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5 AM
Fri, Apr 22, 2022 8:18 AM
22
7
讀嘛讀嘛
書名:刺蝟的優雅
作者:妙莉葉.芭貝里
類型:法文文學
刺蝟的優雅(十週年暢銷紀念書衣版) - 妙莉葉.芭貝里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看書的起源是下面這篇文章:
讀者調查:他們偷偷跟我說,這10本書買來根本沒看完,是裝文青用的 – 精神科觀察日記
裏面提到的十大「慈善家必備居家擺飾」(??) 中,唯一一本連聽都沒聽過的就是《刺蝟的優雅》,實在太好奇為什麼讓人讀不完了,於是某日經過二手書店時順手拿了一本回家。
(雖然看的是實體書,但我實在太窮了,所以噗首依然附上電子書的 AP 連結)
看完的心得是:咦所以到底為什麼看不完XDDDD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6 AM
Fri, Apr 22, 2022 8:18 AM
書由兩個女主角(有錢人公寓的 54 歲門房及公寓其中一戶的 12 歲學生)進行互相切換的第一人稱描寫。
門房只有國小畢業卻飽讀詩書,懂俄國文學、現象學、精神分析、日本電影,內涵和外在形成巨大反差;
年輕學生則厭倦自己生活的上層階級,蔑視有錢人的做作和虛偽,她選擇躲起來,這種憤世嫉俗的心理不被外顯,只記載在日記上。
刺蝟的優雅講的是這樣的人如同刺蝟,外表看起來都是刺,內心卻十分柔軟,舉止十分高雅。
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描述這本書很「巴黎」,門房那種知識份子的嘲弄帶有強烈的歐陸色彩,我個人還算喜歡那種幽默感。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6 AM
她們都保持著自己的表象(一為愚拙的門房形象、一為沉默的小女兒),卻不曾發現對方的慧黠,自然不曾與對方相認,直到新住戶攪亂了過飽和溶液,智慧的結晶開始被析出。
門房的舉止非常有趣,自己很順地一直想往下看,中段開始戀愛腦慢慢夯起來 (臺語),看得很開心。
因此我對結局超不滿的:)
我自己手邊的書好像是初版 60 刷還之類的,總之是個很難得見到的二位數字,也因此,其實看過的人不少,網路上關於結局的討論也多,就不贅述了。
真的不愛。((是要說幾次))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6 AM
Fri, Apr 22, 2022 8:20 AM
不過看到有些討論我覺得滿有趣的,隨便來講幾個。
1. 「作者筆下的那個年輕女學生很中二幼稚,她樂於嘲諷他人傲慢,但此一同時自己也是在體現傲慢,作者根本就是刻意讓她說教,哪個小學生懂這麼多?」
倒著說回來,大家可能離小學太遠了,忘記自己小學時在幹嘛,但其實小學高年級是真的會想滿多的。
我記得我人生第一次有「人類都該絕育救地球」的念頭是 13 歲,思考宇宙的存在、永恆、虛無以及時空盡頭這類問題更是小學中年級就開始了,還被這種難題害得晚上頻作噩夢,而我想我不是少數異類,和周遭朋友談過,好幾個人也是從差不多年紀有這些想法上的探索。
「作者的意圖」這就更值得玩味了。
有可能作者是有意塑造一個中二的小學生來說教、也有可能是要塑造一個中二的小學生來諷刺,或可能只是無意地、純粹想呈現一個中二小學生會有的樣子。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6 AM
Fri, Apr 22, 2022 8:54 AM
我想到一個有趣的例子。
電視劇《犀利人妻》的某一集,黎薇恩(即劇中男主角外遇之第三者)要餵萌萌(男主角和元配的女兒)吃藥,於是她把藥摻進果汁裏。
我看到那集的時候覺得這幕刻劃非常棒,用這種非常小的細節來表達第三者和元配的差異,用她的無知(也有可能是無所謂)來表現她的個性。
結果播出隔天那幕卻遭到新聞大肆報導,說是錯誤示範之類的。
我想的是:那不就是故意錯誤的嗎?
