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Tue, May 31, 2022 12:29 PM
33
16
【
20220531疫情記者會
】
周志浩:80656位本土病例,比禮拜天的數目來得多一些。死亡個案90位,比前一天來得少。
羅一鈞:新增109例中重症個案,中症108例、重症82例,90例死亡。輕症、無症狀99.71%。
90位死亡個案,80例有慢性病。67位未打滿3劑疫苗,其中44位未接種疫苗。52位超過80歲。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88.43%,第2劑81.82%,追加劑65.48%。
拾柒
@april17tw
Tue, May 31, 2022 12:31 PM
Tue, May 31, 2022 12:31 PM
羅一鈞:90位死亡個案。
1例1歲男童重症,哮吼症個案,無慢性病史,5/18發燒38度、輕微咳嗽,家長帶至急診確診COVID-19,因活力不錯返家吃藥觀察。5/19咳嗽、呼吸合併雜音、呼吸喘。5/20急診,因氧氣濃度偏低,測試僅70%,X光無肺炎,因呼吸有雜音像狗吠聲,診斷哮吼症。因嚴重缺氧,緊急插管接呼吸器,入住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治療。病況很快好轉,5/25拔管移除呼吸器,改用高流量鼻管。5/28康復出院。第2例兒童哮吼,先前哮吼個案已在5/22出院。
累積兒童重症26例,其中14例腦炎、6例肺炎、2例敗血症、2例哮吼、1例共病腦腫瘤、1例家中死亡法醫相驗新冠肺炎。
拾柒
@april17tw
Tue, May 31, 2022 12:32 PM
東森:有專家推估再10天會離開高原期,但是死亡數會持續攀升,高峰可能在6/10到200例?是否死亡數仍高於其他國家?
陳時中:台灣是否在死亡率有特別高,也做了統計。只能做參考,因為我們現在是發展一半的時候,有些國家已經下來。
目前每10萬發生率,台灣46.2、韓國227.9、日本相當不錯37.3、香港108.6、紐西蘭153.8、新加坡111.7。
Omicron每百萬的死亡率,台灣0.2、韓國0.4、日本0.6、香港8.3、紐西蘭1.4、新加坡0.6。
要強調這些比較有些是已經完成這一波疫情,我們屬於疫情中間。比較不見得完全合理,讓大家參考,目前我們並沒有比較高。
拾柒
@april17tw
Tue, May 31, 2022 12:32 PM
TVBS:兒童接種站目前都未採隨到隨打嗎?7個接種站1天施打量能?
王必勝:原則希望先預約,減少排隊時間,減少現場混亂。但是每個站都會接受臨時現場服務,有些站規劃1天打大概2000~3000人次之間,依照承作醫院的規劃安排,服務日期5~7天左右,視實際施打滾動式調整。
拾柒
@april17tw
Tue, May 31, 2022 12:32 PM
Wed, Jun 1, 2022 2:55 AM
自由時報:有雲林縣議員說本來獲配5600劑輝瑞兒童疫苗,被臨時減半,因台南要設置大型接種站?
陳時中:這是他自己在想的啦!發配疫苗一向有計算基礎,進貨這批的分配原則,大概以縣市可以打的95%。有142萬的小朋友需要打,15萬6千染疫,3個月內不能打,可以打的是9成。所以每個縣市發9成是100%,多5%讓大家調配量,5%非常夠。
這次可以打的不足9成,發配95%,5%做學校跟社區施打的調控量,好計算也不會擔憂。大型施打站都沒有從這裡調配量使用,如果確實不夠,隨時可以發。但是發90%就到100%,多5%可以調配,不用擔憂。
拾柒
@april17tw
Tue, May 31, 2022 12:33 PM
年代:入境全面改採唾液篩檢,可能測不出來,為何不是採取準確度較高的鼻咽採檢?
