查,並無拘捕任何人。至於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現時在伊利沙伯醫院神經外科病房留醫,情況已由嚴重轉為穩定,維生指數穩定。

2022-09-13 21:13:29 (2)
艾妮·浮離
李盛林再發代禱信稱李啟言已轉腦神經外科病房

在MIRROR演唱會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本身是牧師的父親李盛林表示,兒子已經能從深切治療部轉到「腦神經外科病房 」,再有新一步的進展。李盛林在最新一封代禱信表示,兒子的針灸療情已完成一個階段,中西醫會再探討下一步的安排,希望能合適李啟言的治療進展。他表示,自從兒子住院治療,家人每次離開都擁抱對方,自己每次用雙手觸摸兒子的臉龐,一個滿足微笑的回應和對望的眼神,是觸動親情的一刻。李盛林提到,自己和哥哥為支持做手術的李啟言,都鏟光了頭髮,直至李啟言有明顯康復,才會回復頭髮的原狀。而作為父母,祈求有健康和精神,甚至是生命的時間多鼓勵兒子。李盛林又說,一家早前與李啟言同行的舞者會面,大家有相擁、互相支持和鼓勵,更了解這次演唱會事故的相關事宜。

2022-09-17
艾妮·浮離
【MIRROR演唱會】舞蹈員發帖憶述與阿MO家人見面 SoChing:原來只過了55日
https://bit.ly/...
MIRROR演唱會事故至今近8周,嚴重受傷的舞蹈員阿MO(李啟言)已從轉到腦神經外科病房留醫,其女友COLLAR成員SoChing(蘇芷晴)自事故後久未露面。一眾有份參與演唱會的舞蹈員昨晚貼出近照,相中SoChing和舞者正與阿MO家人見面,有舞蹈員表示意外至今已過1,320小時,SoChing其後轉發帖文,嘆「原來只係過咗55日」。

據阿MO父親李盛林牧師最新一封代禱信透露,一家早前曾與演唱會舞蹈員見面,互相支持和鼓勵,亦了解事故相關事宜。一眾舞蹈員昨晚在社交平台貼出近照,相中阿MO一家與舞蹈員見面和擁抱⋯⋯So Ching亦在其中,她以全黑打扮與眾人交談,戴著口罩猶見倦容。
艾妮·浮離
康文署:MIRROR紅館演唱會調查工作接近尾聲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發生超過兩個月,康文署表示,調查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完成後會盡快整理相關報告並公布。康文署回覆本台查詢時表示,早前公布在轄下表演場地實施三項保障表演者、工作人員及在場觀眾安全的短期措施仍然繼續。有關措施包括要求租用人重新檢視舞台設計和由租用人加設的機械裝置,確保安全性以保障所有工作人員、表演者及在場人士;暫停使用懸吊於高空用作擺動或旋轉或乘載人員的機械裝置;及租用人每日必須由康文署同意的合資格人士檢查機械裝置以確保安全性。

2022-10-01 20:43:55
艾妮·浮離
李啟言父親稱兒子治療雖有進步 但仍未能自主咳嗽

在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父親李盛林牧師在新一封代禱信表示,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兒子腹肌和胸肌雖有進步,但仍不能自主咳嗽,吐出痰涎。李盛林表示,預期李啟言下週末可以拆除頸箍,繼而要面對進一步的治療,兒子仍有很多生活的舉動和細節,需要旁人及時的幫助和照顧。他表示,兒子女友、COLLAR成員蘇芷晴的探望守候,成了兒子在精神心理上的安慰和治療。李盛林指出,曾預計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於上月完成調查,祈願調查報告能盡快清楚找出是次事件的來龍去脈,給兒子、各表演者及公眾還一個公道和交代,並作出合理的處理和跟進。

