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02 AM
Thu, Sep 29, 2022 5:26 AM
48
4
@tudog21519 - #日常 想分享一點點現在做事的小方法 跟一點調適><(純為個人經驗斟酌參考)...
覺得這篇蠻實際的!
有要接案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底下說一點人類圖
根部中心
有無定義
會如何影響一個人有無拖延症
還有打算接案的人,該如何規劃時程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07 AM
在人類圖裡面,有兩個能量中心,被歸類為「壓力中心」。分別是最頂的
頭腦
,跟最底下的
根部
。
頭腦主要是掌管,跟靈感和創意有關的壓力;
而根部中心則是掌管,來自物質世界的刺激。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10 AM
當這兩個中心有定義,也就是有顏色的時候,天生對於思考事情的耐心,和物質世界的壓力抗性,是比較高的。
然而,頭腦中心有定義的人其實偏少,大概只佔了人類總數三成左右。也就代表: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很有效率的去吸收和分類,獲得的訊號(或者說靈感)。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頭腦空白的人,如果不是他已經有經驗的事,其實對於別人丟過來的訊息,常常會沒有辦法立刻做出精確的判斷和分析,進而感覺煩悶、越想越搞不懂。
然後就可能,隨便給答案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12 AM
把這個概念類推到根部中心,其實也是差不多的。只是說,壓力的主體會從「思考」,轉變成「來自物質世界的刺激」。
因此用這個邏輯去類推,就會知道:
根部中心空白的人,常常會把事情做得很快。但,那可能是基於他們
根本沒有耐心面對外界所賦予的壓力
。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14 AM
如果他還有62、16、12、22、9、52號閘門,因為這些閘門,會牽涉到優雅、注意細節,還有謹慎的關係。可能問題還不是那麼大。
但通常根部空白的人,他們常常會出於「不想要籠罩在壓力之下」的原因,而把事情盡快完成。
本來是為了趕快擺脫,所以速戰速決。
結果沒想到,常常會因為動作實在是太快了!有些人誤以為他們很可靠,所以就會丟更多的工作給他們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16 AM
Thu, Sep 29, 2022 5:16 AM
與這個概念相反的,是根部中心有顏色的人。
我自己也是這種類型,實際上,根部有顏色的人是偏多。我們有一套從容應對外在壓力的系統,所以可以持續承受壓力,直到死線來臨之前。
但也就因為這樣,常見的問題則是:
容易出現拖延症。
因為並不覺得,事情壓在身上有什麼不對勁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18 AM
Thu, Sep 29, 2022 5:18 AM
必須承認,我年輕的時候,因為兩個壓力中心都有顏色,會承擔很多外務,而不覺得有問題。
所以有蠻多事情,我以前也會拖到最後一刻。
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抗壓性比較高),以及希望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但開始上班以後,
發現這個態度是不太符合現實條件的。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20 AM
因為職場是很瞬息萬變的地方,
有時候,並不是把自己的部分做好,就能交差了事。
還要考慮到:
整個團隊,甚至是客戶那邊,可能會有突發狀況。
因此如果是,曾在需要高度團隊合作的地方,工作過的人,就會知道:
預留一些時間修改檔案,是必要的
。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23 AM
當然我知道,有一些職場的上司會亂教。
他們可能會因為,曾經遇過提早給檔以後,客戶基於還有時間的關係,一直想要修改,或者亂提意見。
於是我相信,有一些弟弟妹妹,可能也會聽到長官這樣教:為了不要慣壞客戶,不要提早完成檔案。
但這個概念,是有問題的
尤其是要以接案為生的人。
一定要注意這個概念,有個地方,非常的有問題。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24 AM
「預留時間」是在一開始做時程規劃的時候,甚至是你製作價目表的時候,就要考量進去的!
