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絕贊作死中
【雜】
其實比起海鮮(先不要說價位高低),
在臺灣比較罕見的是河鮮吧。
也不是貴重&稀有的關係。
就純粹台灣地理面積太小,海貨就真的多,所以對台灣人來說,河鮮甚至養殖會有「很重的土腥味」所以被醜拒。

身為一個不算天天吃海鮮,但曾經被說「不會吃蝦的基隆人出去會被笑」的海港人,產生「海鮮真的很貴」這個概念是在捷克,重點不是貴是買不太到。
捷克就一個歐洲南投的概念整個國家沒靠海,海鮮的奢侈性還影響了節日,因為真的很不常吃所以他們的聖誕節主餐是鯉魚(河鮮),還要提前幾天買回家養在浴缸裡,因為真的太少了甚至很多人不敢吃魚用麵包做個樣子充數。
平價回轉壽司吃到飽(換回台幣也是6-700)的「海鮮」只有鮭魚/蝦&腥爆的貽貝類就沒有了。
在台灣吃到不吃的整隻花枝比牛勒眼還貴。
屍體絕贊作死中
但那個,「很少吃海鮮」其實也是挺可以理解的有一個原因是。
台灣海貨多到會對「海鮮」產生不正常的認知。
屍體絕贊作死中
回想起來我也覺得自己沒怎麼「吃海鮮」,根本原因是因為對於「吃海鮮」的定義根本就拔高到如果餐桌上真的一整盤都是海味的情況,大概要超過3盤才能算有海鮮。
屍體絕贊作死中
那種,
味增湯裡加魚角料>不算海鮮。
炒飯炒麵放蝦米/蝦仁/花枝片/干貝乾>不算海鮮。

就是完全到了真的沒有一整盤都是海貨當主角都「不配稱作吃海鮮欸」
艾 ( *´艸`)ププッ
蝦仁炒飯就是炒飯
屍體絕贊作死中
而且也不是一整盤都是海貨就能叫做「吃海鮮」,有的還會因為「沒有那麼鮮」被除名
像是如果吃片狀的,鮭魚/鮪魚/鱈魚這種,不是整尾的就沒有海鮮感。
同理貽貝類除非是大干貝那種一顆超過10元硬幣大小的,不帶殼選手也不配成為海鮮(ex:被去好殼的蚵仔)。
>所以蚵仔煎/蝦仁煎都不算海鮮。
屍體絕贊作死中
而且壽司也時不時會被排除在外
鐵板燒炒三鮮能不能算海鮮好像會被排除掉。
屍體絕贊作死中
P.S.
就算在海鮮大國日本,
如果不是壽司生魚片或者是在外用餐,
我也是不常吃海鮮的。
純粹是因為可以火化的垃圾不是每天都能倒,剩下的殘骸會變成生化武器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鯉魚不是很腥嗎!
屍體絕贊作死中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 台灣人普遍都會覺得鯉魚很腥(那個腥就是土味其實)。
覺得吳郭魚很腥的也是因為土味比較重。
河鮮/養殖對於台灣人來說還有一個除了土味以外的點是會覺得肉質很軟爛。

基本臺灣的海鮮多半都太新鮮了,所以台灣人對於這種「水裡的生物」還滿挑剔的(純粹是因為產品新鮮到很少吃到不新鮮的)。
就像臺灣的肉類其實都有去性腺&放血放得比較乾淨所以沒有什麼肉腥味,但這個真的是要吃過真的均質有肉腥的肉才能有體悟。
老實說在臺灣多數人吃肉覺得肉有腥味的那個腥,在國外搞不好都等於沒什麼腥味了。
屍體絕贊作死中
艾 ( *´艸`)ププッ :
就我覺得對多數台灣人來說「海鮮」這個定義真的還滿扭曲的