2022-10-01 22:41:21
艾妮·浮離
孫玉菡:紅館演唱會事件調查近尾聲 冀盡快交代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男團 MIRROR 紅館演唱會事件的調查分為3部分,其中一部分涉及勞工,包括舞蹈員身份屬於僱員抑或自僱,其餘則由警方及康文署調查舞台安全。他表示,3方面的調查已近尾聲,當中外界關注的舞蹈員身份,當局已做了大量工作,會取得律政司的法律意見,希望盡快一併向公眾交代。另外,孫玉菡提到,安達臣道地盤天秤致命工業意外的調查工作正全速進行,牽涉的事情複雜,強調會盡全力做好工作,盡快交代調查結果。另一方面,勞工處推出先導計劃,為建造業工傷僱員提供私家門診復康治療服務,孫玉菡說,有45人合適參與計劃,當中15人已表示願意接受治療,6人已看醫生,如要做手術,會交回醫管局處理。

2022-10-02 12:54:08
艾妮·浮離
MIRROR演唱會主辦稱聘製作團隊經驗為先而非成本

MIRROR紅館演唱會屏幕墜下事故發生超過兩個月,主辦單位大國文化及MakerVille再度發表聲明,表示事故發生後,「好像選擇了沉默」,主要原因是希望待政府專家小組及各部門調查有最終結果,更希望首先專心照顧好傷者需要。得悉調查工作已接近尾聲,決定在有限空間下交代多些資料。聲明指出,事故發生後,公司立即聘請獨立第三方專家協助調查,了解來龍去脈,包括演唱會籌備流程安排、提交相關機構的文件及現場檢查報告,以及曾建議的一系列額外安全措施等。但由於當中細節可能涉及調查內容,現階段未能逐一交代。在調查結果公布後,將在不影響任何法律程序的情況下向公眾交代更多細節。聲明表示,是次演唱會總承辦商在大中華區的演唱會行業有超過30年經驗,曾舉辦超過600場演唱會,
艾妮·浮離
近年包辦近一半紅館演唱會,而演唱會監製擁有豐富經驗,明白公眾對MIRROR演唱會有極高期許,所以選擇委聘獲業內視為頂尖的團隊,而絕非較便宜的非一線團隊,成本並非首要考慮因素。MakerVille表示,一直關心三位受傷舞者,並與他們及家人聯繫,亦承諾承擔他們的醫療費用及提供其他援助,公司對受事件影響的舞者深感抱歉,承諾會盡力在各方面繼續支援香港的舞者。當局正檢視舞台製作的監管制度,確保表演者的安全,公司亦會汲取經驗,提升工作環境的規格。聲明表示,事件對公司整個團隊及 MIRROR 都是沉重打擊,尤其眼見事故對歌迷及社會大眾造成困擾,當中的歉意與難過,難以筆墨形容。MakerVille表示,會為大眾帶來更多希望和能量,以實際行動回應觀眾的期望。

2022-10-07 15:05:48 (2)
艾妮·浮離
保良局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檢視並跟進轄下幼兒中心懷疑虐兒事件。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認為保良局有關舉措認真及負責,期待委員會盡快開展工作,全面客觀審視保良局兒童住宿服務,提供改善建議,提高服務水平,當局希望委員會盡快提交報告。他又說社署作為監管部門,已責成保良局就懷疑虐兒事件提交特別調查報告,警方亦已採取行動調查。被問到安達臣道天秤倒塌意外及紅館演唱會事件的調查進展,孫玉菡說當局仍在調查天秤意外,由於涉及複雜事項,他希望盡快完成,如任何人違規,當局會循法律途徑追究責任。至於紅館演唱會事故,他說康文署、勞工署及警方的調查已進入尾聲,希望盡快完成,及後第一時間向公眾交代。另外,對於有公務員包括社署職員因涉及「免針紙」、涉嫌串謀詐騙被捕,孫玉菡說由於已進入法律程序,他不宜評論