上面這個例子的重點不在於編劇究竟怎麼想,我想講的是「很多讀者會把文學題材跟作者本人的價值觀混為一談」,例如說石黑一雄的《浮世畫家》以軍國主義擁護者為主角,但你不會說作者本人也是鼓吹戰爭的人,那是文學的手法,他如實闡述這種角色的殘酷冷血,反而是達成了文學目的,讓讀者能深刻反思戰爭之事。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6 AM
Fri, Apr 22, 2022 8:53 AM
因此——再回到《刺蝟的優雅》——我不是很在乎作者究竟是有意塑造角色的自命不凡中二形象,或只是還原了這種角色的樣貌,我認為以結果論,這在文學上是成功的。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6 AM
Fri, Apr 22, 2022 8:23 AM
2. 「作者只是想賣弄知識,整本書都很刻意,很布爾喬亞」,這點其實我也覺得還好,裡面引述的很多真的就是讀書人的先備知識,這本還算輕微了,之前看
歐蘭達
那才叫真正的痛苦,作者是精神分析師,隔十頁就要引一次吳爾芙,隔五頁就會看到追憶似水年華的人出來 say hi~
法語區的書真的很愛引用追憶似水年華,但到底哪個臺灣人有順利看到第二冊?請聯絡我,我想認識 您。(直接在留言區尊稱加挪抬)
這大概是文化背景差異的一環,西方人可以隨口說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出自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討論現象學,但我們也可以說出「道可道,非常道」以及宋明理學唯心論的內涵……慢著,我們可以嗎?!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6 AM
Fri, Apr 22, 2022 8:24 AM
3. 其中一篇推薦序還是導讀有提到「安排日裔的、帶有東方血統的新住戶是因為兩個角色的微妙平衡需要靠外來文化來破壞」,但我覺得……就只是這個作者哈日哈到不行想寫而已哈哈哈哈哈。
其中有一段講到日式拉門的極簡風、新住戶家中擺設的不對稱性,我一邊看一邊想說:「看這描述,作者一定很喜歡侘寂的概念」,結果下一節的標題直接是 Wabi*,我竟劇透了我自己,笑爛XDD
(*侘寂讀作 Wabi Sabi)
遇到非常多的西方人很推崇侘寂的概念,所以比起前面狂掉西方哲學的書袋,作者對東方哲學的刻板跟俗套反而是我比較不能接受的XD
(講白了就是我有醜化日本的濾鏡,這個我願意直接承認,了不起負責!)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7 AM
4. 結局收得很爛。
對,就很爛。沒話說。
我難得戀愛腦上線,結果被作者糟蹋,氣死。
最後五分之一逐漸要收尾就覺得有點倉促,有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不過最錯愕的莫過於最後十頁。
書裏的這些刺蝟們用很優雅卻執拗到近乎神經質的方式在追求美、追求藝術、追求永恆,而這些刺蝟同時因著作者本身對藝術與美的追求被犧牲,很可惜啊QQ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7 AM
Fri, Apr 22, 2022 8:25 AM
最後談一下我覺得不難讀的這件事,理由其實很簡單粗暴:因為有更難讀一百倍的書Q_q
我一直滿公開地自豪於自己的看書品味;這些主角如果是優雅刺蝟,那我應該是粗魯仙人掌 (????)
要講第一人稱互換的書,
我彌留之際
是魔王等級的難度,有十五個敘事者,瘋狂切換視角,而且一開始根本連角色名字跟關係都還背不起來,就要被硬塞一堆他們觀點的描述。
高行健的
靈山
則是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切換,後面還冒出了傳說中整段都不加標點符號只能靠自己去讀的驚人章節一字排開很壯觀而且非常意識流但我覺得非常好看刺蝟的優雅甚至也不意識流非常親民啊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17 AM
Fri, Apr 22, 2022 9:11 AM
這本書的章節拍子很短 (?),每段頂多三、五頁,長度結構上跟前一陣子看的
月亮與六便士
很類似,最近都看到這麼順的書實在萬分感激XD
門房的章節比較多,可能三四段才會接一段年輕學生的章節,節奏很像華爾滋,讀起來也有另外一種優雅。
結語:前五分之二看得很順,中間五分之二看得很戀愛腦,後面五分之一車速過快請踩個剎車,建議最後十頁不要看,人生可能會快樂一點。
夏•◡•センパイ
@davidegg
Fri, Apr 22, 2022 8:20 AM
2、3完全同意w
粗魯仙人掌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Apr 22, 2022 8:40 AM
這跟百年孤寂比起來故事很親民吧(?),我十年前有看過但完全忘了內容🤣🤣🤣 倒是清單裡海邊的卡夫卡我以前也有看完但看不懂XDDD(村上的書我都看不懂,但是很潮硬是看了幾本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8:50 AM
Fri, Apr 22, 2022 8:50 AM
夏•◡•センパイ
: 我看到在讀《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秘密系列以及 Peter Su 的人都會嘖個兩聲,最不友善的那種:(
𝑅𝑜𝑠𝑠𝑖
: 百年孤寂第一名實至名歸XDDD 你看完了你最棒!
