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
《如果這是一個人|Se questo è un uomo》 by Primo Levi
https://images.plurk.com/1w4AGG9tR0V8kFasanDAX1.jpg
相較於更多的自覺、更仔細的梳理, 如果這是一個人 站得很近,看完 滅頂與生還 接著讀下去真的好難
世界上竟發生過這樣的事,這樣的事恐怕還在地球上某處以一種不太一樣的形態發生,觀看某人回憶自己以及無數的人是怎麼被摧毀實在也是一種毀滅的旅程。
但仍然覺得是應該一看的書。
book ebook 書摘
新新
新新
每個人在他的人生中,或早或晚都會有此發現,即極致的幸福是無法達成的,但很少有人思考過相反的論點:即極致的苦難也是無法達成的。與這兩種極致的狀態相抗衡而使其無法實現的處境,便是人的處境,一種與任何的無限為敵的處境。

人對於未來那不完整的認識;而在某些情況下,這被稱作希望。
新新
在這個地方,每天在骯髒的水槽裡以混濁的水洗澡,事實上對於清潔和健康絲毫沒有用處;然而,這麼做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那可說是殘存的生命力的一種表徵,是維持求生意志的必要手段。
新新
正因集中營是用來讓我們淪為野獸的機器,我們絕不應淪為野獸;即使在這樣的地方,人也能存活,因此,必須保有存活的意願,我們得活著出去,向世人訴說我們的遭遇,作為見證;而為了活下去,很重要的是,至少要保住這副軀殼,這身形骸,這個代表文明的形體。我們是奴隸,被剝奪了所有的權利,暴露在各種凌辱下,幾乎可說死路一條,但我們仍保有一份能力,而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地捍衛它,因為那是我們所剩的唯一一項能力:拒絕同意的能力。因此我們當然要洗臉,即使沒有肥皂,即使要用骯髒的汙水,即使得拿夾克來把臉抹乾。我們必須給鞋子上鞋油,並不是因為他們這麼規定,而是出於尊嚴和所有權。我們必須抬頭挺胸地走路,不應步履蹣跚,而這不是為了歌頌普魯士紀律,而是為了存活,為了不要開始死去。
新新
因為這是人的本性,同時承受的煎熬和痛苦在我們的感覺中不會相加,而是按照一種明確的透視法彼此遮蔽,較小的被較大的遮蔽。這是上天的旨意,以讓我們在集中營裡能夠活下去。

在自由的人生裡,我們往往聽見一種說法,即人是不知滿足的,但與其說人沒有達到絕對幸福的能力,不如說人對於不幸狀態的複雜本質總是認識不全。
+
奇怪,無論如何,總有種幸運的感覺,總會有點什麼,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會讓我們駐足在絕望邊緣,讓我們繼續活下去。
新新
一般狀況下,人通常不會迷失自我,因為他通常不是孤立的,他的命運起伏與鄰人的命運彼此相連;因此,一飛衝天或急轉直下從而一敗塗地都是特例。此外每個人通常都具有一些精神上、生理上,甚至是金錢上的儲備資源,從而在人生中翻船或失足的可能性就更小。再說,法律與道德觀──即一種內在的法律──發揮了某種緩衝力;確實,一個國家越被視為文明,那些用來防止弱者太弱、強者太強的法律就更為健全和有效。
新新
在歷史和人生當中,有時似乎會顯現出一種殘酷的法則,就是「凡有的,還要給他更多;一無所有的,還要從他身上拿走更多」。

人生中存在著第三條道路,那正是人生的準則;在集中營裡不存在著準則。
新新
他們那沒有面孔的存在充斥著我的記憶,如果我能將我們這個時代所有的邪惡含括在一個意象當中,我會選擇這個意象,一個我所熟悉的意象:一個骨瘦如柴的男子,垂著頭,傴僂著肩膀,在他的臉上和眼神裡看不見任何思想的痕跡。

若說滅頂者沒有故事,他們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寬廣的沉淪之路,然而,救贖之路卻為數眾多,艱苦而令人意想不到。

在命運直接而有力的眷顧下,絲毫不委屈自己的道德標準而活,只發生在極少數具有烈士或聖人本質的高等人身上。
新新
人在等待的時候,時間就會流暢地通過,你不用做點什麼將它驅趕向前;相反地,人在幹活的時候,每分每秒都過得很辛苦,必須費力地驅趕時間。