2022-10-08 15:09:54
艾妮·浮離
李啟言已摘除頸箍 父親冀其頸脊椎神經水腫盡快消退

在MIRROR紅館演唱會受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父親李盛林牧師在新一封代禱信表示,兒子比原定早兩星期摘除已戴10星期的頸箍,可以自主將視線從病房天花板轉移到窗外景色,飲食上已經很少落錯格,但仍不能進食固體食物。李盛林期望,兒子頸脊椎神經的水腫能盡快消退,以致神經訊號的傳遞不受影響,有助治療的進度。他又說,下星期是李啟言28歲生日,只能在病床上與家人度過。他和太太到街上祝賀啟言生日的燈箱旁拍攝祝福鼓勵短片,啟言看後有觸動回應。

2022-10-09 01:39:39
艾妮·浮離
阿MO生日過百人應援 粉絲盼盡快有調查結果:好漫長嘅路要行
https://bit.ly/...
在MIRROR紅館演唱會中被巨型螢幕砸中、受傷留醫至今的舞蹈員李啟言(阿MO),明天28 歲生日。有演唱會舞蹈員為他發起應援活動,今日起一連七日在銅鑼灣舉行展覽,首日下午已有過百人到場,包括MIRROR成員陳卓賢(Ian)。有在演唱會綵排中受傷的舞者留言,著阿MO 學懂釋懷,不要強迫自己堅強;亦有粉絲希望政府盡快交代事件,嘆「好似南丫海難咁好耐都未有交代,咁都好漫長嘅路(要行)」。

應援展覽在銅鑼灣STILL HOUSE 舉行,展出13張阿MO的生活照,並設位置供市民撰寫留言卡。留言板貼上阿MO一眾舞者好友的祝福說話,包括在MIRROR演唱會綵排受傷的舞者Zisac
艾妮·浮離
李啟言父親指兒子間中將嚥下的水流入肺部引致肺炎微燒

MIRROR演唱會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他父親李盛林表示,李啟言頸脊椎神經的水腫繼續有消退跡象,似乎部分手臂的肌肉也有微弱醒覺的現象。本身是牧師的李盛林在最新一封代禱信表示,由於吞嚥反射神經未完全復原,以致李啟言間中不自覺地將嚥下的水和流質飲料,從聲帶流入肺部,引致吸入性肺炎,產生微燒。他又說,李啟言有望下周移除氣管造口,但如果氣管造口移除後而有肺炎,並再轉為不穩定,先前所做的工夫會打回原狀。李盛林說,李啟言上周摘下頸箍後,動過手術的位置直接與枕頭長時間接觸,並倚靠其承托頸部,表示李啟言頭部要24小時躺平在枕頭上是十分困難。李盛林又感謝有心人為李啟言的生日所做的一切,李啟言有看到的應援燈箱,感謝醫療團隊的悉心醫治和照顧。

2022-10-15
艾妮·浮離
演唱會中受重傷舞蹈員李啟言仍在留醫

MIRROR紅館演唱會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仍然留醫,他的父親李盛林在代禱信表示,兒子等候摘除造口喉管期間曾經發燒,經過4天,身體狀況回復平穩後已摘除造口喉管,疼痛暫時紓緩,原有傷口應可於一星期左右癒合,期間飲食要更小心。李盛林說,兒子的吞嚥反射神經能完全康復,有助他嘗試進食不同質地食物;又指兒子繼續接受中西治療,每天密集進行至少有5至6項結合治療。對於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調查進度,他說,仍好像聽著「已到最後階段,到尾聲了」的說法。李盛林提到,最近一次探訪,看著正在睡覺的兒子,不期然流淚。他說,與太太曾兩次到訪祝福活動場地,看見過萬人扶老攜幼甚至排隊1個多小時,為兒子啟言送上祝福,面對打氣及慰問支持,與太太不禁流淚。他亦感謝醫護同行,並於兒子生日當晚,送上精緻蛋糕鼓勵。
艾妮·浮離
楊潤雄稱會盡快交代紅館演唱會事件調查報告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會盡快交代男團MIRROR紅館演唱會事件的調查報告。他表示,知道康文署的報告差不多完成,但有些建議要與業界討論,要仔細看清楚字眼,同時要交予其他部門看,如果牽涉執法,真是有人做了一些事情需要負責,當局不希望報告提及的資料有影響。楊潤雄重申會從 3方面調查事件,警方會檢視有否涉及刑事成份,按保密及既有程序去做。至於勞工處,會跟據工作環境和安全條例做調查,由於康文署是紅館擁有人,會在租用條件方面檢視事件成因,考慮將來租場時會否在租用條件做得更好。
艾妮·浮離
另外,政府明年會舉辦第一屆「流行文化節」,楊潤雄說有見於70至90年代,本港的電影、電視和廣東歌出了很多巨星,影響力遍及亞洲和歐美的華人社會,當局希望借鏡以往的成功經驗,推動香港流行文化。他表示,廣東歌及港產片都是重要元素,本港有很多歌影視明星。被問到認識那些新一代歌手,楊潤雄形容自己「聽歌但唔認得人」,他舉例指有留意早前發生事故的樂隊,大家都欣賞他們的表演及才華,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做好工作。被問到政府如何推動香港流行文化,會否好像南韓政府投放金錢,楊潤雄說一定會投入一些資源,單是2022至23年度,文化工作已投放50多億元。