這件事情,不管你壓力中心有沒有定義都要有意識。好,我知道單純描述抽象概念,可能不是很好懂。
所以我底下會提一些具體例子。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29 AM
Thu, Sep 29, 2022 10:46 AM
以我製作聊圖檔案的時間來說。
其實,如果只做簡報,我大概30分鐘,就能做完70頁左右的完整版。但這是以「現況」而言。
因為我已經開業大概一年了,目前除了沒有遇過反映者(以及反映者的狀況比較特別,需要較特殊的分析)之外,可以說,各種權威和類型,我都已經遇過。
因此,我手邊有很多現成的檔案。
只要仔細比對客戶的圖,複製貼上就可以了。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31 AM
所以,如果是公益聊圖(只提供簡報)
有時我會在有空的日子前一兩、天,才發噗開放報名。因為我可能真的只需要看30分鐘的圖面,然後用30分鐘去製作簡報,就夠了。
但如果是正式的付費、技術交流聊圖,
我為什麼都要
提早一個月
開放報名呢?
就是因為,還要加上「製作文字報告」的時間。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34 AM
Thu, Sep 29, 2022 11:42 AM
每一個人都有26個閘門,而且每個人開的通道狀態,也不會一樣。這個部分,需要時間去做反覆的確認。
如果剛好遇到A和B的結構長得很像,比方說,同樣都是顯示生產者、一分人、3/5、薦骨權威。
我可以複製設計一致的說明文字,但因為文字報告給得很詳細,會在每一個能量中心底下,標注每一個閘門的意思。
所以一定會有一些地方,
是還需要手動微調跟校對的。
這個部分完全因人而異。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41 AM
Thu, Sep 29, 2022 10:48 AM
而提早開放報名,就可以做統整性的時間規劃。
以九月的情況來說明:
可以看到我3號跟24號,是早就已經安排好,一天裡面會有兩組客人的情況。如果我上個月就已經確定每個客人OK的時段,我可以事前調度時間。
比方說:
1號做好A的檔案
2號再做好B的
這樣壓力就會比較輕,而且如果交出去以後,發現一些細部的問題(這在顯生身上很容易發生,因為太快就容易出錯),就還有一到半天的時間可以修。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44 AM
Thu, Sep 29, 2022 10:27 AM
這個要提早就規劃好,不能臨時決定。如果自由工作業者,沒有提早練習:怎麼樣找出自己能夠適應的節奏。
那你在時程規劃上一定會有問題。
然後就有機率會出現:
交件不及時
以為交出去就沒事
誰知道因為有錯,前面客戶要求修改
但明天又要再交下一個客人的檔案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46 AM
Thu, Sep 29, 2022 5:46 AM
我年輕的時候就是有這個問題,仗著兩個壓力中心都有顏色,以為全都可以踩死線處理,就沒有謹慎規劃時程。
所以一開始,到了大量接案的行銷公司,手上只要超過一個案子,就發現:
我的時程規劃一直在撞車
也因此被上司罵個半死(真的)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49 AM
Thu, Sep 29, 2022 10:50 AM
之後才慢慢發現:原來問題是出在概念偏差!
不是「不要提早完成」。
而是一開始,就要先預留「有可能會刪改」的時間。
就像我這個月,也有客人因為私人因素,改不只一次時間;或是因為家裡有點狀況,聊圖改一次日期、拆成了兩天進行,然後才完成。
但那也是因為,我的時程規劃通常一個月前就已經安排好了。如果臨時要改,我有日期表供大家參考,找出雙方都ok的時間。
在這個大前提下做修改,
原則上就不會有什麼撞車的問題。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52 AM
Thu, Sep 29, 2022 10:51 AM
