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嘛讀嘛推薦 之前看了網飛的紀錄片海狼之島後覺得意猶未盡,再找了一些海岸\海島狼的資料來看。Following the Last Wild Wolves(2011)是目前讀到內容最豐富的一本。作者是資深野外攝影師兼大熊雨林保育人士Ian McAllister,這本書的內容很詳盡地分享他觀察研究海岸狼群的過程和發現,主要聚焦於他二十年間長期觀察的兩個狼群:雨林裡的石滬狼群(Fish Trap Pack)跟島上的浪花狼群(Surf Pack),還提到很多有關大熊雨林的原住民部落跟狼群共存的紀錄、研究員同事們(例如06年尋找海岸狼紀錄片的主角)的工作內容,以及著書當時大熊雨林及周邊島嶼的開發狀況。
之前看了網飛的紀錄片海狼之島後覺得意猶未盡,再找了一些海岸\海島狼的資料來看。Following the Last Wild Wolves(2011)是目前讀到內容最豐富的一本。作者是資深野外攝影師兼大熊雨林保育人士Ian McAllister,這本書的內容很詳盡地分享他觀察研究海岸狼群的過程和發現,主要聚焦於他二十年間長期觀察的兩個狼群:雨林裡的石滬狼群(Fish Trap Pack)跟島上的浪花狼群(Surf Pack),還提到很多有關大熊雨林的原住民部落跟狼群共存的紀錄、研究員同事們(例如06年尋找海岸狼紀錄片的主角)的工作內容,以及著書當時大熊雨林及周邊島嶼的開發狀況。
聞狼而來的研究員跟志工對海岸狼群的研究方法也不同於內陸狼群,考量到這個地區的狼群是棲地最不受到人類影響的狼群,他們在研究時也盡可能避免干擾到狼的生活,所以不會給狼麻醉後上GPS項圈,而是採集留下的毛髮和糞便來分析生活情況,用檢查足跡跟獵物殘骸的方式來追蹤狼群動態。因此這區域狼群的研究員很可能並沒有親眼看過狼。
另一個跟狼群長期和平相處的物種是渡鴉,渡鴉會吃狼群獵物的殘骸,也會警示狼群有危險逼近,或是附近出現了其他可以吃的動物屍體。作者還曾經觀察到渡鴉跟幼狼一起玩耍,狼跟渡鴉的關係也被當地的原住民部落納入他們的文化跟故事中。
同時這也讓我想到Rick McIntyre在他其中一本狼群領袖傳記中曾提到黃石公園的渡鴉已經數十年沒看過狼了,重新復育的狼群還在學習怎麼利用渡鴉而不是只會被渡鴉撿便宜。
不過對人類放下戒心,對現在的狼群來說並不是好事。作者在書末提到他在2004年幫忙國家地理找到一個海島狼群來拍紀錄片,也是長期在附近待著讓狼群習慣拍攝團隊的存在,順利拍到不少狼群互動的鏡頭。
沒想到紀錄片上映之後,附近一間旅遊公司的導遊認出那個海島狼群的所在位置,趁牠們在沙灘上玩耍的時候把所有狼都殺掉,殺完之後還寫信去跟作者嗆聲(……)。作者後來也調整觀察方式,改用架好的無線攝影機來拍攝狼群活動,盡量不親自去找狼了。
在雨林伐木區的路上出現越來越多路殺狼,並且因為大規模伐木造成麋鹿數量在冬季減少(麋鹿沒有可以躲雪的地方),為了維持鹿群數量,加拿大政府開放民間在冬季用直升機獵狼。
近幾年大熊雨林有更加嚴格的伐木跟商業狩獵範圍限制,不過目前還沒有延伸到其他鄰近島嶼,作者創立的基金會Pacific Wild跟其他動保組織也一直持續呼籲政府停止獵狼,把重點放在復育林地。
這個資訊是由英屬哥倫比亞政府馴鹿復育計畫的匿名員工提供給野保組織,政府對此沒有直接回應。
是說我在看這本的時候還在腦洞,想說如果有人可以拿黃石公園灰狼跟大熊雨林海岸狼作為狼人AU的文化背景應該會蠻有意思。
因為海岸狼歷史實在悠久,一個狼群可以世代傳承獸穴跟食物豐沛的領地,如果擬人來看的話簡直是世襲貴族吧。黃石公園灰狼相對來說在地時間較短,獵食條件更艱困,狼群之間還時有地盤戰爭,單個狼群就像地方幫派家族。這兩種背景的狼如果在離群時剛好相遇……哈嘶(???)
但後來查到這些現在進行中的獵殺計畫,就沒什麼遐想的心情了……現在一心只盼著10/25,第四本黃石狼群領袖上市
看到獵狼的部分覺得怎麼都這麼久的時間過去還是在被獵殺...
先前得知當地原住民社群跟野保團體一塊塊買下大熊雨林區的商業狩獵權的時候還覺得呼還有救,沒想到轉頭就發現2015年開始出現由政府支持的多年期獵狼計畫+使用屠九族的獵殺手段,而且看起來沒有一個明確的計畫結束期限……
補個上文提到時忘記放的連結,呼籲停止獵狼是作者的基金會的長期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