2022-10-27 14:45:22 (1)
艾妮·浮離
李啟言父親指兒子不再局限於進食糊狀食物

MIRROR紅館演唱會中受重傷的舞蹈員李啟言仍然留醫,他的父親李盛林再發出代禱信,指兒子自事故發生三個月以來,首次可摘除口部及頸部所有造口喉管,並表示造口傷口已癒合,令兒子睡眠質素改善。另外,李盛林提到,兒子近來亦可進食素碎肉、碎菜和軟性飯食,不再局限於進食糊狀食物。但李盛林指出,摘除氣喉雖對進一步治療有正面幫助,但對兒子身體有潛在的風險,因李啟言的咳嗽能力尚未恢復,若再遇上肺炎而不能將痰咳出,一切便要「退回」到入院初期的治療。李盛林說,兒子數天前出現發燒症狀,估計是因為食物由聲帶漏入氣管導致。
艾妮·浮離
李盛林表示,兒子這一至兩個星期內可能需要轉房,接受進一步對焦治療。李盛林盼望,在未來一至兩個月,若兒子身體情況穩定,可嘗試申請放假回家,與家人團聚。另外,李盛林亦提到,對政府就事故成立的「跨部門工作小組」感到「無言」。

2022-10-29 22:26:53
艾妮·浮離
演唱會承辦商5人被捕 警稱找不到證據有措施確保安全

警方拘捕5人,包括MIRROR紅館演唱會工程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的業務總監、2名項目經理和技術統籌,涉及欺詐和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罪;另外拘捕舞台工程次承辦商「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的1名高級技術員,涉及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罪。警方強調拘捕行動是階段性結果,並非代表整個刑事調查工作已完結,不排除有下一輪的拘捕行動。
艾妮·浮離
西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警司鍾雅倫表示,藝能作為總承辦商,由籌辦到構造舞台都有絕對控制權,有責任確保裝置穩妥,至於涉事大型屏幕由協興隆負責安裝檢查和實際操作,升降裝置、鋼索和機械零件則由國內生產商提供,但認為零件出自哪一個國家或地區都並非重點,警方調查期間找不到證據顯示藝能或協興隆有採取任何措施,以確保機械零件和裝置達到一定安全和質量水準,可以穩妥使用。鍾雅倫說,調查發現當相關升降裝置完成安裝,無人安排合資格和適當的工程師檢查,又指墮下的大型屏幕事發當日早上,在升降方面已經有少少問題,但無人做進一步維修補救。