像27號,是有人預約進廠維修服務。
因為以前已經看過對方的圖,我也不需要再重新製作簡報之類的。只要複習一下對方的結構,然後針對他提出的問題去做回應就好了。
所以這種工作,臨時安排也沒有什麼關係。
但這是建立在一個大前提:
主要的營收項目,都已經安排妥當。
重點項目確定可以有足夠時間做完,且不會再輕易變動,才能這樣安插。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53 AM
Thu, Sep 29, 2022 10:24 AM
這個部分如果能夠有所注意,就可以在工作和休息之間,抓到比較好的平衡。但實際情況,要按照你自己的工作進度和效率去斟酌。
像我是顯示生產者,只要是薦骨有回應的工作,我可以很快進入心流狀態。當設備沒有什麼問題,大概一到三個小時就能完成。
所以我可以前一天再工作。
而在交件前,剩下的時間,就是用來檢查用的。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55 AM
Thu, Sep 29, 2022 10:30 AM
那如果是純生產者,比較需要細心檢查的話,我會建議再額外多加個兩到三天的工作日。這樣你內心會比較踏實。
至於薦骨沒有顏色的人(顯示者、投射者、反映者),因為你們的續航力比較不高。可能一件事情需要拆成好幾天來做。
我會建議你們,
在真的進入接案狀態之前,一定要大量累積實務的經驗
。確實知道自己最糟的狀況,跟最好的狀況下,可能需要多久時間,去完成這個檔案。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5:57 AM
Thu, Sep 29, 2022 5:57 AM
特別是3和6爻人,通常自我要求的程度比較高。但是還沒有足夠的對應經驗之前,會不明白自己需要多少時間去做一件事。
那也沒辦法,我們的設定就是必須做過,才會確實抓到那個感覺。就多做,去拿捏分寸。
大概是這樣,兩點要聊圖了,先講到這邊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10:32 AM
Thu, Sep 29, 2022 10:41 AM
&工作結束補充一個點
根部有顏色的人,常常會因為抗壓性高+喜歡踩死線帶來的刺激感,所以沒有好好安排時間。但這其實是滿糟糕也有失專業的做事態度。
我早年也會,但常見問題就是:
1. 可能真的會挫賽
2. 被罵了以後,會感到既挫敗又憤怒
3. 還要連累其他人幫忙收拾善後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10:34 AM
如果真的對自己要求很高,或說自尊心很高,就更該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否則有時搞砸的範圍,很可能不是一個人努力就能修補的。
我年輕時就遇過,因為對時程規劃沒經驗(前輩也沒教我概念),差點沒辦法在期中驗收的時候,把該給的東西都給齊,險些被公家部門大砍預算。
是還好顯生肯做的話,一個月內擠出三個月份的工作,也不是不行。但代價就是非常痛苦,也喪失信用。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10:38 AM
我有三顆電池都會這樣了,電池不夠多、瞬間爆發力不強的人,這部分還是慎重處理會比較好。
小額委託大不了就退錢,正式的簽約案件一旦違約,還可能牽涉到違約金的問題。因此才想分享這些經驗給大家做參考。
&速度一定能透過大量經驗提升
所以剛開始接案,不用焦慮於產值和完成度。
你要考慮的是『我這樣做,到底能撐多久』,也就是怎樣勞逸分布,可以達到長遠續航力+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10:40 AM
除了工作時間,也要留意到吃飯、睡覺、休息(甚至是運動和玩樂)的時間。
不要把自己當成無感情工作BOT
人是需要休息和玩樂的,工作絕對不要安排到,讓你完全沒辦法加入這兩件事。這樣絕對也做不長久的。
塔羅/占星▶Nienna
@r33569084
Thu, Sep 29, 2022 11:37 AM
先預留「有可能會刪改」的時間+1
