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Seafarer
簡短的談一談媽的多元宇宙

這部電影很棒,劇情主軸其實挺老套的,不建議看任何劇情介紹或者心得感想,都會暴雷,這電影轉折很多次,不要有任何概念或者預期去看會更享受這個過程,只是轉啊轉的到最後你才發現原來這部片要講的是這麼簡單老梗的東西嗎?

中間那些腦洞大開的東西一方面其實有點可惜,對於主角跟主角的周邊的人物描寫可以更深入,很多地方都使用了蠻刻版印象的東西。這樣做優點是即使導演不解釋,觀眾也容易理解這個人物的動機跟想法,可惜就是這些人物跟故事也相對變得扁平化,也浪費了導演打造出來的這個多元宇宙背景。

這部電影片長有點長,但是不建議事先去查片長,因為當你知道電影其實還沒演完,你也預期得到還會有轉折,這就失去了一部分的樂趣。
下面要抱怨字幕然後才是心得,字幕真的有問題,以下都有雷。
Eric Seafarer
我真的覺得這部片的字幕有很多的問題,他使用了很多梗,某一句話甚至說這是咒術迴戰嗎?我覺得在地化翻譯或者要玩梗不是問題,但是這個譯者對我來說信雅達的信完全不存在,有一幕是無聲的對話,只有字幕,我甚至不敢看中文字幕要去看英文字幕怕我誤會了導演的意思。我覺得看片的時候除了看中文字幕,對話的英文部分也要認真聽一下,字幕真的有問題。
Eric Seafarer
電影混雜了很多東西,也致敬了很多東西,我是看到bios monthly 的介紹才發現電影海報有超多劇透,這部片一方面其實跟李連杰的救世主是反過來的,多元宇宙的你越多,你就越強,所以我有看到一個心得提到,正因為主角的人生最普通,最沒有特長,所以她跟所有宇宙的她都是維持著相等的距離,所以她更容易去適應不同世界的她自己,這個世界的秀蓮才會如同α威門所講的,她有最多的可能。
Eric Seafarer
。我想這也是到最後她能同理她女兒的理由,她其實沒有成見,她只是跟父親一樣望女成龍,但是又不想重蹈覆轍父親做的事情,才變成這個宇宙在母愛上充滿糾結的秀蓮,她又不想強硬的干涉女兒的決定,可是又放不下對女兒的擔憂。

我想α宇宙的秀蓮則是繼承父親風格的版本,強硬決絕的灌輸自己的愛,而使女兒走上絕路。我覺得導演其實在中段對於不同宇宙或者這個宇宙的父親或秀蓮或女兒或其實可以有更多的心態上的描述,但是導演沒說,我們就只能揣測,對某些人來說少了這些細節這可能就是一個不能容忍的缺點,因為這些角色都太臉譜化了。
Eric Seafarer
導演倒是給了威門專門開了一小段來講他的想法他的理念,這也讓威門成為這部片最可愛最豐滿的角色,我差點以為這部電影是一個中年男子的情書了,但是導演在那之後又做了轉折。

這部片真的每個轉折都值得再拍一個電影,我好想看到那個分岐線的故事劇情。

比如在片尾如果收在OK的地方,他就變成了另一部王牌冤家,我真的很喜歡王牌冤家收在OK的地方,可惜最終導演期許的是一個圓滿大結局,沒有不好,也許編劇也許導演需要這種救贖,但是也許有的人的救贖是那個放手是那個OK。
Eric Seafarer
這部片對於家庭關係有不好回憶的人可能會有很多PTSD的點,但是又不能在開頭就跟大家說這其實是一部家庭片喔,這就很尷尬,喬伊的部分我真的覺得應該要做更多的陳述,如何讓一個天才崩潰自毀然後再到尋求一個可能認同她的人陪她走上最後的路程,這不應該是用動作片形式去陳述的,如果照我想像這可能會像是海邊的曼徹斯特那樣的畫面,母愛的撈叨就像過去的陰影不斷的纏繞在α喬伊身上,她在所有的世界的共感讓她無法逃避,她做了很多嘗試卻找不到解答,她一無所成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她可能永遠達不到母親的期許,所以她只能尋求自我毀滅來停止對自己的不滿所帶來的折磨。

當然以上是我的藍色窗簾,導演都沒講,導演真的欠每個人一個個人電影,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痛苦不堪,並不只是秀蓮而已,只是一部電影只夠陳述一個人的觀點就讓這片的片長變成一部史詩了。
Eric Seafarer
威門也很痛苦,但是他的見識不足讓他只能用離婚這種餿主意逼他的老婆跟他對談,他很愛他老婆,用所有的方法想要取悅她,也想要讓這間洗衣店的客人和衣服都感到更快樂,可是他的老婆已經被生活折磨得失去愛人的能力,他不能理解,也無能為力,他們走上截然不同的分歧,這是個悲劇,但是到最後一刻威門仍然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法去體諒妻子,想辦法讓妻子更好過一點,他也許沒甚麼優點,但我覺得到最後他都有做到一個好老公這個角色。
Eric Seafarer
導演講故事的能力真的很厲害,他用跑錯的宇宙來讓威門講出此時劇情節奏沒辦法交代的事情,用秀蓮強硬要求一個解釋的理由去放入宇宙跳躍(真的不懂為什麼要翻成宇宙搖)的解說橋段,我很喜歡導演在特技說明的訪問中提到的一句話,這裡都要使用後製了,那我們就可以加入更多燈光器材去補強打光,反正可以一次刪掉。

他們很明確的設計場景分鏡和劇情進展,所以才能在每一個分鏡做出最克難但是最完美的拍法,如同導演在訪談裡講的,這勢必是未來電影的新拍攝模式。

那個訪談也讓我想到奉俊昊拍寄生上流的分鏡稿,他在開拍之前寫劇本的時候就已經畫好拍攝時要用的分鏡,然後拍攝出來的鏡頭是跟那張草稿一模一樣。

有個笑話是這樣,關繼威在訪談的時候說,跟不同導演合作可以學到不同的拍攝手法是很棒的事,這部片有劇本很好,而且導演還不會改劇本(他擔任過王家衛的副導
Eric Seafarer
看了翻譯的說法我反而理解他為什麼把這部片的字幕搞成這樣了,第一是他並不在乎導演在想甚麼,他在乎的是他的字幕的美感或者趣味。

所以他選擇的是他想要傳達的東西,而不是考慮導演想要傳達的是甚麼東西,明明原文台詞是很簡單直白的東西,他反而把事情搞得複雜了還覺得是別人不懂欣賞。

第二是譯者跟電影公司老闆是一句一句去推敲台詞的翻譯,可是他們沒有想過作為一部快節奏畫面資訊爆炸多的電影,每句台詞可能只有一秒或者兩秒的時間給觀眾吸收,而且當下還有很多複雜的元素在畫面上,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在一兩秒內吸收資訊量太過龐大的字幕。
Eric Seafarer
我猜這部片應該事先有多元宇宙加上武打片的設計然後才追加上角色設定跟核心劇情,所以這個多元宇宙的設定並不是家庭片的必要元素,但是家庭片這種緊密卻又暗潮洶湧的題材卻非常適合收斂多重宇宙,,而且省演員,我猜整個特技團隊都出來客串打手陣容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