我甚至還沒翻開,畢竟看完一本馬奎斯要 CD 一兩年才能翻開下一本
我書櫃裡還有好多沒看完的村上春樹,買的理由只是因為看過比較好加入一起吐槽 (????
啊嗚封狼
@urochordate
Fri, Apr 22, 2022 10:09 AM
阿我也是覺得這本賣弄的那邊,不過好幾年前看的了印象現在好薄,我只記得雖然刻意設定是門房(勞工),說門房也可以很優雅,但給我的感覺就是把優雅=離地三尺……大概我個人是那種粗放款無法欣賞優雅吧?
𝑅𝑜𝑠𝑠𝑖
@rossikai
Fri, Apr 22, 2022 10:30 AM
我一直以為彼得蘇很快就過氣了,結果前陣子發現,沒有欸人家還旺得很🤣
這世界很煩但我真的很不懂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10:30 AM
Fri, Apr 22, 2022 10:34 AM
啊嗚封狼
: 是不是就我以前沒聽過這本書!(震懾於大家都看過但我孤陋寡聞的情況下XD
我願意自己承認我是帶有些微文化優越感的人,可能是身為僅有普通社經地位的人能得到成就感的一種精神勝利法,畢竟比社經地位比不過人家,只好欺騙自己在精神上富足(有夠阿Q)
所以我在這部分有得到一點共鳴,但我也能理解認定單一價值觀高尚的部分會讓人感到不適。
我完全沒有想幫作者辯護的意思,耶!
(到底看到多生氣XDD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10:31 AM
𝑅𝑜𝑠𝑠𝑖
: 你那麼會拍照,加個標語就大勝彼得蘇了欸,你要不要考慮一下?
出什麼BL閱讀指南,我一定買爆!
二維資料框
@heterogeneous
Fri, Apr 22, 2022 10:54 AM
啊我想到了(?
這種隱藏本性過生活的態度一直讓我想到吉良吉影(太宅
音樂也是滿適合的(逐漸不對
Killer
載入新的回覆
書名:刺蝟的優雅
作者:妙莉葉.芭貝里
類型:法文文學
看書的起源是下面這篇文章:
讀者調查:他們偷偷跟我說,這10本書買來根本沒看完,是裝文青用的 – 精神科觀察日記
裏面提到的十大「慈善家必備居家擺飾」(??) 中,唯一一本連聽都沒聽過的就是《刺蝟的優雅》,實在太好奇為什麼讓人讀不完了,於是某日經過二手書店時順手拿了一本回家。
(雖然看的是實體書,但我實在太窮了,所以噗首依然附上電子書的 AP 連結)
看完的心得是:咦所以到底為什麼看不完XDDDD
門房只有國小畢業卻飽讀詩書,懂俄國文學、現象學、精神分析、日本電影,內涵和外在形成巨大反差;
年輕學生則厭倦自己生活的上層階級,蔑視有錢人的做作和虛偽,她選擇躲起來,這種憤世嫉俗的心理不被外顯,只記載在日記上。
刺蝟的優雅講的是這樣的人如同刺蝟,外表看起來都是刺,內心卻十分柔軟,舉止十分高雅。
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描述這本書很「巴黎」,門房那種知識份子的嘲弄帶有強烈的歐陸色彩,我個人還算喜歡那種幽默感。
門房的舉止非常有趣,自己很順地一直想往下看,中段開始戀愛腦慢慢夯起來 (臺語),看得很開心。
因此我對結局超不滿的:)
我自己手邊的書好像是初版 60 刷還之類的,總之是個很難得見到的二位數字,也因此,其實看過的人不少,網路上關於結局的討論也多,就不贅述了。
真的不愛。((是要說幾次))
1. 「作者筆下的那個年輕女學生很中二幼稚,她樂於嘲諷他人傲慢,但此一同時自己也是在體現傲慢,作者根本就是刻意讓她說教,哪個小學生懂這麼多?」
倒著說回來,大家可能離小學太遠了,忘記自己小學時在幹嘛,但其實小學高年級是真的會想滿多的。
我記得我人生第一次有「人類都該絕育救地球」的念頭是 13 歲,思考宇宙的存在、永恆、虛無以及時空盡頭這類問題更是小學中年級就開始了,還被這種難題害得晚上頻作噩夢,而我想我不是少數異類,和周遭朋友談過,好幾個人也是從差不多年紀有這些想法上的探索。
「作者的意圖」這就更值得玩味了。
有可能作者是有意塑造一個中二的小學生來說教、也有可能是要塑造一個中二的小學生來諷刺,或可能只是無意地、純粹想呈現一個中二小學生會有的樣子。
電視劇《犀利人妻》的某一集,黎薇恩(即劇中男主角外遇之第三者)要餵萌萌(男主角和元配的女兒)吃藥,於是她把藥摻進果汁裏。
我看到那集的時候覺得這幕刻劃非常棒,用這種非常小的細節來表達第三者和元配的差異,用她的無知(也有可能是無所謂)來表現她的個性。
結果播出隔天那幕卻遭到新聞大肆報導,說是錯誤示範之類的。
我想的是:那不就是故意錯誤的嗎?