尤其走創作的時候,我甚至不覺得自己有拖延症,偶爾翹課或偷懶也是為了充電,因為那個爆發力來的時候對身體跟精神跟腦力的消耗有夠大,不好好休息無法長久做下去,到後面很討厭人家對我說怎麼偷懶或耍廢什麼的ry
塔羅/占星▶Nienna
@r33569084
Thu, Sep 29, 2022 11:37 AM
啊拖延就是拖延我就生不出來你要我怎樣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9:11 PM
塔羅/占星▶Nienna
:
在想是不是純生跟顯生,做事情的目標、切入點不太一樣的關係。我自己是顯生,因為可以做得很快,立場比較像是,「顯化=做出來,本身就是我的目的」。
畢竟投入的時間成本可能不多,做完就滿足了,相對就不太在乎別人的評價
不過純生產者,因為需要較多的時間去醞釀,投入的時間成本自然較多,也就比較會在乎,別人對於作品的評價。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9:15 PM
Thu, Sep 29, 2022 9:46 PM
但如果會拖延的話,可能也要去留意一下:
是不是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薦骨有回應的。
因為我自己身邊,薦骨權威的生產者,如果是有回應的事情,通常可以做得非常快。
但我也有看過,為了逃避現實,而選擇研究所的生產者(不用工作),寫論文寫到都要超過修業上限,還沒有寫完。
甚至得透過中途辦休學的方式,多挖出時間來完成論文。可是他在吃喝玩樂上,反應就非常快。
所以,我的觀察啦,有沒有回應,真的會有很明顯的影響。有回應的話,薦骨會給予專注投入的能量,很快就能進入心流模式了。因此才說要注意一下:是不是這件事情,你其實根本就不喜歡?或者沒有那麼大的興趣。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9:18 PM
Thu, Sep 29, 2022 9:21 PM
因為我自己體感是,那個爆發力來的時候,反而做事情非常順利,並不會有虛耗的感受。
做完只覺得蠻開心的,甚至會直接斷電睡著(也可能更有精神,跑去做更多事)。而且在這種狀態下,把電量耗盡的生產者,甚至睡眠時間不用很長,可能睡3-4小時,就快速充完電。
因為狀態差別蠻大的,才會有前面的提醒~
塔羅/占星▶Nienna
@r33569084
Thu, Sep 29, 2022 10:59 PM
我現在很聽薦骨的話w
最近一直被律師念我做事不聽他的話,最後我乾脆不委任他了
那些沒有回應其實就是那不是當下我該做的事,於是我會去做其他有回應的事,當對作品有回應時,我中間那段「拖延期」就會因為經過很多時間的醞釀跟思考或經驗,甚至是對自身的體悟,才能真正創作出讓我要的作品
罷免了嗎📣(ˊᗜˋ*)و⚑璱
@setsunanoyume
Thu, Sep 29, 2022 11:19 PM
那很好,因為是自己觀察出的體悟,也有事實支撐。那麼下次就這麼跟責備你的人解釋,這樣就不會讓情緒殘留,也能減少拖延的期間。
畢竟有些情緒若沒在當下表達出來,就會變成心底一直惦念,或需要得找其他無關的人,承受這個餘波。
然而,真正需要集中注意力創造的時候,其實連為了點破事浪費力氣的時間也沒有XD 課題分離,解釋完就不用理會了。
認同「沒回應就找更有回應的事情做」,每個人每天都24小時,怎樣使用和分配是很重要的。像我現在就是著重於工作、休息、玩樂、精進,其他就幾乎不浪費時間。
載入新的回覆
有要接案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在人類圖裡面,有兩個能量中心,被歸類為「壓力中心」。分別是最頂的頭腦,跟最底下的根部。
頭腦主要是掌管,跟靈感和創意有關的壓力;
而根部中心則是掌管,來自物質世界的刺激。
然而,頭腦中心有定義的人其實偏少,大概只佔了人類總數三成左右。也就代表: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很有效率的去吸收和分類,獲得的訊號(或者說靈感)。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頭腦空白的人,如果不是他已經有經驗的事,其實對於別人丟過來的訊息,常常會沒有辦法立刻做出精確的判斷和分析,進而感覺煩悶、越想越搞不懂。
