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
你早就已經是有價值的人。你不需要做任何事去證明自己。

我很厭倦去談期待和目標這類的話題。「不如預期」往往是人生中最傷人的四個字,好像本來可以但做不到,裡頭夾雜的是失望與不信任,大多數的絕望都是累積而來,一個人會選擇自殺,崩潰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就好像大部分人在談的:幾歲之前要結婚、畢業之後幾個月內要馬上找到工作、薪資的水平應該要到達多少、要懂得愛自己、要以多少比例的分配下去存錢⋯⋯乍看之下都不是會立刻壓垮某個人的事,但是累積。對自己,對生活,對期望的累積。

我們被灌輸某種信念,可以相信什麼,不該做什麼,要做什麼才是被認可的、有價值的人。這一切造就無論哪個世代的人,共通課題就是迷惘與沒安全感,因為我非得成為什麼人,不那麼做,我就會被排除在外,我不被認同。

再說一次:
四六
「我不需要成為任何人。」
四六
批判也是,當我們在乎誰穿什麼衣服,別人怎麼打扮,某個人走路的姿勢,頭髮的顏色,說話的表情,長相,外貌,性格好不好。

我們批判的是那個被認為「不夠好」的自己,只是這個形象透過他人詮釋出來。

我害怕成為怎麼樣的人,所以我去批判。目的就是為了證明「我們不一樣」。
四六
所以少一點批判,多一些認同,不是為了善待別人、而是鼓勵自己不用恐懼。
四六
我們不用活得那麼道貌岸然,所有人最在乎的都是自己。這才是真相。這是好事。

我在乎自己。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