上面這個例子的重點不在於編劇究竟怎麼想,我想講的是「很多讀者會把文學題材跟作者本人的價值觀混為一談」,例如說石黑一雄的《浮世畫家》以軍國主義擁護者為主角,但你不會說作者本人也是鼓吹戰爭的人,那是文學的手法,他如實闡述這種角色的殘酷冷血,反而是達成了文學目的,讓讀者能深刻反思戰爭之事。
法語區的書真的很愛引用追憶似水年華,但到底哪個臺灣人有順利看到第二冊?請聯絡我,我想認識 您。(直接在留言區尊稱加挪抬)這大概是文化背景差異的一環,西方人可以隨口說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出自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討論現象學,但我們也可以說出「道可道,非常道」以及宋明理學唯心論的內涵……慢著,我們可以嗎?!
其中有一段講到日式拉門的極簡風、新住戶家中擺設的不對稱性,我一邊看一邊想說:「看這描述,作者一定很喜歡侘寂的概念」,結果下一節的標題直接是 Wabi*,我竟劇透了我自己,笑爛XDD
(*侘寂讀作 Wabi Sabi)
遇到非常多的西方人很推崇侘寂的概念,所以比起前面狂掉西方哲學的書袋,作者對東方哲學的刻板跟俗套反而是我比較不能接受的XD
(講白了就是我有醜化日本的濾鏡,這個我願意直接承認,了不起負責!)
對,就很爛。沒話說。
我難得戀愛腦上線,結果被作者糟蹋,氣死。
最後五分之一逐漸要收尾就覺得有點倉促,有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不過最錯愕的莫過於最後十頁。
書裏的這些刺蝟們用很優雅卻執拗到近乎神經質的方式在追求美、追求藝術、追求永恆,而這些刺蝟同時因著作者本身對藝術與美的追求被犧牲,很可惜啊QQ
我一直滿公開地自豪於自己的看書品味;這些主角如果是優雅刺蝟,那我應該是粗魯仙人掌 (????)
要講第一人稱互換的書,我彌留之際是魔王等級的難度,有十五個敘事者,瘋狂切換視角,而且一開始根本連角色名字跟關係都還背不起來,就要被硬塞一堆他們觀點的描述。
高行健的靈山則是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切換,後面還冒出了傳說中整段都不加標點符號只能靠自己去讀的驚人章節一字排開很壯觀而且非常意識流但我覺得非常好看刺蝟的優雅甚至也不意識流非常親民啊
門房的章節比較多,可能三四段才會接一段年輕學生的章節,節奏很像華爾滋,讀起來也有另外一種優雅。
結語:前五分之二看得很順,中間五分之二看得很戀愛腦,後面五分之一車速過快請踩個剎車,建議最後十頁不要看,人生可能會快樂一點。
粗魯仙人掌
𝑅𝑜𝑠𝑠𝑖 : 百年孤寂第一名實至名歸XDDD 你看完了你最棒!
我甚至還沒翻開,畢竟看完一本馬奎斯要 CD 一兩年才能翻開下一本
我書櫃裡還有好多沒看完的村上春樹,買的理由只是因為看過比較好加入一起吐槽 (????
這世界很煩但我真的很不懂我願意自己承認我是帶有些微文化優越感的人,可能是身為僅有普通社經地位的人能得到成就感的一種精神勝利法,畢竟比社經地位比不過人家,只好欺騙自己在精神上富足(有夠阿Q)
所以我在這部分有得到一點共鳴,但我也能理解認定單一價值觀高尚的部分會讓人感到不適。
我完全沒有想幫作者辯護的意思,耶!
(到底看到多生氣XDD
出什麼BL閱讀指南,我一定買爆!
這種隱藏本性過生活的態度一直讓我想到吉良吉影(太宅
音樂也是滿適合的(逐漸不對