陳時中:每樣採檢或政策,有方法跟時機。在機場大量排隊來做鼻咽採檢,恐怕那時群聚可能性增高,用深喉唾液,如果唾液吐法,相關培養夠的話,應該也夠。他們都會居家檢疫,大數法則把較多人在第一關篩選出來隔離治療,夠隔離大部分的人。
另外群聚風險降到最低,機場大量的人在等待,大家身心疲勞壓力不是好方式。就可行性、有效性選擇這樣的方法。至於時機,以前高感染的地方用較精密方法做,及早篩選。近來感染率較低,跟國內差不多甚至更低,落地採檢現在退場。
拾柒
@april17tw
Tue, May 31, 2022 12:33 PM
彩蛋①:我自認成功x4。
民視:部長參加董氏基金會戒菸比賽沒有戒菸成功,董氏基金會表示部長剛開始對戒菸沒有信心,靠意志力戒菸可能太殘忍一點?
阿中部長:沒有辦法宣布成功,但是我自認成功~我的秘書認為沒有成功,這裡面很多爭議點。我自認成功、我自認成功,因為我秘書不承認,但是我自認相當成功~
拾柒
@april17tw
Tue, May 31, 2022 12:34 PM
彩蛋②:中央概括承受。
阿中部長:我一向都認為要合作才會成功,從我年輕在處理各種公共事務,我都是尋求合作的路,而不尋求對抗的路。在合作裡找出最大的共通利益點,進而發展對倡議的事情有幫助。
當指揮官也是一樣,我知道非常重要是要跟地方政府合作,我們是訂定政策,可是執行面在地方。地方不想去做,或是做得不好,或是怎樣,中央都要概括承受。不是政治責任的問題,而在於自己對政策良心的問題。要怎麼成功,而不是因為一些干擾,個人政治因素,讓防疫受到一點點折扣。
壓力與甘苦誰人知? 拚防疫2年半陳時中頭髮從黑到白 更被視為市長假想敵遭藍白聯手強攻 陳時中大度回應:做...
這也會過去|Q丸
@kon4011
Tue, May 31, 2022 12:44 PM
自認成功x4好可愛啊
🪔薄荷CHOCO
@vassa
Tue, May 31, 2022 12:48 PM
自認成功x4
可愛!!
🌌★零貓★Catholic
@minatu
Tue, May 31, 2022 1:05 PM
覺得部長的心好寬闊
呸姬
@a60419a
說
Tue, May 31, 2022 1:31 PM
謝謝整理,祝福部長繼續保持
francesp
@francesp
Tue, May 31, 2022 1:39 PM
部長抗壓力真的非常人所及
🌈米妮🌈
@dwhite
Tue, May 31, 2022 1:45 PM
部長自認成功好可愛
拾柒
@april17tw
Tue, May 31, 2022 1:46 PM
真的很可愛而且自己講到笑
kuwa
@kuwa0924
Tue, May 31, 2022 2:05 PM
秘書是裁判嗎XDDD
mirrorGM
@mirrorGM
Tue, May 31, 2022 2:11 PM
自認成功⋯那應該可以更成功一些。
部長加油啊!
WILD
@WILD_
Tue, May 31, 2022 6:12 PM
總覺得很久沒看到部長笑了
想當鯨魚
@transient_orca
Tue, May 31, 2022 6:18 PM
等等...雲林為什麼需要5600萬劑兒童疫苗
維琪大佐
@VickieH
Wed, Jun 1, 2022 1:46 AM
自認成功好可愛,而且強調好幾次
這也會過去|Q丸
@kon4011
Wed, Jun 1, 2022 1:51 AM
是說疫苗的施打率其實一直有在上升耶,滿好的。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1, 2022 2:29 AM
Claire_hu1001
: 我打錯了,是5600劑,感謝校稿
想當鯨魚
@transient_orca
Wed, Jun 1, 2022 2:41 AM
拾柒
: 原來是誤會一場,想說哪個議員這麼狂妄
辛苦你了,感謝每天的疫情資訊
拾柒
@april17tw
Wed, Jun 1, 2022 2:55 AM
Claire_hu1001
: 他還是很狂,根本沒有不足的問題。