2022-11-11 15:19:42 (1)
艾妮·浮離
警方:藝能向康文署虛報多項裝置重量 總差距逾萬磅

警方就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拘捕4男1女,分別為總承辦商藝能工程及次承辦商協興隆高層。西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警司鍾雅倫表示,藝能作為演唱會總承辦商,對舞台有絕對控制權,有責任確保裝置穩妥,而涉事的LED熒幕由協興隆安裝、檢查及操作,警方發現不到有證據顯示,兩間公司有任何措施確保零件及裝置達到一定安全及質量水準,可以穩妥地使用,有關裝置在安裝後亦沒有人安排適當或合資格工程師檢查,確保裝置安全運作,事發當日早上涉事熒幕的升降已有問題,但沒有進行維修及補救措施。調查又發現藝能交予康文署的場地申請文件,虛報一批裝置及機械組件的重量,而且申報及實質重量相差非常大,有理由相信並非手民之誤,不應該是純粹量度單位出錯,警方有理由相信,有人有意圖故意誤導康文署。
艾妮·浮離
鍾雅倫根據被捕者有份製作及呈交有關文件,列出部分數據,例如當時現場有6個LED屏幕,專家量度到的總重量為9852磅,藝能申報則為3600磅,實質重量為申報的2.7倍;燈光支架實質重量為5141磅,藝能申報則為1080磅,實質重量為申報的4.8倍。鐳射燈支架連裝置實質重756磅,申報重量則為200磅,實質重量為申報的3.7倍;8組喇叭實質重12240磅,申報只是1600磅,實質重量為申報重量的7倍幾。警方又指,事發當日早上協興隆員工曾用梯爬上熒幕有所動作,相信是調較及處理鋼索,但事後調查顯示,協興隆沒有報告事件,亦沒有安排適合人員或工程師再檢查涉事屏幕。

2022-11-11 15:24:44 (2)
艾妮·浮離
鍾雅倫:年輕舞蹈員康復路漫長 拘捕多少人也未能彌補

警方拘捕5名人,包括MIRROR紅館演唱會工程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的業務總監、2名項目經理和技術統籌,涉及欺詐和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罪;舞台工程次承辦商「協興隆舞台工程有限公司」的1名高級技術員亦被捕,涉及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罪。警方強調,拘捕行動是階段性結果,並非代表整個刑事調查工作已完結,不排除有下一輪的拘捕行動。西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警司鍾雅倫表示,事故令到有年輕舞蹈員嚴重受傷,過去3個多月未能照顧自己,相信他的康復道路很漫長。他又認為即使警方拘捕多少人、之後檢控到多少人,甚至最後有多少人被法庭定罪,都未能彌補傷者在事故中失去的一切。
艾妮·浮離
他強調,警方在過去3個月的努力和付出,都希望為傷者和受影響人士取回公道和交代,自己與很多市民一樣,希望傷者盡快康復、重回舞台, 也期望其他人盡快走出心理陰影,過正常生活。他又說,調查用了一段時間,是因為調查非常罕見,涉及很多人及公司,會面證人達70多人,包括舞蹈員、舞台附近的人員、音響及保安人員等,錄取100多份口供,調查龐大,亦涉及很多機械等專業知識。

2022-11-11 16:40:31
艾妮·浮離
警方:演出前數天藝能虛報裝置重量 避免額外時間成本

西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警司鍾雅倫說,紅館演唱會事故調查發現總承辦商藝能交予康文署的場地申請文件,涉嫌虛報一批裝置及機械組件的重量,申報及實質重量相差非常大,警方有理由相信,有人有意圖故意誤導康文署。鍾雅倫說,藝能工程提供虛假數據,主要目的是希望令康文署批出演出許可,因為如果交出真實數據,可能需要額外的時間及成本,重新計算紅館天花上的重量分佈,並重新安排及設計天花支架的佈置等,這些都需要時間及金錢,對於舉辦演唱會行業來說,時間是一切,大家都想盡快「開SHOW 」,相信這是他們的動機。
艾妮·浮離
鍾雅倫又說,如果他們要提交新數據,康文署或未必批准,因為重量增加了,有機會要求藝能再找工程師佈置天花安裝等。至於承辦商是甚麼時間提交數據文件,他表示,以他的記憶在臨開演唱會之前的幾日,時間很短,亦看不到是臨時更改裝置。至於主辦單位MakerVille的責任問題,鍾雅倫表示,今次調查有無人違反刑事法例,以及誰負上責任,警方審視過很多證據,並與律政司溝通,取得意見後,研究了很多法例,現階段拘捕5人,但不排除會有第二輪拘捕行動。