純粹是多到沒有點身價&排面都不好意思撐「有海鮮」。
Sunny🦄
我懂那個土味...
屍體絕贊作死中
BTW
楊的話語裡面真的比較不真實的地方是在於,
她說小時候在台北吃不起。
啊台北就離基隆很近漁獲都可以直批餒而且車時封頂了不起就1.5小時,真的是除非你要吃那種動輒餐廳大菜的那種。
不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被帶去台北吃飯,路邊自助夾菜的炸明蝦(還不是現在那種充數的,是真正的明蝦)也沒有貴到哪裡去。
現在我就不知道了因為就算是傳統市場,也是有那種會誆人的販子所以貴。
屍體絕贊作死中
說真的,
我年紀跟楊比大概就小個6-7歲。
她小時候&我小時候差不多。
真的是很多現在超貴的魚,以前真的一條才10幾塊好嗎
不重要的連《還願》的美心都有魚可以吃餒 https://images.plurk.com/4qMJjfnlvKaalK4dOYErSI.jpg
屍體絕贊作死中
白鯧現在年節的時候一尾可以上千但我小時候真的是吃到不想要吃欸而且白鯧就是那種用炸的然後淋糖醋這種暴殄天物吃不出味道的料理手法。
承受不起肚子餓的影子
看你這噗才意識到,明明餐桌上常常有一道魚,但是真的不會意識到是在吃海鮮耶
阿路📢不拆不逆主義
用麵包做成的魚好像素三牲
屍體絕贊作死中
承受不起肚子餓的影子 :
我對於不常吃海鮮的看法與其說是真的是金錢上的不富有,
不如說保存/處理起來很麻煩。
就不論河海,這些水裡的東西都帶個「鮮」字,要吃就是吃新鮮。
就基本上是不能隔夜甚至不能過頓。
那對於沒辦法一餐吃完的情況金錢上又不是那麼充裕的家庭來說與其說奢侈不如說浪費。
因為肉還可以再熱&放個2-3天,水裡的東西就真的除非乾貨不然限制滿大的。
屍體絕贊作死中
還有一種其實不常吃的原因是因為,
掌勺的那個不敢吃
我小時候真的一堆東西沒吃過的重點根本就不在於我家家境而是掌勺的人一堆東西不敢吃,啊他不吃就不會買,自然這些東西就不存在於我家的餐桌上。
屍體絕贊作死中
阿路📢不拆不逆主義 : 是還滿像的就傳統所以出來放個象徵性意思意思
屍體絕贊作死中
然後身為海港人&家裡有人真的是跟漁獲有關聯的。
實際上很多時候會被送整桶的九孔啊/各種魚啊/甚至龍蝦。
嗯對,龍蝦
我爸以前常深潛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抓個一兩尾回來加菜
最誇張的有過因為大出所以就被親友送,一人一隻,可以吃生切/清蒸/紅燒/熬湯。
還要煩惱吃不完。

>但因為那一餐都只有吃龍蝦我們也沒有覺得在吃海鮮(種類不夠多)

BTW
海產熱炒這樣算海鮮ㄇ
屍體絕贊作死中
我超愛吃鮪魚蛋餅,
但是鮪魚會被我排除在海鮮外。
所以就,不是它的錯,是我對於海鮮定義扭曲。
阿蘋
罐頭鮪魚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不是海鮮XDD
屍體絕贊作死中
阿蘋 :
所以我們對於海鮮的定義不是海是鮮
屍體絕贊作死中
Sunny🦄 :
其實現代技術來說淡水魚的去腥也是做得不錯啦。
加上可能真的台灣人很愛吃所以料理去腥手法也很不錯,我在捷克吃過鯉魚但因為是台灣人料理的我就覺得其實沒什麼太大的味道,就是肉質真的有比較麋一點。

但就是因為台灣人愛吃&在吃方面的改良技術真的很好,所以我的體感是覺得台灣人舌頭挺金貴的。
就並不是刻意只是就真的食物來說臺灣普遍都要不是天生好吃就是被改良到很好吃。
所以就很自然會排擠不好吃的東西。
屍體絕贊作死中
補一個座標台北
到現在依然算是很便宜&我覺得很海的東西:
吉林路美食.好記擔仔麵 @愛吃鬼芸芸
裡面就有蝦有肉的湯是真的蝦頭熬到會出現紅色的那種。
現在有沒有漲價我不知道but 5-6年前我住那一帶的時候好記真的是救我這種窮人於水火。
想想7-11一個飯團就35,好記以前真的是35一碗有麵有肉還有一隻蝦。
屍體絕贊作死中
喔對了。
其實這件事到後面還有個飲食文化變遷的問題。
臺灣就吃牛是比較近代的事,所以牛肉以前是真的貴,這點在日本也是一樣的,日式漢堡排就是一個典型的吃不起牛排但用相對便宜的牛絞肉做出一樣具有洋風時尚感的折衷料理。
在我小時後算是奢侈品的東西還有速食。
不算是貴而是稀少性,就真的速食在臺灣就3-40年而已真的是小時候可以吃M記是100%奢侈不知道要考幾科100分還是要全班第幾名才有的福利。
屍體絕贊作死中
在我小時候其實舶來的零食也是奢侈品的一種。
小時候如果有這種巧克力會被同學羨慕:
https://images.plurk.com/2j0GpnQQc9sniEiI3A3Px3.jpg

偉特糖在我小時候好像也還算是奢侈的糖果之一。
屍體絕贊作死中
我的體感也真的是覺得近年海鮮高於肉類。
當然就是也是跟飲食習慣變遷有很大的原因。
不過以現在來說,其實我覺得最貴的東西先是水果再來才是海鮮。

