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21 AM
Sat, Sep 10, 2022 1:26 PM
1
來交暑假作業,7, 8月回顧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31 AM
噗首的表符是對於7,8月大太陽的反應,不是代表進度的進展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41 AM
一、整理出一個更空曠的房間
上架了一部分卻沒有人買,於是雜物仍堆在那
有時候會想直接把櫃子的東西一口氣不分青紅皂白地處理掉...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41 AM
二、維持運動成就
舊傷復發而去看了復健科,在建議下報名了離家近的小工作室的皮拉提斯課,每月會更新課表,結果報名後週六的皮拉提斯時段就幾乎沒開了只有平日...可能要再找找其他假日的運動去處...
想買智慧手錶,預計趁下半年周年慶買,目前目標是VENU 2 PLUS,不過也出快一年了老實說應該差不多該出新一代了,如果可以在等待期間發售就好了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47 AM
三、作息習慣養成,早睡睡飽睡好
從7月開始腰痛不斷,什麼事都不想做。
8月初家人確診,當家庭小精靈白天幫忙家務晚上加班,然後腸胃炎。回公司上班後又因為績效分析壓力大瘋狂熬夜,然後身體就大發炎冒痘。
然後又感覺怎麼睡都睡不夠,才想買個手錶姑且來看一下睡眠狀況。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50 AM
四、吃得更健康,持續飲食記錄、飲食管理 & 五、持續下廚
七月有下個廚,八月已經分不清楚是外面還是家裡比較可怕,不敢做料理頂多熱個現成的東西吃。
飲食紀錄段在五月,現在體重已經回到去年密集去健身房團課前的水平了...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54 AM
六、資料備份
啟用另一台電腦,算是1%左右的進度吧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55 AM
七、畫圖這件事
什麼事也沒做,甚至忘了參加同好會。
七之一、興趣嗜好探索
桌遊社體驗了兩次,目前感覺不錯。
預約了九月的藍染DIY體驗 & 香水DIY體驗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58 AM
八、在Hahow買的課程,今年看完。
算了,不想看了...
九、英語、日語的提升。
7月買了大家學標準日本語,目前進度:動詞變化...
十、學會work smarter的技巧。
1. EXCEL用匯入資料夾資料就可以將許多EXCEL檔案合併成一個檔案。
2. 學會了INDEX搭配MATCH的搜尋法。
3. 在OUTLOOK用進階搜索可以用特定關鍵字同時搜尋內文及標題
想知道那些厲害的人是用什麼方式記錄並管理各項進度的,我目前是每週手寫但有時感覺花蠻多時間的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1:04 AM
十一、理財 儲蓄率40%
7月 儲蓄率25%
8月 儲蓄率33%
十二、今年來個家庭小旅行
沒有進展,家人還是害怕疫情不敢出門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1:09 AM
十三、閱讀
七月看了<人生四千個禮拜>,不過沒做筆記說不出太多心得可能要再看一遍(X)。
@Whilen on Plurk
等待實體書到館的期間又回頭接續看了<人慈>然後有點miss掉前半本在講什麼大概也要重看(ㄍ)可是最近偶爾看到一些要為戰爭做準備的消息,和先前看這本書的心情整個就不一樣了...
【星期一現場】兩岸若開戰 你我準備好了嗎?|眼球中央電視台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1:22 AM
1. 感覺自己在原地踏步,運動頻率太低整個狀況都不太好......
2. 看了一點筆記書籍後,參考其中觀念,改變了做法
原本會買有日期的手帳,但2022年沒有,而是用方格筆記本搭配電子app記錄;也不再以流水帳按日期的方式寫日記,反而是感覺與特定生命主題有相關時才記入相關電子筆記。
就我個人來說,日記性質的筆記量因而變得非常少,寫日記的習慣幾乎是算中斷了,也可能是因為這樣,我不再每日反芻當天或前一天發生的事,如此一來好的一面是不再反芻與過度反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好,但另一方面我對日常生活的留心程度似乎也下降了,對日常的記憶力好像也變差了...?加上睡眠狀況不好,有時候同事和說了新名詞,三十秒後我就想不起來了...
對於這樣的自己未來到底還可以幹嘛老實說...有時候感覺有點絕望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2:43 PM
3. 昨日和大學同學出遊時察覺自我的防衛機制與因而相對消弭的好奇心
想聽神渣偶像的專輯所以評估著使用串流音樂平台,想起前工作第一任組長是使用KKBOX,也想起我某次問他某個問題時他回覆過「我記得我和你說過了喔(笑)」但老實說我不太記得。
換到這份工作初期的教學課程和會議上我會錄音,下班後再聽著錄音檔做筆記,有時候隔一個月有用到於是再回頭聽,發現「欸這個當時真的有講過耶但我現在一點印象都沒有」。
之後漸漸地,除非有明確感受到「這個不問(工作)可能會出事」不然我就不太提問了,腦袋記不住太多資訊,怕問了後續記不得又被認為如何如何,不問的話至少可以用不知道開脫(雖然這樣對個人成長來說不太好)這種「謹慎」似乎也延續到私人閒聊上,不想問更多資訊因為怕記不住,然後好奇心似乎就更加委靡了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2:53 PM
也更不想講話,覺得多說多錯,和人說話時才會察覺自己對哪些部分的認知是模糊的,可平常我日子就這樣過呀,雖然認知到自己的認知模糊可能是好事,但我就過於害怕犯錯吧,工作上比起原本追求自己成長的態度更加逐漸偏向於規避可能的錯誤,或許工作變得令人生厭的原因之一也在於此?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09 PM
工作上遇到一碼接一碼莫名其妙的人事物,漸漸地不再試圖去理解不同人,除了看影視作品或書籍以外,現實中碰到的人其實難以真的知道他的人生經歷過什麼事讓他變成今天這副機車或莫名其妙的模樣,可是他成為當下我執行工作的阻礙這件事則是真切在我面前發生的,當對方也不友善的時候,我的同理、耐心、理解都是為達工作目標而展現出來的手段而不是我過往溫和真情待人的慣性,於是有時我也漸漸不像過往有耐心。
不過如果像這樣漸漸只去在乎自己的立場不再管別人,幾年後說不定就和那些從自己立場出發、不考慮別人立場、把別人當白痴而咄咄逼人的職場前輩一樣了?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20 PM
4. 以前作品都是看過就算了,頂多記錄一下作品名稱,最近多加了一個步驟是,看一下它在播放平台或維基百科被分類在什麼類型,結果和我原本認知的不一樣,原來最近覺得還算喜歡的作品都是屬於喜劇類型啊...我現在幾乎是只看得下去喜劇呢...有些還是青少年題材,都是屬於正向、努力會獲得好結果甚至可以改變世界(?)的故事...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24 PM
5. 雖然自己現在是這個樣子,昨天一起出遊還是有朋友嘗試與我對話,真的是十分謝謝
whi.