然後就可能,隨便給答案因此用這個邏輯去類推,就會知道:
根部中心空白的人,常常會把事情做得很快。但,那可能是基於他們根本沒有耐心面對外界所賦予的壓力。
但通常根部空白的人,他們常常會出於「不想要籠罩在壓力之下」的原因,而把事情盡快完成。
本來是為了趕快擺脫,所以速戰速決。
結果沒想到,常常會因為動作實在是太快了!有些人誤以為他們很可靠,所以就會丟更多的工作給他們
我自己也是這種類型,實際上,根部有顏色的人是偏多。我們有一套從容應對外在壓力的系統,所以可以持續承受壓力,直到死線來臨之前。
但也就因為這樣,常見的問題則是:
容易出現拖延症。
因為並不覺得,事情壓在身上有什麼不對勁
所以有蠻多事情,我以前也會拖到最後一刻。
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抗壓性比較高),以及希望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但開始上班以後,
發現這個態度是不太符合現實條件的。
有時候,並不是把自己的部分做好,就能交差了事。
還要考慮到:
整個團隊,甚至是客戶那邊,可能會有突發狀況。
因此如果是,曾在需要高度團隊合作的地方,工作過的人,就會知道:預留一些時間修改檔案,是必要的。
他們可能會因為,曾經遇過提早給檔以後,客戶基於還有時間的關係,一直想要修改,或者亂提意見。
於是我相信,有一些弟弟妹妹,可能也會聽到長官這樣教:為了不要慣壞客戶,不要提早完成檔案。
但這個概念,是有問題的
尤其是要以接案為生的人。
一定要注意這個概念,有個地方,非常的有問題。
這件事情,不管你壓力中心有沒有定義都要有意識。好,我知道單純描述抽象概念,可能不是很好懂。
所以我底下會提一些具體例子。
以我製作聊圖檔案的時間來說。
其實,如果只做簡報,我大概30分鐘,就能做完70頁左右的完整版。但這是以「現況」而言。
因為我已經開業大概一年了,目前除了沒有遇過反映者(以及反映者的狀況比較特別,需要較特殊的分析)之外,可以說,各種權威和類型,我都已經遇過。
因此,我手邊有很多現成的檔案。
只要仔細比對客戶的圖,複製貼上就可以了。
有時我會在有空的日子前一兩、天,才發噗開放報名。因為我可能真的只需要看30分鐘的圖面,然後用30分鐘去製作簡報,就夠了。
但如果是正式的付費、技術交流聊圖,
我為什麼都要提早一個月開放報名呢?
就是因為,還要加上「製作文字報告」的時間。
如果剛好遇到A和B的結構長得很像,比方說,同樣都是顯示生產者、一分人、3/5、薦骨權威。
我可以複製設計一致的說明文字,但因為文字報告給得很詳細,會在每一個能量中心底下,標注每一個閘門的意思。
所以一定會有一些地方,
是還需要手動微調跟校對的。
這個部分完全因人而異。
以九月的情況來說明:
可以看到我3號跟24號,是早就已經安排好,一天裡面會有兩組客人的情況。如果我上個月就已經確定每個客人OK的時段,我可以事前調度時間。
比方說:
1號做好A的檔案
2號再做好B的
這樣壓力就會比較輕,而且如果交出去以後,發現一些細部的問題(這在顯生身上很容易發生,因為太快就容易出錯),就還有一到半天的時間可以修。
那你在時程規劃上一定會有問題。
然後就有機率會出現:
誰知道因為有錯,前面客戶要求修改
但明天又要再交下一個客人的檔案
所以一開始,到了大量接案的行銷公司,手上只要超過一個案子,就發現:我的時程規劃一直在撞車
也因此被上司罵個半死(真的)
不是「不要提早完成」。
而是一開始,就要先預留「有可能會刪改」的時間。
就像我這個月,也有客人因為私人因素,改不只一次時間;或是因為家裡有點狀況,聊圖改一次日期、拆成了兩天進行,然後才完成。
但那也是因為,我的時程規劃通常一個月前就已經安排好了。如果臨時要改,我有日期表供大家參考,找出雙方都ok的時間。
在這個大前提下做修改,
原則上就不會有什麼撞車的問題。
因為以前已經看過對方的圖,我也不需要再重新製作簡報之類的。只要複習一下對方的結構,然後針對他提出的問題去做回應就好了。
所以這種工作,臨時安排也沒有什麼關係。
但這是建立在一個大前提:
主要的營收項目,都已經安排妥當。