2022-11-11 16:59:43 (2)
艾妮·浮離
楊潤雄指MIRROR演唱會場地租用人違租用條款規定

政府交代今年7月28日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調查結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說,相關場地租用人違反租用條款,條款要求租用人要準備裝置的詳情,但根據資料,其提交的LED 屏幕資料明顯不準確,誇大安全系數,而條款要求租用人找合資格專業人士證實搭建物被妥當安裝,安全穩固,但事實證明裝置並非安全穩固。他表示,過去幾十年紅館舉辦的演唱會多不勝數,業界都可以負責任、專業地遵守租用條款,對於今次嚴重事故,業界都深感震驚,但強調這只是個別事件,而政府對相關行為絕不姑息,會依法處理。
艾妮·浮離
楊潤雄期望在康文署強化場地租用機制後,可確保租用人履行租用條款的責任,加強舞台表演安全措施,楊潤雄說,在未落實有關措施修訂前,業界要遵守康文署在事故後實施的3項短期措施,又或者署方接受的其他措施。被問到康文署審批場地設施的機制是否存在漏洞,毋須落實視察,只淪為橡皮圖章,楊潤雄回應,根據建議,署方有要求對工程熟悉的合資格人士檢視設施,肯定安全穩固,至於由誰人負責審查,不同人有不同看法,無論是外來人做抑或康文署做,都是有合資格專業人士跟進,這才是重點。

2022-11-11 18:07:24 (2)
艾妮·浮離
孫玉菡稱受傷舞蹈員屬僱員身分 按法例跟進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在MIRROR演唱會中的舞蹈員,屬於僱員身分,當局會將按相關法例跟進,包括檢控聘用舞蹈員的公司。他表示,有關決定是勞工處經過同律政司商議,並按照相關案例的大原則,以及手頭掌握的證據,顯示演出的舞蹈員屬於聘用他們的舞蹈公司的僱員,有關公司並無呈報工傷,亦無為僱員購買勞工保險,當局將根據僱員補償條例,檢控有關公司。孫玉菡說,勞工處亦將會考慮按職安健條例,控告有關僱主及處所佔用人,包括承辦商及製作公司,因為相關人士要負責相關人員安全,以及相關裝置是安全系統。至於要斷定甚麼情況向甚麼人採取行動,他指出,要視乎證據誰人要負起相關責任,當局檢視證據後,有需要就會提出檢控。

2022-11-11 18:15:13 (3)
艾妮·浮離
康文署要求加強核證舞台搭建物及設備重量

政府公布今年7月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調查結果,指租用人違反場地租用條款,包括明顯誇大LED屏幕的資料,誇大安全系數,亦沒有由合資格專業人士確認搭建物安全穩固。調查Mirror演唱會事故工作小組主席、康文署助理署長李子俊說,小組提出強化現有場地租用機制建議,希望更清楚訂明每個負責人工作範疇及角色,亦讓合資格專業人士更早入場參與檢測舞台設計,定期監督。署方又要求加強核證搭建物及設備重量,包括租用人聘請的專業人士要核實搭建物及器材設備重量準確無誤,亦要為所有需要移動或升降的機器裝置進行負荷驗證。他表示,日後會要求承辦商提交鋼索品質檢測證明,確保符合規格,其他起重裝置亦要提交檢測證明書。
艾妮·浮離
署方並研究日後是否要由具專業知識的第三方獨立審核人員,檢視工程及裝置。為確保租用人遵從租用條款規定,康文署會研究妥善機制,處理違反條款情況,如屢次違反條款,署方會有跟進行動及罰則,署方亦鼓勵主辦方盡早進行演出前的綵排,署方會在未來幾個月與業界商討加強措施,在措施未實施前,主辦方需採用署方在8月提出的3項短期措施或其他方案令署方感到保障安全的措施。對於警方提到,總承辦商藝能在演唱會開騷前幾日才向康文署提交文件,涉嫌虛報多項裝置的重量。李子俊說,康文署在7月中收到承辦商提交的吊掛系統圖表,署方用了5至6日審批,包括署方結構工程師檢視紅館天花是否可承受將懸吊的裝置,他說署方信任了承辦商提交的資料,由工程師計算後認為符合安全。承辦商在7月22日曾提交少許更正,加了一些裝置,但不存在有人於當日才交表,或有大幅度更新。
艾妮·浮離
MakerVille及大國文化保留追究相關單位權利