但以每天都會攝取到的東西來說,最貴的在我的個人感受裡面反而是青菜類(當然你要排除特別便宜的那種,像是金針菇&豆芽菜)。

就連我去餐廳吃,有時候都覺得莎拉整個貴過肉品。
連在日本跟朋友吃價位稍高的吃到飽時,發現其他當地人反而拿菜>>>拿肉。
屍體絕贊作死中
曾經有朋友的老師在歐洲讀書,原本不吃內臟到超會吃,因為內臟便宜。
我在歐洲的時候真心覺得最便宜的是雞腿肉(因為他們不太吃),但就我很愛所以很快樂。
屍體絕贊作死中
就有時候貴不貴跟是不是產地以外就是當地人吃不吃。
捷克就真的海鮮貴爆而且難買的原因就是吃得人少,所以除非特定的地方或高級餐廳不然真的很難買到。
但是什麼火雞﹑鹿肉﹑兔肉就超市都有完全不用想說要去哪買。
屍體絕贊作死中
奢不奢的到後來我就覺得不是價錢問題而是真的奢侈的東西就是有錢也不見得買得到。
吃貨的哀號是很樸實無華的。
屍體絕贊作死中
臺灣就小島國家,
但也有可能因為我是基隆人就
1.海產大戶
2.舶來品大戶

基隆到現在還是有委託行這種賣進口零食物品的,在我小時候其實就也許算小貴但進口食物在基隆還真的算不上什麼奢侈到哪去的東西。
睡眠債償還計畫☆牙
鮪魚蛋餅怎麼會算海鮮 (震驚)
欸這倒是真的別的地方不敢講,基隆不鮮的東西真的不算海鮮。
還有前陣子說20XX年海洋資源枯竭,從那時候就比較少吃海鮮。
不過疫情關係這兩年價格有點降 又想吃了
☆紫月靈✨
同感,真的有這種感覺
剛才才跟別人討論
@aslan0427 - 開村 普村 延滿 河道因為楊丞琳,所以 海鮮是什麼,怎樣才算海鮮的話題很紅。所...

就覺得要有這樣一盤海鮮魚蝦,至少一盤才算?
https://images.plurk.com/2zPPU8GSOXalGaiPsmYcaa.jpg
☆紫月靈✨
壽司那種只有一片魚肉,本體是飯的東西就覺得沒那樣海鮮
屍體絕贊作死中
睡眠債償還計畫☆牙 :
鮪魚不是海鮮是海底雞(幹
像我家就是可能海產吃太多,基本只吃現撈的。
我自己不怎麼吃是受不了那個腥味&處理很麻煩。
屍體絕贊作死中
☆紫月靈✨ :
我家是真的如果有客人來的話會有5道起跳那種才會覺得稱作有海鮮。

通常是那種,
要有生魚片,灼白蝦,炒蟹,鯊魚醃/鮑魚片,三杯花枝,炒蛤etc才會被正式稱作有海鮮。

但是平常晚餐可能就是有整盤的魚/清蒸小卷/剛撈起來就被拿去煮的魚湯,這樣都還不會讓人意識到吃海鮮。
屍體絕贊作死中
講到這個我覺得還有問題是甲殼類手上會殘留味道這點。
我在越南的時候其實他們晚上很常吃甲殼類,就蛤或螺之類的。
但就是會用香茅檸檬葉下去去腥,吃完也會洗有香茅的水,就真的沒什麼味道。
屍體絕贊作死中
在臺灣的話燒酒螺這種小菜好像也會被排除在外。
就中國小龍蝦在臺灣大概就是醬蜆燒酒螺這種了
梔春Bossy
真的不講不知道,細究起來我們每天餐桌上能吃到海味的機會幾乎天天都有

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
但對於什麼一魚三吃,海鮮船,生魚片大雜燴還是有昂貴又奢侈的感受。

後來想想這些東西幾乎都是在辦桌,活動,結婚時才可能會吃到的東西,自然價格有它的道理在

很多內行人都會吐槽「去魚港就可以吃到便宜又大碗的,土包子才在那邊吃可憐兮兮的生魚片」問題是誰會三天兩頭往漁港跑
屍體絕贊作死中
梔春Bossy :
實際上如果是宴會菜,
那個貴的理由還有部分要給場地&料理難度。
宴會的大菜其實很多原料沒有很貴。

生魚片貴我個人是傾向於不會處理。
像是大宗喜歡吃的鮭魚其實都是極速冷凍,不舉其他光是鮭魚很多人對於生魚片/一片魚排的檔次就都有落差了。

我在倫敦曾經有在高級日本餐廳工作過一小段時間,餐廳是有專門的壽司師傅在做壽司吧的。
但那個魚肉就是也是個相對於當地的新鮮概念。

有很多東西的貴其實就是因為少吃&量縮的關係,但這是一種循環的過程。
像肉現在很便宜還有一部份是吃得人多了漸漸產量上去就可以大規模生產一樣。

食蔬也是會因為少出還是大出有所影響。 前陣子缺蛋的時候蛋大概真的可以貴過海鮮。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