重點項目確定可以有足夠時間做完,且不會再輕易變動,才能這樣安插。
像我是顯示生產者,只要是薦骨有回應的工作,我可以很快進入心流狀態。當設備沒有什麼問題,大概一到三個小時就能完成。
所以我可以前一天再工作。
而在交件前,剩下的時間,就是用來檢查用的。
至於薦骨沒有顏色的人(顯示者、投射者、反映者),因為你們的續航力比較不高。可能一件事情需要拆成好幾天來做。
我會建議你們,在真的進入接案狀態之前,一定要大量累積實務的經驗。確實知道自己最糟的狀況,跟最好的狀況下,可能需要多久時間,去完成這個檔案。
那也沒辦法,我們的設定就是必須做過,才會確實抓到那個感覺。就多做,去拿捏分寸。
大概是這樣,兩點要聊圖了,先講到這邊
&工作結束補充一個點
根部有顏色的人,常常會因為抗壓性高+喜歡踩死線帶來的刺激感,所以沒有好好安排時間。但這其實是滿糟糕也有失專業的做事態度。
我早年也會,但常見問題就是:
1. 可能真的會挫賽
2. 被罵了以後,會感到既挫敗又憤怒
3. 還要連累其他人幫忙收拾善後
我年輕時就遇過,因為對時程規劃沒經驗(前輩也沒教我概念),差點沒辦法在期中驗收的時候,把該給的東西都給齊,險些被公家部門大砍預算。
是還好顯生肯做的話,一個月內擠出三個月份的工作,也不是不行。但代價就是非常痛苦,也喪失信用。
小額委託大不了就退錢,正式的簽約案件一旦違約,還可能牽涉到違約金的問題。因此才想分享這些經驗給大家做參考。
&速度一定能透過大量經驗提升
所以剛開始接案,不用焦慮於產值和完成度。
你要考慮的是『我這樣做,到底能撐多久』,也就是怎樣勞逸分布,可以達到長遠續航力+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不要把自己當成無感情工作BOT
人是需要休息和玩樂的,工作絕對不要安排到,讓你完全沒辦法加入這兩件事。這樣絕對也做不長久的。
尤其走創作的時候,我甚至不覺得自己有拖延症,偶爾翹課或偷懶也是為了充電,因為那個爆發力來的時候對身體跟精神跟腦力的消耗有夠大,不好好休息無法長久做下去,到後面很討厭人家對我說怎麼偷懶或耍廢什麼的ry
啊拖延就是拖延我就生不出來你要我怎樣在想是不是純生跟顯生,做事情的目標、切入點不太一樣的關係。我自己是顯生,因為可以做得很快,立場比較像是,「顯化=做出來,本身就是我的目的」。
畢竟投入的時間成本可能不多,做完就滿足了,相對就不太在乎別人的評價
不過純生產者,因為需要較多的時間去醞釀,投入的時間成本自然較多,也就比較會在乎,別人對於作品的評價。
是不是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薦骨有回應的。
因為我自己身邊,薦骨權威的生產者,如果是有回應的事情,通常可以做得非常快。
但我也有看過,為了逃避現實,而選擇研究所的生產者(不用工作),寫論文寫到都要超過修業上限,還沒有寫完。
甚至得透過中途辦休學的方式,多挖出時間來完成論文。可是他在吃喝玩樂上,反應就非常快。
所以,我的觀察啦,有沒有回應,真的會有很明顯的影響。有回應的話,薦骨會給予專注投入的能量,很快就能進入心流模式了。因此才說要注意一下:是不是這件事情,你其實根本就不喜歡?或者沒有那麼大的興趣。
做完只覺得蠻開心的,甚至會直接斷電睡著(也可能更有精神,跑去做更多事)。而且在這種狀態下,把電量耗盡的生產者,甚至睡眠時間不用很長,可能睡3-4小時,就快速充完電。
因為狀態差別蠻大的,才會有前面的提醒~
最近一直被律師念我做事不聽他的話,最後我乾脆不委任他了那些沒有回應其實就是那不是當下我該做的事,於是我會去做其他有回應的事,當對作品有回應時,我中間那段「拖延期」就會因為經過很多時間的醞釀跟思考或經驗,甚至是對自身的體悟,才能真正創作出讓我要的作品
畢竟有些情緒若沒在當下表達出來,就會變成心底一直惦念,或需要得找其他無關的人,承受這個餘波。
然而,真正需要集中注意力創造的時候,其實連為了點破事浪費力氣的時間也沒有XD 課題分離,解釋完就不用理會了。
認同「沒回應就找更有回應的事情做」,每個人每天都24小時,怎樣使用和分配是很重要的。像我現在就是著重於工作、休息、玩樂、精進,其他就幾乎不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