就MIRROR演唱會事故,警方拘捕5人,涉及總承辦商「藝能工程」及次承辦商「協興隆」兩間公司的高層。警方指,「藝能」涉嫌向當局虛報多個裝置重量資料,相信是為了加快取得許可,當局表示,租用人違反租用條款,提交資料不準確。主辦單位MakerVille及大國文化發聲明,感謝政府各部門的努力,詳細解說事故原因,會繼續配合警方和政府部門的調查工作。為免對尚在進行中的調查造成影響,今天只可作有限回應。就警方公布的細節,公司說會仔細研究及諮詢法律意見,保留追究相關單位的權利。主辦單位表示,對於工作小組提出的改善建議,作為業界一份子,任何有助提升演藝行業水平,包括工作人員及表演者安全的政策,均全力支持,公司會繼續承擔三名受傷舞者的醫療費用及提供其他協助。
艾妮·浮離
江𤒹生稱MIRROR成員對演唱會事件報告內容驚訝

當局及警方交代MIRROR演唱會事件調查結果,至今拘捕5人,涉及總承辦商藝能工程及次承辦商協興隆的高層。MIRROR副隊長江𤒹生說,在今日公布報告後,成員之間對當日演出的裝置實際重量,較申報重量有大的差距感到驚訝。被問到演出涉及的僱用事宜,江𤒹生說每個地區對表演者的保護條款不同,相信香港未必是有最成熟制度的地方,希望在今次意外後,會關注到表演者可獲更多保障。
艾妮·浮離
MIRROR隊長楊樂文說,以他們所知,沒有表演者因為擔心舞台危險而拒絕上台,因為全部人都很專心表演,形容「the show must go on」,唯一問題是要解決問題,公司同事亦有提到,如果出現安全問題就停止,為安全起見,沒有任何效果都沒有問題。隊員呂爵安說,當時一直覺得舞台安全,因為在出事前出現的問題,主要在於溝通,例如機關降落的時機等,其他主要都是涉及表演上的疑問,而並非安全上的問題。至於快將再有舞台演出的成員盧瀚霆說,會留意安全問題,認同會與表演單位及舞蹈員有更好的溝通。

2022-11-11 23:47:01
艾妮·浮離
【MIRROR演唱會】藝能工程涉零驗收、虛報重量 警:零件產地不是重點
https://bit.ly/...
MIRROR演唱會事故事發超過3個月,警方今早拘捕4名總承辦商藝能工程的高層,以及1名協興隆舞台工程的員工。警方下午交代案情,指兩間公司沒有採取任何措施,確保機械零件及裝置達到安全使用標準。警方又指藝能在距離首場開騷前不久,才遞交天花板裝置重量的資料,相信是為了盡快取得康文署許可而虛報裝置重量,實際重量比申報數字超越四倍。警方指肇事裝置由內地供應商提供,但諮詢律政司後認為承辦商有「絕對責任」,稱「零件出自邊個國家地區唔係重點」,重點是確保零件達標。

5名被捕人士年齡介乎40至63歲,4人來自總承辦商藝能工程有限公司,分別擔任業務總監、項目經理和技術統籌職位。另一名被捕男子則為協興隆的高級技術員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