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說
Sat, May 21, 2022 3:16 PM
285
64
【雜】
說實話,我有時候是還滿同情目前約莫是50-65這個階段的父母的。
根本就是人生焦慮大全。
具體來說,他們是那一群剛剛好承接了舊時代思想、又生下一群新時代思想的人。
所以就是自己是被舊思想養大的、兒女卻是新觀念的一群人,儘管有些人的理智是可以明白時代造成的思想變遷,但觀念與情感上根本就不能接受。
然後上一輩的負擔又在自己身上,根本就是自己逼死自己的代表。
有時候我都覺得他們的焦慮根本就是來自於他們自己的情感與理智衝突。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18 PM
我觀察過的樣本數裡面這一個階段的家長很喜歡說一句話就是:
「我們已經很開放了,要不是我們這麼開明(ry」
然後下接各種完全不開明的情緒勒索選項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19 PM
這些家長的小孩大約就是我這個年齡的。
我自己的經驗是這些家長們會在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小孩身上面臨到非常多的挫敗。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24 PM
Sat, May 21, 2022 3:24 PM
特別是我覺得這些家長的人生成就都是建立在非常舊式以「家庭」為單位的前提之下,但到了跟我年齡相仿的這一代,人生成就已經是建立在「個人」身上的時候。
真的是一天到晚看到這些家長在各種挫敗情緒裡面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27 PM
而他們越是用力以自己受到的教育方式去維持關係,挫敗感會越嚴重。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33 PM
說真的,我有時候會覺得很案例裡面我提及的這些父母,真的是非常努力用自己可以做到最好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
可是就他們的愛對於子女來說是一種非常沈重、也不是子女想要的方式。
反饋到他們身上的結果就是不好的,於是他們就會挫敗,但他們挫敗之後也沒有學會另一種方式互動。
於是齟齬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慘。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34 PM
最慘的大概是我個人體感這些父母很少有把生活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他們過度關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想要從孩子身上得到回報,害怕被孩子拋棄(包含了物理的與情感上的)。
那些焦慮到最後就是變成一種不斷強調自己為對方付出了多少又多少,最後又變成情緒勒索。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35 PM
有時候我看了真的是覺得,他們好焦慮,太過焦慮了,這些父母的生活裡面是不是都沒有自己,他們好累。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38 PM
到最後其實所有的問題都源自於他們自身焦慮的投射,而他們沒辦法去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會開始各種把問題投射在別人身上再把錯推給別人。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40 PM
真的是他們自己不放過自己沒有人救得了他們哎。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45 PM
而他們那一代的社會成就又有很明確的一種固定框架,超出那個框架他們就會各種焦慮各種崩潰各種挫敗反應。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49 PM
但他們周遭的社交圈就又幾乎都是同一個年代的人,所以觀念就是很難扭轉過來。
代溝就是這樣產生的。
麻煩也就是慘在,他們的祖輩也是這樣過來的,但他們的子女不是,所以所有的問題都會是子女的問題。
然後家庭戰爭就開始了。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49 PM
喔但是說真的每次看到的案例裡面這種事情弄到最後內傷然後忿忿不平完全過不了關的,比起子女通常都是這些父母。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50 PM
好想跟他們說這又是何苦。
你們花這麼多時間生氣或忿忿不平不如去發展興趣不好嗎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52 PM
我看過人生很快樂跟子女沒有過大摩擦的反而都是那種真的對子女無欲無求、有自己興趣與自己生活的人。
這些家庭案例就都會生活很融洽。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52 PM
所以說真的,發展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生活真的很重要。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53 PM
內需足夠自給自足時候就會平安喜樂真的。
屍體絕贊作死中
@yoomiwei
Sat, May 21, 2022 3:54 PM
(結論依然這麼虛
沃夫☆別再當年剿匪不力了
@wolfgangc
說
Sat, May 21, 2022 4:01 PM
算戰後嬰兒潮/團塊吧,日本的狀況好像也不算好
辛勞了大半輩子,發現還是不夠
西 西
@WCN8
Sat, May 21, 2022 4:06 PM
我就曾經對我媽媽這麼說過,我說你們是非常辛苦的一代,比方說我的外婆要求她要完全的聽話盡孝,但我們這一代是要先完成自己的滿足、才有能力去完成其他人的要求
比方說抱怨老闆抱怨公司的時候,就會要我們多忍忍,但我一提到老闆各式誇張的行徑跟一個月加班可以超過80個小時的狀況,我媽也只能啞口無言
所以就各種花式衝突(嗯)
洛貓。Gallifrey
@rocat
Sat, May 21, 2022 4:10 PM
阿彌:沒有錢就是快有錢了
@lisa206398
Sat, May 21, 2022 7:07 PM
那個年紀就是超夾心餅乾,被長輩壓榨又被晚輩反抗(但以經濟來說是過得最好的?
L.L.⎝真實你看不見⎠
@rei_alice
說
Sat, May 21, 2022 7:43 PM
我娘...........算了,無言
渾沌九竅
@mirroringstar
Sun, May 22, 2022 3:14 AM
同情歸同情,但拿同情牌來凹我當受害人真的就
離我遠點
載入新的回覆
說實話,我有時候是還滿同情目前約莫是50-65這個階段的父母的。
根本就是人生焦慮大全。
具體來說,他們是那一群剛剛好承接了舊時代思想、又生下一群新時代思想的人。
所以就是自己是被舊思想養大的、兒女卻是新觀念的一群人,儘管有些人的理智是可以明白時代造成的思想變遷,但觀念與情感上根本就不能接受。
然後上一輩的負擔又在自己身上,根本就是自己逼死自己的代表。
有時候我都覺得他們的焦慮根本就是來自於他們自己的情感與理智衝突。
「我們已經很開放了,要不是我們這麼開明(ry」
然後下接各種完全不開明的情緒勒索選項
我自己的經驗是這些家長們會在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小孩身上面臨到非常多的挫敗。
真的是一天到晚看到這些家長在各種挫敗情緒裡面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可是就他們的愛對於子女來說是一種非常沈重、也不是子女想要的方式。
反饋到他們身上的結果就是不好的,於是他們就會挫敗,但他們挫敗之後也沒有學會另一種方式互動。
於是齟齬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慘。
那些焦慮到最後就是變成一種不斷強調自己為對方付出了多少又多少,最後又變成情緒勒索。
代溝就是這樣產生的。
麻煩也就是慘在,他們的祖輩也是這樣過來的,但他們的子女不是,所以所有的問題都會是子女的問題。
然後家庭戰爭就開始了。
你們花這麼多時間生氣或忿忿不平不如去發展興趣不好嗎
這些家庭案例就都會生活很融洽。
辛勞了大半輩子,發現還是不夠
比方說抱怨老闆抱怨公司的時候,就會要我們多忍忍,但我一提到老闆各式誇張的行徑跟一個月加班可以超過80個小時的狀況,我媽也只能啞口無言
所以就各種花式衝突(嗯)
離我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