載入新的回覆
周志浩:80656位本土病例,比禮拜天的數目來得多一些。死亡個案90位,比前一天來得少。
羅一鈞:新增109例中重症個案,中症108例、重症82例,90例死亡。輕症、無症狀99.71%。
90位死亡個案,80例有慢性病。67位未打滿3劑疫苗,其中44位未接種疫苗。52位超過80歲。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88.43%,第2劑81.82%,追加劑65.48%。
1例1歲男童重症,哮吼症個案,無慢性病史,5/18發燒38度、輕微咳嗽,家長帶至急診確診COVID-19,因活力不錯返家吃藥觀察。5/19咳嗽、呼吸合併雜音、呼吸喘。5/20急診,因氧氣濃度偏低,測試僅70%,X光無肺炎,因呼吸有雜音像狗吠聲,診斷哮吼症。因嚴重缺氧,緊急插管接呼吸器,入住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治療。病況很快好轉,5/25拔管移除呼吸器,改用高流量鼻管。5/28康復出院。第2例兒童哮吼,先前哮吼個案已在5/22出院。
累積兒童重症26例,其中14例腦炎、6例肺炎、2例敗血症、2例哮吼、1例共病腦腫瘤、1例家中死亡法醫相驗新冠肺炎。
陳時中:台灣是否在死亡率有特別高,也做了統計。只能做參考,因為我們現在是發展一半的時候,有些國家已經下來。
目前每10萬發生率,台灣46.2、韓國227.9、日本相當不錯37.3、香港108.6、紐西蘭153.8、新加坡111.7。
Omicron每百萬的死亡率,台灣0.2、韓國0.4、日本0.6、香港8.3、紐西蘭1.4、新加坡0.6。
要強調這些比較有些是已經完成這一波疫情,我們屬於疫情中間。比較不見得完全合理,讓大家參考,目前我們並沒有比較高。
王必勝:原則希望先預約,減少排隊時間,減少現場混亂。但是每個站都會接受臨時現場服務,有些站規劃1天打大概2000~3000人次之間,依照承作醫院的規劃安排,服務日期5~7天左右,視實際施打滾動式調整。
陳時中:這是他自己在想的啦!發配疫苗一向有計算基礎,進貨這批的分配原則,大概以縣市可以打的95%。有142萬的小朋友需要打,15萬6千染疫,3個月內不能打,可以打的是9成。所以每個縣市發9成是100%,多5%讓大家調配量,5%非常夠。
這次可以打的不足9成,發配95%,5%做學校跟社區施打的調控量,好計算也不會擔憂。大型施打站都沒有從這裡調配量使用,如果確實不夠,隨時可以發。但是發90%就到100%,多5%可以調配,不用擔憂。
陳時中:每樣採檢或政策,有方法跟時機。在機場大量排隊來做鼻咽採檢,恐怕那時群聚可能性增高,用深喉唾液,如果唾液吐法,相關培養夠的話,應該也夠。他們都會居家檢疫,大數法則把較多人在第一關篩選出來隔離治療,夠隔離大部分的人。
另外群聚風險降到最低,機場大量的人在等待,大家身心疲勞壓力不是好方式。就可行性、有效性選擇這樣的方法。至於時機,以前高感染的地方用較精密方法做,及早篩選。近來感染率較低,跟國內差不多甚至更低,落地採檢現在退場。
民視:部長參加董氏基金會戒菸比賽沒有戒菸成功,董氏基金會表示部長剛開始對戒菸沒有信心,靠意志力戒菸可能太殘忍一點?
阿中部長:沒有辦法宣布成功,但是我自認成功~我的秘書認為沒有成功,這裡面很多爭議點。我自認成功、我自認成功,因為我秘書不承認,但是我自認相當成功~
阿中部長:我一向都認為要合作才會成功,從我年輕在處理各種公共事務,我都是尋求合作的路,而不尋求對抗的路。在合作裡找出最大的共通利益點,進而發展對倡議的事情有幫助。
當指揮官也是一樣,我知道非常重要是要跟地方政府合作,我們是訂定政策,可是執行面在地方。地方不想去做,或是做得不好,或是怎樣,中央都要概括承受。不是政治責任的問題,而在於自己對政策良心的問題。要怎麼成功,而不是因為一些干擾,個人政治因素,讓防疫受到一點點折扣。
部長加油啊!
辛苦你了,感謝每天的疫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