對於活人來說,時間的單位總是有一種價值,一個人體驗那些時間單位的能力越高,那價值便越大;但對我們來說,時、日、月從未來麻木地湧向過去,而且總是過於緩慢,我們只想設法盡早擺脫這種卑微而多餘的物質。我們曾充滿活力地追逐那珍貴而不捨晝夜的每一天,但那個年代已經宣告結束,未來彷彿一道無法跨越的屏障,黯淡而模糊地擋在我們眼前。對我們而言,歷史早已終止。
新新
因為那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目光,而更像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的兩種生物,隔著水族箱的玻璃圍牆的目光交會,要是我能夠澈底解釋那種目光的本質,想必便能解釋德意志第三帝國瘋狂錯亂的本質了。

不帶任何怨恨或嘲弄,亞歷克斯在我的肩膀上將手擦了擦,把手掌和手背都抹個乾淨,而殘忍得渾然天成的亞歷克斯想必會很詫異,假使有人告訴他,無論是在奧斯維辛或在任何其他地方,我是就著他今天的這個舉動判決他、潘維茨,及無數大大小小像他一樣的人物。
新新
我認為,我今天還活著,這都得歸功於羅倫佐;不光是因為他在物質上提供給我的幫助,更因為他以他的存在,以他那種樸實自然的善良,不斷地提醒我在我們這個世界以外仍然存在著一個正義的世界,還存在著純潔、完整、不腐敗、不野蠻、未被仇恨和恐懼玷汙的人與事;還存在著一種難以定義的東西,一種遙不可及的善的可能,為此,我們應該保重自己。
新新
記憶是一種奇妙的工具。
自從我進到集中營裡,很久以前一位朋友所寫的兩句詩就浮現在我的腦海:

⋯⋯終將有那麼一天,
已沒有意義再說什麼明天。

這裡便是如此。你知道集中營的俚語裡怎麼稱呼「永不」嗎?我們說 Morgen früh ,明天早上。
新新
在絞刑架腳下底下的SS眼神冰冷地看著我們經過:他們的任務已經執行完畢,並且做得很好。俄羅斯人可以來了:我們中間已經沒有強者了,最後一個強者現在就懸掛在我們的頭頂上,至於剩下的人,幾條繩索就可以收拾了。俄羅斯人可以來了:他們發現的將只是已被馴服的我們、殘燭般的我們,只能任人宰割地等死的我們。

泯滅人性是困難的,幾乎和創造人性一樣困難: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也不是短時間能辦到的,但德國人,你們辦到了。

因為,就連我們,我們也被摧毀了:即使我們已經學會適應;即使我們終於學會了如何覓食,學會忍受疲勞與寒冷;即使我們有活著回來的一天。

我們躺在一個由死人和垂死之人構成的世界裡。在我們的四周和內在,文明的最後一絲痕跡已經消逝無蹤。德國人獲勝了,他們將人改造為野獸的任務已由潰散敗逃的德國人圓滿達成。
新新
我們躺在一個由死人和垂死之人構成的世界裡。在我們的四周和內在,文明的最後一絲痕跡已經消逝無蹤。德國人獲勝了,他們將人改造為野獸的任務已由潰散敗逃的德國人圓滿達成。

我們的生命的某個部分位於我們身邊的人的靈魂裡:這就是為什麼經歷過有人被視為一樣物品的歲月的人,所經歷的是一種泯滅人性的經驗。
新新
新新
──1941 年 12 月 7 日
希特勒命令推行「夜與霧」(NIGHT AND FOG) 政策
根據阿道夫希特勒的指示,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威廉凱特爾頒布「夜與霧」法令。那些在占領區反抗德國統治的人被逮捕並驅逐到位於德國的集中營。被逮捕的人就好像突然消失在「夜與霧」中,他們的家人不會收到任何音訊。
新新
新新
看李維寫到羞愧,還有描述集中營裡面正直但終究難以存活的人時,我腦中閃過的是寫北韓的 我們最幸福
@haruspring - #Book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芭芭拉‧德米克 選書(待看書...
新新
饑餓的目標往往是最無辜的人,也就是從不偷竊食物、不說謊、不欺騙、不犯法或不背叛朋友的人。這種現象正是義大利作家普里莫‧雷維(Primo Levi)逃出奧什維茨(Auschwitz)後所描述的。他寫道,他與其他倖存者從沒想過戰後能再重逢,因為他們全做過讓自己感到羞恥的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