@Whilen
Sat, Sep 10, 2022 1:26 PM
七八月暫且記錄到這
載入新的回覆
上架了一部分卻沒有人買,於是雜物仍堆在那
有時候會想直接把櫃子的東西一口氣不分青紅皂白地處理掉...
舊傷復發而去看了復健科,在建議下報名了離家近的小工作室的皮拉提斯課,每月會更新課表,結果報名後週六的皮拉提斯時段就幾乎沒開了只有平日...可能要再找找其他假日的運動去處...
想買智慧手錶,預計趁下半年周年慶買,目前目標是VENU 2 PLUS,不過也出快一年了老實說應該差不多該出新一代了,如果可以在等待期間發售就好了
從7月開始腰痛不斷,什麼事都不想做。
8月初家人確診,當家庭小精靈白天幫忙家務晚上加班,然後腸胃炎。回公司上班後又因為績效分析壓力大瘋狂熬夜,然後身體就大發炎冒痘。
然後又感覺怎麼睡都睡不夠,才想買個手錶姑且來看一下睡眠狀況。
七月有下個廚,八月已經分不清楚是外面還是家裡比較可怕,不敢做料理頂多熱個現成的東西吃。
飲食紀錄段在五月,現在體重已經回到去年密集去健身房團課前的水平了...
啟用另一台電腦,算是1%左右的進度吧
什麼事也沒做,甚至忘了參加同好會。
七之一、興趣嗜好探索
桌遊社體驗了兩次,目前感覺不錯。
預約了九月的藍染DIY體驗 & 香水DIY體驗
算了,不想看了...
九、英語、日語的提升。
7月買了大家學標準日本語,目前進度:動詞變化...
十、學會work smarter的技巧。
1. EXCEL用匯入資料夾資料就可以將許多EXCEL檔案合併成一個檔案。
2. 學會了INDEX搭配MATCH的搜尋法。
3. 在OUTLOOK用進階搜索可以用特定關鍵字同時搜尋內文及標題
想知道那些厲害的人是用什麼方式記錄並管理各項進度的,我目前是每週手寫但有時感覺花蠻多時間的
7月 儲蓄率25%
8月 儲蓄率33%
十二、今年來個家庭小旅行
沒有進展,家人還是害怕疫情不敢出門
七月看了<人生四千個禮拜>,不過沒做筆記說不出太多心得可能要再看一遍(X)。
2. 看了一點筆記書籍後,參考其中觀念,改變了做法
原本會買有日期的手帳,但2022年沒有,而是用方格筆記本搭配電子app記錄;也不再以流水帳按日期的方式寫日記,反而是感覺與特定生命主題有相關時才記入相關電子筆記。
就我個人來說,日記性質的筆記量因而變得非常少,寫日記的習慣幾乎是算中斷了,也可能是因為這樣,我不再每日反芻當天或前一天發生的事,如此一來好的一面是不再反芻與過度反省自己哪裡做得不好,但另一方面我對日常生活的留心程度似乎也下降了,對日常的記憶力好像也變差了...?加上睡眠狀況不好,有時候同事和說了新名詞,三十秒後我就想不起來了...
對於這樣的自己未來到底還可以幹嘛老實說...有時候感覺有點絕望
想聽神渣偶像的專輯所以評估著使用串流音樂平台,想起前工作第一任組長是使用KKBOX,也想起我某次問他某個問題時他回覆過「我記得我和你說過了喔(笑)」但老實說我不太記得。
換到這份工作初期的教學課程和會議上我會錄音,下班後再聽著錄音檔做筆記,有時候隔一個月有用到於是再回頭聽,發現「欸這個當時真的有講過耶但我現在一點印象都沒有」。
之後漸漸地,除非有明確感受到「這個不問(工作)可能會出事」不然我就不太提問了,腦袋記不住太多資訊,怕問了後續記不得又被認為如何如何,不問的話至少可以用不知道開脫(雖然這樣對個人成長來說不太好)這種「謹慎」似乎也延續到私人閒聊上,不想問更多資訊因為怕記不住,然後好奇心似乎就更加委靡了
不過如果像這樣漸漸只去在乎自己的立場不再管別人,幾年後說不定就和那些從自己立場出發、不考慮別人立場、把別人當白痴而咄咄逼人的職場前輩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